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大唐-第7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等着遇到对方的时候你负责交流,实在不行让人找来《西域记》,对照着情况看。”王鹃交给张小宝一个任务。
  张小宝摇头,又点头:“跟对方交流可以,但不能对照小和尚写的东西,太假,他翻译完之后的文没法读,感觉上好像此地的人都跟我们一样,可以随便说文言文,骗谁?我看过几眼,就不再看,没意思,用不上,我过来不是跟他们进行正常的文化和科技交流。”
  两个人说着话的工夫大雨哗哗下来,二人又套上雨衣,穿着雨靴挨个营帐溜达。
  小贝九个果然醒了,同样穿好衣服,罩着雨具站在大帐的外面看天,每当一个闪电划国天空,他们就捂住耳朵等待之后响起的雷声,轰隆隆的动静对他们来说好像很有意思。
  “不进帐篷,想挨雷劈?”张小宝和王鹃过来的时候,小家伙们还没发现,被张小宝一嗓子喊出来吓一跳。
  “哎呀,还以为突然在耳边大雷了呢,我们出来瞧瞧,帐篷里面闷,雷才不会劈我们,上面更高的地方都立好避雷针了,其实我们想看看雷打在避雷针上时候的样子,哥,你说过,雷电也是电,要是咱们能利用上,是不是就不用再拿其他东西发电?”
  小贝踩着汇聚起来的水,蹦到张小宝的近前说道。
  张小宝先点头,接着摇头:“雷电确实也是电,而且电压和电流都不小,一个闪电的电量要是能储存起来,咱们一万多人用上半年绝对没问题。
  但正因为能量太多,咱没有手段储存,来的快去的也快,除非有种办法能够在闪电不自然消散的情况下放慢它的冲能速度。
  要是真有那种技术,其底蕴已经足够我们收集更多的其他能量了,何必专门盯着闪电收?”
  “哦,就是咱们技术不行呗?”小贝失望地说道。
  “是,差老远呢,想征服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大自然中也有很多的杰作,比如说电影,一般的时候,在特殊的地形和岩石构造情况下,加上现在的雷雨天,就能把一些的影象和声音录下来,到时候再次遇到雷雨天就重现。
  跟我们拍电影的设备原理是一样的,人类在适应和研究大自然,会学会很多的东西,所以自然这一门学科并不简单。”
  张小宝对弟弟妹妹们讲解着。
  “都能拍了,咱们却来到这里,也不晓得放映没放映,我以后也要拍很多的电影。”小贝说道。
  翌rì的早晨,被昨天晚上小贝提到的电影放映事情也开始进行,先在京城尝试,而后才能放到其他的州府,以免出现大的错误。
  ♂♂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九百二十七章 京城早朝新意浓'

      受地球的形状和没事自己转着玩的因素影响,地理位置不同的情况下,大唐长安的早晨要比张小宝和王鹃所在地的早晨来得更早一些。шwщ第一;
  在小贝说出期待着自己拍很多电影的话之后不久,李隆基就起床了。
  昨天晚上他跟皇后和惠妃一起睡的,此事不敢让大臣们知道,否则大臣们一定会在早朝的时候把其他的事情押后,开始就礼节方面的问题跟皇上讨论讨论。
  毕竟皇后的身份高,不可以跟其他女子一同侍寝,李隆基要是想一晚上多找几个女人,可以,从这边运动完,马上起身换下一个地方,想要两个女人或更多的女人一起,不好办啊。
  不仅仅大臣不干,人家女人也不干,除非不说自己是皇上,去勾栏之地,那便没问题了。
  当然,不仅仅不可以两个女人一起,就算一个女人,白天的时候也不行,否则大臣还会反对,找出来很多的道理,从而让皇帝低头。
  李隆基也不是没在早朝上被人指着鼻子骂过,很郁闷啊,但跟女人的事情则隐藏的很好,宫女不会说,太监也不会说。
  本来应该是不可以跟他一起过夜生活的王皇后和武惠妃,现在却是同意了,两个人更不可能逮到个人就说晚上与陛下睡觉的事情,否则听她们说的人会疯的。
  起个大早的李隆基jīng神很充沛,丝毫看不出年岁大的萎靡。
  之前一次早朝有大臣们说过。应该重重褒奖御医,是他们把陛下的身体调理的好。
  李隆基依着大臣的话奖励了御医们一番。御医们拿着奖励的钱,分出一半左右,送到状元楼,投进捐款的箱子里。
  一者是报恩,他们的医术现在越来越好,是由于医学院的缘故,医学院两套利润,一种为正常的中医利润。一种为功利利润,就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说眼睛疼给你滴眼药水,而不是看看是否上火了用牛黄解毒丸。
  两种理论可以相互影响和促进,使得御医们的医术逾发jīng湛,有时候遇到大臣生病,也会打麻药给开刀。省事,不然用针灸和药膏,得治疗好几个月。
  二来是御医们知道皇上的气sè好不仅仅是他们平时帮着看的功劳,更多的是从皇帝的自身出发来判断,皇上心情好,饮食也好。平时又不劳累,没事儿的时候出宫溜达,当然会健康。
  而这个功劳可落不到他们的头上,是人家小宝和鹃鹃规划的好,不像之前的皇帝。今天这里被水冲了,没钱没粮。明天别处让雪压塌了房子,没人没物。
  大臣们说个计划,需要修修河堤,需要铺铺路,国库还负债呢。加上各个地方的百姓玩叛乱的游戏,周围的国家冲击冲击关口与边关地区。
  御医们想想事情落到自己身上就觉得可怕,自己愁也愁死了,要不怎么说皇帝不好当。
  不过有了小宝和鹃鹃,事情就便得简单起来,只要各个地方的地方官不缺心眼,又不贪,按照流程来办,损失非常小。比如看着连续下大雨,当地就让百姓撤离,等着冲,冲完了再回来。
  房子倒了、田淹了,有当地的驻军出动,当练习修筑工事了,给你修好,家里有值钱的东西损失,如果你报备了,会由基金赔给你,如果你想骗人,一旦被你的邻居揭发,哈哈,问题可就严重了。
  周遍国家这些年也被人家两个给收拾妥当,所以现在的皇上似乎没什么cāo心的事情。
  御医们本着此两点,把钱捐出一半,不敢占全功。他们也清楚,捐出来的钱不是张王两家的,人家不会自己使用,但至少能让他们自己往外拿钱的时候少拿点。
  李隆基知道此情况,他非常欣慰与放心,否则他真会考虑把御医换一批,给自己看病的医生私心太重可不是好事儿。
  他决定再给御医们点好处,因此早朝的时候,他先说话。
  群臣见礼之后,李隆基还礼,以前的时候很少见,作为皇上不给大臣当着众人面行礼的,今天他高兴,因为昨天傍晚的时候,他听说有百分之八十的新罗和rì本带孩子过来参加比赛的人,在比赛还没有结束的情况下,决定留在大唐生活。
  由小贝九个小家伙提议,小宝和鹃鹃补充的计划成功,留下来的人过上半年再放回去,以派遣的名义,让他们去宣传大唐的美好生活。
  再配合民生因素的侵略,相信最多用一年的时间,新罗会先瓦解,而后是rì本。
  今年的秋收新罗还是种棉花,然后不是换粮食,而是换大唐钱,rì本那边种的也都是特殊的经济作物,而非粮食,同样换成大唐钱。
  看上去没什么坏处,随着司农寺的研究,生产力上来了,大唐的粮食便宜,很便宜,亩产棉花换来的大唐钱买到的粮食,绝对比他们两国当地亩产粮食高出一大截。
  但是,问题就出在小宝和鹃鹃说的人xìng上,大唐钱对他们的说法是外汇,外汇可以买粮食,使劲吃也吃不完。实际上统治阶级却不会买粮食,他们会把钱用来购买奢侈品。
  产生的后果是百姓粮食不够,百姓又不傻,他们知道自己种出来一亩的棉花换到的大唐钱能买来多少大唐的粮食,正常计算,半亩地的棉花换到的钱,可以买来大唐的粮食相当于自己种一亩粮食的数量。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种了棉花,最后发现很饿,那么钱拿去了?让人随便煽动煽动,他们就会知道,钱被他们的头上的人给换成漂亮的衣服和观赏品。同时有上面的人的子孙拿着钱去大唐享受生活。
  民心的隐患埋下来,已经好几年了。今年加把劲,还不信他们不放弃自己的传统而完全归顺的唐。
  李隆基是越想越兴奋。晚上才宠幸了两个女人,王皇后和武惠妃同样为此事高兴,陪着皇上疯了半宿。
  “朕……我先说三件事。”高兴又先开口的李隆基对着话筒说道。
  群臣开始扭头找位置坐,身后有小几,凳子和茶水、果汁,但没有点心,需要自备,不过吃的时候叫到你。你别噎到。
  大部分的臣子坐好,他们知道今天的早朝要开好一会儿,站累的话回去没jīng力做正经事情。
  只有一小部分今天头一次参加早朝,新被提拔上来的官员站在那里,他们没想到早朝可以这样,因为没人告诉他们。
  “都坐,站着我看到闹心。站着的未必是对我恭敬的,坐下的也未必是不拥护持我的,以后你们习惯就好。”
  李隆基现在喜欢这种气氛,站两个时辰,回过头该贪的贪,该占的占。对我阳奉yīn违的有什么用?小宝和鹃鹃从来都是能坐着就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面上对自己也看不出什么恭敬的样子,可事情做的漂亮,让自己少cāo多少心?
  站着的人不敢继续站了。陛下话说出来,站着的未必恭敬。坐吧。一个个又好奇又紧张地坐下来,再看附近的其他人,端起杯子喝水的,偷偷吃东西的,当真是早朝百态,可惜自己没带吃的东西来,不敢,谁知道可以这样。
  “偷吃东西的注意一下,一会儿早朝之后还有加餐,别吃不下去后悔,螃蟹下来了,今天是得意居提供的灌汤包。”李隆基又说一句。
  吃东西的人点点头,没停,早朝结束还有很长时间呢,总不能一直饿着等,先垫垫肚子,一会儿再说。
  新来的人懵了,原来早朝是这个样子啊?还给顿饭,得意居那是三水县张王两家的酒楼,怪不得都想当京官,原来如此。
  当然,他们不敢因为陛下的随和而放肆,来时坐那嘟嘟响的车,可是看到了朱雀大街上立着的前官员们,一个个那叫惨啊,据说最久的已经立好几年了,还没死。
  “第一件事情是褒奖……不对,是秋收,今年的秋收很重要,需要给前线的战士们提供大量的补给,将士们征战在前,新粮下来先给他们送去,陈粮我们吃,朕……我打头开吃,战事不停我不吃新粮。”
  李隆基本想说褒奖御医的事情,说出来才察觉应该先说正事,秋收。
  “陛下圣明。”一个声音突兀地出现,在含元殿回荡。
  别人没出声,坐的倒是端正,吃东西的也停了,喝水的放下杯子,这时候不可以再吃喝的,陛下说话,再吃喝真不尊重了。
  喊出来的人脸涨得通红,他就新来的,本以为大家都会喊,可是却发现周围太过安静,一时间不知所措。
  李隆基笑了,说道:“新入朝的以后记得,别说这些没用的话,朕当然圣明。说第二件事情,奖励御医们一次拍电影的机会,在我大唐宣传下医生治病救人的事迹。”
  众人没出声,不是什么大问题,拍个电影而已,反正是张小宝他们出钱,等以后自己想拍的话,找小宝和鹃鹃就行。
  “第三件事情,我的片子已经出来了,而且拷贝了很多份,今天是不是先去我建好的电影院一起看看?若是没有人反对,先吃灌汤包,然后一同过去?”
  李隆基说话的时候咽两下口水,他也饿。
  “臣不敢苟同。”宇文融站起身,直视李隆基说道。
  “卿但说无妨。”李隆基就知道事情不会如此顺利。
  “臣等还没有商议手上的事情,现在去看电影不好吧?臣觉得午后可以早些下班,然后一起去看电影,秋收等着呢。”
  宇文融一改刚才那种理直气壮的样子,像聊天似的说道。
  两章完毕。谢谢大家的票票支持!
  ♂♂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九百二十八章 粮食丰收有条件'

      李隆基抬头望望天,此时确实是早晨,只好把大家叫着去看自己所拍电影的想法压下去。一时间显得悻悻的,到现在还不知道电影拍出来比玻璃片的那种强多少,下面的人有来问过,是否边制作边让自己看,自己为了一次xìng地来个惊喜,拒绝了,看样子还得忍耐几个时辰。
  宇文融似乎不曾看到皇上的脸sè一边,说完话,对户部尚书王晙使个眼sè。
  王晙有种骂娘的冲动,这时候先让我开口干啥,自己是户部,又不是司农寺,想了解秋收你问工部啊,户部的事情可以压后再议嘛。
  想是这样想,王晙手上的动作却不慢,拿过桌子上的小话筒,打开开关,轻轻吹口气,他身后五米高处悬挂的喇叭中出来一声动静,他对着话筒说道:
  “今年根据工部司农寺传来的消息,各地灾害不多,北方大米和南方麦子的产量应比往年高出一大截,为避免谷贱伤农的事情发生,户部已经准备好两千万贯的资金,提供给常平仓使用。
  待主要农作物收获之时,由常平仓来稳定我大唐的粮价,同时还有各地的小商贩会进行配合行动,不使人为压低粮价的事情出现。”
  说完王晙马上把话筒关掉,好象那东西烫手一样。
  群臣一听,心中都比较满意,而且还知道王晙说的什么各地小商贩跟小字丝毫关系都没有,那全是有实力的商家。由他们出手配合着把新粮的价格稳住,想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李隆基之前根本没有去考虑新粮下来的时候价格问题。更不认为谁敢在这种关键的时刻把粮食的价格给抄低了,因为之间盼儿兄妹可是说过,宝贝糖果屋为了支持前面的战争,已经停止制作蛋糕有段时间了。
  也就是说在不去碰常平仓的话,大唐整体上处在一种粮食将将够用的程度上,新粮下来,小贝他们只要下道命令,宝贝糖果屋重新制售蛋糕就能消耗不少。
  此时听到王晙的话。李隆基觉得王晙是话中有话,遂问道:“王卿最近可是发现了什么不好的苗头?有人要让我大唐的新粮价格动荡?”
  王晙再次把话筒打开,考虑了下,说道:“回陛下,自从小宝提出来的国策,关于各个地方的粮食由当地人自行组织卖钱,然后以钱来交纳赋税的政策。粮食产量确实如当初他预计的那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量。”
  “一定程度是多少?”李隆基追问。
  “就是因为集中人员一同生产,从耕种到田间管理,再到之后的追肥与锄草,还有现在的大部分地区的收获,估计产量要比以前每户自己去干增加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
  王晙回答。他很不想说出这个数据,这可是张小宝的功劳,之前谁也没想到,按照政策来执行的时候会产生如此好的效果,那些个收了别人土地的人。在干活的时候对劳力的分配十分合理,同时对田间的管理也更完善。
  很多大臣还真不清楚这个事情。听到王晙一说,一个个的瞪大眼睛,几乎不敢相信,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虽然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因为还不曾收获完毕,但只看着预估的数据就明白了。
  最差想来也会增加百分之三十的产量,百分之三十啊,去年的粮食产量已经够高了,比起十几二十年前来说,现在一年的粮食产量是曾经的三倍还多,再以此的基础上增加百分之三十,大唐的粮食无忧矣。
  地是同样的地,无非是司农寺最近几年做的越来越好,可是突然之间增加一大截,还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为何如此?”李隆基感到很高兴,问。
  王晙深吸口气,回答:“臣找人询问过,因为那些租别人地,之后又集中管理的人,一个个的都非常聪明,没点本事的人不敢去租赁其他人的土地。
  在统一管理的时候,无论是施肥的效果还是后续的锄草,都有人专门在地头盯着,而且还可以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及时调整田间的水是多是少,几rì不下雨,有人专门去浇水,遇连雨天,有人受在地头放水。
  比起去年的田间管理来说,给租赁之人种粮食的人只需要负责田里的问题就好,不用再考虑其他方面的事情,按照工部的话来说,就是从多工种杂乱变成了单工种专业。
  臣承认,小宝一招使出来效果很好,不仅仅使以前田间劳作的人员减少,让他们去做别的工作,增加大唐的整体收入,而且还在统筹管理方面把人员的工作效率放大。
  一方面增加其他劳动项目的人数,一方面让单位内的田地的出产率提高,这是臣之前没想到的,人少了,统一管理,反而是谷子什么的生长的更好,臣佩服。
  至于其他的事情,臣觉得还是工部尚书张忠来说比较好一些,他了解的比臣更多。”
  王晙非常不甘心地用事实夸赞了一番张小宝,然后把另一个事情丢给了张忠,看张忠怎么解释。
  其他几个知道内情的人,开始偷笑,觉得王晙和张忠之间的战斗很好玩,两个人都是使用各种手段来进行一种默契的利益交换。
  说是互相支持吧,那绝对不可能,说是互相拆台吧,还得看具体情况,有时还能联合联合,这种斗争在寻常的百姓看来一定会觉得非常闹心,但于朝堂上则是一道风景。
  玩呗,反正也不可能谁把谁给真的干掉了,要是真说王晙有机会把张忠给通过这种斗争的手段给摸黑,然后陛下说杀掉张忠,估计王晙会先站出来保一下,反之换成王晙,张忠也会出来作保。
  两个人各自所拥有的势力只是喜欢斗争,却不打算把对方给弄死,甚至不希望把对方斗得辞职不干了,那多没意思啊。
  现在王晙把麻烦的事情交给了张忠,一部分知道内情的人就看热闹。
  张忠还是那副一心为国,憨厚的模样,而且还拿个铅笔在一个本夹子上动着,让人一看便觉得这是个认真做事的老实人。
  王晙把事情一转移,张忠还在那写着什么东西。
  李隆基对着话筒咳嗽一声,张忠继续写。
  “张卿,永诚,该你了。”李隆基不得不把语气放重点。
  写着什么的张忠像刚睡醒一样抬起头,茫然地看向皇上。
  李隆基纳闷,说道:“张卿,把你的那个本夹子立起来让我看看。”
  张忠不敢抗命,只好无奈地立起来,附近和对面的人这下看到了,本夹子上面画了几个可爱的卡通小猪,还有圈圈圈起来的小猪说话的台词。
  字不小,张忠旁边的王晙故意念出来:“我是小猪乖宝宝,睡的早来起的早,吃饭时候吃饱饱,花儿小鸟对我笑,永诚兄,好诗,哈哈,没想到状元的永诚兄如今文笔更胜以往啊。”
  其他人听到王晙念的,一个个忍不住笑起了来,李隆基也是忍俊不禁,这可是曾经当过进士科状元的人,就写这么个东西?
  张忠憨厚的脸上露出一丝红晕,忙解释:“给我家吉祥如意写的儿歌,小宝和鹃鹃不在,一直是我家的内院管着,我作为父亲,还有叔叔来说,应该给家中的小宝贝们写点东西。
  我倒是想写,今朝chūnsè待秋实,流水浮云应如此,但小家伙们能听得懂才行啊,要是小宝和鹃鹃在,我也不至于练这种难看的简笔画,为了孩子,状元又如何?”
  张忠的话说完,众人不再嘲笑了,连附近的王晙都向着张忠露出祝福的笑容。
  大家都知道,张忠的儿子和儿媳妇现在不能带更小的弟弟妹妹们玩耍,正在遥远的边关为国而战。
  那么四个小家伙的教育必然要交给其他人,但效果上绝对比不了张小宝和王鹃的亲自教导。
  这是一种牺牲,谁要是不服气,谁可以看看小贝九个孩子如何,到时候一比较就全明白了。
  “永诚辛苦了,现在先说说关于小宝提出来的政策带来的后果吧,等着下朝之后,我亲自去看看四个小家伙,带他们一同去看电影,朕非常愿意为前线征战的将士们做点什么。”
  李隆基朝西边望望,感慨地叹息一声,对张忠说道。
  张忠收起本夹子,不好意思地向别的人笑笑,再小声询问一下,知道王晙刚才说的是什么,开口:“小宝的国策提出来,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大唐各个行业的生产效率,但相应的也是由于政策,把一部分聪明人给显露出来。
  这部分的聪明人不仅仅是协调和管理能力强,同时也知道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臣听闻现在有一部分人已经自己联合起来,为了秋收的时候增加收入,打算留着粮食不卖,让整个市场上出现缺粮的情况,以此来抬高他们手中的粮食价格。
  臣已经在联系小宝,现在还没有消息回来,想是过不了多久,小宝的应对手段会传到臣的手中,到时候臣就按着计划来做。”
  张忠这个时候没有刻意撇清关系,直言说向儿子那里传消息了。
  李隆基和其他臣子们点点头,正要说话的时候,下面有人跑进来,大声喊着:“报,六诏归顺书已经送到,六诏归顺。”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