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大唐-第5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耍谷舜髂P陀谕飞希瞵b他们说,自己是他们的娘,并带他们玩,你还好意思往别的方面靠?”
王鹃实在是太明白了,王皇后一过去,两个孩子保证认识
张小宝摸摸鼻子:“有这事?哦,那归属在另一方面”
两个人拌嘴的时候,王皇后已经来到了琤儿和盼儿不到十步远的地方,蹲下身,眼中含泪地看着儿女,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她真怕儿子跟女儿与自己变得陌生,见面未识茫然望,那种心情难以言表
但事实与她想的一点也不一样,李琤跟李盼儿看到她之后,马上放弃了与小贝姐姐的玩耍,小腿紧倒腾地朝着她跑来,并且口中喊着娘
盼儿已经张开胳膊等着抱了,这一刻,王皇后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把两个孩子搂在怀中,坐亲一下,右亲一下
其他人被吓到了,太邪乎了
尤其是知道李琤和盼儿近一年没有见到王皇后的宫女和太监,全傻了,怎么可能?难道张王两家就是一个福地?还能夸张一点不?
少数知道情况的人对张小宝和王鹃那真是佩服
比如高力士,还有李隆基与武惠妃,全都明白原因,一切,俱因为张小宝与王鹃的努力
武惠妃早没有了嫉妒、怨恨的心思,不是不想,是不敢,她心中清楚,她相信张小宝与王鹃一样清楚,她是什么样的人,又为何对付她
只是她还得感激,因为张小宝和王鹃没有赶尽杀绝,她觉得这辈子最明智的事情是,算计张小宝和王鹃两次以后,没成功的情况下,她退了,她没有死撑
因为她了解张小宝和王鹃,做事情的时候,会给人留一线,就像通往张王两家村子河上的那座桥一样,看你的心思,你不过桥,你骂都没事,人家不理会,你过桥是如果想着阴谋,那就不是石桥了,而是奈何桥
据说很多男女述衷情的时候,不需要对天发誓,只要你说完,然后坦然地走过那座桥,你就是没说谎,你站在桥上的时候哆嗦了,一切都不用说了,据说很准,心中有鬼的人根本不敢上那座桥
因为那桥直指人心,一步天堂,一步地狱
当然,如果武惠妃问张小宝和王鹃的话,两个人一定会笑,其实桥没有任何问题,真正无法跨越的是心魔
王鹃也会告诉武惠妃,什么桥对张小宝都没有用,因为拿测谎仪都测不出来,即便是用药,也未必会成功,心理素质好着呢,你要是看到他吐一次血,这辈子值了
武惠妃没研究过心理学,李隆基也不清楚她想什么,只晓得,把孩子给小宝与鹃鹃带,是最正确的选择
因为盼儿已经在给王皇后讲故事了,说是从间前有个安山,安上有个帽庙,帽里有个大咬老跳道和一个小咬跳道,大咬跳给小咬跳想讲候子故事,候子是,从间有个安,安上有个帽,帽里有个……
李隆基明明知道两个孩子为什么能认出王皇后,明明知道是张小宝和王鹃安排的,却怎么也想不到,上次说让两个孩子跟小贝一同玩,会玩出这样的后果,也太妖孽了?
两岁多,不到三岁的孩子,讲故事啊,开什么玩笑?这得咋教才能教出来?
高力士也惊讶地张着嘴,不服不行啊,别说是寻常的夫子,把如此小的孩子扔给太子太傅,问其能不能教到此番程度,何人谁敢应声?小宝和鹃鹃却只是没反对,让妹妹小贝带着玩,结果便是眼前所见
李隆基几步来到张小宝和王鹃的近前,对二人说道:“朕要谢过二位对琤儿、盼儿的教导”
张小宝连忙摆手:“陛下,与我和鹃鹃无关,我不可能亲自去教导两个孩子,否则有人会吃不下、睡不着,那样会逼着我动手,我还不想那样做,贝九个孩子,他们带着两个孩子玩”
李隆基盯着张小宝看了看,相信了对方的话,确实,如果让人知道李琤一直被小宝教导,会有很多人难以入眠,接着想出对付小宝的主意,结果不用说,想算计小宝和鹃鹃,道行还不够
许多人试过了,结局是很悲惨,自己可谓是先驱者,还不是一次次的交锋之后变得无奈?
这时小贝拉着小芳过来,还让人带了一张古琴,七个弦的,摆好了让小芳坐在那里
张芳也就是小芳试了几下音,没怎么偏,至少她没听出来,她对音乐的感应连王鹃都嫉妒,因为王鹃可以听出四分之一半音的差别,但是,小芳能听的细,王鹃估计是八分之一半音
所谓的半音就是十二平均律中的e和f,以及b与c之间的关系,两个半音为一个全音,从c开始,一直到b,为,cdefgab,也就是do…ri…fi,按照五声调式是宫…商…角…清角…徴…羽…变宫
十二平均律是的对应cdefgab是,全全半半,半为一,全为双,一共是十二个音
八分之一半音就是把半个音分成八份,音稍微偏了八分之一,小芳就能听出来,因为她感觉到不舒服,也就是不和谐,但正常来说,一般的人听不出来,听个二分之一半音就不错了
除非是七度和声与九度和声,以及高的十一度等等和声才能体现出来半音的不和谐差别,谁要是说这个音是减九还不完全,因为一个音偏了八分之一半音,那绝对非同寻常
王鹃所知道的,有,有那么一个人可以,他叫莫扎特,在没有实际标准音小字组a的对比下,只是凭借经验和耳朵,就能知道别人是否偏了八分之一半音
曾有一段时间,天才的王鹃以为那是个传说,可等跟着张小宝到了大唐之后,听到了草原的歌曲之后,她发现,很多民歌其实在唱的过程中,都出现了微调的四分之一的偏差校正
这是因为她只能听出四分之一半音的差别,然,让小芳听,她能听出细的半音
按张小宝的话来说就是‘外国的东西从来只能吹,别以为真那么厉害,不信我找一个放羊的跟他们比比,看看谁的泛音飘渺?比起雪山的辽阔,教堂音乐算个屁,他们见过真正的雄鹰么,就想把头腔共鸣飞在云上?
说海豚音好,有多少人可以共鸣?真正厉害的是信天游,歌剧中能玩两下花腔的认为了不起了?唱京剧的男扮女音的花旦说话了吗?’
王鹃曾说过张小宝是一个民族主义者,总是说自己的东西好,然后问张小宝知不知道小提琴的音域有多广
张小宝当时就说‘我不知道小提琴的四个八度,我只知道马头琴可以拉哭骆驼,我不知道管风琴的共振达到什么程度,我只清楚编钟的浑厚,我也不去研究国外黑人的说唱,我只晓得啥叫数来宝’
王鹃那时就觉得,即便自己拿小提琴拉一个野蜂飞舞,张小宝也会说二胡的光明行听着跟顺耳
自己要是说圆号的悠远,张小宝保证说号角的深邃,没法沟通,你说张小宝不懂,他什么都清楚,他甚至能说出西洋音乐中的所有乐器与声部配置,然后把民族乐器拿出来埋汰人家西洋乐器,什么人啊
你说横笛,人家就说竹笛,你说单簧管,人家就说箫,你跟他说背景音乐丰富的卡门,人家就说古筝里的七十二滚扶流水
反正就是那种自己家的东西最好,别人的拿过来用可以,但绝对不夸你
王鹃回忆的时候,小芳已经弹上了,是王鹃她教的春江花月夜,本来这个还有一个诗的名字,号称孤篇盖全唐,但张小宝写了一个歌行,字不少,比白居易的长恨歌还多,王鹃实在不忍心打击张小宝,所以不提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毕竟张小宝写歌行的时候,还要忙着其他的事情,不可能只为一个文字服务,王鹃相信,张若虚没有小宝的本事
‘dordoremimiremiidoreremi……’
小芳的音乐已经起来了,没有其他和声配器情况下的古琴春江花月夜的独奏,真的给人一种远远出来的飘渺感觉,其实琴的差别不算太大,无非几是弦的材料与共鸣箱的共振问题
大部分都能通过工业手段解决,唯一麻烦的就是王鹃喜欢的小提琴,钢琴的木头好选,小提琴的好木头难寻,最正规的是需要在海水中,完之后还不烂的,然后根据感觉其实是化学反应的密度,来制作
古琴的要求可能也有相类似的条件,但不是必须的,人的演奏技巧,在乐器差别不大的时候不会怎么改变
小芳一弹,周围静了,没办法不安静,因为这个曲子的意境就是如此,纯粹的五声调式
李隆基喜欢打羯鼓,一听之下,想到的就是鼓的节奏,整个人沉浸进去
琤儿与盼儿却是随曲而舞,这个不用怎么教,因为所有人都会对声音产生反应,除非是聋子
其实真正的聋子也有节奏感,鼓的声音并非完全需要耳朵,它跟人的身体有一个振频,能通过皮肤传递影响人的心跳
琤儿和盼儿跳的舞说实话并不好看,没有舞蹈艺术中的舒展与自然,但却投入,能踩到节奏
王鹃对此的评价是,这才叫真正的自然与舒展,舒展不是力的表现与拉伸,而是放松跟紧张,不用刻意,哪怕你打个滚,那也是艺术,想追求完美,那不可能,完美了就没有艺术了
真正的艺术是遗憾,没有了瑕疵,就失去了特点
周围看到的人没有一个去嘲笑,不是因为李琤和盼儿的身份,而是因为他们的年龄和动作
这么大年岁的孩子,别说是跳舞,一哭一笑,都会让人觉得可爱,哪怕是雪天地滑,扑通摔个跟头,也跟大人不一样,在北方雪天,孩子穿的衣服很厚,跟个球一样,摔到时总会骨碌两下,很好玩
六十岁的人可以嘲笑三十岁人的行为,但三十岁的人绝对无法去嘲笑两岁多的孩子的动作
“这是……?”李隆基转头问张小宝
“这是小贝他们的事情,我不管,您既然把李琤和盼儿交给小贝九个孩子来带,我就认同”张小宝回道
张小宝话中的意思表达的很清楚了,此事不是自己做的,与自己无关,你想要了解细节,问小贝他们
“真的与你无关?”李隆基不相信地问道
“真的”张小宝笃定道
“那朕该如何谢谢小贝他们?”李隆基问道
张小宝明白李隆基的意思,李隆基不想出钱,不是差钱,一旦出钱会打破游戏规则
贝等人的衣服和装饰就清楚了,朝廷绝对不会给做这样逾制的东西,小贝可以穿,是因为他们的衣服是根据他们自己的想法,家中给做的
李隆基对此不吱声,现在的他怎么可能会在乎这样的事情,小贝即使穿上龙袍,他也顶多会私下里跟小贝说,你不能这么穿,容易让人看见,到时惹一堆麻烦
而不会去治小贝的罪,说你小贝要造反等等
李隆基清楚,张忘两家不会造反,要想造反,不必等现在,故,对小贝等人特别宽容,觉得喜欢穿,那就穿呗,难道还不许让小孩子高兴一下?。
田园大唐第五百七十二章远行依始歌舞奇边种田来边建房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五百七十三章 状元之后往何方'
式惠妃于旁看着眼热,她能想到,现在的太子是谁,不重要,谁能入张小宝和王鹃的眼才重要。
别说是皇后的儿子,即便以前的怀宁王李珣跟张小宝二人接触的多了,有多少人提心吊胆?
现在还在渤海都督府呆着,没回舒州,让人心思无数。
“清儿,过去见见。”武惠妃胆子就这么大,明明知道张小宝两人与王皇后走的近,也敢把自己的儿子带来。
李清清楚自己的母亲和对方的关系,硬着头皮凑过去,跟张小宝打招呼:“小宝,总是听闻你的事情,今日终是能见一面,甚好。”
张小宝对李清还算熟悉,不是见面多,而是对方涉及到了一个人,杨芙蓉,李清是杨芙蓉的最开始的丈夫。
王鹃早就跟张小宝把事情的经过说明白了,李清还有一个名字叫,现在还没改,叫李瑁,那他的媳妇就是杨芙蓉杨玉环了。
这可是张小宝和王鹃万分防备的一个人物,遇到后,得坚决打压下去,不能给李隆基机会。
只不过现在的张小宝和王鹃对此的兴趣不是很大了,有他们在,谁还能掀起风浪?
王鹃无非是觉得李隆基抢儿子的老婆不对,所以得帮一帮,怪可怜呢。
张小宝用怜悯的目光看着李清说道:“好,好,现在忙啥呢?没遥领剑南道吧?”
李清哪晓得张小宝对自己的好感,是因为历史上自己窝囊,听张小宝说话,觉得张小宝这人还行挺好沟通。
“没,我现在远远地管着河南道的毫州,前段日子给你添麻烦了。”
“有这事儿?”张小宝扭头问王鹃。
王鹃仔细回忆下,摇头:“哪有?”
“是前几日刚定。”李清给张小宝二人解惑。
“哦,那前段日子的事情与你无关,不麻烦,一点不麻烦被抓的官员是死是活,由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管,我就是去转一转。你……弓马可还娴熟?”张小宝对李清热情起来,他发现李清还是很老实的嘛,没有仗着母亲是惠妃就嚣张跋扈。
李清被张小宝的热情给弄迷糊了,他不知道张小宝怎么想的,若知道一定会十分无奈,自己的母亲是惠妃,但还有皇后在,更何况,谁敢在你张小宝面前嚣张?
愣下神,李清连忙回话:“娴熟,是否打猎。”
“是,但娴熟也用不上,咱不拿弓拿枪,去山上也无法骑马,你别总想着骑马弯弓,路上的时候练练枪,别到时候打到人。”
张小宝说出了很让人无语的话,你既然说没有用,还问人家干什么?
武惠妃秀眉微挑,想不出来张小宝为何这般热情,李隆基没去理会,只看着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表演节目。
小贝教了不到半个月,就把人家两个孩子带的跟她自己差不多了,总喜欢在人前表现一下。
盼儿很聪明,已经会做算术题了,知道一加一等于二,二减一等于一,一加一加一等于二,一个人加一个人加一个人等于三个人,三个人少了一个人等于一个人,让大人听了都觉得复杂。
小贝不厌其烦地一遍遍纠正,不时地还要陪着两个孩子一同傻笑。
小芳在旁边弹琴,让人觉得热闹一些,一遍遍地弹那首春江花月夜,她只会这一个,乐此不疲。
王鹃去陪着王皇后跟武惠妃聊天,端庄典雅地谈论着衣服的布料款式,首饰的做工等等,一派大家风范的样子。
武惠妃如不是清楚王鹃的家庭,还真以为她出身名门世家,当然,她不晓得,王鹃就是出身豪门,红色豪门,夫人外交从小便要学。
当船队整装好,一行人方才上到船上,启锚、离岸,顺流而下,西风吹得船帆咧咧作响。
船舱,王皇后先是陪两个粘人的小家伙摆积木,直到小家伙们困了,自己爬到榻子上恬然睡去,王皇后才有时间走到另一个船舱向张小宝与王鹃道谢。
感谢两个人愿意带着孩子玩,更感谢他们的教导。
“鹃鹃,辛苦你二人了,珺儿与盼儿不像寻常孩子那样闹,让你二人费心不少。”王皇后跟王鹃道谢。
王鹃否认道:“与我和小宝无关,小宝刚才看到了,说得想办法让珺儿和盼儿闹一闹,孩子太乖了不好,由小贝来负责。”
王皇后头一次听到如此的说法,孩子安静、稳当还不好?想不明白,遂不去想,相信小宝和鹃鹃不会害自己孩子,闹就闹吧。
关切地问道:“武举或许要在船上办,鹃鹃你可准备好了?”
“差不多,最好是再等等,等到积利州,上岸后比,在船上让他们加深下理论知识,先让他们自己之间比一比,相互之间好更熟悉。”
王鹃一副我为他们好的样子。
王皇后没再说什么,又跟王鹃聊起家常。
将军们一个个其实已经等不及了,摩拳擦掌,想要打干一场,前段日子给他们折磨坏了,自己一个领兵打仗的将军,不考军阵和行伍,非要笔试什么军民关系。
好不容易熬过来,找人商量,又相互串通,这才把笔试做完,结果皇上又要出行,快过年了,往外溜达什么,在船上武举,先要解决晕船的问题。
一时间,武将们还真心揣揣,把王鹃借此机会立即开始,结果得到消息,说是让他们自己熟悉熟悉,而且沙盘也正是江南道的,让他们放心许多,有个缓冲就好。
只有李隆基和高力士了解张小宝、王鹃,认为他们两个绝对没安好心,又要出馊主意,二人嘀咕一番,没猜出来,只能暂放。
王鹃陪着王皇后,李隆基把张小宝叫来,先是关心地问道:“小宝,身上的伤可痊愈?”
“好了,好了,半个月了,再不好我让医学院的人给我陪葬,能把病越治越严重,如此本事,我要带着他们去害别人。”张小宝拍拍自己的肚子,以证明自己很健康。
“那便好,那便好。”李隆基其实早知道张小宝的病好了,没话找话。
张小宝本应该顺着问出来,但他就是不出声,腼腆地笑笑,等着。
“呃!珺儿和盼儿,今日朕见到了,心甚慰,小贝还真有本事。”李隆基又说起儿女。
张小宝依旧腼腆:“是,陛下说的是。”
“你吃过了没龘?”李隆基实在是没话说了,突然问了一句平时打招呼的话。
“吃了,陛下饿了?”张小宝说话时就要起身,李隆基饿了,他得去做饭,真是八百年前欠李隆基的。
李隆基忙拦:“吃了,朕不饿,出来之前刚喝掉一大碗土豆丝的汤,味道很好。”
“是,臣也喜欢做土豆丝汤,上面漂一层葱花与油花,弄个萝卜条和芋瓜头咸菜,拿平锅烙干饼,是最简单又最容易让人接受的搭配,很多人都会吃撑。”张小宝就不怕李隆基跟他说吃的方面的事情,八大菜系随便。
李隆基不想说吃的问题,一时间不语,沉思。
过上半刻钟,对在那里快要睡着的张小宝问道:“小宝,你在河北道北部种了土豆,据说还不少,你还打算回去?”
这才是正题,张小宝理会了。
“回不回去得看我爹怎样安排,我若入朝,官职不能小了,但我爹的官职还要比我更大,父子同殿,说不得遇到事情我要偏向我爹,容易给人一种我们把持朝廷大权的感觉。”
“那,若外放你父亲?”李隆基提出一个想法,他打算把张小宝留在朝,没事问问计,何况在京城当官也是一种荣耀。
张小宝摇头:“不如我继续在外面,我爹到外面起的作用不如呆在工部,我到哪地方都行,不挑剔。”
“是,朕知道你不挑剔,你去的地方百姓会享福,然,管的再多,也是一道而已,能有几州几府?朕不可能让你管半壁江山。”李隆基说的全是实在话。
高力士在张小宝来之前,已经与李隆基商议过,此时配合着问:“小宝,我见你喜欢守在渤海都督府,那边重要?”
张小宝低下头,想事情,得怎么与李隆基和干爹说东北的重要性,眼下东北还没有重工,谈不上重工底蕴。
资源也不算特别好,除了动植物等特产,其他的大唐别处也有,要非得说有资源不错,石油,还有海边的,都有,其他地方的少。
但自己只是用容易寻到的石油做研究,不打算开采大唐的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给以后的人留着。
什么时候他们说本事不行,在外面采人家的东西采不到了,被人家打回来了,那么就采自己的吧,如果说让人家给打过来,把资源采了,那也没办法,不能什么事情都等祖宗,祖宗管不了世世代代。
真要说有别的地方很难寻找的东西,当然是抚顺煤矿产的琥珀,属于经济范畴,首饰跟装饰品,能卖钱,但没有其他用处,里面有只苍蝇,价值可以提高点。
东北的重要性在于气候和地理,还有……
“我想去抢能源,渤海都督府继续向北向东,有不少的能源与部落,我不能等着他们壮大起来给大唐留下隐患,消灭,或者是同化。”张小宝指指俄罗斯的方向,对干爹说。
高力士还是纳闷:“你一直想要去占地盘,考虑过人口?人不足,谁肯跟你往北走,越向北越冷。”
李隆基也是颔首表示认同。
“我没打算明天就把整个天下都占住,如今的不少新物种,除了多食那里过来的,还有就是当时派出的人从遥远的地方寻回。我可以等人口,鼓励生育,但位置我现在就必须卡住,冷不是问题,多穿衣服,住暖和的房子,多吃油腻、多饮酒,否则真失去了那里,我会后悔一辈子,死不瞑目。”张小宝不能与李隆基二人讲历史,只能表示出自己的决心。
李隆基无法猜出张小宝跟王鹃为什么对一个又冷又觉得没有前途的地方此般执着,却还准备支持一番。
道:“那你还是回去当你的节度使,别总呆在那边不回来,每年进京两三次,给朕做做好吃的东西,你不是要把铁路修过去么,来往便捷了,路上耽误的时间少。”
李隆基心不舍,张小宝和王鹃在京城呆着,他会觉得很安稳,遇事不愁,叫过来随便吃吃饭,聊聊天,马上能得到好主意,能有一个说话时对自己无顾虑的人陪自己说话,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尤其是小贝等人,别看总喜欢穿官服显摆,在自己面前时,表现的却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