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二十四监-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使铮退饽昙汀⒒屎竽浅は啵业12桓愠龅惴缌髟鲜鲁隼矗暇拐飧鍪贝故潜冉峡粗夭抛蛹讶说摹:笫蓝嗌俾厶承∷刀济栊戳怂统珈跤幸煌鹊模嗤返紫卵顾廊耍坪酉床磺濉W约壕褪歉龈赡窘车牧希桓鍪忠杖耍旁诿窦渚褪且唤郴В艿苤煊杉炷俏牟煞缌魉ψ约杭柑踅只故遣怀晌侍獾摹K淙簧衔灰岳粗炷窘称咀糯厦髁胬耐纺砸菜阊У牟淮恚暇够故窍不赌窘郴疃嘁恍砩辖橙说膕è彩比文人更强一些。这要是jiān情似火的一对狗男女上演一出潘金莲怒杀武大郎,这还真不好说。
“皇上!”张嫣看着脸sèyīn霾的朱由校,从来没见过皇上发这么大的火,不由的提高了声音提醒一下,不可否认她的声音真是好听。
“哦,皇后,我、朕没什么事了,你先去休息吧,朕要去现场看看灾情。”面对着眼前的嫌疑人,还是离的远远的好,朱由校本身对美女也有一定的免疫力,打死不做**和**。从‘我’到‘朕’这第一人称的改变也是对自己的认同,哥们儿现在是皇上了,也算国家的元首,无论怎么说称个孤倒个寡还是可以的。
“那臣妾告退,还请皇上保重龙体,”既然皇上已经下了逐客令了,张嫣只能告退了,眼神表露出的关切之情也相当的真切,但朱由校依然心不在‘嫣’的想着问题,嘴里含糊其辞的说着什么一路走好之类的话。
朱由校对着魏忠贤吩咐一声,老魏立刻要阻止,这外面‘兵荒马乱’的要是真出点什么事,那可不是他能担得起的。“现在朕要去现场看望灾民,难道你要抗旨不成?”朱由校现在的心情非常不好,小脸气的铁青,没办法,这命运的起伏也太大了,根本死里逃生是件极大的幸事,但这具身子的寿命也就一年的时间,还不知道到底是谁害了自己,这倒记时可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了的。
“奴才不敢,”老魏那察言观sè揣合逢迎的本领是绝对到了默契神会的地步,一见皇上动怒,哪里还敢坚持,立刻安排了车驾仪仗,准备出宫巡视。
坐在车撵里的朱由校连平时最喜欢的欣赏文物都放弃了,要是放在以前,如此华美的龙车凤撵放在眼前,他都能看一天不带饿的,但现在是思绪万千,没办法,小命要紧啊!有杀他理由的人实在太多了,虽然朱由校的历史不是太好,但在网络时代,太多的大汉主义者反复的讨论着明末那些事情的功过,基本上把每次事件都翻了几万遍的在网上晒,讨论清朝得江山的偶然再偶然,概率实在太小了。后世的老百姓又有几个不知道明末的那些个名人呢?
但明未的事实在太混乱了,什么东林党,齐党、楚党、阉党、辽东派、农民军等等,乱成了一锅粥。虽然后世对魏忠贤的争议很大,把他头上的屎盆子摘了不少,相反对东林党倒是大批特批,但魏忠贤最后的下场真的很不好,离开了他这个木匠,他什么都不是倒是真的,所以应该可以争取过来。
辽东那些将士也不要有什么指望了,看看他们最后的表现,汉八旗不都是他们补充进去的吗?没有他们满清就那二百万人口凭什么能收服了大汉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难道几平方公里上放一个满人?真是扯的可以,上亿人口又是枪又是炮的,经济、科技、财政等等都大大的优于对方,却干不过二百万人的野蛮部落,这说出去谁信?什么袁崇焕毛文龙的,没有几个好东西,虽然两个因为死的早没有投靠到满清的怀抱,但他们的手下可都是投降的急先锋。一年二千多万两的银子等于喂了狗了。
而东林党也真的不是个东西,这点朱由校也真的这样认为。整天一个个都是衣冠楚楚扮正人君子状,等满清一入关,一个比一个投降的快。还有一个记不清名字的大官,好象他媳妇是个高级jì女,连女人都要为明朝死而明志,他却借口嫌水冷不跳,拉住她媳妇,然后从容的投入了大清的的怀抱。这些人目前是中国上流社会的代表,朱由校虽然因崇尚中国的古文化,认为那是中国文明的一体体现,所以对他们其实没什么恶感,但也不可能重用他们来救自己和这个国家。一个国家政权的沦陷绝非是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群人的单独责任,特别是明末这种纷争四起的年代。
看看人家南宋的士大夫阶层,一样是异族蒙古打来,大宋危机四伏沦灭在即,但先有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万古留名;而后有崖山之战无中国,那姓陆的记不清名字的人物,抱着小皇帝跳海以死明志,誓死不做亡国奴。跟着就是十万人跳海殉节,愿随大宋一起灭亡。此情此景,何其悲壮!这才是真正的文人士大夫的风骨!想想那悲壮的镜头,不由的让人见者伤心闻者落泪,再瞧瞧明末的这帮孙子,一个个整天表现的倒是激扬慷慨、催人尿下,但就是不干点人事,搞得自己腰包鼓鼓的,朝廷穷的尿血,大清一来那是排队投诚。当然还有一些文人也表现出了风骨,誓死不做清朝的官的、饿死明志的、拿起刀枪领导革命的等等都有。更加衬托出东林党他们的表现太强差人意了。
其实这也是朱由校的便宜祖宗朱元璋造成的,看看人家大宋老赵家怎么对待大臣的,无论是南宋北宋,杀过几个大臣?别的不说,就是苏东坡那样的人,不也只是象坐个过山车似的,上上下下好几轮,把皇dì dū气成那样了,也没杀头抄家,只是被贬、重新回朝廷、再被贬、再回来、再被贬、再回来的折腾。再看看老朱家,弄的文人们都吓得不敢来当官,那也不行!不来为朱家所用照样杀你。当官呢?一不小心都被杀,最后谁能早上上朝到中午从朝庭回家,那就要弹冠相庆,庆幸自己活着回来了,这样活在担惊受怕的环境里哪里还谈什么魏晋士大夫之风流。
然后又是锦衣卫,又是东厂,动不动就是诛九族,更有变态一点的诛几族还不解恨,搞了一个诛十族。唉,大明的文人在那个时代能活着真是一种幸运。这种yīn影之下又能培养几个大臣的忠心?
而再看看宋朝和明朝两朝的公务员的待遇,算了,这个谁都明白,不说也罢。总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老朱家对人家不好,人家不给你尽忠也是正常的。
曾经有评论称明朝是最有骨气的朝代,“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口号是叫的山响,但这句话在朱由校看来只是个笑话而已,一个朝代是不是有骨气,不是仅仅看皇帝,还要看群臣,还要看兵将的表现等等。即便是看皇帝的表现也是不尽人意,那景泰皇帝英宗因土木堡之战被人抓了去了,还不是带着瓦剌去宣镇,让明朝的守军放弃抵抗,开门迎敌?最后人家关了好长时间后,竟然和那些瓦剌人结成了好朋友,得到了他们的同情,又腆着脸回大明做太上皇,然后又yīn险的重夺皇位,他怎么不喊两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且所有朝代以来,大明叛国的高级文官和武将绝对是最多的,而南宋则以文天祥为首的官员们为大宋死忠的比比皆是。看到这个对比,谁还好意思谈什么最有骨气,只能说喊口号最响。
一样的文人阶级,为什么差距这么大?不能把责任单纯的放在谁的身上,明朝的灭亡绝对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的责任,无论是皇上、王爷们、李自成、文官jīng英、武将边兵等等,谁都不能怪谁,哪一个能把自己弄干净?
唉,别的先别想了,先保住命再说吧。看着这身前身后伺候的太监宫女,那是不能指望的了,得赶快的换掉才是。自己的周围必须是自己人,要绝对的忠诚,虽然有一些历史知识,但真的不多,可以说根本不管用。皇宫就是一个筛子,而且还是个破的,根本没有任何的秘密可言,各方面的势力都往这里渗沙子,怎么能不破。必须得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严格的保护自己,虽然不知道谁是幕后的黑手,但有防备总比这样等死的好。
第四章灾难现场
“皇上,顺天府府丞刘志选求见”魏忠贤过来报告说。
“让他来吧,”估计是来回报爆炸的事吧,这么大的事也不知道明朝有没有应急措施,顺天府府丞应该算是běi jīng市市长、兼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的职务吧,当然还有公安、城管之类职权的,这次事件应该是他管的。坐在车里的朱由校并没有让队伍停下,因为速度实在是太慢了,回报的话绝对可以边走边说。
“微臣叩见皇上,皇上万岁、、、、、、”刘志选过来就磕头行礼,还边喊着口号,似乎这口号一喊就是忠臣一样。
“行了,平身说正事,”朱由校急忙制止了他的口号,挑开车帘说,既然已经穿越了,办点正事吧,这次的爆炸损失可是不小,灾民众多,事后的救灾安置工作就算是放在后世也是相当的繁重复杂,但也正是争取民心向背的关键时刻,朱由校希望能好好的把握。
“臣正想向皇上回报刚才王恭厂火药爆炸事件。”王志选当然知道朱由校不喜欢这些俗礼,特别是他干木匠活的时候,没什么废话赶紧站起来回话。
“说”。
“皇上容禀,今天巳时,天sè皎洁,忽有声如吼,从东北方渐至京城西南角,灰气涌起,屋宇动荡。须臾大震一声,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室平沉。东自顺承门大街,北至刑部街(今西长安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屋以数万计,人以万计。王恭厂一带,糜烂尤甚,僵尸层叠,秽气熏天,瓦砾盈空,而下无从辨别街道门户。伤心惨目。震声南自河西务,东自通州,北自密云、昌平。即不被害者,屋宇无不震裂,狂奔肆行之状,满城如狂。象房倾圮,象俱逸出撞人无数。遥望云气,有如乱丝者,有五sè者,有如灵芝黑sè者,冲天而起,经时方散。合科道意火药局失火,缉拿jiān细而报,伤甚多,此真天变大可畏也。”刘志选小心的陈述着,但这可不是站在那边说,而是要跟着车队边走边说。
“爆炸的事查清楚原因了吗?”虽然对方说的话也朱由校不太适应,但接合着继承来的知识,和自己前世对古文的学习,也大体能听懂,于是问了一句。历史上都在推测这次大爆炸的原因,但是没查出来,种种推测都不能自圆其说,龙卷风说、地震说、陨石说、火药焚爆说、地球电磁说,当然还有外星人攻打地球的。想起了地震说,朱由校立刻想到了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后世为了证明地震说的合理xìng,曾经举出了紧接着的下两个月的月初,在山西灵丘、浑源州地震和常州苏州等府风灾水灾两个合理的论据,这可是事实啊!先不说如何面对天下对自己的谴责怒骂,就算是有点良知,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么多的汉人死于非命啊!那才是真正的造孽呢!?
“原因没有查清,但不论什么原因是火器厂的火药爆炸是无疑的,但从来没有见过甚至是听说过这么大的爆炸威力,死伤上万人,”刘志选也不知道怎么办,这绝对是天塌地陷的大劫难,现在整个京城都乱了套了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
“传内阁即示工部都察院并巡视科道及巡城御史兵马本厂监督主事速赴王恭厂巡看救火不许稽迟,”朱由校想了想按照记忆里的职务职能说,刘志选领命而去。
“回圣上,阁臣顾秉谦等在思善门祗候万安”,王体乾过来禀报。
“他们有心了,朕就不单独见了,速召集群臣去大殿议事,朕视察完灾区马上就回去。”虽然听到顾秉谦过来问候,但朱由校哪里还有心搞这个事,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朱由校有预感,无论怎么说,自己绝对是‘背黑锅’的最佳人选了,逃是绝对逃不掉的。连打个雷把哪所宫殿砸了都是皇上的责任,这样的事不成为靶子才怪,‘德行有亏’是免不了的。
朱由校倒想着如果能把皇上这个职务给辞职了才好呢。天大地大的,哪里不能存身,就算是跑到钓鱼岛、岩黄岛呆着,也算是宣示主权,为国家做贡献了,总比明年就无原无故的挂了的好。再说就是明年不被挂掉,用不了几年也得让李自成把自己给逼死,崇祯上吊的时候还有个王承恩陪着,看看身旁的王体乾那绝对是指望不上的,老魏这个年纪能不能活到那时候都是个问题。更何况自己连的后代都没有,那不是更悲惨?想杀也没人让杀。人家朱由检还有个九难师太这样的独臂神尼呢,自己倒好,搞成了一个‘绝户头’。这个皇宫也真没什么意思,就是皇上这个职业不太好辞职倒是真的。
受灾最严重的地方终于还是到了,因为就在崇文门那边,也算是二环线东南方吧,并不算远。从车上下来,入目一瞧已经是满目沧桑,怎一个惨字了得?街道两旁所有的建筑物,已经全部的沦陷倒塌的一片狼藉,幸存的人都在哭天抹泪,一具具尸体横七竖八的摆放在废墟之上尸横片野,而从废墟里面正一具具的不断抬出的尸体更是触目惊心惨不忍睹。一处处的断壁残垣让往rì的繁华支离破碎荡然无存,而看着四周如此的死气沉沉直让人感到yù哭无泪。
撕心裂肺哭喊声洋溢着整个灾害发生地,幸存活下来的人不敢相信,他们也没法相信:自己家园,产业,亲人。。。。一切的一切竟在顷刻间被这无情的灾难夺走了。唯一留下的只有更多人的绝望,更多人的泪水,更多人的悲切。。。。他们在朦胧中只能看见灾难后漫天的粉尘,被摧毁的建筑物,衣衫褴褛的人们。。。。一切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指望了,此时只能用泪水,嚎叫,呼唤来证明她们的痛哭——前一刻与他们同欢笑的亲人,与他们朝夕相处的邻居朋友甚至是仇人。。。永远也见不到了!有的守着自己亲人的尸首,不断的痛哭,有的则在四处寻找自己的亲人朋友。这场面真让人受不了,朱由校看着不由的一阵叹息,好在大家都在麻木不仁当中,倒没有多少人注意到他们的存在,或许注意到了,也没有心情过来敷衍,更或者是对这个不趁值的皇上无声的怨恨。
。这时正巧前方有两个顺天府的差役,正抬着一个女子从废墟里出来,她的嘴里正以弱不可闻的声音说着什么。朱由校眼尖,立刻让人过去听听她说的是什么。几个小宦官过去后马上回来说,她说的是她的孩子在下面,然后求他们救孩子。再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就是她最后的遗愿吧。救她出来的人说,她的后背已经被房梁砸断了。但她拼命的撑住了一个身下的衣柜。而衣柜被房梁扣住了,弄不动。
“那里面一定有她的孩子,去!多去人,必须把孩子救出来。”朱由校一听明显是这个伟大的母亲在灾难来时把孩子藏匿在了衣柜里,用自己的**拼命的挡住灾难,给孩子留下生奇迹。
身边的宦官急忙在差役的带领下到了发现女人的地方,人多还是力量大的,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废墟清理开,在衣柜的里面果然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蓝sè带黄花的小褥子里,大概有五六个月大的一个小女孩,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她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还在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但心酸不已,这个可怜的孩子已经失去了最亲的母亲。
宦官们把孩子抱到了朱由校的面前,朱由校小心的接了过来,想到自己的前世,虽然童年是在父母的溺爱中渡过的,但少年时父母就相继去世了,如果没有那些邻居,自己怎么活过来都不知道。眼前的这个孩子比他更惨,妈妈已经死了,父亲也不知下落。
“带到宫里好生照顾,着顺天府查找她生父的下落,”抱了一会,朱由校毕竟没抱孩子的经验,递给了一旁的魏忠贤说。并对那两个差役说,“带路去王恭厂。”
路走的很慢很慢,因为已经没有路了,只能在废墟上缓慢行进,好在离的不远,终于还是到了。王恭厂此时已经不存在了,房子等物已灰飞烟灭成为了齑粉,四处还血肉横飞,时不时的更能发现胳膊腿之类的存在,而有的建筑物则陷入了地里。
“这种现象不正是地震的表现和爆炸事件吗?虽然四处都是火药爆炸的硫磺味,但地震已经是确定无异的了。”朱由校看着四周的景象,不断的想着,“这和后世一些地震的景象何其的相似,只不过没有水泥钢材在里面而已。但显然此次地震的级别并不是太大,如果大的话,不可能只有这里一处有倒塌现象,皇宫就离此不远,虽然震动的很厉害,但远没有倒塌的危险。显然地震的级别没有达到七级以上。但火药的威力却被无限的放大了,这些砖瓦都已经被炸成了齑粉,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才导致了灾难的放大。”
“启禀圣上,发现了一名幸存者。”四处分散搜索的宦官中,一名宦官返回来报。
“带过来,”朱由校真不明白,这样大的爆炸的中心地带怎么还能有幸存者。
第五章德行有亏
“奴才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位虽然灰头土脸,但依然衣着完整的宦官走了过来,神情有些茫然不知所措。
“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在这里?”
“回皇上,奴才吴二,是王恭厂火药库的长随。”
“灾难时你在哪里?”
“回皇上,奴才就在火药厂里。”
“你怎么没事?”
“回皇上,奴才不知怎么没事的。当时就听得一声巨响,然后就是被墙一下砸倒了,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再然后就是这几位公公把小的扶了起来。”吴二真的害怕了,这皇上不会认为这事是我的责任吧?他要是这样想,我还真没办法解释了,看看四周的情景,火药厂已经炸没了,其他的人都死了,唯独自己好胳膊好腿什么事没有,这可怎么是好?
“哦,那你的运气真的不错,回宫去休养吧。”朱由校听了半天也听出来了,这位绝对是小强中的小强,和自己的运气都有的一拼,但从现场看来,应该是先有的地震,然后再有的爆炸,只是威力大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至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还不得而知。算了还是赶紧回去商量一下赈灾事宜吧。
今天本来就是逢三六九的上朝的rì子,刚刚下朝不久,再上朝估计得等一会了,朱由校在这段时间在魏忠贤和王体乾的陪同下从灾难现场先到了大殿,路上看着皇宫里也是一片混乱,自己的心里更是烦躁。在龙座上坐了下来,看着龙座的木料,哇!金丝楠木的,前世连碰的机会都没有,现在得好好把玩一番了,反正也得等大臣们。估计这是他第一次等大臣吧,他虽然也按点上朝,但也就是点个卯而已,什么事都有各部门处理,把任务批下去就行了。总不能学他爷爷万历老爷子整天的旷工吧。
时间不长,大臣们聚集齐了一个个急匆匆的走了进来。看着皇帝坐上边等着,这倒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啊。每个人都先行了礼,站到自己的岗位上去了。里面倒是有认识的,但只是认识这个人,但名字对不上号,有的就根本没印象了。
“众卿家,今天王恭厂爆炸的事情大家应该都应该经历了,议一议吧。”看着一个个熟悉的陌生大臣,说不紧张那是绝对骗人的,更何况马上就要面临群臣的攻击。但丑媳妇总得见婆婆,躲也没地儿躲、退也没处退,想找两个垫背的,一是不熟悉,只是记忆里有,就象是在电视里看过,但真见到真实版的了,感觉还是不一样,二是就算是找了也没有这么大的能量,总不能直接把老魏给推出去吧。
“皇上,这次爆炸,不知道是人为原因还是其它的,透着怪异,但损失真的是相当的巨大,臣倾向是上天示jǐng。”这位站在最前面的大臣一说完,下面立刻随声咐和起来,大有先把这事的xìng质敲定的意思。
“皇上,在爆炸中心范围内,走在街上的官员薛风翔、房壮丽、吴中伟的大轿被打坏,伤者甚众,工部尚书董可威双臂折断,御史何廷枢、潘云翼在家中被震死,两家老小覆入土中,宣府杨总兵一行连人带马并长班关7人没了踪影”。一位大臣在议论声中也站了出来,算是把官员的损失报了一遍,但工部尚书董可威双臂折断,这个消息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大臣们的讨论,这可是一个实权的职务,立刻引起了诸多的官员想着竞争上岗。刚才的议论倒也小了不少,各人都在打着自己的小九九。
“皇上,臣以为这是上天给予我朝的jǐng告,皇上应该匡正时弊,重振朝纲”,一位大臣终于在议论声中排众而出,说出了自己和各位大臣的心里话,明朝的皇帝其实真的没什么权威之说的,别看他们搞什么锦衣卫、东厂之类的东西看似威猛,其实一个七品的言官都敢指着他们的鼻子骂昏君,骗个廷杖扬名立腕之类的事情属平常之事。仗着的无非就是‘不以言获罪’的祖训,也不知道谁脑残到这种地步搞这一套。这等可以随意攻击皇上给自己扬名的好机会哪里能够错过,于是一言起万句来,整个朝廷立刻象菜市场一样乱套了。
“启禀陛下,臣等疑有jiān细私焚火药,乞敕严防密稽,仍行该城查恤被灾人户”这位御史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