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1625-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值溃骸巴跣÷闳ブ厍煲惶耍颐患谴淼幕埃厍斓某烀怕胪妨呋煸樱煤憾嗳缗C阍偃グ才乓环以偎透龃罄窀轿徽糯笕送嫱妗!
  这时已经入夏了,自从川东王大老爷在杨知县那里办妥了手续之后,山下的乡民就不再害怕红崖子山上的是山匪,在包吃住和高工钱的诱惑下,便有些穷人家寻上山来,声称要投奔王老爷家做个佃农,郑晓路便叫王小满出面全部收了下来,安排在山寨后面新开出的田地里种红薯、玉米、土豆。
  普通地主家的佃户,工作性质有点像租地,从地主家接过一片地之后,佃户种什么庄稼地主不得干涉,到了秋天,按约定好的地租上交粮食即可,不论田地里出产多少,地租必须按约定来上交,即使碰上天灾也得上交地租。
  但郑晓路的山寨并非这样的,而是将土地进行统一管理和规划,种什么一律由郑晓路统一安排,肥料也由郑晓路统一提供,佃户们的吃住工钱由一开始就议定,最后的收获全部归郑晓路所有,这种新型的佃户模式倒是让这些乡民们吃了一惊,不过对于佃户们来说,后面这种模式显然生活更有保障,如果发生天灾,吃亏的就是郑晓路,佃户们反而觉得这样比较好。
  一传十,十传百,没过多久,红崖子山附近的穷人们都知道了王老爷家的新型佃户方式,一百多户穷人涌上了山来,郑晓路将他们通通收了下来,散布在自己的田地里劳作,整个红崖子山立即焕发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朝气。这些农户的住所与铁匠们的完全隔开,以免被他们知道了自己在打造违禁的火器。
  现在郑晓路已经占据了整个红崖子山,山腰以上的土地全部都开垦成了田地,总共有三百顷良田,但是收的这一大批村民加上以前建完山寨留下来的,还是只有不到两百户,当时的农业技术太落后,只靠人和牛来耕地,一个人顶多只能负责十亩地,郑晓路的几百顷良田利用率只达到了一半。
  “缺少人手的问题,光靠吸收周围的乡农,是不可能根本解决的。”郑晓路忍不住这样想:“而且我不光要农民,还需要士兵,要找到不怕死,敢造反的士兵,看来还是得去那个地方了。”
  郑晓路遥望向东北方,那里是陕西,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正在那里轰轰烈烈地开展着……那是个巨大的人才市场!
  第三卷 兴山寨 第七章 金竹帮
  今日一更,四千八百字的大章
  --------------------------------
  “我得建一条从陕西到四川的人才接引通道。”郑晓路默默地想道:“要想办法把陕西的人力资源,接引到四川来使用。”
  自从郑晓路在四川推行后世农业科技之后,四川粮食产量极丰富,鸡鸭鱼猪等肉类产量也翻了一番,四川人民虽然还是苦哈哈的,但是已经能保证基本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想拉四川人民入伙自己的山寨当兵对抗张献忠,那是不现实的。有口饭吃的人谁来给你当兵啊?而且大规模的吸收本地人,很容易暴露自己的山寨,引来官兵围剿,那是绝对不行的。
  要取得人力资源,必须从陕西下手。因为陕西连年大旱,而且还会继续旱下去,王二起义之后,陕西境内烽烟四起,各地农民军都在摩拳擦掌,蠢蠢欲动。活不下去的人和活不下去的兵,拉着造反的旗子在陕西里转来转去。李自成、张献忠,这些类似天王级的人物郑晓路就不考虑拉到自己这里了,人家志气大,不会安心当自己的手下,但是还有几十路起义军,随便拉来一两路,就够自己消化个一两年的。
  郑晓路拿起笔,在纸上简单地画了一张四川和陕西的位置关系图,在图上画了几个小圈圈代表城市,从陕西的汉中开始,穿过川北的广元,再经过绵阳、德阳、成都,最后到达蒲江县的红崖子山,这是一条非常漫长的路线,如果自己从陕西挖到了人手,想带着人轻轻松松地走过这么远的路,是不可能的。一路上不但有官府的关卡,还要面对吃喝住行的各种问题。
  “看来,得沿着这条线,以修建农业加工厂的名义,建造一整条完整的接引站体系!”郑晓路拿起笔,将一路上有可能用到的东西详细地列出:马车、饮水、食物、居所、通关的文书或路引……
  通关的文书路引是其中最简单的一项,自从去年大丰收之后,八府一州的税赋问题完美解决,知府们十分满意郑氏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为了自己年年政绩有保证。八府一州对郑氏的加工厂是完全的优待政策,整个四川的关卡路哨,只要看到郑氏的车队马队,不仅不盘查,甚至还会沿途护送。
  倒是马车、饮水、食物、居所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如果想从蒲江县一直安排到陕西去,那是相当的繁琐,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做到。天启七年已经进入了夏天,要准备好这条路线,至少得花上半年,今年之内是别想引进人手了。
  郑晓路赶紧把杨帆叫来,将建造陕川人才接引线的任务分派了下去。郑氏在山寨里能用的人不多,因为这是犯禁的事,所以不是心腹不敢弄进山寨来,但在各地的加工厂里,却已经聚集了数千的工人,其中还有许多高薪请来的有能力的掌柜,让这些掌柜去安排自陕入川的一系列繁杂事务,那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他们也根本不会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事,只知道是在帮东家建造一条运输补给线罢了。
  郑晓路要求一路上的接引站必须在食物上下大力气,因为陕西灾民绝大多数是饿肚子才起来造反,如果自己游说得他们来四川,首先就要保证好食物,这样才能让他们安心地投靠自己。幸亏四川丰收,现在粮食便宜,明年后年的粮食将会更便宜,这一条倒不算太难。
  另外,一路上的居住点也必须舒适,长途跋涉地从陕西进入四川,如果一路上睡不安稳,只怕到了地头直接就会精神崩溃。
  马车的数量也要足够,运力必须充足,万一自己八王之气大放,一下子拉到一只一万人的起义军,到时候运力不足,岂不是白白让到嘴的人力资源飞走了。
  这条运输线的作用,没有一个手下能够了解,因为他们并不知道陕西以后将会乱成什么样子,对东家花这么多钱打造一条从四川通向陕西的路都感到非常不解。幸亏这些人都对郑晓路忠心梗梗,所以对他的命令丝毫没有迟疑,不懂就不懂吧,乖乖的照做就是了。
  王小满领了郑晓路的命令要恶搞张子元与张逸尘,便带着郑晓路给他的妙计,星夜打马,直奔重庆而来,不消两天,已至重庆朝天门码头。
  朝天门乃重庆水上门户,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两江交汇之处,壁垒三面,气势雄壮。石壁上,藤萝垂青,黄角树穿岩抱石,绿茵融融。崖边古亭,飞阁临江。
  朝天门码头上两排石阶,比肩而降,直抵水下。据说无论江水怎样枯竭,石级而下,无有穷尽,如果有人能顺石阶一直走下水中,可通至神秘的金竹寺。
  每值初夏仲秋,嘉陵江水绿,长江水黄,两水相交朝天门,撕咬翻卷,流急涡旋,向称“夹马水”,似如野马奔腾。江心有石矶沉浮,相传大禹在古渝州娶涂山氏女,此后治水13年不入家门。涂山氏女伫立矶上,望夫归来,因名“夫归石”。朝天门地扼黄金水道要冲,为重庆主要交通枢纽之一。
  王小满到时正是初夏,黄色和绿色的江水在朝天门码头前面形成一条美丽的长线,仿佛将两条江在此斩断一般。码头旁边,有一山洞,在平常人眼中,乃贩夫走卒聚集之地,但在江湖人眼里,那是长江上游九大水寨之一的金竹帮总坛。
  王小满投了个拜贴,便有一堆船夫帮众,将他迎了进去,山洞极深,幽暗无底,每数丈就有两个火把照明,两个帮众在火把下把守。见有外驻的兄弟领来了客人,便微微躬身行礼,显得金竹帮颇有待客之道。
  走到山洞深处,只见这里有个石屋,屋中一张太师椅,几张小桌,便算是大厅了。江小满走近屋子,只见太师椅上坐着个大汉,见王小满进来,便拿一双铜锣大的眼珠子盯着他不放。
  王小满有些心怯,他以前只是个江湖小混混,对这金竹帮一向敬而远之,现在要和人家的首领对话,不免有点心里不安。于是赶紧对那大汉拱了拱手道:“江帮主,在下王小满,久仰大名了。”
  这大汉正是金竹帮的帮主,姓江名涛,以前是个读书人,后来履考不中,流落江湖当了个小水匪,那时的水匪大多不识字,他这种会读书识字的水匪简直出类拔萃,没用多久就通过水路走私,发了大财,聚集了一帮子兄弟,成为了长江上游九大水寨之一。出了名之后,江涛这名字用起来就有点不顺了,颇不合他水匪的豪气,于是他在自己的名字中间加一个百字,人称江百涛。
  江百涛扫了一眼王小满,只见这汉子精瘦如猴,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小混混,心中就有些不喜,大声道:“你说你叫王小满?江湖上没听过这字号!你这种小混混来给我金竹帮投贴子想要做甚?”
  王小满顺了顺气,心想,我给东家做事,便要学着东家的大气。他将那点小混混的出息赶出了身子,抬头挺胸道:“我只是个送信的,帮我东家送几句话来,找江帮主帮忙做点事情。”
  江百涛一听,微怒,心想,你东家好大的面子,找我金竹帮做事居然不亲自前来,派个小混混送信就想了事,于是怒道:“他好大的面子,派个手下来就想打发我金竹帮做事?只怕这重庆知府王行俭,也不敢对我金竹帮如此不敬!我打个喷嚏,就叫这重庆府五天进不来一条船。”
  王小满此时惧意已去,抗声道:“我东家叫我带了一件礼物来,他说只要你看了这东西,就会很乐意帮他一个忙了。”
  江百涛不怒反笑:“哈哈,什么破东西?金银财宝么?你以为我会稀罕那些东西?”
  王小满也不答他,就从背上取下一个包裹来,他进来的时候就背着一个长条形的包裹,极为沉重,金竹帮的人倒是没有管他,因为江湖中人多带长兵器,常常将兵器包裹起来挂在背上。如果没有撕破脸,金竹帮也没有硬要去取王小满兵器的道理,所以王小满便一直背着这个包裹走了进来。
  此时包裹一开,只见金光乱闪,一根金色的竹子出现在场中,此竹子长六尺,小臂般粗细,通体由金子打造而成,竹节逼真,竹头上还有几片金竹叶子。做工之精美,有如一根真竹。
  江百涛一看这金竹子,顿时大惊,从那太师椅上一跃而起,一瞬间闪到了王小满面前,仔细打量这金竹子,只看了两眼,就一阵激动,大声道:“这个,莫非是……传说中的扁担金竹。”
  王小满见这江百涛的样子,立即知道事情成了,笑道:“没错,我东家说,这就是传说中的金竹,我东家花了无数心血才从仙人手中寻得!不知道江帮主可有兴趣。”
  原来重庆有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叫做刘诚的农夫,住在重庆城外,靠着帮人担运货物维生。有一天,他在城外碰上一个老和尚,老和尚告诉他重庆将要涨水,淹死无数生灵,需要送一封信到朝天门的金竹寺,就可以解除水患。刘诚听说之后非常着急,立即上路送信,路上因为走得太急,又挑着货物,因此将扁担挑断了。
  刘诚到了朝天门之后,到处都找不到金竹寺,此时来了一个小和尚,叫他顺着石阶向江中走就可以找到,于是刘诚立即顺着石阶就向江里走去,结果他走下石阶,江水居然向两边分开,让他一直走进了江底,走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道石阶之后,面前出现一个寺院,就是金竹寺了,刘诚送好了信,寺中长老想要给他银子感谢他,刘诚说:“钱就不用了,我也是为了拯救苍生,我是下力的人,没了扁担以后难以维生,见师父寺后有片竹林,我想讨根竹子做扁担。”长老许之。
  刘诚砍了一根竹子,顺着石阶又走回了朝天门,猛回头一看,江水涛涛,石阶和金竹寺都消失得无影无踪,此时手上的竹子却突然变化,变成了一根纯金的竹子。
  金竹寺就因为这个故事,名声大噪,曾经有无数人想要顺着石阶走进江中寻找金竹,但都无功而返。而刘诚手上那根金竹,因为年深日久,谁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江百涛在朝天门码头建金竹帮,就是取了金竹寺的名气,才聚集到无数帮众,如今一见金竹,居然与故老相传留下来的金竹画像一模一样。心中激动,双手不禁颤抖,却不敢拿手去触摸金竹,生怕破了竹上的仙气。
  其实这金竹是郑晓路根据后世留下的传说画册,叫铁匠打造的西贝货。但这种神神怪怪,诡异无比的传说,也只有郑晓路才敢眛着神明去仿造。
  江百涛哪知道有人胆子大得仿造“仙器”,一见这金竹,顿时就着了迷。忍不信道:“这是神仙法宝啊,贵东家愿意转让与我?”
  王小满按着郑晓路事先教他的话说道:“虽是仙家法宝,但多年流落人间,早已失了仙气,现在谁也无法使用,东家说,如果江帮主帮他个小忙,以后交个朋友,这金竹便送于江帮主,也应了贵帮金竹帮的名字,算是物归原主。”
  江百涛听说金竹早已失仙气,不再顾忌,一把抓过,捧在手上细细打量,只见金竹金叶,耀眼生辉,越看越爱,忍不住道:“贵东家就不怕我杀了你,强抢你家的宝物?”
  王小满吓了一跳,但他知道这时不可失了面子,硬声道:“江帮主盖世豪侠,岂会做杀人夺宝之事,何况这金竹乃是仙家法宝,强抢不怕举头三尺有神明么?”
  江百涛平息了一下激动的心情,他不是没动过强抢的心,但听了王小满一说,就觉得仙家法宝还是不要强抢的好,只怕要被神仙惩罚,便将那金竹小心翼翼地捧着,道:“有什么要求,说来听听。”
  “我家东家惹了点小麻烦,弄得东厂和锦衣卫联手来查我东家的底,现在东厂和锦衣卫的鹰犬正在忠州养病,过几日就要坐船前来重庆。”王小满道:“希望贵帮主能使些手段,狠狠地整他们一整。”
  江百涛一听,东厂加上锦衣卫,你这东家还真是惹了个大麻烦,难怪舍得拿出金竹至宝来。沉声道:“鹰犬的兵力多少?”
  王小满伸出五根手指,笑道:“五百忠州卫所兵,十来个东厂番役,十来个锦衣卫,一艘三层楼船,一个东厂档头,文官。一个锦衣卫千户,高手!”
  江百涛一听,禁不住沉吟起来,这可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
  见江百涛迟疑,王小满立即激道:“莫非江帮主怕了朝廷鹰犬?”
  江百涛一听这话,不乐意了,豪笑道:“不过区区一条船,五百兵,而且还是忠州的卫所兵,有何好俱。这活儿,我们金竹帮接下来了。不知道贵东家要死的,还是要活的?”
  王小满一听这话,心里一轻,任务终于完成,于是笑道:“我东家说了,不需要拼命,以免折了贵帮的好男儿,只消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即可……”
  此时的红崖子山上,谭宏正向郑晓路笑道:“东家,这次您送给金竹帮的礼,别说我义兄,连我都觉得太重了,那根金竹得多少金子打造啊,只让他们帮个小忙,您又早已定好计谋,他们这金竹也赚得太容易了点。”
  郑晓路笑着摇了摇头道:“你们终究眼光短了点,我送这金竹并不只是让他们帮我这个小忙,对付一下两位张大人这么简单。我是在把他和我绑在一起,合力对抗一次官府。只要有了这第一次,以后要第二次便容易多了,到我们的山寨拉起反旗的那天,他金竹帮还脱得了干系么?哈哈哈!”
  “两位张大人走这一圈四川,就是在帮我聚集一帮子朋友呢,真得好好感一下他们!”郑晓路摇头晃脑地道。
  谭宏一听,顿时肃然!自己果然眼光短了点,东家真是贼精啊!
  编者按:金竹寺的传说在重庆老一辈人讲的故事中,还常常能够听到。在重庆朝天门附近,还有叫金竹宫、金竹寺、金竹某某某的各种酒楼饭店,看官如果来了重庆朝天门,不妨去这些地方吃顿火锅。当然,故事虽然是真的有,故事的内容却明显是假的,如果你真的顺着朝天门码头的石阶一路走下去,相信我,你一定会淹死的。
  第三卷 兴山寨 第八章 粪水滔天
  今日2更,又是四千七百多字,今天总共传了九千五百字,大家来点票票支持吧。
  -------------------------------------------
  张子元养了十几天的病,他在江面上一摔,又喝了几口水,受的惊吓实在不小。回了忠州之后,张子元连发了十几天的烧,把他手下那十来个东厂的番役吓得不轻。要是档头出了事,这群番役回去只怕没好果子吃。
  张逸尘焦急地等着张子元病好,想要继续查案,但张子元这混球病好了之后,还赖在床上,说什么也不肯再上路。
  恰在这时,魏忠贤的飞鸽传书到了,信里内容不多,也就几句,大意是:“两个猴崽子,怎么曹府的案子查了这么久,还没个结果?我手下的人被人灭了满门,若是不快点破案,还他们一个公道,以后谁敢跟着我魏忠贤办事?”
  张子元一见这信,腾地一下从床上跳了起来,病好了,胆子也出来了,一把拖着张逸尘道:“走,继续破案去!”
  张逸尘只好一边苦笑,一边又点起官兵,这次张子元小心多了,派人先把楼船上上下下搜了个遍,确认没炸药之后,才带着一群手下上了船。也不敢再呆在楼船的三楼了,而是缩在二楼的房间,连长江两岸的风景也不看了。
  五百官兵神经紧张地守着大船,直到起锚出航,平平安安的行了一段江路,才终于松了一口气,心想:“贼子终于没有跟上来了。”
  张逸尘立在船头,两眼精光暴射,盯着江面上其余的船只,生恐漏过了一个细节,他一身武艺非凡,但总是被贼子暗施冷箭,心中憋着一口气,实在难以咽下。
  结果这一路行船颇为平安,无惊无险,楼船就慢慢地驶到重庆附近,一个忠州兵向张逸尘说道:“张大人,前面就是寸滩了,过了寸滩,不消多久就可到重庆朝天门码头。”
  张逸尘点了点头,仔细一看,却见寸滩大不平常。江中有一巨大的浅滩石,隐隐现于水下。原来寸滩的得名就是因为江中有一浅滩,滩上一个石梁,石梁行如秤杆,人呼“秤滩”,但“秤”与“寸”谐音,年深日久,慢慢就被叫成了寸滩。
  枯水季节时,寸滩祼露在水外,船只都知道躲避,但初夏时节水量挺多,江水就会刚好淹住寸滩,使过往的船只很容易搁浅在上面。
  张逸尘神目如电,远远地穿透水面看到了下面的浅滩,便立即指挥船只躲避。
  便在这时,无数小船突然从江边穿出,船上两人划浆,在江面上有如飞梭,向着楼船围了过来。张逸尘冷笑一声,心想,来得好,终于要和我正面过招了!他虽然没有什么水战经验,但楼船上火炮、弩机、投石、铁水一应工具都准备得很齐全,只要不乱出歪点子,这样的大楼船是不怕那些小船的。张子元看见要打仗,吓了一跳,在二楼上吼道:“逸尘兄,需防贼子凿船底!”
  船上的兵丁加上张逸尘一起对着张子元翻了翻白眼,心想,这样的巨船,船底极为坚实,哪里凿得开,你张子元不懂军事就少废话吧,没人当你是哑巴。
  那群小船正是金竹帮的帮众驾驭的,江百涛亲自站在一艘船上压阵。小船们猛突向前,进了楼船一箭之地。
  船上的官军来自忠州卫所,平时欺压良民还成,打仗那是万万不成的。一见敌船进入已方一箭之地,不等张逸尘的命令,立即纷纷放箭,俗话说:“三箭不如一刀,三刀不如一枪”,古代的箭威力实在有限,这群卫所兵放得太急,金竹帮众刚进射程,这群人就一窝锋放箭,那箭在半空中被江风一吹,纷纷失了劲道,直往江里掉。
  江百涛哈哈大笑:“孩儿们,还他们一轮火箭!”
  百艘小船一起向前突进,拉近距离,火箭齐发,楼船目标大,只一瞬间就被射了上百只火箭,哗啦啦地烧起来,船上的卫所兵顿时大乱。
  张逸尘怒道:“乱什么乱,这点小火,烧得起来个屁!去五十个人专门灭火,其余的人继续给我拒敌。”
  卫所兵见锦衣卫千户大人指挥若定,心下稍安,立即分出五十个兵到处灭火,其余的人继续对抗金竹帮的小船。
  那群小船却不靠近,就在半箭之地转来转去,不停地射出火箭,船上的卫所兵也还以箭矢,但是小船目标小,江上风大,箭矢根本不能命中。倒是已方船大,对方拿火箭射船不射人,弄得船上到处火起,十分烦人。
  楼船笨重,一边躲避着江中的寸滩石梁,一边破开江水向朝天门前进,感觉十分被动。但江百涛的小船却不怕寸滩,因为小船吃水浅,在这初夏水位深的季节,完全可以从寸滩上面的浅水上开过。
  双方射了一拨儿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0 9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