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满唐春-第4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令既出,将士莫敢不从,数以千计的性命,往往就在他们的一念之间,可是此刻,他们却顶日烈日,恭恭敬敬在这里等候着。
大唐的皇上,少数民族眼中的天可汗,将在这里为他们送行。
“呜呜。。。。。”
“澎澎。。。澎澎澎。。。。‘
吉时一到,军中的号角手、鼓手就开始行动,激昂而嘹亮的号角声、激情而澎湃的鼓声,听得人热血沸腾,战意飞扬,恨不得马上就杀敌立功,保家卫国。
在号角声、鼓声中,一队训练有素的骑兵从城门奔出,战马矫健有力,马上的士兵鲜衣怒甲,在奔跑中还保持着整齐的队形,一看就知是精锐中的精锐,虽说人数不多。大约只有百骑左右,可是给人一种犹如万马千军的气势。
军人有见多识广的人小声说道:“看到没有,这是皇上的百骑,飞骑营的精锐,果然厉害。”
李二在玄武门之变后,为了防止有人在这个地方学自己政变,就在玄武门置左右屯营,绰号飞骑营,挑选其中骁健善射者百人名为“百骑”,没想到。此次出行,把百骑也带出来了。
一脸胡须的安元寿眼定定地看着那些飞骑,眼中出现羡慕、敬佩之色,压低声音对一旁的阿史那忠说:“天可汗果真了得,玄甲军、羽林军、镇蕃军、扬威军等等。天啊,大唐的人才太多了。真不愧是天可汗。”
“那当然。不要出声,天可汗来了。”
那百骑分开两边,很快,李二就坐着龙辇缓缓驶来,那黄金镶的龙辇、高达六仞的旗杆上飘扬着绣着青龙的旌旗,这些都表明。坐在其中的,就是大唐至高无上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古代等级分明,就是一面普通的旗子,也极为讲究。例如皇帝用的旗杆高六仞,诸侯用的是五仞,大夫用的是四仞,士是三仞、旗主要有六大类,一曰苍旗,二曰青旗,三曰朱旗,四曰黄旗,五曰白旗,六曰玄旗。六旗颜色分明,苍旗为青黑色,上画日月星辰,主要用于祭祀场合;青旗为青色,上画青龙,上面也提到过,天子为升龙,诸侯为交龙,主要为天子、诸侯使用;朱旗为火红色,上画朱雀,为皇族所用;黄旗为黄色,上画麒麟;白旗为白色,上画白虎;玄旗为黑里带微赤色,上画龟蛇。后三旗主要用于各三省六部,不能乱用,更不能逾越。
这一次大张旗鼓,就是在吐谷浑和一众少数民族面前,展现大唐天朝上国的风范。
一身盛装的李二下了龙辇,慢慢走上了点将军,轻轻摆了摆手,很快,鼓乐之声立停,现场一片寂静。
“参见皇上”
“参见皇上”
“参见皇上”
在场之人,一看到李二,马上对他行礼,由于都穿着铠甲,就用军礼半跪着行礼,由于人数太多,后面相隔得得太远,等前面的跪下后面的才跟上,一时间之间,参拜声不绝,那声音在群山中回荡,以吐谷浑国王诺曷钵的少数民族将领参见天可汗的声间都淹没在其中了。
“众将士平身”李二摆了摆手,然后让众将平身。
别看李二是皇上,可是他军旅出身,中气十足,声音沉炼中带着威严,就是几百米外也听得清楚。
等到一众将士平身后,李二这才大声地说:“今天是一个好日子,今天也是一个报仇的日子,知道本皇为什么选择这里吗?很简单,吐蕃人为了强迫我们把公主送与他和亲,先是兵寇淞州,露出它的狼子野心,又借又假借成亲,明修伐道,暗渡陈仓,利用我们对它的宽容和信任,血洗淞州,就在朕背后这个位置,把受害百姓的首级堆成小山,杀我子民、掳我妇女、夺我财货,朕在这里举行誓师大会的目的,就是提醒自己,也提醒将士们,你们面对的,是怎么的一个敌人,将士们,这样反复无常之小人,我们要不要讨伐?”
“讨伐,讨伐!”程老魔王第一个大声吼了起来。
“讨伐,讨伐!”
“讨伐,讨伐!”
一众将士竭尽全力地跟着叫了起来。
李二挥挥手,示意众人静下来,然后一脸沉重地说:“吐蕃人言而无信,更是屡次犯边,在我大唐犯下累累血案,老幼妇孺都不放过,其行令人发指,就在前些日子,他们还血洗何家庄,把何潘仁老将军全家屠杀一空,把何将军的首领,悬挂在城墙上示威,就是二个月大的婴儿也不放过,将士们,你们说,这仇我们要不要报?”
“报仇!报仇!”
“报仇!报仇!”
“报仇!报仇!”
一众将士一起大叫起来,声音之大,直冲云霄。
古人讲求名正言顺,做什么事,都要找个理由,像讨伐某人,就会发檄文,把对方的过失、罪过一一数出来,把大义放在自己这边,这样心里没有顾忌,好像替天行道一般,也容易得到百姓的支持,像有些诸候君王,实在找不出由头作反,连“清君侧”一类的话也搬出来,在讨伐吐蕃上,作为天朝上国,李二自然把这些东西做到十足。
虽说一早就发了讨伐檄文,但是在这里还是再多说一遍。
等众将士的静下后,李二继续大声说道:“今天,你们就要出发,踏上吐蕃土地,为大唐报仇,为大唐征战,那是一片陌生的土地,你们面对的,是一群没有教化、没有人性、如狼似虎的之野蛮之人,你们当中,也许有人立下军功,光耀门楣,也许有人马革裹尸,战死沙场,也许你们的战斗艰苦,将士们,你们怕不怕?”
“死战!死战!”
“死战!死战!”
“好,真不愧是我大唐的好儿郎,朕就在长安,等着你们凯旋而归,等着给你们应功宴。”
。。。。。。。
淞州的誓师大会过后,大唐的大军,这才正式向吐蕃推进,包括吐谷浑国王诺曷钵、突厥族阿史那社尔和阿史那忠等人也当日赶回自己的驻地,提兵按事前仪定地计划讨伐吐蕃。
大唐分为中、左、右三军,由松州、雅州、河州三路向吐蕃进发,而包括吐谷浑国王诺曷钵、突厥族阿史那社尔和阿史那忠等人兵发二路,一路进攻多玛、一路由各积石山进发,与大唐的中路大军互为倚角,二十五万大军,拉开了讨伐吐蕃的序幕。
当然,说得好听是讨伐,说得难听、直白一点就是吞并。
九月八日,李靖所率的左路大军与吐蕃军队相偶,仅用一刻钟就把敌人击溃,取得讨伐吐蕃的第一场胜利;
九月十二日,候君集率领的中路大将,在火铳队的帮助下,仅仅付出一百多人的代价,就拿下了吐蕃在边境的第一道防线,吐蕃守将不敢恋战,下命全线撒退;
九十二十八日,候君集和吐谷浑国王诺曷钵会兵于波窝,对吐蕃右茹将军悉多呈包围之势。
。。。。。。。
有如神助般,不知是大唐兵锋太锐,还是吐蕃人惧怕大唐的火器之威,吐蕃军队经常是一触即溃,不敢恋战,大唐和吐谷浑进顺利,势如破竹,直扑吐蕃的都城,逻些城。(未完待续。。)
952 棋子弃子
一路高歌猛进之余,大唐的军团并不孤单,扬威军一直活跃其中,而上一次有份参与的世家大族,再次组队跟随其后,购买将士手中的战利品、俘虏,向军队提供粮草、甚至参与掠夺行动,大发战争财。
大唐进展顺利,士兵们都莫名兴奋,感到那吐蕃人不外如是,甚至感觉到推进的速度有些缓慢,可是大唐的将领们却是神色凝重,稳打稳扎,慢慢微前推进,八月下旬出兵,仅仅一个月出头,已经推进到吐蕃的腹地,现在一路大军在攻打聿贲城、二路大军会师于的波窝,另外二路攻下多玛后,准备向原羊同一带出兵,呈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吐蕃。
此时,刘远携着麾下的扬威军,就在波窝城外一处高地上,居高临下看着两军对弈。
作为特种作战部队,扬威军并不需要参与攻坚任务,而刘远也不计划把部队投入这种意义不大的白刃战。
“将军,喝口水吧。”候军把一个羊皮袋递给刘远。
刘远接过大喝了几口,然后把着皮袋抛回给他,然后笑着说:“怎么,看到别人攻城,心思动了?”
“那倒不是”候军笑着说:“就一个波窝,出动了这么多人,那么多名将老将出动,就是去也分不到多少功劳,还不如看看好了,两军对垒,我们在一边旁观,看看他们如何攻、如何守,这些是很重要的经验,难得啊。”
大鸡不吃细米,还看不上这点小功劳了,刘远拍了拍他的肩膀,点点头道:“不错,可以看看名将的风采。不过,你也别抱太多希望,最后的决战还没有到来呢。”
在千里目中很容易看到,在波窝城的人准备并不充足,吐蕃将士的决心不是很坚决,城内的百姓早就撒退一空,就是有些士兵也在收拾着撒退的行装,给刘远一个感觉:这些吐蕃人随时都会突围一般。
候军点点头说:“的确,这些吐蕃士兵并不恋战,很多时候一触即退。大唐的大军进吐蕃一个多月了,吐蕃就是一次像样的进攻也没有,就更别说有什么血战了,不过候将军、程老将军他们还真沉得住气,一路稳打稳扎。不急不燥,慢慢推进。换作我当主帅。现在早就打到逻些城了。”
“如果你是主帅,那大唐进吐蕃的几十万将士危了。”刘远淡淡地说:“现在双方都是故意为之,等着吧,大决战会来的。”
“属下明白了,将军的意思,是吐蕃故意放大唐的大军进境。一路撤退,诱敌深入,反正他们也没有什么好抢的,把大唐的军队诱进腹地。再进行血战,拉长我们的战线和补给线,如此一来,他们的机会增多、而候将军他们稳打稳扎,故意放慢速进攻的速度,这样也可以保持阵式和后勤的畅通,对吧?”
刘远点点头说:“不错,也算是借用三国曹操的策略,重擂鼓,轻缓进,一次解决,最大限度减少隐患,这样以后也算省下不少功夫。”
重擂鼓,轻缓进是当年曹操平定凉州的一个策略,大张旗鼓却进军缓慢,其目的就是让敌人有充足的时间调兵遣将,集中兵力,然后一举收拾他们,免得大仗过后,余孽过多,就是攻下来也得花大力气应付那些漏网之鱼,当时是针对凉州,不过现在同样适于扬威军,让松赞干布集结他能集结的力量,一举歼灭,把那些反的力量一举歼灭,这样一来,可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
候军有些感慨道:“打仗真是一件不简单的事。”
“不仅是不简单的事,而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这时不仅包括了军队训练与建立、兵种的配合与运用,还要兼顾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最后还要考究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后勤补给能力,有时还需要一点运气,要学的事,多着呢。”刘远也有感触地说。
关勇此时也凑了过来,有点奇怪地说:“将军,那阿波一族不是投靠我们大唐了吗?怎么现在还没有见他有什么动静的。”
“手中有好货,也要有个好时机才能卖得一个好价钱,本想在相持时放大唐的军队进吐蕃,最后临阵倒戈,没想到阿波。色所接到的命令是撤退,不与大唐的军队硬拼,这个时时暴露身份,并不是最佳时机,等着吧。”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候军有些不解地说:“吐蕃是游牧民族,擅长野战,而大唐居在中原,在攻城方面很有经验,这吐蕃将士放着那么广阔的高原不用,反而龟缩这城里和大唐打起攻坚城,还真是一件奇事。”
吐蕃擅长野战,犯边通常都是避开城墙又高又坚固的城池,只能到一些集镇、村落进得掠夺,一来很少触犯大家族利益,就是有损失,也不是损失不大、二来有点小打小闹的意思,所以大唐的当权者和特权阶级,也不是很重视,再加上李二有韬光养晦的想法,所以吐蕃一二再,再二三在大唐边境犯下血案,现在这样打法,倒有点本末倒置的迹象了。
刘远想了想,淡淡地说:“估计是他们的一个尝试,想看看大唐攻坚的威力,还有他们守城,到底能达到什么样的强度,看着吧,好戏在后头呢。”
两人点点头道。
三人正在谈话间,尉迟宝庆快步走来,有些为难地说:“禀将军,沙玛小姐求见,和她一道的,还有苏毗女王苏毗。波丽的特使,小女王苏毗。艾玛。”
小女王?
刘远撇撇嘴,心里有些鄙视,那苏毗都只剩下一个空架子了,据所得到的信息,他们也就五千人马左右,离她们所说几万人马差远了,主要是上任苏毗女王残暴,统治无方,而苏毗被松赞干布征服后,苏毗人跟着松赞干布开疆拓土。攻城掠地,取得了极大荣誉和利益,不知不觉中被同化了,哪里再走回旧路,所以壮大实力只是一句空话。
虽说只几千人,还是设大小女王,金赞、各种官员也一应俱全,不能不说那个苏毗。波丽很喜欢高高在上的那一套。
可惜,不是人人都对所谓的女王恭敬有加的,就像刘远。对她的态度也就一般。
“传。”刘远只是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
那个苏毗。波丽不在意,不过沙玛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一番客套后,刘远径直开口问道:“二位,现在是非常时期。不知找刘某有何贵干?”
也懒得跟她们墨迹,刘远虽说隐隐察觉到她们的来意。不过还是开门见山地说。
沙玛没有出声。不动声息的错开二步,那个苏毗。艾玛则是一脸焦急地说:“刘将军,请你发兵,支援下我们苏毗一族吧。”
“哦,有什么事?”
“我等依着约定,在大唐大军开进吐蕃后。就在后方行动,本是在孙波茹一带行动,可是扬威军暗杀了赞婆大将军,从而引起吐蕃的注意。派了大批军队在搜索,无意中暴光后,便疯狂打击我们,只能转战在羊同一带,可是吐蕃的军队一直死死咬着,压力巨大,偏偏大唐的军队进展又慢,将军,我们快撑不住了,不光我们苏毗一族,就是很多呼应大唐的其它势力,也是危如累卵,请将军好歹拉我一把。“
难怪前方的人越来越少,而前线又这般松懈,原来是集中力量对付那些反叛势力。
这小子够狠啊,先把局面稳定下来,清理后患后再集中力量对付外敌。
刘远看了苏毗。艾玛一眼,摇了摇头说:“小女王,你也看到,计划跟不上变化,刘某也无能为力。”
“将军,将军,你不能言而无信啊,我们当初不是说好了吗?”
“刘某一向一诺千金,什么时候言而无信了?”刘远脸色一沉,冷冷地问道。
苏毗。艾玛轻轻咬了一下红唇,然后小声地说:“当初说好,大唐负责吸引吐蕃的主力,让我等在吐蕃空虚的后面圈地,可是,可是。。。。。。。”
刘远看着苏毗。艾玛,还不错,干干净净的一个小女生,干净、漂亮、有气质,有一种邻家女孩的感觉,脸上一脸焦急的神情,看样子她们被松赞干布欺负得不轻,诚然,个人和国家机器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吐蕃并没有她想像中那么弱,和大唐的战争也没有大的伤亡出现,收拾一些趁机蹦达的人,对松赞干布来说易如反掌,这妞看起来很机灵,怎么想法这么单纯呢?
“此言差矣,大唐和吐谷浑合计投入二十多万兵力,不到二个月的时间,已经席卷了吐蕃超过三分之一的土地,这一点刘某并没有骗你吧,至于松赞干布为什么放弃抵抗,或者说消极抵抗,专门对付你们,这一点小女王得问他本人。”
刘远看着苏毗。艾玛,继续说道:“再说了,刘某和你们女王约定,她能守住多大的地盘,那么就可以得到其中一半的土地和人口作为她的封邑,但并没有承诺给她的保护,若想得到更多的土地和人口,那是需用实力,并不是靠嘴巴,若然这样还要我们保护,那干嘛还需要用到你们?”
“可是将军,你们能推进得快一些吗?松赞干布正在疯狂地清洗,只怕,只怕再晚一些,我们都要被他击溃。。。。。。”
“刘某恨不得今天就兵临逻些城,可是你也知道,三军未行,粮草先动,从大唐运粮食到吐蕃,路途遥远,只能稳打稳扎,如果小女王可以替我等解决粮草问题,那么大唐的铁骑就可以快速地推进。”
“这。。。。。。”(未完待续。。)
953 新式战法
把苏毗。艾玛送走后,刘远长长松了一口气。
用一批粮草和装备,还有几个承诺,终于把她打发了,刘远都觉得自己太心软了,现在的情况,正好印证了自己刚才说的那句话,计划赶不上变化,谁也没想到松赞干布竟然采用诱敌深入、坚壁清野的政策,以至刘远的计划失当。
当然,也不是没有好处,最起码,这也属于内耗,对大唐来说是好事,对刘远和大唐而言,没有任何的损失,但是那些像苏毗。波丽一类想混水摸鱼的反叛势力就惨了,松赞干布再现他铁血手腕,这不,都求助上门了,换作别人,刘远也就懒得理了,不过苏毗一族知道大唐与阿波一族的关系,为了预防她气急败坏之下告密,这个时候,刘远说什么也得安抚住她。
这也是一种态度,她们坚持得越久,对大唐也就越有利。
“将军,让你为难了”沙玛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你也知,一来两族有亲戚关系,二来她们也知道我们的关系,就怕她泄密。”
刘远摇了摇头说:“也不是为难,相助一下也是应该的,看来他们也是急了”,说完,忍不住感叹道:“呵呵,这个艾玛有点意思,想到这么单纯的人也能当小女王。”
“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女王了,就那点人,自立为王,不仅惹人笑话,还容易引人注目,小女子劝过她了,可是她却不听。”
候军在一旁说道:“将军,你说她有意思,怎么个有意思法?”
“有做棋子的准备,却没有成弃子的觉悟”刘远说完,感到有些妥。又笑着对沙玛说:“其实,就是刘某也是棋子,皇上的棋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成弃子。”
当着的别人面前说棋子弃子的,刘远怕沙玛有误解,马上解释道。
“是啊,除了高高在上的王,所有人都是棋子,不过,像将军这种。那是棋盘的砥柱中流,无论哪个在位者,都不会放弃的,像沙玛之流,那是可有可无一般的存在。”
砥柱中流?不会放弃?
刘远闻言。苦笑了一下,摇摇头不说话。
这话放在推倒李丽质之前。的确可以这样说。可是一旦推倒,所有的事马上变成未知之数,刘远本来打算将功将过,现在又有点害怕那个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在自己身上重现,最怕就是拿下最难啃的吐蕃后,李二心中没有所求。那么自己的存在,就成了一个不确定因素,功高盖主是谁都不喜欢的,说不定趁机除掉自己也不一定。
说什么皇帝金口一开。绝不更改,实际上,皇帝的话是最不可信的,有哪个皇帝上位前,不是对天地祖先、天下臣民说要做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可是又有几个能做得到呢?
看到刘远说话,沙玛犹豫了一下,突然体贴地说:“没想到,将军也有烦心地事。”
“哦,你看得出来?”刘远吃惊地说。
沙玛嫣然一笑,笑意盈盈地说:“将军不知道,女子的心思,最是细腻和敏感的吗?不知道将军所烦何事,说不定小女子可以替你出个主意呢。”
“将军说过,男人心烦,无非二事,不是钱银,就是女人,将军富可敌国,肯定不愁钱银,十有**是女人,估计是看中哪个美女了吧。”二人正说道,旁边突然有人嗡气嗡气地说。
“咳。。。咳”一下子被说中心事,刘远忍不住都咳了二下,扭头一看,原来是唐大山,这个家伙,不知什么时候借了千里目观看,看着看着都跑到刘远旁边了,绝的是他一边看还一边在听着两人在说话,还不耽搁评论。
这个家伙,绝对是闷骚一类的人,要么不出声,出声就伤人。
“滚,一边去,乱嚷嚷什么,把本将吓了一跳。”刘远没好气一脚踹去,而唐大山则是配合着惨叫跳开,把一旁的沙玛乐得笑面如花,在阳光下,有一种说不出的美艳之感。
在训练和执行任务时,刘远要求很严格,做到军令如山,不讲情面,但在平时和麾下的将士打成一片,把“刚”和“柔”很好地结合起来,用候军的话来说,那是一时唱红脸、一时唱白脸,一个人把红脸和白脸都唱完了。
“澎澎澎。。。。。”
“呜。。。。。”
就在这时,军鼓声和号角声响起了起来,声音是先低沉,慢慢高亢起来,变得澎湃激动,听声音,那是准备攻城了。
刘远从唐大山手中拿回千里目,举在眼前一看,不知什么时候,中军搭起了一个近二丈高的云台,兵部尚书兼新任的平蕃大将军候军集站在云台上,目视着前方,在他前面,整齐的插着一排不同颜色的令旗,每一面令旗都代表不同的意思,有进有退,还分在中军、前军、后军、左军、右军,在没有扩音器、没有无线电的古代,就是用令旗配合号角声、鼓声来调动军队的。
军团作战,动辄数以万人甚至数十万混战,不可能每一个都去通知,也不可能用声音指挥,所以经常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