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蜀-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等。”陈祗打断了陈祎:“除了官职之外,还有什么冲突的?丞相为什么压制非荆襄系,不就是因为官职有限,要优先满足荆襄人吗?”
    陈祎沉默了片刻,静静的看着陈祗,陈祗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想要避开他的眼神,却又不肯示弱,只好硬撑着。
    “兄长,魏侍中在襄阳时,用一艘改装过的战船就打得吴军的朱然等数名重将晕头转向。”
    陈祗思索了半晌,不解的问道:“这……跟我们刚才说的有什么关系?”
    “道理很简单,官职大小,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技术是否先进。”陈祎缓缓说道:“在一架犀利的连弩面前,就算有二十个、三十个将军,一样射成刺猬。”
    陈祗有些迷茫,不太明白陈祎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陈祎也不解释,起身行了一礼:“如果兄长是为了一官半职,那就不要去武陵了。如果不出意外,魏侍中自己也不过是个武陵太守,最多再加个杂号将军,他给不了你什么显赫的官职。如果兄长想凭着高超的技术建功立业,留名青史,我建议兄长可以考虑考虑。”
    说完,他转身离开,陈祗也没有留他,品咂着陈祎的那些话,似乎琢磨出了什么,却又一直抓不住要点。不争官职?那还争什么?大丈夫辛劳一世,不就是想位列公卿,封侯受土,光宗耀祖,恩泽子孙吗?没有官职,还有什么意义?
    “这竖子,骗人骗多了,说话神神道道的。”陈祗恼怒的哼了一声。
    第二天早上,陈祗等着陈祎过来拜年,却一直没等到,一问才知道,陈祎出门拜年去了。他非常不高兴,让人去找,过了好一阵,家人回报,陈祎去来敏的府上了。
    “来敏?”陈祗眉头皱了起来,良久半语。
    ……
    来敏看着陈祎,花白的眉毛颤了颤,想笑又没笑出来。他觉得陈祎疯了。陈祎带来了魏霸的口信,魏霸准备在武陵办学堂,想请来敏去做教授。
    魏霸疯了,武陵一大半是山地,魏霸能控制的人几乎都是蛮子,他吃饭都成问题,哪来的财力建学堂,就算建起了学堂,又哪来的学生?难道让我去教那些蛮子读书?
    “来公,魏侍中说,圣人有教无类,五溪蛮也是黄帝苗裔,并非茹毛饮血之辈。正因为他们的蒙昧,才需要像来公这样的饱学鸿儒去教化。荆州本是文化昌盛之地,可是江南却一直未染士风,来公若肯屈尊前往武陵,功德不亚于文翁之于巴蜀,将来先贤祠中,必有来公一席之地。”
    来敏心头一动,抚着须尖,有些犹豫。读圣人书,最希望的事无非立德立功立言,他生就一副臭脾气,年纪越过越大,官却越做越小,立功基本上是和他没什么关系了。如果能像文翁那样兴一方教化,被后人立祠纪念,也算是立德了。和诸葛亮出身世家不同,魏霸父子武人出身,想必对他这个博学的大儒同乡更敬重一些,不会像诸葛亮那样把他纯粹当成一个摆设。
    只是……要是和魏霸走得近了,会不会惹得诸葛亮猜忌?现在的曰子已经够难过了,再得罪诸葛亮是不是合适?诸葛亮让魏霸去武陵,那可没存什么好心啊。
    来敏左思右想,难以决断。正在此时,外面有人来报,镇北大将军魏延来给来公拜年了。
    来敏一听,脸上顿时泛起一阵潮红。魏延来给我拜年?我的天,难道今天的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来敏没敢多摆架子,魏延的臭脾气是有名的,他肯来是好事,如果怠慢了他,惹得他发怒,那可就是祸事了。来敏不敢怠慢,立刻出迎。
    魏延一见来敏,立刻抢上几步,满脸堆笑的躬身行礼:“来公,新年好啊?恭祝你身体康健,教化四方,立德立言,万世流芳。”
    来敏一听说明白了:“文长,是替儿子来做说客的?”
    魏延哈哈一笑:“犬子顽劣,急需来公这样的大儒教诲。哈哈哈……魏延只好来请来公出马了。来公,我已经向丞相请示过了,丞相也说能当此大任者,非来公不可。来公,就不要推辞了吧。”(未完待续。)


第519章 自力更生(第三更,求月票)
    建兴八年的春天,成都很热闹。
    丞相诸葛亮正在准备北伐,大量的文臣武将随军北行,从各地征发的士卒像一条看不到头的长龙,头已经离开成都北门,伸向逶迤的大巴山,尾巴却还在成都之南。
    与北伐的队伍相比,去荆州的队伍就显得非常寒酸,起行的人们除了自己的家人,几乎看不到送行的故旧。虽然丞相出面,证实了镇北大将军魏延的话,却没有打消众人的猜疑。不少人都怀疑诸葛亮出面支持魏霸不过是避免与魏霸的正式决裂,而武陵是个陷阱的本质并没有变,去武陵,不仅意谓着要和魏霸一起冒险,更意谓着与丞相正式分道扬镳,这其中的风险也许更大于武陵的风险。
    在如此巨大的风险面前,很多人保持了沉默,陈祗最终就选择了观望,他甚至没有来为陈祎送行。不过陈祎也不孤单,来敏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决定去武陵。他这么做,倒不是对魏霸有信心,而是因为他实在没什么选择了。诸葛亮对他的评价非常差,从汉中回来后,曾经说过“来敏乱群,有甚于孔文举”这样的话,因为这句话,来敏赋闲家中,闭门思过。他已经年逾六旬,在仕途上没什么希望,做一个教化蛮夷的大儒,留名后世,能在《儒林列传》占一席之地,对他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
    与来敏同行的还有一些商船,陛下刘禅、皇后张氏带头募捐,东拼西凑,集结了二十多万石粮食送往武陵,这些是魏家、关家、张家、马家以及一些大大小小的庄园里的余粮拼凑起来的,刘禅为此亲自赶到丞相府,和诸葛丞相商量了半天,丞相才同意从少府调拨了五万石米。
    来敏站在船上,看着远处的成都城,长叹了一声:“我这把老骨头,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再看到成都,看到陛下。”
    陈祎笑眯眯的说道:“来公,姜太公八十方遇文王,你才六十出头,身体又好,肯定有机会看到陛下兴复汉室,涤荡中原。将来云台之上,也会有来公尊颜的一席之地呢。”
    “小竖子,又来忽悠老子。”来敏笑骂了一句,心情宽松了些。“形容云台之上,我不敢奢望,但希望能看到陛下定鼎洛阳,我就心满意足了。”
    “来公,就算陛下定鼎洛阳,南阳也不可能成为帝乡了。”
    “你懂个屁。”来敏眼睛一翻:“南阳虽然不是帝乡,可是荆襄系却是朝廷栋梁,又怎么会差?万一被你猜中了,丞相在关中遭遇魏军主力,无法破局,最后还要小魏将军突破宛城,直插洛阳,又怎么能少得了南阳父老相助?”
    陈祎连连点头,半真半假的说道:“来公高见,小子不能及也。有来公这样的大儒相助,小魏将军一定能有机会立功。”
    ……
    费祎站在临沅的城头,看着远处的船队缓缓驶留临沅,赶向辰阳,轻轻的吐了一口气。
    与他并肩而立的张温笑了一声:“文伟,现在可以签约了吧?”
    “可以签了。”费祎偏着头,打量着张温:“惠恕,我的任务完成了,你呢?是不是也要为自己打算打算了?你不会自欺欺人,相信孙权真的会计往不咎吧?”
    “我能怎么办?我的家族全在吴郡。”张温苦笑道:“大丈夫,总不能为了自己的安全而置家族于不顾吧。”
    “其实……也不是没有其他的办法。”费祎诡异的笑了。
    “什么办法?”张温打量了费祎一眼,也不禁笑了,用力捶了他一拳:“有什么话就快说,别跟我装高深。”
    “你张惠恕是什么样的人,我还能不清楚,何必一定要我说出来?”
    “你是说……学潘濬?”
    费祎点了点头:“我想你也明白,如今三国并立,实力都差不多,但是我大汉是正统,道义上无人能及。如今关中入手,荆州也踏进了一只脚,丞相、马谡和魏霸老中青三代人都是当世英杰,将来的天下肯定是我们大汉的,江东也不能例外。你既然因才高而为孙权所嫉,何不舍末求本,归心大汉?如果你与我大汉的某个重臣结亲,孙权多少会有所忌惮,纵使不用你,也不敢伤了你姓命。”
    “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抚夷将军,领武陵太守魏霸不就是一个最合适的人选?”
    “哈,我就知道你费文伟没安什么好心。”张温笑了一声,瞪了费祎一眼:“你当我和来敏一样傻,看不出丞相的这欲擒故纵之计?魏霸,他能在武陵活多久还是个问题,我才不会上你的当呢。陪魏霸一起死,还不如我现在这样呢。”
    费祎淡淡的笑着:“惠恕,既然你这么说,那就当我没说过。再过几个月,你就是想求我,我也不会再替你牵线了。君子见机而作,很显然,你还没有这样的决断。”
    “且!”张温不屑一顾。“你真要愿意帮我,还是挑个稳妥一点的人选吧。”
    “行,我帮你留意着。”
    ……
    随着成都来的最后一批物资运到了辰阳,魏霸终于授意廖立结束了与吴国的谈判。孙权这个年过得非常不好,潘濬等人被魏霸扣在龙岩滩,为了保住这五千多精锐,孙权每天要从长沙、零陵调拨大量的粮食,他不仅要供应潘濬等人,还要承受魏霸无耻的盘剥,同时供养魏霸的部下。这样的消耗不仅太大,而且非常窝心,他不想再多等一天。
    所以,孙夫人被他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成都,而从成都来的物资也毫发无损的通过吴军的驻地,大模大样的进入辰阳,孙权不想让魏霸有任何拖延的借口,他不想再多供魏霸一天,他只想把潘濬等人接回来,然后开始围剿魏霸、反攻武陵的战略部署。
    魏霸对此心知肚明,费祎在谈判的同时,他也开始忙碌起来。一方面,他派人去雄溪部落宣威,另一方面,他把大量的精力用在了溆浦、辰阳一带的稻田,准备春耕。外来的援助毕竟有限,要想在武陵站稳脚跟,自力更生才是重点。
    对于依靠武陵那些散落在山谷间的零星耕地能否自力更生,魏霸比任何人都有信心。一来蛮人一直就是这么生活的,有了他的帮助,蛮人肯定可以活得更好。二来在他记忆中,太祖能在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打造出一个南泥湾,他现在的条件要比太祖那时候强多了,凭什么不能丰衣足食?
    要想发挥知识的力量,魏霸就必须先改变那些知识分子的心态。这年头的读书人一心想读圣人书进入仕途,做一个拱手而治的官僚,却没多少人愿意把精力放在实业上。魏霸只能以身作则,把一大半的精力都放在为蛮人造福上,治军的事只能交给关凤来负责。
    魏霸和李譔一起,首先在辰阳建起了一座学堂,把来敏先安顿下来,通知各部落的精夫们,让他们把适龄的孩子送到学堂来读书。为了避免蛮子们有送人质的心理抗拒,他为学堂开出了优厚的条件,不仅可以免费食宿,将来还可以优先进入官府任职。有了这些条件,再加上跟着大儒读书识字的诱惑,又有四大部落的精夫领头做榜样,不少蛮子心动了,很快送来了自己的孩子,没多长时间,学堂就招满了一百多个小王子、未来的小精夫什么的小蛮子。
    孩子当然不能自己一个人来,不少部落的头领亲自赶到了辰阳,一方面护送自己的心肝宝贝来上学,另一方面也是要当面向魏霸求援。去年那场大战,吴军毁掉了他们即将成熟的庄稼,绝大多数部落都面临着生存危机,如果不向魏霸求援,他们很难坚持下去。
    魏霸早有准备,为了这一天,他想了很多办法,终于勉强准备妥当。廖立从长沙运来了粮食,陈祎从成都带来了粮食,他又从吴军手里讹诈了不少粮,再加上历次缴获的粮,东拼西凑,他总算能把眼前的难关应付过去了。
    不过,魏霸没有简单的把粮食给蛮子就算完事。他把那些头领们留在辰阳,抓紧时间教他们怎么围水造田,怎么利用水车提升江水,用来灌溉,又打造了大量的铁制农具送给他们。
    魏霸的用意很实在,他需要让蛮子们提高生产力,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样才有余力和动力来支持他。可是蛮子们却从魏霸的热心和慷慨中感受到了浓浓的善意,他们交口称赞,拍着胸脯保证,只要神将一个命令,他们随时可以集合待命。
    蛮子们心直口快,喜欢谁,就不吝惜夸赞,神将恩泽百姓的美名就这样通过蛮子们的嘴传了出去,接着又被那些来往于交州的商人们传到了更远的地方。
    驻扎在严关的吕凯和槐根也听到了这些风声,他们非常紧张,严禁雄溪部落的部众和商人们接触。然而言语就像风,无孔不入,关于神将的消息还是随着那些商品悄无声息的进入了雄溪部落,在一张张嘴和一只只耳朵之间传播。
    吕凯觉得事态严重,他向孙权发出急报,从各种迹像来看,魏霸有可能会出兵严关,进入郁林,请孙权立即支援。
    接到吕凯的求救,孙权浑身偏头疼,坐立不安,烦躁莫名,只好催车来到辅国将军府,向陆逊问计。(未完待续。)


第520章 利益交换
    陆逊倚卧在榻上,盯着眼前的地图看了很久,轻声叹了一口气:“大王,召吕凯回来吧,他已经被魏霸打破了胆,担不起守护交州的重任。”
    孙权哈着腰,托着腮,碧眼闪了闪:“为什么?”
    “魏霸不可能在短期内发动攻击。”陆逊转过头,打量着瘦了一圈的孙权,轻声解释道:“春耕在即,魏霸现在最重要的是种地。诸葛亮进驻关中,益州的粮赋要全力支持关中,根本没有余力支持魏霸。若再误了农时,魏霸拿什么来养活那些蛮子?”
    “那吕凯就是虚惊一场?”孙权松了一口气。“我把你的意见告诉他,让他安心便是了。”
    “倒也不完全是。”陆逊缓缓的摇摇头:“魏霸一时半会的无法发动真正的攻势,可是不代表他就会坐等。我猜,他一定是先攻心,让雄溪部落的蛮人心动,然后再实施强攻,可取事半功倍之效。在这样的情况下,吕凯如果一个应对不妥,魏霸就有可能真的发动攻击。”
    孙权眉头微皱,觉得陆逊说的有道理。可是,对于陆逊替换吕凯的建议,他并不赞同。吕岱刚刚战死龙岩滩,这时候把吕凯撤回来,恐怕吕凯会有意见。而且,步骘损失惨重,吕凯还有三千真正的精锐,他是江淮系中实力最强的一个,怎么能留在后方,而不放在前线?对交州最熟悉的就是步骘和吕岱,现在步骘脱不开身,吕岱战死,由吕凯来控制交州,保护交州是最合适的,他可不希望交州又落入江东人的手中。
    这样的心思他不能对陆逊说,只能沉默。
    陆逊无声的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孙权的心思他也猜得到,在这个敏感的问题上,他不能说得太多,否则孙权肯定会有想法。
    “伯言,你好好养伤,荆州的战事,我还指望你呢。”孙权抚着陆逊的手,打破了难堪的沉默。“趁着诸葛亮进驻关中,无力东顾的机会,我们尽快将武陵夺回来,才有余力西向。”
    “大王,你还想西向?”
    孙权愣了一下。“当然,如果让诸葛亮占稳关中,有了养马之地,将来不仅魏国不是他们的对手,我们也不能独善其身。伯言,你的意思是……”
    陆逊欠了欠身:“大王,你高瞻远瞩,深谋远虑,想得自然是不差的。可是目前看来,诸葛亮要想占稳关中绝非易事,魏国君臣不会坐视他占据陇右,这一战,必然是全力以赴。”
    孙权静静的看着陆逊,一声不吭。
    “总体来说,蜀汉力量稍弱,魏国实力稍强,而更重要的是,蜀汉骑兵的数量不足以和魏国抗衡。能保持不败,守住关中,便是诸葛亮的极限。双方在关中僵持,是最大的可能。”陆逊握起拳头挡在嘴边,咳嗽了两声:“大王,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然而在胜负未分之前,我们露出反攻的意图,却不是明智之举。蜀汉胜,不是我们希望的,可是魏国速胜,同样也不是我们希望的。我们希望他们在关中多僵持一段时间,这样,我们才有休养生息的机会。”
    孙权沉吟半晌:“那就让魏霸占着武陵不走?”
    “武陵大半是山地,产出有限,得之不为有,失之不为无,让魏霸占一段时间又何妨?忍一时之辱,以待可趁之机,若能让汉魏两败俱伤,而我独强,且不更好?”
    孙权眼神闪烁,犹豫不决。他知道陆逊说得对,在诸葛亮和曹睿没有分出胜负之前,抓紧时间恢复实力,而不是为了武陵一郡主动攻击魏霸,确实是最稳妥的方案。去年两次大战,对吴国的伤害实在太大了,吴国急需疗伤的时间。
    可是,他又担心魏霸也会趁着这个机会壮大。如果说诸葛亮是一条老卧龙,那魏霸就是一头幼虎,如果不趁魏霸立足未稳,诸葛亮又全力应付关中战事的时候夺回武陵,万一养虎为患,等魏霸羽翼丰满,对吴国的伤害可能更大。他现在夺取了武陵,还觊觎着交州,也许会夺取整个荆州,进而攻取江东。
    针对孙权的担心,陆逊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复。
    “大王尽管放心,诸葛亮不会坐视魏霸的壮大的。魏霸狂悖,犹胜当年的关羽,诸葛亮不可能不加以提防。最近是从成都来了不少人,可是大王注意没有,这些人都是诸葛亮弃用的人,与其说是魏霸请来的,不如说是诸葛亮故意送来的,让他们死在武陵,总比他亲自下手的好。来敏来武陵,和当初曹艹送弥衡到荆州有什么区别?”
    “他不仅想借魏霸的手,还想借我的刀?”孙权突然醒悟:“这是把魏霸当共叔段啊。”
    陆逊笑了:“大王真是举一反三,我想了很久才想明白的事,大王却是一点就透。”
    孙权哈哈大笑,站起来,在屋里来回转了几圈,停住了脚步,仰脸看着外面的蓝天,思索了片刻:“伯言,若果真如此,我们是不是该吹点风助助势?”
    “大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陆逊笑道:“接触可以,但是也不能不防魏霸。诸葛亮虽强,却垂垂老矣,魏霸虽弱,却正当年少,对他可以利用,却不可不防。否则将来诸葛亮一死,蜀汉还有谁能制得住他?我们岂不是助纣为虐,养虎自伤?”
    孙权笑了起来:“无妨,诸葛亮虽然老了,你却正当壮年,克制魏霸,绰绰有余。”他转过身,目光炯炯的看着陆逊:“既然要作壁上观,那我是不是该让曹睿也放心一些?”
    “一切全凭大王圣心独断。”
    ……
    五月,春风吹绿了山坡,也吹绿了潺潺的江水,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不仅溆浦、辰阳附近的稻田全都种上了稻子,就连深山里面也开辟出了一块块大小不等的稻田。有了水车提水,灌溉的面积增加了两倍,看着山坡上一块块像镜子一般的水田,蛮子们欢欣鼓舞,魏霸也非常欣慰。
    如果能顺利的秋收,自给自足应该不成问题,最大的难关就算渡过去了。
    “太初,等秋天来,就可以用新米酿酒招待你了。”魏霸笑嘻嘻的对刚从成都赶来的夏侯玄说道:“你看,你那些玄理只能空谈,我这些匠人的技艺却可以改天换地。”
    夏侯玄撇了撇嘴,故意做出不屑一顾的架势:“不过挖了几个坡,造了几架水车,多收了几斗米,你以为就能改变你的劣势?一旦孙权决定来攻,沅陵以东的稻田,都是替他种的,你一颗都吃不着。”
    “我知道啊,所以我才会把精力放在山里。”魏霸道:“他要是有胆量再进山,我才佩服他呢。”
    “你当他是傻子,还进山和你打游击?”夏侯玄白了他一眼:“除了这些勉强能糊口的稻田,你还有什么收获?”
    魏霸遗憾的拍拍手:“还真没什么。上百万枝的箭杆算不算?”
    夏侯玄沉默了片刻:“勉强也能算吧。”他看看四周没人,压低了声音说道:“能不能提供一点箭杆给我?”
    魏霸嗤的一声笑了起来:“你还真逗,汉魏双方在关中厉兵秣马,我父亲和兄长都在前线,你来向我要箭杆?我把箭杆给你,射我的父兄?”
    夏侯玄眨眨眼睛:“你不给,孙权会给,会稽的箭竹不比你这儿的差……”话音未落,魏霸就瞪起了眼睛,夏侯玄连忙改口道:“当然了,你这儿生产的箭杆质量好,价钱也便宜,可是你也清楚,现在孙权为了能让魏汉双方打得更惨烈一些,他宁愿少赚一点。”
    “孙权和你们走得很近吗?”
    夏侯玄点了点头:“你把他打惨了,他只能向我们示好。两个月前,他将庐江的人马撤过了长江,南郡的人马现在又大多在西陵,我们得以将扬州战区的两万大军调往关中。”
    “这么说,你们在河东集结了超过五万人马?”
    “嗯,还有陇西的三万大军。”
    “看来曹睿真的急了。”魏霸笑着,却掩饰不住眉宇间的忧虑。曹睿集中八万大军,夺回关中的意图非常明显。诸葛亮不仅在兵力上没什么优势,在兵种上同样处于劣势,能不能守住关中,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凉州是魏国铁骑的根基,当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