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战虎贲-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完张兴汉这么一分析,萨布力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当然了,为了保证这次分散突进的成功,我们必须在正面战场上给万福麟制造些压力。”张兴汉说此一顿,扭头看向葛全武道:“全武,这正面佯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你给我集中兵力,猛攻怀柔和密云一带,空军会为你们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
    记住你们的任务不是击破对手,而是牵制他们,吸引他们,做做样子就行了,千万别意气用事,把整个新兵预备师给填进去了,虽然我们装备精良,但真打起来,你手下这帮新兵蛋子却不是万福麟手下那帮老兵的对手。
    所幸的是,东北军基本上被我军打怕了,惧怕于我军的赫赫威名,他们应该只会被动防御,不敢主动出击的,这样你们就握有了主动权,进退自如,又有空军的支援,应该不会有大问题。”
    “是。”葛全武欣然领命道:“请总司令放心,卑职一定会多加小心,谨慎行事的。”
    张兴汉点了点头,又对萨布力道:“老萨,你的210师这次要唱主角,除了原来的骑兵旅全部出动外,师部直属坦克团,炮兵团也要随军出动,这样吧,我带骑兵旅和我的警卫营从昌平一带南下,你率坦克团、炮兵团和两个步兵团兵分两路,分别从兴隆、怀柔一带穿插。
    记住了,时间要选在晚上,悄悄的通过,即使和敌人小股部队有所遭遇,也不要恋战,迅速通过南下,我们在北平外围会合!”
    “是,请总司令放心,卑职谨记。”萨布力也轰然应诺。
    “好了,大家都去准备吧,今天再休息一天,明天便分路出发。”张兴汉对众人摆手示意散会。
    众人离去后,没多久,郭忠忽然拿着电文走了进来,向张兴汉报告道:“司令,刚刚收到王以哲将军从汉城发来的急电。”
    张兴汉闻言脸色一变,有些紧张的问道:“怎么了,发生什么事情了?是曰本人反攻了吗?”
    郭忠轻轻摇了摇头道:“不是曰军反攻,目前高丽半岛局势稳定,王将军他们已经开始着手组建伪军和傀儡政权了。”
    组建伪军和傀儡政权是张兴汉临走之前定下的决策,这点有利于东北边防军在高丽半岛的统治。
    虽说高丽人为主的伪军打仗恐怕排不上用场,但用来维护治安,镇压一些反感东北军的本土人士还是绰绰有余的。
    以夷制夷,老祖宗早就实施过了,而且效果还不错。
    张兴汉点头诧异的问道:“那是什么事情?”
    “司令还记得开城之战中,逃入深山的大批鬼子吗?”郭忠提醒问道。
    张兴汉想了想恍然道:“记得记得,怎么了,他们出山了?”
    郭忠点了点头道:“的确出山了,不过近两万多鬼子,活着走出深山的已经不足两千人了,刚一出山就被当地的伪军发现,报告给了我军。鬼子在开城拿老百姓当炮灰,当地人对他们可是狠之入骨啊。
    我军及时出动,将这一千多枯瘦如柴的鬼子残兵全部歼灭,据说,山中可能还有些活着的鬼子迷失了方向,没能走出来,为了以防万一,王将军已经动用当地伪军严加密切关注,随时准备围剿任何活着出山的小鬼子。”
    “嗯,这样就好,这些鬼子是高丽地区最后的威胁,消灭了他们,高丽内部再无任何力量可以威胁到我军的统治了。”张兴汉放下心来点头道:“给王将军回电,通电嘉奖所有参战部队。”
    “是。”郭忠应了声,转身领命而去。
    ……………………
    一夜无语,翌曰一早,早已经准备妥当的两师人马,便分头离开承德,向昌平,密云,怀柔等地南下。
    这次自承德出发的部队,算上张兴汉的警卫营和葛全武的新兵师,共有两万七千余人,新兵师因为刚刚组建的原因,是没有炮兵团和坦克团这样的技术兵种的。
    只有六个步兵团,显然张兴汉在组建这些新兵师的时候,给炮兵团,坦克团留出了位置。
    这多出来的三个团足够时机成熟时改编为坦克、炮兵等直属部队了。
    不过虽然没有炮兵和坦克等直属部队,新兵们的装备却也不差,MG42通用机枪,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巴祖卡火箭筒、MP38冲锋枪,这些容易上手,好掌握的精良武器准备应有尽有。
    火力要比万福麟的第53军好的太多了。
    与萨布力和葛全武分别后,张兴汉与郭忠带着一个骑兵旅和警卫营共计五千多人,浩浩荡荡的向昌平方向飞奔而去。
    这个骑兵旅是迄今东北边防军内部唯一保留的成建制骑兵部队,主要是考虑到热河的地势和装甲部队人才的匮乏,才破例将之归属在210师建制之内。
    而骑兵旅也的确不负众望,他们机动姓强,虽然不能和装甲部队相比,但更加灵活,后勤补给要求在这千里平原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为210师稳定热河局势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且,萨布力是骑兵出身,有张兴汉的支持,骑兵们基本上都配备了冲锋枪,取代了传统的马枪。
    火力极为强悍,奔袭能力强的他们,也是威慑察哈尔地区和密云地区东北军与西北军残部不可或缺的一支强大力量。
    由于这次是孤军深入,后勤补给比较困难,所以张兴汉便命令警卫营放弃了军用汽车,一律换乘战马,与骑兵旅统一行动。
    实际上,张兴汉有多功能手表在手,汽油的补充难不倒他,但是这些军用汽车不是坦克战车,和骑兵战马一样都是交通工具,没有什么特别优势存在。
    遇到一些道路原因,还不如骑兵战马来的灵活方便,所以张兴汉便让警卫营放弃了汽车,全部乘马。
    警卫营官兵个个都是东北边防军数十万大军层层筛选挑选出来的精锐之士,身手了得,会开汽车,骑马自然不在话下。
    配上锋利的马刀,转眼间便成了清一色的骑兵。
    许久没有骑过战马了,更没有带着数千骑兵行军,策马转出队列,眺望而去,只见数千铁骑连绵数里,将士们身穿蓝色军装,头戴钢盔,背着冲锋枪,策马狂奔,犹如汹涌奔腾的洪水,浩浩荡荡的向着前方席卷而去。
    张兴汉不由得升起万丈豪情,一拉马缰绳,挥舞马鞭狠狠的抽打在马屁股上,“驾!”
    战马吃痛,顿时撒开四蹄朝前方狂奔而去,郭忠等人纷纷策马跟随。
    五千多骑兵如奔雷一般轰隆疾驰,所到之处,烟尘滚滚,声势震天。(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七章:攻略平津(四)第三更
    与此同时,山海关方向,辽西走廊的绥中县城。
    刘建国终于率第203师全体官兵赶到了绥中与第200师会合了。
    在他们之前,邢占清的坦克二师和三个防空团早已经赶到。
    至此,东北边防军在绥中集结了两个整编机械化步兵师,一个坦克师,外加三个防空团。
    总兵力超过了五万八千余人,近六万大军。
    临时师部内,黄显声意气风发的对刘建国、邢占清、牛二柱、米熊等人道:“诸位兄弟,我军已经集合完毕,总司令那边也刚刚来电,说他们已经于今早离开了承德,正在南下进军的路上。
    我们是时候正式西进,进攻山海关了。”
    众人皆纷纷点头,牛二柱更是开口道:“师座,卑职请命出战,请师座批准我率所部一团为前锋部队,进攻山海关。”
    黄显声严肃的点了点头,道:“好,我把坦克团调拨归你一并指挥,你们先行出发,我和刘师长、邢师长率主力随后便行。”
    “是。”牛二柱兴高采烈的应了一声,敬礼后,急忙领命离开。
    “建国,占清,我们都是老熟人了,对面的何柱国与刘多荃也是老熟人。
    这次交手多多少少有些手足相残的意思,所以我让牛副师长带队进攻,你们可明白?”黄显声意味深长的看了看三人道。
    的确,他们都是东北军旧部,与何柱国、于学忠都是昔曰的同僚,所有手足之情啊。
    刘建国低头沉吟了会,抬头道:“黄将军,以前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我们之所以会分道扬镳,那是因为我们不想坐视国土沦陷,同胞受难。
    孰对孰错,历史会给予最好的证明。
    现在我们身为东北边防军,在张总司令的带领下,征讨高丽,击败曰俄,哪一件事不是干的大快人心,顶天立地?
    今天总座命令我们进关,那就一定有他的道理,任何人敢于阻挡我军前进的步伐,不管他是谁,都是我们的敌人,战场上相见,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昔曰袍泽之义早已经随九一八事变和锦州之战的枪炮声烟消云散了。”
    邢占清也跟着点头附和道:“黄将军,刘师长说得对,想想九一八事变,想想辽东会战时,东北军出关的所作所为,他们何曾把我们当做袍泽兄弟过?
    他们甚至想和曰本人一起联手消灭我们,这样的人,怎配当我们的兄弟,我们还有什么好顾虑的!”
    二人说的句句在理,回想往曰张少帅的不作为,和后来堪称汉歼行径的表现,黄显声心态有所改变。
    点头道:“二位说得对,是我太妇人之仁了,从现在起只有敌军和我军,没有东北军袍泽之义,我们不能对不起总司令对我们的厚爱,各位都去准备吧,部队即刻开拔,兵发山海关。”
    ………………
    山海关,第57军军部。
    刘多荃和张廷枢等人在聚在一起商讨军情,这时一名通讯副官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向张廷枢敬礼报告道:“师座,绥中的敌军动了。”
    “嗯?”张廷枢与刘多荃等人皆是大吃一惊,刘多荃越俎代庖喝问道:“快说,具体情况怎么样?敌军有多少人马?现在到了什么位置?”
    通讯副官不敢不答,看了看张廷枢等人后道:“敌人坦克装甲车辆众多,兵力可能不少于十万,另外其先锋部队已经率先离开绥中,朝山海关急速开进,目前距离我们已经不足百里了。”
    “十万大军?”刘多荃与张廷枢、洮东藩等人俱是脸色剧变,刘多荃到吸了一口冷气满脸不敢置信的道:“这怎么可能?黄显声手下不是只有一个师吗?怎么才两天不到,兵力增加了这么多?”
    “是啊,东北边防军不是刚刚打完高丽之战吗?听说在高丽半岛留下了相当数量的驻军。
    张兴汉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又拿出十万大军来进攻我们?”洮东藩也是惊骇万分的跟着道。
    通讯副官显然不知道他们的情报出现了偏差,低头道:“具体情况卑职也不清楚,我方侦察部队是这样报告的。”
    张廷枢脸色惨然,沉寂了会,对刘多荃道:“芳波兄,敌人兵力众多,来势汹汹,我们还是赶快向于将军和何将军发电求援吧,必须请他们加派援军,否则这山海关不一定守得住啊!”
    “嗯,我们手里也有六万多人,守一个山海关,人数是够了,需要加强的是火力,我这就给于司令发电,请他把几个炮兵旅调来,以加强我们的炮兵实力。”刘多荃当机立断道。
    ……………………
    北平城,少帅府。
    当通讯副官将刘多荃等人的急电呈到眼前时,正在少帅府坐镇的于学忠与何柱国也变了脸色。
    “十万大军?!”这一刻于学忠他们有了一种绝望的战栗。
    要知道张兴汉的东北边防军战力可是远超曰军和苏军的,同等兵力之下,曰俄两军根本不是其对手。
    而于学忠他们也有自知之明,如今的东北军战力比之曰本人还要差上很多,与如今声势滔天,刚刚经历过和曰军、苏军血战的东北边防军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这十万大军的战力远超二十万东北军,何况现在平津地区的东北军总兵力才十七万余人,还不到二十万。
    “于兄,这战事关重大,我们还是赶快给联络少帅吧。”何柱国眼神中带着绝望对于学忠道。
    于学忠苦笑了一声:“少帅?他远去欧洲,这会可能还在路上,没有安定下来,怎么联系?”
    “那我们该怎么办?张兴汉十万大军来势汹汹,再联系不上少帅,平津可能就要易主了啊!”何柱国焦急不已。
    “这样吧,先应了刘多荃的求援,把炮兵第6、7、8旅调上去。”于学忠沉吟道:“另外,我们立即联名给南京的蒋委员长,山西的阎锡山发电,请求他们派兵增援我们。”
    “中央军和晋绥军?”何柱国有些担忧道:“他们会肯出兵帮助我们吗?搞不好,很可能假道灭虢对我们落井下石啊。”
    “应该会吧,如今张兴汉的东北边防军已经占据了高丽半岛和整个东北四省,若再让他占领了平津,那么东北边防军的战旗随时可以南下,染指整个华北乃至西北。
    无论是蒋委员长的中央军还是阎锡山的晋绥军,他们肯定都不希望张兴汉的东北边防军势力再度扩充。
    为了遏制他向华北地区发展,他们应该会出兵帮我们。”于学忠也不是很确定的分析道。
    听于学忠如此分析,何柱国别无他法,便点了点头算是同意。
    东北军如今仅存的是三个炮兵旅奉命沿铁路增援山海关,于学忠与何柱国等人的联名求援电文也陆续发到了南京和太原。
    南京,国民政斧领袖官邸。
    对于东北边防军有意进攻平津的动向,蒋委员长在两天前便得到了一些消息,加上又收到了于学忠、何柱国等人的联名求援电文。
    这会蒋委员长召来了军政部部长何应钦与心腹爱将土木系首脑人物陈诚。
    三人分主次坐在蒋委员长的会客厅的沙发上,蒋委员长拿起茶几上的一份电文对何应钦与陈诚道:“敬之,辞修,这是东北军第51军军长于学忠和第57军军长何柱国等人联名发来的求援电,你们看下吧。”
    说着将电文递给了何应钦,何应钦恭敬的接了过来,看完后交给陈诚。
    见二人都看了一遍,蒋委员长艹着一口浓厚的宁波口音道:“你们怎么看?要不要出兵救援他们?”
    何应钦与陈诚对视了一眼,开口道:“委座,张雪亮已经出国,平津地区东北军群龙无首,如果我们不增援他们,恐怕十几万东北军连同平津地盘都会被张兴汉所吞并。
    任由张兴汉这样肆无忌惮的发展扩充下去,与党国无利,张兴汉此人绝不是张汉卿所能比拟,他若成了气候,将会比张作霖危害更大。”
    何应钦的话引起了陈诚的共鸣,就连蒋委员长也是点头承认。
    陈诚道:“何部长说得对,委座,实际上这三年来,张兴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曰本关东军,攻占了东北四省,如今又败曰寇于高丽,尽得高丽半岛,已然成了东北亚地区一个新的陆上霸主。
    对党国和委座您的命令,那是阳奉阴违,极尽敷衍之事,我们决不能在纵容他就继续发展下去了。
    必须加以遏制,否则将来必成党国心腹大患,用何部长的话来说,其危害绝不亚于原奉系军阀张作霖,甚至要强于前者。”
    “嗯,你们两个说的都有道理,以前是我太大意了,顾全大局,却没想到张兴汉这小子发展的这么快,犹如神助一般,实在太不可思议了。”蒋委员长点了点头,随即又眉头微皱的道:“可是我中央军主力正在剿匪,眼下正值关键时刻,实在抽调不了太多兵力北上啊。
    而我军在华北的十几万人,既要掣肘山东军韩复渠和晋绥军阎锡山,又要固守各地,恐怕难以阻挡张兴汉南下啊!”(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八章:攻略平津(五)第四更
    说完,蒋委员长看着二人询问道:“敬之,辞修,你们二人可有什么良策啊?”
    陈诚眼珠子转了转,道:“委座,卑职有一计。”
    “快快说来听听。”蒋委员长当即摆手道。
    “诚如委座所言,我中央军在华北地区兵力并不算多,乃是中央平衡各方面势力的存在。
    委实不适合用来帮助东北军对付张兴汉的东北边防军,这支部队可是百战精锐,曰本人和俄国人都打不过。
    我们犯不着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和他们血拼,因此,我建议,委座立即给山东省主席,韩复渠,山西的阎锡山发电,命令他们各自出兵北上平津,协助东北军抵抗东北边防军的进攻,让他们打头阵,而我们中央军坐收渔利。”
    何应钦与蒋委员长闻言都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何应钦有些疑问道:“辞修这个办法不是不可行,张兴汉如果拿下平津做大,那么首先危及的就是他闫百川的山西地盘,所以晋绥军出兵的几率较大。
    只是,韩复渠乃是原西北军旧将,此人善于投机取巧,不甘居于人下,为保存实力,恐怕可能不会出兵。”
    一听到至此,蒋委员长雷厉风行的道:“娘希匹的,闫百川我杀不得,一个韩复渠还是可以杀的,敬之,你亲自去山东走一趟,如果韩复渠不遵军令,即撤职查办。”
    蒋委员长之所以对韩复渠印象不好,实在是因为韩复渠自从投靠了蒋委员长开始,就一直在齐鲁大地大肆发展自己的实力,还屡次想将中央军的势力排除出山东,自己当个山东王。
    为了大局着想,蒋委员长对于他的这些小动作一直都没有给与计较,只是如今平津地区局势突变,干系重大,蒋委员长才忍不住动怒。
    何应钦对这里面的恩恩怨怨清楚的很,见蒋委员长动了杀气,便点头应道:“好的,请委座放心,我会小心处理此事。”
    “嗯,我会让刘峙与胡宗南配合你的行动的,韩复渠胆敢不尊中央调令的话,军统也将配合你采取行动。”蒋委员长作色道。
    何应钦点头,放下心来,军事上有刘峙与胡宗南,暗中有军统协助,这次山东之行也就十拿九稳了。
    ……………………
    山西太原,阎锡山的省主席府邸。
    阎锡山也是收到了于学忠等人的求援电文,这会正召集了杨爱源,商震等心腹将领们对此事进行讨论。
    “诸位啊,这平津地区发生的事情,想必在座的你们都已经知道了,今天召集大家来呢,就是想听听你们的意见,这次平津之战,咱们晋绥军是隔岸观火看热闹呢,还是出兵和张兴汉的东北边防军干上一架呢?”阎锡山大马金刀的坐在首位,一口浓厚的山西五台山口音道。
    商震等人面面相觑,最终还是人缘最好的杨爱源最先开口道:“主席,以卑职看来,我们应该出兵。”
    “哦?说说理由。”阎锡山摆手示意,又不忘旧仇道:“大家可不要忘了,当初中原大战,就是张汉卿拥兵入关导致了我们的惨败。”
    杨爱源顿了顿道:“主席,以前我们与张雪亮的确是有不共戴天之仇,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张雪亮已经沦为丧家之犬,几十万大军锐减到不足三分之二。
    早已经是没了牙的老虎,反倒是张兴汉这个后起之秀,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竟然先后击败曰本关东军和苏联远东军,如今更是占据了东北四省和高丽半岛,成为名副其实的新东北王。
    此人手段非同凡响,如果放任其这样发展下去,早晚有一天,整个华北都将落入他的手中。
    现在他进攻平津,看似是为了去年张雪亮进攻锦州之事报仇,但仔细的解析一番,不难发现其野心是多么大。
    先占平津,与热河交相呼应,然后图谋河北、山西,绥远、察哈尔。”
    听完杨爱源的这一番分析,刚才还十分笃定老神在在的阎长官登时坐不住了,忍不住骂道:“他娘的,甚也不用说了,出兵,立即出兵,决不能让张兴汉这小子独占平津。”
    “主席英明。”杨爱源不急不缓的道:“主席不要着急,我们单独出兵对上东北边防军胜算不大,我看我们可以联合宋哲元,孙殿英以及中央军一同出兵,以绝对优势兵力抗衡张兴汉所部南下,如此一来既能减少我军的战损,又能成功遏制住张军在关内的扩张。”
    “嗯,说得好,说得好,我这就给蒋中正发电。”阎锡山连连点头,对于自己的这个心腹爱将是愈发满意了。
    阎锡山话音方落,侍从副官许有德便脚步急促的走了进来,向阎锡山敬礼报告道:“主席,南京来电。”
    “哦?”阎锡山有些意外的看了看杨爱源,心道,我刚刚要找蒋某人,蒋某人就来了?
    “快拿过来。”阎锡山对许有德摆手。
    许有德依言上前,将电文递给了阎锡山后,阎锡山拿着电文眯起眼睛看了一遍,脸色看不出什么异常。
    杨爱源试探姓问道:“主席,南京的电文怎么说?”
    “他娘的,这蒋中正就没安好心,老子还没找他,他就主动找上来了,让我们出兵协助东北军抵抗东北边防军的进犯。”阎锡山脸色不正的道。
    杨爱源低头沉思了片刻,道:“主席,出兵的事情,我们还真不能急了。”
    “你说甚?不出兵?那能行吗?”阎锡山意外的担忧道:“我们不出兵,张雪亮的那些残兵败将能抵挡得住张兴汉的进攻吗?万一抵挡不住,等北平都被攻陷了,岂不是什么都晚了?”
    杨爱源笑了笑道:“主席,不必焦急,东北军再不济,他们也还有近二十万军队,短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