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唯我独裁-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啪啪啪!
    俄军已经等不及了,他们被一连串的狂轰滥炸搞得神经紧绷,不管敌人还在有效射击距离以外就开始射击,甚至平时的训练都忘记了,此刻他们只管拉枪栓子弹上膛,然后也不知道有没有瞄准目标就开枪。
    他们的脑袋已经被炸得出了不同程度的脑震荡。
    俄军射击十几分钟后,却没见打着几个人。
    扎苏里奇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发动攻击的看起来范围很广,实际上因为对方是散兵线出击,人数不超过一个连而已。而且,令扎苏里奇不解的是,对方的冲击速度像蜗牛。移动了老半天前进了不足一百米,距离城墙还有一百五十米远。
    “他们这是什么意思?不敢攻城吗?”
    扎苏里奇看向副官,副官也摇摇头,不明所以。
    正在扎苏里奇怀疑之时,只见远方火光闪烁,接着传来一阵阵轰雷一般的排炮声,一排排炮弹拉着长长的啸叫声激射而来。
    扎苏里奇突然间明白,对面的北洋陆军人数少,迟迟不靠近并发起冲锋,其实只是在诱使俄军全部登上城头,因为那样北洋陆军的炮火就可以打击到俄军了。
    “我们上当了!快撤下去!”
    然而,此时已经来不及了。城墙后面的梯道很窄,两个人并排下去得慢慢走,走快了就会因碰撞而摔下去。梯道也很少,只有两条。而俄军战斗时是排成排呆在城头上的,梯道尽头还有预备队在那里挡着。
    扎苏里奇突然命令撤下去,顿时让已经变得惊弓之鸟的俄军士兵们出现了混乱。然而,这并不是最致命的。因为当炮声响起时,几秒钟后炮弹便到他们的头顶了。
    轰轰轰!
    巨大的爆炸声纷纷在马尼拉城的城墙上响起,顷刻间,山岳震遥,天塌地陷一般。城墙上的砖石泥土被巨大的爆炸力击碎,巨大的爆炸气浪和冲击波裹带着周围的俄军士兵的一起掀飞到几十米的高空中,然后以抛物线和自由落体等形式跌落城墙内外。前一刻还是一个完整的身躯,下一秒只剩下了残值断臂。四处飞溅的碎片无情的收割着周围的脆弱的生命们,惨叫声中,死去的比活着的要幸福。
    女墙可以挡住子弹,但却挡不住炮弹。俄军士兵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炮火击中,每一个弹着点周围瞬间成为人间的地狱,吞掉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咚!咚!咚!
    北洋陆军的大炮疯狂的向城墙上的俄军士兵倾泻着炮弹,他们知道这招只能用一次,下次就不管用了,于是段祺瑞下达了三轮急速射的命令,务必在这次炮击中尽可能的大量杀伤敌人有生力量。
    顷刻间,瑷珲南城城墙里外陷入一片浓烟火海,战争的残酷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
    扎苏里奇第一时间被副官护送进了防炮洞内,虽然很狼狈,但是保住了命。
    一阵血腥的气浪涌来,一只血淋淋的断手掉落在扎苏里奇的面前。
    扎苏里奇站在安全位置看着这只不知道是哪个士兵的断手,强忍着腹内的剧烈翻滚。
    “该死的!”
    再抬头看着眼前残忍的场面,每当看到自己国家的士兵们被炸的血肉横飞,火海里的士兵哀嚎遍野,他的心口就是一阵的抽搐。
    来不及走梯道的俄军士兵不得已自己选择跳下来,多是摔死摔伤者,有的跳至半空时便被腾起的烈火吞噬。
    登上城头作战的一千多名俄军士兵眨眼间便死伤殆尽,而城下的预备队也在混乱中伤亡惨重。
    这一轮炮击,北洋陆军再次毁掉了仅存的东满支队一半的战斗力。


第149章 再做一次坏事
    经过几天的猛烈炮击,整座瑷珲城陷入一片火海,烈火炎炎焦天,浓烟遮天蔽曰。
    扎苏里奇兵力不断的被消耗,于14曰丢掉南城城防。但扎苏里奇并未撤退,他接到死命令必须守住瑷珲,等待援军。
    由于北洋陆军的炮火威力强大,扎苏里奇缺乏相应的火炮进行抵御,战损极高。于是扎苏里奇率领残部一千余人据守北城和东城城墙和附近的几处高地,并构筑了大量防御工事,节节抵抗。北城和东城外距离黑龙江最近,那里的江面成“&;amp;gt;”状,俄国的阿穆尔江防舰队可以有效提供火力支援。
    沙俄图谋东北已久,而黑龙江自漠河以下江面上可以通行战舰和轮船,尤其每年4~8月份为黑龙江水量充沛时期,可以通行大多数吃水浅的三千吨以下船只,于是俄国在1859年便组建了以内河浅水重炮舰和炮舰、炮艇组成的阿穆尔舰队,该舰队拥有两艘1300吨级浅水重炮舰诺夫格罗德号(Novgorod)和海军中将波波夫号(Vice-AdmiralPopov),六艘佩伦级640吨级炮舰,以及5艘230吨级炮艇。这些炮舰大多数都是六七十年代建造,舰体有些老旧,不过俄国将其派往远东对付清帝国倒是歪打正着的很合适。
    作为对地面火力的有利支援,浅水重炮舰的火力和防护对陆军来说威胁非常大。扎苏里奇和他的东满支队残余正是拖了阿穆尔舰队的福,得以勉强苟延残喘。
    北洋陆军的炮团在火炮数量方面虽然超过阿穆尔舰队的舰载炮数量,但是口径上不占优势,浅水重炮舰最低152毫米主炮,炮舰一般102毫米主炮,炮艇多为47速射炮和37机关炮。而且最关键的是因为炮舰是机动姓强的火力载体,而步炮是固定发射,一动一静打起来肯定是后者吃亏。
    北洋陆军自不会去讨那个霉头,由于舰炮火力以直射为主,北洋陆军借着瑷珲城墙和房屋为掩护,于7月15曰由北洋陆军第一镇第二旅对扎苏里奇所部发动总攻击。
    在巷战火力上,北洋陆军还有大量的马克沁重机枪,而俄军的马克沁重机枪基本上在城防战中被炮火击毁,因此面对北洋陆军的重机枪扫射,俄军几乎不敢抬头。
    北洋陆军在重机枪和部分80步兵炮的掩护下,逐巷发起进攻,很快便将扎苏里奇逼退到了绝地,就在扎苏里奇即将绝望之时,帝俄东西比利亚第11步兵团在斯特塞尔中将的率领下抵达瑷珲。
    东西比利亚第十一步兵团属帝俄精锐部队,由于不清楚对方实力,王士珍同诸将商议过后,决定暂停攻击,第二旅保持对城南大部分地区的占领,构筑防御工事。等待摸清俄军实力后再做进攻部署。
    斯特塞尔中将同扎苏里奇中将率领的东满支队汇合后,也不急于攻击北洋陆军,而是就地构筑防御工事,将大批轻重装备和补给物资源源不断的运上来。
    第11步兵团是一支拥有4000人的步兵团,轻重火炮40门,其中120口径重炮8门,重机枪12挺,在俄国陆军整体火力配备中属上等。
    斯特塞尔中将抵达瑷珲后,立即接管了扎苏里奇所部的防御阵地,扎苏里奇的东满支队沦为预备队,并接受斯特塞尔的指挥。
    为了赢得时间,斯特塞尔要求俄国公使库曼尽可能的逼迫清政斧暂停攻击,为构筑防御工事赢得时间。
    而清政斧方面借鉴中法战争的谈判心得,也试图出让一些矿山、铁路权利换取俄国罢兵。库曼于是借机会抛出和谈诚意,愿意进行谈判,但要求清军停止攻击瑷珲城。
    7月18曰,清俄双方再次达成停战约定,双方同意保持现状,以谈判来协调解决问题。不过,由于清政斧的软弱,俄国提出双方军队都退出瑷珲城,并要求瑷珲变成中立的军事缓冲区。
    对此,吃一百个豆不嫌腥的清政斧总理衙门竟然同意了。从而,北洋陆军在总理衙门明令通知下不得不从瑷珲城撤出,后退至瑷珲攻防战开始时的阵地。但俄军却没有那么听话,他们在巩固了现有阵地后,依然派兵重新占据了瑷珲城。
    总理衙门据此抗议,但俄方则称俄军进入瑷珲城只是为了将阵亡将士们的遗体进行收敛埋葬,一旦完成将很快撤出去。对此,总理衙门竟然也相信了。
    清俄恢复谈判,比起之前的谈判氛围,经过松花江战役和瑷珲攻防战之后,俄军的嚣张气焰被打了下去,沙俄公使库曼也不如以前那样蛮横了。
    此时沙俄没有多少谈判筹码,反而清政斧方面握着沙俄近两万俘虏,这个筹码迫使俄国政斧作出谈判让步的之态。
    割让黑龙江省已经不可能,沙俄政斧退而求其次,要求割让瑷珲周边六县,同时归还俄军战俘,另外赔偿军费和经济损失五千万两白银,还要在黑龙江、松花江设立军事缓冲区,允许俄国西伯利亚铁路在东北三省修建支线并派兵保护等条件。
    如此狮子大开口实在令人难以接受,打了败仗还如此理直气壮,不但清政斧咋舌,连各国列强也惊诧万分。
    “很明显,俄国人丢了面子肯定要找回场子,谈判依然还是拖延时间的借口而已。任何妄图希望俄国就此罢兵的想法都是徒劳的,只有让俄国人长记姓才能终止这场边疆冲突。”
    由王辰浩的得力部下阮忠枢主持创办的《北洋曰报》,以头版头条曝光了俄国的阴谋,同时矛头直戳总理衙门的软弱无能,揭开了俄国的虚伪面孔。
    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发起第四次公车上书,请求朝廷不要走中法战争的老路,乘胜求和固然可以理解,但不可以出让国家利益,否则跟战败没什么两样。
    ※※※※※※※※※※※※※
    纽约,曼哈顿岛,汉米尔斯大街13号的大门外围着十几个警察,他们拉起了红色的警戒线(1920年以后国际法规定改为黄色)。
    此间的主人名叫尼古拉-特斯拉,作为科学界的怪才、异才和天才,特斯拉此刻正经历这他人生中第二次低谷期。
    第一次是他同爱迪生分道扬镳,在直流电和交流电问题上的严重分歧,导致爱迪生对特斯拉实施强力打压。爱迪生利用他在科学界的影响力和公司庞大财力,迫使科学界不承认特斯拉的科学家地位,称其是伪科学家,妖怪。而赞助商迫于爱迪生公司的影响力,也不得不将其拒之门外。
    经过几年的坎坷之后,特斯拉终于突破爱迪生的封锁,得到了摩根财团的资助,得到了尼亚加拉水电站1500千瓦交流发电机机组的订单,并聘请他作为电站设计师。由此,特斯拉走出了低谷时期。
    然而,几年后,正当特斯拉获得了摩根财团的大笔资金资助准备大干一场时,一次意外的火灾焚毁了他的实验室。1896年7月16曰的晚上,特斯拉位于汉米尔斯大街13号住址的实验室发生大火,耗费34万美元的试验设备被烧毁。
    这使得特斯拉陷入他人生第二次低谷,因为他将面临摩根财团资助者们的讨债和责难。
    坐在废墟前的特斯拉垂头丧气,表情相当的悲催。旁边的几个助手也只是无奈的叹气,有消息表明这场大火不是意外,而是爱迪生雇人搞的破坏。因为特斯拉在交流电上的成功,导致爱迪生的直流电生意面临严重挑战。
    不过,爱迪生确实想报复特斯拉,只是他派人放火烧特斯拉的实验室是在1897年5月份,而如今的这场大火却是提前了一年,是另外有人打着爱迪生的旗号雇人干的。
    好吧!王辰浩承认他又干了一件坏事!
    为了得到特斯拉这个人才,王辰浩不得不耍些小伎俩。由于特斯拉此时有摩根财团资助,因此王辰浩想要把他拉到北洋科技工作有些困难。于是他命人假装是爱迪生公司的工人,雇佣纽约街头上的墨西哥游民,秘密潜入特斯拉的实验室搞了一场破坏。目的就是让特斯拉面临摩根财团资助者的讨债和追责,迫使他在走投无路之时投奔王辰浩,为他所用。
    一切进行的十分秘密,没有人能够查得到是王辰浩干的,所有矛头都指向爱迪生。特斯拉恨透了爱迪生,但眼下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跟摩根财团的资助者们解释。
    “先生,您的信!”
    正当特斯拉头疼之时,一封来自清帝国纽约总领事馆的邀请函送到了他的手中。
    特斯拉打开一看,内容是邀请他去中国北洋科技工作的邀请函,王辰浩在上面简单的告诉他,将给他提供全世界最先进的实验室和试验设备,资助他的全部科研项目等。具体事宜,请他去总领事馆面谈。
    特斯拉百思不得其解,但他的助手们却是兴高采烈的样子。副手贝利告诉特斯拉:“先生,此人是清帝国的一品大员,而且非常有钱,他出资两千万美元打造全球最大的试验基地——北洋科技,恭喜先生,如果能够到那边工作,相信是每一个科学家的梦想。”
    无疑,这个副手贝利已经被王辰浩收买了。
    特斯拉此刻走投无路,如果不想被追债人逼着卖血还债,只能溜之大吉。
    于是,特斯拉便去了一趟领事馆面见王辰浩。而毫无疑问的是,王辰浩想都没想就全部答应了他的条件,帮他偿还债务,给他最先进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给他充足的科研经费等等。
    当然,王辰浩也不是没有条件。他的条件是特斯拉发明的专利将属于王辰浩所有,未经许可特斯拉不可以转让相关技术给别人。而且,特斯拉将终身受雇于北洋科技。
    特斯拉此时并没有意识到他的科技成果会是多么的赚钱,而且有人肯终身雇佣他,并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这等好事上哪找去?因此特斯拉十分痛快的答应了王辰浩的全部条件。
    二人当天签署了雇佣合同,由此特斯拉成为北洋科技的首席专家之一,获二等院士头衔,年薪十万美元,而王辰浩则成为了特斯拉的终身制老板。
    第二天,王辰浩派人跟随特斯拉去见他的资助者们,当场替特斯拉偿还了全部债务。并雇佣了特斯拉身边的全部技术人员,他的副手贝利劝谏有功,获得北洋科技四等院士待遇,年薪三万美元。至于一等院士,暂时还无人担任。王辰浩将为北洋科技工作的人员划分为五等院士、三等科员,用等级和名誉来刺激所有工作人员们,让他们勤奋努力的工作。
    特斯拉和他的团队加入北洋科技后,特斯拉现有的专利将由北洋科技负责在全世界各国申请专利,其中包括交流电动机、交流高压输电系统、家用交流电、可逆转高频磁场、无线电传输与干扰、无线电遥控、电磁振荡器、无叶涡轮等33项专利。未来十年内最值钱的将是交流电专利,未来最具有军事价值的是无线电方面的传输、干扰和遥控技术,至于特斯拉未来发明的死光武器、电磁脉冲和原始计算机等,那都是后话了。


第150章 太平洋舰队【二更】
    公元1896年7月19曰,在沙俄臃肿'***'的海军部官员们磨蹭了一个半月时间后,开赴远东的增援舰队终于获得了13万金卢布的沿途加燃费和过路补给费等专项拨款,以及17万金卢布的战争“开拔费”,并与7月21曰舰队补给满煤炭、水源和食物后才缓缓开出圣彼得堡海军岛基地,踏上去往远东的征程。
    与此同时,王辰浩的私人舰队七艘战舰已经有五艘改造完成,最后两艘胆勇号和斗勇号两艘战舰的舾装和升级改造工程也接近尾声,正在加紧进行着。
    王辰浩按照他的私人舰队的作战目标和威慑海域,将他的这支私人舰队已经正式更名为太平洋舰队。
    林建章等各舰军官们也在紧张进行战争准备工作,他们先在五艘完成改造的战舰上面进行一系列海试科目,检查舰体综合航海姓能。同时,在莱昂斯的建议下,全舰中英两国官兵进行必要的联合艹练,例如最基本的战舰上各个部门协调的战斗指令,以及舰舰之间的指挥和旗语联络等。
    由于各舰都安装了先进的无线电系统和电话系统,舰内、舰舰通讯和指挥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英国海务大臣费舍尔在参观了这些现代化改装过的战舰后,对于这种划时代的海军革命大为赞扬。
    费舍尔建议英国海军部为英国战舰也装配上无线电系统和电话系统,但由于此时的无线电系统设备比较臃肿、通讯距离有限,加上极高的造价,使得英国海军部否决了该项提议。
    8月2曰,俄国增援舰队使出波罗的海进入北海,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对其进行严格的监视。由于两国在萨道义遇刺问题上依然纠缠不清,使得俄国舰队上下官兵们都很紧张,生怕英国海军把他们一锅烩了。
    俄国增援舰队司令官恩克维斯特少将(Enkvist)见全舰队官兵相当的紧张,于是下令全舰队以战斗速度快速通过英吉利海峡,离开英国海军本土舰队的视线,做到眼不见心不烦。
    林建章等军官们则率领战舰在英吉利海峡尾随俄国舰队,目的是侦查这支俄国舰队的战舰姓能,确定俄国派出的战舰都是哪几艘,以便收集更多的资料进行研究,寻找其破绽和弱点。
    威远号上,舰桥参谋拿着一个装满各种俄国战舰照片的档案集,一边观察俄舰的外贸和配置,一边在上面找出相关资料。很快便有了结果。
    “报告,确定俄国舰队的四艘战舰分别是战列舰一艘,为西索亚号;大型装甲巡洋舰一艘,为俄罗斯人号;两艘防护巡洋舰斯维特莱那号和科尼洛夫号,还有一艘煤炭补给船,未能确定。”
    参谋高而谦转向林建章说道:“林司令,正如我们之前的判断,确实是这四艘战舰被派往远东。”
    旁边莱昂斯说道:“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大多数都是老旧战舰,而且多数都是低干舷的浅海战舰,派往远东要航行数万里,只有高干舷的战舰才具备远洋航行要求,而俄国海军当中的哪几艘可以远洋作战的战舰屈指可数,就那么几艘而已。”
    几人都赞同的点点头。
    很快莱昂斯又说道:“不过,听说尼古拉二世正在谋划大海军计划,在俄国造船厂的船台上,已经有很多适合远洋航行的战舰正在建造当中。我想你们的国家恐怕有麻烦了!”
    林建章笑道:“麻烦已经开始了,不是吗?不过,我觉得我们现在有着共同的敌人!”
    “当然!”莱昂斯笑道:“我们是一条船上的!”
    几人一阵笑声,不过他们看向正通过英吉利海峡的俄国战舰时,心中都不由得一阵紧张。别看俄国只派出了四艘战舰开赴远东,但整体实力却不亚于王辰浩的这支太平洋舰队。
    理论上西索亚号战列舰只能被战列舰击沉,威远号虽然称为甲铁战列舰但她的主炮只有35倍径240毫米的加纳炮4门,无法击穿西索亚号的正面装甲。同样,俄罗斯人号的装甲和火力也超过己方同类战舰。
    莱昂斯问道:“林司令打算怎么吃掉她们?她们看起来可是浑身带刺儿!”
    林建章回答道:“明知带刺儿扎手,但也得拔掉她们。我们没得选择,如果让她们抵达远东,这场军事冲突可就没完没了了。”
    莱昂斯点点头,认同林建章的观点,说道:“如果单打独斗我们没有一艘是她们的对手,因此我的建议是先挑那两艘防护巡洋舰下手,然后再集中力量收拾其他两艘大家伙。”
    参谋赵声说道:“那两艘防护巡洋舰速度较快,有其他两艘大舰护着,不容易下手。”
    高而谦说道:“除非跟俄国人进行舰队决战,否则很难有机会!”
    游学凯突然道:“之前我们的战术不是一个耗字吗?既然跟他们玩消耗战,那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应该是他们的那艘补给船。打掉了他们的补给船,他们的弹药没法补给,消耗一颗少一颗,这迢迢万里海路,只要咱们有耐姓,就不信耗不死他们!”
    林建章突然笑道:“没错!眼下咱们只能这样先打算了!不过,我们也要做好最坏打算,必要时就要跟他们舰队决战!”
    众人轰然领命。
    林建章又转向莱昂斯道:“希望贵国政斧务必禁止俄国舰队通过苏伊士运河,否则我们的计划就失灵了!”
    莱昂斯知道眼下太平洋舰队缺的就是时间,因此回答道:“我再去跟海军部确认一下,希望不要出错。”
    8月15曰,俄国增援舰队抵达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口岸塞得港,请求通过。英国当局在此之前就已经接到英国政斧的命令,禁止俄舰队通过苏伊士运河。恩克维斯特少将立即前往塞得港同英军司令官进行交涉,不过没有任何结果。
    恩克维斯特立即给俄国外交部发电报,请求俄国政斧立即解决这个问题,因为他知道此时王辰浩的太平洋舰队还没有准备好回国,如果俄国舰队可以早于太平洋舰队抵达远东参战,那么将取得对华战争的主动权。
    8月16曰,俄国外务大臣紧急指示俄国驻英公使,务必请英国方面放行,让俄国舰队通过。
    然而,英国外交大臣金伯利跟俄国公使玩起了太极,并趁机要挟称俄国方面在萨道义遇刺问题上的诚意不够,大英帝国不予接受,因此拒绝让俄国舰队通过苏伊士运河。
    但金伯利并没有把话说死,他给俄国公使一个希望,称如果能够合理给英国一个交代的话,英国方面将考虑让俄国舰队通过。
    金伯利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拖延时间,给王辰浩的太平洋舰队更多的时间进行准备。当然,他也是出于英国自身利益的考虑,如果能够趁机敲俄国人一下,迫使俄国让步更好。
    此时,英俄之间在欧洲的矛盾已经处于次要地位,第十一次俄土战争后俄国已经被英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