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好女婿-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此消彼涨,我军战斗力占优,此战倒是可以打的。”
  听苏木侃侃而谈,正德微微点头,面色温和了许多。、
  他舒展了一下身子,将手罩在火笼上取暖:“不过,苏木你忘记了一点。鞑靼人都是骑兵,机动能力突出。而我军又分别从各镇陆续开拔到战场,无法在短时间内集结在一起,根本没没法子捏成一个拳头打人。须防着小王子派出精骑,各个击破。”
  说到这里,他面上突然带着一丝笑容:“苏木,想当年咱们在你所住的小天井里玩兵棋的时候,不就复盘过宋时完颜银术可的战术吗。宋朝西军何等强大,可银术可硬是靠几千骑兵采取同样的战略,敲牛皮糖一样将整个西军给吃掉了。这次,须防备小王子采取同一战术。”
  苏木点点头:“大将军说得是,这也是臣刚才建议各镇兵马开赴战场时要瞒过了小王子。臣怕就怕鞑靼人采取这个方式,一点一点零敲碎消耗了我有生力。”
  正德正色道:“消耗我有生力量倒是不怕,怕就怕小王子惧了,直接跑回草原。如此,本帅岂不白来山西一趟。他北逃,果然实力大减。可将来,朕要想再歼灭他的主力,却没那么容易了。”
  苏木:“大将军说得是。”
  正德:“接着说下去。”
  苏木:“臣子的意思是,各镇兵马悄悄地进入战场,在关键时刻来一个大包围,聚歼鞑靼。”
  正德摇头:“小王子又不是蠢货,我大明发六镇大将军与之决战他也不可能不知道,这大同府中估计全是他的探马,这么多兵马来山西,自然已有对策,保不准已经想好要各个击破的法子了。”
  苏木突然一笑:“怕就怕他不各个击破,他若是龟缩在一起当乌龟,咱们还真拿他下不了嘴。如今,我大明兵分六路,小王子只需吃掉我们一路。咱们大军震恐,这一仗也不用打了。所谓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他肯定会这么干的,但吃哪一路,则得由咱们说了算。”
  正德眉毛一动:“说仔细些。”
  “咱们可以算好日子,在各路大将即将抵达战场的时候,让一路镇军卖出破绽,吸小王子全军来攻。小王子的注意力被这一路镇军吸引过去,自然无暇顾及其他五路。只要这一镇兵马将小王子拴死在一地,其他五镇可从容布置一个大包围,在关键时候杀出。此战的关键是……”
  “此战的关键是时机得拿捏得恰到好处。”正德大断苏木的话,找他一招手,又指了指身边的椅子:“过来坐。”
  苏木坐了过去。
  正德又指了指火笼:“天气冷,向向火。”
  “谢陛xiati恤。”苏木将手放在火笼子上,心中突然一暖,感觉横亘在自己和朱厚照之间的芥蒂正在一点一点消融。
    
    
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是个事情

      正德又道:“其实,还有个关键,卖出破绽的这路镇军对鞑靼的人的诱惑要特别大,大到小王子无法抗拒。”
  说着话,正德目光炯炯地看着苏木。
  苏木立即明白过来,实际上,在真实的应州大战时,鞑靼小王子也是听说正德皇帝在大同军中,这才率大军来攻。结果,久攻不克,战局拖延,等到其他各镇边军赶到时。小王子这才发现陷入重围,吃了个空前的大败仗。
  可是,作为一个臣子,苏木自然不敢提议让正德去做这个诱饵。否则,就有弑君的嫌疑。
  而古代君王,最最忌讳的就是这一点。
  苏木又不是傻子,怎么敢在皇帝面前提起这一点。
  别说建议让皇帝去做诱饵,就算说让正德皇帝上战场坐镇中军,那也是有谋逆的嫌疑。现在,作为一个臣子,最好的选择就是请皇帝呆在城防坚固的大同城中做个看客。
  多说一句废话,他苏木将来就有数不尽的麻烦。
  这一点,在历史上就有无数血的教训。唐朝开过初年,回鹘人年年入侵,唐太宗亲率大军出征。驻跸陕北一处行宫。这地方地势险要,李世民也是疏忽了,随身只带了一千侍卫。
  回鹘人听到这个消息,连夜发大军,从唐军两个集团的结合部走小路奔袭,一时间,唐太宗陷入危险之中,眼见着行宫就要失守。
  紧急关头,突然杀出一支唐朝大将军,这才击退回鹘。
  领兵的正是大将候君集,按说,候将军有如此护驾之功,将来的富贵荣华自是少不了的。
  可说来也怪,从那一天开始,唐太宗就对候君集戒心深重,最后,竟以谋反之名诛了侯君集三族。
  道理很简单,唐朝有严格的军规,没有统军大将军之命,任何人没有权力调动军队。侯君集虽然是事极从权,可由此可以看出他在军中的威信竟然大过皇帝的君权,这就埋下了他未来的杀身之祸。
  苏木对自己有一个情形的认识:“我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已,穿越到明朝也没想过要做什么大事业,不过是想好好过这一辈子,混一个荣华富贵罢了。说到底,我不过是一个官僚。既然要做官僚,自然有好处就上,有麻烦就躲,绝不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被人拿到把柄。”
  看到正德皇帝灼热的目光,苏木装傻,故意道:“这个诱饵自然是要让大同镇来担当的,其他几个镇的边军此刻还在路上呢!鞑靼人刚经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牛马想必死了不少,虽说他们已经抢劫了整个大同,可日子依旧过得艰难。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将大同镇军调出去,做出要与鞑靼人决战的态势。在一地集中大两的粮草辎重金银财帛,并示之以弱。有这么个便宜可拣,小王子必然不会放过。”
  “到时候,等鞑靼来攻,却发现我军已经准备妥当士气高昂,战况必须焦着。等到那时,其他六镇已经抵挡,到时候,六军齐出,必其功于一役,剪除困绕我大明多年的北方边患。”
  苏木照搬了正德十三年应州大战的对敌方略,而在真实历史上,这套作战计划正是正德皇帝的手笔。
  他这一席话可以说是说进正德心坎里去了。
  “好!”正德一巴掌拍在火笼子上,天色已经暗下去,有一点火星从里面腾起来,映在他的眼睛里,那一双眸子,就如同燃烧了一般:“说得好,说得好。苏木,朕以前同你兵棋推演之时,对于你的军事才华不以为然。却不想,三日不见,你真真让朕刮目相看啊!”
  他突然大笑起来:“哈哈,粮草辎重金银财帛,光这一点诱耳还不够。据朕所知道,鞑靼小王子就是个属狐狸的,狡猾得紧,但这样未必就能诱他来攻。所以,还得加上朕。”
  果然,如……真实历史上一样。
  苏木虽然早就预料到正德皇帝将要做什么,还是忍不住心中一震。
  他猛地叫了一声:“陛下,你是九五之尊,不可轻身犯险啊!”
  这一声叫得痛心疾首,就连苏木也被自己的声音感动了。
  “废话,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老天爷若要朕明日就驾崩,朕也莫名得奈何。”正德哈哈大笑着站起身来:“钱宁。”
  “臣在!”钱宁早已经站在门口。
  正德:“升起朕的仪仗,全城戒严,并广而告知,就说朕已经到大同了,将亲率大军同鞑靼决战。”
  “是!”钱宁大声应着跑了开去。
  虽然说已经没办法阻止了,可表面工夫还是不得不做的,苏木忙站起来,一揖到地,凄厉地叫道:“陛下,不可,不可啊!”
  “住口!”正德突然一拳打到苏木肩膀上,怒喝道:“这可是朕好不容易得来的亲临沙场的机会。苏木,咱们千里迢迢从京师到大同,眼见着就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难不成你还让朕做在大同城看热闹,难道朕和你练了这么多年的武艺就为了做一个看客?苏木,你忘记以前同朕说过,要朕做万人敌吗?”
  “臣,无时或忘!”苏木再不说话了,正一作揖,然后站起身来:“愿生死相随!”
  正德拍了拍苏木的肩膀:“爱卿,熬夜做个作战计划出来。”
  正德的力气何等之大,刚才这一拳打得苏木痛不可忍,可他也明白,正德现在是彻底原谅自己了,刘瑾之事也不算是个事。
  “随朕来。”
  同正德皇帝出了签押房,又来到正德的寝宫之中,却见大厅堂里的灯点得亮如白昼。
  厅堂正中正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沙盘,一看,正是山西地图。上面分别用红蓝两种棋子代表明军和鞑靼人。
  “开始吧,军棋推演,然后制订作战计划。朕来做扮小王子,你来指挥六镇兵马。”
  “臣如何是陛下对手。”
  “少废话,下就是了。”正德将骰子扔了下去,走了一步棋:“朕知道你不是我的对手,这样就对了。所谓料敌从宽,战术上得重视敌人。”
  “是。”苏木也接过骰子扔下去,应了一手。
  就这样两人一边兵棋推演,一边做记录。
  渐渐地,一个完善的作战计划逐步成型。
    
    
第八百六十四章 终于回到核心决策层

      不得不说,正德皇帝的军事才华非常地出众,落到他手头,苏木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大同镇的边军一开出城去,就被他如狂风暴雨一般地袭击,不断损兵折将,好几次差点被人全军吃掉。
  还好苏木依托地利,按照兵棋推演规则,勉强能够招架。否则,至少有三支军队的建制不复存在。
  就整个战场的态势来看,大同镇军出大同之后,如真实历史上一样,中军行辕设置距离大同五十里地的南面应州。这地方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能够极大限制鞑靼人的骑兵。
  而且,这一代南靠雁门关长城,北面又是大同大本营。进可攻,退可受,正好立于不败之地。
  至于鞑靼小王子,如今已经席卷了整个大同。可以说,从东面的十里和、桑干河往西,直至蒙古草原的广大地域已经在他的控制之中。到如今,大同右卫、王林卫、威远卫、平虏卫、井坪所、云川卫、大同左卫、安东中屯卫、朔州县、马邑县都已经落到小王子手中。
  若不是南面有长城天险,只怕鞑靼人已经打到太原城下了。
  苏木所制订的计划就是以大同一镇之军吸引住小王子主力,而其他五镇兵马中,延绥、宁夏、太原得埋伏在长城后面,在关键时刻杀出来围歼小王子。
  这三路没任何问题,长城是一到天然的掩护所。
  麻烦在于宣府和辽东两镇,他们要从北面来,根本就没办法躲过鞑靼人的探子。因此,这两镇军队来得不能太快,什么时候抵达战场,什么时候加入战局,都要好生斟酌。
  苏木没有军事才能,第一推演的时候,仗打得一塌糊涂,部队刚一出动,鞑靼人见势不妙,逃了。
  第二次推演,鞑靼人分出一路人马,竟将六镇中最弱的辽东兵给全歼了。于是,按照规则,明朝大军震恐,士气降到最低点,这一仗也不用再打下去了。
  时间已经到了半夜,屋中暖气烧得旺盛,苏木浑身都是汗水,只感觉脑袋里乱成一团,竟然是无法思考。
  “你已经乱了,先歇片刻。”
  “臣不累,继续吧。”
  “好。”正德扔出一把骰子,突然道:“京城那边八百里加急,说是李东阳上了乞骸骨的折子,朕准了。”
  苏木一楞,当初自己在西苑东宫是的三个老师中,硕果仅存的李东阳也走了。
  突然间,他鼻子有些发酸。
  正德叹息一声:“李阁老年纪大了,再呆在朝中也支撑不了几年。实际上,早在几年前他就想走了……朕明白的,朕明白的……若朕强留,反坏了他的名节。如此,反而不美,不如成全了这桩君臣之谊。”
  叹息半天,正德皇帝又道:“朕写了一道圣旨,让杨廷和做首辅。杨师傅威望重,足以当党这个重任。如今,内阁空缺,等朕班师,让大臣们廷推。”
  “杨阁老做首辅实至名归。”苏木心中一动,正德怎么突然在我面前提起内阁空缺一事,难道他是想将我补进去?
  想到这里,苏木的精神振奋起来,先前的瞌睡一扫而空。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资历是够了,又有平定宁夏叛乱的军功。可惜,却缺少主持一省政务和执掌一个单独中央机构的从政经验,如果要入阁,估计会有许多麻烦。
  这事该怎么办呢?
  正沉思着,正德突然说出一句话,让苏木吓得几乎将手中的棋子落到地上。
  正德突然冷笑一声:“苏木,你是不是看不上朕?”
  苏木大惊:“陛下这话臣听不明白,还请明示。”
  正德笑得更难听:“你是不是觉得朕谁了马昂的妹子,又去睡他的小妾实在太操蛋?尤其是,他的小妾还是一个孕妇。”
  “是有点操蛋。”苏木想了想,也觉得这事没有什么好讳言的,禁不住点了点头。
  “你……”正德气苦:“看来朕在你们大臣眼睛里已经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荒“饮”之君,将来在史书上也好不了。”
  “是啊,肯定会这样。”苏木见正德正处于暴走边沿,道:“不过,史书都是读书人写的,陛下和文官性相不合,就算你做得再好,他们也不可能说你好话的。不过,公道自在人心。老百姓心中自有一秆称,陛下有什么功绩,大家可都是看在眼里的。”
  正德眼睛亮了:“说下去。”
  苏木:“比如鞑靼人入寇吧,按照大臣们的意思,这一仗就不该打,实在太冒险。甚至还有人混帐到说要让鞑靼人内附,要用教化感动他们。可是,对老百姓来说,鞑靼人入寇,那可就是杀身灭门的大祸啊!文官大人的文章可救不了他们,只有陛下敢于亲率大军救民于水火。老百姓的心思都简单,谁帮了他们,谁救了他们,谁就是好人。所以,这一仗无论胜负,陛下在天下人心目中就是……”
  苏木深吸引了一口气,大声道:“第一明君!”
  正德猛地捏紧了拳头:“朕却没想到这点,朕却没想到这点!”身体因为激动为剧烈地颤抖起来,他一把抓抓苏木的肩膀:“爱卿朕要做千古第一明君,朕要赢这一仗,朕要胜得漂亮!”
  苏木大笑,突然话风一转,挤了挤眼睛:“陛下,臣有一事很好奇。”
  正德一呆:“什么事?”
  苏木摸了摸下巴:“孕妇的滋味如何?”他也知道,如果老和正德这么一本正经说话,根本没办法让正德消除心中对自己的不满。这个时候,最好是能够开个玩笑。
  只要大家一笑,过往一切种种,也都不复存在了。
  正德一张脸突然涨得通红,故意喝道:“大胆苏木,驾前失仪,在君父面前咆哮。着,流放三千里,发至威武大将军朱寿麾下做贴身侍卫,并赏鞑靼蛮女十个,将之吸成人干。”
  苏木:“臣谢主隆恩。不过,臣认为,这人活一世,就得不停折腾,什么新鲜的东西都得去尝试。鞑女如此,孕妇也是如此!”
  “子乔,说得好,说得好,深得我心!”
  然后,两人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这一笑,直笑得眼泪都下来了。
  笼罩在君臣两人之间的阴霾到现在总算彻底消退。
  苏木偷偷地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回到大明核心决策层了,这两年,这一趟山西之行,值了!
  笑完,正德道:“好了,做事了,朕已经迫不及待要上战场了。”
  “是!”
  忙了半天,演算了两遍,苏木和正德皇帝总算将本次作战计划制定完毕,抬头看了看外面,天光已然大亮,竟忙了一个通宵。
  “过瘾,过瘾,这一夜却甚为有趣!”正德忍不住说。
    
    
第八百六十五章 囡囡不见了

      忙完,就该吃早饭。
  正德和苏木恢复了友谊,心情大好,就让苏木陪他吃早饭。
  皇帝运动量大,有身强力壮,早餐竟是炖牛肉,上面一层厚实的油水,看得苏木直倒胃口。
  大清早的吃这种东西,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只吃了几口,就吃不下去。
  吃完饭,正德有提议苏木和他过上几招,打熬筋骨。
  可怜苏木这几年根本就没怎么联武,人家正德皇帝每日都是在同人过招的,上去了,岂不是自取其辱。
  忙到:“臣熬了一个通宵,刚有吃得太涨,十停武艺胜不了两停,现在同陛下动手也没什么味道。臣还是先回家去迷瞪一下,补个瞌睡。”
  正德皇帝这才罢了,又叮嘱说让苏木回去先将家小安顿好,然后就搬过来,也好随侍驾前,参赞军务。
  苏木自然是连连点头,却不知道,在角落处的钱宁瞪着一双嫉妒的眼睛。
  从正德皇帝驻跸的行宫出来,却看到同昨日熙熙攘攘的街景不同,整个大同城也看不到一丝人影,只挎刀的士卒来来去去地巡逻,走不了三里地,苏木竟被他们盘问了两次。
  显然,正德皇帝驾临大同,御驾亲征一事已经宣告天下,整个大同也戒严了。
  抓住一个士兵一问,果然如此。
  熬了一夜,苏木浑身酸软,回到山西行都司衙门,直接烫了脚上床休息不提。
  睡醒之后,已是傍晚。苏木就将囡囡和赵葫芦叫过来,要对他们说自己从今天开始就要搬去皇帝行宫随侍皇帝一事。却不想,赵葫芦在,可囡囡却离开了衙门。
  一问,才知道,囡囡见苏木在屋睡觉,就没来打搅。吃过午饭之后,就带着冲嘴出城玩耍去了。
  苏木心中奇怪,问:“怎么想到跑城外去的,又有什么可玩的?”
  赵葫芦:“回老爷的话,这城中不都戒严了吗?鬼影子也看不到一个,什么客栈、酒楼、书坊、茶舍都关门歇业,大小姐又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就问谢君服要了路引和通行政出城去了。”
  他刚到大同不过一日一夜,已经将城中的情形打听得清楚,又说:“陛下这次驾临大同,城中商铺都关了张,可百姓要吃要喝啊。于是,行商们都驻在东门外十四里的地方有一个叫许家庄堡的镇子,在那里开了集市。不但行商们,就连那些从其他地头逃难过来的流民,也去那里出售些随时携带的细软,换些嚼裹。城中居民但有所需,都跑那里去购买,听人说,那边的情形好生热闹。”
  苏木听他这么说,又问除了冲嘴,还有其他人跟着去没有?毕竟,虽然这里距离前线还有些路程,可鞑靼人都是骑兵,保不准他们的探马就跑过来了。
  赵葫芦回答说:“回老爷的话,谢君服还派了两个兵丁随身保护,都是他以前在陕西开商号时的老伙计,武艺高强,老爷你就放心吧。”
  又笑道:“大老爷你就放心好了,对于大小姐,谢佥事可比你老人家还着紧。”
  谢自然手下伙计的本事苏木是知道的,就松了一口气,淡淡一笑:“也罢,有谢自然在,我也没什么不放心的。我今天晚上就要搬到皇帝行动去参赞军务。从现在开始,就不住这里了。等囡囡回来,你同她说,叫她不要担心我。”
  赵葫芦面上露出激动的神色,念了一声佛,道:“大老爷你归隐田园两年,本以为你老人家已经无意仕途了呢,想不到如今又重新出山,小人听到这个消息,心中甚是欢喜。大老爷你堂堂状元公,有是陛下龙潜时的旧人。我就说嘛,正值对鞑靼用兵的关键时刻,万岁爷不用你这个老人还能用谁。打虎亲兄弟,还是自己的人用着顺手。”
  苏木一笑:“你这小子,做了我几年门人,却也学得油腔滑调了。
  笑完,也不耽搁,当即让赵葫芦给自己收拾了一些日常用具,一袭青衣,逍逍遥遥地去了皇帝行宫。
  大战一触及发,正德又是刚到大同,完事开头难。就苏木看来,整个皇帝行宫,威武大将军行辕还处于一团乱麻之中。
  说句难听点的话,正德皇帝这次来得充满,根本就带什么人过来。至于钱宁,说句实在话,这就是个武夫,根本指望不上。
  整个行宫里都是来来去去的人,要粮的,前来汇报军情的,要兵的,等命令的,述职的,混成一团乱麻,遇到这种情形,钱宁直接就傻了眼。
  见苏木过来,倒有点遇到救星的感觉,连声说:“苏学士你可算来了,你是御前侍读学士,这可是你的活儿。”
  苏木点点头,深吸了一口气,立即进入了状态。
  这一忙,连晚饭也顾不得吃,到天彻底黑下去,总算就整个行辕的大小事务理清。
  钱宁早就听说过苏木的厉害,却不想却厉害成这种样子。看苏木的目光中,除了敬佩更多了一种强烈的嫉妒。
  甩了甩因为写字而发软的手,苏木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这才感觉饥渴难耐。
  正要让书办去伙房看看有没有吃的,也好搞点过来。
  这个时候,一个随从过来,低声问:“学士,你家是不是有一个叫赵葫芦的下人?”
  “是啊,怎么了?”苏木问。
  那个随从道:“禀学士,你那个家人已经在行宫大门外等了老半天了,说是有紧急要事要见学士。因为学时处置的都是军国大事,下面的人也不好打搅。现在见学士忙完,这才过来禀报。”
  “赵葫芦他跑这里来做什么?”苏木皱了一下眉头:“我去见他。”
  如果没猜错,应该是家里人给自己送些日常用具什么的。
  出了大门,就看到赵葫芦一脸焦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