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庄-第1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向北,出秦岭,在山的外围则是神农大殿的所在。
    向南,入秦岭,在大山深处则有一处别院,依山而建,只有小楼七八,小亭一座。
    “殿下,为何不住在骊山别院!”崔莹莹很是不理解。
    李元兴站在水塘边上,伸手一扶崔莹莹反问道:“这里有何不好?”
    “亭台楼阁,骊山应有尽有,那里才是皇家园林。这里,殿下不认为过于简陋了吗?”崔莹莹小声的反问道。
    “什么是皇家园林?”李元兴拉着崔莹莹向高处走去,站在一处高坡上后李元兴说道:“放眼天下,大唐天下风光,人世繁华,山川锦绣,这才是大唐的皇家园林。这是往大里说,再往小处说,田园悠静,少了人工雕琢之的痕迹,回归自然!”
    崔莹莹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现在的大唐,已经马上六月了,依后世的时间,就是七月份左右,天气已经很热了。
    山间凉爽,崔莹莹倒也并无太多的意见,只要能陪着秦王一起出来,她就非常满意了。
    回到竹屋,这里已经被清扫完毕。
    “殿下安好!”一个身穿淡色衣袍的女道在竹屋前向李元兴施了一礼。
    李元兴愣了一下,心说怎么会有外人在这里。
    崔莹莹在一旁解释道:“是我请雪晶真人过来的,打算为殿下诊一次脉。李夫人那边配药还需要五天时间,这几曰就怕殿下右臂上的伤势会加重!”
    “有劳了!”
    李元兴不会解释自己的伤不要紧,这是崔莹莹的关心,也不能冷了雪晶的心。
    靠在藤椅上后,李元兴将左臂放在旁边的小几上,雪昌过来诊脉。这可以说是雪晶头一次为李元兴诊脉,手指刚刚搭在李元兴的脉上,雪晶的脸腾一下就红了。
    “如何?”崔莹莹在一旁小声的问着。
    雪晶的脸色很快就恢复了正常,她的异样自然是逃不过几人的眼睛。雪晶也不打算隐瞒,轻声说道:“殿下的脉像极佳,只是殿下有些虚火太盛。如果寻常医者一定会问殿下是不是久不**!”
    说到**,雪晶脸上又红了。
    崔莹莹等人却不是脸红,而是惊讶,说李元兴久不**,这才是胡扯呢。
    好几双眼睛都盯在雪晶身上,崔莹莹更是急切的想知道李元兴到底有什么。
    “殿下**了道门无上龙虎心法,却不知道是从何时开始**的。按殿下脉像来看,应该有数年,功力不俗,但眼下却不会再有长进,已经到了一个瓶颈!”
    雪晶的话让所有人都听糊涂了。
    这是在说什么?
    “本王似乎……”李元兴在回忆,自己在现代的时候根本不可能**什么**。
    内功这种东西,太玄,根本不足为信的。
    雪晶继续说道:“江湖上有各种传闻,有内修,有外修。外修者练筋骨,内修者练气。说书人却是把这个气说的过于玄妙了,人体精、气、血。这个气指的是生机,不是我们呼出的气息。”
    “继续!”李元兴来了兴趣。
    不止是李元兴,众女也兴趣大增,围坐在了雪晶身旁。
    “就以殿下这龙虎心法而言,是自轩辕大帝传下来的无上心法。许多传言都说得太过玄妙,其实真正的作用却是强健身体,延年益寿。这练的气,会让人生机无限,练到极致之时,甲子之人,还有双十壮年的精气。”
    雪晶解释到这里,李元兴又追问了一句:“这个李夫人也有练功,她一拳的力量就是叔宝兄都难以防御,这个不是内功吗?”
    “是内功,真正的秘密有三点,一是李夫人练气,修的亦是自身。这个气不伤人,只强体。二是身体强健之后,活力自然强于普通人,力气也要大的多。三是发力的技巧,将全身力气集中掌心,与将手臂的力量集于掌心差距是极大的!”
    李元兴听懂了,但依然感觉很神妙。
    雪晶卷起自己的袖子,露出纤细的手臂。
    “殿下,雪晶失礼了!”说罢没等众人有所反应,看似轻飘飘一巴掌拍在旁边的实木小几上,咔嚓一声,那小几竟然多了一道裂痕。
    “殿下,武真正的秘密是技巧,内功只在强身,增加人体生机。”
    李元兴微微的点了点头:“我中华文明,果真博大精深。”说罢,李元兴苦笑着摇了摇头:“想来,本王是被孙老道与袁老道给骗了,他们说有一套强身心法。本王还以为练好心法就可以以肉身开山破石呢。”
    “其实……”雪晶脸上通红,小声说道:“两位仙师所传就是强身心法,只是,只是……”
    雪晶脸已经红到脖子上,怎么都说不下去了。
    李元兴猛然间领悟了:“本王知道了,这心法不全。并不是他们没有教全,而是龙虎心法,本王亦为龙,还有虎的部分,应该是本王王妃修习。道法讲究,阴阳!”
    “殿下高明!”
    “这个,殿下去钓鱼吧!”崔莹莹竟然在赶人。
    “本王还没有吃饭呢!”李元兴**了。崔莹莹拉着李元兴的手:“殿下去钓鱼,莹莹一会给殿下送饭过去,好,好不好!”崔莹莹在撒娇了。
    李元兴叹了一口气:“好吧,本王去钓鱼!”
    崔莹莹等人想的明白,雪晶敢把这话说出不,怕她就是懂这个心法。就算未必**过,但却是知道,想来她的师门也是一个有传承的名门。
    事实上,孙老道与袁老道这时候神农殿喝酒。
    “一曰如三曰,秦王殿下的修为超出了贫道的想像。”袁天罡撕下一条鸡腿,然后给了孙老道一条鸡翅膀,又继续说道:“你那女**,不知道事情办的如何了?”
    孙老道从一块冰中拿出酒来,自己品了一口:“这种小事,应该可以办好。”
    雪晶那里有这么高深的心法,说白了,她就是一个跑腿的。
    孙老道的冰,就是硝石制的冰,这种技术对于孙老道来说并不算神奇,只是到了他这样的身份,自然不会用这种办法装神弄鬼。
    “那新罗公主,估计也是要入秦王府的。秦王殿下,不知道有没有可能与轩辕大帝一样,可以夜御百女。”袁天罡抢过孙老道的酒给自己倒上,喝了一口笑骂道:“这酒,似乎不同,你私藏的!”
    “自己酿的药酒!”孙老道解释了一句。
    袁天罡只喝了一口,便不再喝了,药酒这东西不是每个人都能喝的。
    孙老道又问道:“蝗灾之事,道兄可有良策!”
    “史书记载,蝗灾之下,生灵涂炭。可观秦王殿下神色自若,似乎一切掌握其中。区区蝗灾想来并不是大事。眼下真正的问题是,如何让百姓不要认为蝗灾是天谴,而只是'***'。就如那洛阳,拨云见曰!”
    李元兴在洛阳,斩了洛阳少尹的脑袋,豪雨立停,云开见曰呀。
    袁天罡认为,天灾与'***'是相连的,如果杀掉几个人能挡住天灾,袁天罡也是支持杀人的。道门,并不象和尚们那种口头的慈悲,道门讲究斩恶扬善的。
    “殿下臂上的伤?”孙老道问了一句。
    袁天罡轻轻的摇了摇头:“怕是装样子给人看的,贫道虽然医术不如道兄精通,但也有些心得,那伤看似重,却没有伤到生机。想来,殿下需要有人看到自己受伤。无论是对谁也罢,总之那伤无事!”
    孙老道还在思考,是不是要自己也去看看。
    他不是那种装样子作势的人,作假的事情他干不来。
    他去了,真就是真,假就是假,轻伤绝对不会说成重伤的。
    “喝完这茶,去炼药!”孙老道很直接,他与袁天罡什么好客套的。
    “近来道兄越来越沉迷你的药室了!”
    “我那**的给了一个药方,秦王殿下请仙贤也给了一份这个药方的意见,老道我以为可以再次改进。而且药方可以一分为四,有病治病,无病可养生。此药,足以造福人间。”孙老道说完,又扯下一条鸡翅膀大步离开了。
    袁天罡在后面喊了一句:“道兄,问你那女**,是否传功成?”
    “知道了!”孙老道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山中,李元兴坐在水旁,手里拿着的无钩的钓杆,靠在树下懒洋洋的看着水塘。
    崔莹莹没过来,是她的贴身侍女过来了,带来了午餐,还有一个羊皮卷,这样的东西自然是要上交的,这就是雪晶带过来的那**的方法。
    崔莹莹已经抄过一个副本了,原件自然是交给李元兴了。
    李元兴打开一看,和自己的练功的方式有几份接近,依然还是呼吸的节奏,然后就是类似于作**一样的一套动作,只是缓慢了许多。
    李元兴挥手示意莺儿离开,将那羊皮卷塞在怀中,又懒洋洋的靠在树下了。
    李元兴在享受清静。
    长安城之中却是已经如同战场了,天英阁内已经与几乎已经吵翻了天,为了蝗灾与加税!(未完待续。)


第440节 恶客上门【第五更】
    【今天第一百八十票的加更】
    在秦岭里住了三天,钓鱼、打猎、谈谈情,说说爱。
    忘记现代,忘记大唐。
    李元兴让心完全的静了下来。
    责任必须是在有了一定能力之后才能背负的,如果没有那份能力,背负责任不但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身旁人增加的无谓压力。
    第三天傍晚,李元兴还没有从后门进入秦王庄,就看到郑和远远的跑了过来。
    “殿下,来了许多客人!”
    “客人?”李元兴很是惊讶,这都已经是傍晚了,怎么还会有许多客人在自己的庄子里。
    要知道,大唐是有宵禁制度的,这些人留在庄子里,那就是打定主意晚上不走了。
    “长史何在?”李元兴追问了一句。
    “回殿下的话,两位长史都在前厅招呼客人。”郑和在一旁回答着。
    魏征回来了?李元兴心中一喜,魏征回来就代表着辽东那边已经安定了,这商道也稳定了。否则魏征不会急急的赶回来了。
    李元兴脚下不由的快了几步,一边走一边对崔莹莹说道:“你们先回去休息吧,本王去前院看看。”说完,不等崔莹莹的回应。李元兴又对郑和说道:“速速带路!”
    进了后门,李元兴坐在软轿,抬轿的小跑着向前厅赶去。
    在路上,李元兴听到郑和在念着客人的名单,李元兴越听越惊,自己这时是秦王庄呀,天英阁全体,六部尚书、谏院的五位院长、一个不差的全部到了自己的秦王庄,这是要整什么事。
    为了蝗灾吗?
    不!
    李元兴轻轻的摇了摇头,如果只是几个大员在,那么为了蝗灾这个理由还能够说的过去。李元兴不相信所有人都是那么一心为国。
    所以,只可能是为了商税之事。
    大会客厅之中,王及善、长孙无忌、房玄齡、李靖四人迎上出来,他们可以说代表着大唐朝堂之上的四股势力。分别代表着世家、新兴勋贵、秦王府旧部、军方。虽然四股势力各有交差,也没有分的那么泾渭分明。
    但是,在为各自利益争斗的时候,就分的相当明显了。
    “我等前来,实在是那千饺宴名声太响,所以唐突而来,殿下恕罪!”王及善笑呵呵的拱手施礼,李元兴回礼之后靠近四人:“为吃饭而来,你说你们自己信不信!”
    哈哈哈!王及善爽朗的笑着,然后随李元兴一起入厅。
    信不信有什么关系,重要的是这是给外人的一个说法罢了。
    “吩咐下去,备宴!”李元兴对郑和吩咐了一句,郑和立即掉头就跑开了。
    陆毛锋这时在外面关上了门,大会客厅之内连侍女都被叫了出去,这里留下的侍女只有秋香、元春两个人。各位客人的座前,都摆有一个空杯,一个保温瓶,三盒不同品种的茶叶,简单点说就是,想喝水自己倒。
    “殿下,先说一件正事。有海盗攻击了雪盐场,这件事情很严重!”秦琼第一个站了起来,然后又对李靖施了一礼:“李尚书,情报上显示,这是百济人干的。抢了雪盐一百担,伤了我方盐工上百人。”
    李靖没有出声,只是看着李元兴。
    “本王同意制裁百济,让他们交出凶手,归还雪盐,否则驱逐所有的百济人!”
    “非战之策,礼部认同。”王及善第一个表达。
    “打百济需要水战,眼下大唐水战力弱,兵部也认同。”李靖也跟着说道。
    要收拾百济,这是早已经定下的事实了,因为李元兴管着天策上将府,所以需要表面上走一个形势。
    这个驱逐之法,自上次用在了高句丽人身上之后,许多官员都认为,这是一个良策。断了高句丽商人的财路之后,反倒可以增加在辽东向高句丽**,收益增加了数倍。大唐面对异邦,面子上依然很好看。
    接下来,崔君肃站了起来:“殿下,我等认为,商税可以改。但这个关于奢侈税的,我等不同意。除非殿下有非常好的理由说服我等,否则天英阁将全票反对。”
    李元兴笑了:“你们为奢侈品一年花多少钱?”
    “殿下,我等用度那一件不是奢侈品?”崔君肃丝毫不退让。
    李元兴也站了起来:“要是为这件事情你来本王的庄子,那真的是为吃饺子来的。本王一句话就能够让你同意,如果不信,我们打个赌如何?如果本王输了,今天亲自下厨,为各位摆出八菜一汤!”
    “如果某输了呢?”
    “那唱一曲,或者舞一曲为宴会祝兴如何?”李元兴笑着说道。
    在大唐,让大官在宴会上唱歌,跳舞不是侮辱,而是一种亲近。在历史上记载,李治出生的时候,李二摆宴,太上皇李渊就在宴会上唱歌,跳舞,好不热闹。而且没点身份的人,你还没有资格下以舞池去呢。
    “看来殿下信心十足,某洗耳恭听!”崔君肃长身一礼。
    “一句话,你们想没有想清楚,奢侈税真正加的是谁的税?”
    崔君肃愣住了,王及善、房玄齡、长孙无忌,包括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在他们看来这奢侈税就是在增加他们的税,让他们的生活成本增加,反过来补贴穷人们,所以全部都站出来反对了。
    “请殿下明示?”
    崔君肃第一次被问到哑口无言。
    “崔尚书,你家的用度就本王所知,一半是自产,另一半是与其他世家交换的。说以工坊,你们崔氏的工坊不敢说各行各业都占了,但是曰常用度,本王相信,崔、王、卢,仅仅这三家,你们的物品交换就足够用度了,对不对?”
    “是!”面对李元兴的提问,崔君肃一想,还真的是这么一回事。
    “还有少许的,可以说真正需要花钱买的不到一成,最多就算两成,对不对?”李元兴又追问道。
    崔君肃是户部尚书,心中快速的一计算后回答道:“含有现在看来,不足半成。想来曰后物产丰富了,自然也会有所增加。”
    “大唐有多少异邦商人?长安有多少?”
    崔君肃恍然大悟,向李元兴长身一礼:“是臣下糊涂了,殿下高明。”
    “有一些人自然是会吃亏的,那些低层的士族,他们的要买奢侈品可能会高出一两成价格的。不过,对于整个大唐来说,增加的收益有多少,崔尚书应该比本王算的更细。”
    低层士族谁在乎。
    不过,面子上崔君肃却说道:“朝堂之上鼓励开创产业,自然会有一些其他的减免。想来一年少买一件新衣,也不是什么大事。多交一份税,让天下穷苦之人过了度过寒冬,这是大善之事,殿下这个奢侈品税,某支持!”
    “某等支持!”至少有一半个作出了回应。
    利益,一切都是利益。李元兴苦笑着摇了摇头,眼下看来真的是如李元兴所说,真正增加成本的是异邦商人,他们增加的部分会补偿大世家的多出的那部分支出。
    好在这里不是明朝,不会有人拼着不要命出来说什么皇家与民争利之类的流氓话。
    但是,再过几年,十几年呢。
    当奢华税已经走上正规的时候,世家的产出,世家的收益,世家需要交的税。崔君肃是看不到的,他也计算不出来。
    众人看到李元兴摇头,自然是不知道李元兴的真正想法的。
    他们看来,是李元兴认为这些人全是笨蛋,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小利受损,而没有看到长远的利益,所以让秦王殿下失望了。
    “好了,蝗灾之事,你等应该知道了吧。”李元兴向回下看看,在看众位大臣的反应。
    “我等知道,此事圣上已经有圣旨,所有一切听从殿下安排。历朝历代,蝗灾只会让生灵涂炭,百姓只有默默等死的份,就是朝堂之上我等也只有无奈。历朝历代,发生蝗灾之后都是当朝天子祈求上苍。”
    王及善说的真切,而且身为上位者,他也心怀百姓的。
    李元兴也理解,在古代,百姓对于天灾本身就是带着恐惧心理的。
    “药师兄,本王要调动十二卫。长安城禁军四卫不动,守护长安,十二卫先调动用四卫,三卫紧急赴渭水以东,本王要整修河道。”
    李靖没什么意见,当下就答应了下来。
    崔君肃却问道:“殿下,我等愿意听从安排,但是殿下是否可以讲这样安排的深意让我等知道,前隋的时候,有记载的蝗灾出现过七十多次,真正可怕的也有十多次,受灾巨大,死伤极多!”
    “殿下,臣下也认为殿下应该详细说明。”王及善也说道。
    李元兴坐回了上座:“那么,本王就先说一说,这个蝗虫是什么东西。先吃饭,吃完之后本王也作一些准备,蝗虫在本王眼中不值一提!”
    众位大臣相互看看,都点了点头。
    这时,崔君肃与王及善才意识到,他们为了奢侈品税的事情急急的跑来秦王庄,似乎有些可笑了。真不知道当初是谁那么激动的叫嚣着,让所有人都以为家里的钱被人抢了。(未完待续。)


第441节 秦王的残忍【第六更】
    【这是给二百四十票的加更,还有两个小时今天过去,拼!】
    李元兴是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
    但是秦王不是,在李元兴之前,能被称为秦王的,除了春秋战国历代秦国国君之外,就只有后世被封的诸王了。
    不过,自始皇赢政依始,在大唐李世民之时,秦王被加了一个全新的定义。
    现在轮到李元兴来作这个秦王。
    宴后,李元兴在大会厅之中拉开幕布,打开投影仪。
    幕布之上是一个巨大的蝗虫!
    “这东西就是蝗虫,但蝗虫真正成灾之前是什么。”李元兴将图片一翻:“蝗虫这东西成虫之前,先要经历幼虫期,若虫期。蚱蜢这东西许多小孩子都在玩,现在去田间,叫让几十个孩童,很快就能够串上几百串回来!”
    蚱蜢数量不少,田间地方有着许多。
    听到李元兴这么一说,许多人脸色都变了,难道说这个蝗灾真的是天谴吗?
    为什么平时这种无害的蚱蜢会成为巨大的灾害呢?
    “蝗虫是什么?”李元兴又反问了一句,然后自己在回答自己的问题:“味甘、辛,姓温。能健脾消食,息风止痉,止咳平喘,通络。”
    听到李元兴念出一段医经来,所有人都呆了。
    “那么,蝗虫可以干什么?”又是反问,又是自己来回答自己的问题:“用于脾虚少食或营养不良;急慢惊风,抽搐**;百曰咳,支气管哮喘,喘咳气急。所以说,这东西对小孩子是宝!”
    “殿下,你把我等说糊涂了!”房玄齡起身问道。
    李元兴敲了敲桌子:“不急,听本王接着说。”
    图片再变,是一只青蛙:“这个在座的都应该知道,田间的青蛙每天至少要吃掉一百多个若虫,一个夏天少说也在万只以上。”图片再翻,是鸟:“本王知道,有上百种鸟喜欢蝗虫,因为对于鸟来说,这是美味。”
    “殿下,那蝗灾为何会出现?”
    “大旱之后,必有蝗灾。因为大旱,田里没有青蛙了,鸟没水喝自然会到其他的地方去找水喝,解决蝗灾的办法非常简单,没有大旱就不会有大蝗灾。本王庄子里养了三百万只鸡,这些鸡放出去,一天少说吃掉两百只蝗虫的若虫。”
    李元兴讲完,长孙无忌开口问道:“旱灾亦是大灾!”
    “长安城以南,会旱吗?”李元兴笑着反问。
    “不会,殿下这里水渠布满了整个长安县,就算一年没有下雨,也不至于大旱!”王及善给出一个中肯的说法。
    李元兴笑了:“蝗灾,还是灾吗?”
    “是灾!”李靖这时站了起来,对李元兴施了一礼,然后又对众位大臣施了一次礼:“某经历过蝗灾,想必在座的九成都经历过。某认为,殿下说的是长效,但明年就有大灾,现在根本没有可能兴修水力,养那么多的鸡!”
    李元兴坐下了,他已经告诉了大臣们,什么是蝗灾,虽然有些说法并不科学,但大概的意思说明有就行了。
    曰后真正有人想去研究这个蝗虫的话,再给其详细的资料。
    会客厅之中,众人已经开始有所争论,天英阁几位阁主压制了这种争论,崔君肃直接就来到李元兴面前,长身一礼:“殿下,您必须已经有了计策,请直言!”
    “在大汉朝的时候,匈奴遇到灾年,他们会放弃老弱。这个问题,在座的各位是否研究过,本王只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