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第5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阎应元足足说了半个时辰,一壶酒也喝下去了一半。
  祖大寿听了半天的故事之后,终于主动说到正事上面了。
  “阎大人到辽东来,为了什么事情,祖某是知道的,祖某收到了大人的来信,深为辽东的局势担忧啊,后金鞑子虎视眈眈,代善和济尔哈朗率领大军,已经越过了辽河,驻扎的地方距离广宁府城不过几十里地,万一出现意外,后金鞑子数万大军突然展开进攻,宁远城是保不住的,最为关键的是,近段时间,祖某听说了,后金鞑子也派出了使者,混入到广宁城、锦州城甚至是宁远,也在想办法与巡抚衙门的官吏接触,看来皇太极的心思不小啊。”
  阎应元听到这个消息,也是非常吃惊的,他不得不感慨皇太极胆子大,能够抓住时机,想要要求辽东边军投降,这是不大可能的事情,但总能够通过一些非常手段,令辽东边军的抵抗力下降,譬如说金银财宝,就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
  “皇上是非常担心辽东的局面的,在下临行之前,皇上一再叮嘱,要求在下直接找到祖大人,辽东绝对不能让后金鞑子染指,否则这里的老百姓,将要遭遇到惨无人道的屠戮,皇上不要求祖大人马上归顺,但要求也是很明确的,如今的局面之下,辽东恐怕是会有些损失的,譬如说广宁和西平堡等地,就不一定能够守住,但关宁锦防线绝对要守住,不能够让后金鞑子轻而易举的攻进来,皇上所能够容忍的底线,就是后金鞑子占据了广宁、西平堡乃至于义州等地,甚至黑山城池丢了,问题也不是太大,大凌河城绝不能够丢失。。。”
  祖大寿频频点头,其实他想到的,也是这样的底线,辽东虽然有接近三十万的大军,可因为军饷和粮草等问题,战斗力已经开始大大的下降了,军士普遍没有什么斗志,大军主要驻扎的地点,在山海关、宁远和大凌河城,至于说义州、广宁和西平堡等地,驻军不是太多,特别是朝廷与后金鞑子联合作战之后,为了表示诚意,史可法一样撤走了驻扎在广宁和西平堡的不少边军,如今京城方向的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史可法也没有来得及调防军士,估计重点还是在考虑,是不是做好抽调边军护卫京城的准备。
  自始至终,祖大寿都没有说到直接归顺的事宜,但他的态度已经是非常明确了,这方面也不需要阎应元多嘴了,阎应元本来就是聪明人。
  接近子时的时候,祖大寿站起身来了。
  “阎大人暂且就住在府里,外面不安全,免得出现意外,祖某明日通知祖大乐,回到宁远来,与大人见面,后面大人有什么安排,需要祖某做什么的,尽管开口。”(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敲定细节'

  祖大乐的态度,比起祖大寿还要激进,见到阎应元之后,祖大乐的态度很是恭敬,有关大明朝廷的事情,祖大乐根本就没有提及,反而说到了辽东边军的情况,什么士气不振,什么生活困难等等,还直接说到了,要是苏大人还在这里,是绝对不说出现这等情况的,而且祖大乐很是清楚江宁营将士的军饷,按照朝廷拨付的军饷计算,祖大乐也是山海关总兵了,职位相当于江宁营卫指挥使,江宁营卫指挥使每年的俸禄高达八千两银子,他这个山海关总兵,朝廷拨付的俸禄不到二百两银子,两者比较有着天地之别,就说这样的待遇,谁不想着进入江宁营啊。
  要不是祖大寿劝阻,祖大乐还不知道要说出来什么难听的话语,其实祖大乐的意思,阎应元完全明白了,那就是祖大乐完全是想着归顺大晋朝廷的,只要阎应元下达任务,哪怕是斩杀史可法,恐怕祖大乐也不会在乎的。
  大明朝廷拨付的军饷,的确是少的可怜,要说后来还增加了一些,这也要感谢苏天成,当初苏天成在辽东的时候,大力整顿辽东边军,而且靖边和安宁堡的互市,在供给江宁营军饷的同时,也给予了辽东边军一定的补助,至于说朝廷拨付的军饷,苏天成一文钱都没有动,全部如数发放到军士手中去了,可惜这样的情况,随着辽东边军的扩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骤然增加了那么多的军士,朝廷是不可能完全承担军饷的。
  军官的收入是不会少的,随便从什么渠道,都能够得到不少的收入,克扣军饷和虚报军士,这是非常普遍的情况,若是在明军军队里面担任身价不菲的军官,不做这些事情,根本就无法维持生活,更不要说用银子来打点上级了。但在江宁营里面。不存在这样的情况,苏天成对江宁营军饷方面的管控是非常严格的,虚报军饷和军士、军官贪墨的事宜,是非常打击士气的。军士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到了作战的时候。就会贪生怕死,不愿意冲锋陷阵,故而江宁营若是出现这等的事情。军官是保不住项上人头的。
  当然江宁营能够这样做,得益于充足的军饷保证,卫指挥使以上的军官,平时的俸禄和作战的奖励,每年算起来超过万两白银了,有了这么高的收入,还想着去贪墨,岂不是头脑里面进水了,就算是最为普通的军士,每年拿到手里的白银,大都在三百两银子左右,这些银子维持家里的开销足足有余,能够过上很舒服的日子,而且江宁营将士阵亡之后,对家眷的照顾是非常到位的,每户每年补助的白银,差不多有一百两银子,同样能够生活,有了充足的军饷保证,加之江宁营推崇的军人的荣耀,将士作战若是不拼命,没有天理了。
  闲聊这些事情,足足用去了一个多时辰,可不要小看这样的闲聊,通过这些话语,阎应元完全掌握了祖大寿和祖大乐的想法,感觉到稳住辽东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就算是朝廷要抽调辽东边军,祖大寿和祖大乐也会带领辽东边军的骨干,守住关宁锦防线的。
  感觉到闲聊差不多了,阎应元转入了主题,他所需要关心的,是如何的守住关宁锦防线的事宜,这也是苏天成特别强调的事情。
  桌上铺开了辽东的地图,白色区域是明军控制的地方,蓝色区域是后金鞑子控制的地方,这份地图和几年前相比较,以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白色区域扩大了很多,尽管说辽东的大部分地区,还是被后金鞑子占据的,但辽河以南基本都是白色了,表示这些地方都是明军直接控制了。
  阎应元指着辽河方向开口了。
  “二位大人,代善和济尔哈朗率领后金鞑子,已经越过了辽河,昨日在下与祖大人商议之时,说到了广宁、西平堡和义州等地的情况,从辽东边军如今的斗志和部署的情况来看,想要守住这些地方,难度是很大的,依照在下的估计,后金鞑子恐怕在近期就会展开进攻,具体的进攻日子,在下想着,就是江宁营朝着京师进军的时间了。”
  祖大寿和祖大乐抬起头来,看着阎应元,两天时间,阎应元一直都没有说到归顺的事宜,两人早就觉得,归顺大晋朝廷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将来想要彻底剿灭后金鞑子,恐怕还是大晋朝廷才能够做到,如今阎应元没有丝毫掩饰,说出来江宁营大军即将进攻京城的事宜,也是完全相信他们了。
  “江宁营进攻京城,想必大明朝廷一定会抽调辽东边军的,这个时候,辽东的防御必定要受到影响,这种影响还不小,皇上分析了几种情况,在下说出来,请二位大人参考。”
  “第一种情况,代善和济尔哈朗趁势拿下广宁、义州和西平堡这些地方,觊觎黑山、大凌河城乃至于关宁锦防线,不过在拿下这些地方之后,暂时不会展开大规模的进攻。”
  “第二种情况,代善和济尔哈朗绕开广宁、黑山、大凌河城、锦州和宁远,直插山海关,威胁关宁锦防线的根本,驻扎在大同方向的多尔衮,也会在这个时候协同对山海关展开进攻,增援代善和济尔哈朗,一旦被后金鞑子占据了山海关,整个的关宁锦防线就全线崩溃了,辽东全部落入到后金鞑子的手里,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第三种情况,代善和济尔哈朗绕过山海关,直接做出来进攻京城的态势,这样的情况之下,京城遭遇到两面的进攻,大明朝廷肯定会调集所有的辽东边军,增援京城,趁此时机,代善与济尔哈朗杀回马枪,抢夺山海关,此外驻扎在大同的多尔衮,也会趁势攻打山海关,至于说后面出现的情况,与第二种情况分析的结局是一样的,只不过京城附近的百姓,恐怕要遭殃了。。。”
  阎应元分析情况的时候,祖大寿和祖大乐听得不是很认真,或许他们认为,这样的考虑有些多虑了,只要他们效忠大晋朝廷了,带领辽东边军守住关宁锦防线,问题就不会太大,至于说辽东边军收缩防线,主动放弃广宁和西平堡等地方,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阎应元没有完全注意到祖大寿和祖大乐的情绪。
  待到阎应元说完之后,祖大寿首先开口了。
  “阎大人,这些情况,阎某认为是可以预防的,除开第一种情况,广宁和西平堡,包括义州的军力部署,已经非常薄弱了,想要抵抗代善和济尔哈朗的进攻,恐怕是有心无力,不过这等的情况就算是出现了,只要关宁锦防线依旧牢固,是没有多大问题的,至于说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是不大的,毕竟辽东有近三十万的大军,代善和济尔哈朗也要想到了,孤军深入是什么结局,特别是绕过山海关,进入到关内的事情,可能性更是不大的,想要越过长城,后金鞑子就需要消耗极大的精力,而且关内还有江宁营,若是真的遇见了江宁营,想必代善和济尔哈朗都清楚是后金鞑子的灾难了。。。”
  阎应元考虑了一下,觉得祖大寿说的也是有一些道理的,就没有在这个问题上面继续商议了,这个小小的失误,后来真的被应验了。
  接下来就要说到辽东巡抚史可法了。
  祖大寿和祖大乐对史可法还不是特别了解,毕竟史可法到辽东的时间不长,而且也不是辽东局势特别紧张的时候,换句话说,两人不是很了解史可法的能力,想要在辽东展现出来能力,唯有在与后金鞑子的厮杀之中体现。
  也是因为如此,祖大寿和祖大乐对史可法不是特别的担心,祖大寿告诉阎应元,就是最近两天的时间,他会想办法让阎应元和史可法见面,看看史可法究竟是什么态度,是想着按照朝廷的要求拼死抵抗,还是重点保住辽东,一旦史可法的态度过于的激烈,祖大寿和祖大乐都要想办法阻止的,毕竟辽东是绝不能够让后金鞑子完全占据的,关宁锦防线更是不能够出现任何的闪失。
  商议到了这一步,阎应元基本放心了,其实他来到辽东,重点就是保证后金鞑子不能够突破关宁锦防线,只要关宁锦防线还在辽东边军的手里,问题就不是很大,一切的事情都是能够应付的,皇上也说了,攻打京城的时候,不会特别的着急,重点还是要保证京城周边的稳定,不能够出现大规模的骚乱,更不能够让京城遭遇到毁灭性的破坏。
  大半天的商议下来,阎应元的心情是很好的,他不是什么正宗的读书人,身上也有豪爽的气息,故而在晚上喝酒的时候,也是拿起了酒碗,和祖大寿、祖大乐等人拼酒,这令祖大乐的兴趣大为高涨,以前祖大乐跟随贺人龙作战的时候,两人就经常拿着酒碗拼酒,可惜祖大乐不是贺人龙的对手,常常被灌醉,这一次喝酒,阎应元喝不过祖大乐,也被灌得大醉。(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皇太极的机会'

  皇太极的确没有睡大觉。
  谭泰和贾基涵这段时间忙得两脚不沾地,大量的情报需要他们做出来分析,以前谭泰是不分析情报的,认为这些事情很是无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慢慢感觉到了情报的重要,也开始和贾基涵分析情报了,一点时间之后,谭泰察觉这里面大有文章,于是开始仔细钻研了,时刻找到贾基涵请教。
  大晋朝廷和江宁营的情报,成为了重中之重,这些情报通过来往各地的商贾,源源不断汇集到他们手里,当然大明京师的情况,也是一样很重要的,随着江宁营进入北直隶,拿下了天津,因为距离不是太远了,谭泰和贾基涵获取的情报,也就更加的快速了。
  早在苏天成开始造反的时候,皇太极就特别关注所有情况了,唇亡齿寒的道理,皇太极是最先认识到的,能够让大明朝廷与大晋朝廷捉对厮杀,这对于大清国来说是最为有利的,一旦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大清国的机会就来了,故而江宁营进攻北直隶的时候,皇太极不惜派出最为精锐的正白旗前去协助征伐厮杀。
  皇太极期盼奇迹出现,但他也很清楚,明军绝非是江宁营的对手,大明朝廷覆灭是迟早的事情,只要能够最大降服的损伤江宁营的实力,就算是成功了,可沧州之战的结局,还是大大出乎了皇太极的预料,不仅是明军损失惨重,就连多尔衮率领的正白旗和镶白旗,也遭受到了重大的损失。
  皇太极不愧是一带枭雄,他迅速改变了策略,多尔衮在大同驻扎下来,就是他直接下达的命令。要求多尔衮暂时不要返回,驻扎在大同方向,至于说正白旗和镶白旗的补给问题,皇太极根本就不需要操心,一路的劫掠,多尔衮恐怕是腰缠万贯了。
  之所以要求多尔衮留在大同方向。皇太极是有着自身打算的,他料定了,苏天成率领江宁营进攻大明京城的时候,辽东一定会出现巨大的变故,到时候就是大清国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把握住了这个机会,能够彻底占领辽东,占领关宁锦防线,大清国就有了喘息的根基。就能够扩大疆土,依据山海关的天险,防御中原,防御江宁营,防御大晋朝廷,也可以进行自身的相关建设,再说了,统一了中原的苏天成。恐怕也要致力于北方和南方的建设,暂时分不出来精力和时间攻打大清国了。
  这个时候。皇太极想到的已经不是占领中原,而是保住大清国的问题,他很清楚,一旦苏天成统一了中原,江宁营将变得更为强大,那个时候。土地贫瘠的大清国,恐怕是难以抗拒的,能够回到黑山白水之间,就算是万幸,弄得不好会被彻底剿灭。
  皇太极决不允许这等局面的出现。所以他不会袖手旁观,所以他毅然派出了多尔衮去联合明军对付江宁营。
  该做的努力全部都做了,没有能够阻止江宁营的脚步,那么皇太极就要按照另外的思路来行动了,坐以待毙可不是皇太极的性格。
  皇太极正在与豪格商议的时候,谭泰进入了崇政殿。
  这一次谭泰送来的情报,是有关驻扎在天津的江宁营大军的,江宁营大军拿下天津之后,暂时没有准备进攻的迹象,从商贾嘴里得到的情报,江宁营军士将在天津过小年,至于说过小年之后有什么打算,暂时还不知道。
  听了谭泰禀报情况,皇太极的眉头皱起来了。
  他想了想,开口说话了。
  “谭泰,去叫贾基涵过来,一同商议事情。”
  谭泰没有感觉到奇怪,贾基涵确实有本事,能够做出来一些经典的分析。
  谭泰离开之后,皇太极对着豪格再次开口了。
  “豪格,情况对我大清国不利,朕绝不能够等候,看来需要辛苦多尔衮了。”
  豪格有些不明白,按说江宁营在天津过小年,这是人之常情,对已汉人来说,春节是最为重要的节日,这个时候安安心心吃顿饭,歇息一下,非常的正常。
  皇太极轻轻叹了一口气,在重大事情的分析方面,豪格还是存在缺陷的,这种缺陷一下子是补救不起来的,需要个人的睿智和生活的体验。
  “豪格,朕希望江宁营马上发动进攻,马上就是春节,从军士的角度考虑,江宁营的将领也是明白的,总不能够在大年三十的时候要求军士发动进攻,故而这种进攻,多半是威胁形式的,但大明朝廷不会这样看,那个崇祯皇帝也不会这样看,他们肯定要惊慌,要调集辽东边军去抵抗,这样我大清国的机会就来了啊。”
  豪格点点头,终于明白这里面的意思了,其实这里面有时间差,但这个时间差,就是大清国的机会,失去了这个时间差,江宁营做好了准备,急行军展开对京城的进攻了,大清国恐怕就不一定能够争取到机会了。
  谭泰和贾基涵进入了崇政殿。
  皇太极直接询问两人了。
  “刚刚得到的情报,朕认为很重要,你们有什么体会。”
  皇太极的询问,令谭泰猝不及防,不知道该如何的回答,这也是因为皇太极问到的问题太宽泛了,谭泰有些摸不着头脑。
  有意思的是,皇太极没有看着谭泰,而是看着贾基涵,这说明皇太极其实是想着贾基涵来回答这个问题。
  皇太极很清楚,诸多情报的分析,重点还是要依靠贾基涵的,谭泰参与分析情报的时间不长,见识也是有限的,想的也没有贾基涵深远,加之谭泰长期在战场上厮杀,思绪很多情况下都是直来直往的,不会拐弯。
  贾基涵稍微沉默了一下,很快就开口了。
  “皇上,奴才以为,这个情报对我大清国是不利的。”
  皇太极笑了,没有询问是什么原因。
  “恩,那你说说,下一步应该如何的应对。”
  这个时候,豪格看向贾基涵的眼神,出现了一丝的转变,这么长时间以来,贾基涵一直都非常的低调,出面汇报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说呢谭泰负责的,但有些时候,谭泰常常被皇太极问的搭不上话来,这也就说明了,有些情况不是谭泰分析出来的,至少没有能够完全掌握情报的来龙去脉。如此低调的贾基涵,倒真的是值得重视的,比起范文程来,这个贾基涵优点算是不少的。
  贾基涵稍微顿了一下,缓缓开口了。
  “皇上,奴才认为,我大清国不能够等候,皇上安排睿亲王在大同驻扎,想必就是有所考虑的。”
  皇太极仰头哈哈大笑,站起身来,走到了贾基涵的面前,用力拍了贾基涵的肩膀。
  “贾基涵,不错啊,能够分析得如此精髓,看样子你是非常努力的。”
  贾基涵的脸上表露出来了惶恐。
  “皇上,奴才不敢,这些都是奴才胡思乱想,没有来得和谭大人商议,奴才也不知道这些分析是不是准确的。”
  皇太极看了看豪格与谭泰,意味深长的开口了。
  “贾基涵,朕知道你想什么,汉人的想法要深远很多,你的担忧朕是清楚的,不过今后尽量少有这些想法了,有什么建议,放心大胆说就是了,朕和太子都会给你撑腰的。”
  皇太极一语双关,告诫了谭泰,不要动什么歪心思,不要有意见,也敲打了贾基涵,不要想得过于复杂了,也不要老是低调,更不要想着隐瞒什么想法。
  回到座位上之后,皇太极的神色变化了。
  “多尔衮驻扎在大同,预防的就是江宁营暂时不进攻京城,这样我大清国岂不是要失去最好的机会,既然苏天成不想动,那朕就给他帮忙,让大明朝廷彻底的慌乱起来,这样大清国才有机会的,马上给多尔衮下命令,从大同出发,进逼昌平、顺义和通州一带,直接威胁大明京城,做出来进攻大明京城的姿态,朕不管他采取什么办法,总之要让大明朝廷和大明的那个崇祯皇帝动起来,让他们不得安宁,最好是能够激起江宁营迅速赶赴京城。。。”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了,豪格还是有些不明白,若是多尔衮率领大军进攻京城,遭遇到江宁营该怎么办啊,要知道天津距离北平距离很近,若是江宁营火速赶赴京城一带,多尔衮岂不是要想着赶紧撤军的事宜了,到了那个时候,想要撤离北直隶,就不一定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皇太极不会给谭泰解释这里面的原因,但他必须要给豪格说清楚。
  “豪格,朕前面说过了,江宁营若是不马上进攻京城,我大清国就要失去最好的机会,偏偏春节临近了,这对于我大清国是不利的,朕可不想失去这个机会,让多尔衮率领大军进攻大明京城,目的就是要江宁营动起来,创造出来机会,一旦两路大军逼近大明京城了,你想想大明朝廷和那个崇祯皇帝,会有什么举措,唯有调集辽东边军防御抵抗了,如此我大清国最好的机会就来了,朕可不想继续拿下什么广宁和西平堡等地方,朕看中的是山海关,代善和济尔哈朗等候在辽河以南,早就可以拿下广宁和西平堡等地方了,为什么迟迟不动,就是要等待机会,直接拿下山海关。。。”(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变故'

  北直隶的惨状,远远超乎了苏天成的想象,这些年来的灾荒,他还是清楚的,每一年都有灾情,只是出现的地方不同、范围的大小而已,这也是因为气候原因造成的,加之科技不是很发达,官府疲于应战,官僚贪墨成风,根本就不管老百姓的死活,造成了天然的灾荒与人为的灾荒的强大结合,令老百姓没有了活路。苏天成清楚这里面的历史教训和祸福得失,故而重点强调的就是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若是遇见了灾荒年份,官府必须要救济百姓,必须要稳定住老百姓,国家才有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