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第一庄-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朕也要去!”
    秦琼一个头两个大,一个秦王要去就足够麻烦了,再加上一个大唐皇帝,这个麻烦还少呀。没等秦琼拒绝,李二又说道:“不得拒绝,朕一定要去。”
    “那请圣上宽容一天。明天再出发,容某作些安排。”
    李二得到了让自己满意的答案,笑着点了点头:“明天可以,不过你的安排不得让朕失了乐趣,朕回宫听叔宝你的消息。”
    说完,李二竟然直接就走了,根本就没有给秦琼一次劝说的机会。
    秦琼无奈,先是写信给了李靖,然后找到高公公借了禁宫高手五十人,然后又调了大唐帝国安全司的高手一百人,这些人打扮成货郎、江湖游医、算命术士、风水师,找活干的建房工队,挖井工队等,先一步去了华州。
    次曰,李元兴带着崔莹莹打扮成准备赴长安求学的士子,带着娇妻,丫环。而李靖呢,原本想打扮成一个管家,可是张初尘听到消息也要去,李靖不能不答应,否则这位女侠可以把他的尚书府翻了。
    最终,李元兴是某世家游学的士子。而李靖则是这个世家李元兴的同族兄长,也是族中某个商号的大掌柜,去洛阳准备打探一下商机,也一同去洛阳。再下来,带上几个家将,护卫、杂役就很正常了。
    等李元兴与李靖一起到了长安东郊的时候,另一队马车正好与他们相遇。
    “求学的士子,那为兄就是赴洛阳上任的官员。”
    李二笑呵呵的站在了李元兴的面前。
    李元兴和秦琼一样,一个头两个大,心说伟大而尊贵的大唐皇帝呀,你怎么能够出来皇宫,难道说华州那穷地方有什么好玩的吗?
    “想去,就与为兄一起。否则,你也别去!”李二是无赖之王,大唐无赖的巅峰,而且他是皇帝,谁也没办法真正和他去讲道理。
    “好吧,同去!”李元兴不答应也得答应了。
    秦琼作为家将亲随,只是在一旁呵呵的笑着,他有什么好说的,要斗心眼现在也与他无关了,一个是大唐皇帝一个是大唐秦王。可以说是大唐最有权势的两个人,让这两兄弟好好乐一乐吧。
    让李元兴意外的是,李二竟然带着杨妃。
    算了,反正已经不可能不让李二去了,李二的安全问题肯定已经得到了解决。
    李二、李元兴、李靖、秦琼共坐一车。杨妃、崔莹莹、张初尘共坐一车。
    李二这一车自然是以李二为首了。
    可另一车却不同。
    以身份高低论,自然是杨妃最高,崔莹莹次之,张初尘最低。
    可坐上车之后,张初尘却很快占据了主导地位。她红拂女之名,名满江湖,这才是真正的豪侠,杨妃与崔莹莹自然是落了下风。
    而崔莹莹跟着李元兴久了,知道的新奇事物我,新奇的想法也多。
    结果,杨妃成了这个车中的倾听者与提问者,她提不出什么主导的意见来。论江湖经验,天下间能和张初尘相比的女子还真不多,论新奇的理论,受李元兴影响,崔莹莹还真的表现的极佳。
    大半天的时间,李元兴等人的车队才赶到华州。
    因为起床太早,而且李二还在车上,让李元兴少了说话的兴趣,说的太多也不如看在眼中的更加的实际。李二也不问李元兴,只是与秦琼、李靖说一些军务,特别是要求十二卫的常备军士认字的好处来。
    时至中午,李元兴靠在马车窗户上无聊的看着窗外。
    这时,一个身影从在远处的小村外徘徊着。李元兴从车上拿过一只望远镜看了过去,嘴上念叨着:“只穿着短衫,从那衣料与款式来看,象是我的工坊为十二卫军士所制作的。他腿上是短打,应该是某处修河的军士。手里提着一只鸡,有趣。”
    听李元兴这么一说,李二立即示意车队停下,也拿了一只望远镜。
    “偷鸡的军士!”李二给那个军士下了一个定义。
    “皇兄这一次可能说错了,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李元兴否定了李二的猜测。
    “为何?”
    “如果是偷鸡的,他现在应该找一个无人处,或者逃的远远的。可他现在却是在这村边徘徊,所以必然是有内情的。说不定是非常有趣的内情。”李元兴信心满满的说着。
    秦琼接口说道:“某派人去查,不出两个时辰,就会知道一切!”
    “找地方安营,我们在野外过夜!”李二下令。
    营地选择在一处靠水的河滩地,李元兴则带着一个背包,准备出去。李二肯定不会放李元兴一个人行动,肯定会有些有趣的事情,最终,李元兴、李二、秦琼、李靖四人,再加上两个禁宫高手,六个人悄悄的向那个村子靠去。
    当一行六人来到一处隐蔽的高地之时,那个徘徊的军士身旁又多了几个人。
    “某去查问他们?”秦琼问了一句。
    “不要,悄悄的看才有意思,悄悄的听才有意思。”李元兴笑呵呵的解下了背包。
    李元兴拿是什么?
    放在后世的现代,这东西可以伪装成合法的物品,就是听鸟仪。当然,也可是官方用的工具,听到几百米外几个人的对话。
    一个象小型雷达锅的东西,李元兴对准了那几个正在说话的军士。
    一副耳朵戴在自己的头上,另一副则给了李二。李元兴清楚的知道,如果不让李二听,怕是李二会发飙的。
    大唐没有那么多的电波干扰,也没有高楼林立,更没有无数的电子信号,与各种杂乱的声音。李元兴曾经测试过,这个机器的实际距离比现代远了三倍多。
    在调试之后,听到大约在二百多步外那几个人的说话声。
    “混帐东西,让你去还鸡,你在这里作死呀!”说话的是那个小队正,按后世算起来,就是最低级士官的级别,或者可以叫作班长。
    另一个士兵打扮的人也说道:“这村子,是右武卫军属的村子,你偷了他们的鸡,是想让右武卫与我们开打吗?”
    这个士兵说完,被队正狠狠的打了一巴掌:“胡扯!”
    “某说错了,没有!”
    那队正看了看四周,继续说道:“咱都是吃兵粮的,今天咱队上偷了他们的鸡,你们忘记雷校尉怎么说了。先把军规条例扔一边,咱十二卫算起来就算不是一家人,也是邻里。你娃儿去偷同村家里的鸡,你在村子还有脸面吗?”
    刚才说会和右武卫打架的军士第一个低下了头。
    他是说错了,这与打架没有关系。
    队正继续说道:“你今个偷了鸡,丢得不是你的人。是咱左威卫的人,咱们雷校尉说的好,村里的大人不会打你,会打你大的脸。现在说起来,右武卫的大将军再把咱大将军说上几句,把你打死也不值得这丢的脸。”
    当真是话粗理不粗。
    李元兴听着默默的点头,他感觉这队正说的虽然还没有到真正的道理上。
    可却已经非常接近了士兵品德教育的边缘,这个是可以进一步引导的。
    李二听到这翻对话,心中却是感触极深。要知道,军与匪,其实就是一念之差,有时候军就是匪,匪就是军。
    隋末大乱的时候,有许多反王比土匪还不如。
    别说是礼仪廉耻了,就是作人的基本底限都没有,根本就是有钱就是爹,有粮就是娘。没钱没粮的就抢的,抢不过就自认倒霉。
    可眼前的这段对话,李二心中还有怀疑,他真的怕自己听错了。什么时候一个最低级的军士会为一只鸡在这里纠结呢,偷走吃了也罢,偷走卖了也罢。
    “绑了!”那队正示意下,几个军士拿出绳子将那个偷鸡的军士五花大绑起来。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农户打扮的老者,正背着一个背蒌向这边走来。
    就在军士们与老农相互发现对方的时候,两边的人都愣住了,呆呆的看着对方。(未完待续。)


第491节 初现军民情 二
    “不予自取即为盗!”那队正将被绑起的军士重重的摔在地上。
    不予自取即为盗!
    这样的话出自一个士子的嘴里,没有人感觉到奇怪。可出自一个军士的嘴里,却是让人惊讶了。
    李二小声的问李元兴:“五郎,他刚才是说,不予自取即为盗吗?”
    “我记得,应该是:不予自取,是为贼已!他这一句好象也读得通,不过肯定不是秦王庄印出的书籍中的词。臣弟在决定让这帮家伙读书开始,就准备了三套书,一套《三字经》一套《弟子规》一套《孝经》”
    李二伸手挡住了李元兴的嘴,示意先看那几人。
    李元兴正说到兴奋之处,被阻止却是心情不爽,可不爽又能怎么样,李二是皇帝呀。
    “村里没有人丢鸡。他也没有偷!”老农足足沉默了快五分钟,这才开口说道。
    老农这么一说,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了,那队正也呆呆的站着,没有说话。
    接下来会如何,李二更加的期待着。
    要说这个时候,拿上鸡带着人离开,这件事情也算是解决了。军士们有这种态度,就已经值得表扬了,一只鸡当真不算什么。
    可那队正咬了咬牙,再一次开口了。
    “这鸡腿上有草绳,必然是谁家绑上的。”队正强调了一句。
    “成,咱就找一找这丢鸡的人!”老农用力一点头。转身就往村里走,这里距离村子大约有一里地,翻过一处土丘就到了。
    老农与队正,还有四个军士一起往村里走。
    其中一个禁宫的高手在李元兴的示意下先出去打探,在确定安全之后,选择了最合适的路线,让李二与李元兴等人转移,并且到了一个可以再次偷看,并且窃听的距离上。
    转移的时候,李元兴原本打算讲自己听到了什么,可李二却兴奋的亲自讲述了一只鸡,一个老农,一个队正,还有几个军士的故事。
    到了新的窃听地点之后,李二才问道:“五郎所说的弟子规是什么书?”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李元兴吊了一句古文,然后继续说道:“和三字经差不多,不过有少许的麻烦皇兄负责解决。”
    麻烦吗?会有什么麻烦,李二有些不解。
    李靖这时说道:“五郎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是儒家典籍。”
    李元兴笑着从口袋之中拿出两页纸来,用四号字楷体打印的,一共才一千零八十个字。当李二看到头一句的时候,李二苦笑着摇了摇头,轻声念道:“看五郎这楔子,弟子规、圣人(天子)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五郎特意在这个圣人后面加了(天子)二字,怕是谏院与御史台下个月纸张用度会大增。”李二只是苦笑。
    李元兴也苦:“皇兄,这东西原本只是臣弟随手写上,结果忘记了,就让工坊印刷,然后全部发出去之后臣弟这才发现,其实现在想想光写圣人也不错,特意强调了这个天子,那些酸儒们会用唾沫喷死臣弟的!”
    在大唐,皇帝也是被称为圣人的。
    但李元兴多事加上了这个天子二字的注解,把不是麻烦的麻烦,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麻烦。
    几个人说话的时候,那村子之中已经将全村老少召集到了村前的空地上,村长以及三位宿老站在一块青石台上。这时,一个妇人正被他的男人拉扯着,似乎在小声的争吵着什么。然后一位戴着书生头巾的老者走了过去。
    这里似乎是听不到,李二打了一个手势,其中一名禁宫高手飞也似的冲了出去。
    乱哄哄的村民们在村长敲起村口挂的那口钟之后开始慢慢的安静下来,村长这时说道:“柳家狗娃子,骑上你家的马去追追发粮食的位管事,就说我等全村老少请他来主持公道,为一只鸡的案子。”
    另一位宿老也说道:“他们车重,走了这半个时辰也不算远。”
    一个精壮的年轻人出来一抱拳,跑着就去牵马了。
    “现在,各家回去查笼,回来报个数。”村长一挥手,众村民立即散去了。
    这个村子用的模式类型于秦王农庄,但区别是并没有象秦王农庄一村那样的一村十宿老,每个村子只是有村长一名,年轻力壮负责跑腿的助手一名,识字、懂农、懂简单的工匠技巧的宿老三名。
    这时李靖放下了望远镜:“那军士眼神已经散乱,心刑高于肉刑!”
    李二也拿起望远镜看了一眼,微微的点了点头:“能受心刑者,其心亦善。纵然有错,亦可挽。当赞!”说罢,李二对秦琼说道:“此事之后,叔宝亲自去那军士所属军营一次,主在扬善!”
    “领命!”秦琼点了点头,他知道这事情应该怎么样去办的
    李元兴咬着一根草棍,躺在草地上慢吞吞的说着:“华州原有二万户,分散较远。臣弟安插进来十万户,预计半年时间可以完成他们的搬家问题。所以换一个角度说,华州住的可以算是军户了。”
    “继续!”李二看李元兴又停下了,促了一句。
    “没什么可继续的,这只是一个种子。当兵的再无赖,也不会去偷抢自己家里人,或者说邻居的。这里的村子,不是他们自己家,就是同营的兄弟。再说远了,也都是十二卫的家属,所以军士们可以有效的克制他们心中那种匪心!”
    李二认同李元兴的说法:“五郎高明呀!”
    “皇兄可以再称赞臣弟一次,刚才只说了军的一面。再说民的一面。百姓们当这些军士们都是自己的孩子,说远了也是同村的人的孩子,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就是军与军户。而他们,也会影响其他人,所以臣弟说是一个种子。”
    是种子呀。
    李二感慨李元兴用心良苦:“五郎当真是高明呀。这华州的二万户会被最先影响到,而常备兵之外的府兵也会被影响到,曰积月累,五郎的兵当是天下最强兵!”
    神呀!李元兴真的是吓了一跳,这要是换个地方,换个皇帝自己的脑袋已经搬家了。
    赶紧说道:“这是大唐的兵。”
    李元兴没有说这是皇兄的兵,臣弟代管这些话,只说是大唐的兵。事实证明,李元兴在语言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李二对于这一句大唐的兵,也是心有感怀。
    在闲聊之中,半个时辰转眼就过去了。两匹马飞奔着向村里来,其中一人就是那个精壮的年轻人,另一个人身上的服色明显就是秦王庄管事的样子。
    “皇兄,臣弟以为我们应该算一算账了。华州归了皇兄,臣弟却送出了一百多万只鸡,还有粮食无数,南瓜、红薯、土豆种子数十万斤。所以,华州的收益,七成给臣弟。三成臣弟给你建皇宫怎么样!”
    李元兴一边调整着那个大功率的观鸟仪,就是窃听器了。一边对李二说着。
    李二连算都没有算过,直接开口说道:“这样吧,你华州的税也归你。不用上交户部,户部断了皇宫的供给。五郎你从华州这里拿出一成半成的负责皇宫的开销,这个账目你和你嫂嫂去算吧。”
    “也行,不管华州什么的,我庄子里出也行。其余的我养兵,修新的宫殿,明天开春就动工怎么样。”
    李元兴心说,我的皇帝老哥呀,你真的不知道,华州一年可以有多少产出。
    “今年冬天!”李二很强硬的要求着。
    算账,李二才不会算账呢。李二非常清楚的是,把户部所有人的绑起来,也算不过自己这个五弟,秦王庄的账目高明之外,拿起账本能看懂的人都不多。
    户部想学习秦王庄记账方式的表章已经有上百个了。
    李靖推了推李李元兴:“五郎,村民们又回来了。”
    李元兴赶紧调整着机器,将定位杆插在土里,调整着接收的角度以及音量增加的倍数。
    “我们家七只鸡,一只没少!”有人在上报着。
    接下来,一家又一家的在上报着他们家里的鸡的数量。
    当到了刚才那个似乎与自己男人争吵的妇人时,不知道为什么李二突然有一种紧张感。这只是一件极小的小事,对于掌管着整个大唐的李二来说,这根本不值一提,可却不知道为什么,李二却是有一种莫名的紧张感。
    “皇兄希望她如何回答?”李元兴笑着问道。
    “五郎想说什么?”李二反问了一句。
    “臣弟可以肯定的是,鸡就是她们家丢的,而且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户,一只鸡却也是不小的财富,穷家值万贯呢。所以对于她来说丢一只鸡可是比我秦王庄丢上一头牛严重多了。所以,她会怎么说呢?”
    面对李元兴的说法,李二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有紧张感了。
    是呀,这个农妇会如何回答着。
    可惜这个时候,那个去探听消息的禁宫高手还没有回来,也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
    不仅仅是李二紧张,那个原本眼神散乱,垂头坐在那青石台旁的军士也缓缓的抬起了头,他知道这个妇人是谁,他更是清楚自己的鸡是那里来的。
    队正也在看,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不难猜出事情的结果来。
    全村的老少都在看着,在等着这妇人的话,她的话可以说是这整件事情的证言。
    这时,秦王庄那位管事出来准备说话,却被刚才劝说那妇人的老者低语几句拦下。那妇人用力的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我家里的鸡有四只!”(未完待续。)


第492节 初现军民情 三
    “我家里有鸡四只!”那妇人大声的说着。
    四只鸡,是多了,还是少了。众人却没的听个明白,这个村子每一家发的鸡数量并不多,是按人头来计算的,家中人多一些的,会按比例多一只鸡。
    村长正在翻着记录,大声的应了一句:“对数!”
    秦王府的管事这时站了出来:“某只是秦王府低级管事一名,但鸡在秦王府不当钱。不过,既然各位所说的是盗与被盗之事,那某自然是愿过来作个证的。秦王殿下说过,钱货有价,人心无价。”
    哇……
    那被绑的军士突然号陶大哭起来,七尺男儿有泪不轻弹。
    那位秦王府的管事没有去看那大哭的军士,继续说道:“从庄子里出来,鸡用竹笼装着。车行在路上,搬运,喂食,喂水。庄子里给定下的规矩是一百只鸡有九十五只活着发到百姓手中,这就是功劳。”
    折损率百分之五。
    李二侧头看着李元兴:“这么高的折损率?”
    “他没有说清,臣弟的意思是,病的鸡直接埋了。伤的鸡直接吃了,交给百姓的鸡要是健康的活鸡,万一没几天就有鸡死了,百姓的心里受不了。”李元兴低声解释着。
    李二想了想,对秦琼挥了挥手,示意秦琼可以去处理接下来的事情了。
    那管事继续说道:“自然,路上也有笼子破损,逃掉几只鸡的。所以,有人捡到也不算意外,无主之物,捡到找到主人并且归还,这是良善之举。但找不到主人,就不是罪过了……”
    那管事还在说着,李元兴却对李二说道:“不会让叔宝兄派在这村子观察。这件事情才仅仅是一个开头,接下来才是好戏上台!”
    “现在呢?”李二问道。
    “自然是回去吃饭,难道皇兄不饿吗?或者来一只小鸡炖蘑菇是上等美味。”
    “走!”李二趴着后退几步,这才起身。
    李元兴则将自己的设备装回背包里,一位禁卫接过背包帮李元兴背上,一行四人准备回营地,那名去村里打探消息的禁卫看到众人离开,自然就会回到驻营的地点去。
    而秦琼,则去了距离这里最近的一处军营。
    驻营地之中,李二爽朗的笑容惊动了正在准备午餐的众人,虽然带有厨师,但李二与李元兴的饭菜却是要长孙皇后亲自去检查的。不仅仅为是安全,也是要考虑到质量的,出门在外,要是没吃好就是作妻子的罪过了。
    “二郎有何事高兴!”长孙皇后在门外迎接。
    “教化之功,五郎功不可没,大善之举!”李二高兴的称赞着李元兴。
    李元兴却一副非常谦虚的表情:“这教化之功,首先是皇兄,然后则药师兄,再下来是各位将军们。臣弟只是编写了一些有趣的文字罢了,而就这些文字,御史们还等着弹劾臣弟,所以万万不敢称有功!”
    “五郎,你呀,五郎!”李二笑着指了指李元兴。
    李元兴立即将话锋一转:“皇兄,你记得那个劝阻丢鸡夫妻那文生吗?”
    李二摇了摇头。
    李元兴继续说道:“臣弟打赌,那是前隋臣子,在前隋至少也是四品以上的官员。说不定,还是一个非常有名气,有德望的名臣。他能在几句话说服那丢鸡的妇人,而且可以领悟臣弟教化军士之的想法,在不动声色之中艹纵村民用最完美的方式解决这事,而且他给我府中管事说了什么,臣弟都非常感兴趣!”
    “名臣?”李二听到名臣这个词,就如同李元兴听到宝藏,李靖听到传世兵书一样兴奋。
    “臣弟愿赌铜钱一枚!”李元兴也学会无赖了。
    不过以大唐秦王与大唐皇帝而言,一枚铜币的赌博已经不算小了,能让两人开赌之事就绝非寻常之事了。
    “臣妾走一趟!”长孙皇后主动请命。
    李二没有回应,反而问李元兴:“如果不是名臣,你要补偿你嫂嫂!”
    “如果不是名臣,臣弟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