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资治通鉴--柏杨白话版-第9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5'起初,庞勋对梁丕不经请示就杀死姚周极为愤怒,罢黜梁丕的官位,派原徐州镇将张玄稔代梁丕领掌宿州的政事,派党羽张儒、张实等率领宿州城中的军队数万人抗拒官军。张儒等人在宿州城外列营寨好几重,环靠水边,借以自固;康承训率官军围困张儒军。张实乘夜派人偷出重围,给庞勋送上一封密信,说:“今天官军尽在宿州城下,西部地方必然空虚,将军您应该率领军队出敌不意,千里转战,攻掠宋州、毫州郊外,敌军必然解宿州之围西去,将军您在要害处设伏,在前面迎击敌军,我等率宿州城中的军队于敌军后追逼,必定能击破敌军!”当时曹翔派朱玫进攻丰县,将丰县攻破,乘胜进攻徐城、下邳,全都攻拔,斩杀和俘获贼军以万计。庞勋正因为忧虑恐惧要逃走,得到张实的书信,立即听从了他的计策,让宠举直、许佶据守徐州,自己率领军队向西进发。
  八月,壬子,康承训焚外寨,张儒等入保罗城,军官攻之,死者数千人,不能克,承训患之,遣辩士于城下招谕之。张玄稔尝戍边有功,虽胁从于贼,心尝忧愤,时将所部兵守子城,夜,召所亲数十人谋归国,因稍令布谕,协同者众,乃遣腹心张皋夜出,以状白承训,约期杀贼将,举城降,至日,请立青旌为应,使众心无疑。承训大喜,从之。九月,丁巳,张儒等饮酒于柳溪亭,玄稔使部将董厚等勒兵于亭西,玄稔先跃马而前,大呼曰:“庞勋已枭首于仆射寨中,此辈何得尚存!”士卒竞进,遂斩张儒等数十人。城中大扰,玄稔谕以归国之计,及暮而定。戊午,开门出降。玄稔见承训,肉袒膝行,涕泣谢罪。承训慰劳,即宣敕,拜御史中丞,赐遗甚厚。
  八月,壬子(二十七日),康承训焚毁宿州城外贼军的营寨,张儒等人入宿4州城据守外城,官军攻城,战死数千人,不能破城,康承训深感攻城艰难,于是派遣有口才的人于宿州城下大声招谕,要城中贼军投降。张玄稔曾经戍边立过功,虽然被胁迫从贼反叛,内心却很忧愤,当时他率领所中军队驻守内小城,夜晚,召自己平时亲信几十人密谋归降朝廷,张玄稔让亲信向部下稍作劝谕,表示赞同的人即有很多,于是张玄稔派遣心腹张皋乘夜出城,将情况通知康承训,约定时间在城内杀贼军主将,举宿州城投降,到时请官军树立青色旗帜为信号,表示不杀城内胁从士兵,使众人解除疑虑,放心归朝。康承训得报喜出望外,即表示同意。九月,丁巳(初三),贼将张儒等人于柳溪亭饮酒,张玄稔派部将董厚等人在亭西面部署军队,自己先骑着马快步向前,大声叫喊:“庞勋已在康承训的营寨中被砍头示众,张儒这些鼠辈怎么得在这里偷生!”士卒们争先恐后,蜂拥而前,于是斩张儒等数十人。宿州城内一时秩序大乱,人们惊慌失措,张玄稔于是向众人宣谕归降朝廷的计划,到傍晚才安定下来。戊午(初四),张玄稔打开宿州城门率众出城投降。张玄稔见康承训时,袒胸露臂,跪地爬行,嚎器流泪,口称请罪。康承训慰劳张玄稔等人,当即宣布唐懿宗的敕令,拜张玄稔为御史中丞,赐给的也相当丰厚。
  玄稔复进言:“今举城归国,四远未知,请诈为城陷,引众趋苻离及徐州,贼党不疑,可尽擒也!”承训许之。宿州旧兵三万,承训益以数百骑,皆赏劳而遣之。玄稔复入城,暮发平安火如常日。已未向晨,玄稔积薪数千束,纵火焚之,如城陷军溃之状,直趋苻离,苻离纳之,既入,斩其守将,号令城中,皆听命,收其兵,复得万人,北趋徐州。庞举直、许佶闻之,婴城拒守。
  张玄稔之向康承训进言南策:“我今天举宿州城归降朝廷,远方四邻尚不知道,请让我假装为城被攻陷,率部众往苻离及徐州,贼将党羽不会猜疑我,可将他们部擒获!”康承训表示同意。宿州原有军队三万人,康承训再增补数百骑兵,均给予赏钱,厚加慰劳,派遣他们出征。张玄稔再入宿州城,至傍晚时象平常一样点燃平安火。己未(初五)凌晨,张玄稔堆积干柴数千捆,纵火焚烧,做出城被攻陷军队溃散的模样,率领军队直奔符离城,苻离贼军收纳张玄稔,既入城,张玄稔率军斩苻离贼军守将,向城中军民发号施令,众人都听从命令,于是纠集苻离城中军队,再收得一万人,向北进攻徐州。庞举直、许佶是知张玄稔叛变的情况,紧闭徐州城门拒守。
  辛酉,玄稔至彭城,引兵围之,按兵未攻,先谕城上人曰:“朝廷唯诛逆党,不伤良心;汝曹奈何为贼城”守?若尚狐疑,须臾之间,同为鱼肉矣!“于是守城者稍稍弃甲投兵而下。崔彦曾故夷路审中开门纳官军,庞举直、许佶帅其党保子城,日昃,贼党自北门出,玄稔遣兵追之,斩举直、佶首,余党多赴水死,悉捕戍桂州者亲族,斩之,死者数千人,徐州遂平。
  辛酉(初七),张玄稔赶到彭城,指挥军队将城团团围住,按兵未作进攻,先告谕城上的人说:“朝廷只诛杀叛贼逆党,不会伤害好人;你们为什么要为叛贼守城呢?如果还迟疑不降,要不了多少时间,你们就要同叛贼逆党一同去见阎王,成为俎上的鱼肉!”于是城上渐渐有人脱去衣甲,抛下武器而跳下城。原先在崔彦曾手下办过事的官吏路审中打开徐州城门接纳官军,庞举直、许佶率领部下党羽退到内城拒守,太阳偏西时,庞举直等贼党从北门逃出,张玄稔派遣军队追击,砍下庞举直、刘佶的头,其余党羽大都跳到水里淹死,张玄稔将桂州戍卒叛乱者的亲属家族全部逮捕,处斩荆,被杀死的人有好几千,徐州于是被讨平。
  庞勋将兵二万自石山西出,所过焚掠无遗。庚申,承训始知,引步骑八万西击之,使朱邪赤心将数千骑为前锋。勋袭宋州,陷其南城,刺史郑处冲守其北城,贼知有备,舍去,渡汴,南掠亳州,沙陀追及之。勋引兵循涣水而东,将归彭城,为沙陀所逼,不暇饮食,至蕲,将济水,李衮发桥,勒兵拒之。贼惶惑不知所之,至县西,官军大集,纵击,杀贼近万人,余皆溺死,降才及千人,勋亦死而人莫之识,数日,乃获其尸。贼宿迁等诸寨皆杀其守将而降。宋威亦取萧县,吴迥独守濠州不下。
  庞勋率领军队二万人从石山向西进发,所过之处烧杀抢掠,一无所存。庚申(初六),康承训才知道庞勋的动向,于是率领步兵和骑兵八万人向西讨击庞勋,派遣朱邪赤心率领数千骑兵为前锋。庞勋袭击宋州,攻破州南城,宋州刺史郑处冲据守宋州北城,庞勋等知道城里官军有准备,即放弃宋州,渡过汴水,向南攻掠亳州,结果被沙陀骑兵追上。庞勋率领军队沿涣水向东走,企图回彭城,由于沙陀骑兵的迫逼,日夜奔波,连吃饭的功夫都没有,赶到蕲县,准备渡河,李衮阻断桥梁,令官军摆好阵势准备抵抗。庞勋及其部众无法渡河,惶恐疑惑不知往那里去为好,转至蕲县西面,大官军赶到,纵兵进击,杀死贼军近一万人,其余的人都跳于河中淹死,投降的才一千人,庞勋也战死,但没有人认识他,数天后,才获得他的尸体。贼军设在宿迁县等地的几个营寨的士兵都杀死守将投降。宋威也攻取萧县,只有贼将吴迥据守濠州城未能攻下。
  冬,十月,以张玄稔为右骁卫大将军、御史大夫。
  冬季,十月,朝廷任命张玄稔为右骁卫大将军、御史大夫。
  马举攻濠州,自夏及冬不克,城中粮尽,杀人而食之,官军深堑重围以守之。辛丑夜,吴迥突围走,举勒兵追之,杀获殆尽,迥死于招义。
  马举率领官军进攻濠州,自夏季直到冬季都不能攻克,城中的粮食吃尽,于是杀人充饥,官军深挖壕沟,重重围困,严加防守。辛丑(十七日)夜,吴迥率军突围逃走,马举派军队追击,几乎将吴迥部贼军斩杀擒获干净,吴迥也死于招义县。
  以康承训为河东节度使、同平章事,以杜为义成节度使。上嘉朱邪赤心之功,置大同军于云州,以赤心为节度使,召见,留为左金吾上将军,赐姓名李国昌,赏赍甚厚。以辛谠为亳州刺史。谠在泗州,犯围出迎兵粮,往返凡十二,及除亳州,上表言:“臣之功,非杜不能成也!”赐和州刺史崔雍自尽,家属流康州,兄弟五人皆远贬。
  唐懿宗任命康承训为河东节度使、同平章事,任命杜为义成节度使。唐懿宗为嘉奖朱邪赤心的战功,在云州设置大同军,任命朱邪赤心为大同军节度使,赐给他姓名叫李国昌,赏赐钱物十分丰厚。任命辛谠为亳州刺史。辛谠在泗州城,突围出城迎接军粮,往返总共十二次,当任命他当亳州刺史时,辛谠向唐懿宗上表说:“我的功劳,没有杜是不能成功的!”唐懿宗又赐和州刺史崔雍自尽,他的家属流放到康州,兄弟五人都贬官流放至远处。
  '16'上荒宴,不亲庶政,委任路岩;岩奢靡,颇通赂遗,左右用事。至德令陈蟠叟因上书召对,言:“请破边咸一家,可赡军二年。”上问:“咸为谁?”对曰:“路岩亲吏。”上怒,流蟠叟于爱州,自是无敢言者。
  '16'唐懿宗游宴无度,不躬亲一般政务,大事都委任给宰相路岩去办;路岩生活奢侈豪华,经常收贿赂,左右小人也参预政事。至德县令陈蟠叟为此上书给唐懿宗要求召对,说:“请皇上抄边咸一家,抄得的财物可用以赡养国家军队两年。”唐懿宗问:“边咸是谁?”陈蟠叟说:“是路岩亲任的小吏。”唐懿宗听后极为愤怒,将陈蟠叟流放于爱州,自后没有人再敢说话。
  '17'初,南诏遣使杨酋庆来谢释董成之囚,定边节度使李师望欲激怒南诏以求功,遂杀酋庆。西川大将恨师望分裂巡属,阴遣人致意南诏,使入寇。师望贪残,聚私货以百万计,戍卒怨怒,欲生食之,师望以计免。朝廷征还,以太府少卿窦滂代之。滂贪残又甚于师望,故蛮寇未至,而定边固已困矣。
  '17'起初,南诏派遣使者杨酋庆来唐朝,拜谢唐懿宗从监狱里释放董成,定边节度使李师望想激怒南诏以邀取功名,竟将杨酋庆杀死。西川大将痛恨李师望分裂西川使府巡属,使所属邛、等州别属定边军,因此暗中派遣人向南诏蛮军通牒致意,招引南诏蛮军入寇。李师望贪鄙残暴,聚敛的私财宝货数以百万计,戍卒们也都怨恨愤怒,希望活活把李师望吃了,李师望用计辞去定边军节度使的官位。朝廷把他征还,任命太府少卿窦滂代为定边军节度使。窦滂贪鄙残酷比李师望更甚,所以南诏蛮寇未到来,定边军就已经混乱窘困了。
  是月,南诏骠信酋龙倾国入寇,引数万众击董舂乌部,破之。十一月,蛮进寇州,定边都头安再荣守清溪关,蛮攻之,再荣退屯大渡河北,与之隔水相射九日八夜。蛮密分军开道,逾雪坡,奄至沐源川,滂遣兖海将黄卓帅五百人拒之,举军覆没。十二月,丁酉,蛮衣兖海之衣,诈为败卒,至江岸呼船,已济,众乃觉之,遂陷犍为,纵兵焚掠陵、荣二州之境。后数日,蛮军大集于陵云寺,与嘉州对岸,刺史杨与定边监军张允琼勒兵拒之。蛮潜遣奇兵自东津济,夹击官军,杀忠武都将颜庆师,余众皆溃,、允琼脱身走。壬子,陷嘉州。庆师,庆复之弟也。
  这月,南诏骠信酋龙举全国军队侵寇唐西川边境,派数军进击归附于唐朝的董舂乌部蛮,将该部蛮攻破。十一月,南诏蛮军进一步侵入州,唐定边军都头安再荣据守清溪关,蛮军攻关,安再荣退军屯驻于大渡河以北,与南诏蛮军隔水互射箭有九天八夜。南诏蛮军秘密地分派军队开辟道路,越过雪坡,突然来到沐源川,窦滂派遣兖海镇将黄卓率领五百人去拒战,全军覆没。十一月,丁酉(十四日),南诏蛮军穿上唐兖海镇军人的衣服,假装成逃归的败兵,到江岸呼叫渡船,已渡过河,唐军士众才发觉,于是南诏蛮军乘机攻陷犍为,纵兵焚烧抢劫陵州、荣州地境。几天以后,南诏蛮军大批集结于陵云寺,与嘉州对岸相望,唐嘉州刺史杨与定边军监军张允琼摆开阵势抗拒蛮军。南诏蛮军暗中派遣一支奇兵从江东面渡过,夹击唐朝官军,杀死唐忠武都将颜庆师,残余的官军全部溃逃,杨和张允琼也从战场上脱身逃走。壬子(二十九日),南诏蛮军攻陷嘉州。杨庆师是杨庆复的弟弟。
  窦滂自将兵拒蛮于大渡河,骠信诈遣清平官数人诣滂结和,滂与语未毕,蛮乘船筏争渡,忠武、徐宿两军结陈抗之。滂惧,自经于帐中。徐州将苗全绪解之,曰:“都统何至于是!”全绪与安再荣及忠武将勒兵出战,滂遂单骑宵遁。三将谋曰:“今众寡不敌,明旦复战,吾属尽矣;不若乘夜攻之,使之惊乱,然后解去。”于是夜入蛮军,弓弩乱发,蛮大惊,三将乃全军引去。蛮进陷黎、雅,民窜匿山谷,败军所在焚掠。滂奔导江。邛州军资储皆散于乱兵之手,蛮至,城已空,通行无碍矣。
  窦滂亲自率领军队于大渡河抗拒南诏蛮军,南诏骠信假装派遣清平官数人到窦滂处请求缔结和约,窦滂与南诏清平官话还没有说完,南诏蛮军就乘坐木筏争相渡河,唐忠武军、徐宿军结好阵势进行抵抗,窦滂惊恐万状,于帐篷里自缢。徐州将领苗全绪解开绳带,说:“都统何至于这样做!”于是苗全绪与安再荣以及忠武军整顿好军队出战,窦滂趁机一个人骑着马乘夜逃走了。三位将领谋划说:“今天我军寡不敌众,明天天亮后再战,我军将全部覆没;不如乘夜进攻,使蛮军惊慌混乱,然后离去。”于是率领军队乘夜攻入南诏蛮军中,用弓箭乱射,蛮军惊慌失措,三将于是率领全部唐军离去。南诏蛮军进军攻陷黎州、雅州,当地百姓窜到山谷中躲藏,战败的唐军却在所过之处烧杀抢劫。窦滂逃奔至导江县。邛州的军用物资全部散于乱兵手中,南诏蛮军赶到,邛州城已空,蛮军于是得以通行无阻地前进。
  诏左神武将军颜庆复将兵赴援。
  唐懿宗颁下诏书派左神武将军颜庆复率领军队赴援西川。
  资治通鉴第二百五十二卷
  唐纪六十八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下咸通十一年(庚寅、870)
  唐纪六十八 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庚寅,公元870年)
  '1'春,正月,甲寅朔,群臣上尊号曰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赦天下。
  '1'春季,正月,甲寅朔(初一),唐朝群臣给皇帝李上尊号,称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大赦天下。
  '2'西川之民闻蛮寇将至,争走入成都。时成都但有子城,亦无壕,人所占地各不过一席许,雨则戴箕盎以自庇;又乏水,取摩诃池泥汁,澄而饮之。
  '2'西川人民听说南诏蛮军将要入侵,争相避难逃入成都,使城中人口爆满。当时成都只有内城,连护城壕也没有,每人平均所占不过一席之地,因无住房,下雨天只好戴斗笠和木盆以避雨淋。又缺乏饮水,只好取摩诃池泥汁,待沉淀见清后饮用。
  将士不习武备,节度使卢耽召彭州刺史吴行鲁使摄参谋,与前泸州刺史杨庆复共修守备,选将校,分职事,立战棚,具炮檑,造器备,严警逻。先是,西川将士多虚职名,亦无禀给。至是,揭榜募骁勇之十,补以实职,厚给粮赐,应募者云集。庆复乃谕之曰:“汝曹皆军中子弟,年少材能,平居无由自进,今蛮寇凭陵,乃汝曹取富贵之秋也,可不勉乎!”皆欢呼踊跃。于是列兵械于庭,使之各试所能,两两角胜,察其勇怯而进退之,得选兵三千人,号曰:“突将”。行鲁,彭州人也。
  西川军队缺少训练,将士不习武备,节度使卢耽为此召彭州刺史吴行鲁充当参谋,与前泸州刺史杨庆复共同修复守备,选拔将校,分配守城职事。又搭起临时战棚,储存大量石炮和檑木,修造各种军用器械。并在城内设警备巡逻。先前,西川将士中很多是虚额职名,也没有固定的粮饷给养。至此开始揭榜公开招募,招徕骁勇之士以补充军队缺额,充实军官队伍,并厚给粮饷,因而应募的人很多。杨庆复教谕应募者说:“你们都是军人子弟,年轻有为,有智有勇,平时太平无事,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而今南蛮入侵,欺凌百姓,这正是你们报效国家,获取功名富贵的时刻,与诸位共勉,切莫错失良机啊!”应募者听后都情绪高涨,欢呼雀跃。于是在大庭排列各式兵器,让应募者大央手,各试所能,并让他们两人一组进行角力,通过考察选用勇者,辞退怯者。于是选得精壮三千人。号称“突将”。吴行鲁是彭州人。
  戊午,蛮至眉州,耽遣同节度副使王偃等赍书见其用事之臣杜元忠,与人约和。蛮报曰:“我辈行止,只系雅怀。”
  戊午(初五),南诏军队进行至眉州,卢耽派遣同节度副使王偃等人带着书信往见蛮军掌握权柄的官员杜元忠,与其约和,杜元忠称:“我军的行止,一定尊重贵方”。
  '3'路岩、韦保衡上言:“康承训讨庞勋时,逗桡不进,又不能尽其余党,又贪虏获,不时上劝。”辛酉,贬蜀王傅、分司;寻再贬恩州司马。
  '3'路岩、韦保衡向唐懿宗上言弹劾康承训说:“康承训征讨庞勋时,逗留不进,既不能剿尽庞勋余党,反而贪图虏获,动不动就上表请功。”辛酉(初八)朝廷贬康承训为蜀王傅,分司东都。不久,再贬为恩州司马。
  '4'南诏进军新津,定边之北境也。卢耽遣同节度副使谭奉祀致书于杜元忠,问其所以来之意;蛮留之不还。耽遣使告急于朝,且请遣使与和,以纾一时之患。朝廷命知四方馆事、太仆卿支详为宣谕通和使。蛮以耽待之恭,亦为之盘桓,而成都守备由是粗完。
  '4'南诏进军新津,进入定边北境。唐西川节度使卢耽又遣同节度副使谭奉祀致书于杜元忠,质问南诏军来犯意图,杜元忠将谭奉祀扣留。卢耽于是遣使向朝廷告急,希望朝廷出面遣使与南诏王国请和,以缓解当前的边患。朝廷任命知四方馆事、太仆卿支详为宣谕通和使,赶赴成都。南诏军见卢耽待他们相当恭顺,也就稍事盘桓,进军速度放慢,而成都城内的守备由此得以大致完工。
  甲子,蛮长驱而北,陷双流。庚午,耽遣节度副使柳往见之,杜元忠授书一通,曰:“此通和之后,骠信与军府相见之仪也。”其仪以王者自处,语极骄慢。又遣人负彩幕至城南,云欲张陈蜀王厅以居骠信。
  甲子(十一日),南诏军队长驱北进,攻陷双流。庚午(十七日),卢耽再遣节度副使柳入南诏军见其统帅,杜元忠授予柳一封书信,说“信中写有关于此次通和之后,我南诏骠信与贵节度使府相见的礼仪”,其言语极端骄横傲慢,而其信中所规定的礼仪,更是处处以王者自居。杜元忠甚至派人将彩色帷幕搬到成都城南,声称要在城内蜀王厅布置,以便南诏骠信居处。
  癸酉,废定边军,复以七州归西川。
  癸酉(二十日),唐废定边军,将其所领七州复归西川节度使管辖。
  是日,蛮军抵成都城下。前一日,卢耽遣先锋游弈使王昼至汉州援军,且趣之。时兴元六千人、凤翔四千人已至汉州,会窦滂以忠武、义成、徐宿四千人自导江奔汉州,就援军以自存。丁丑,王昼以兴元、资、简兵三千余人军于毗桥,遇蛮前锋,与战不利,退保汉州。时成都日望援军之至,而窦滂自以失地,欲西川相继陷没以分其责,每援军自北至,辄说之曰:“蛮众多于官军数十倍,官军远来疲弊,未易遽前。”诸将信之,皆狐疑不进。成都十将李自孝阴与蛮通,欲焚城东仓为内应,城中执而杀之。后数日,蛮果攻城,久之,城中无应而止。
  这一天,南诏军队进抵成都城下,而前一天,卢耽已派遣先锋游奕使王昼往汉州催促援军。当时有兴元兵六千人、凤翔兵四千人已到达汉州,恰在此时窦滂也以忠武、义成、徐宿之兵四千人自导江来到汉州,与援军会合以自保。丁丑(二十四日),王昼率兴元、资州、简州之兵三千余人进军于毗桥,与南诏军前锋遭遇,王昼出战失利,退保汉州。当时成都军民日夜盼望援军的到来,而窦滂自以为所领定边军辖地尽失,希望西川也相继失陷,以便分担和减轻自己的罪责,因而每有援军自北而至,即往游说:“南蛮兵众多于官军数十倍,官军远道而来,疲惫不堪,最好不要贸然前进。”唐援军将领听后都狐疑不敢进。成都十将李自孝暗中与南诏军通款,企图焚城东仓为蛮军作内应,被城中军民察觉,而被逮捕处死。数天后,蛮军果然来攻城,等待许久,未得城中李自孝的接应而退兵。
  二月,癸未朔,蛮合梯冲四面攻成都,城上以钩缳挽之使近,投火沃油焚之,攻者皆死。卢耽以杨庆复、摄左都押牙李骧各帅突将出战,杀伤蛮二千余人,会暮,焚其攻具三千余物而还。蜀人素怯,其突将新为庆复所奖拔,且利于厚赏,勇气自倍,其不得出者,皆愤郁求奋。后数日,贼取民篱,重沓湿而屈之,以为蓬,置人其下,举以抵城而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