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晚唐-第3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拥闹种中《鳌
    而眼下,于氏的送亲队伍就要到达,李璟得派人去迎接。
    昭王李汭带着一家老小兴冲冲的接信而来,还以为李璟准备让他当监国、皇太叔,天子。李惠儿因为早猜出了他的打算,因此暗自有些责怪于他,这些天也正和他闹着别扭,连人都见不到一面。
    而那边刘芸娘却又突然哭着找到他,说是李克用突然现身燕京她的府中,把虎妞和李落落给带走了。这个女人平时不流泪,但这次却哭的伤心欲绝。李璟猜测,她并不仅仅是为了女儿被带走而哭泣,可能还跟李克用死而复活有关。李克用再次出现,并且说了那些伤害她的恶语,最后还带走了她的女儿,这才可能是她真正最伤心的地方。
    不过刘芸娘并没有提出让李璟去追回虎妞,一来可能还对李克用有点旧情,二来,她也很现实,清楚想再从李克用手里夺回孩子,几乎不太可能了。若是李璟能夺回孩子,那肯定也意味着会捉回李克用。
    李璟为此充满自责,他本来给刘氏安排了一栋新的庄园别墅,可这栋房子却是在燕京城外,守卫未免有些不足。事后他查过,李克用是伪装成一个送柴火的樵夫混入府中的,然后把两个孩子弄晕了,藏在牛车的暗格当中带出去的。
    国事家事军事事事一起笼过来,让李璟这段曰子确实有些精疲心尽。
    到了紫禁宫,李璟照例先前花苑的小校场上打了几圈太极拳,然后又遛了几圈马,再照例射了一百支箭。出了一身大汗,睡意早跑的干干净净,整个人立即神清气爽了许多。去洗了一个热水澡,换了蟒袍玉带金冦,坐在前往乾清宫的肩舆里,迎着扑面吹来的清凉晨风,清凉凉的,觉得心情也平静了许多。
    待到乾清门,刚好寅时三刻。
    远远就看到以崔芸卿和李振为班首的尚书省官员,以曹邺、罗邺为班首的内阁学士,以敬翔、于琮为班首的参谋院官员,以及五军都督府、监察厅等各部衙官员们一溜儿恭侯迎接。
    省阁院府四大部后是诸厅、监、司、局等官员。
    两排亲勋翊侍卫,穿着鲜明的赤色戎装,腰悬班刀,鹄立于丹墀之下。
    李璟用眼扫了一眼,见于琮垂首站在了参谋院的班首,另外在末尾还站着崔安潜、张自勉、杜韬、李涿四员大将,心下不禁又是一阵高兴。不等车马停稳,便霍的一纵跃下来,甩手进殿,急急走向于琮。
    于琮是昨晚才到的燕京,天晚就住在城外,今曰一早便前来拜见李璟。
    这位懿宗皇帝的女婿,广德公主的驸马,当今天子的尚书左仆射,平同章事,如今即将成为秦王李璟的岳父,他的一女,即将做为于幼娘的媵妾陪嫁入李家。上次天子离开长安时匆忙,竟然没有带上广德公主和于琮这位相国。幸亏李璟派人在长安城中接到了他们,躲过了一劫。在长安躲藏过风头后,被秦军密探送出长安。
    在于氏与李璟达成联姻协议后,李璟就已经正式请于琮前来燕京任职,李璟请于琮就任秦藩参谋院的右参谋使。于氏四兄弟的送亲队伍,还要汇合一起,等待入燕京,于琮已经先行一步,提前来到燕京,也算是代表于氏准备这场大婚。
    于琮为相多年,能够答应前来燕京任职,这对李璟来说是极大的支持。虽然论起才能,于琮也许还不如盖寓更适合右参谋使这个官位,但于琮的资历,人望,却是极高。他的来投,必然给李璟带来极大的影响力。
    不过最让李璟高兴的,还是崔安潜、张自勉、杜韬、李涿四人的到来。崔安潜原是忠武军节度使,后任吏部尚书,转任诸道行营招讨草贼行营都统。他虽是员文臣,不过却颇能知兵。第一次代北之战,讨伐李克用时,他就曾率忠武八都参加,与李璟并肩做战。任都统时,也曾打过几次漂亮的胜仗,王仙芝,就是被他和张自勉斩杀。若非天子下令弃守洛阳,等他们退到潼关时,又无兵无粮支援,加上齐克让等的叛敌,才导致了他们的兵败。
    潼关兵败之后,崔安潜、张自勉和杜韬三将并不顺心,成都的朝廷对他们丢了潼关十分不满,却不理解潼关之败,乃是非战之罪。崔安潜三人最后退到了兴元,然后招兵买马,试图募兵再战。
    可等他们好不容易自筹粮草军饷,招募了三万余人马,结果成都的天子却下了一道旨意,让他们将这支兵马移交给田令孜,把这三万人直接并入田令孜的新军,成为了新神策十军百都中的三十个都。而崔安潜他们,却都只给了一个闲职。
    有心报国,却报国无门,崔安潜三人算是对成都的天子失望透顶。这个时候,李璟的使者找到他们,送去李璟的亲笔信,力邀他们前往燕京。
    三人最终还是决定,与其呆在兴元无所事事,倒不如前往燕京,毕竟他们与李璟都有很不错的交情,而如今李璟正担任着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节制天下诸镇兵马讨逆勤王。也许到了李璟这里,能够有机会做点实事。加上随信附送的崔芸卿的家信,终于说动了他的这位族兄弟。
    崔安潜三人带着各自的门生家将起程,在山南又碰上原河阳节度使,中唐名将西平郡王李晟的曾孙李涿。这位曾经一样参加过代北之战的名将之后,此时正因为族兄弟李系几次兵败误国,而最终遭到牵连,正贬在山南做着一个司马的闲职。听说三将受李璟之邀请前往河北,当下干脆也丢下司马官印,挂了官帽,带上家眷与三人一起同行,前来投奔李璟。
    李璟原本只是听说崔安潜三人不得意,便试着派人去联络。
    却没想到,还真的把三人给招来了,甚至还免费搭上了一个李涿。
    听到这个消息时,李璟激动的当时都差点跳了起来。
    崔安潜能文能武,真正的宰相之才。张自勉,统兵布阵,大唐真正知兵的名将之辈。杜韬,更是历玄、肃、代、德、顺、宪六朝的中唐名杜佑之孙,大诗人杜牧之兄,大诗人李商隐的表兄,而且他还有一个堂兄杜悰,也是懿宗时宰相。京兆杜氏,和韦氏一走号称,京兆韦杜;去天五尺的顶级阀门。
    而自己送上门来的李涿,那祖上更是李唐皇室的远亲族支,你的曾祖李晟,更是中唐名将,与李靖、郭子仪齐名。李家名将辈出,子嗣众多,一门出仕者无数,大唐此时的顶级阀门之一。
    于琮加上崔安潜他们五人,要才能有才能,要家世有家世,有威望有威望,这五个人来投,真的不亚于让李璟凭添十万兵的收获。(未完待续。)


第830章 反将一军
    (感谢老朋友梦梦梦梦梦梦的再次回归,谢谢打赏!)
    李璟亲切无比的与于琮、崔安潜五人一一寒喧许久,然后才登上玉阶,坐上铁椅开始议事。
    廷议的步骤照例是由尚书内阁学士禀报奏章的节略,内阁次辅罗邺一边读,一边对一些紧要奏章尚书省的拟票和内阁的批红一起讲解,前后足足用了一个时辰。
    李璟一边听着,一边摩挲着案上的麒麟玉镇纸,盘算着一会该给崔安潜他们授以何职。他瞟了一眼下边,见崔芸卿眼睛微闭,如老僧入定一样的跪坐地上,李振则不住的用眼偷看崔安潜等几人。崔安潜几人居于末座,但是很认真的用心在听罗邺讲读。
    崔安潜等人的到来,就如同一颗小石子扔进了池塘,打破了原有的平静。
    论能力,崔安潜五人,可能要比这满殿上大多数的人要强。他们出身名门大阀,且都有着多年的节镇一方,或者统率一军的资历,威高望重,才能卓越。若只从能力和身世、资历等考虑,李璟就算是让他们做省阁府院的主官,也不为过。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他们的突然到来,势必打乱原来的平衡。不管他们如何有能力,他们都是半途加入的,犹如插队。而且因为他们的能力和威望等,一下子还都要插到前面,那么他们插的越前,他们后面的那群原来的排队者,就会有更多的人不高兴。
    而且从某些方面来讲,李璟既想用他们的才,可也不想这些半路加入的,对秦藩还没有太多忠诚的世家豪门出身的原朝廷官员们,在秦藩中占据太多的话语权。
    他们有才,但却还不够纯净。
    而李璟,必须随时保持对秦藩的纯洁。
    给太高的官职,会引起原有诸多文武的不满,同时也会加大控制的难度。
    可给的官太少,那会让崔安潜等人失望,毕竟他们来投,若得不到期望中的,便很有可能转身而走。
    这需要一个平衡量,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他深思良久,觉得应当先把虚衔弄高点,多加几个,如此一来显得他们的德高望重,资历深厚,体现出李璟对他们的重视。但同时,实职方面,一定得慎重再慎重,最后是让他们任文职,就算出任武职,也不能让他们插入核心的部队中。
    有了这样的思路,李璟终于渐有了方案。
    李璟见罗邺已经讲完,便开口道:“礼部尚书,迎亲的队伍接到人没有,婚礼准备的如何了?”
    听到秦王询问此事,礼部尚书韩安邦连忙起身出列道:“回秦王,礼部三曰前就已经派出了三千人的迎亲队伍前往山东,于氏四支送亲队伍已经到达山东齐州历城汇合。接亲队伍到达历城后,为保万无一夫,礼部和参谋院选择先到登州,然后乘船出海走海路到天津港靠岸,然后再直接改乘河船顺运河直达燕京城南凯旋门。”
    这次秦王与于氏联姻,事关重大,牵连到巨大的利益联合,因此得确保万无一失,接亲队伍不走河北,而走海上,就是谨慎再谨慎的结果。
    李璟倒不认为走河北陆路,韩简和王景崇敢有那个胆子深入秦境攻击迎亲队伍。不过既然礼部连参谋院都拉出来做了这么一个细致的计划,李璟也就没有再去反对。
    这次大婚,不单单是李璟与于氏的结亲,这桩联姻震动了整个天下。
    因为李璟是如今天下最兵强马壮的藩王,而于氏,也同样是顶级阀门。
    李璟未婚妻的父亲,于琄,天平军节度使,控制着洛阳东面运河以东、黄河以南的一片曹、郓、濮这一块要地。
    另外三位陪嫁的媵妾,也是不简单。
    于琮,懿宗和本朝两朝宰相,尚广德公主,是当今天子姑父。
    于瑰,原山南东道节度使,现任岭南东道节度使。
    于球,原桂管观察使,现岭南西道节度使。
    李璟与于氏联姻,一下子娶了于氏四兄弟的女儿,也等于一下子取得了两朝宰相于琮,天平镇、岭南东西两镇的全力支持。先前李璟已经与张家、萧家、王家、裴家、渤海大氏等联姻。
    原宋州刺史张蕤把女儿嫁与李璟之后,在秦藩任职时间不长,如今已经被李璟举荐就任福建观察使,威武军节度使之职。而李璟去年娶的两位妾室的哥哥,钱镏和杨行密,如今也都不简单。
    钱镠在得到李璟的大力支持后,如今已经与董昌一起击败了浙东的刘汉宏。董昌就任义胜军节度使,而钱镠就任镇东军节度使兼杭州刺史,虽然暂时还在董昌名下,可实际上已经有了读力的地盘。
    杨行密发展更快,他本就有一支不差的力量。高骈渐无力控制淮西,承认杨行密的地位,并任命他为庐州刺史后,杨行密扩张迅速,据有庐州,然后夺取了东面的和州,接着又出兵渡过长江,侵入了宣歙,夺取了江南的宣州地区。崛起于淮西,羽翼渐丰。自称淮西节度使!
    而若再算是与李璟关系极好的义成镇康承诲,宣武镇辛谠。
    那么李璟除了拥有如今三分天下的秦藩外,还有天平、义成、宣武、淮西、镇东、岭南东、岭南西、福建八个藩镇达成联盟。
    从平壤一直沿海到交州,东方海岸,如今只剩下了高骈的半个淮南镇,周宝的半个浙西镇,董昌的浙东镇,以及越南的横海镇,其余上万里的漫长海岸线上,各州县几乎都属于李璟的这个联盟之中。
    而横向看,黄河的下游两岸,已经都被李璟控制,淮河中下游两岸,也几乎都为李璟控制。就连长江,极为重要的下游南北走向的那一段两岸,也被杨行密控制,间接的是由李璟控制。
    南北大运河,也有近半在李璟的控制之中。
    可以说,李璟通过不断的联姻,结盟,已经组建起了一张巨大的网络,把东部地区已经装进了自己的口袋。通过控制大海、部份运河、黄河、济河、长江,把他的势力几乎遍及整个东部。
    而且,李璟还在与诸多豪门大阀结盟,兰陵萧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青州韩氏,京光韦杜,河东裴氏,太原王氏,关中宋氏等等,越来越多的大家族开始与李璟合作,虽然他们还没说抛弃朝廷,只支持李璟,可这依然是一个极危险的信号。
    李璟宽赋轻税免役,笼络了无数百姓之心。实行全民教育和考试,更网罗了四方人才。联盟各大豪门军阀,为李璟争取了上层的支持。
    看似李璟爱好美人,见一个娶一个。可实际上,仔细一看,就会发现,每次李璟娶亲纳妾,并不是表面好色这么简单。除了早初的一妻一妾,后面李璟娶的这些女人,每一个都为他带来的了巨大的妻族势力的支持。太原王氏,河东裴氏,兰陵萧氏,徐州张氏等等。
    李璟通过联姻,通过他的女人,为自己争取到了无数助力。
    以前还不明显,但到了今天,李璟与于氏联姻,一下子得到一位两朝宰相,三位藩镇节帅支持时,各方都震动了。李璟太狡猾了,人财两得啊。既娶了美人,又与于氏捆绑一起,得到无数支持。
    李璟将麒麟镇纸轻轻放下,说道:“婚礼之事就交由吏部全力主办。现在孤有要事宣布,崔尚书和张上将军、杜帅、李帅等都是国家柱石,如今国难,几位不计个人得失,千里迢迢前来燕京,愿意为讨逆勤王,中兴大唐贡献一份力量,孤万分高兴,千分欢迎。孤今曰就请司徒、崔国公屈尊就任五军都督府左军右都督。请太子太保、淮阳郡公张上将军出任五军都督府右军右都督,请太子太傅、西城郡公杜帅出任五军都督府前军右都督,请同平章事、检校太尉、西平郡公李帅出任后军右都督。暂时请几位屈就,待适应后,定请诸位担负更重要职。”
    五军都督府本来只有五位都督,分别是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现在一下子来了四尊大佛,李璟想重用,又得考虑到秦藩老部下们的感受,同时也还得观察几个心意。若观察之后,觉得几人确实可心信用,那时李璟再授与要职也来的及。
    李璟把五军都督新增五位,各军分左右都督。让四人出人右都督,品级与左都督相同。而且从实际来看,把他们安排在五军都督府中任都督,也是极大的信任。秦藩中,参谋院、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分统兵权,五军都督府掌统兵权,参谋院掌调兵权。五军都督府掌有所有秦藩军队的统兵权,而五军都督是都督府最高主官。
    崔芸卿等人一来,就能出任五军都督这样的要职,哪怕还有一个左都督排在前面,也依然表面了李璟的极大信任。
    而从另一方面讲,李璟让他们出任五军都督,一来让他们的才能、威望得以发挥。二来,有五个左军都督在前,就算万一这几个唐廷大臣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也能随时监视制衡。
    按照制度,吏部管五品以下的官员升迁调任,五品以上三品以下,则由尚书省和内阁负责。三品以上官员的升任调任,皆须由秦王李璟亲自升调。而五军都督府是秦藩内部顶级衙门,都督更是比行省的都督高了许多。五军都督府都督,从二品要员,他们的任命权在李璟的手中。
    现在李璟直接当殿任命崔安潜等几人职务,李振、曹邺等省阁官员虽然觉得有些意外,毕竟这可是五军都督府的要员,而且秦王还一直子把四人都塞进去了,占了五军都督府衙门的半边天。
    他们先是怔了一下,不过随即又觉得这倒也无不可。若是反对,他们一时也想不出更适合的位置。若说让他们出去带兵,那才是更不合适。
    李璟不等诸人表态,随即又道:“孤意可让盖公与于公对调,拟由盖寓调任参谋院右参谋使,由于琮出任吏部尚书之职。”
    参谋院使是从二品,吏部尚书是正三品。盖寓算是升官,而于琮却是到任第一天就降职了。不过若细算起来,却又不能这样算。吏部尚书虽只是正三品,可却是尚书省六部之首,而且吏部尚书是入政事堂的参加政事,权柄极大。而参谋院使虽然是从二品,主掌着调兵权,算是军方最重要的衙门。可哪怕早有规定,参谋院使由文臣出任,但还是不少观念觉得武**文贵,认为参谋院使实际上不如吏部尚书尊贵。因此,这个对调,两个究竟是升是降,这到是谁也说不清楚的事情。
    不过若只按两人履历来看,于琮原来是朝廷宰相,尚书省的右个射,现在成了吏部尚书,明显是降职了。但他一直就是文臣,由盖寓这个谋臣来代替他出任参谋院使,明显更加适合。而且以于琮的资历威望,做吏部尚书这个天官职位,也确实是更加人尽其才。
    “诸位,对孤这个提议,你们可有异议?”李璟扫视一遍殿中诸人。
    崔芸卿做为班首,出班奏道:“职下以为,秦王的任命,正是人尽其才,非常合适,某并无异议。”
    有崔芸卿带头表态,接下来自然也无人再有异议,一连六个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命,全部通过。
    “既无异议,那此事就此议定。”李璟话一转,“内阁立即拟奏折,将这几项拟任奏报成都天子,请陛下御批圣准。”
    站在下面的敬翔听到这句话不由的嘴角微微上扬,终于来了。他可以想象,当成都的天子接到这封奏报时,脸上会有什么样精彩的表情。他的宰相,和几位节帅居然跑到李璟的手下去了,这让他情何以堪?而且李璟明明都已经任命了这几人的官职,却还要故意奏请他御批恩准,这不是故意在恶心他吗?
    不过敬翔可不会为天子感到同情,谁让他看不清形势呢。
    想到这,他起身出列,奏道:“大王,就在本月初,黄巢在长安大败关中四镇,贼将朱温在汴口大破反正归唐的诸葛爽,职下斗胆进言,此皆朝廷歼人当道,蛊惑君王,以致有些大败。职下冒死进言,恳请秦王当此危难之时,不顾个人得失,为了大唐天下,择一睿智明威之宗室,暂行监国,带我们打赢这场讨逆战争!”
    崔安潜等几个刚加入秦藩的重臣闻言都不由脸色微变,怎么也没想到,刚投入秦藩的第一天,结果就碰上这种要另立监国的泼天大事。崔安潜忍不住就要跳出来反对,不过李璟却已经先他一步,起身大喝道:“休得胡言,孤身为唐臣,更为天子尊称一声皇叔。如今哪怕朝中歼人当道,时局危难,可越是此时,陛下才越需要吾等的赤胆忠心,不论如何,这等胡话以后不须再说。”
    李璟一挥手,今曰议事就此结束。
    敬翔虽然被李璟表面喝斥了一番,可脸上却没有半点恼怒,因为这本来就是他与秦王商议好的,一切不过是做戏而已。今天送往成都的奏章上只会有关于奏请朝廷通过对崔安潜几人的正式任命请求而已。但他相信,这封奏折到时,天子李儇肯定也会知道刚刚他提出过的请择宗室监国的提议。
    只要让李儇知道他曾提过这个提议就行,至于秦王是否义正严词的拒绝了,那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让天子知道,秦王既然今天可以拒绝,那么明天就有可能答应!若他还想对秦藩打什么鬼主意,就得惦量惦量一下后果了!(未完待续。)


第831章 来势凶猛
    (感谢支持月关的月票,谢谢。)
    成都,行宫。
    一大早,李儇一到养心殿便觉得气氛不对,田令孜一脸惶惶之色,领着西门思恭、杨复恭以及王铎等一众人等候在丹墀之下,却不见张泰。宫前侍卫的神策军士足足增加了一倍,一个个面带肃杀之气。
    大臣们行过礼,田令孜便开了口:“圣上,昨夜有急奏自河北而来,不可圣上可已经御览?
    李儇道:“就是李璟上奏请授崔安潜、张自勉、杜韬、李涿、于琮几人秦藩大行台官职之事吧,昨夜已经披阅过,朕不但同意了,而且还已经下旨,加崔安潜清河郡王,张自勉加淮阳郡王,杜韬加西城郡王,李涿加西平郡王,于琮加广陵郡王。”
    崔安潜等人潼关兵败后,李儇按田令孜的请求,一直没有给过几人实职。但现在他们和于琮等跑到河北去了,李儇立即给他们加封为郡王,李璟那庙再大,可也经不起他这样不停的封大佛。
    长安之战,虽然关中联军大败,不过好在黄巢没有更进一步的进攻。相反,从河北来的李全忠倒是表现出众,捷报急送长安,奏报已经接连攻下同州、华州、潼关几个要地,李全忠请封镇**节度使,潼关大帅之位。
    刚还在为长安之败惊惧的李儇感觉喜从天降,对李全忠这个原河北藩镇也一下子大为改观,现在怎么看李全忠,怎么觉得他顺眼起来了。加上他从杨复恭那里知道,这个李全忠曾经是河北卢龙军头,后来也曾一度控制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