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朝好女婿-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少说废话,赏你的。”吴老二将一锭银子塞到小二手头。
小二一看,吓得吐了下舌头。
正是五两的大银锭,心叫一声:乖乖,好大手笔,果然是官家贵公子。
他这种当小二的平日间也没有薪水,等到过年的时候,才有二三两岁钱,看到这么多钱,眼睛都绿了,也管不了那么多,扶着吴老二就朝后面走去:“谢少爷的赏,小人着就送你过去歇了。”
人家是贵公子,家里的官可比梅巡检大多了。看样子,两人又有渊源,倒不怕梅巡检等下回来生气。
到了后面,首先是一个大院子,两面都是一溜平房,那是普通客房。
就见着有几个浓装艳抹的女子朝其中几个房间钻去。
吴老二怪叫一声:“怎么回事,怎么有女人?”
小二尴尬道:“是客人叫的窑姐。”
吴老二看了看喃喃道:“好丑!”
很快,小二就将吴老二扶进了苏木的院子,让他在院子里的躺椅上坐下:“少爷,你就在这里等着吧,要喝茶吗,小人这就给你送一壶来。”
“我醉欲眠,君且去!”吴老二挥了挥手。
小二眨巴着眼睛:“少爷……你说什么,小人听不懂!”
吴老二怒喝:“胸无点墨的混帐东西,这句话都听不明白。本少爷说了,我醉了,你他妈跟我滚蛋!”
小二这回听明白了,抱头鼠蹿而去。
这个时候,靠北屋子里传来扑哧一声笑。
第三百七十五章 又一个不速之客
说起沧州,世人只知道这里有天下间数一数二的大盐场。又因为靠近京师,却成为朝廷的应急钱袋子,一旦朝中有急,两淮和浙闵远水救不了近火,反倒是长芦盐场能抵些急。
以盐而名,以盐而兴,沧州虽然规模不大,却是北直隶最繁华的地段。
可别人却不知道,沧州的风景也是不错,尤其是靠近大运河的水西门一代。
值此艳阳天气,青天一碧,河风中,白帆点点,渔歌相和,竟有一种别样的悠闲韵味。
也因为如此,遇到天气好的时候,城中富贵人家或者风流书生都来到河边席地而坐,或置酒高会,或观风赏月,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个时候,水西门城楼子上的也有人设下酒宴。
城楼子平日里都是关着的,无关人等也上不去。
能够在上面饮酒作乐的必然是达官贵人,也只他们有这样的权力。
同河边草坪上痛饮狂歌的书生们不同,同水边花团锦簇的热闹景象不同,城楼子上却显得很安静,酒宴的规模也小,就三人。桌上的菜肴也简单,不过是时令蔬菜果子。
至于城楼子上的守门老卒,也被这三人赶了下去。
这三人身上都穿着大红官袍,如果有熟悉大明官场的人定睛看去,定然会惊叫一声。
依这三人胸口的补子来看,一个是从三品,一个是从四品,另外一个是从六品。
这沧州城中从三品的官员只有一人,那就是盐运司的同知刘孔和刘老爷,这人大约五十出头,很瘦,一脸的疲惫。
他恹恹地将手中的筷子拍在桌上,看着河景,叹息了一声:“沧州真是一个风水宝地啊,风调雨顺,又有海盐、漕运之利。身处其中,直叫人觉得,这就是一个太平盛世。”
另外那个四品的官员点了点头,一脸的阴霾,却不说话。这人乃是盐运衙门的副使景亭景大人。
坐在对面从六品官员沉声问:“刘使同、景副使这么急叫我杨自烈过来,怕不仅仅为看这河景吧?”
这人霍然是沧州同知杨同知。
刘孔和却不回答,反道:“最近一期的邸报杨州同可曾看了?”
杨同知乃是两榜进士出身,年富力强,心思也快,自然知道刘孔和不会平白发问。
盐运司的都转运使在正月间被朝廷免了职,放回家养老去了。说起原因也挺奇怪的,明明上的理由是转运使年纪已高,但拘朝廷中的消息灵通人氏透露,真正的缘故是刚在京城病故的淮王在进京时在沧州勾留了数日,其间都是由转运使接待应酬的,也因为这样,触怒了张太后,被罢官夺职。
如此看来,淮王的死蹊跷甚多。
不过,这不是杨同知应该关心的事情。实际上,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是这个转运使的缺由谁来补。
对这个位置,刘孔和刘同知是觊觎许久的了,他在京城也有很大背景,运作了很长时间。可说来也怪,这都半年过去了,朝廷那边却没有消息传来,也不另外调人过来,转运使一职就这么空着。
刘孔和起来和杨同知也有几分渊源。
杨自烈中举人时的座师乃是刘大人的同窗。论辈分,杨同知是他的晚辈。
听到他问,杨同知一手端着酒杯,一手抚摩着下颌的胡须,整理了一下思绪:“上一期的邸报下官也读过,不过是一些官员的任命。若说起大事,就是入夏以来,各地都是水灾,其中真定府受灾害尤烈。听说易水暴涨,将定兴、荣城、雄县都被淹了,同时,任丘、高阳、安州也过了水……怎么了?”
说着话,他突然感觉不一丝不对,面上变色,声音有些微颤:“可是朝廷有了旨意?”
盐司副使景亭沉重地点了点头:“杨州同果然心思清明,竟想到这处了,确实如此,听我在户部的同年来信说,朝廷有意赈济,可惜户部却拿不出钱来,就让长芦盐司发银。”
“什么!”杨同知手一颤,酒杯落地,酒液淋了一身:“多少?”
“还没定,不过,内阁的意思,若要赈济这么多个县城,怎么也得两百万两。”刘同知缓缓说:“具体数字,要等朝廷派去沧州巡视的钦差回京才能计算出来,视灾情而定。”
“两百万两?”杨自烈杨同知骇然变色,忙转头问景亭:“景副使,敢问,盐司银库房还有多少现银子,实在不够,我沧州银库也可以凑一点,再叫盐商们出点血?依下官计算,五十万两还是能够凑出来的。”
他心思了得,只瞬间就计算出这三人阵营若能调动的资源。
“只剩两千两了。”景亭苦笑。
“啊!”杨同知身体一软,差点从椅子上滑落在地。
他只觉得心中一团混乱,趔趄地走到雉堞处,大口喘息,几乎要忍不住从城楼子上纵身跃下,来一个一了百了。
“州同,不可!”景亭惊叫。
“杨自烈,你要干什么?”刘孔和刘同知也叫了一声,又怒道:“君子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枉你也是两榜进士出身,养气功夫都修到什么地方去了?”
听到师长教训,杨同知这才冷静下来,一脸的惭愧,一作揖:“多谢同知教诲,下官知道错了。”
刘孔和叹息着摇头:“库中确实已经没钱了,实在是那事实在要紧,却不足为人道,若是泄露出去,咱们的罪就重了。自烈,你也不要懊丧,事情还没有到最坏的地步。地方上的事情本我是清楚的,就算是风调雨顺的年景,也要报点小灾上去,叫朝廷减免钱粮。也不用多,就算是一成也是白赚的。遇到小灾,就要当成大灾了。不但能够免除赋税,搞不好能能得点赈济。真定从来就只有旱,就没涝过。这次搞不好就是欺瞒朝廷的,否则太后也不会派钦差实地勘验。”
景亭也连连点头,然后道:“杨州同,不管如何,未雨绸缪。如果事情真如孔同知所料想那样只是小灾,两百万两尚不至于,三五十万还是有可能的。咱们分头去想办法,先准备着。”
杨同知点头:“景副使说得是。”
当下,刘孔和与景亭就下了城楼,自会盐司筹银去了。
等两人走远,杨州同又在雉堞那里站了片刻,正计算着自己能够解决多少银子。
正想着,就听到城楼下面有个小女孩子稚嫩的声音软软道:“娘,到地头了吗,囡囡好饿!”
沧州不是军事要地,城楼都修得矮,只四五米模样。
杨同知从城楼上看下去,顿时喝了一声彩:“好漂亮的小丫头。”
却见说话这小丫头大约六岁模样,头上挽着抓髻,唇红齿白,皮肤吹弹可破,就像是从画里走出来一样,只脸上有些脏。
“到地头了。”一个女人在说话,声音中竟充满了喜悦。
因为靠着城墙,也看不清楚模样。
杨同知听她们的对话,心到,这应该是来投亲的。
听口音,应该是真定人氏……真定。
杨同知心中一动,忙下了城楼,就看到一个二十出头的小妇人正拿着麻布沾了点河水给女儿囡囡洗了脸,又给在她自己的脸上擦了擦。
母女二人先前都五花脸,可洗完脸之后,杨同知只觉得眼前一亮,忍不住在心里赞了一声:“好一对母女花,小的含苞欲放,做娘的那个却如盛开的栀子。”
“娘,你还漂亮啊!”囡囡拍手笑道:“娘,这几日都没见你洗脸,现在却打扮起来,是不是就要见到爹了才这样,羞羞羞!”
说着话,就伸出手指刮着自己的脸。
她母亲的脸微微有些发红,抬手欲打,却听到有人咳嗽一声,回头一看,却是一个穿着大红官袍的老爷。
她吓得面色一白,慌忙跪在地上:“民女梅娘扣见老爷。”
喃喃也奶声奶气地说:“囡囡给老爷磕头了。”
杨同知一把将小丫头拉起来,笑道:“都起来吧,梅娘,本官且问你可是真定人氏,来沧州做甚?”
梅娘站起身来,“回大老爷的话,民女是真定府定兴人,家里受了灾,来沧州寻孩子他爹。”
“定兴……”杨同知一震,想起先前刘孔和所说的话,急问:“你们真定遭水灾了,严重吗?”
梅娘道:“回大老爷的话,好大水,水都淹到县城的城头了,到处都是尸体……死了好多人!”
回想起水灾那一幕,梅娘娇好的面容上全是惊恐:“若不是我家地势高,只怕……只怕已经葬身鱼腹,但地都淹了,房子也被泡塌了。”
杨同知瞳孔一缩,呼吸急促起来,急问:“除了你们定兴,其他几个县呢?”
梅娘眼圈一红:“都淹了,据说比我们县还厉害!”
“什么!”杨同知只感觉一阵天旋地转,眼前突然一黑,身体摇摇欲坠。
内心中,一个声音在喊:事发了,事发了,这次是神仙也救不了啦!
“大老爷,大老爷,你怎么了?”梅娘的声音将他从混沌中唤醒过来。
“没事,本官没事……”杨同知长长地喘了一口气:我不能乱,我不能乱,总归是能想出法子的。
第三百七十六章 城中有妓女否
这个时候,囡囡又叫了一声:“娘,囡囡好饿,囡囡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能不能给我买个火烧?”说着话,小丫头的眼珠子就直勾勾地盯着旁边一个买驴肉火烧的。
梅娘见女儿饿成这样,心头难过,道:“囡囡乖,马上就见着爹爹了。到时候别说火烧,就算是酱驴肉,烧驴蹄筋,都有得吃。”这次真定大水,家中的东西都被冲得精光。
加上家里本穷,实在活不下去了,这才来沧州找自家相公。这一路,母女二人风餐露宿,吃尽了苦头。到昨天,手中最后一文铜钱已经花了出去。
今天若不是已经到了地头,还真要饿死了。
看到这对母女褴褛的衣衫,看着小女孩子饿得发青的脸,杨同知叹息一声,将一串递过去:“给孩子买点吃的把?”
梅娘忙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头,道:“多谢大老爷,梅娘虽然家贫,却不是乞丐。马上就要寻着我家汉子了,他也是个爱面子之人,若知道这事固然会感念大老爷恩德,可却要责怪妾身没有志气。”
看着梅娘坚强的神情,杨同知感动,心中赞了一声:好女子!这女人看情形是饿得狠了,可即便如此,依旧不肯食嗟来之食。她能如此坚强,我杨自烈也不过遇到一点难事,却自怨自艾,算什么君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梅娘依旧跪在地上,道:“大老爷,我家汉子也在沧州衙门里做官,据说是个巡检,姓梅名富贵。大老爷,知道他在什么地方吗?”
什么,你是梅富贵的妻子?杨同知心中剧震,目光复杂地看着梅娘。
对于梅富贵,他杨同知是一点好感也无。尤其是上次顾家私盐一案之后,对他的观感也恶劣到无以复加。
也就是因为那事,关知州竟顺势免去了马全的副巡检一职,将巡检司牢牢地掌握在手中,剪除了他一条臂膀。否则,正值用钱之际,巡检司那边怎么说也能积攒个千余两灰色收入。
虽然不多,可苍蝇虽小也是肉,关键时刻也能派上用场。
不过,梅富贵不过是一个小人物,也上不了沧州政界的台盘,杨同知还不将他放在眼里。否则,若是想动他,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梅富贵乃是关知州的人,动了他,同关知州也不好相处。
也因为这样,杨同知才没有去找过梅富贵的麻烦。
不过,他今天心情恶劣,回想起来,自从认识这个梅巡检之后,他就开始走背时运,难道说这军坯是我杨自烈的煞星。
也不回答,杨同知狠狠一甩袖子,喝道:“你这贱人好不识相,本大人好心与你钱,却不受,反显得我市恩沽名一般。”
就转身走了。
“大老爷……”梅娘没想到先前还和颜悦色的杨同知却突然翻了脸,吓得她脸色苍白。
刚怯生生地叫了一声,抬起头来,那杨大人早就走得不见了踪影。
喃喃吐了一下舌头:“娘,这个就是官儿吗?”
梅娘温柔你摸了洋下女儿的脑袋:“是的,是官儿。”
“那么,娘,他的官大还是爹爹的官儿大?”
梅娘一笑:“爹爹一个武官,小得很,怎么比得上这位大老爷。”
喃喃眼睛都亮了:“那,娘,我们快些去见爹爹。”说着话就张开双臂,“娘,囡囡身上好软,抱抱!”
梅娘鼻子一酸,差点哭了起来,就起身抱起女儿。、
旁边那个卖火烧的贩子见同知大老爷走远,才摸着汗水小声问:“那女子,你可是找梅巡检?”
梅娘一喜,“还请这位大哥告知我家汉子的住处。”
小贩笑着朝东面指了指,说:“我家堂兄就在巡检司当差,整天听他说梅巡检是个好人,对人也恩义,听得多了,却也记住了梅老爷的名字。他就住在前方同福客栈里,快些去吧!”
梅娘谢了一声,寻了方向,抱着女儿朝前走去。
一想到就要见着三年多没见到的贼汉子,梅娘身上突然来了气力。
*************************************************
此刻,在苏木所租住的院子里,听到屋里一声笑,吴老二“咦!”一声,叫道:“什么玩意儿?”
屋中的笑声却停了。
这下,吴老二更是按捺不住好奇心,提起精神,摇晃着身体一脚踢开房门闯了进去:“谁,谁,谁敢在这里埋伏大爷,找死吗?”
他本就是一个泼皮出身,现在做了推官老爷家的公子,可思想观念上还是没有转换过来,内心中还没有接受自己的这个新身份,尤其是在喝醉之后,恍惚中,却将自己又当成了以前在北京城中厮混的地痞流氓。
在以前,他可没少被仇家伏击,打成猪头。
一时间,就条件反射地冲了进去,想来个先下手为强。
却不想,刚冲进去,却看到床沿上坐着一个身体窈窕的女子,身子正瑟瑟颤个不停。
“啊,女人!”吴老二一呆,不住地拍着自己的额头:“怪了,这里是哪个地方,我怎么来这里了,我不是来找苏木的吗?”
脑子里走马灯一样转个不停,就回忆了一些片段,只因为实在太醉,却显得模糊。
明朝蒸馏白酒是高级奢侈品,一般人根本喝不到。吴老二一时喝得猛了,也经受不住。
说起吴老二来沧州,却还有另外一段故事。
原来,他随父亲去扬州之后,仗着父亲的权势,整日就在扬州地界上打着父亲的牌子生发,只要有机会,他什么钱都敢吃,哪怕是黑钱。
他父亲是地方司法官,吴老二做起事来也有许多便利。到后来,甚至和不发商人勾结,帮他们走私通关。
吴老先生拿自己这个儿子也是没有办法,正好他这次带着兵卒要解库银回京,怕将儿子丢人扬州又闹出不可收拾的摊子,索性就将他一并带回京城。
回京之后,吴家父子自然是大大方方地住到肃穆家里去,也不见外。
不过,苏木却不在,一问,说是去沧州游学了,并带信过来说,他与沧州巡检司巡检梅富贵有旧,如今着借居在他那里。
当然,这是假话,所谓的梅富贵就是苏木自己。
在苏木家里住了两天,被父亲管束得浑身不自在,吴老二就借了个由头说要来沧州找苏木,并对父亲说,“你反正在京城耽搁几日后就会回扬州,不如到时候咱们在沧州回合。”
如此,才脱了身,带着小蝶和胡莹的信笺先一步到了这里。
拍了一下脑袋,吴老二的脑筋稍微情形了些,又想起刚才在外面客房处见着的那几个面上的粉多得跟白壁墙一样的女子,就恍然大悟:原来是窑姐儿!
他突然又记起苏木以前心情好的时候跟自己说过的一个笑话,就说曹操征讨张绣的时候,本来南阳太守张绣已经投降了。可曹孟得这天晚上突然骚动了,问手下“城中有妓女否”。手下人未来讨好曹丞相,说张绣的嫂子是有名的女子。
于是,曹操欲火攻心,将张太守的嫂子给XXOO了。
张绣听到这事,大怒,带兵伏击曹操。
也是曹操运气,好不容易拣回一命,但可惜他手下第一猛将典韦却死在乱军之中。
其实,这种情形在客栈中也不少见。北方还好些,在有销金窟之称的扬州,男女皮肉买卖甚是发达,从最高级的清馆人、扬州瘦马,到二十文钱一个野鸡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产业链。
无论是高级的青楼女子,还是窑姐,都有自己的地盘。清馆人自在青楼坐馆,但窑姐却比较乱,有的是在自己家里营业,有的则是去客栈包个房间,守株待兔。
看眼前这女子长得实在不怎么样,又画装。看她只是小丫头打扮,应该不是梅巡检的家眷,那么,就只有可能是这客栈里的野娼了。
吴老二虽然胡闹,可对色之一物却不怎么上心。但今天吃醉了酒,加上前一段时间突然成了官家公子,营养一跟上,就发育起来。
如今,酒壮色胆,竟有些骚动起来。
他笑着朝那女子走去,“敢问小娘子叫什么名字?”
如果是良家女子,见到有陌生男子闯进来,要么就大声呼叫,要么就会飞快逃将出去。这女子却怪,只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哑巴吗?”吴老二顺势坐到她的身边,依旧笑着:“小娘子倒也文雅。”
就伸出手去将她握住。
那女子还在瑟瑟抖着,却已经壮着胆子看了吴老二一眼。
吴老二有些不乐意了,仗着酒意喝了一声:“怎么,嫌我丑?这男人最重要的是有要本事,要能保护自己的家人,要有担待,如此才算是男子汉大丈夫。”
这话当然是以前苏木教训他时所说的,这个时候,吴老二就顺口就将这句话说出口来。
出乎他的意料,手上那女子却不抖了,猫叫一样,说:“其实,老爷刚才发怒的时候……其……其实很英俊……”
这倒是实话,吴老先生本就帅气,吴小姐也生得国色天香。基因在那里,吴老二怎么可能丑?
他的主要问题是没气质,太猥琐,叫人不忍淬睹。
今日吃了酒,又说起了大话,表面上看起来倒有几分男子汉气概,自然就英俊潇洒起来。
第三百七十七章 风雨将至
“啪!”一只细瓷杯子摔在低上,碎成一地。
大约是刚泡的茶,大热天的,依旧在地上冒着腾腾白气。
杨自烈杨同知心急火燎地回到自家宅,就喊口渴。
当等茶水送到,刚喝了一口,就烫得叫了一声,一怒之下就将杯子摔了。
听到杨大人的咆哮声,送茶过来的那个下人惊得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老爷饶命,老爷饶命!”
作为服侍他多年的用人,这个下人自然知道自家老爷的禀性,表面上看起来为人温和。可一旦发起怒来,下手却是狠毒。
这大概与他少年成名,可科举场上却一直不顺,考了二十来年才中了个进士,还是排名最末的赐进士的缘故。
说来也奇怪,看到杨大人发火,马全却不害怕了。
他被滚热的羊肉汤烫得满头是泡,带人回城之后,立即找郎中敷了药,此刻他恭敬地站在杨大人身前,整个就好象后世十里洋场上的红头阿三。
那郎中的药倒是不错,抹上去之后凉凉的,倒也不痛了,就是药味实在刺鼻。
可这杯子茶一砸下去,难闻的药味却瞬间被清香的茶水味道给压住了。
马全心道:听说杨大人日常所喝的明前龙井三两银子一斤,今日这杯应该就是了,果然好香。喝杯茶就要这么多钱,杨大人好生富贵。
“下去吧!”挥袖让下人退下,杨自烈这才皱眉看了马全一眼:“马全,怎么搞成这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