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碧血大明-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崇祯道:“既然李通判也无异议,崔卿,那朕是帮不上忙的了。”
    “不敢劳动皇上。”崔慕白心想,你不要插手便是帮了大忙。
    崇祯却道:“可朕却需要你帮朕一个大忙,你可愿意?”
    崔慕白脸色一青道:“愿为皇上分忧。”心中却是嘀咕,完了。他真要插手南京事务。
    崇祯当然知道崔慕白为何变色也知道他心中所想,却是慢条斯理的道:“那朕便替天下万民感谢崔卿了。王承恩,你给朕宣旨。”
    崔慕白还在思考崇祯为何要替百姓感谢自己之时,王承恩已经高声喴道:“崔慕白接旨。”后者立马卟的下跪。
    王承恩继续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应天府府尹崔慕白,朕闻崔慕白为应天府尹之时,置流民开荒地,练兵团防流寇,提拔人才增赋税,护卫治下百姓安宁,政绩出色。现任命为工部尚书,吏部侍郎暂代应天府尹一职。愿能再次忠心为国,替百姓谋福。钦此!”
    崔慕白没想到崇祯只是见自己一面便会让自己连升几级,顿时有此蒙了。幸好李有才在其旁边捅了一下,才醒悟过来叩拜道:“愿吾皇万岁万万岁。臣接旨。”
    崇祯见崔慕白接过圣旨后才道:“朕刚刚重掌南京,并不甚了解,有些事情不方便插手。不过,朕手中有一本奏折,朕以为乃是治国之良策。还需崔卿看过后,为朕逐一实施。”
    “臣必定为皇上分忧。”崔慕白接过崇祯手中奏折,看上面的署名,是楚王所奏。打开一看:“臣观世乱矣,北有流寇李自成作乱于京师,西有张献忠为祸于巴蜀,塞外更有满洲铁骑虎视眈眈。大明实乃风雨飘摇之际。吾皇需奋起而中兴!
    臣思虑良久,乃得五策。愿吾皇能采而用之。
    一、颁布仁政;二、治吏减赋;三、整军屯田;四、均田开荒;五、固城练兵。
    ………”
    其中还有一大段的详细解析,当真是精辟之极。看得崔慕白连连点头,尤其是最后一句“臣为吾皇作先驱,替吾皇立天地之伟业。”直看得崔慕白热血上涌。当下道:“皇上,此奏折实乃治国之本。臣虽不才,愿为皇上鞠躬尽瘁,死而后矣。”心中却是想到,要是谁再说崇祯昏庸,我抽他在大嘴巴。单凭皇上能接纳之五策,便能看出其精明。
    崇祯道:“崔卿所言极对,这实乃朕之治国之基石。只是朕苦于不知良才。不过,楚王身兼吏部尚书,望崔卿能与楚王通诚合作,唯才是用,唯人善用,替朕把江山重新换脸。”
    崔慕白声音不大却是脸色庄严异常坚定的道:“臣遵旨!”
    -----------
    就在崔慕白向崇祯解说南京现时情况之时,侯洵已经开始执行与崇祯商议好的暗渡陈仓之计,一批又一批的军队不断的开往河南边境。北上的商人细作也不断的散布崇祯北伐的事宜。搞得李自成驻守在河南的大将李开旺甚为紧张。
    而恰在此时,军师李岩刚好带兵南下。李开旺立即将之烫手山芋交给李岩。
    不愧为智慧如海的军师李岩,只是稍微一分析便觉得崇祯此时北上实属不智,因为崇祯就算能得左良玉之助但是根基未稳,其中必定有诈。又隐约猜到崇祯之所以如此,便是吸引闯王目光,让其不要去攻打吴三桂。
    李岩本来就担心闯王去打吴三桂,现在正好顺水推舟,让闯王带兵南下,趁崇祯根基未稳,先灭了他再来统一大明。
    于是李岩便指派心腹火速赶往京师以说服闯王南下。这便是前文所言,十万大军即将北上。
    崇祯与侯洵没有想到这么快便被李岩识破计策,同样的,李岩也没有想到,李自成竟然不顾十万大军北上,反而为了脸面去打吴三桂。
    不管怎么样,历史的轨迹正在以微妙的方式向前滚进。
    ---
    呼唤票票!
    ---

    正文 第五十八章、关宁之势
     更新时间:2009…9…24 17:10:40 本章字数:2553
    第五十八章、关宁之势
    不管怎么样,历史的轨迹正在以微妙的方式向前滚进。
    阴谋也好,刀兵也罢,发展才是硬道理,拳头硬才是老大。实力强悍,历史才会向着自己的预定的方向前进。
    江南的四月温暖宜人,东北的四月依旧春寒料峭。
    两天了,还是没能攻下这道防线。
    这该死的关锦宁防线!多尔衮抬头看着前面高高的城墙,甩了甩马鞭,暗骂了一名。心中的躁火便是寒冷之极的风也不能熄灭。
    关宁锦防线是明朝末年为抵御后金(满清)所构筑的自山海关经宁远至锦州的一条防线,其中以山海关为后盾、宁远为中坚、锦州为先锋,其间筑有多个堡台作为联防据点。
    关宁锦防线分南北两段,南段为关宁防线,长约100公里,自山海关到宁远;北段为宁锦防线,也长约100公里,自宁远经松山、锦州,抵大凌河。
    袁崇焕在宁远之战大败后金军后,开始着力构筑关宁锦防线,其中北段主要由赵率教负责修建,后明军凭借关宁锦防线取得了宁锦之战的大胜,满清直到李自成攻占北京,也没能攻破该防线。
    不是说,李自成那贼人已经夺了大明的京师的么,就连崇祯那个皇帝也失踪了。蛇无头不行。怎么这些明军还是这么勇猛!多尔衮满是心烦。
    前些日子,多尔衮还试图与李自成的大顺军联系进而协同作战,为的是借机抢夺中原这声肥肉。却是没有任何结果,还给李自成回信骂了一通“中原之事,与外夷蛮族无关。”直到京师细作传来信息,京师已经给李自成攻陷,崇祯急诏宁远守将吴三桂回师勤王,这才发现中原这一块肥肉已落入他人之口。
    多尔衮为清朝刚刚拥戴福临。并成了掌握实权地摄政王。但是八旗之中并非铁板一块。许多稍有实力地人无时不刻地想在背后捅自己一刀。多尔衮急需一份天大地功劳来建立更强地威望。达到震慑地效果。进而巩固新地统治秩序。
    而中原。则是多尔衮剑指之所。多尔衮也特有信心能一最短时间来拿下宁远。因为早在1663年地九月。多尔衮便派济尔哈朗和阿济格等率军出征。攻克明朝关外据点中后所、前屯卫、中前所。割断宁远与山海关地联系。
    在得知京师易主之后。多尔衮便想趁火打劫。想夺下宁远。然后进逼山海关。分中原一杯羹。却是没想到会受到如此强烈地反抗。
    轰。又是一声巨响。响彻旷野。
    就边胯下地战马也不安起来。多尔衮心中又暗骂。这该死地火器!汉人何来如此之多火器。好像用之不尽一般。
    此时。一名传令官快马飞奔而来。翻身下马跪下道:“禀告大王。明军又使用万人敌。所有突入部队无一幸免。此时共计伤亡八千余人。前锋将军多禄请示大王是否继续攻城。”
    传令官口中所说的万人敌便是大型爆炸燃烧武器。其外皮为泥制,重量40公斤,产生于明末,用于守城,为了安全搬运一般带有木框箱,可以算是早期的烧夷弹。若是敌人突入城防,守军采用投掷万人敌的办法消灭了突入的部队。
    多尔衮对刚才的战场自得甚是清晰。原本还是旗鼓相当之时,明军后方似乎突然出现破绽,多禄想都没想便派上三个千人队前去进攻。一俟那三个千人队杀进城时,那个所谓的破绽便迅速不见。反而那三个千人便给明军的万人敌给消灭殆尽。
    多尔衮有些恼怒,多禄这蠢才!只要脑袋不是给门板夹过就知道,这明明是个陷阱,多禄却勇敢的往下跳。若不是看在其是自己侄子的分上,早就推出去砍了。
    此时士气大落,只怕攻城之际。
    多尔衮便冷冷的道“鸣金收兵。”
    命令一出,只见那些清兵便呼的一声退却下来。
    宁远的守将吴忠站在高高的城墙上,看着刚才还勇猛进攻的清兵,现下如退潮的海水,只留下堆积如山的尸体和无主的战马,不由暗叹敌军之强。
    旁边一位的副将问道:“将军,为何不出骑兵追击?”说话之人年约三十,身材高大,身穿明晃晃的盔甲,威武之极。正是宁远副将号称追魂枪的李定兴。
    吴忠摇摇头道:“不可!你看,清兵退而不乱,阵形整齐。若是冒然进攻,只怕反而被围。”
    李定兴仔细瞧了瞧才道:“将军所说极是。嘿,偶又学会一招了。”
    吴忠道:“兵法一道,无穷无尽。我给你的出孙子后兴,你得好好有钻研。若有不懂便随时问我。若是那一天我去了,我也好放心将手中的军权交与给你。”
    李定兴看着吴忠那略显佝偻的背影和那发白的两鬓,才发觉这位待己如子的老将军,已经将近六十。当下有此呜咽的道:“将军身子壮健,包管活上一百岁。”
    “莫要学那女儿态。”吴忠在李定兴的头上敲了个响粟,转而道:“京师号称最为坚固的城墙,还不是落入流寇之手。打仗的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这便叫人生无常!”
    “将军你说的我不懂。可是,我却明白京师为何会沦陷,是因为皇帝的无能。“李定兴小声的道。
    吴忠却肃容道:“定兴,莫要乱讲。皇上雄才大略,又岂是你能明白。若不是那些酸儒误事,天下那会大乱?我看过吴将军传来的圣旨,我才领命前来守之宁远城。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皇上也不容易啊。”
    李定兴道:“三桂那小子,不知从何得来如此多的军饷,不但将拖欠的粮饷补上,还预支了二个月,当真是大手笔。嘿嘿,这样才好。那些兔崽子才会如此拼命。”
    吴忠皱眉道:“定兴,吴将军虽然与你从小玩大,现在却是尊卑有别,莫要乱了分寸。”关于粮饷,我倒是听说是长平公主从南京千里迢迢带来,还从京师李自成手中抢回吴襄吴老爷。这位公主实在是帼国不让须眉啊。”
    此时,传令兵报:“吴将军,陈记事已经将此次伤亡数据已经统计出来。有请将军到帐中议事。”
    吴忠道:“定兴,你在这安排布防,重新装备火器。莫要松懈让清兵所乘。”

    正文 第五十九章、火器威力
     更新时间:2009…9…24 17:10:42 本章字数:2788
    第五十九章、火器威力
    同一时刻,清廷军帐当中,多尔衮却在怒吼:“明军到底还有多少火器?”
    没有敢吱声,帐下众将心里也在疑问,是呀,明军究竟还有多少火器。
    多尔衮看着噤若寒蝉的众将,心中的怒火反而压抑下来,呈了口气道:“那我们的火器什么时候到。”
    火器是清廷永远的痛。不过,那时清廷还叫后金。还是在宁远,那时后金金主努尔哈赤率军13万西渡辽河,意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逝攻下宁远。
    但此时守城的袁崇焕已经准备完毕,把包括11门红夷大炮在内的12门大炮安于城墙上。次日凌晨,后金军在牌车、后盾的掩护下开始猛攻城西南角。明军利用城上的西洋大炮发炮猛轰。迫使后金军转攻南门,“城上铳炮齐发,每用西洋炮,则牌车如拉朽。”当他们接近城墙时,又遭到城东南和西南两角铳炮的交叉射击,死伤惨重。双方激战三日,后金军在火炮的轰击下,伤亡1。7万余人,攻城器械尽废。努尔哈赤见伤亡惨重,久攻不下,便撤回沈阳。史家称为“宁远大捷”。
    由于在与明军的对抗中多次由于火炮而遭受损失,因此深知火器的重要。于是,将缴获明军的大批火器装备军队,作战中大量使用火器。特别是原明将孔有德、耿仲明部降后金和大凌河、于子章台的失陷,使明政府自天启年以来购买和仿制的西洋火炮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丧失了火器的优势,严重削弱了明军的防御能力。
    多尔衮所言的火器便是利于攻城的火器:远程重炮--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号称将军炮,明末引进西方技术制造,带有炮耳和瞄准具,可以调节射程,炮身寿命长,大型者重1。6吨,射程可以达到1。9公里!
    因为多尔衮在得知李自成攻取京师后,害怕迟则无利可图,便轻军前往宁远。而攻城器械则是滞后许多,实在是红夷大炮过于笨重。
    多罗豫郡王多铎向前道:“稽重部队已经在三十里外,申正时刻便到。此次配有红夷大炮六门,虎蹲炮十门。必定一将将宁远拿下。”申正,相当于现在的下午四点。
    虎蹲炮被称为最早地迫击炮:戚继光军中最常用地火器。这种轻便地火炮跑管薄。射程不远。适用于山地作战。机动灵活。由于前装。可以大仰角发射和大量装备下层部队而与今天地迫击炮有异曲同工地用处。
    多尔衮高兴之极道:“实在太好了。多铎。等火器一到。你便安排布置。明天一早攻城。务必将宁远攻下。”
    多铎恭声道:“遵命。”
    多尔衮转而厉声道:“多禄。你今日指挥失误。害我军子弟损失惨重。现在免去你先锋将军一职。你可服?”
    清廷建军之初。军纪甚严。若是指挥失误。战败。须斩首。
    多禄一下子就把三千铁骑给报销。实在是死得不能再死地罪名。此时。才给免去将军一职。这样地处罚实在是轻得不能再轻了。
    多禄啪的一声跪下:“我服!”其他众将心中却道,我不服。可也无奈,谁叫自己没这样位高权重的好叔父。
    多尔衮道:“今夜的守防便由你负责,若是再有出错。定斩不饶。”
    其他众将心中更是不满,变为守防,实际上也是变相的改变多禄的职位。唉,有这样的叔父真好!
    等到众将离去,多尔衮再语重心长的对留下来的多禄道:“禄儿啊,今日之败,为叔便可斩你脑袋。”
    多禄一脸的谄笑道:“多谢叔父相帮。小侄以后必定小心行事,不负叔父的苦心。”
    多尔衮也不想再多说:“嗯。今夜守防,你须谨慎一点,莫要给明军偷营了。不然,就算我有天大的本事也保不了你。你好自为知吧!”
    多禄还是一脸的谄笑道:“小侄知道了。这便告退!”
    多禄退出主帐不久,一条娇小的人影夹着一股香风直奔多尔衮的怀中。
    多尔衮一把抱住来人,在她脸上狠狠的亲了一下道:“亲爱的,想我啦!”刚说完,那双大手已经隔着衣服在来人胸前揉搓。
    来人却是一名千娇百媚的女子,只听她娇声道:“唔,人家不理你了。这么久也不来见我。现在可好,一见我便来欺负我。”脸上神情却是甚为享受,脸红嫩红嫩得快要捏出水来。
    来人正是多禄的表姐,多玛。多禄之所以能得到多尔衮的庇保,全靠多玛。因为是多禄将多玛献给多尔衮。而多玛虽是出身草原,却长得如江南女子般水灵,甚得多尔衮的喜爱。
    多尔衮哈哈一笑道:“亲爱的,那我现在好好补偿与你。”
    接着,多玛一声惊叫,身上的衣服被多尔衮硬生生扯掉,露出一副绝妙身材。雪白的肌肤上,出现两座傲人的圣母峰,峰上红花开得正艳;平坦的小腹下,修长的大腿之上,那茂密的森林隐隐可见。
    多尔衮双目通红,只觉一股热火将自己全身烧得发烫,一声低吼,扑了上去。转眼间,两条肉虫,你争我夺,乳波臀浪,翻翻滚滚,浪声与低吼齐鸣,好一副活色春香图。
    主帐之外,多铎脸色有点奇怪,时红时白,看着挡在面前不给自己通报的,如铁塔一般的守卫,又看看手中的军报,暗捏拳头,轻步离开。
    多铎心中很不服。不服为什么多尔衮可以公然带妓女在军中,而自己却不行。1638年,自己还是和硕豫亲王,却是给兄长多尔衮阴了一把,因军前私自携带妓女,被皇太极降为多罗贝勒。
    虽然心中很不服气,多铎却不是敢有所怨言,毕竟多尔衮的实力实在太强了。强到可以压服八旗,立未成年少儿福临为帝而无人敢不从。
    多铎手中的军报,却是甚为重要,乃是从京师细作传来:李自成亲率十万精兵于四月十八一向山海关进发,攻打吴三桂。
    对清廷而言,此报实在是天大的利好消息。
    山海关虽险,却无粮可持,若是再腹背受敌,必定能久守。吴三桂,只余三途,一是投降于李自成,二是战死沙场,三是,投靠于清廷。
    前两种可能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若是能投降于李自成何必等到现在;明军皆是怕死之人,不然,洪承畴、范文程等人也不会投降于大清,战死沙场也是笑话一个;最后一种便是投靠于清廷。
    只需要作出佯攻之势,便能让吴三桂生乖乖的自动投降。
    这是一个天大的功劳!多铎心想,只是不知道如何获得立功机会。
    --
    新的一周,让小魔看看周推荐票过千的威力。
    HOHO
    --

    正文 第六十章、袭营之策
     更新时间:2009…9…24 17:10:43 本章字数:3332
    第六十章、袭营之策
    ---
    请各位多多推荐支持,收藏鼓励。
    小魔拜谢。
    ---
    这是一个天大的功劳!
    同样的话,却是出自吴忠之口。
    吴忠身为吴家将领,辈分比之吴三桂还要高上一辈。兵法、武功皆是上等,一生征战数十年,少尝败迹。
    吴三桂正是看重吴忠的经验与为人守重,这才派遣他来守这宁远。而且尽可能的将公主做偷天飞贼偷来的金子与珠宝首饰以特殊的方式与塞外的各族交换,换来大批的绵羊,这些绵羊绝对可以让十万大军支持一个月。
    而这些珠宝才用去一半。金子,当然只能用来给士兵发军饷。这就是李定兴口中所说的,但将拖欠的粮饷补上,还预支了二个月。
    有着足够的粮饷,士气高涨,而且关宁作为防御满洲人的主要防线,在前督师袁崇焕的制定下,火器弹药充足,相信守城两三个月应该问题不大。
    残阳似血。
    数条人影站在高高地角楼之上。长长地身影斜斜地映在城外地战场上。
    吴忠放下手中地千里眼。脸上神情肃穆。淡淡地道:“这下麻烦大了。”透过千里眼。吴忠看到几个长长地东西正在缓缓地被清兵推在前方。以吴忠数十年地领军经验。这些东西虽然给过伪装。但是他一眼还是看出这便是红夷大炮。
    李定兴从吴忠手里接过千里眼也仔细地瞧了瞧道:“将军。蛮子竟然带来红夷大炮。这下可糟了!”放下千里眼后又恨恨地道:“妈地。都是那些死叛徒。竟然把造大炮之术也传给了蛮子。我诅咒他们生小儿没屁眼。”他口中所说地死叛徒便是范文芳与洪承畴等人。
    吴忠道:“那些叛徒只有人去收拾他们。现在。我们最要紧地是如何解决问题?定兴。你有何对策?”语气淡定。明显是有策略。却是在考验李定兴。
    李定兴当然知道吴忠地心思。于是沉吟地道:“红夷大炮。对我们威胁实在太大。虽然我们地大炮居高临下。若是野战。也不怕它。但是我们是守城一方。士兵与弹药皆是有限。即便只是几炮也能让我们损失很大。而对方却是弹药不断、士兵无数。如果消耗下去。我们必定守不了几日。唯今一计。当是破其药库。”
    李定兴开始长进了,也不负自己的一番教导。吴忠微微点头道:“当如何做?”
    “组织死士,今夜袭营!”李定兴斩钉截铁的道。
    吴忠道:“好!既然如此,你便去实行。其他工作,由我配合。定兴,好好把握,这是个天大的功劳!”
    ----------
    猛虎营中,李定兴看着眼前这五百名雄纠纠、起昂昂的兵士。一想到袭营计划,心中便是不忍。这些大明好汉子若是参加此计划,只怕必定有去无回。但是,若是守不住这关宁,便会给吴三桂增加压力。万一,山海关也守不住,蛮子便会长驱直下,大明的百姓便要过上猪狗不如的生活。
    想到此处,李定兴心一狠大声道:“诸位兄弟们,蛮子给我们打退了几次。你们是好样的!没有你们的英勇,只怕城早就被攻破。而我们身后的同胞,也要惨遭杀害。我,李定兴,佩服你们。你们是真正的大老爷们!来,我敬你们一杯。”
    说完,李定兴拿起长板桌上的碗海,一饮而尽,然后反碗而立。
    众兵士心情同时生起一种微妙的感觉。当初当兵也只是为了活口,从没想过太多为国为家之事,如今得李定兴一说,皆觉参军便是为了家乡的父老乡亲,心中荣誉感油然而生。全都雄亮的道:“喝!”同样拿起面前长板桌上的碗海,一饮而尽,然后反碗而立。
    不知是心情激动还是酒精作用,李定兴的脸红如霞道:“如今,蛮子带来了红夷大炮。兄弟们,你们怕不怕?”
    “不怕!”
    “好汉子!”李定兴又拿起碗酒道:“我敬你们一杯!”同样,一饮而尽,反碗而立。
    众兵士道:“喝!”
    李定兴又道:“城中弹药虽多,兵士虽勇,却是不能与蛮子相比。为了守城,急须百名勇士组成敢死队,今夜袭营。谁愿往?”
    “我等愿往!”五百名兵士齐齐回答,手拍胸膛。
    李定兴脸上红云更盛,道:“尔等皆是大明的好汉子。此次袭营,九死一生,不成功便成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