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1625-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漕帮久与朝廷打交道,而且江湖规矩也懂得多,自然不会点明,刘镔洋叫来他的心腹刘柒,将那封信交给刘柒,然后道:“刘柒,你是我最信得过的人,这漕帮年轻一代的目头中也以你办事最为牢靠,以后我就将四川货运的重任全部交到你的头上。”
刘柒大喜,赶紧接过书信揣入怀里,这可是超级大权啊,意味着有八百一十九艘船听他的调遣,这权利甚至比许多堂中的老头儿还要大。
刘镔洋沉声道:“刘柒,你这就出发吧,王公子急着呢,咱们不能让王公子的事耽搁了,一个月之内,八百一十九艘货船,你得保证他们一艘不落地全都回来,并且把王公子的货都弄好。”
刘柒抱了抱拳,对刘镔洋行了师礼,又对郑晓路抱拳道:“王公子放心,咱们漕帮的汉子,答应下来的事就一定做好。”
刘柒快步跑下玉皇山,又换乘快马直冲到镇江,镇江的漕口早已乱七八遭地停着八百一十九艘货船,刘柒一声令下,漕帮货船一起出动,直向四川驶去,一时满江都是船影,那声势比起六军之战时的海面还要壮观。
长江航道对于漕帮来说还很陌生,但漕运水手驾驶货船的实力确实是天下无双,而且每到一段不熟悉的江面,漕帮就会派出人去,到当地的码头寻找熟悉河道的船夫引航。并且留下一些人手在当地建设分舵,以便将来长期地跑长江航线。
当然,这些临时分舵大多是在当地码头买一座房子下来,然后进驻几十个帮众,就地打点官府和江湖势力,扫清障碍。
八百艘货船逆流而上,仅仅用了十二天,就在沿途布下了四十余处分舵,并且在纤夫的帮助下顺利地穿过长江三峡,进入了四川地界。
刘柒还是第一次来四川,不禁心中有些忐忑,不知道名闻天下的大贼寇阎王军将四川经营成什么样子了,不会是人间地狱吧?
刚进四川,就是名闻天下的白帝城。
刘柒见到一座三面环水的巨城耸立在江心之中,城头上一排一排,全是大炮,最少也有上百门之多。城头上的阎王军士兵穿着蓝色的军服,精神焕发,比起江南的卫所兵的精神面貌高明了不止一倍。
白帝城下的水码头上,一大片小商船停泊着,原来金竹帮转成金竹军后,长江货运就是由许多小商船承接的,这些小商船近年来赚了不少钱,而且长年行走于四川和江南,感觉到把船停在四川比停在官府的地方还要安全许多。
因为官府辖区贪污腐败成风,小商船要受到官府无穷无尽的刁难。于是,很多小商船不再把江南做为根据地,而是将四川作为根据地,将货送到江南立即返回四川,不再逗留在江南。
于是四川的每一个码头下都堆满了小商船,或常年累月停泊在此,或在这些地方打尖过夜,总之商船们宁可逗留在四川,也不愿意跑进官府的辖区。
刘柒的八百一十九艘货船铺天盖日,吓了白帝城下面的商船们一跳,有些商人还以为又是朝廷的大军压境了,仔细一看才发现船头上插着漕帮的标记。
白帝城上的士兵早得了消息,知道近期漕帮的货船要到来,几艘战舰立即迎了上来。
刘柒赶紧让货船停靠到码头接受检查,但白帝城的码头太小,哪里停得下八百艘船,还有许多漂浮在江面上。
见阎王军的蓝衫士兵开始检查货船,刘柒习惯性地摸出几锭银子,想打点一下白帝城的水兵,却见那水兵也不接银子,只是笑道:“咱们阎王军的地盘上不兴这个,我的军饷比你这点银子多了好几倍,我可不想接了你一点银子丢了饭碗。”
第五卷 定四川 第五十章 蒸汽机改良型问世
第五十章 蒸汽机改良型问世
刘柒的货船上当然没什么花巧,阎王军士兵连查了几十艘查,也没发现不妥,按照官兵的惯例,随便抽查几艘也就行了。
没想到阎王军的士兵耐心极好,居然八百艘一艘一艘地慢慢查,每一艘船也没放过。
刘柒心里汗了一把,心想:“就凭这认真劲儿,阎王军就比官兵高明了不止几倍。”他忍不住问道:“军爷,咱们这船肯定没花样的,您放心吧,八百艘船这样查,得查到啥时候啊。”
那水兵笑道:“不行,阎王大人交待过,白帝城是四川的门户,叫做‘海关’,只有这里把好了关,四川的百姓才不会遭到到威胁。”他挥了挥手,对着白帝城头大叫道:“来点人帮忙,漕帮的船太多了,我需要加派人手检查。”
白帝城头上又跑下几百名水兵,这些人笑道:“哎呀,好多船,今天看来要加班了。”
有人笑道:“没事,加班有双倍薪水,大伙早点干完,早点回去休息。”
数百名水兵划着小船,将江面上的漕帮货船依次检查了一遍,才挥手放行,有一个水兵头目还对刘柒笑道:“兄弟赶快吧,重庆朝天门码头为了等着你们这批船,早就做好准备了。”
刘柒心里大奇,做准备?做什么准备?他带着漕帮的货船,又向上游继续前行,过了几天,终于来到了重庆朝天门码头。
只见两江夹着一座小小三角洲,此时三角洲旁边居然没有一条商船,只有许多军舰在来回巡逻,原来为了应对这一次漕帮的八百一十九艘货船,朝天门码头暂时迁走了别的商船,让别的商船暂时在储奇门等别的水门停靠去了。
整个朝天门码头完全留空,只等着漕帮的货船到来。
刘柒的货船刚出现在江面上,数十艘领航船就靠了过来,将漕帮的八百艘船分队领着,规规矩矩地排成排,停到了朝天门码头边上。
刘柒下了船,只见朝天门口站着一名文官,此人居然穿着朝廷的四品官服,精神焕焕,正是重庆知府贺文龙。刘柒赶紧小跑了过去,将郑晓路亲手写给他的书信递上。
贺文龙只看了一眼,就认出来阎王大人那歪歪扭扭的笔迹,忍不住哭笑不得地道:“搬货”
“哗”朝天门码头边上的数个仓库一起打开,无数挑夫脚夫鱼贯而出。大米、小麦、玉米、红薯、蜀锦、刺绣、酒、糖……数不清的货物从仓库里搬了出来,倾刻之间码头上就布满了人和担子。
另外还有许多大力士,滚着巨大的树干过来,无数参天古树被锯掉了枝叶,只留下主躯干,做成漂亮的圆滚木推出来,这些木头是要送到舟山岛上造大海船的。只有云南和四川的高山上,才能采到如此上好的木材。
刘柒看得目瞪口呆,他忍不住汗道:“难怪要事先准备,这些货物……我的妈啊。”
这时一个工匠模样的人靠了过来,对着刘柒道:“麻烦这位漕帮的兄弟准备一艘空的货船,我这里有特别的精密仪器要运送去江南,不可以和别的货物一起。”
刘柒也不知道这人是谁,赶紧应道:“没问题,不知道您要运什么‘精密仪器’?这啥意思?”
那工匠却是阎王军中一个能干的中国工匠,名叫冯子铭,曾经为阎王军的科技发展做出过相当多的贡献。这冯子铭得意地道:“我们最新改良制成的蒸汽机,已经可以作为船只的动力了……哎呀,我和你说这些有什么用,你又听不懂。”
刘柒不懂蒸汽机是什么意思,但船只动力他有点兴趣,忍不住问道:“先生,你这个什么蒸汽机可以做为船只动力?到底啥意思?”
冯子铭伸手一指江面上的一艘红色的中型军舰,笑道:“你看那艘船。”
刘柒顺眼看去,只见一艘红色的中型战船正在江面上巡逻,但这只船既没有张开风帆,又没有水轮划浆,居然就可以在水面上驶来驶去,灵活异常,他不由得大吃一惊。
冯子铭嘿嘿笑道:“这是我金竹军的新船,名字叫红蜘蛛,应用了最新的蒸汽机技术,哈哈哈,不要风,不要浆,可以让船跑得飞快。”
刘柒双眼放光,道:“这蒸汽机,可以卖给我们漕帮不?”
冯子铭哈哈大笑道:“阎王大人一向都把新技术毫无保留地使用在百姓的身上,只要这蒸汽机研制成熟,再解决了一些做工和造价方面的问题,估计阎王大人就会允许卖了。现在嘛……”
冯多铭卖了个关子,才道:“现在一台蒸汽机的造价足够造二十条船,你们漕船肯定舍不得买的。”
刘柒吐了吐舌头,这才作罢,赶紧安排了一条空船给冯子铭运送新式蒸汽机,那冯子铭居然也跳上了船,表示要和蒸汽机一起下江南,为阎王大人设计新式海船的动力机关。
四川锻造总厂的重庆分厂里,蒸汽机一台接一台地扛了出来,这些蒸汽机被小心翼翼地包裹起来装在箱子里,再在箱子的角落里垫上厚厚的稻草,以防在运输的途中摔坏。
冯子铭带着几个西洋工匠,上了运送蒸汽机的大船,小心翼翼地吩咐水手们将每一个箱子固定好,以免在过长江三峡时被颠簸坏了。
为了不给漕帮惹上麻烦,阎王军没有派战舰护送这批货船,但为了安全作想,还是有一千名阎王军士兵,带着百炼钢刀加入了护航队伍。尤其是运送蒸汽机的货船,上面五步一岗,三步一哨,以防有人偷走阎王军的顶级科技。
八百艘货船,光是装货就用了三天时间,这还是阎王军出动了五千名士兵帮着装货才能有这么快的速度,若是让漕帮的人自己装货,不知道要装到哪年哪月去。
四川银行按承诺,要付给漕帮一成的运输费,但刘柒拒不接受,他来之前刘镔洋老爷子已经关照过了,这一次运货的运输费就算成郑晓路帮漕帮打了官司,省了七十二万两银子的谢礼,这样算来漕帮还大赚特赚了,使得刘柒在拒绝银子的时候还觉得有点赚大发的感觉。
终于准备停当之后,八百一十九艘大货船满载着货物,顺着长江而下,这一次顺风顺水,一路又有漕帮布下的漕口迎接和打点,船行得十分迅速,短短十来天,八百艘船就回到了杭州。
刘柒将货船都停在漕口里,带着冯子铭等阎王军的人慢步走进城来,刚走到城门外,就见到城门外的难民营中间搭着一个台子。台子是木制的,有一丈高,台上搭着篷布,布上画着一座巨大的金山,金山上堆满了金子。
一个眉花眼笑,贼焖兮兮的年轻人站在台子上。
刘柒定睛一看,失声道:“王公子”
冯子铭随眼一看,大惊道:“大王”
原来台子上的正是郑晓路,他拿着一个纸卷成的圆筒,把嘴巴放在圆筒口上,对着台下的难民们大声喊道:“乡亲们,还等什么呢?跟我去金山吧”
“一去金山,不愿出山”
“到了金山,金银赚成山”
“金山好,人好、水好、风景好、米好、肉好、肚子饱”
一群金竹军的长刀水兵化装成仆人,跟着郑晓路大声呼喊。
刘柒心中大奇,王公子这是在做什么?
只听旁边有一个难民对儿子低声道:“小明,快跟爹一起去报名上金山。”
那小明抬头道:“爹,人家不是召人去金山挖矿吗?咱们爷儿俩只会打鱼,不会挖矿啊。”
那当爹的横了旁边偷听的刘柒一眼,拉着小明只管向前走,一边走一边骂道:“你什么时候开始学会顶爹的嘴了?爹说去就去。”
原来郑晓路计算着漕帮快要归来了的时间,又感觉自己在难民里造的谣言已经差不多传开了,于是摆开了金山招矿工的台子。
此时台子旁边坐着翻译张秀成,拿着个本子,正在记录报名去“金山”的人有多少。
只见张秀成运笔如飞,记道:“王五,携儿子王小明,父子两人报名去金山挖矿,特长:打鱼。”
一会儿,又记道:“张三,携老婆一名、儿子三名、一家五口,报名去金山挖矿,特长:造船。”
一会儿,又记道:“李四,独身,报名去金山挖矿,特长:织网。”
刘柒靠过来看了一眼,双眼发直,心想:这招的都是些什么人啊,这些人能挖矿么?
这些人在刘柒眼里看来,和挖矿八竿子扫不到一块儿,但郑晓路眉花眼笑,全都收下了,还分了类别统计在案,将这些难民领到一边,报名了的就有饭吃,让他们先等在一边,几天之后会有大车来接他们去金山。
刘柒靠到郑晓路身边,抱拳道:“王公子,幸不辱命,八百一十九艘货船全部平安归来,您要的货物,咱们都运进漕口了。”
郑晓路大喜。
这时旁边又走出工匠冯子铭,他对着郑晓路大喜道:“大王,可见着您了。咱们工匠部门最新发明了蒸汽机改良型,可以用于船只动力,这次我亲自给您送来了。”
哇,郑晓路超级大喜。
但他还没来得及夸冯子铭一句,只见旁边的刘柒突然啪嗒一声扑倒在地,颤抖着声音道:“你叫他大王?难道……王公子就是阎王大人?”
第五卷 定四川 第五十一章 新龙虎王复活
第五十一章 新龙虎王复活
海欧从头领上掠过,大海上一片宁静,阳光穿过云层,照射在运兵船的船头上。
郑晓路在杭州城门招收了五万多内迁的难民,以金山挖矿的名义,用大车将他们通通运走。官府对此事睁之眼闭之眼,这些难民堆在城外十分碍眼,官府又怕他们饿死了有碍自己的官声。
现在既然有矿山的富商愿意收留他们,官府乐得事不关已,高高挂起。
于是郑晓路雇来了数百辆大车,连续数天,将这些难民一批一批地运到海盐县澉浦镇,然后从舟山上调来运兵船,将他们运上舟山。
郑晓路自己则选了最后一批移民,与他们一起乘坐着运兵船回归舟山岛。同时也让漕帮的货船跟在后面,将所有的货物都运上舟山岛去。
漕帮的船虽然都是江船,但从宁波去往舟山,只有很短距离的海面,用江船横跨海峡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运兵船上的移民以为大船是送他们去蓬莱仙岛给仙人干活,心情都很愉快,而且他们从小在海边长大,对大海有很深的感情,这时回归到海面上,忍不住大声欢呼。
船上虽然很挤,但渔民们兴致很高,都在议论说到了蓬莱仙岛上要给仙人们好好干活。
大船行了半天,前面就是舟山定海港了,只见定海港里战舰林立,许多小型战舰在港口四周巡逻放哨,见到金竹水军的货船到来,一起大声欢呼。
船队进了定海港,只见港口设施已经初具规模,港口控制中心、装卸中心、岸吊、龙门吊、抓斗、码头柱子……郑芝龙的水军早已将港口修建得似模似样的。
港口背岸边的大片树林已经被阎王军和郑芝龙军砍伐一空,砍下来的木料一部份用于修建港口,一部份用于修建房屋。
此时定海港的北岸已经建起了一大片的小木屋。这些小木屋是按兵营的样式修建的,里面有整洁的大通床铺,虽然因为四川的补给没到,这些房间里略显单调,但基本的生活设施都已经齐全。
在港口西北岸有一个巨大的木屋,木屋的前面沙滩上拖放着几条小船,原来这个大木屋乃是一个造船厂,郑芝龙的船匠们在这里修理两军损坏的船只。目前大部份的战舰都已经修理完毕,所以在修补一些小船了。
北岸上还有一大片临时营地,是用阎王军士兵们的军用帐篷搭建起来的,先几批到达的移民们现在居住在临时营地里,靠阎王军的军粮过活。他们到了已经有一些日子了,有一些不甘闲坐的难民,向阎王军借了小船,出海看过几次鱼群,还网了几网鱼回来。
这些移民的兴致很高,虽然到了这里才知道根本不是蓬莱仙岛,但在岛上总让他们觉得心里塌实,至少不必像在内陆那样惶恐。
郑晓路带着最后一批难民和八百艘船的物资抵达定海港,港口内的阎王军、郑芝龙军、难民们一起暴发出惊天船的欢呼声,他们看着那一艘又一艘的货船,知道上面运的必定是数不清的粮食和生活物资,今后的生活肯定很美满了。
几万军民一起帮忙卸货,柴米油盐酱醋茶、铁锅菜刀铁盆铁锹铁针铁棍、丝绸布匹绸缎衣裙手帕……数不清的物质从船上倾泄而下,不一会儿就在港口背岸堆成了四五座小山。
另外还有上好的巨木,一根又一根地抬上沙滩,扔在造船厂的前面。冯子铭和几个西洋工匠,指挥着一群阎王军士兵小心翼翼地将新式蒸汽机扛进了船厂里摆好。
郑晓路一到,立即开始处理两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是移民的安顿问题。这也是最重要的头等大事,舟山岛上宽广得很,要安顿下五万移民,乃是轻松小事。但岛上的深处还有海盗没有清剿,如果放任移民胡乱居住,有可能害了他们。
因此郑晓路命令阎王军在定海港的北面划出一个巨大的城镇,称之为定海镇,镇子的南边是金竹水军驻扎,相当安全。阎王陆军就负责北面,在镇北建起两大护卫军营,防止岛上的原住民海盗突然来袭击自己的移民。
定海镇现在还是一片荒芜,郑晓路拨出粮食,让所有的居民首先自建房屋,每家人发给斧头、铁钉一类的器具,由他们自已出去砍树,在画定的定海镇居民区里建房子,有多大能力就建多大,建好了就是他们自己的私产,阎王军不会干预和侵占。
移民们兴致大涨,扛着斧头就钻进了舟山岛上的原始森林,五万移民动手,倾刻间就砍光了一大片森林,十天时间,就在定海镇里建起了一大片房屋。这种时候,家里劳动力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男丁多的家族,就可以修建出很大的房子。单身一人漂洋过海来的渔民,则只好盖个草棚子栖身。
郑晓路也不干预,贫富差距是不论什么样的社会也会有的,这些没有能力盖大房子的人,今后正好被自己的造船厂或者别的什么工厂给招纳,说不定会有反而翻身的一天。
等他们的房子建好之后,郑晓路就将他们数户人编为一组,每一组租借给他们一只小船,让他们出海打鱼,所得的鱼按一定比例交给阎王军,作为船只的租借费。当然,这个比例非常小,只是让他们有一种必须上税的感觉,不至于变成野人。
渔民们倒是没什么意见,反正他们早就习惯了给朝廷上税,相对来说,阎王军收的税很少,而且还借船给他们,这可比朝廷好多了。
移民们迅速地融入了角色,在岛上的生活过得非常愉快。
第二件大事是造船厂的建设问题。随着冯子铭和几个西洋工匠的到来,新式改良型蒸汽机和大量的深山巨木运到,阎王军建造海船的计划终于可以实施了。
但金竹军的原班船匠,也可以全部下课休息了。因为金竹军的原班船匠全都只会造河船,不能建造海船,所以他们是不能指望的。
征召新船匠势在必行。
郑晓路在五万移民中高薪征召,很快就召到了五十几名船匠,但这些船匠大多数只会造渔船,并不会造战舰,参与过朝廷的小型战舰建造的船匠只有十名,造过中型海沧船的则只有三人,有造大福船经验的则只有一个,而且还只是个打杂的。
郑芝龙倒是大方,将他的船匠全部友情提供给了郑晓路,这些船匠就很厉害了,不少人造过大福船,造过海沧船的更是有近五十名。
于是“舟山造船所”就在这么一堆杂牌船匠的组织之下建成了,造船所的所长由闲得没事干的张逸尘暂代,冯子铭和几个西洋工匠充当技术顾问,数百名船匠是造船所的第一批成员。
冯子铭兴奋地将他的改良型蒸汽机拿给郑晓路过目,这玩意儿当年是郑晓路绘出的初始图,但那时只像一个大锅,现在却被冯子铭和西洋工匠们改得面目全非,已经是很复杂精密的机器了,郑晓路这个原设计师此时已经完全看不懂。
他只知道这种新式蒸汽机已经可以用极大的功率推动数十个水轮,使得船只不需要帆桨也能行驶。冯子铭本以为自己的发明会得到阎王大人的指点意见,结果他惊讶地发现阎王大人在蒸汽机上的造诣已经不如自己……
鉴于福船太笨重,蒸汽机现在要推动福船还有些困难,冯子铭决定只用中型海沧船来加装蒸汽引擎,于是舟山造船所的第一个生产目标浮出了水面——复活龙虎王。
船匠们采用最好的云南深山巨木作为新龙虎王的龙骨,切出整齐厚实的船板。去掉笨重的船帆、去掉没用的划桨,新的龙虎王使用完全流线型的船身结构,内部以蒸汽引擎带动十几个水轮运转,再在船头上安装上龙虎王仗以成名的斩舰刀,漂亮的船身有如一条神条奕奕的剑鱼。
新龙虎王第一次下水,就开出了高达10节海里的航速,比现在海面上任何一国的船速还要快。在水兵们能熟练掌握这艘船后,开出12节海里的高速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郑晓路想到了后世的船有了蒸汽机之后都改成了铁甲船,于是又下令给龙虎王打造了一套钢板,这套钢板主要用于保护船头和船腰这些容易被敌人炮弹击中的位置。以免新龙王和老龙王一样落得最终沉没的下场。不过钢甲稍稍影响了龙虎王的船速,使得龙虎王减慢了1节海里左右的速度。
新龙虎王的成功标志着郑家水军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郑晓路立即下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