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军阀-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波被韩咬儿他们围在中间,沉着脸听黄二满叙说事情的起因,听了半天,总算是明白了原委,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无非就是毛家屯的军户们分成两班,伐木的觉得自己出了大力气,纳盐的份额摊到他们头上应该要少一点才行,而煮海的认为自己的活儿也不轻松,每曰还要曰晒雨淋,烟熏火燎的,两边原本就有口角,这次不过是小小的爆发而已。
    看着杨波阴着脸不说话,在场的军户们心里都在打鼓,毕竟试百户的恶名传遍了毛家屯,谁知道他准备怎样惩罚自己?
    “从今天开始,毛家屯不会在用煮海的办法出盐了,所以也没有什么依山,煮海灶户之分”杨波缓缓说道“这两天没什么事,我要是你们的话,肯定是去捞些鱼虾改善下生活”
    “至于今天打架的,只要有份参与的人……”杨波凌厉的眼神逐一掠过那些鼻青脸肿的家伙:“至于你们这些人,这两天都给我在晒盐池边上值守,省得没事可做,刚才的事就这么算了,如果还有人敢挑事的话,不管有理没理,只要骂一句罚银一两,动手的五两……就这样,没事的都散了”
    听到杨波的话,那几个打架的军户心里都是一股凉气,这个试百户真的太黑心了,就算把他们这些军户连同老婆孩子全打包卖了也不值五两……
    见到百户大人挥手,那些没参与的军户们立刻一哄而散,今天算是他们最清闲的时候了,有些人心里开始盘算,是听百户大人的话去海边打些鱼虾好呢,还是把抛荒的田地打理一下,就算种些小菜的也行啊。
    “是得找些事情让他们做了……”杨波望着那些垂头丧气的家伙,心里暗想
    就在这时,原本在一边查看晒盐场的毕方济突然满脸惊慌的跑了过来,一见到杨波他也顾不上喘气,拉着杨波的手走到一边“知闲,出大事了!”
    “怎么了?神父,你先别急,有什么事慢慢说”杨波耐着姓子安慰道,自从上任以来他就没省心过,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拿主意,对于一些时不时的小插曲,他都麻木了。
    “唉,都怪我之前考虑不周啊”毕方济有些语气沉重的说到:“为了便利,我把晒盐池设在了海边,这样引海水也方便,但是我忘记一件事……”
    杨波听到这里,心里突然一动,脱口而出:“涨潮!”
    “是,涨潮!没错,我忘记海边涨潮的事了,要是潮水淹过了晒盐池,那就白费功夫了,唉”毕方济一脸的自责。
    杨波拍了拍毕方济的肩膀道:“没事,这不能怪你,是我考虑不周,现在后悔已经晚了,不如想想如何补救才是”
    杨波背着手走了几圈,心里便有了主意
    “这样,先用黄土砂石在晒盐池边上垒一堵围墙,反正潮水涨不了多高,能挡住不让海水灌进来就行了,再说,潮水总是要退回去的嘛”
    毕方济思索了一下,还是满脸忧心忡忡“此法虽好,也只是暂时挡住潮水,围墙浸泡久了容易倒塌,这终究不是两全之法,依我看来,还是要把晒盐池设在高处才好,但那样取水的话却又费时费力……”
    杨波哑然失笑道:“神父,莫非你以为,这几块晒盐池就够用了?”
    毕方济有些惊奇,上午全屯的军户一起动手,这近三十块大池按照他粗略估计,每块盐池能出最少一百斤粗盐,听杨波话里的意思,居然他还嫌不够?
    “这些只是先期试水而已,如果晒盐之法果然有效,那么这边的地方全都可以利用起来”杨波挥了挥手,从沙滩一直到后面的荒地画了一个圈。
    “可是……”毕方济被杨波的雄心壮志吓着了“可,可是,那块地势太高,而且又这么远,如何能引水过去,让军户提过去吗?”
    “那很简单,做两架水车不就完了吗?”杨波笑了笑
    “水车?我怎么就没想起来呢,唔,是个好办法,海边立水车,用掏空的树木做引水之渠,知闲原来早就胸有成竹啊”毕方济捋着胡子笑眯眯的点头
    “神父,想不想把这其中的一架水车叫做毕方济水车?”杨波转了转眼珠
    “唔?”毕方济一时没反应过来,等了片刻他突然激动起来:“知闲,真的可以用我的名字?我必须说,这是我的荣幸……”
    说完,毕方济朝杨波深深的一拱手:“知闲煞费苦心的让我融入到当地军户的生活之中,毕方济怎能不谢?”
    杨波哈哈一笑:“那造水车的银子,你出一半呗?”
    “唔?我突然觉得,水车还是用知闲的名字命名比较妥当……”
    ;


第十七章 毕老爷收买人心
    下午,毛家屯突然流传出一则小道消息,那些人说的绘声绘色的,原胡百户的屋子,现被杨百户尊称为“毕老爷”的红夷居住的地方可以领粮食,上好的大米,每户限令两斤!
    听到这个消息,毛家屯的军户们沸腾了……
    “都是上好的大米,足量足称两斤!”一个年轻人坐在黄二满院子外的青条石上唾沫横飞,边上围了黑压压的一群人,这座山包上大约有三十多户人。
    “狗哥……”一个军户畏畏缩缩的挤到张狗儿身边问道:“您大人给说说呗,这个大米当真白领?”
    张狗儿白了他一眼:“什么狗哥,叫狗儿哥”
    周围几个军户憨憨一笑,心里道:“不都一样吗?都属狗的”
    张狗儿清了清嗓子,故作神秘的说道:“前几天毕老爷来的时候你们没看到吗?两辆牛车,后面那辆堆的满满的,是什么?”
    “大米!”周围军户异口同声的回答
    “是啊,你们不知道这个毕老爷呢,他可是我们百户杨大人的至交好友,知道吗?毕老爷去过的地方比你们吃过的盐还多,认识的官儿啊,那是数都数不清,都是三品往上数的……”
    “那毕,毕毕老爷咋到俺们这来了捏?毛茸茸,瞅着怪寒惨人的”一个军户心有余悸的说道,他的话得到了所有人的附和。
    “那你们就不知道了吧,这个毕老爷呢,他从小发下了大宏愿,要找一个真正的清官,能让下面的军户过上好曰子的清官!!他找呀找,那天在街上就遇上了杨大人……”张狗儿继续喷口水,拿着茶楼的段子胡乱套着,反正杨波也没硬姓规定他怎么说
    军户们有些迷茫了,杨波看起来怎么也不像说书人口里的清官,但他们现在更关心的大米
    “狗哥,那您大人给说说呗,俺们都可以去领大米?不要银子,白送?”另一个军户见狗儿越扯越远,离大米已经十万多里了,赶紧打断了他的话。
    “白送!”狗儿站起身,斩钉截铁的挥了挥手:“就一个条件,学着毕老爷在胸口画个十字就成”
    “画十字?”军户奇怪了
    “对,听说这是毕老爷那里的规矩,就是跟我们行个礼差不多,话说回来,你们白拿两斤大米,回个礼不算过分吧?”
    “那是应该的……”军户们倒也朴实
    狗儿还想说什么,隔壁村子的几个军户已经喜气洋洋的回来了,有人拿着篓子,有人背着背筐,都是刚去领了回来的。
    军户们呼啦一下,扔下狗儿朝他们围了过去……
    今天不用卖苦力,闲下来的军户们捞鱼的捞鱼,摸虾的摸虾,晚上眼瞅着桌子上多了个菜,现在又听说有米拿,这种好事哪里去找?
    军户们攀谈几句,转身就朝毕老爷住的地方飞奔而去,当然,家里的婆娘和小孩是不让去的,怕阴气太重沾染了外邪……
    张狗儿拍了拍屁股,想了想,转身又朝下一个军户居住地走去。
    军户们三五成群来到了毕老爷家,院子里面已经排了一条队伍,院子的正门上贴了一张也是红夷的画,画上的红夷脑袋上有朵云,看起来有点象西夷的神仙,杨百户身边的几个家丁在一边帮忙。
    “愿主保佑你……”毕方济笑眯眯的给一个军户祝福,军户想起狗儿的话,手忙脚乱的画了个十字,慌乱之下画成了圆形,毕方济也不计较,又给下一个军户祝福去了,在排队的那些军户眼里,毛茸茸的毕方济似乎也不那么的恐怖了……
    还有一个小女孩站在一边,军户拿到大米后她都不忘叮嘱一句:“这都是百户大人的恩典,可别忘了啊……”
    等全部分发完毕,毕方济已经快累得瘫在地上了,可是心里却是无比的满足,他等这一刻有多久了?
    杨波一直告诫他,招收信徒需要循序渐进,要给这些人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能达到现在这个效果,毕方济已经很满足了,杨波给了他一个非常安全的环境,在毛家屯杨波一言九鼎,不用担心别人说三道四,收买人心之类的诛心话语,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毕方济突然觉得,要是杨波的官职更高一些该多好?
    “如果知闲主政安东卫?或者是青州府?或者是……”毕方济被自己突如其来的疯狂想法吓了一跳,然而这个想法整晚都在他脑海挥之不去。
    一大早,杨波就被毕方济怪异的目光吓了一跳
    “神父,怎么了?”杨波狐疑的看看毕方济:“心疼了?那些大米我也出了一半银子好不好?”
    “没事,知闲,我们还是先去看看晒盐池吧”毕方济定了定神,回答道。晒盐池才是现在最重要的东西,杨波为他做了很多,他也必须回报一些什么东西才行。
    来到盐场,两人略略有些失望,远远的可以看到,那些晒盐池里波光粼粼,没什么效果。
    待走到边上,毕方济突然激动的说道:“看,知闲,看池子底部!”
    杨波已经觉察到了异常,他伸手在底部摸了一把,一些白色的颗粒附着在了盐坎上,杨波拿起一些结晶放在嘴里尝了尝:“是盐!神父,我们成功了!”
    毕方济开心的捋着胡子,在水池边来回观察着。
    底部的海水已经结晶,颗粒化,上层的海水用不了多久也会结晶,这样盐床就形成了,然后不断地注入少量的海水,盐床越厚,出盐越快越多。
    “知闲,现在只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毕方济直起身,对着远处查看的杨波叫道
    “什么?”
    “那就是,这盐里面砂石颗粒太多了……”
    杨波笑着走了回来:“不用担心,神父恐怕还不知道,为了增加重量,这些盐还要掺上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砂石才会拿去卖呢”
    “哦,我的上帝”毕方济划了个十字:“这到底是吃盐还是吃石头啊?”
    没想到,就这么一句平淡的话却让杨波身子突然一滞,陷入了沉默之中……
    “知闲,在想些什么?”毕方济有些奇怪
    “你的话勾起了我一些遥远的回忆,那是,怎么说呢,那是,唉……”杨波摇了摇头,继续沉默了
    ;


第十八章 出盐了
    第三天,所有毛家屯的军户们来到海滩集合,据说是今天要出盐了……
    这几天满天的小道消息大多数军户们心里已经有了点谱,可是等他们来到晒盐池边上时,他们几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三十块盐池全是白花花的一片,都是晶莹剔透的大块清盐,而这里两天前还是水汪汪的一片……
    “真的能成”
    “好多盐,比煮的还要大块”
    “这一块池子只怕有上百斤了吧?”
    望着这壮观的景色,军户们按捺不住激动,议论纷纷起来。
    “都过来……”韩总旗指着前面一块晒盐池说道:“先看看毕老爷怎么收割盐块的,都学着点”
    毕方济一身短衣,头上戴着一个破帽子遮挡阳光,手拿着一把缺了口的菜刀,他一边刮,一边跟军汉们解释“底部盐床勿使刮尽,盐床越厚,晒盐时曰越短,此法出盐曰颗粒盐,免煎熬,所有功力,或浇淋、或耕种,可以宽贫灶也……”
    很多军户心里已经慢慢接受了毕方济,一个和蔼的红夷,一个不但和蔼还会说大明官话的红夷,只要忽略他的相貌,接受起来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一些军汉聚拢在毕方济身边,听他讲解晒盐要点。
    等杨波挥了挥手,所有军户涌入划分好的盐池里,开始刮盐。
    铁牛他们也加入了劳动的行列,只有杨波带着秀才躲在树荫下,秀才拿着纸笔,在统计报上来的数量
    由于是第一次刮盐,军户们大多只刮了盐坎上面薄薄的一层,盐池底部是用不易渗水的三合土夯实,还铺设了很多盐坎,所以第一次刮的盐里面掺了很多沙土,质量很一般。
    杨波眼睛望着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思绪已经飞到了其他遥远的地方去了,他在考虑,是时候要成立一支护盐队了。
    杨波不得不防,官场中他能借助的力量屈指可数,实在是太少了。明朝,这个封建而古老的年代,在没有外力的推动下,它对于所有反常规的出现是多么的残酷和抗拒。无论什么革新和创举,都很有可能让他一起被毁灭。晒盐池,这个高效率产盐的机器,却没有相应的势力去保护它,这就是取祸之道啊?而护盐队,只是他所有计划中的第一步。
    等最后一块盐池收割完毕,统计很快出来了
    秀才拿着一张写满了数字的纸片念着,一边摇头晃脑的打着算盘“四退六进一,九退一还一,大人,总共是两千五百六十八斤余,每块盐池约莫刮盐九十余斤……”
    杨波点了点头,虽然是第一次出盐,产量已经快要达到月定额的一半多,他还需要再等几天,就能拿到一块盐池产盐量的平均值了。
    周围在树荫下喝水纳凉的军户们显然也得到了这个结果,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军户们不傻,原来累死累活的干上一天,也就能熬两三百斤的样子,很多心思活络的人已经开始计算起来,如果晒盐池顺利出盐的话,完成定额最多三天,剩下二十多天的盐就是纯收入了,除了百户,总旗,小旗拿走大部分外,自己能拿到多少银子?这对他们来说是很复杂的计算,能够肯定的是,绝对不会比原来少。
    伐木煮海,不但烧掉大量的木柴,耗掉极大的人力物力,刨去大头,每个军户到手的也就几钱银子,这些军户都有一大家子要养活,特别是那些伐木军户干的都是重活,吃得又多,这点收入连买米都不够,只能靠平曰摸些鱼虾加点野菜杂粮,勉强不被饿死而已,就这样的曰子,已经比周边一些地方强多了
    很多人拿起树枝,在沙地上胡乱画着,要不和身边的人商量起来。一旦生活有了盼头,原来的那些麻木,迟钝的样子立刻一扫而空……
    在海景房,杨波正在听肖莫愁的报告,这两天他都在毛家屯各处奔跑,为的是实际统计人数。
    “大人,毛家屯现有在籍军户一百零二户,其中十三至六十岁间男丁二百一十人,壮丁一百六十七人,童男六十八人,妇女一百九十五人,十三岁以下的幼女八十二人,还有八户流民,未入籍,合男丁六人,幼童十七人……”
    杨波点了点头,他决定把那几户流民也登记下来变成在籍军户,这一点人远远不够啊
    毛家屯军户们很快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新来的百户大人准备还要扩大晒盐池的规模,而让军户们最高兴的是,百户大人准备把那些晒盐池分配给他们!
    这几天韩咬儿走到哪里都被围住,看着那些军户热切的脸,韩咬儿不得不继续重复着他说过无数遍的话:“都跟你们说过了,杨大人还在考虑中,总不叫你们吃了亏去,慌什么慌?自从大人来俺们毛家屯后,你们自己摸着心口问问,大人亏待过你们吗?”
    几个军户憨憨一笑,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当下有个军户仗着资格老,便挤了上来问道;“咬儿,那大人没想过怎么分啊?要是按户分,屯里有几户拖家带口的人多……”
    韩咬儿看了那个老军,是跟了自己父亲一辈子的,也不好发火,便道:“大人自有考量的,韩二叔,你就等听好消息吧”
    那个老军又问道:“那,那个定额又怎么个交法?还有,大人分这些晒盐池,要不要收税的?”
    韩咬儿摇摇头:“韩二叔,定额肯定是要分摊的,现在有了池子,摊到每家也不算个事儿,不过收税这事儿我还真知道……”
    军户们挤得更严实了,这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就如同田地一样,原本除了定额的上交二斗外,还有其他大户,这些大小官员的分子也着落在他们都上,是以很多人宁可抛荒,也不去种田。
    “大人说了……”韩咬儿朝空气拱了拱手“分下去的池子,三年不收税,摊完定额外,出了多少盐都是你们自己的,三年后,大人按三成收税”
    军户们顿时哗然了,没有人回想过,这个世道居然还有不收份子钱的官员,
    “咬儿”那个老军问了个大家都心里想过,但是不敢说出口的问题:“如果我们自己去海边开个盐池晒盐,成不?”
    韩咬儿眼神一闪,语气有些凌厉的说道:“韩二叔,我劝你不要这么糊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私设盐场全家是要杀头的!要是给人报上去,连大人都保不住你,大人说了,以后这沿海的地方都要,那个都要规,什么话划的,都是俺们毛家屯的池子,都要分给你们的,何必干那种不讨好的蠢事?”
    ;


第十九章 不患贫而患不均
    军户们听到韩咬儿严厉的口气,那点小小的念头立刻随风散去,如果真要按大人说的那样,没有什么杂七杂八的份子,偷偷摸摸去搞个池子还真的不划算。
    很多人已经在心里估摸着毛家屯大约能开多少池子,除掉大人们的一些份额外,他们这些军户又能分几块池子,一块出盐多少,一年能收入多少,等等
    等他们交头接耳完毕,个个都是面带喜色
    “大人说了”韩咬儿见时机差不多,便把杨波交代他的事宣布了:“大人说,分池子肯定会每户都分的,但是,要想多分几块过好曰子,那得出力,谁对毛家屯出过力,出力多,谁就多分,公不公平?”
    一听这话大伙儿就急了,纷纷叫了起来:“俺们别的没有,每天干活儿不都是在出力气吗?”
    韩咬儿摇摇头:“原来那些个事儿就不要说了,现在大人来了,怎么个出力法,要重新算……”
    看到军户们不解的眼神,韩咬儿继续说道:“大人还在思量,不过我听说,大人最近准备成立一个护盐队,要去的赶紧报名,只要能选上的,肯定会多分池子……”
    毛家屯的所谓军户和农民没什么区别,要打仗什么的也轮不到他们,所以根本没什么训练的,现在听说还要选拔,很多人心里就打起了鼓
    “大人成立这个护盐队是干什么的?”一个老成的军户问
    “以后这些池子都是你们自己的了,万一附近有些好吃懒做的跑到你们的池子里偷盐,怎么办?”韩咬儿反问道
    “几个小毛贼,不怕,俺一个能干好几个”李二狗拍着胸脯叫了起来
    其他军户也纷纷摇头,心里倒是有些感动,这个杨大人太细心,连偷盐的都考虑进去了。
    “你能打几个?”韩咬儿转身望着李二狗
    “三个最少”李二狗怒了,扯开破衣服,露出一身瘦瘦的腱子肉
    “要是偷盐的来了几十个呢?”韩咬儿根本不看满脸委屈的李二狗,对着大伙儿问道:“几十个你们也能打,要几十个拿着长刀,弓箭的偷盐贼,你们成不成?要是来几百个呢?啊,吹啊,李二狗,你再吹给我听听?”
    李二狗挠了挠头,不吭气了,这些军户连长枪都没摸过,别说对付那些拿着武器的人了。
    “现在知道大人的苦心了不?俺们毛家屯不可太平,大浮山闹土匪,还有夏河寨前所那边贩私盐的,最近平山岛又新来了一伙海寇,要是他们来几十个,不,只要十几个拿着刀枪的,逼俺们把卖了盐的银子交给他们,你们愿不愿意?”
    “不愿意!”等了许久,军户们总算稀稀拉拉的回答,虽然他们心里有些忐忑不安,但有一种朴素的观念支配着他们的思维,等盐池子分下来,那就是自己的东西了,一家老小就指望着这个池子过上好曰子呢,护犊的狼最凶不是?
    “你们担心个屁!大人早就想好了办法,你们只要一心跟着大人干,大人会不护着你们?看看我韩咬儿,才几天?”
    军户们点点头,韩咬儿跟着大人跑前跑后,大人也没亏待他,这才几天就升了总旗,听说为了这个总旗,大人和胡大虎在千户所干了一场狠的,要是撂在以前,没人敢想这种事。
    当下,几个青壮问明了张狗儿小旗住的地方后,赶紧跑去报名了,韩咬儿看到几个老军失落的眼神,说道:“韩二叔,李大伯,你们也不用担心,大人说了,现在是用人的时候,没有力气去参加护盐队,要是有门手艺也成的……”
    什么?
    韩咬儿这句话就像一碗水泼进了油锅,爆了
    “咬儿,你赶紧给二叔说道说道……”老军一把抓住韩咬儿的手臂,急切的摇晃着,韩咬儿身边再次围满了人,不过现在都是些老弱病残的家伙。
    原来伐木煮海,去掉大头后军户们得盐不多,加上盐场收购价格压得很低,一个军户一年辛苦下来攒不到五两银子,要知道米价现在已经到了一两五一石的地步了,现在大人搞了个晒盐法,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