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政客-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皇上,臣以为,要马上展开救援,直接驰援大凌河城,效果不一定很好,最好的办法,还是攻打锦州城。不管是不是能够成功,至少能够彻底打乱明军的部署。苏天成出任了蓟辽督师,这是第一战,肯定是全力以赴的,驻守锦州的明军不会很多的。”
遇到事情之后,代善的思维是很清晰的,他分析的道理是不错的。大家也是赞同的。
不过皇太极有着自身的想法。
“二哥说的有理,朕的考虑是,明军刚刚展开进攻,气势一定很盛,苏天成带领江宁营。取得了那么多的胜利,如此简单的安排,不会忽略的,若是锦州城有大军护卫,八旗军进攻遭遇挫折,岂不是两面都不能够照顾到吗,最为不利的情形是,明军拿下了大凌河城,我八旗军就被夹在大凌河城到锦州城这四十余里的范围之内,驻守关宁锦的明军倾巢攻击,岂不是会造成更大的伤亡。”
皇太极的话刚刚说完,阿济格开口了。
“皇上,臣弟以为,这种情况是不会出现的,明军攻击大凌河城,依靠着大凌河城的城池和有利地形,想要拿下来,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这些年来,大凌河城经过了数次的修缮,坚不可摧,救援的八旗军,可以放心大胆的进攻锦州城,若是明军回援,驻守大凌河城的汉军可以趁势进攻,如此夹击明军,定能够获得大胜。”
皇太极瞪了一眼阿济格。
“十二弟,战斗需要做出来最坏的打算,这样才能够做出来最好的部署,你说的这种情况,的确存在,但若是部署不当,出现了朕说的这种情况,该当如何。”
阿济格看了看众人,低下头不说话了,不管怎么说,崇祯九年的那次惨败,还是他心头最大的伤痛,皇太极虽然没有过分斥责,但肯定是有看法的。
多尔衮终于开口了。
多尔衮是大清国公认的骁将,论作战的睿智勇猛,除开皇太极,就要算他了,不管是在指挥方面、部署方面,还是在领军冲锋方面,多尔衮都是非常厉害的,也是皇太极最为放心的。
“皇上,臣弟以为,救援如救火,必须要尽早开始,明军进攻大凌河城,初期阶段,气势一定是旺盛的,加之苏天成到辽东时间不长,必然想着取得胜利,如此的情况下,我救援的八旗军,可以避开其锋芒,皇上请看,臣弟以为,松山是关键。”
多尔衮指向了地图,皇太极的眼睛一亮。
“臣弟以为,攻打锦州的举措,暂时可以不实施,苏天成既然决定攻打大凌河城,锦州城内一定是严密驻防的,若是直接攻打锦州城,恐怕也会引发持久战,如此情况下,我八旗军远离驻地,来源补给会出现困难,恐怕陷入不利的境地,故而臣弟以为,占领松山,切断明军的粮道,恐怕是最好的办法了。”
皇太极频频点头,苏天成率领的大军,人数达到十余万人,消耗是非常大的,粮食补给绝不能够少,这是大军的生命线,一旦切断了这条线,明军立刻会处于崩溃的边缘,当年拿下大凌河城,也就是因为切断了大凌河城的补给。
济尔哈朗也开口了。
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亲侄子,皇太极的表弟,被努尔哈赤收养,视如己出,大清国成立之时,被敕封为和硕郑亲王,为四大亲王之一。济尔哈朗的身世极为特殊,父亲舒尔哈齐是努尔哈赤的亲弟弟,被努尔哈赤所杀,那个时候,济尔哈朗已经十二岁了,严格说起来,济尔哈朗与努尔哈赤、皇太极既然至亲,也是仇人,这里面还有一层仇怨,济尔哈朗的哥哥阿敏,因为叫横跋扈,不服皇太极,被皇太极捉拿下狱,囚禁了。
济尔哈朗生性宽厚,为人谨慎,深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赞赏,他与性格暴躁的阿敏关系也不是很好,在选择方面,济尔哈朗毅然决定,全力辅佐皇太极。
所以他的结局,与阿敏完全不一样。
“皇上,臣弟以为,睿亲王的建议是可行的,能够遏制明军的粮道,固守松山,将给予明军巨大的打击,如此可以避开明军的锋芒,松山距离大凌河城二十余里,便于侦查大凌河的情况,八旗军随时掌握情况,也可以做出来适当的调整,一旦发现明军有崩溃的迹象,既可以发动进攻的。”
皇太极的思考基本成熟了,不过范文程还没有发言。
牵涉到与明军作战,皇太极非常注意征求汉臣的意见,其中范文程是最为关键的大臣。
范文程也清楚,自己必须要发言了。
“皇上,奴才以为,攻打松山的举措,为最明智最有效的措施了,明军大举进攻大凌河城,不可能在松山驻扎过多的军队,也不可能留下精锐的军队,奴才以为,明军分为了江宁营和边军两个部分,虽说苏天成统一指挥,但短时间之内,难以协调,加之驻守关宁锦防线的边军,多年以来习惯于驻守城池,不习惯与进攻,贸然展开攻击,定有疏漏的地方,故而我八旗军驻守松山,能够给予明军巨大的威胁,尽管说江宁营很有威名,但若是被边军拖累,战斗力也是大为折损的。”
范文程说话之后,皇太极要做出来决定了。
“诸位的意见很是不错,朕决定了,我八旗子弟早已经枕戈待旦,做好了准备,明军对我大凌河城展开了攻击,必须要驰援,大凌河城,对于我大清国来说,至关重要,三年时间了,也该让明军知道厉害了,五月初二,十万八旗子弟驰援大凌河城,首要的目标是占领松山,彻底切断明军的粮道,继而固守松山。”
大殿里面非常安静,没有谁会想到,皇太极派出十万大军,这可是大动作了,如今是青黄不接的时节,粮食收购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决定派出十万大军,需要极大的勇气了。
剩下的,就是谁指挥的问题了。
“睿亲王多尔衮为大军主帅,具有临机专断之权,哼,苏天成不是派出了十五万明军吗,朕就派出十三万大军,看看最终的结局如何。”
决定了主帅,剩下还有一些具体的问题,这都是单独交待的事情了。
多年以来,大清被关宁锦防线所困,一直不能够得到伸展,辽东的地盘有限,不可能大规模的发展,朝鲜已经臣服,八旗军就算是入关,也要时时刻刻想到驻守关宁锦发现的明军,防止出现被前后夹击的情况,这一次,皇太极一口气派出十万大军前去增援,不得不说,这一次不仅仅是增援了,是大清与大明的再一次决战,若是能够剿灭江宁营的主力,拿下关宁锦防线,很有可能就是探囊取物了。
这是皇太极想的深远一些的地方,也是皇太极真正大气的地方。(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六百五十四章 朝廷的焦虑'
孙承宗的心情很是复杂。
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孙承宗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当初修筑大凌河城,以及在小凌河等地修建据点,都是他提出来的建议,主持辽东事物的时候,孙承宗察觉到了锦州城所面临的威胁,在距离锦州城四十余里的大凌河,修筑城池,能够最大限度的缓解锦州城的压力,也能够给予后金很多程度上的威胁,可惜的是,这个计谋被皇太极识破了,朝廷也没有高度重视,加之驻守关宁锦防线的边军,一定程度上也疏忽了,最终导致了大凌河之战的惨败,这次惨败的责任,孙承宗承担了,为此离开了朝廷,要不是因为苏天成成立中兴学社的建议,他不可能进入朝廷,更不可能成为内阁首辅。
得知苏天成要攻打大凌河城,下决心拿下大凌河城之后,孙承宗非常的激动,他很清楚,苏天成抓住了关键,拿下了大凌河城,关宁锦防线将变得更加的稳固,从防御的角度来说,后金想着从关宁锦防线入关的打算,化为了泡影,恐怕要考虑到沈阳的防御了,除非皇太极在大凌河城到沈阳的四百余里范围内,修筑坚固的城池,这需要消耗后金极大的财力,毫不客气的说,拿下了大凌河城,辽东的主动权,就会慢慢向大明倾斜了。
攻打大凌河的艰巨性,孙承宗非常了解,那个地方,他闭着眼睛都能够想到,城池的坚固,地势的险要,这一切都是难题,不知道苏天成凭什么有着如此大的自信,能够一举拿下大凌河城。
后金和皇太极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一定会派出重兵,护卫大凌河城,失去了大凌河城,意味着什么,皇太极很清楚,若是这次攻打大凌河城。成为了大明与后金的再一次战略上的决战,那就需要引起朝廷的高度重视了。
孙承宗做事情很实际,他知道,苏天成更加的实际,不会考虑到与后金的战略决战,时机还不成熟,后金的力量很强大,还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短时间之内。剿灭后金政权,恐怕是做不到的。
如果是其他人来主持攻打大凌河城的战斗,孙承宗一定是反对的,并且很不客气的弹劾,阻止这种行为的发生,但苏天成的情况不同了,孙承宗相信苏天成,既然苏天成决定要做的事情。就是有了充足的把握。
担心还是存在的,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战斗。因为大凌河城的特殊性,也因为一些特殊的精力,孙承宗甚至想着,亲自到前线去看看,可他还是不会这样做的,毕竟自己的年纪大了。若是赶往了锦州,徒增麻烦。
急匆匆赶往养心殿的时候,孙承宗的脑海里,一直都在思考着利弊。
进入养心殿,孙承宗发现。皇上的情绪,显得有些焦虑,看来皇上也在为这件事情担心。
很快,内阁所有大臣,户部尚书、兵部尚书都进来了。
“诸位爱卿,孙爱卿准备攻打大凌河城的部署,想必你们都知晓了,这几日,朕很是担心啊,大凌河城在辽东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苏爱卿能够察觉到大凌河城之重要,朕很是欣慰,可攻打大凌河城,需要详细的部署,不能够出现丝毫的偏差,关宁锦防线,牵涉到了京师的安慰,不能够有丝毫的闪失,若是这次的进攻。。。”
朱由检有些说不下去了,作为皇上,说话也是要注意的,不能够自乱军心。
孙承宗很快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苏大人经过了详细的思考,做出来攻打大凌河城的决定,是有所依仗的,关宁锦防线的驻军,达到了三十余万人,特别是江宁营进驻关宁锦防线之后,局势慢慢发生了变化,依靠着锦州、宁远以及山海关的坚固城池,后金依旧不能够撼动关宁锦防线,臣以为,就算是苏大人抽点十五万的兵力,攻打大凌河城,驻守锦州、宁远和山海关的军士,依旧有接近二十万人,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苏大人才敢于大胆开展攻击的,江宁营的骁勇,臣是有着充足信心的,故而臣以为,皇上不必担忧。”
朱由检点点头,但脸色依旧阴晴不定。
这个时候,唐世济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如此重大的战役,朝廷还是要派出大臣,时刻掌握战局情况的。”
唐世济刚刚说完,孙承宗很快开口了。
“皇上,臣不同意唐大人的建议,苏大人身为蓟辽督师,本就被皇上授予了临机专断的权力,这个时候,若是朝廷派出大臣,是何身份,兵者凶险,需要随时做出来决断,若是派出了大臣,不熟悉辽东局势,与苏大人的意见相左,该如何的决断,奏报朝廷是不可能的,因此而贻误军机,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孙承宗说完,刘宗周也开口了。
“皇上,臣以为,孙大人的建议是正确的,这个时候,朝廷需要支持孙大人,如此重大的战斗,孙大人一定是很谨慎的,不会轻易做出来决断的,各项的部署都完成了,朝廷若是派出大臣,恐怕会影响到部署,影响到作战的。”
唐世济似乎早有准备。
“皇上,臣以为不一定,既然早有准备,孙大人就应该及早的奏报,可奏折来了,距离进攻的时间,不过两三日的时间了,这也就说明了,部署是可以调整的,朝廷派出大臣,也是为了保证战斗的顺利,若是出现了万一的情况,能够及时决断,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唐大人,你的这个认识,有些偏差啊。”
孙承宗情绪微微有些激动了,不知道多少次的征战,朝廷里面都出现了这样的争论,事实说明,这样的争论,最终都是坏事的,没有正面的作用,反而对战场上的指挥员形成了掣肘,朝廷里面的大臣,不熟悉军情,偏偏要做出来决定,令下面的指挥员无所适从,看看苏天成的多次战斗,包括剿灭流寇的作战部署,都是在战斗打响之前,奏报朝廷的,这里面的用心,是非常清楚的。
“孙爱卿有何见解,说出来就是了。”
争论出现之后,朱由检没有明确表态,其实他也在思考,究竟该如何办理,是不是派出大臣去,一方面监督战役,一方面代表自己做出来决定。
“皇上,兵者诡道也,这是常识,凡带兵征战之将军,都是清楚的,战术的部署,可谓是最高的机密,试想一下,若是战术部署暴露了,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甚至是全军覆没,历史上的教训,比比皆是,臣这样说的意思,是觉得苏大人既然想着攻打大凌河城,一定是考虑清楚了方方面面的,之所以现在才奏报,也是害怕战术部署的泄露,就说这进攻的时间,若是暴露了,后金做好了完全的准备,进攻之中,岂不是要造成大量的伤亡。”
“孙大人的意思,难道皇上会泄露出去消息吗。”
孙承宗看了看唐世济,眼神很是犀利,他不清楚,唐世济为什么会突然想着控制苏天成的权力。
“唐大人,此言谬误,今日商讨此事,难道只有皇上知晓吗,若是有大臣在朝廷之中讨论了,回家之后不经意的说出来了,一传十十传百,消息很容易泄露出去,真正到了那个时候,追究谁的责任都是枉然了。”
孙承宗的年纪大了,或许是情绪有些激动了,说出来这些话之后,竟然有些微微喘气了。
朱由检再次开口了。
“说的都是有道理的,朕觉得,攻打大凌河城的战斗,事关重大,需要好好决断啊。”
听见朱由检的口气有些不对,孙承宗感觉到心寒了,这就是朱由检的问题,难怪苏天成剿灭流寇的时候,想到了请太子殿下坐镇,若是任何重大的战役,皇上都是这样疑神疑鬼的,必然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皇上,臣以为,还是让苏大人独自领军作战,臣以为,一山不容二虎,若是派出大臣去监督作战,究竟是什么身份,该如何做出来决定,若是战斗开始了,难道还要商讨战役部署,这肯定是行不通的,臣以前领军作战多次,明白其中的关键,何况,朝廷派出的大臣,恐怕还未到锦州,战斗已经打响,就算是想着监督,可能性也不大了。”
朱由检还在犹豫。
“皇上,若是一定要派出大臣,臣恳请到锦州。”
听见孙承宗这么说,朱由检必须要表态了,其实孙承宗的这个建议,已经堵死了派出大臣的建议了,朝廷之中,谁还能够比孙承宗的资格老。
“孙爱卿的苦心,朕知道了,这派出大臣的事宜,暂且不议了,不过兵部要密切关注,随时掌握情况,时刻禀报战况。”
离开养心殿的时候,孙承宗有些担心了,多年的官场生涯,他知道,唐世济今日的态度不一般,自己的年纪大了,担任内阁首辅的时间不会很长了,难道说皇上中意的下一任内阁首辅,会是唐世济吗,唐世济与苏天成之间的关系一般,若是主政辽东事宜的苏天成,受到了内阁的掣肘,那就真的不好办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六百五十五章 最后的布置'
(感谢bread84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书友130105180006025的打赏,谢谢了。 高速更新)
一切的布置都已经安排好了,拔掉了大凌河城外围的据点之后,苏天成的一门心思,完全投入到攻打大凌河城的部署上面去了。
攻打大凌河城,是牵动朝廷和后金神经的事情,双方都是高度重视的,苏天成甚至可以预料到,朱由检和皇太极两人都是睡不着觉的,都是牵肠挂肚的,相比较来说,皇太极可能是更加的担心,毕竟出发点不一样的。
皇太极从父亲努尔哈赤手里接过了重担,目标就是要统治中原,为了这个目标,雄才大略的皇太极,极尽个人的能力,殚jīng竭虑,慢慢的令后金强大起来,在崇祯九年的时候,正式登基称帝,建立国号大清,表明了就是要消灭大明政权的。
朱由检也是很辛苦的,从哥哥手里接过了一个乱摊子,一心想着建设好,吃不好睡不好,面临着说不清头疼的问题,二十多岁的人,有些时候,cāo心的事情,根本就不是这个年纪能够承受的,加之生活在锦衣玉食的皇宫里面,没有经历过什么实质xìng的磨难,从个人的能力方面来说,的确是比不上皇太极的。
苏天成的穿越,改变了一切。
农民起义军被彻底剿灭了,李自成、罗汝才、张献忠、紫金梁、老回回等义军的首领,悉数倒在了他的手下,庞大的义军队伍不存在了,长期遭遇苦难的北方诸省,总算是慢慢的安定下来了,虽然问题还有很多,特别是各级官府存在的问题,但总算是有了一个稳定的基础,维持下去。机会成熟之后,再来进行重大的改革,完全是可行的。
通过了苏天成的努力,加上朱审烜、闫子章等人的努力,陕西省和河南府,已经成为了北方诸省的榜样,朱由检也开始高度重视官府的问题了。对于那些欺压百姓、胡作非为的官员,严厉惩处,可以说,目前的情况,比起前些年,好一些了。尽管根本的问题还是存在的。
这也是苏天成着急的地方,想着在大明朝的内部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基础,要不然引发了大规模的动荡,就给后金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了,一旦后金找到了合适的机会,开始了战略xìng的进攻。苏天成耗费的苦心,很有可能付诸东流的。
这种情况的确存在,不敢小觑。
所以说,苏天成必须要拿下大凌河城,说一千道一万,事情必须要一步一个脚印,着急是没有什么作用的。
苏天成有着足够的信心,在短时间之内拿下大凌河城。几百年之后的大规模战斗,同样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攻下一个城池,不一定要很长时间了,只要做好了相应的准备,也就是一天到两天的时间,就拿下来了。
所以说。攻打大凌河城,不应该耗费很长的时间,最多就是一天到两天的时间。
这一切的依靠,就是炮兵营。
炮兵营开始布置的时候。苏天成是亲自参加的。
炮兵营卫指挥使秦睿很清楚,这一次攻打大凌河城的战斗,重点在于炮兵营能不能发挥出来决定xìng的作用,两百门红衣大炮和大将军炮,同时发威,这样的场景,秦睿也没有见到过,可以说炮兵营这次发shè出去的不是炮弹,是白花花的银子。
炮兵营的将士,早已经熟练cāo作所有的火炮了。
火炮的位置摆放,分为了三个梯次,第一梯队七十门红衣大炮,第二梯队三十门红衣大炮、四十门大将军炮,第三梯队六十门大将军炮。
经过改进之后的大将军炮,与红衣大炮的威力差不多了。
分为三个梯次摆开,也是因为地势的限制。
至于说弗朗机炮和虎蹲炮,早就准备好了,一旦二百门红衣大炮和大将军炮发挥出来了威力,炮兵营的将士,立刻推着虎蹲炮和弗朗机炮,靠近城墙,轰炸驻守城墙的后金军士。
苏天成到三个阵地都详细看了。
黑黝黝的火炮,在将士们的jīng心护理下,显得非常的威武雄壮。
秦睿一直陪着苏天成。
看完了三个梯次的火炮之后,苏天成终于开口了。
“秦睿,毕大人和众人研究出来的火炮shè程,能够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是非常关键的,炮兵营一定要掌握娴熟,能够随时运用,这一次攻打大凌河城,炮兵营的重要,我就不多说了,进攻将士伤亡的情况,说到底就在你们炮兵营的表现了。”
“大人放心,末将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所有的将士,都明白肩负的责任,大人看着吧,这一次要是不能够将大凌河城的城墙炸出来一道缺口,末将甘愿领军法。”
“我知道,不仅仅需要炸开城墙,还有一点很关键,那就是炸的守在城墙上面的后金鞑子,毫无还手之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的,我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拿下大凌河城,后金鞑子的斗志不可能被摧毁,他们一定会做出来殊死的抵抗的,所以说,冲进了城池里面,真正的战斗才开始啊。”
守卫大凌河城的,有接近三万的后金军士,何况这些后金军士,熟悉大凌河城内的环境,一定会抵抗的,城内的战斗,一定会更加的惨烈,这方面,苏天成已经做好了准备,所以说,打头阵的必须是江宁营。
这样的安排,也会令江宁营付出重大的牺牲,但这是不可能避免的。
炮兵营的安置,重在保密,这方面,秦睿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早在松山的时候,他就安排将士,砍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