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碧血大明-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银子。平时也不过是二两银子一条罢了。”
“平时?”何掌柜又是一阵冷哼道,“这是什么时候?现在天寒地冻的,你能捉来活鱼,我五两银子与你收购。”
众人一阵愕然却又恍然,物以稀为贵,天寒地冻的天气里,四十多两银子一条锦鲤也不为过,随即然,却暗暗留意二楼雅座的公子爷是怎么说的。
很快,楚小六满脸欢笑的下来道:“掌柜的,那贵客说没问题,而且还一下子定了那三条锦鲤,说是会在这里逗留三天。看,这是定金。”手掌一摊,一锭金灿灿的元宝出现在掌心,足足十两。
何掌柜也是满脸欢喜的拿过元宝道:“行!你快去准备热水毛由给贵客,若是伺候好那贵客,这个月的酬劳加倍,若是搞砸了,这个月你就别想拿到一个铜板。”
“别急。那贵客还说,准备三间上房,所有棉被也要换上新的。没有新的,就决不住店。”
“有新棉被。你快去招呼客人。把菜单报出来,让阿贵让厨房准备。”何掌柜立即回道。幸好我英明,趁机买了几趟新棉被。
“阿贵,你听着,那贵客,要一条清蒸锦鲤,一只烧鸡,一碟爆炒酱油鸭,一碟红烧大扣肉,两斤熟牛肉,一碟大白菜,一坛上好的竹叶青。记得了,那酒要烫好。”
从食客听得一个个菜名从楚小六的嘴里报出来,不由呆了,这顿饭起码要用上百两银子!
第二天,九江府里大部分人都知道如意楼来了一位出手的阔绰的世家子弟;第三天,众人又从如意楼得知,那世家子弟晚上花大高价请来了百花楼的头牌红姑前去陪酒,而且宿夜未归。这是一位花花公子;第四天,众人又得知,九江府里的地头蛇大头阿三带着七八个弟兄前去找那花花公子拿点花,却是给那高大恶奴打得头破血流的嚎叫而走,这是一位有着大背景的世家公子;第五天,众人又得知,这位公子爷把银钩赌坊给赢垮了,这是一位有着高超赌术的世家公子。
一边五天,关于这个公子消息在各间食肆酒楼里传了个遍。众人对这位世家公子又是羡慕又是妒忌,纷纷猜测他的来历。有人说是江南戴家的大少爷;有人说是广东的陈家二少;有人说是福建郑家的四公子。
身处谣言中心的李可宗却是极为悠闲的喝着清茶,说实话,作为穷家子弟的李岩来说,一顿饭要用上上百两银子,又是嫖伎,又是强压地头蛇,又是赌钱,实在是做梦也没想自己会这样做,而且越做越顺手。有点不亦乐乎的感觉。大概就是人心吧,由俭入奢易!
“公子爷,昨晚真是爽。”铁汉嘿笑道:“那所谓银钩赌坊竟然如此不堪,只不过赢了十万两银子,他们就讨饶,实在是不堪一击!”边说连摇头。
“切,别在这里得意。”胡周道,“要不是我,你能赢得了这么多么?”
看得他们又要吵起来,李可宗连忙制止道:“别吵了,小心露了马脚。最近我们风头如此招摇,相信很快大鱼就会上钩了。”
话音刚落,听得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过得一会,有人敲门道:“李公子在么?我是楚小六,外头有人想求见。”
三人对望一眼,说曹操,曹操到。
铁汉怒骂一声道:“这么早,谁啊!不见!”
楚小六连声道:“是的,爷,小的这边推了他。
”
“慢。”李可宗出声道,“小六,你且说一下,是那个要见本公子。”说好的,铁汉与胡周做白脸,李可宗做红脸。
“哦,是九江本地的一个大乡绅楚雄楚老爷子,他可是一位大善人,这个严冬还排米送衣。如果李公子有空,不妨一见。”
有戏!三个脸上暗喜,李可宗却道:“如此一位大善人倒是要见上一见。大铁,开门。”
铁汉开得了门却不让楚小六进屋,狠声道:“我家公子与那楚雄无亲无故,为何要见我家公子?莫非是想贪我家公子的家财?”
楚小六看得铁汉那狰狞的脸,喃喃道:“不是的。楚大善人只是说想与李公子见上一面,并无恶意。”
铁汉又追问道:“既然如此,不知楚大善人又在哪呀?为什么不见他上来见我家公子。”
“哦,哦,是这样的。楚大善人得了风寒,不便前来见李公子,说是邀李公子上他家里作客。这是请柬!”楚小六把一大红请柬放在铁汉手里立即跑下楼去,怕铁汉用葵扇大的巴掌把自己的小脑瓜袋子打成烂西瓜。(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卷五 勇义铸碧血 第二百五十五章、破碎白莲(三)
更新时间:2009…11…28 1:16:25 本章字数:7244
五勇义铸碧血第二百五十五章、破碎白莲(三)(6+
铁汉拿着那大红烫金请柬道:“公子爷,去还是不去?”
“去。 怎么不去!?”李可宗微笑道:“难得大鱼上钩,到时大家依计行事便可。”顿了顿又道,“对方现在应该已经摸清我们的‘底’了,他们也必定知道我等不缺钱不缺人,缺得去是权势。哼哼,谋定而后动,白莲教果然心怀不轨。”说罢,眼中杀机大盛。
………--…………---
大乡绅楚雄正围着火炉烤火,精神爽利,那里有一点的风寒之症。只听他慢声道:“那请柬可有送到?”
“回禀人长老,业已送到。”回答的赫然便是林呆儿,而楚雄正是白莲教的天地人三大长老中的人长老。
楚雄轻轻点头,转手拿起桌面上的一叠宣纸道:“林可宗,福建李家旁支之子,少有才,善诗书,乃少见之神童;及长成,连过乡试、县试、府试,成为举人,恰朝廷中断科举未能省试,后转读兵书,五年后大成,隧开店营业,获财无数,兴其旁支,而后放荡不羁、视俗礼而妄顾,周游大明上下,每到一处,吃美食、看美景、嫖红伎、大豪赌,快意恩仇,被誉为花花公子;及崇祯开招贤馆纳人才,却因脾性高傲,惹馆主不喜,屡次压其名册不上报,心灰意懒下,颓然回乡。”
“没错,这正是花花公子李可宗的基本资料。”林呆儿补充道,“他身边的那两名仆从,却是用千金在南京所买之奴隶。高大个铁汉,少林弃徒,擅罗汉拳等少林拳法,二流顶峰境界,脾气凶暴,喜酒好色;糟老头胡周,出身合六门,因犯事而被逐出门墙,精通**门所有功夫,二流顶峰境界,脾气亦正亦邪,贪财。二人投身于南京李家,李家被朝廷灭族之时,逃得一死,成为奴隶,后给李可宗出高价卖下。”
“嗯。”楚雄呵呵一笑道,“既然来路已经查明,此人又是高才,当可拉拢之。”
“呆儿却是不明,如此人才,崇祯怎么会放过?”
“若是让崇祯见着。必不会任他走。”楚雄分析道。“可崇祯手下地贪官多如牛毛。此人高傲。当是惹人不喜。”
“李可宗有钱有财。若想拉他入教。只怕非是易事。”
“投其所好。必有收获。”楚雄倒是不担心地笑道。“每个人都有他地弱点。我观此人心高气傲。又恃才放旷。只要许之以高官权力。任其施为。当为囊中之物。”
“可以。此人高傲。只怕也难以听调。”林呆儿担心道。“若是如此。只怕得不偿失。”
“只要他肯入教。打上本莲地印迹。区区一秀才书生能翻起什么风浪?”楚雄哈哈大笑道。“再说。以尊者地实力与我智慧。又怎么会降服不了他。”却是不知。他所说地英明无比地白莲尊者已经被冻成僵尸。
“长老英明。”林呆儿拍马屁道。
………--……………--…………-
此后事情便如同李可宗猜想的一般,来到楚府之时,楚雄已经摆下友好宴席,热情无比地招待,酒过三巡酒酣之际,立即抛出所谓的友好橄榄枝:“李公子,不知对天下大势如何看待?”
“哦!?”李可宗心中暗笑,终于要露出狐狸尾巴了,“不知楚大善人为何有此一问?”
“唉,看着越来越多地难民,楚某心中郁郁不安啊。”楚雄一副悲天悯人的表情,“不瞒公子,楚某家财虽然富裕,却是难以救济天下的难民。李公子又是饱读诗书之人,想讨教一下公子是否有一劳永逸的方法。”
“一劳永逸的法子?”李可宗脸上神情似笑非笑道,“楚大善人也太看得起我李某了。”
“李公子不必谦虚,楚某虽是土财主一个,却是看得出来花花公子表面风流不羁,内里却是悲天悯人,关心民间疾苦。”楚雄一味地戴高帽道,“所以,楚某刚才所说并非试探之言。”
“唉,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楚老爷子啊。”李可宗立即打蛇随棍上,称呼变得亲热起来,“没错。我李可宗虽然学识浅薄力微声弱,但是一心为民,也想投身朝廷,为百姓谋求福利,却是不料,不料那些狗官实在欺人太甚,竟然侮辱于我。实在………罢了罢了,不说也罢。楚老爷子,我敬你一杯。”一幅郁郁不得志的样子,拿起酒杯就是一饮而尽。
果然是个怀才不遇地好人才。楚雄心中大喜,脸上却是深表同情的道:“朝廷一向混乱,又岂会真心重用李世侄这等人才。若是老夫猜测无误,朝廷实力大涨也不过是表面现象而已。过得些许日子,只怕又是百姓遭殃之时。”
“正是。这些狗官,只为钱财不为朝廷出力。朝廷迟早要败亡在这些人手上。”李可宗先是气愤后是颓然道,“还是莫谈国事。纵使我等有心,也是无力。来,今日与老爷子一见如故,当是不醉不归。来来,喝了这一杯。
”
“世侄,事在人为。我等又岂可自甘坠落。在此自怨自艾。”楚雄却是伸用将李可宗的酒杯压了下来:“朝廷不用世侄这等高材,那是他的损失。此处不留人,自有留有人。如果世侄不嫌弃,我这个当世伯的介绍一个地方,一定可以让世侄子一展抱负。”
“老爷子,你说的话我能理解。”李可宗苦笑道,“只是,李闯这等流寇,小侄是不屑与之为伍。而且李闯目光短浅,不识人才贪图享乐,只怕用不着三年,必定灭于朝廷之手。”
“世侄误会了。”楚雄笑呵呵地道,“李闯老夫也是看不起的,又岂会介绍与他?”
“难道,难道老爷子是满清之人?”李可宗脸上神色一变道,“如果是这样地,就当我李可宗没有来过此处。不过,李某奉劝一句,此乃汉人国土,楚大善人还是趁早滚回辽东。”说完,站起身子,抱拳就要离
。却发现一名年轻人挡在自己面前,李可宗不禁冷》道楚大善人还在强留李某不成?李某两个不成器的奴仆功夫虽然不高,但是护李某出去却是绰绰有余。”
“世侄,莫要冲动。”对于李可宗地这番举动,楚雄一点气恼的感觉也没有,反而觉得李可宗心思藏不住,是个容易控制之人;而且为人刚毅,一旦收归麾下,必定忠心如一。当下道,“世侄,你看老夫像是满清之人么?”
“这,这倒不像。”
“楚老爷子根本就不是什么满清地野蛮人。李公子莫要多。我林呆儿可以用颈上人头担保。”林呆儿大声道。
“你是?”李可宗看林呆儿神韵内蕴,功夫不弱。心中不由警惕,白莲教的年轻一代也有如此高手,当要小心对付。
“林呆儿乃是乃是老夫好友之子,有两手功夫,若是有空,你们俩多多亲近。”楚雄热情的道,“世侄快快坐下,且听老夫细细说来。”
李可宗依言坐下:“老爷子,李某可是说好,要是与满清为伍的事,还是免开尊口。”
“放心,老夫决不是满清地野蛮人。”楚雄反问道,“若是有这么一个机会摆在世侄面前,让世侄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世侄当如何抉择?”
“当投身于其中,虽粉身碎骨亦不惧!”
“世侄,豪气!”楚雄赞道,却又问道,“世侄,可知无生老母?”
“无生老母?”李可宗皱了皱眉头道,“可是白莲教信奉的神?李某曾听说,江西南昌福王曾以无生老母之名义大肆布施,恩泽近万贫民。”
听得此言,楚雄更是欢喜道:“正是。”
“无生老母与拯救于万民于水火又有何等关系?”李可宗问道,“难道是学福王一般,散尽家财行善于一时?不妥,这是治标不治本之举。”
“世侄一针见血。”楚雄一字一句道,“不过,却非仅是布施赈济。老夫想请世侄加入白莲教,暗中兴兵,取大明而代之,再行施仁政救万民。”
“加入白莲教?老爷子是白莲教中人?”李可宗大惊,脸上神色巨变地问道。
“正是。老夫为白莲教座下天地人中的人长老。不知李世侄可愿到本教一展大才?”楚雄脸上含笑,却是暗提功力,只要李可宗说个不字,便使出金阳锁柱功,将李可宗拍成肉泥。
“楚长老害我甚多啊。”李可宗神色稍静道,“我李家乃是朝廷开国功臣之后,若是行那造反之事,只怕不容于家族。死后,亦被祖宗所斥。
”不说加入也不说拒绝,却是留有余地。
“世侄,成大事者,岂可拘于小节。”楚雄知李可宗意动,隧继续劝说,“想那明太祖朱元璋先是做过乞丐又做过和尚,更是出身于本教,却是不顾教义,行不义之事,更是一意要剿灭于本教。却是想不到,本教立教数百年,又岂是容易倒下。不怕与世侄你说,此时,本教现已拥有教众近百万,训有精兵三十多万,缺的正是世侄胸怀兵甲的大将。只要世侄一点头,兵马大元帅将是世侄所有。”
此番话更是抛出白莲教现有的筹码。不过这些筹码却是十分惊人,如此多地教众,白莲教起事,这些教众不分青红皂白的跟风,必是一场腥风血雨。白莲教又在朝廷地眼皮底下密密训有三十多万的精兵,相当于现在朝廷的过半兵力,实在是难以想像。这三十多万精兵所需要的兵器装备,粮草,一年下来所花费的银两将是过百万之数
见李可宗还在犹豫,楚雄又抛出重磅炸弹道:“福王与楚王世子皆已经答应加入本教,愿为本教起事之领头,朝中更是有本教之人,成大事之机率足有七成。”
李可宗脸上惊愕之色更甚,想不到被崇祯施以终身监禁的楚王世子也被他们拉拢,更可怕地朝中还有他们的眼线。过一会,李可宗才慢慢问道:“谁是明主?福王?又或是楚王世子朱由?”
“哈哈………”楚雄大声笑道,“福王与楚王世子早就明言,只是助本教起事,非要坐那龙座。至于明主,便是………”
“长老!”却是给林呆儿打断道,“李公子尚未答应加入本教,若是………”
“世侄乃是识时务之俊杰,又岂会不懂得择明主而侍之。若是不坦诚以告,又如何显得本教之真诚。”楚雄笑道,“那明主便是本教教主白莲尊者。本教尊者学究天人,擅孔圣人之仁政,明万民之苦楚,知兵事懂民策,正是天下明主。世侄,可是有好好考虑清楚?”
“李某人还有选择地余地么?”李可宗苦笑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既然如此,李某人就与这不公平地老天斗上一斗。赢则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之世,输,也不过黄土一。”
将酒一饮而尽,李可宗将酒杯狠狠地置于桌上朗声道:“只是李某人还有三个条件,若是答应了,李某人必定为万民竭尽全力。若是不答应,就算将李某人杀掉,也休想我加入。”
“李世侄但讲无妨。”楚雄笑道,你能开条件就最好。就怕你不开条件。
“第一,白莲教起事之后,只可针对朝廷官兵,不得扰民更不可滥杀无辜抢夺财物。”
“这个自然!”
“第二,白莲尊者登位之后,须施仁政,善待百姓。”
“这个不用世侄说,本教尊者也必定如此做,世侄放心就是。”
“第三,若是事成之后,不可再留李某人在朝中。”
“大事已成,世侄便是开国功臣,又何必离开?”楚雄有点不理解。
“只求百姓安业,不求功名富贵。”李可宗掷地有声。
“世侄胸襟广阔,老夫佩服。”楚雄当真有点佩服这位手无缚鸡之力的软弱书生,“这个老夫可以打包票。事成之后,世侄想留就留,想走就走,决无人阻拦。”
李可宗脸上
容,拿起酒杯对楚雄道:“属下敬楚长老一杯。”
意思很明显,李可宗已经答应加入白莲教。
楚雄拿起酒杯,脸上笑容更盛:“此后便是一家人了。世侄不必多礼。”
自此,化名为李可宗地李岩彻底的打入白莲教内部,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极为有见地地决策后,许多内幕消息一一得知,然后暗中秘密的传送回崇祯手里。为朝廷暗中监视内奸,暗中布置兵力防卫白莲教兵力所在,只待白莲教一起事,便立即将其扑杀。
李可宗却是无论如何也不知晓得白莲教教主白莲尊者地下落。却是渐渐发觉天地人三大长老已经开始争权。当初拉李可宗入教的人长老楚雄更是**裸的说,他乃是尊者不在教中之时暂代教主之位的指定人选。如今尊者长时间不在,当是他做主,要求李可宗听从其号令。
由此,李可宗推断那位尊者可能死了。
却是不敢肯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天地人三大长老争权地升级,教中已经分成三大派,再也顾不得起事。而李可宗稍稍施展的一些小手段暗中推波助澜,更是使得大范围地拼杀出现。
自古有言:最坚固的堡垒首先是从内部攻破,随着白莲教内拼杀的频繁,白莲教开始砸碎。而崇祯与李可宗设计的计策已经悄悄的开始实行,只待时机成熟,便一举将其歼灭。
………--…………-
“……邪教白莲,初始有计划进行造反之事,更想联闯盟清,其尊者前往满清李闯处秘密商议,不知何故,竟不顾而别,既没去李闯又没去满清处,杳杳无影踪。有人传见其在终南山上白日飞升,更有人传其在华山传道时而骑鹿而奔,时而骑鹤而飞……蛇无头而不行,自尊者失踪,白莲教中天地人三长老争权夺利,且不断升级,不但耗其粮损其兵失其教众,而且纳朝廷密探李岩而不自知,终四分五裂……朝廷于崇祯十八年二月二十日晚,与李岩内外合应,同时攻击白莲教各处秘密分坛,杀骨干分子达二万六千多人,灭白莲兵十多万,降十多万………当夜,血流成河、杀声震天……仅得寥寥几条小鱼溜走……此后,祸害朝廷数百年之白莲教连根拔除,还大明一朗朗乾坤,再无妖教行骗于无知百姓……李岩被封为果毅将军官居二品………”
………………摘自《崇祯大帝十大将军之果毅将军李岩》
…………-…………………--…………-
崇祯十八年三月十日,春暖花开。
经过一个严寒隆冬,过后的春天却是气候温和,大地万物复苏地极快,江南各省的稻田已经播上水稻。因为彻底地严寒将害虫冻死得一干二净,禾苗长势喜人。看着那一片片开荒出来的田地里尽是绿油油地海洋,大农庄的农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这一季必定大丰收。当真是瑞雪兆丰年。
尽管农业一片喜人,户部地杨子荣却是忙成一片,从各处调处水利的干吏已经将数据回报上来,要赶在多雨夏季赶来之前尽快疏通河流,以免发生大决堤的惨剧。崇祯皇上可是下了死命令,若是何处因疏通不及而发生任何事情,责任由杨子荣一人负责。当初听得这个命令之时,杨子荣一脸的郁闷,这不是逼死人么?集天下有经验的农民于南京进行编齐农之术才刚刚开始,又要开始如此艰剧的人任务。
可崇祯却是不予理会,只是说了句“户部如此多官员,分干到责就可。要钱么?国库刚刚得税赋三百万两,尽管拿去用。”杨子荣只好听旨遵命。
这三百万两的税赋却是刚刚出海的商船所纳,自从上次出船后那些世家大族获得巨大的利益之后,第二次更是疯狂的出海,而那些出海所带的货物大多是采办自大明朝廷所开的工厂,又极大的繁荣大明的经济和吸纳更多有的劳动力。
甚至有些地方劳动力不足。幸好,严冬之际,有大批的难民从京师河南等地南下,有效的补充到各地,缓解了劳动力不足的迹象。
这一切迹象都在说明,大明的国力正在蒸蒸日上,百姓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甚至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也不为过。
可兵部官员的日子却是过得极为艰苦,因为春天的到来,也正是满清南下打秋谷之时。尽管山东与山海关布有重兵,可是关于后勤的补给,兵器的修补等等依然忙得如同陀螺一般---……团团转。
打秋谷,满清时而有之,崇祯在位之时,竟然有五次肆无忌惮的进行。
崇祯十五年(1642)十一月,满清第五次入塞劫掠,深入山东腹地,俘获人口三十余万人丁,杀害官吏数百人。为此,在十一月辛丑,崇祯还第三次下罪己诏,诏曰:“……比者灾害频仍,干戈扰攘,兴思祸变,宵宁,实皆朕不德之所致也!罪在朕躬,勿敢自宽。自今为始,朕敬于宫中默告上帝,修省戴罪视事,务期歼**寇以赎罪戾……”。
实在是汉族史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