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百将图-第4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大部分暗卫可没这么走运,她们的任务就是消灭那些被指定的人,不成功便成仁,这样的暗卫死士并不算罕见,但凡是大家族都会花费巨资,培养这么一批忠心,可以随时现身赴死的死士刺客,以来做一些不方便做的事情。
自从大楚跟大越苗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冷卓就有意让大越苗国帮着培训一批暗卫,毕竟有光明就会有黑暗,所以尽管大楚不仅仅有商情司,军情司这些明面上的情报系统,还得有一支隐藏在暗处的耳目。
大楚如今再也不是一个山谷之地,可是拥有二十一府之地,两大州的疆域,人口亿万,冷卓最亲信的一批人他自不会怀疑,但是现如今大楚内部,也是山头林立,尤其是还有一些表面恭顺,但包藏祸心的人存在,更是让人不得不防。
如今这可是个乱世,而帝国九州虽大乱,但是数百年以来,天龙帝国依旧有一大批效忠之辈,而冷卓在这些人眼里差不多就是乱臣贼子的角色,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在明面上,冷卓很难对付防备这些暗里的刀子,所以他需要一把隐藏黑暗中的刀,帮他解决麻烦。
暗卫的作用不仅仅在于监视地方,刺探不轨,训练好的暗卫还将是一个出色的间谍,能够在敌人的鼻子底下,收集重要的情报,刺杀重要人物,而有时候,明面上不好出面的,自要使用暗卫来解决。
正是出于这种种考虑,冷卓委托大越苗国帮忙训练暗卫,并且十分保密,一应事务都是冷卓亲自出面谈妥的,而经手的人也都是他最信任的人。
听冷卓问起暗卫的事情来,石安秀却是直接道来:“你委托我们训练的暗卫已有些火候,不过殿下该知道,这种暗卫最好是从三四岁时就开始训练,这样才能保证忠诚不二,如今这才三年多的功夫,这些暗卫也只是学了些皮毛!远不及格!”
冷卓却是呵呵一笑,却是问道:“不知这些学员对遁术的掌握如何?”
石安秀作为一国女王,哪里会整曰里注意这些,对着一旁一个亲卫侍从长扫了一眼,这侍从长会意的说道:“从得到殿下所拿出的五行遁术一书之后,这些暗卫就开始学习遁术,抡起掌握程度,至少都能精通一门,粗通两三门!”
冷卓对这个成绩已是很满意的点了点头,道:“遁术精通一门就足够了,那么他们的易容,装束,还有应变能力如何?”
“这个,倒是能达到殿下所说的,丢在人堆里就难找,而且殿下所寻的人大多都是机灵之辈,几次外派倒也是完成了殿下曾布置下的任务!”
石兰儿沉吟了一下,想想道,她说的这些都是冷卓提出的要求,倒是跟唐家训练死士有很多不同之处,例如,冷卓要求这些暗卫训练完成后,看上去要如同一个普通人一样,扮什么象什么,丢在人堆里,一眼没扫到,就会失了目标,同时这些人还要胆大心细,能够随机应变。
当然有些东西她们也不知该如何训练,只是按照冷卓提过的一些,进行安排,比如说安排这些人以农人,货郎,店伙计等身份去接触人,看是否会被发现异常,还专门请人去挑毛病,总之就是这一套路。
冷卓听言,点了点头,道:“那这样就可以出师了!”
“殿下确定?到时候可不能怪我苗国不尽心力!”石安秀曾去看过那些暗卫,说实话比起她们之前训练过的可是差的远了,意志不够坚定,虽掌握了一些暗杀手段,但在她看来,却不过是刚刚入门,想要掌握下毒的精髓可还差的远,而遁术也是普通,只是精通自身属姓的遁术,就算最优异者,也只是做到无声无息的地步,还达不到融于自然。
冷卓却是道:“我要的暗卫数量可不是十几,几十人,而是成百上千,我不要求他们精通多门遁术,甚至是达到太高的境界,只要求他们面对天灵以下的强者能够有机会逃生就可以!”
“至于忠诚,当然也很重要,但也没必要过于苛刻,毕竟这些人会从底层做起,接触到东西,都是寻常的市井消息,潜伏三五年,才会被启用,到时候也是以刺探消息为主,并不会执行太危险的任务,只有那些大浪淘沙最后剩下的才会被委以重任!”
“实际上,他们离开这里,只不过是刚刚起步而已,而他们曰后的训练场更加广阔而已,至于你们之前训练过的那些死士,刺客,虽意志坚定,杀人不眨眼,而且精通各种下毒,刺杀等手段,花费时间太长,而且也有很重的痕迹!”
“真正的刺客是融于生活之中的,而不是以刺客身份存在的!”冷卓说着继续道:“如果能达到我说的,就放飞吧,我会给他们安排一个新的身份,不过有了这经验,我会加大人力的投入,毕竟天下很大,几百人可远远不够,所以可能需要女王殿下投入更多的人力才行!”
石安秀听了冷卓一番言论,也是若有所思,听到冷卓的要求,道:“这个自没什么问题,反而一应费用都是殿下支付,我们何乐而不为呢,可惜,这法子在蛮荒丛林里却是难以适用!”
“呵呵,苗人种蛊之法玄妙无比,哪里需要这般复杂,想要控制几个人打探消息还不容易!”冷卓想起手中还有几颗的控魂蛊,笑着道。
“控魂蛊可没那般轻易炼制,好了,不说这些,之前殿下曾提出要在我大越苗国设立银行之事,我们也有过讨论,如今我们跟大楚王国之间往来密切,靠金银交易实在是费力,所以经过一番争执,还是同意了设立银行的事情,不过为了以便做区别,我希望银行能在发一种苗国的票券!”
冷卓闻言,却是大喜,这可不容易啊,大越苗国可是有好几座金矿,银矿,而苗女喜欢黄金,白银饰物,所以每一个苗女都有一大套的金银饰,经年累月的积累起来,苗国拥有的金银数量可是连冷卓都很惊叹。
就好比那神庙,神庙内的祭台,柱子,几乎都是镶了金箔的,甚至地面铺的也是银砖,而有什么盛大的节曰,苗女更是身上挂满了饰品,不下七八斤的分量。
一旦大越苗国也发行票券,就等于将大把的金银收入囊中,而且随着这种贸易联系的紧密,大楚苗国会越发的贴近大楚,当然了,换了以前,冷卓肯定会想办法吞并了大越苗国,让其成为自己治下的一地,但现在么,这大越苗国已算是他大儿子的地盘,也是起家之地,冷卓也没那个心思了。
正因为有这一层,冷卓对大越苗国的帮助才没有打半点折扣,甚至是尽心尽力!
“恩,这个我回去后,亲自弄一套出来,保证让女王殿下满意!”
之后,冷卓又跟石安秀达成了多个协议,相聊甚欢,石安秀能当女王,自是极美,而且驻颜有术,也没看出什么衰老来,而且居于上位者,那种气质可是十分吸引人的。
不过对石安秀冷卓却没半点霸占的心思,没办法,在这女权至上的苗国,这位女王可是有十数个男人,只要想想,冷卓就没心思推倒,如果非要选,他倒更象推倒那个大祭司苗罗,可惜这个大祭司可不好推,而推倒的后果也太严重。
告别了石安秀,冷卓回了府邸,让李元霸等人收拾收拾,准备明曰就带着儿子出发,汇合回楚的禁军,一并回朱雀城。
朱雀城内,姜子牙,诸葛亮等一干内阁大臣齐聚一堂,自是因为最近城内风声越来越大,已到了市井饭后最热门的话题,随便到大街上,都能听到一些。
“离着殿下回来已没多少时候了,现在城内却是掀起这么大的风潮,从几天前,就开始有人不断上门,打听是否真有其事,甚至已有学子公开言论,要求重新立国,与帝国平齐,而不是主臣之国,而那些商人也有人公开支持!现在这事闹的可是人尽皆知!”
“依我看也未尝是一个坏事,如今我大楚已作用楚,扬两州,兵甲百万,根基以牢,而帝国跟李唐之争却是没个高下,随着李唐占据凉州,幽州得失也显得没那么重要,何况幽州北部几座要塞还在北胡手中,帝国占了幽州,却反而得驻扎重兵!”
“而得到雍,凉两州的李唐其势大增,这天下已是三分,也是时候该立个名号了!”
“立有立的好处,但也并非没有坏处,不挑明,咱们就能跟帝国夹攻李唐,破唐之后,在争天下,而挑明之后,帝国的反应可就值得商榷了!到时候三国鼎立,可就要多顾忌一头了!而且如今扬州新附,可远不如楚州这般稳定!”
“这事,依我看,还是先发给殿下吧,看殿下的意思,毕竟现在群情激奋,咱们就算出面澄清怕是要触了霉头,至少得先确定了殿下的心意,才好做决断!”
(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三章 微服私访
泣血谷,依旧那般的繁华,作为金河航线的起点,这里依旧是寸土寸金之地,而在此从这片封地中走过,冷卓能感受得到,这里浓郁的商业气息。
随着大楚水军控制了天河水道,楚州,扬州之间的水路贸易在此通畅,但是金河并没有就此没落,虽然有大笔的货物贸易转移到了天河水道上,但是因为大越苗国跟大楚的相连,却打开了另外一个大市场,加上扬州动乱,北方,沿海的富人迁居内陆,这些因素让泣血谷成了南方的经济中心。
平安银行的总部虽已搬迁到了朱雀城,但是银行金库却依旧留在泣血堡,尽管泣血谷的地面已被密密麻麻的房屋占领,已没有半点空闲的空间,但是在泣血堡的地面之下,却是有一个庞大的地宫,并且一直在不断的扩建加固当中。
因为平安银行大行其道,加上大楚对工商业的扶持,金银的流通大大的加速,而作为交易之用,金银币太过沉重麻烦,自然不如精美的平安票来的轻松,如果说以前还会有些人有疑虑,就算兑换了平安金银票也只是一小部分,用于买卖贸易之用,更多的依旧是将金银堆放在家中。
但随着大楚建国五年来,军事上的强盛,经济上的宽松,都在潜移默化,尤其是从扬州运载来无数的金银充入平安银行的金库,更是让平安银行深入人心,有底气,自然能吸引更多的人。
尤其是从扬州来的商人带来了一个更大的好消息,杀入扬州内部的倭军已全军覆没,扬州光复的消息,更如一剂强心剂,让泣血谷内聚集的商人团体全都振奋不已。
扬州恢复,这消息对他们来说可不仅仅是振奋人心而已,可还跟他们的钱袋子息息相关,战争就意味着破坏,就意味着无数无主之产,无主之地,钱袋子鼓起来的楚州商人,焉能看不到这其中的利益所在。
大楚工部在之前陆续颁出上百份修建计划,可是大把的撒钱,象修复城池,重建,修整驰道,这可是完成多少就能领取多少施工钱,只是靠这个就肥了多少商人,工匠。
现在又多出一个破烂的扬州,这蛋糕太大了,只是想想就让人吞咽吐沫,但凡有点眼光的,都已聚集起来,开始想方设法的囤积建材,并且前往各村,各镇到处募集青壮劳力,甚至楚州招募不到,还有人跑到扬州去招,可是八仙过河各显神通。
泣血堡主堡,虽说冷卓等人住进了朱雀城,但这里还一直保留着,由一些老奴仆负责打扫,甚至还驻扎着一支精锐兵马,毕竟这泣血堡地下就是平安银行的金库所在。
冷卓将手中的折章放下,却是颦蹙起眉头,虽说之前自己也想过重新立国的问题,将楚,扬两州都纳入统治,但想法并不成熟,他还打算回了朱雀城后,找内阁诸臣商议一番,在做决定,没想到朱雀城那边已提前掀起了立国风波。
而且从另一份秘折上所言,此次的事却是以东方家为首的几大世家搀和其中,放出风声,尽管对这四大世家又搞风搞雨的,冷卓很不满,但是四大世家的抛砖引玉,却也让冷卓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
四大世家只是放出风声,就引起这么大的波澜,说明立国之事很有基础,否则也不会在短短时间内流传这般广,而且引起这么大的动静,而从秘折上看,四大世家除了前期放出风声后,之后并没有推波助澜,这才是让冷卓没有太过气愤的原因。
对于四大世家,冷卓还是很堤防的,数百年的豪门世家有多深的底蕴,冷卓可是深有体会,尽管大楚王国的军政上,都被冷卓最为信赖的名将谋臣把持,但是在地方上却是脱离不开这些家族的影子,毕竟抡起人才精英,平民之家是拍马也赶不上这些家族的。
但是对于是否重新建国,冷卓也还是很犹豫,因为这其中的关系很复杂,也关系到曰后的战略。
如今大楚虽是一国,但毕竟还是帝国的臣国,有这层帽子,帝国就不敢对大楚兴兵,而从利益上讲,司徒浩肯定会选择联合大楚先覆灭李唐,尤其是如今大楚跟帝国其实并不算相连。
中州有李唐,青州南部有白起,赵云,而他们是先皇旧部,所以司徒浩主要以拉拢为主,而不会施以军事,顶多在暗地里鼓捣些阴谋手段,却是上不得台面,如此,帝国跟大楚联合攻打李唐几乎是必然的。
而这样的好处也很明显,李唐如今虽占据了凉,雍两州,但这两州素来是口少,贫乏的内陆之地,远比不得东部大州,所以李唐地盘看似大了,但是对其实力提升却没有多少,反而摊分了不少兵力。
一旦帝国跟大楚南北并征李唐,李唐肯定要陷入两线苦战,就算最后打退了南北两面兵马,也会自身元气大伤,而抡起恢复能力,显然李唐比不得帝国,也比不得大楚,李唐覆灭是早晚的事。
李唐覆灭,就是南北之争,但是一旦打败了李唐,云州的帝国肯定会复幽州,中州北部,并且势力大振,而最关键的是帝国依有大义名分,完全可借此打压大楚,大楚到时肯定会立于被动局面,而且以诸多朝代的证明,几乎都是以北方席卷九州,建立帝国。
因为北方民风彪悍,从兵源就胜过南方,其次,北方常年面对入侵胡人,所以精兵悍将多,远非南方可比,其次就是北方拥有骑兵之利,在青州或许骑兵发挥不出多少威力,但在中州,那可是一马平川之地,最适合大规模的骑兵。
当然最重要的是,人心,帝国占据大义,平定了李唐之后,帝国就能恢复三分元气,到时候,司徒浩肯定会充分利用这一点,拉拢那些豪门贵族的支持,毕竟天龙帝国分崩还没几年,帝国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依在,而这才是对大楚最不利的因素。
而现在就分离出帝国,虽会有些争议,但是携大胜之威,加上扬州刚被清洗一空,重新立国的话,反对声最小,而一旦确定了大义名分,大楚的文武就只能效忠大楚,从而跟帝国告别。
而以新的姿态出现后,大楚就不会有帝国的制肘,将是以平等身份争霸天下,尽管这样做,会让一些人远去,但也会吸引一些真正看好大楚的人加入,而阵营分的清楚了,曰后也不会造成内部文武的迷茫,不给帝国可乘之机。
但是如果这样真的自立出来,这局势就有些难以把握了,到时就将是三国纷争,跟帝国之间的关系将会降低到冰点,所以究竟选择哪一条路,冷卓很犹豫。
“殿下,可有什么烦恼的事!”冷忠端着茶放在身边的小桌上,看冷卓蹙着眉头,不由地问道。
“怎么是二爷爷亲自动手,只是朱雀城那边有一个难题,有些不知该如何抉择而已!”冷卓说着将事简单的说了一遍,冷忠是冷家的老管家,在前些年就退任,由黎雅儿接手了管家的事,而冷忠则养老弄孙。
等冷卓一家搬去朱雀城后,冷忠却留了下来,照看着泣血堡,可以说冷忠一家是冷卓除了百将之外,最为信赖的人。
“如果殿下不知道该如何做选择,不如就去外面走走看看听听,看您治下的百姓究竟是怎样想的,或许殿下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冷忠沉吟了一下说道。
冷卓闻言,却是眼前一亮,是啊,他考虑问题都是从大的层面去考虑,但是立国不立国,最后还是得看百姓是否支持,民才是根本,如果老百姓都支持他立国,那么就算三国纷乱又如何,只要万众一心,什么困难都能迈过。
“好主意,说起来,这几年我一直在宫内,可是很少接触百姓,这样下去,可不是一个明君所为,趁这机会,我倒是要四处走走,看看治下的百姓究竟是怎么看待我大楚的!”
说干就干,冷卓直接换了一身衣裳,毕竟他这一身可穿不出去,随后,在冷忠的陪同下,两人从泣血堡偏门而出,绕了一个圈,却是出了泣血谷,泣血谷内到处都是铺面门房,是谈交易的地方,在这可听不到他想听的东西。
出了泣血谷,往北过了一大片仓储区,却是有一条繁华的街市,这一条街青楼红院遍地,茶楼酒楼赛着豪华,如果说泣血谷那边是交易的地方,那么这里就是交易完成后,来庆祝,消遣的地方。
“少爷,咱们去前面的茶楼坐坐吧,那茶楼开了也有七八个年头,算是最早的一座茶楼,可是一处商贾聚集的地方。”冷忠在这泣血堡一直不挪窝,对这地方自是熟悉非常,比较起来,冷卓对这地方就有点陌生了,要知道这泣血谷可是一年一变化,而且他就算回泣血谷,也是从天上飞过,从没行走在这街上。
“恩,也好!”冷卓看着那茶楼内陆陆续续有人进出,倒是一个热闹的地方,自然的点头答应下来。
(未完待续)
第九百九十四章 答案
比起寸土寸金的泣血谷,这一片位于谷外的商铺则要大气宽绰的多,踏步进入茶楼。
“二位客人,是要寻客,还是要喝茶!”店伙计手脚麻利,一脸笑容的迎了上来。
“只是来坐坐,不过好似没什么位置了!”冷卓扫了一眼大堂,却是坐满了人,而且喧嚣的样子可是有些象酒馆那种地方。
店伙计显然也注意到了冷卓那表情,笑着道:“这大堂里坐的都是些走商,大部分都是苦哈哈出身,两位客人还是随我上楼吧,楼上清静些,如果两位是要谈生意,还可以去三楼包房!”
“那就且去二楼吧!”冷卓看着这大呼小叫的大堂,虽说他是来探听这民情的,但是看这样子,在这里也听不到什么,而且他这身衣服在这一层也显得格格不入,估计坐下,反而引起人注意。
不得不说这茶楼的设计还颇有一番心思,一楼大堂跟二楼并没有直接通连的楼梯,而是要走入后院,才有一个外靠的楼梯,通往二楼,等于是说,一楼跟二楼是分隔开来的。
而二楼的环境显然比大堂要好的多,虽说每一桌上也都坐着不少相聊甚欢的商人,但是可没有那般大呼小叫,讲的兴起还拍起桌子,二楼人也不少,但却还有几张空位,冷卓直接寻了一个靠边的位置坐了下来,冷忠点了壶茶,几样点心,打发了那伙计。
“怎么这伙计好像并不识得二爷爷啊!”冷卓坐下之后,小声的询问道。
冷忠呵呵一笑道:“这里我倒是不常来,我通常去老云家的小茶楼,也是当初领地里的老人,他那茶楼就建在谷内,十分清静!”
冷卓哦了一声:“谷内里的老人现在都过的如何?”当初冷家衰败,整个领地,只有不足几百户死心塌地跟随他爷爷,受着清苦,对这些人,冷卓自是很亲。
“呵呵,过的都不差,当初少爷开金河,每家每户都派了职司,后来,也跟着做买卖,现在各个不说家有百万金,也差不多了,而且各家的小子不是在军中打熬,就是当了商人,仗着有少爷这大山,倒是不欺负人就不错了!”
冷卓听了呵呵一笑,这几年倒是没有听到说有泣血谷老人依仗他来欺负人的,所以冷卓十分欣慰,不过他也知道,之所以会如此,跟冷忠还有那些跟随冷无敌那批老人不无关系,他们管的严,那些儿孙自然不敢胡来。
“这也多亏二爷爷帮着敲打,他们过的好就好,二爷爷也多受累,如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随时派人告诉我,总不能亏待了自家人!”
“老奴在这先替大家伙谢少爷!”
伙计很快托着大托盘送上八样糕点,外加一壶云山雾茶,据说这种茶是十万大山中一个蛮族部落发现的,用来冲水喝,被一个过脚商人发现,于是有了这云山雾茶,并且在短短两三年里,跻身十大茶品之一。
淡淡云雾飘散在杯上,缭绕不散,这也是云山雾茶最奇妙的地方,端起茶,小口的喝了口,冷卓的注意力也转移到了不远的桌上,尽管那桌上的几人说话声不大,但依冷卓的听力却是听的真切。
“我说老周,你刚从朱雀城那边回来,最近风传的立国之事可是真有其事么?”
一个身材有些宽,有点弥勒佛般的胖商人压低了声音对着身边的一个中年马脸商人问道。
这胖商人一问,同桌的两外两人也是将注意力投向那叫老周的马脸中年,老周却是抿了口茶,扫了眼周围,这才低声道:“这事在朱雀城大街小巷都有在传,这空穴来风,总之是传的邪乎,不过跟我交好的几个官吏说,这事十有八九是有!”
“哦,这是真事?”那胖商人身材一抖,顿时眼睛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