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贵相,而胡昭在历史上拒绝袁绍、曹操的征召,也许正是看出两人各有各的不长久。
  胡昭应该通晓谶纬之学,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附会儒家经义衍生出来的一类书,以古代河图、洛书的神话、阴阳五行学说及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为理论依据,将自然界的偶然现象神秘化,并视为社会安定的决定因素。光武帝刘秀曾以符瑞图谶起兵,即位后崇信谶纬,“宣布图谶于天下”。当时用人施政、各种重大问题的决策,都要依谶纬来决定;对儒家经典的解释,甚至也要向谶纬看齐,以至于出现了一个悲剧性的谶纬“代汉者,当涂高”,刘秀也深信不疑。
  胡昭应该也通晓易学,东汉时期的马融、郑玄、荀爽、刘表、虞翻、陆绩都是易学大师,尤其是荀爽的易学,采集当时的九家易学合成一编,故在后世研究易学中,经常有提到“九家易”或“荀九家”。据说,袁绍家传家之学便是京房的象数易学,易学跟谶纬相互照应,才让他们对“代汉者当涂高”深信不疑。荀爽在颍川书院讲易学,胡昭应该跟随听讲多年,悟透了易学奥秘,反倒是荀家子弟荀彧荀攸投得曹操却落得了被逼自杀的下场,从这点便可看出他们不通易学。
  胡昭想通后,遂整顿衣冠,走到吕布面前,行了一个大礼:“胡昭拜见奉先公,愿奉奉先公为主,至此一生,忠贞无二。”
  吕布大喜,他没有听清胡昭跟郭嘉说的最后一段话,还以为是郭嘉劝服了胡昭,便上前准备把胡昭搀扶起来。
  胡昭坚持拜服在地:“还望主公宽恕胡昭盲目拒征之罪,主公若不宽恕,胡昭不敢请起。”
  吕布笑道:“孔明先生,不瞒你说,我已经做了礼聘不成就力聘的准备,不论先生意愿如何,我都不忍心见先生如此大才空落荒野。请先生暂且恕我吕布莽撞之罪。”
  胡昭不是一个拘谨的人,一听吕布这样说,便径直站起身,笑道:“奉先公请放宽心,我这轮明月是不会照向沟渠的。”
  众人听胡昭这么一说,原本欣喜的表情都忽然变得严肃起来,他们都想起了吕布数日前被荀彧四人敬而远之的事迹,吕布当时无奈地对天长叹:“我欲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句诗不胫而走,数日便传遍了洛阳大街小巷,也传到了豫州颍川郡,传到了颍川书院。大家都不敢露出笑意,唯恐吕布以为大家在嘲笑他。
  吕布却淡淡一笑:“世间唯有孔明先生这般有慧眼的人才有明月照九州之名,那些有眼无珠明珠暗投之辈恐再无明月照九州之分。”
  胡昭、司马徽、徐庶三人都要留在颍川劝服家人,收拾行装,都需要十多天的时间,吕布便拨给他们三十名赤卫队员,说是帮忙守卫,其实也暗含监视之意,虽然言谈投机,但吕布也怕夜长梦多,他们身在世家子弟密布的颍川书院里,再被其他口才矫健的世家子弟说服一下,执意不跟吕布混了,该如何是好呢。


 第70章 东汉袁隆平

  吕布又把准备好的奇珍异宝赠与四人,因司马徽琴艺颇高,便送他一架倚桐古琴;因胡昭擅长书法,便送他一套狼毫玉笔;因郭嘉好酒贪杯,便送他一对银质酒樽;因徐庶上有高堂,便送他一尊西王母玉像。这些礼物本来就是奇珍异宝,上面又镶嵌“御制”二字,更显贵重。
  这些人以为是这些礼物是太后赏赐给吕布,吕布又转赠自己的,既然拜吕布为主公,主公给的见面礼不能固辞不受,在再三推辞后,个个面带微笑地收下了。
  这些礼物自然是吕布在十常侍之乱时从皇宫里顺手牵出来的,此时借花献佛,却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吕布又给每个人十斤黄金作为搬家费用。
  吕布知道,这些贤才投奔一个主公,主要考虑的是能否一展所长能否实现理想,而非金银财物,如果在第一时间就把财物亮出来,反倒会让这些生性清高的名士看轻自己,等他们答应跟随自己,自己再赠与礼物便顺理成章,他们也不会受之有愧,还会因为自己赠礼厚重而对自己好感倍增。
  这一点儿跟后世找女朋友一样,对于那些清高自傲的女人,一开始就拿鲜花、钻戒、名车去砸,只会让那女人更矜持,更远离自己,但如果一开始就平等相处,通过沟通了解增进感情敲定关系,再送礼物,便事半功倍,会让关系突飞猛进。
  当然,对待那种本身就看重金银财宝等物质利益的人,就要在第一时间里拿出厚礼,如同去泡那种物质性的女人,就只能用钱猛砸。
  很显然,在三国时期,除了许攸、杨松那样的家伙以外,其他文臣谋士多半是看重主公本身的名望和影响力而非财物。
  而且,如果那人看重财物甚于吕布本身,吕布也不会上门征召的。
  司马徽、胡昭、徐庶三人便准备动身回颍川家里收拾行装。
  吕布也准备带着郭嘉等人一起先行回转洛阳。
  徐庶突然想起一个人,便拉着吕布:“明公,徐庶想再推荐一个人给你。石韬,石广元,此人虽无惊世谋略之才,却也通晓农艺,明公有大兴屯田之远谋,石广元当可助明公一臂之力。”
  吕布也恍然想起,石韬石广元,乃是徐庶在颍川书院唯一的好友,在历史上也跟随司马徽、徐庶到了襄阳,跟诸葛亮、庞统也相交甚笃,号称诸葛四友,后来随同徐庶一起投效曹魏,先做典农校尉,后做一方郡守,再后来诸葛亮伐魏时获悉徐庶任御史中丞,石韬任郡守时,不由感慨道:“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为徐、石二人仕途不畅而鸣不平。
  吕布便让徐庶领自己前去看望石韬。
  石韬的年龄比徐庶大上几岁,虽然面白如玉,颌下却已长须飘散,头戴逍遥巾,身穿皂布袍,正蹲在茅庐前的一小块田地里忙碌着。
  吕布见石韬正在忙碌,便没有上前打扰他,回头问徐庶:“我记得论语中曾有孔子门徒向孔圣学农事,被孔圣斥责。”
  徐庶笑道:“确有此典,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吕布便疑问道:“既然孔圣反对儒家门生学农事,石韬为何还要侍候庄稼?”
  徐庶解释道:“我与石广元皆拜在水镜先生门下,水镜先生治学虽尊孔圣为首,亦尊兵家、墨家、道家、法家、农家,兼收百家,自成一道,吾从水镜先生多习兵家、法家,而石广元则多习墨家、农家,广元曾言‘仓廪实而知礼节,流民随黄巾贼暴乱,皆腹中空空所致,粮食足,无饥民,必定天下太平。’”
  吕布不禁点头赞许:“水镜先生真乃教育大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才使门下群英济济。吾也颇为赞同石广元之言,我大汉百姓最是知足,民以食为天,若得足食,谁会甘冒杀头之险从贼?”
  徐庶亦是点头称赞:“石广元有此使大汉百姓足食之志,便苦读《四民月令》、《汜胜之书》,潜心研究提高耕作之术,致力于提高粮食亩产。他曾说过‘若得朝廷器重,任我为大司农,则天下绝无饿殍。’其志若此,吾深感钦佩。”
  吕布不禁想起后清和谐年间的著名农学家袁隆平教授,若无他老人家的水稻杂交技术,以后清腐败极致的吏治,绝无可能养活十多亿人口,在那些专家教授里面,大家只钦佩袁教授一人。看来,石韬石广元便是东汉袁隆平,吕布心中那种敬仰之情悠然而生。
  吕布不禁拍拍徐庶肩膀:“若非元直提醒,吾今日错失一大贤。”
  就在这时,石韬站起身来,冲徐庶喊道:“元直,请领贵客入我茅庐,我尚需忙碌一个时辰。”
  徐庶只好带着吕布走入石韬的茅庐,跟水镜先生一样,石韬的茅庐里除了摆了《四民月令》、《汜胜之书》、《墨子》《论语》等聊聊几册书简和一些农具外,空荡荡的,可谓家徒四壁。
  吕布不禁暗自感叹,自古以来搞农业科学研究的都是那么穷,偏偏他们对汉民族贡献最为巨大,反倒是那些官僚尤其是历朝中晚期的官僚对汉民族贡献简直是负分,却享受得荣华富贵,苍天竟会如此不公。吕布暗下决心,以后绝对要大力扶植像石韬这样的对汉民族真正有贡献的人员,让他们享受到的待遇配得上他们的贡献,反倒是类似于袁隗那样的官僚,会逐渐地被压制到最低限。
  过了一个时辰,石韬搓着手上的泥巴,走进茅庐,欣喜地对徐庶说:“《氾胜之书》里曾说可用10株瓠苗嫁接成一蔓而结大瓠,我原本不信,便按照书中所载,做了验证,果不其然,结成了大瓠。我便想到,嫁接之术可否用在其他瓜果上,便摸索了半天,已经嫁接完成,只等开花结果。”
  吕布不等徐庶介绍自己,连忙上前,伸出双手,不顾石韬手上的污泥,紧紧地握住石韬的手:“广元,可愿跟随我前去冀州就任司农从事,教民稼穑?”


 第71章 诡异的客栈

  石韬吃了一惊,这个时代的士子们也不习惯后世的握手礼,忙把手抽开,皱起眉头问道:“敢问贵客尊姓大名?”
  吕布看得出来这位醉心农业技术的汉末袁隆平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耕足食田”,很有可能没有听说过自己,便详细介绍道:“吾乃镇北将军兼冀州刺史领光禄勋,九原吕布,字奉先。吾原从并州刺史丁原大人,任丁大人麾下主簿,后随丁大人入京勤王诛灭十常侍,在十常侍之乱中诛杀数位中常侍,救得太后、天子、陈留王,被太后任命为光禄勋,后转镇北将军兼冀州刺史,仍领光禄勋之职。吾在洛阳闻听水镜先生、孔明先生、元直、奉孝、广元大名,特来邀请各位去冀州一展英才,水镜先生、孔明先生、元直、奉孝都已经答应吾之邀请。吾甚为同意广元的‘仓廪实而知礼节,民足食则天下安’的说法,已有招揽天下流民,收编黄巾余贼,在冀州大兴屯田,务必使得大汉百姓得以足食,少有饿殍。不知广元可愿意前来助我?”
  石韬恍然道:“我这几日到处都听到吕奉先之名,原来便是阁下。阁下相邀,石韬本不敢不去,奈何这田中已有作物,石韬实不忍田亩荒废。”
  不等吕布开口,徐庶抢先劝道:“广元,你这作物只有区区半亩,冀州荒废良田足有数百万亩,等着广元前去就任司农从事,教民稼穑,使得那数百万亩良田变废为宝,为大汉天下绵延数十万口良民。孰轻孰重,广元难道不知?”
  石韬望着门外那刚刚嫁接的瓜果,脸上还有一丝不忍,吕布便笑道:“区区嫁接之术,能多活几口人?”
  石韬脸上顿时呈现出愠怒之色,吕布却微微一笑,让陈琳摆出一张细化过的世界地图,又让陈琳把土豆、玉米、红薯三宝讲给石韬。
  石韬听罢,顿时石化了半晌,亩产过千斤,这简直是神话,他石广元择一良田播种粟米,精耕细作,才收得四百多斤,已经高过平均亩产两倍多,若是真有这样亩产过千斤的粮食,大汉百姓何愁肚饥,大汉何愁不治?
  吕布又把后世和谐年间的一些可以运用到东汉末年的农业技术给石韬细细说来,石韬听罢,细细想了一阵子,继而扑通一声跪倒在吕布面前:“主公在上,石韬愿助主公一臂之力,必使大汉黎民丰衣足食,天下大治。”
  石韬心里明白,在这个年头,找一个支持自己改善农事的主公难,找一个懂得农事能帮助自己提高农事的主公更难,一旦遇到,就不能错过。
  同徐庶一样,石韬也是寒门出身,得水镜先生青睐方才入得山门,既然水镜先生也去冀州,他便没有留在颍川书院的必要,再加上明主亲自屈尊纡贵前来征召,石韬便顺应时势,拜服在吕布麾下。
  石韬家中亦有高堂,便跟徐庶一起返回阳翟城中,说服老母,收拾行装。
  吕布又问询了一下跟颍川有所关联的其他名士详情,却得知戏志才前去谯县找华佗看病,荀爽现在洛阳城中,辛毗随其兄辛评业已投奔同乡韩馥,郭嘉的远房族兄郭图投奔司隶校尉袁绍去了,赵俨、杜袭二人早在黄巾之乱之时就随着家人避难荆州,颍川郡里的贤才已经所剩无几。
  ————————————————————————————————
  吕布心里记挂洛阳形势,唯恐董卓悍然入京,打破自己的如意算盘,便留下部分赤卫队员协助司马徽、胡昭、徐庶、石韬,自己跟郭嘉、陈琳、典韦一起,快马加鞭,赶回洛阳,甚至都没有在阳翟城里住过一夜。
  披星戴月,风餐露宿,过了一夜,又过了一日,就到了洛阳城东百里外的偃师县,人困马乏,不得不在偃师县城里住宿。
  偃师县城临近京城,吕布数日前让人散布的谣言已经弥漫在偃师县城里,不少富贵人家都在收拾行装,准备去冀州逃避战乱。
  吕布看了心里甚是欣喜,正印证了那么一句话,“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何况他让人散布的传言,并非全是谣言,董卓的西凉兵本来就以军纪败坏闻名于世,只要给老百姓足够迁移时间,怕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屈从他的淫威。
  自从离开了颍川书院,吕布凭着多年来在战场上锻炼出的战斗直觉,感到有几双眼睛一直在盯着自己,如芒刺背,每当他回头去看,却没有任何发现。郭嘉亦有同感,于是吕布暗自下令,让赤卫队员们提高警惕,小心戒备。
  因为临近京城,小小的偃师县城里有十余家客栈,大部分客栈都是鱼龙混杂,吕布基于保护文弱的郭嘉、陈琳的考虑,就选择最上档次的凤仪客栈,此客栈的名字甚为文雅,取“有凤来仪”之意,比一般的“好客”“豪客”客栈,其意境装潢都高出数等,向来是达官贵人进京时路过偃师住宿的首选之地,“士农工商”,商贾的地位一向低贱,所以这个凤仪客栈拒绝打扮成商贾的吕布一行入住。
  吕布无奈,便让陈琳拿出他原本的大将军府主簿印,结果那个白白胖胖一脸和气的凤仪客栈掌柜却轻蔑一笑:“何进已死,大汉治下已经没有什么大将军了,自然也没啥大将军主簿,阁下莫要为了住我这个客栈,便编造这样的身份?”
  陈琳嗔怒之下,没有多想,便把吕布的镇北将军印拿了出来:“镇北将军在此,尔等还不快快收拾好房间?”
  那客栈掌柜依然一副倨傲的表情:“许多三公九卿也都在我店里住过,区区一个镇北将军算得了什么?”
  典韦从背后扯出那对大铁戟,咚地一声放在柜台上,差点没把那柜台砸个大洞,典韦表情故作狰狞凶恶状:“这对大戟算得了什么?你那个脑袋又算得了什么?没听过我家主公吕奉先的大名吗?杀你,如灭一条蚂蚁,杀你家主子,也并非什么难事。”
  那掌柜忙做出一副诚惶诚恐状:“原来是救了太后、天子的吕镇北,小人失礼了。小人马上给大人安排上好客房。”
  吕布却注意到那掌柜眼神飘忽,嘴巴隐约有一丝窃喜掠过,吕布心中暗道不好,难道这是一家高价宰人的黑店。但既然暴露了身份,也不好就此退宿,便选好房间,准备入住。
  吕布自己住在天字二号房,陈琳住在一号房,郭嘉住在三号房,剩余的六十名赤卫队员在典韦统领下,围着三个房间,打地铺值守警戒。


 第72章 美女名吴瑕

  因有了戒心,吕布等人用餐时格外小心,没有喝酒,吃菜时用银筷防止中毒。
  无惊无险地度过了晚饭时间,吕布等人准备就寝。
  凤仪客栈的掌柜却带着一脸淫秽的笑容迎上前:“将军一路劳顿,可否需要美女侍寝,给将军安神松骨,一解将军困乏?”
  吕布刚才从见多识广的郭嘉那里得知这凤仪客栈是袁家的产业,便加倍警惕,面无表情地推辞道:“正是因为本将军一路劳顿,所以想早些入眠,就不必劳烦掌柜安排了。”
  那掌柜却没有退下,反而压低声音说道:“将军有所不知,我这店里来了一个新的货色,乃是陈留吴家的长女,单名一个瑕字,其兄便为益州牧刘焉麾下大将吴懿,吴懿已经跟随刘焉入川,吴懿父亲新丧,吴家在陈留无靠,吴懿母亲便携带从子吴班、嫡女吴苋前往益州投奔吴懿,吴瑕乃吴懿父亲妾侍所生,被吴懿母亲嫌弃,逐出家门,孤苦无依,被我收留在店中做招待,我见她貌美,风骚入骨,便想把她献给将军享用。”
  吕布心中暗喜,吴苋乃是历史上刘备入川后纳的穆皇后,吴瑕岂不是穆皇后的姐姐,若是这个掌柜所言确实,自己将来便可以一箭双雕,把吴氏姐妹都收入胯下,一雪那一世被刘备坑害之仇,只是这个掌柜前倨后恭,十分可疑,便淡淡一笑:“本将军不知掌柜为何如此安排?本将军与掌柜素未谋面。”
  那掌柜却拜服在地:“将军于十常侍作乱之间救得太后、天子、陈留王,挽救我大汉社稷,小人钦佩将军之盖世奇功,奉美女侍候将军乃小人一片赤诚之心,还望将军莫要推辞。”
  吕布还想拒绝,郭嘉却在一旁阴笑道:“那个掌柜,你先把那个吴瑕招来,我家将军要看她是否像你所说那般貌美风骚。”
  那掌柜连忙爬起,一溜烟跑去后堂,去领那个吴瑕过来。
  吕布正要责怪郭嘉,郭嘉却悄声道:“将军,防不胜防之际,便以静制动。”
  吕布明白郭嘉的意思,便抬头端详从远处走来的吴瑕。
  吴瑕,听起来像是“无暇”,当真是貌美无暇,眉如远黛,目若桃花,美目流盼间蕴涵阵阵催人心魄的春意,娇嫩的肌肤似是能够掐出水来,身量高挑瘦削,双乳却如尖笋,高高耸起,细腰盈盈可握,臀部丰满娇俏,走起来摇曳生姿,当真是媚骨天成,见而思床。
  当那吴瑕走在吕布面前,看到吕布那英俊魁伟的模样,美眸里那股弥漫的春水更加滢滢,面容瞬间红润起来,如同饮了醇酒的醉美人,她那玲珑小舌头在娇嫩红唇间舔过,如此诱惑,让吕布胯下小戟顿时硬朗挺拔起来。
  想一想,从和谐年间过来的自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丝,只靠倭国爱情动作片过活,从未亲身感受过真正的温柔;而这一个时空的自己,自从离开并州前往洛阳勤王,将近二十天没有鱼水之欢了,对于一个雄性荷尔蒙旺盛的猛男,也憋了太久时间了,再憋下去就怕母猪赛貂蝉了。
  吕布从来就不是一个坐怀不乱的伪君子,便朗声大笑道:“果然是美貌无暇,风骚入骨。谢过掌柜好意,先把这位美女送入我的房中,我稍微就到。”
  过了一刻钟,吕布推开房门,便见那吴瑕端坐在床上,若有所思状。
  吕布便悄悄走上前,轻抚吴瑕的肩膀:“你在想些什么?”
  那吴瑕吃了一惊,想要伸手去抓什么,却见是吕布,忙惶然缩回手,一副战战兢兢状:“奴婢想起了远去益州的兄弟。”
  吕布眼睛微微一眯,眼神里的冷厉之色一闪而过,换上一副淫虫上脑的淫邪表情:“小娘子,这是洞房花烛夜,良辰美景时,春宵一刻值千金,莫要想些不快的事情,你若服侍我满意,我便派人送你去益州。”
  那吴瑕强颜欢笑道:“若是将军此话当真,奴婢便尽心服侍将军。”
  这时的吴瑕已经沐浴过了,洗得干干净净,许是擦了香粉,浑身香喷喷,穿着粉色丝质睡裙,柔软纤薄,将她浑身的曲线勾勒得凹凸有致。再看她全身上下肌肤莹白如玉,一对玉峰高插入云,细细的小蛮腰盈盈可握。
  吕布不由得暗暗吞了口水,这真是一个难得的尤物。
  吴瑕面对吕布那热辣辣地几欲把她吞进肚子里的眼神,毫不害怕,反倒是美眸流转,水汪汪地眼睛里春意盎然:“将军,奴婢该怎么服侍您呢?”
  吕布一把把吴瑕搂在怀里,凝视着吴瑕那如花瓣儿娇嫩的樱桃小嘴,狠狠地吻了下去,同时伸出大手,握住吴瑕那硕大的酥胸,慢慢地揉捏着,高耸玉立,很有弹性,肌肤细腻嫩滑,手感真好。
  吕布一边亲吻抚摸着,一边在心里暗自思索。吴瑕那双美眸,表面看起来,眼形似若桃花,睫毛长,眼尾稍向上翘,瞳仁常往上面作斜视,黑白并不分明,眼神似醉非醉,再仔细一看,上下眼睑和瞳孔之间的眼白稍许多些,稍微一翻眼看人,便好似在放电,似是在跟人调情。吕布从司马徽那里借来一本相书,路上匆匆读过一遍,都记在心里,这番对照以后,就发现有吴瑕这种眼睛的人,冷酷狡猾,是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典型,但表面喜欢装作无辜,博得他人同情。吕布想到这里,心里越发警惕。
  亲吻抚摸了好一阵子,吕布按捺不住胯下那沸腾的欲火,一手揽过吴瑕那纤滑娇软的盈盈细腰,另一只手揽住她的香肩把她身上的衣服一层层地拉下去,很快就露出她那粉白晶莹的酮体。
  当吕布的长戟刺入时,吴瑕竟然放声悲鸣起来,那痛苦的神情并非是假装的,吕布往下面一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7 1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