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吕布一统三国-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舴顈īn违的世家,这可是一举三得之事!”
吕布心里有了对付这些贪腐官吏的办法后,心里不再愤怒,而是朗声笑道:“这些贪腐官吏被清除出去以后,正好可以推行衙门整编,正好可以安排我们自己人。”
那些贪腐官吏绝大多数并不是什么郡太守、县令之类的官员,而是县丞、郡丞、主薄之类的佐官,偏偏这些佐官掌握着钱财,他们又是世家子弟,不了解民间疾苦,无法感同身受,自然也不在乎民间疾苦,又因为吕布在这三年内屡次剪除那些叛乱世家,惹了这些兔死狐悲的世家豪强子弟,他们便一边贪腐,一边利用民众的愚昧来败坏吕布的名声。
而这些贪腐官吏同时又是吕布搞衙门jīng简的阻力,吕布授意内阁六部搞的衙门jīng简落实到地方,一月之内,各个郡县似乎都完成了,但据中情司监察,发现那些地方长官的属官很多都没有被jīng简走,而是变换了名称分到地方六曹衙门,之前朝廷还不用给他们俸禄,现在反倒要给他们俸禄,他们还不干事,有些郡县的官吏比之前还扩编了好多倍,从这些恶意抵触吕布的地方官吏的出身成分来看,大多都是世家出身,而且都有贪腐的情况。
吕布之前举行的小科举考试已经让他搜罗到了五州的数千名人才,在充实了那些空余职位后,还有一多半没有位置安置,现在正好利用这次廉政风暴的机会,一边把那些世家子弟从现在的位置清除掉,然后搞行政衙门jīng简,再安插自己信得过的寒庶子弟。
吕布当场就要签发命令,对各地官吏进行雷霆扫荡,却被满宠劝阻:“主公,这些贪腐官吏多是当地世家豪强子弟,不仅在当地盘根错节,还在上级衙门乃至朝廷上都有势力,主公若是这样下达命令,非要经过内阁同意不可,内阁一旦知道这样的命令,那六部各级官员也知道,到时候卑职担心不但除不掉这些贪腐官吏,反而会让他们鱼死网破地一起造反,到时我们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局势就再次动荡起来。”
吕布召集郭嘉、高顺等出身寒庶家庭又在廉洁方面没有问题值得信赖的重臣们商议,该如何对付那些贪腐官吏以及他们的家族。
郭嘉想了一下,颌首笑道:“主公,再过十几天不就是太子的生辰吗?”
吕布恍然明白了郭嘉的意思,再过几天便是自己那个私生太子的生辰,自己可以利用天子刘辩的名义。
吕布让天子刘辩颁下谕旨,以太子生辰跟群臣共庆的名义,将朝廷以及冀州、并州、青州、幽州、司州、朔州、凉州、豫州各地六品以上的文官都集中在邺城,特别是把所有世家的家主全都聚拢在皇宫里面。
与此同时,吕布派出亲信士卒分赴各地,命冀州将军高顺、并州将军徐晃、朔州将军朱灵、青州将军于禁、司州将军张辽、凉州将军徐荣、豫州将军魏延、幽州将军赵云以及各地郡尉、县尉,以练兵为借口,在那些世家大族的坞堡庄园附近训练,只等邺城方面的将令,一旦吕布将令到达,便立即下手。
十几天后,不明真相的六品以上官员齐聚皇宫,为太子刘熙共庆生辰。
在文武群臣恭贺完太子生辰准备散去时,天子刘辩原本一直保持得很愉悦的面孔忽地一沉,当着这近千名高官的面,让御史大夫田丰将中情司转交给御史台的各地贪腐官吏的情况宣读了一下。
在场的世家大臣里面,大部分人都位高权重,已经不需要去贪腐,但他们的子弟都有牵涉进去的,这些人听了以后,浑身抖如筛糠,趴伏在地,磕头如捣蒜,恳求天子宽恕。
天子刘辩虽然很少理事,却也被尚父吕布教育成了一个非常憎恶世家、非常憎恶贪腐现象的略显圣明的天子,他猛地一拍龙案:“朕当初摆下天子宴时,给你们约法三章,你们还记得吗?”
当初刘辩大会冀州各地的世家家主,曾经约法三章,不可谋反、不可贪腐、不可害民,否则诛。现在倒好,那些谋逆造反的被清除了,剩下的世家里面有将近一半都是贪腐、害民的。
不过很多世家还有一个救命稻草,大将军吕布曾给他们约定,若是家族子弟里面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犯案,那这个家族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就要被除名被抄家,否则就只清除那些犯案的家族子弟,不牵扯其他。
于是这些世家大臣便搬出这个约定,怎奈这一点早就在吕布的预料之中,他在此之前已经跟天子刘辩通过气了,天子刘辩便怒拍龙案:“吕卿只是大将军,他跟你们的约定无非是宽慰你们,朕还没有同意,那约定便无任何律法根据,现在朕颁下法令,任何家族里面,若是犯案子弟超过三分之一,就说明此家族没有存在的必要,必须要被除名抄家!”(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
第620章 廉政风暴二
吕布虽然心底深处是把刘辩当成傀儡,可当着众大臣的面,他竭尽全力维护刘辩的天子尊严,因为他吕布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天子有威仪有尊严,那他吕布从天子那里领来的诏令才有人尊重,所以吕布第一个山呼万岁,支持刘辩的新法案。
因为满宠的中情司是秘密侦查机构,御史大夫田丰执掌的御史台是明面上的监察机构,所以在这次吏治大清洗里御史台大抖威风。
御史台很快就算出那些世家应该被清除,那些世家该被留存,结果冀州、并州、青州、朔州、幽州、司州、凉州、豫州这七个州里面有一半以上的世家都要被清除掉。
太师蔡邕、司徒郑玄、尚书令黄琬等清廉世家大臣连忙上奏,请天子莫要株连如此之广。
天子刘辩见朝中所有清廉世家大臣都起来反对,便目视吕布,着他拿个主意。
吕布见那些清廉的世家大臣都起了兔死狐悲之心,知道自己现在麾下完全能撑得起场面的治政人才还非常缺乏,那些从zhōng yāng大学堂毕业的吕布门生至少还要十年才能成长为一方大员,自己在未来十年内还要倚重这些清廉的世家大臣,便决定还是宽恕那些未曾贪腐的世家子弟,但也不能太过便宜那些世家。
吕布跟田丰、沮授等在场谋士商议一下,博学多识的田丰想到一个完美的办法,悄悄告诉了吕布。
吕布听后大喜。连忙上前奏道:“臣想起,汝南袁氏和陈郡袁氏原是一家,到袁良二子袁昌和袁璋时分为两支。袁昌一支即为汝南袁氏的源头,袁璋一支即为陈郡袁氏之源。汝南袁氏贵宠于世,富奢甚。不与他公族同,然袁绍、袁术若败,汝南袁家必然湮没无闻。反观陈郡袁氏门风比较谦恭清素,不求过分显达,也不聚敛财富,必无倾覆之忧。
微臣以为,为了以表吾皇之圣明仁慈宽厚,不妨宽恕那些未曾贪腐的世家子弟。可让他们效仿陈郡袁氏另立门户,与之前的贪腐家族脱离关系,划清界限,但同时亦可以保持先祖清名,如此也就不必再限制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的比例了。”
吕布这个办法在此时也算是很好的折中办法,天子刘辩有了台阶可下,那些世家也有了保全的希望。虽然按照吕布的办法,他们偌大的家族要四分五裂,再也没有以前的气势,可这样也比除名抄家要好啊。
太师蔡邕听到吕布说出这个从根子上削弱世家的办法,最通历史的他不禁长叹一声道:“当年主父偃献策给武帝用推恩令来削藩。现在有吕布献策给今上用分家令来削弱世家。”
吕布这个办法,跟当年汉武帝削藩使用的推恩令有异曲同工之妙。
汉武帝的父亲汉景帝因为削藩不利郁郁而终,汉武帝刘彻牢记父亲的教训。在当时藩国,藩王去世后,嫡长子作为继承人继承他父亲的所有领土和权势,其他孩子是得不到任何好处的。汉武帝的亲信主父偃提出了一个新政策,内容是经过报请皇帝同意,诸侯王可以把自己封地的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封立他的子弟为侯。这些侯国的名分要由zhōng yāng确定,而侯国的领土来自于原来的诸侯王国。这些侯国一旦确立,就不再隶属于原来的王国所有,而转属附近的郡,也就是说改属zhōng yāng直辖领导。起名为推恩令,就是把皇帝的恩泽推广开来,在这样一个好听的名义下,各藩王名义上没有任何损失,但却使他们的绝对领土很快由大变小,从根本上解决了一股独大的问题。
吕布将推恩令的方法用在削除世家大族上面,亦是像打蛇打中七寸一样,吕布本来也想把这个方法命名为推恩令,但他知道那些世家大族都熟知前朝的事情,搞推恩令明摆着是为了削弱他们世家的实力,吕布便干脆不提推恩令的事情。
蔡邕顾及吕布是自己女婿,也知道世家做大对朝廷的长治久安并无益处,所以他思虑再三,没有把吕布献出的分家令的严重后果讲给其他的世家大臣。
那些世家大臣被天子刘辩刚才说得家族里有三分之一害群之马就吵架灭门给吓住了,当他们听说可以分家避祸,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这样一来,冀州、并州、幽州、青州、司州、凉州、豫州这七州的一百多个大世家和四百多个中等世家一下子分成了四五千个小世家,而那些小世家一旦分家后便成了单门独户的小地主,对吕布的威胁直线降低。
虽然那些清廉的世家子弟可以从他们贪腐的家族里另立门户,但为了防止他们重聚起来,他们都不能再在原来家族的周围立足,而是要去朔州、幽州、凉州等人烟稀少的地方或距离他们本家千里之外的其他州郡重建家业,他们能够带走的资财也只是足够他们另立门户而已,原来那个贪腐家族的大部分资财全部被抄没,一半进入户部国库,一半进入zhōng yāng军的zhōng yāng钱庄。
在效仿推恩令提出分家令大规模地削弱了那些贪腐世家的势力后,吕布又听从田丰、沮授的建议,给天子刘辩献上一策:“微臣认为,由朝廷委派到各地出任州刺史、太守、县令的官员,他们对直接下属的贪腐行为没有事先发现,或发现了也没有向朝廷举报,当以阿党之罪论处,罢官抄家!”
蔡邕捋着花白胡子,百感交集地看着吕布,心里暗道,你这小子要全面学习武帝时期削藩的经验吗?
原来吕布这一招,正是汉武帝刘彻用过。汉武帝刘彻在削藩第一步推恩令的顺利实施之后,又逐步颁发了阿党法等新的规定,进一步收回了地方权力。所谓阿党法是指,由zhōng yāng朝廷所委派的在诸侯王国出任傅和相的高级官员,如果诸侯王有任何的不轨行为没有事先发现,或没有向zhōng yāng朝廷举报,就要被按照阿党之罪处置。通过推恩令分化各地藩王内部势力,然后通过阿党法让下面的藩王王国的官吏彼此监督,使他们面对“囚徒困境”不得不选择抢先告发,最后将藩王王国的财权和人事权归置zhōng yāng,汉武帝刘彻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削藩的最终目的。
尚书令黄琬上前启奏:“吕骠骑此策虽是抑制贪腐的良策,怎奈打击面太广,若是严格按照这个规定,那么在场的所有官员都会被沦为阿党之罪,全部都要被罢官抄家,那么朝廷与地方州郡政务便会无人执掌!”
天子刘辩被黄琬这么一说,惊吓住了,目瞪口呆地望着吕布:“尚父,该如何是好?”
吕布微微一笑,反问黄琬:“尚书令,以你之意,该如何是好?”
黄琬稍微想了一下,看吕布已经握住了所有官员的把柄,他们江夏黄家的很多子弟的贪腐行径也被吕布掌握住了,现在吕布不仅掌握着军队,还掌握着报纸舆论,掌握着监察权,自己不能得罪,便陪着笑脸道:“这些年来,政局不稳,地方官吏更换频繁,很多太守县令都是刚刚上任,对下面官吏根本不熟,也谈不上有效的管理监督,这样的情况下被沦为阿党之罪,实在太冤了。”
吕布还是淡淡一笑,反问道:“尚书令,以您之意,该如何是好?”
黄琬心知肚明,吕布把最终得罪人的活交给了自己,但黄琬为了他家族还能延续,就不能不接受吕布这样的摆布,硬着头皮说道:“在位时间不超过一年的地方长官免于处罚,在位时间超过一年却没能发现直接下属贪腐行为或没有及时处理的地方长官罢官。”
在场的地方长官有任期超过一年的都对黄琬怒目相视,他们也连带着恨上了江夏黄家。
吕布轻轻摇摇头道:“尚书令,现在各地贪腐官吏实在太多,若是再把地方长官也罢职,地方秩序就会不稳,为了大局着想,那些在位时间没有超过一年的免于处罚,那些超过一年的暂时罚俸半年吧。
但这次之后,若有再发现下面有贪腐官吏,直接上司一律罢职。”
这些地方长官多是世家人物,他们家族有钱,所以不在乎罚俸却非常在乎被罢职,所以听到吕布这个说法,心里都对吕布涌起了感激之情,当然他们也没忘了这次廉政风暴是吕布搞起来的,但他们对吕布并没有像对黄琬那样的怨恨,毕竟吕布是天子刘辩的尚父,勉强算是皇室成员,代天行事,整顿吏治,责无旁贷,怨恨不得。
讨论完那些贪腐官吏直接上司的责任后,吕布目视御史大夫田丰。
田丰便上前启奏:“根据荐举连坐制度,这些贪腐官吏之所以混入官场,跟他们的荐主有眼无珠大有关联,那些荐主亦有连带责任,亦要追究他们的责任。”
那些世家大臣们互相荐举对方的子弟,已经成了一个官场惯例,吕布就要借着这个契机,把这惯例打破,以后禁绝这些世家大臣的私向互荐。(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
第621章 廉政风暴三
吕布也借着这个机会,成功地把这把火烧到那些清流世家大臣身上,蔡邕、黄琬、郑玄、崔烈等世家清流大臣也曾碍于同僚的颜面,举荐过不少世家大臣的子弟,他们举荐的不少世家子弟都牵涉到这次贪腐案里。
扑火没扑灭,反而引火烧身,蔡邕、黄琬等世家清流大臣甚是惶恐,都跪倒在地,山呼万岁,口称自己有眼无珠,惭愧惭愧。
天子刘辩看白发苍苍的蔡邕、黄琬等世家大臣跪在地上跪了好久,看起来很是诚心,又见吕布示意,方才命人把他们扶起。
天子刘辩对蔡邕等人说道:“本来这次要追究你们的责任,顾念在你们年老体弱又劳苦功高,暂且不作处罚,但这件事情必须要登在大汉rì报上传告天下。”
虽然蔡邕是吕布的岳父,在维护大汉朝廷、奉天子以讨不臣上,他们是政治盟友,但在维护世家利益上,两人是棋逢对手的政敌。吕布也不想把老岳父逼得太狠,可他在大汉rì报上把这些事情全抖露出来,必定会让这些世家清流大臣名誉扫地了。
蔡邕、黄琬等世家清流大臣赶紧跪下,请求天子刘辩莫要把这些举荐的事情登在大汉rì报上。
刘辩露出为难神情,吕布又出来打圆场:“微臣有个主意,若是这些荐主们能够将部分财产补偿那些曾经被他们荐举的贪腐官吏们坑害过的贫苦百姓,功德圆满。便可以不把这些事情公之于众了。”
吕布这话的深意便是,你们做荐主的可以不必用仕途、名誉为你们荐举的人买单,但你们必须要为荐举人擦屁股。把那些贫苦百姓们安抚好。
于是乎,这些世家清流大臣们各出家产,以朝廷的名义。去安抚那些被坑害的民众。
有铜臭之名的司空崔烈疼惜自己捐出来的钱财,上前启奏道:“微臣担心这样一来,诸大臣皆惧怕被株连,恐怕不会再为朝廷举荐贤才。”
天子刘辩不知该如何应对,吕布递上一个纸条,由龙骧中郎将王越上前呈递给天子刘辩。(。)
天子刘辩瞥了一眼,喜上眉梢,笑嘻嘻地对崔烈说道:“既然诸位朝廷大臣皆惧怕被株连。不愿为朝廷举荐贤才,那便有各州刺史、各州将军、各郡太守、各郡郡尉、各县县令、各县县尉等七品官以上的官员为朝廷举荐贤才,朕相信,总会有持身端正又有伯乐眼光的忠臣不惧连带制度,愿为朝廷举荐贤才的。”
司空崔烈知道这是吕布的授意,正好打在自己这番话的七寸上,他无言以对。天子刘辩便趁机颁下诏令:“七品官以上官吏均可举荐贤才,但若被举荐人出问题,则荐主亦承担连带责任。”
这一招连消带打,把那些世家清流大臣最重要的举荐权力给限制住了,现在不仅是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世家大臣可以举荐贤才了。连一般的寒庶出身的七品以上官员均可举荐贤才,但是举荐人跟被举荐人之间的连带责任以后要真格地追究了,那些世家清流大臣亦无话可说了。
一场朝会下来,数道圣旨发出,在场世家家主们的信以及吕布的军令跟圣旨一并发出,但那些世家家主及其家族的高官们都留在邺城,以防某些贪腐官吏狗急跳墙。
分布在七个州的州将军、郡尉、县尉、乡尉都是从吕布zhōng yāng军出来的嫡系将士,他们麾下人马一起出动,带着圣旨、军令、家主信以及中情司、御史台的卷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逮捕了那些贪腐官吏,进入那些贪腐家族的坞堡庄园,先查抄罪证,再查抄家产,并将贪腐官吏以及他们的获利家属抓捕起来,所有敢举起刀枪反抗的就地格杀。
有很多世家贪腐官吏狗急跳墙,领着家族私兵准备负隅顽抗,但他们都是一个大家族,家族的家主以及家族的重要人物都在邺城皇宫里面,现在家族里面没有能够完全做主的人物,那些贪腐的世家子弟被那些清廉的世家子弟所排斥,他们领不出多少家兵,而zhōng yāng军、地方郡县兵在吕布嫡系将领的带领下,都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突袭,那些贪腐的世家子弟还没有做好战斗准备,就被抓捕起来。
完成了对贪腐官吏及其家族的大清洗后,就在各地召开公众审判大会,让所有民众看清这些贪腐官吏的嘴脸,为吕布正名,那些罪行严重的贪腐官吏被当场凌迟处死,那些罪行较轻的贪腐官吏以及那些获利家属们都被贬为奴仆,放在各个州的建设兵团里面做劳役,各州的建设兵团一下子就都多了数万名免费的劳动力,不论是开矿、垦荒、水利建设都加快了不少。
那些世家大族里面的清廉子弟则都纷纷离开原来的家族,前去地广人稀的凉州、朔州、幽州等地重建家业,原来那个贪腐家族的产业除了被清廉子弟们带走的,剩下的一部分补偿给那些曾被贪腐官吏侵害过利益的穷苦百姓,剩下的大部分中,一半收归户部国库,一半收归zhōng yāng钱庄。
在这场廉政风暴里,从七个州的贪腐世家里面,共收缴了六百多亿钱的财产,约折合大汉顶峰时期的两年赋税,吕布拿出一百多亿钱,通过各地郡尉、县尉、乡尉、亭尉来补给各地民众,这三年来吕布承诺给他们的教育投入、生育补助全部到位,每个民众都能够拿到一千多钱,约相当于他们半年的收入。
当那些曾经痛骂过吕布的穷苦百姓在公审大会上得知实情后,脸上都甚是愧疚,但他们却不愿直陈自己过去误会了吕布,可当他们拿到光灿灿、响当当的五铢钱时,他们的态度一下子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开始纷纷称颂起吕布,将他赞扬得好似救苦救难的漫天诸佛一样。
满宠跟在吕布身边巡视各地,查看那些贪腐官吏被查处的情况,看着那些穷苦百姓们的表现,满宠对吕布笑着说:“人心就是如此,民意就是如此。”
吕布无奈地摇摇头,这个国度的任何时代的民众素质都是这样,脑袋简单,容易被人煽动,墙头草一样,又因为他们是升斗小民,生存不易,跟他们讲大道理远远没有给他们真金白银更能打动他们。
数以百计的世家庄园里面只剩下了那个孤苦无依的世家家主以及他们的嫡长子一家,人丁稀薄了很多,根本没必要住那么大的庄园,天子刘辩便又发了一个诏,让所有人丁散落的世家都在邺城定居,便于朝廷监督,原来的坞堡庄园全部收归朝廷所有,再由朝廷分配给那些世家原来的佃农们居住,一个世家大族的坞堡庄园从此之后变成了那些翻身做自耕农的佃户们的家园。
而那些世家大族在坞堡庄园里面蓄养的私兵尽数被俘虏,除了按照一个世家子弟身边两个护卫的标准留给那些清廉世家子弟之外,其他大部分私兵都划归地方郡县兵。
吕布想起那天在那个破旧客栈里面听客栈老掌柜反映的问题,颁下军令,让那些上有老下有小、家里缺他不可的zhōng yāng军战辅兵和郡兵、县兵都退役到地方做亭长、亭尉、保长、甲长,一方面巩固吕布对地方的统治,一方面则缓解地方百姓的压力。
各地郡县兵由各个世家大族的私兵补充一部分,再根据各自家庭情况复员一部分,到最后数量保持了稳定,留下的战士多是没有家小拖累,可以把全部心神都放在训练、战斗上。
在这次廉政风暴里,吕布通过查抄那些贪腐世家大族,得到了数以万计的战马、兵器盔甲,数以百万石的粮食,zhōng yāng军和地方郡县兵的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