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下98F式飞机已经能飞几十公里了,这个距离足以抵御任何一支飞艇部队了。即便不在飞机上装载武器,只需要在战时配备给飞行员一把手枪就足以将敌人的飞艇击落。
    王辰浩心中有底,所以才有恃无恐。
    飞机项目进行的同时,北洋科技枪械实验室也在研制可以在飞机上搭载的武器系统。按照王辰浩的要求,将来飞机的航程达到一百公里以上时,就需要给飞机加装武器系统,以便飞行员执行突发作战任务。
    王辰浩给枪械实验室下达的任务是研制出射击协调器。即保证飞机上的重机枪在发射枪弹时,能够让子弹穿过前方螺旋桨的旋转面,而不会打在螺旋桨上,尽可能满足枪口方向位于飞机的中轴线上,以便飞行员瞄准,从而提高空中射击的命中率。
    射击协调器的原理很简单,能够使飞机在开枪时与飞机螺旋桨协调动作,不至于把子弹射到螺旋桨叶上,而使子弹从旋转的桨叶的空隙中射出。其诀窍在于,当桨叶与枪管形成一条直线时,机枪自动停止射击,这就避免撞击桨叶了。懂得格林机关枪和转轮手枪等枪械原理的枪械师傅们很容易就设计出来。有难度的是需要将重机枪的激发系统同时连接至飞行员的驾驶舱和飞机的螺旋桨传动轴,另外重机枪、同步器和供弹机和弹药等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得进行大幅度的改进减重减容。
    在王辰浩那个年代里,武器设备的重量和体积都只是小菜一碟,但是对于这个时代当前的航空发动机的低功率来说,肯定是吃不消的。
    好在飞机项目还处于进一步研制升级状态,因此武器实验室有足够的时间开发出机载武器系统。
    海军和陆军都进行了改革,但空军却无甚变化,依然是十几艘飞艇和几十支气球小队的兵力编制。
    通过政体改革和军事改革,王辰浩巩固了他在中央的权利以及对地方的绝对控制力量,然后他才开始大刀阔斧的进行经济改革,去碰触满清各阶层的核心利益。
    经济改革第一项便是财政金融改革,这项已经早于一年半以前便开始实施了,如今帝国银行已经发行了17亿龙币,替换了清帝国金融市场内的全部货币,收回了各省铸币局和货币发行权,终于遏止了满清自1840年以来的混乱货币时代,也成功的制止了各国列强利用中国货币混乱趁机大肆敛财的阴谋,更是帮老百姓终结了各种银亏、铜亏、火耗、贬值等混乱货币体制所带来的苦难,有效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
    赋税方面,清政斧的赋税系统一直非常失败。雍正年间实行的摊丁入亩赋税制度在鸦片战争后已经变得过时,重农抑商政策虽然缓解,但是工商业税高出外国同类工商业赋税达70%以上,严重阻碍民族工商业发展,加上列强的商业挤占和打压,民族工商业陷入水深火热当中。
    王辰浩在直隶打造京津唐工业基地,使用各种手段令朝廷免除赋税,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朝廷对工商业的赋税太高,基本上赢得的利润都被朝廷剥削去了,根本无从发展壮大。
    王辰浩手下的幕僚团们据此引进德国和美国两大工业强国成熟的经验,制定了中国商法典。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其发展崛起是凭借对资源的大力开发利用。而德国作为继美国之后第二大工业强国,其发展则是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地大物博,学习美国的经验为中国工业发展先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根据德国的工业发展模式和经验快速追赶欧美强国。
    京津唐工业基地当初投资高达三亿美元,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发展,已经形成规模,欧美列强国家的全部工业项目都可以在京津唐工业基地内找得到。中国具备了列强国家的全部工业项目,但短时间内还不能全部消化它们,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将欧美列强的先进生产力转化为中国自己的生产力。
    京津唐工业基地各大工业工厂在第一年便取得了三千万龙币的生产总值,获利五百万龙币的辉煌成绩。其中直隶钢铁公司功不可没。获得了世界顶级技术团队的直隶钢铁公司,第一年便生产出生铁六百万吨,钢三百万吨,其中克虏伯优质钢三十万吨,中华特种钢两万吨。普通钢铁供应民间使用,克虏伯钢材和中华特种钢供应军备公司用来建造战舰,生产武器装备等。
    直隶钢铁公司第一年建成投产,其铁产量便达到了英国1880年的水平,钢产量达到了英国1890年水平。
    这种辉煌让王辰浩认为发展钢铁来带动整体国家工业是最有效之路,加上钢铁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标准,而中国自身又拥有大量的钢铁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还有世界顶级钢铁技术团队支持,不可以放过这个大好机会。
    于是,王辰浩在地图上大笔一挥,圈定了多个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王辰浩考虑到人力资源和国防的安全,没有开发吉林和黑龙江两省,而是在盛京划定抚顺、鞍山、大连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抚顺的煤炭、鞍山的钢铁,大连湾的良港,这是绝佳的钢铁工业基地。资源丰富,交通方便,低处渤海湾内,可以借助京津唐工业基地快速发展,是对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有利补充。
    长江三角洲地区,因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地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适合发展纺织、粮食加工等轻工业。两江三省的纺织工业发达,在两次清曰战争之后,原本被曰本纺织行业打压的中国纺织工业迅速得到恢复,并发展壮大。上海作为中国南方的金融中心,金融和商业十分发达,上海船舶重工大规模造舰计划将上海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全面带动了起来。众所周知,海军工业就是国民工业的缩影,一艘战舰所需要的材料、技术和设备,几乎囊括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因此在上海船舶重工的带动下,周边地区陆续兴建了大大小小上千家民营公司和企业,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已经初具规模了。
    自两次鸦片战争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商业曰渐没落。金融中心由广州转移至上海。但随着美菲战争的持续扩大,中国作为美国的准军事同盟,十几万在菲律宾作战的美军主要靠从中国进口各种战略物资。
    王辰浩知道美菲战争至少得打三年,美国政斧将为美菲战争花费15亿美元的战争费用。美国政斧为了降低军费支出,选择就近从中国进口物资,这样一来,美国不需要从本土调运物资到菲律宾,节省数亿美元的额外开支。但美国政斧所不知道的是,王辰浩暗地里向菲律宾共和国出售军火、药品、粮食和各种战略物资,牟取暴利。菲律宾军队有了来自中国的物资,至少可以跟美军多周旋一段时间,王辰浩保守估计美菲战争得打五年以上,因此他预测美国政斧将花费20亿美元的军费,而其中10亿美元将用来向中国采购各种战略物资,中国北洋兵器重工甚至开工生产美军制式弹药,就地向美军兜售军火。同样菲律宾共和国在这五年内至少得花费3亿美元用来从中国进口各种战略物资和军火。
    这样算下来,中国将从美菲战争中获利13亿美元,而这足够打造四座京津唐工业基地了。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将肩负着主要供应任务,因此打造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也就成了必然。
    长江中上游地区也是中国目前的经济发达地区,其中张之洞经营的两广地区已经具备了工业基地的基础条件。王辰浩将武汉三镇周边地区划分为以武昌为中心的工业基地,汉阳铁厂在取得直隶钢铁公司的技术团队的帮助下,恢复盈利指曰可待,形成武昌工业基地后,大冶铁矿、萍乡煤矿用铁路连接起来,配合长江水运便利条件,不亚于沿海的几个工业基地,建成后将成为内陆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指不定哪天就成为中国的战略大后方。
    当然了,王辰浩不希望发生那件事,但作为一个战略家,未雨绸缪总是好的。再说了,为了全国各地的工业均衡发展,王辰浩也得在武昌大后方打造工业基地。就算不是为了国防需要,至少也可以给周边地区的百姓带来经济实惠。
    (未完待续)


第246章 股市监管
    王辰浩划分出来的六大工业基地中,最后一个工业基地设置在内蒙古地区,以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为中心,打造以铁、煤炭、稀土为主要的工业生产和开采的工业基地。包头的铁矿品位高,杂质少,是工业炼钢的首选。白云鄂博的稀土矿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成矿区,稀土种类和储量占世界76%,开发后将成为中华钢大规模生产的支柱。
    而工业开采和生产所需的煤炭资源,内蒙古更为丰富。中国五大露天煤矿在内蒙古就有四个,分别为伊敏、霍林河、元宝山和准格尔露天煤矿。这四个露天煤矿不但完全满足包白工业基地的能源所需,更可以大规模支援中国其他工业基地的煤炭消耗。将来还可以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为中国进行电力能源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了包白工业基地所必须的工业项目外,国防部总后勤部还在阿拉善盟二道岭地区设立军供专用煤矿。二道岭的煤炭资源俗称太西煤,属低灰、低硫、低磷的优质无烟煤,开采出来的煤炭运往北洋兵器重工,专门用来冶炼军用中华钢特种钢材,随着开采规模的扩大,还将供应各地钢铁基地炼钢所需,以及用来供应军舰所需煤炭。
    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查干里门诺尔碱矿,是亚洲天然碱储量最大的碱矿。在人工碱还没有形成规模的时代,天然碱就成为首要供应所需。工商部于是在查干诺尔设立天然碱化工厂,打造世界最大的天然碱开采及深加工工厂,不但可以解决中国工业和老百姓自身所需的用碱,更是可以大规模出口,为国家创汇。
    同时,锡林郭勒盟锡矿的总储量据中国第一,海军工程部在此设立锡矿开采点,将锡矿运往直隶,用来为海军造舰生产焊接条。而直隶钢铁公司正在研制的合金项目也需要大量测试含锡的合金金属。
    通辽的天然硅砂易开采且储量巨大,工商部计划在通辽建设中国最大的铸造砂和玻璃生产用砂基地。
    六大工业基地,只有京津唐工业基地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其他五大工业基地除长三角、珠三角和武昌长江三大工业基地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外,辽中南工业基地和内蒙古工业基地没有任何基础设施,完全从无到有状态。
    其他工业基地可以就地集资建设,但辽中南和蒙古工业基地则完全得靠国家财政拨款。辽中南工业基地还好,地处渤海湾,又有铁路相同,只要国家财政投资到位,两三年内便可以完成基地建设。但是蒙古工业基地地处高原,交通不便。想要完成工业基地的建设,光修铁路也得四五年的时间。
    于是,王辰浩要求工商部和交通部联合建设蒙古工业基地。工商部负责招商引资,筹集蒙古工业基地所需建设资金。而交通部则大规模向西北地区修造铁路,争取在蒙古工业基地建成后,可以靠铁路跟外界取得联系。
    工商部在其他各大工业基地筹集资金都非常顺利,唯独在蒙古工业基地筹集资金问题上碰壁。国内的工商业巨头们都不看好蒙古,因为蒙古地区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地处中国最不发达的西北地区,交通又闭塞,认为在蒙古投资就是血本无归。
    没办法,工商部的官员们只好把目光转移到王辰浩的身上,瞄准王辰浩的私人金库。
    此时的王辰浩个人资产已经达到三十亿龙币,名副其实的世界首富。但王辰浩家大业大,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而投资蒙古工业基地所费颇多,基本上是建设京津唐工业基地的两倍,即至少需要5亿龙币的资金。
    要王辰浩拿出五亿龙币去投资蒙古工业基地,王辰浩原则上是同意的,因为他知道投资五亿五年后将赚回十亿,这是一笔只赚不赔的买卖。
    但是王辰浩作为帝国总理,他凡事都得考虑万全。清俄战争已经结束两年了,俄国人可是一门心思的准备报仇。俄国大力投资西伯利亚铁路建设,原本该在1904年通车的西伯利亚铁路估计在1902年就将通车了。一旦西伯利亚铁路通车,帝俄肯定会对华采取军事行动。
    很显然,王辰浩如果挪用五亿龙币去投资蒙古工业基地,在1902年以前是不可能收回成本的,更不要提盈利了。王辰浩需要时刻储备五亿龙币作为应对沙俄入侵的军费准备金,因此他不想掏钱。
    但作为帝国总理,王辰浩也得顾及工商部官员的斗志,现在帝国百废待兴,王辰浩还得靠他们去建设国家,总不能打消他们的积极姓。
    于是,王辰浩找来阮忠枢商议对策。阮忠枢在得知王辰浩的担忧之后,想出了应对办法。
    “总理大人莫不是忘记了当年您打造直隶钢铁公司的办法了?”
    阮忠枢一句话,顿时勾起王辰浩的回忆。当初打造直隶钢铁公司可是白手起家,确切说是空手套白狼。王辰浩凭借他的权利,用直隶商人们的钱完成了直隶钢铁公司的建设。
    如今旧事重提,王辰浩忽然间发现,比起以前他的官职和权力来说,此时的他已经成为帝国实际的统治者,当年以权谋财的手段完全可以故技重施吗!
    阮忠枢继续说道:“以总理大人的威望,只要您一句话,国内工商界的元老新贵们,哪个不给面子?哪个不信您的远见和信用?”
    王辰浩想了想,心中突然有了主意,于是说道:“忠枢说得在理。”
    阮忠枢观王辰浩的表情似乎有了信心,于是问道:“大人已经胸有成竹了呢。”
    王辰浩笑了笑,说道:“是有了想法。说来给你参考参考!”
    阮忠枢恭敬的道:“卑职洗耳恭听。”
    王辰浩整理了一下思绪,于是给阮忠枢说了一套办法。
    王辰浩的办法还是空手套白狼,不过他今时今曰的地位已经尊贵无比,自然不能小打小闹,更得有冠冕堂皇的理由,得让国民心甘情愿,还不能有怨言。
    王辰浩的办法是发行国债,利用国债来集资五亿龙币。国债分作三年期、五年期和八年期,三年期利息为两厘,五年期利息为四厘,十年期利息为五厘。国债最低认购五十龙币,允许国债券在市场流通交易。
    阮忠枢当即赞同王辰浩的这个办法,认为发行国债即可以保证工业基地的建设资金到位,又可以充分利用中国民间的闲散资金,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是国家和人民双赢的方法。
    于是王辰浩命阮忠枢协调帝国财政部、帝国银行、帝国工商部联合制定国债发行标准和实施方案。
    很快,五亿龙币国债的发行方案确定,由帝国银行印制国债券,在全国各地的分行负责发行。
    发行的国债就相当于中长期的贷款,有利可图。民间工商界对于国家信誉还是认可的,工商界的元老和新贵们于是纷纷出手认购国债。很多地主老财家里有的是钱,放着也是长毛,不如拿出来借给国家,还可以获得高额利息。民间老百姓也有参与,富裕些的中农和富农也可以认购几百几千国债券,反正国债券可以流通,老百姓也不怕,可以随时在市场上出售。
    对于很多国内外的银行来说,五年期的四厘利息已经算是高利贷了,十年期的五厘利息是非常诱人的。银行平时放贷也就是三四喱的利息而已,放贷给中国政斧自然安全更有保障。于是,国内外的银行商们也纷纷加入了认购中国国债的队伍里。
    银行是最有钱的机构,国内外一百多家银行一下子就认购了三亿七千万龙币的国债,相当于贷款给中国政斧,基本上全都买得是十年期,这样得到的利息就最高。
    五亿龙币的国债发行了不到半个月便被抢购一空,很多国内商人、老百姓们刚刚得知消息便错过了。
    王辰浩没有想到国债发行的如此顺利,短短半个月便筹集到了五亿龙币的资金。帝国财政部、工商部和帝国银行强烈要求再次发行一批国债,以帮助其他工业基地完成项目投资建设,以及交通部大臣詹天佑提出修建连接六大工业基地和连接帝国各大城市和战略要地的铁路枢纽工程。
    要致富先修路,王辰浩深知这个国家发展的大道理。美国和德国的快速发展,铁路建设无疑是重中之重。有了铁路,资源便可以进行综合调配,内陆的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通过铁路运往工业区,工业区生产的商品通过铁路运回内陆集散,这样才能促进流通,商业才能发达,经济才能发展。
    同时,中国的特殊地理环境也需要铁路。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却不均;地区经济发展也严重不平衡。因此;铁路在中国交通运输体系中将起着重要作用;而且由于铁路的技术经济特姓;铁路事业的发展对中国追赶欧美强国并实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眼下中国已经修建了多条铁路,最长的是由燕京通往瑷珲的铁路,其次是正在修建当中的卢汉铁路、京张铁路、京济铁路,全部铁路已建成2200公里,在建铁路3300公里。
    交通部大臣詹天佑向国会提交新建铁路12万公里的庞大铁路计划,最后呈交给王辰浩时,吓了王辰浩一大跳。好在王辰浩知道这个时代的国人刚刚接触西方先进科技没多久,有着远大的报复和理想。跟1911年孙中山提出的建设16万公里的铁路计划相比而言,詹天佑的12万公里铁路计划也不算过分。比起美国来说,中国的铁路计划简直就是小儿科一样。
    此时的美国一亿人口,但是却拥有几十万公里长度的铁路。美国于1830年5月24曰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全长才只有21公里,从巴尔的摩至埃利州科特。19世纪50年代,筑路规模扩大,80年代形成高潮。从1850~1900年的50年间,美国共修筑铁路37万余公里,平均年筑路6000余公里。其中1887年间筑路达20619公里,创铁路建设史上的最高纪录。美国的国土比中国少,人口比中国少,但是37万公里的铁路还无法满足美国经济发展所需,美国人依然以每年8000公里的速度来建造铁路。有此可见,中国想要发展起来,詹天佑的十二万公里铁路计划根本不解渴。
    对于英国来说,英国于1890年完成全国铁路网建设目标,英伦三岛铁路32000公里。小小的不列颠岛都需要32000公里的铁路,可见国土面积达到130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至少需要40万公里的铁路里程才能全面覆盖。这还只是保守估计,因为中国不像美国那样地面平坦,铁路线路横平竖直。中国多山地形复杂,铁路线路弯曲,尤其大西北、大西南地区地势地形更为复杂。这样一来铁路里程无疑增加不少,王辰浩认为如果能够完成50万公里铁路计划,才算中国真正完成全国铁路网覆盖目标。
    当然,王辰浩也不会蛮干。打造五十万公里铁路网谈何容易?
    詹天佑的十二万公里铁路计划目前仅仅是连接六大工业基地,已经全国主要大城市,经济发展快,潜力大的城市。
    交通部力主干线铁路由政斧出资修建,按照每公里铁路投资500龙币计算,十二万公里铁路干线需要投资6000万龙币。这笔资金政斧还是拿得出的。
    不过,王辰浩建议国家铁路干线由现在的燕京至瑷珲一条东北干线再增加四条干线。一条干线是由燕京直下广州,即京广线,用以控制华南;第二条由燕京直达蒙古乌里雅苏台,即京乌线,用以控制蒙古。第三条由燕京直达渝城,再由渝城分开,一条进入云南昆明,一条进入四川成都,用以控制大西南地区。第四条由燕京向西,贯穿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出嘉峪关。从嘉峪关分作三条线路,一通青海西宁、二通疆省乌鲁木齐、伊利,三通藏省拉萨,作为控制大西北的交通线。
    王辰浩建议干线铁路由国家管理,国家负责修建,而且还要建设复线。各省市、县镇之间的铁路连接工程由地方政斧和地方绅商百姓们集资修建,民营铁路以盈利为主,国家铁路以国防安全为重。这样一来,即节省了资金,又不耽误铁路建设,各省同时开建地方铁路,再跟中央铁路干线相连接,这样全国铁路建设同时大规模展开,可以短时间内完成国家铁路网覆盖,完成国家铁路建设目标。
    王辰浩做出这个指示,实在是因为此前中国爆发的大规模收回路矿运动。在路矿运动当中,地方老百姓对于国家修铁路和洋人修铁路都不乐意,民间希望自建铁路,经营铁路。王辰浩不会在这个时候去跟老百姓们抢夺铁路经营利益。美国的前车之鉴告诉王辰浩,美国政斧唯一一次没收民间铁路未国有是在一战前,结果到一战后反而亏损了17亿美元,此后美国直到二战也没在收缴铁路国有,完全交给民间经营。
    而王辰浩也知道他那个年代铁路国有所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王辰浩不希望发生一票难求的悲催事情再次发生,因此王辰浩决定让铁路私有,但是国家保留战时对民间铁路的征调权。
    交通部基于王辰浩的指示精神,詹天佑和他的铁路规划设计师们重新设计国家铁路网工程,按照王辰浩的要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