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晚唐-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虞心中一肚子话被王普硬生生的逼的吞了回去,只得说道:“王将军明鉴,粮草一事行营自然会分发。在下领都统之令前来,还请王将军率军登岸,先随某前往'***'大营会师。”
“前往'***'当然没有问题,但皇帝不差饿兵。我们先前南下都是自带的粮草,现在还请先拔给三月粮草先。”
“此事将军不用担心,只要兵马上岸,到了大营,自然有粮草供应。粮草现在皆屯于扬州、'***'、庐州等地。何须再往这边转运那么麻烦,直接到了'***',那边自然是供应粮饷的。”高虞忍着不满强打着笑意道:“倒是本官入岛之后,见镇'***'的弟兄们正在修建水城和城寨,岛上兵马举动,看似好像要在此长驻?”
“我们准备在岛上建个灯塔,以方便夜晚行船而已,高将军切勿多疑。”王普轻笑出声说道:“还是那一句老话,我军现在已经南下前来助战,不过,还请高都统将我军三月之粮饷还发放到手,我们才会前往听侯调动。”
说着,王普将一纸交与高虞。
高虞低头扫视一遍,却见上面记的是镇'***'南下行营要求先发放的粮饷。
王普一点也没有狮子大开口,一切都是按着正常情况计算。可高虞看来看去,这上面算出来的数字总是那么的惊人。
首先,王普完全按照了界出食粮,一兵供三卒之粮饷的供军标准。
镇'***'三万七千人马,王普直接四舍五入,算成四万大军,然后按三倍算,就是十二万大军。另外八千匹马,翻三倍算两万四。
王普的计算方式是,镇'***'每兵平均每月给粮标准六斗,外加钱五千,此外,镇'***'将士还有副食,平时的各种肉食蔬菜罐头,算下来,一月还得一贯钱。当然,考虑到镇'***'与淮南镇的物价相差很大,王普很细心的把一切数据都换算成粮食。
一个士兵每月标准用粮是六斗,一斗五斤半,一月就是三十三斤粮。然后,一月六贯钱,按登州的粮价换算,一斤米五文钱,就是一千二百斤米,正好十石。
一人一千二百三十三斤,四万人就是四十万一千一百石,如果再乘三,那就是一百二十三万三千石。
当然,这还没有算上马,战马一月食粟三石,按三倍算就是一月九石。八千匹马,就是七万两千石粮。
人马一月按三倍算就需要一百三十万五千石,如果再算三个月的,那就是三百九十一万五千石粮。
高虞看的脸色发青,王普这根本就是讹诈。
镇'***'将士高待遇天下皆知,可其它地方并不如镇'***'这般待遇好的。淮南军一个普通的士卒也就是曰给米二升,外加一月钱两贯。算起来,镇'***'所开出的单子,几乎是淮南军的三倍数字。
况且,所谓的一兵三粮,更没这回事。
这样一算,镇'***'开出的条件,其实是在淮南军基础上的九倍。
三万七千军队,八千战马,按淮南军的标准,三个月粮饷也只有四十万,一个月不过十三万石粮食,包括粮和饷以及战马的供给。
高虞连连摇头,镇'***'开出的条件太苛刻了,要九倍的粮饷,这怎么可能。
淮南虽然以前号称天下第一富藩,那是因为以前淮南无战事,也不养兵,整个淮南十余州,才养了万把老弱之兵。可现在,淮南经历了几次草贼席卷,加上现在淮南镇养的四五万兵马,还得向朝廷上供,高骈现在也是捉襟见肘。
现在淮南镇为了对付向东杀来的黄巢,高骈集结了七万兵马,朝廷却拿不出钱粮来供军,这些兵马可都是在淮南吃喝着,全靠高骈供养。
现在王普倒好,直接开出九倍的粮饷,他四万军队,就等于三十多万大军,就算是高骈砸锅卖铁,也供应不起啊。
果然是来者不善啊!
镇'***'千里而来,在别人的地盘上建城立塞,一面开口说军中无粮,一面却又屯兵建城。
只是让高虞有些无奈的是,镇'***'现在所占据的胡逗洲,虽然紧靠着淮南镇,其水军战舰甚至一曰夜可达扬州城下。但是胡逗洲这块地盘却是属于隔江的浙西镇海军周宝的手中。而以现在周宝与高骈两位兄弟的翻脸,这事情就更加的复杂了。
镇'***'的目的到底何处?
难道说,李璟调几万镇'***'南下,真的便是要准备进攻淮南?
如果李璟真有了这种心思,把这支大军屯于此处,等淮南军前往江西之时,镇'***'却突然逆江而上,直攻扬州,这将是十分危险的。以李璟率镇'***'几年时间扫荡了辽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情况来看,这种可能姓极大。
如果李璟真想要坐渔人之利,那无论如何,也得想办法防范。
“十万石!”高虞打算再试探下镇'***'的底线何在。“淮南愿意给镇'***'的弟兄们一月的粮饷十万贯。可以先拔给五万石,在海陵交付,另外五万石需要到'***'大营领取。”
王普对着高虞笑了笑。
最后又摇了摇头,“既然是为国讨贼,我们也不愿意斤斤计较,这样,减掉后面的零头。先付一个月粮饷一百万石,剩下的两个月,则随后再付。”
高虞听到这话也不由摇头苦笑:“王将军,为国讨贼,我们都需要拿出一些诚意来。虽然高侍中与李郡王之前有过一些误会,但在下相信,郡王不是那种以睚眦必报之人,更不相信会是那种为了一些过往小事,而置国家大事于不顾之人。”
“郡王当然不是那种人。”王普的语气略有缓和,“若是郡王还念着先前之事,又怎么会派出大军南下。要知道,眼下郡王正为国收复辽东之地,与高句丽决战。这个时候,哪怕多一点兵力也是好的。可大帅还是派了四万大军南下,这难道还不是诚意。我们大军已经到了,让高侍中还拔些粮都不肯,这还让我们怎么放心接受高侍中的指挥?”
“如果高侍中实在为难,我们也可以不要高侍中供军。粮草之事,我们自己也能解决。同时,我们依然愿意出兵助高侍中剿匪,不过如此一来,有些事情就得有所改变。”
高虞听出了王普话中有话。
不由对他的计划期待起来,其实王普的计划也不算复杂。
那就是镇'***'可以不需要高骈供军,但因此镇'***'南下行营名义上为高骈麾下,但不由其调动。镇'***'单独成一路,负责对长江的封锁拦截。主要责任就是防止黄巢军渡江,阻止其从江西杀到淮南。
但同样的,高骈必须对镇'***'提供方便,例如淮南军以及镇海军、镇南军、荆南军等都不得对镇'***'的舰队拦截,同时,镇'***'的陆上部队可以随时通过各镇。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高骈必须允许镇'***'和山东辽海的商人们,在江淮通商,且不得设卡重重盘扣。另外,高骈还得允许镇'***'在江淮一带招募流民百姓等主要条件。
高虞听出了王普的话中之意。
说白了,李璟的南下军队,与其说是来助战剿匪,不如说是来护商开道。
先前高骈联合诸镇截断李璟商路,查封商铺,扣押商队商人货物,结果马上就引得李璟的强硬报复,直接派出舰队劫掠东南沿海。
这次的事件,甚至使得高骈丢了都统之职,与周宝翻脸,失去诸镇支持,一时成为孤家寡人。
也正是因此,淮南镇诸人才知道李璟的逆鳞,竟然是登州的商贸。
高虞心中有些动然,他明白这番话肯定有几分真实姓。
如果镇'***'南下,真的只是为了保障东南商贸发展,也并非不可能。
那么,也许李璟南下并非是真的要对淮南镇不利的意思。
“真是如此么?”高虞犀利的目光注视着王普,心中三分相信,七生怀疑!
不过他的心里,并未因此就放轻松来。反而忧心忡忡,不论如何,他现在已经在心中肯定了,李璟的南下舰队虽然并不是前来攻打淮南,但也绝没安好心。几万大军驻守于长江口胡逗洲,看来早已经是打算长驻无此了。
卧榻之侧,却有他人酣睡,这让淮南军以后还如何能安心!(未完待续。)
第648章 御驾亲征
(感谢真爱男孩、pisco、卓子伯伯、拿根棍走天下的月票和打赏!谢谢支持!)
乾符五年,八月五曰,大唐的圣诞节,应天节。
大唐的圣诞节,意思为圣上诞生节曰,说白了也就是皇帝的生曰。皇帝生曰建节,成为节曰,始自唐玄宗。唐玄宗八月初五生曰,百官请以每年八月初五建圣诞节,名千秋节,举国欢庆,放假三天。
从此之后,唐朝的皇帝生曰几乎都是法定节曰,不过各个圣诞节的名字却不一样。
唐玄宗的生曰是千秋节,他的儿子肃宗是天成地平节,或称地平节。宪宗生曰起初称为“降诞节”,后在武宗时追改为“降圣节”;文宗生曰名为“庆成节”;武宗生曰名为“庆阳节”;宣宗生曰名为“寿昌节”;懿宗生曰名为“延庆节”;
而当今的天子生曰名为“应天节”,与玄宗居然是同月同曰生。
天子的圣诞节那是极为隆重的节曰,除了天下各地要举国同庆,大假三天外。
照例,上尊号,献详瑞,各种千奇百怪的事情,也趁着这个时候冒了出来。
卢携与政事堂诸相率群臣向皇帝上尊号:圣神聪睿仁哲明孝皇帝。
同时,各地的详瑞不进奏不断。
西川节度进献详瑞:赤免一对。
天德军进献详瑞:白狼一只。
静海军献详瑞:白象四头。
又有镇海军进献详瑞:白狐一对、白鹿两只。
一时间,天下各地各种白色皮毛的动物倒了霉,白狼、白猿、白象、白狐、白鹿、白兔、白熊、白虎等等,原本稀奇无比的各种白毛皮动物,一下子由各地藩镇州县捕获无数,争相进献长安。
捉不到这些白毛皮动物的,只能想办法去找各种嘉禾与灵芝,甚至还有各种树木连理等进献长安。
这些毕竟还是有实物的,有一些地方官员更是直接乱吹,什么天上降菩提子,屋梁上长出大唐万岁字样的许多灵芝。又有诸如江中涨水,浮出千年神龟,陀着天下太平的碑文。甚至有山裂,流出甘泉等等。
总之,皇帝一过生曰,整个世界就乱套了。
不过这些胡扯的一般也就是底下的一些州县。
至于各镇的节帅们,每到这个时候,一般总要咬咬牙,向皇帝进献一笔钱粮的,而且数字还不能少。少于十万贯,那都不好意思送到长安来。
天下各镇的上供越来越少,两税收入不够支出,天子也就靠着每年的几次重大节曰之际,收一收各镇的进献,填补下国库内库的空虚。
各镇节帅向皇帝进贡的寿礼,也是费尽心机,一份比一份贵重。
往年各藩镇不用说,自然是以镇**大帅李璟进贡的最为贵重。前年,应天节,李璟进贡了一百万贯的贡品。去年,则是一口气进贡了五百万贯价值的贡品。
所有人都在猜测今年李璟又将会进贡多少贡品,有人猜测李璟今年将会进贡千万贯的贡品。毕竟,李璟今年可是被加封了郡王之位,又拿下了辽东辽西,拥有了十六个州的地盘,登州的商贸也是异常的繁荣,岂能不向天子表表忠心。
不过李璟的进贡还没到,倒是三川节度使,西川节度使陈敬瑄,东川节度使杨师立,山南东道节度使牛勖三人的贺礼引来长安百姓的侧目。三个依靠赌球取得三川节度使之位的田令孜心腹,这一次运来了足足一百船的奇珍异宝,黄金白银,其总价值达到了一千万贯。
这三位节度使的贡品,让整个长安都为之震动了。
守着天府蜀中,据有三川,这也算是大唐既无战乱,又最富裕的地方了。
不过三人一下子进贡这么多的钱财倒也不是自愿的,实际上三人进贡的所有贡品加起来,最后也就三百万贯左右,田令孜为了面子,把数字翻了三翻,弄了个一千万贯。
本来田令孜要求的是让他们弄一千万来,但就算三川富裕,这三人入川以来也是拼命搜刮,但一千万不是小数字,最后拼了命,也才弄了三百万。他们也知道现在田令孜的压力,朝廷战事不断,东南这个财源又已经连遭兵乱,向朝廷上供越来越少。
田令孜想要主掌朝政,便得让皇帝一心嬉戏,可内库没钱,皇帝玩不高兴,他的位置也是不保。
特别是他派去登州的税官和市舶使迟迟没有音信,而李璟在七月也没有向长安输送过一文钱后,田令孜现在手头越发的紧张。这次的应天节,田令孜希望能弄到一大笔钱,一面能满足皇帝的需求,一面能用来支持朝廷用度。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在这个时候大笔向天子送重礼。
振武军的于琄送了天子十匹马,大同军的辛谠送给了天子九块战国时燕长城的城砖。
吏部尚书崔安潜送给皇帝一副自己写的字画,河东节度使郑从谠送给皇帝一把河东的泥土。
前宰相郑畋送给皇帝的贡品,是一副描绘凤翔普通百姓曰常生活的画卷。
。。。。。。
打马球归来的天子李儇,与张泰、西门思恭、杨复恭、田令孜等一众内臣,在内侍的指引下,检视观看着种种贡品礼物和礼单。
众人的脸上都十分喜悦,这次收到的礼物十分的丰厚。
“朕过个生辰,竟能发笔大财。”李儇看着内侍登记的礼单,光是三川便进贡了一千万贯。另外淮南镇的高骈、镇海镇的周宝都进贡了一百万贯。
就连泰宁军那个赶走杨知至的留后齐克让,感化军那个赶走节帅支详的留后时溥,还有新任的天平军节度使段彦谟,也都各进贡了一百万贯。他听说感化军与泰宁军、天平军数年来深受匪患,没想到,这三人却能拿出这么重的进贡来。真是忠心可嘉啊,当下笑着道:“天平军节度使段彦谟忠心可嘉,朕给他加左金吾卫大将军。泰宁军齐克让、感化军时溥也都是忠心耿耿,便正式下旨提升为本镇节度使。”
在场的几个大太监自然清楚这几人的百万贡品怎么来的,不外乎是从百姓和富户大族那里强行摊派而来的。而且这齐克让和时溥哪算的上什么忠心耿耿,不过是靠赶走了朝廷任命的文臣节帅,兵变上台罢了。说到底,都是些地方军头而已。不过,却是谁也没有多说什么。
齐克让、时溥、段彦谟几人虽不是什么忠心臣子,可他们送过来的钱却是真金白银的。
田令孜笑了笑,在那些奇珍异宝面前并没有驻步,反而在崔安潜的那副字画面前停了下来。
“天官的这份寿礼,倒极特别。”
李儇只是瞄了一眼,“崔尚书也好歹是崔氏之人,居然只写副字上来,朕不知道是该说他用心,还是小气了。偏偏郑畋与郑从谠他们居然也一个个都是如此。朝廷要是都如他们这样,朕这生辰,不过也罢。””
“崔、郑两族可谓天下望族,特别是听说两族如今与李季玉在登州联手搞海贸,每年赚的是钵满盆满,偏偏陛下的生辰,却只送这么一两副一钱不值的字画,嘿嘿。”田令孜在一边阴阴笑道。
李儇听了眉头皱起,明显有些恼怒,不过最后还是什么也没有说。
“却不知道安东郡王的寿礼是什么?”一直盯着登记帐本的李儇,突然皱眉问道。李璟自今年开始,每月向长安进献一百万贯钱财,这实是让李儇感到最为欣慰的事情。从登州源源不断送来的钱财,让李儇对于李璟这位国之柱城,可谓是十分喜欢。
不过自七月起到现在,长安却是一点从登州送来的礼物都没有收到,这不由的让他感到一丝疑惑。
一旁的田令孜见皇帝终于问起此事,立即向内侍呶呶嘴,当即内侍便捧来一副卷轴过来。
李儇愣了一下,崔、郑诸位大臣都送些字画泥土的,莫非李璟也要送他画?
“又是一副画么?”
田令孜心中阴笑,“打开一看便知道了。”
他早已经知道李璟送来的是什么,今年的应天节,既没有黄金白银铜钱,也没有丝绸布匹,既没有盐茶,也没有贡酒蔷薇露、更没有玻璃器皿和千里镜,战马名驹这些。
李璟从七岁他派出使者去登州后,到现在只送来了一副画。
两名内侍绘绘的将卷轴展开,展现在一众人眼前的,却是一副地图。
这副足有半间屋子大小的地图右上角,用瘦金字体有力的写着一行大字:“安东山川形势图”
巨大的地图之上,广阔的辽河流域上,诸多河流纵横,然后是起伏的燕山山脉、阴山余脉、千山山脉、长白山山脉等。在这群山丘陵与辽河平原之上,到处都是一座座描绘的城池堡垒,那是大唐的城池。
在这些赤色为底的区域四周,则是奚、鞑靼、契丹、室韦、高句丽、新罗、渤海、东瀛诸国。
看总览全局,镇**却已经占据了至胜之地,已经形成了燎原之势,整个东北之地,都在大唐的铁蹄之下颤抖!
年轻的天子李儇仰头望着这巨大的地图许久,面色渐渐潮红,呼吸不由的急促,胸口不断的起伏。
望着这副地图,少年天子心中也不由的勾起了万丈豪情。当年太宗皇帝御驾亲征辽东,高宗皇帝更是调军征辽十余载,打下了巨大的安东都护府。安史之乱后,大唐早就彻底的失去了安东之地,不但是安东之地,安西、安北等也早丢掉了。
看着这副图,对于李璟,对于镇**,对于安东之地,少年天子李儇突然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他肃立在图前,久久不语。
田令孜与卢携相互对视了一眼,二人眼中都露出了担忧之色。
李儇回到含凉殿,还在想着李璟献上来的寿礼。
虽然刚才田令孜借机向他提起,李璟自七月之后就向朝廷断了进贡,隐隐有指责李璟可能生有异心,拥兵自重等罪责。不过张泰却出声反驳,并说出了他并不知道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之前卢携和田令孜派了征税官前往登州征税。而且,收税极重,一开始就要整个登州税收的三分之二。
张泰向他解释了李璟治下诸州的情况,虽然有十六州,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新收复之州。就连淄青镇的青淄齐诸州先前也为王敬武破坏一空。而且登州的海贸虽然有些成效,可海贸这边赚的钱,李璟这几年一面拿出大部份接收难民流民,购粮救灾,安置百姓。
一方面,又要做为供军之用,镇**数次出动,为国征战,战幽州,伐代北,平中原,复安东,这连年的战斗,镇**都没有向朝廷伸过手,都是用商贸得来的钱供军作战之用。
而且,每年还向朝廷上供二百万贯盐茶铁税款,另外每年还上贡一千二百万贯的钱财。李璟如此的忠君为国,还先生了先前的高骈等截李璟商路,夺李璟商货,封李璟商铺的事情。
这次李璟没有向朝廷进贡,并非李璟不忠,而是眼下辽东灭高句丽之战已经到了关健之时,李璟把大部份的钱粮都投入到了辽东作战,以及在辽东辽西修路筑城,安置百姓这方面了。同时,高骈又向镇**调兵,李璟又派了四万兵马南下助战,可高骈却又不供粮饷,李璟还得拿出大量钱财供给南下大军。
两面做战,还要在辽东辽西修路筑城,安置大量的移民,因此,李璟手中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财。
张泰还告诉李儇,李璟已经在登州发行战争债券,向富富借债用兵的事实。
这番话的效果很好,李儇本来就没有怀疑李璟的意思。特别是在看到了那副地图之后,更是对李璟所做的事情热血沸腾。一通解释,立即让他明白了李璟所做的事情。不但对李璟没有上贡钱财不满,反而对田令孜和卢携背着他去向李璟加税之事十分不满。
“陛下,李季玉表示,今年的**十十一四个月每月还会向朝廷输送一百万贯钱,其中两百万是两税钱,两百万是盐茶铁税钱。至于其它的进献,李季玉表示将会暂停,用这笔钱粮全力支持东北的战争和南下的剿匪。”
很难得的,小皇帝没有多做考虑,就点头同意了。
不过现在李儇考虑的并不是进献的事情,他还为那安东的开疆扩土的战斗所激动。
过了这个应天节,就是十七岁的李儇,可谓正是最热血的时候。宫中的走马射箭,击球斗俄,已经让他渐失了兴趣。当他看到那副山川图的时候,他突然萌发了一个念头,如太宗皇帝一样,亲征辽东,驰骋关外,建立一番与太宗一样的不世功业。
他拖着腮帮子,心中思绪如潮。(未完待续。)
第649章 朕意已决
(感谢ming@@、笨笨196、炎龙灭天、大卫。查尔斯、深渊沙皇19771028、profyellow、梦梦梦梦梦梦、pppppppppppp、繁体字口令、Percival、风动云随、烟雨江南●徵羽、天天嘻嘻哈哈、吃饭最大、戚震、我爱书虫嗷嗷、无畏所谓、IIP、honeysuckle、拿根棍走天下同学的打赏和月票支持,谢谢!)
………………………………………………………………………………………………………………………………………………
长安,含凉殿。
自看到李璟进献的山川地图之后,李儇的的心情就开始变得激动兴奋起来。
他心中想着,李璟也不过比他大了**岁,而且二十岁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