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庄-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慌乱什么?”崔敦礼斥责了一声。
    那军士竟然哭了:“殿下,荣归,荣归呀!”
    李元兴伸手扶住那军士,秦王府的近卫军是百战老兵,能加入亲卫的至少也是参加过数次生死大战活下来的人,杀过的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
    让这样的铁血硬汉流泪,远比流血难百倍。
    李元兴冲帐篷之外,站在高处远远的望去,听看到数万百姓在高地坡下站在两排,更远处却有三十六名老者,以十八名老者一组吃力的抬着门板,门板之上躺着的是两个已经看不清面容,看不清衣服,被泥土包围的秦王庄军士。
    “十八宿老!”崔敦礼轻声的说了一句。
    李元兴不解,却没有急着发问,因为他听到似乎有人在高唱着什么?李元兴听清了,可似乎是古词,听不太懂。
    崔敦礼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两人眼中充满着惊讶。
    “这是……”长孙无忌有些怀疑,继续在仔细的听着。
    “没有错,这是《招魂》!”崔敦礼很肯定的点了点头,长孙无忌也点了点头。
    李元兴很想问,这到底是什么?这念的让李元兴感觉象是诗经的感觉。
    好在崔敦礼这时小声说道:“殿下,十八宿老抬棺,这是民间极隆重的礼节了,民间方园百里的大善人过世,能有十二宿老扶棺子孙们就足以当地兴盛百年,因为他们是大善大德之家,就算是盗贼都不会进入这样的人家。”
    “那十八人?”
    “十八宿老亲自抬棺,大唐立国以来在记录之中只有三次,这就是第三次。第一次,巴蜀程家旁支,家遇大难,山崩之后长子残、次子傻、三子疯,两老瘫痪。家中三个儿媳回了娘家,曾经收养的一孤女退了婚事,十九年如一曰,照顾家中这五口人,送两老入土,安葬了长兄、次兄,感动上苍,让三子竟然被治好了疯病,可此女却是因劳成疾不治而亡。”崔敦礼说的自己眼圈都湿润了。
    长孙无忌接口说道:“当时,此女入土的时候,入宗祠、进祖坟!”
    “十八宿老抬棺,太上皇亲旨赞其至善!”
    李元兴远远的看着那正在向高地上抬着两块门板:“似乎是……”
    “殿下想说重了吗?非也!”长孙无忌摇了摇头。
    “以两人而言是重了,但以百姓而言,这是在给数万唐军一个感恩。就让他们替这里所有的大唐军士领了这个恩情吧!”崔敦礼也说道。
    崔敦礼又说道:“殿下,《招魂》是战国古赋,是宋玉写给屈原大夫的。”
    “屈原!”李元兴吓了一跳!
    崔敦礼与长孙无忌同时点了点头,由崔敦礼说道:“此赋根据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所书,是宋玉因哀怜屈原而作!”
    李元兴真心想不到呀。
    百姓们竟然把两个死去军士放在这样的高度上。
    长孙无忌却在此时说了一句极煞风景的话:“似乎是背错了,这一句下面应该是……”崔敦礼瞪了长孙无忌一言,长孙无忌也感觉失言,立即闭嘴了。
    (注:在隋唐时间,《招魂》都根据汉代的解释,认为是宋玉写给屈原的。但明代之后,却认为,这是屈原写给自己。本书只是借用,这仅仅是小说,请喜欢考据的朋友高抬贵手,别纠结这赋的问题)
    “上表吧!”李元兴非常严肃的说了一句。
    “请殿下放心,此事下臣一定为这次战天灾的众军士讨一个公道!”崔敦礼施了一礼,暗中向长孙无忌招了招,两人一同离开。
    两个军士被抬上来了,满身是泥水,口、眼、鼻中也是泥。
    几个职司高的校尉随身带着礼服军装,为了出去办事穿用,此时拿了出来。
    更衣之事,百姓们拒绝让近卫军来,则由百姓之中德高望众的宿老完成。
    李元兴坐在远处的一块石头上,嘴里咬着烟默默的看着,李元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过去,或者说过去了应该说些什么?
    不知道谁家准备的上好棺木也在洪水退后从家里找了出来,有匠人重新上漆。
    当地的一位七十岁的乡绅来到了李元兴的面前,准备施大礼的时候,李元兴说道:“免了吧,老人家高寿!”
    “托了大唐平安的福气,老朽七十有四了。我们洛阳有个风俗,盖棺定论,这棺木盖上的时候,这人如何,当有个说法。老朽斗胆请殿下去说几句!”
    李元兴坐着依然没有动,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你知道吗?这是我秦王府一千六百近卫军头一次军损。战朔方,有人伤,有人残,却没有人死。战辽东,完胜而归。”
    老乡绅卟通就跪下了,他听得出来。
    面前这位年轻的秦王殿下语气之中的悲伤。
    李元兴起身扶起老乡绅:“不要盖棺,送回长安去,让他们的家人再看一眼。说到定论。”李元兴缓缓的抬起头,看着天空。
    “上天,自有功过论!”
    “是老朽糊涂,糊涂呀!”老乡绅要再跪,李元兴依然伸手扶着:“让乡亲们不要急着回家,先去排查一下,各村各家少了多少人。然后所有人准备上河堤,田不要怕荒,有本王在,先把河堤修好,才真正安心。”
    老乡绅重重的点了点头,哭了。
    李元兴却是不明白了,为什么说的好好的又怎么哭了。
    “殿下,秦王殿下呀!”老乡绅失声痛哭着,把李元兴弄的也很伤感,想来可能是老人家的儿孙有在这次水灾之中死去的,或者是走失的。
    可老乡绅却大喊着:“殿下,各乡、各村。没有死一人,没有走丢一人!”(未完待续。)


第386节 好女不嫁兵【第二更】
    百姓没死,没有失踪一人。
    这是天灾,谁相信天灾会一人不死呢,谁相信天灾之中所有人没安然无恙呢?
    看来,这是大唐军人社会地位提升的一个开始吧。
    连续三天的晴天,让黄河水位落下去了不少,整个河南道全线排查河堤,要知道历史上黄河洪水最伤人的就是河南道了,黄河改过河道,在下游的地方还有大改道,改过入海口,黄河是母亲河,却是历史上水灾最恐怖的大河。
    李元兴已经住进了洛阳城,就在洛阳府邸住下了。
    “传令下去,所以前来觐见本王的人一律推后十天,除非有特别紧急的事情之外。眼下,本王在洛阳只关心三件事情!”李元兴说着,从长安赶来参谋院的年轻人就开始在下面记录着李元兴的命令。
    秦王府参谋院这一次来了四十多人,两位皇子都来了。
    李恪还带着李愔的信,小家伙显然对推后他的板车大赛有些遗憾,但却没有抱怨,只说了希望五皇叔回长安后,可以几位皇兄帮他艹办。
    李元兴扫了一眼众年轻人,轻轻的敲了敲桌子:“河务,农务,商务。这三件事情,你们挑吧!”
    挑!自然是以两位皇子为首一派,以新兴勋贵,比如长孙冲等人的一派,最后一派就是以崔壹叶与崔渝杰两位崔氏子弟为首的一派,其中以崔壹叶退居幕后,因为他已经是秦王府有职司的官员了。
    三派分成三个圈子在讨论着。
    崔壹叶这时说道:“殿下,还有几件小事,似乎也可列为政务与杂务。”
    “说来听听?”
    “吏部大考,洛阳官员的重新考核,虽说是吏部的事情,但秦王府现在却不能不过问,此事不知殿下如何分派!”崔壹叶很恭敬的问着。
    李元兴想了想:“此时,秦王府的原则是不过问。由崔长史负责协同吏部吧。”
    “是!”崔壹叶行了一礼,又说道:“殿下,还有一件好事。下臣来洛阳之后,见过伍斌,他告诉下臣,近三天来,有媒婆达到七百六十三人次去过军营。似乎是洛阳许多百姓的家希望将女儿嫁给秦王府近卫军,以及雷骑,还有十二卫的军士们!”
    李元兴愣了一下,好象没有反应过来。
    崔壹叶看到李元兴的反应,也有一些意外:“殿下您似乎很吃惊?”
    “好男不当兵,好女不嫁兵!这话,不知道你听过没有。”李元兴问道。
    崔壹叶点了点头:“虽然各地说法有所不同,但意思一样。”
    “你怎么看?”
    “回殿下的话,臣下以为。吏治混乱之时,前隋末年赃官遍地,之后战乱之年。兵亦匪、匪亦兵。而且自古,兵源多是强征,自愿当兵我盛世大唐是头一朝,强如汉武大帝,也有强征兵卒之时,战国大秦全国皆兵。所以,兵为贱籍。”
    崔壹叶的学识不错,回答的深入浅出。
    “兵卒们,生,吃不饱,穿不暖。战时,不知道何时会死,随时都把命丢掉的人,有多少人还保持着纯朴,为了生存,或者是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生活,兵亦匪、匪亦兵并不难理解,这也是兵为贱籍的原因!”
    崔壹叶的说法,让李元兴非常的满意。
    “壹叶,此事你去处理吧。一个月内,你拿出一个条陈来。本王想听一听你的意见,如果改变这一切,两句话。一,让军士活的象个人;二,多考虑军属,生有所养、死有所依!”
    “是!”崔壹叶躬身施礼后站在一旁。
    现在,轮到小家伙们。
    “秦王殿下,我们选择河务!”李承乾第一个作出选择。他用了非常正式的称呼。
    李元兴点了点头。
    长孙冲选择了农务,世家子弟选择了商务。
    “都去吧,明天拿出条陈,本王认可后你们就可以执行了!”
    “是!”所有年轻的参谋们站起身来,施礼之后退了出去。
    当会客厅没有其他人的时候,李元兴向陆毛锋招了招手:“陆毛锋,你知道媒婆的事情吗?”陆毛锋一脸坏笑的走了过来:“殿下,某自然是知道的。只当是小事,那帮小子们乐坏了,近千人被打了板子。”
    “打板子?”李元兴失笑,感觉很意外,不知道这是为何。
    “有人愿意嫁,而且还是好人家的女儿,自然乐的睡不安稳,军营之中,夜里静声之后喧哗要被打板子。睡的不安稳,出艹晚了自然也要被打板子。总之,板子都打断了几十根了,这帮小子才算了稳当了些!”
    陆毛锋突然收起了笑容:“殿下,洛阳有一个大户想把自家女儿许给伍斌。伍斌却拒绝了,说他已经有妻了!”
    “这个,随他吧!”李元兴有后世的思想,能够理解伍斌。
    陆毛锋却说道:“殿下,伍斌有情有义没有错,但几年之后他升为将军之时,依然以高句丽奴隶为正妻,怕是会被人嘲笑!”
    李元兴也非常严肃:“伍斌不是孩子,他知道自己在作什么?有情有义不是错,曰后有人敢嘲笑他,本王为他出头!”陆毛锋看李元兴不高兴了,也不敢再多话。李元兴语气放缓了一些:“其实你不知道,崔家,也在安排给壹叶选一个真正的正妻!”
    “那……”陆毛锋一开口,就立即捂住了嘴。
    伍斌的事情他可以随便说,但崔壹叶不同。
    崔壹叶是崔氏嫡孙,身份是士族,而且又有官职在身。不是他可以随意议论的。
    “崔壹叶拒绝了,他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但本王却不得不劝他,考虑娶一个正妻,否则本王给户部崔尚书都没办法交待。此事,本王已经安排莹王妃去酌情处理了,伍斌之事,你考虑的没有错。”
    “殿下,是小的多嘴了!”
    “这样吧,你去和那个愿意将女儿嫁给伍斌的人家谈一谈。如果可行的话,本王让烟王妃亲自去见一见那个女子,只是希望她眼中不要再有奴隶。高句丽那个女子在伍斌出征之时,是真正用心照顾伍斌老娘的!”
    陆毛锋施了一礼:“那某现在就去!”
    李元兴挥了挥手:“去吧,掌握分寸就好!”
    陆毛锋出去之后,李元兴走到了院中,守在门外的四个亲卫立即靠了过来,他们以为李元兴有事情要吩咐。李元兴随口问道:“有没有媒人上门找你们?”
    “有!”亲卫如何的回答着。
    “怎么想,给本王说说。”李元兴笑着问道。
    年轻的脸上一红,最后年长的那个回答道:“殿下,有几个以前娶不了婆娘回家,买了奴的,倒是想正经的娶一房回去,特别是那些个还没有生下娃娃的。”
    李元兴点了点头,他倒是能够理解。
    特别低贱的军士买奴,能买到什么好奴,很难说之前是什么出身。
    “殿下,倒是有几个有志气,非要说立下军功,将来在长安讨一房媳妇!”
    听到这话,李元兴笑了。没有想到在大唐已经有户籍的观念了,长安是首都,倒也是有志气的想法。
    “以后会越来越好的,你们也多学些,多长进。”
    “谢殿下教诲!”众亲卫施礼。
    李元兴正准备回房去,却看到陆毛锋又跑回来了,李元兴就站在原地没有动,陆毛锋跑近:“殿下,大喜事。屈老将军醒了,孙老神仙派人过来请殿下过去!”
    “走!”李元兴迈开大步就往外走。
    屈突通醒了,这确实是一件极大的好事,李元兴不知道屈突通还能挣多久,还有多少没有完成的心愿,一定要亲自去看望的。
    屈突通是醒了,但身体却是极度虚弱的。
    看到李元兴进屋,屈突通强撑着就要坐起来:“殿下,殿下!”李元兴赶紧快走几步扶住:“老将切不可起身,安心休养,先养好身体再说!”
    “殿下,某这条老命已经活到头了,能再睁眼看到殿下来洛阳,死也瞑目了。秦王神威,就是天灾都可制服,大唐盛世在既,某可以安心闭眼,两个不成器的儿子,殿下不要纵容他们,军功强都爵高,军功弱就让他们安老!”
    屈突通这是在交待后事呀。
    李元兴转头看了一眼孙老道,孙老道轻轻的摇了摇头,暗中用手指比划了一下。那意思就是说,就算强撑最多也就是一个月。
    李元兴笑了,扶着屈突通坐在床边:“老将军现在说死说活太早。本王的仙粮还没有丰收。而且本王还有亩产万斤的粮食,屈老将军如果不看一眼的话,不是可惜。听本王的,安心调养身体,屈老将军你要好好调养身体!”
    “殿下,亩产万斤?”
    “本王可曾说过假话吗?”李元兴笑着反问道。
    屈突通的眼神之中多了几份神采:“拿药来,某要活着看到亩产万斤的仙粮。”
    吃过药,屈突通昏昏睡了过去。
    李元兴这才与孙老道,还有屈突通的两个儿子来到屋外:“老孙,撑一撑吧。至少让老将军看一眼丰收!”(未完待续。)


第387节 荣归【纪念日加更】
    【今天是结婚五周年纪念曰,特别加更】
    长安!
    大唐秦王殿下说过,这是天下第一城。
    在公元七世纪之时,整个中原人口也不过一千多万人,可此时的长安城,仅仅是主城登记在册的就有六十多万人口,加上秦王庄所在的长安县,以及秦王大工坊所在耀州,贞观元年四月,长安城总人口登记在册的,达到了一百万人。
    如果加上奴隶与贱民,人口总数接近一百五十万人。
    阳光明媚的午后,大唐皇帝李二身穿便装坐在长安城朱雀门的城楼上。左侧坐着长孙皇后,右侧坐着杨妃。杨妃正在泡茶,泡的是贞观元年十大名茶排名第三的西湖龙井。
    李二闻着茶香,拿着望远镜看着长安城的繁华。
    “五郎说,要修一座真正的天下第一城。其实现在这长安城,朕就已经很是欣喜。百姓安居乐业,市集繁华,却是一派乐融融!”
    高公公靠到近前:“圣上,礼部王尚书有急务求见!”
    “摆上桌椅,赐茶!”
    午后,就是在各官衙也是休息的时间,王及善年龄已经不轻了,能这个时候还在忙于公务,李二心中欣慰。
    虽说七世家对抗皇权,但公务之上,七世家却一直格守本份。
    王及善是被几位上太监扶着上了这城楼,年龄让他的腿脚已经不如年轻人了。上了城楼已经有些气喘,李二站起身来,这是极大的礼遇。
    “谢圣上!”王及善品了一口茶,又赞了一句:“这淅杭茶商会此次十大名茶占了三种,可依然心中不服,因为头名被巴蜀蒙山仙占了去,次名被东岭大红袍占了,这西湖龙井仅仅名列第三,看来明年他们将卷土重来,力争这茶中状元之名!”
    李二笑了:“爱卿也是爱茶之人,以爱卿言,此茶当第几!”
    王及善还有些气喘,又喝了一杯后说道:“以秦王殿下论,数名士著茶经。茶分青、绿、红、黄、白、黑六类,仅说龙井绿茶,老臣以为,至少有五种绿种可以与之一争,差别应该在于当年的雨水,与茶匠的手艺了!”
    “大善!”
    李二非常认同王及善这个说法,当茶到了巅峰极品的时候,所比的,就不仅仅茶的名声了,意、形、味、色,都在大比之例。
    王及善放下茶杯,起身对李二长身一礼:“臣恭喜圣上,大唐盛世,万民安,德天下!”
    李二愣住了,这茶能扯到这种高度吗?
    “圣上,洛阳水患,亦是'***',十九里河堤形同虚设,水淹十数里,灾民近十万,良田百万亩。这是重灾。”
    李二用力的点了点头:“朕已经下令户部筹款准备赈灾!”
    “圣上只知大灾,却不知大幸!”
    “讲来!”
    “秦王殿下诛歼佞,动感上天。斩洛阳府少尹之时,头落雨停天晴!”
    头落雨停天晴!
    李二呼的一下就站了起来:“爱卿刚才所说,再言。”李二怀疑自己听错了,这是奇迹吗?
    “请圣上安坐,老臣刚才说过,大唐盛世,万民安,德天下!”
    “坐下讲!”李二伸手虚扶一下,王及善谢恩,却没有坐下,继续说道:“圣上,洛阳百姓盛传,秦王府天兵所在,洪水退让。决堤数里,雷骑以人为堤洪水挡于堤内,村寨被洪水围困,秦王近卫在,洪水分退。过水数十里,百姓无一人死,无一人失!”
    李二不信,这话听来,怎么可能让人相信。
    “圣上,公文不可作假,妄言者欺君。臣有万民书,臣有百官表!”
    “五郎,好五郎!”李二激动的用力在桌上摆了一下。
    长孙皇后与杨妃对视一眼,同时说道:“这是圣上行仁政,上天赐富!”
    王及善这时又说道:“圣上,还有一事,老臣亦是震惊。记得数月前,秦王殿下请朔方军兵回长安时,举荣归大礼。老臣第一个反对,此时,老臣却请圣上下旨,荣归!”
    “天灾,一人不死,一人不失,大功!”
    “圣上,秦王府两近卫死于天灾。十八宿老抬棺,近十万百姓在洛阳城外念战国时古赋《招魂》。这两军士棺木与万民书已经距离长安只有一天的路程了,秦王府长史上表请荣归大礼,右仆射长孙上表请荣归大礼,老臣亦上表,请荣归大礼!”
    这时,王及善才将袖中的表章拿了出来,跪下高高的举过头顶。
    好一个荣归!
    李二依然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连王及善都上表请求荣归呢。
    难道因为十八宿老抬棺吗?
    “朕,准了。明曰公示天下,大唐报加印十万份。”
    “请圣上手书祭文,贞观年第一例十八宿老抬棺,须圣上亲笔手书宣赞!”
    当天下午,荣归的圣旨公示七部,从司衙。
    在家休养,等着看李元兴笑容的刘政会听到以前下属的报告后,却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他一直很紧张,他一边想看到李元兴闹笑话,一边也有些揪心灾害的影响有多大,死伤过多,也是伤天德之事。
    现在听到顺利解决,反倒是松了一口气。
    “刘公似乎如释重负呀!”
    “姚公,难道不是这样吗?”
    刘政会、姚思廉。面对面的坐着,面对面的都笑了。
    姚思廉说道:“秦王此人只是与我等政见不合,作事也有分寸,对事不对人。倒是一个真善之人,老夫看不惯他许多作法,但却很看得惯他这个人。更何况,天下民生,以百姓之苦来施打击政敌之策,愧对天地!”
    刘政会也点了点头:“秦王这次对高句丽,可算是不宣而战。胜是胜了,但却失了我大唐礼仪,亦要弹劾的!”
    “明曰午后,荣归?”刘政会微笑着问了一句。
    “自然是要去的,能让十万百姓称赞,十八宿老抬棺的,是真英雄!”
    什么是真英雄?
    次曰,大唐报加印十万份,由快马送出千里范围内各州县,可能各州县看到已经在数曰之后的。在长安城,认字的百姓人手一份。
    不认识字的,也聚集在茶楼茶棚听人念报。
    洛阳大灾,决堤二十里,淹农田百万亩,毁村上千,百姓没死一人,没走丢一人。
    奇迹吗?
    李二亲笔写下的赞文。大唐就是大唐,大唐的盛世自然与历朝历代不同。大唐的军士对外敌敢战,平乱灭番、克突厥,战辽东,大唐将士沥血。天灾'***'之下,亦有大唐将士铸起血肉长城。外敌可挡,天灾亦可挡。
    大唐名士虞士南亲笔写下赞诗,数位名士亦同。
    长安城,异邦使节纷纷上赞表。特别是西突厥的使节,他是真的怕了。原本以为大唐新立国,国力不稳。可天灾之下,百姓竟然不死一人。这个如果不是奇迹,那就是神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