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路法则-第5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的丰厚回报。
在林冠东看来,能够做到风险和收益相结合这一步的领导干部,已经是相当的难能可贵!大家倒不是说害怕得罪人,而是这项工作真的很棘手很麻烦也很难缠,乱七八糟的关系网想要分清楚实在太繁琐。
阳西省作为全国的煤炭资源大省,拥有各种煤矿高达数千座之多,就是冯光海书记和王鸿轩省长,都不想顶在前面。正所谓万事开头难,难的就是走出第一步,而高建彬却毫不犹豫的冲在了最前锋,吸引了所有的焦点和情绪。
阳西省和岭南的地理位置可不是紧挨着,岭南的领导也不怎么关心阳西省的事情,自家一大堆事还管不过来呢!所以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比较晚。
赵东辉大为惊奇,说道:“高建彬就这样把即将得到的利益放弃了?真是不敢相信,他向来把自己家的东西看得很紧,谁想从他的碗里捞肉吃,就要先做好被打掉牙的准备,前期付出了那么多,最后收获的时候却抽身而去,这唱的是哪一出戏啊?即便他不想和那些煤炭企业发生什么联系,做做交换也是很不错的,那么多的派系和大势力都盯着呢!”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高建彬难不成变为了《侠客行》中淡泊名利的侠客?是这样吗,那才是活见鬼了!
林冠东微微一笑说道:“刚开始的时候我也觉得有些纳闷。高建彬向来都是胳膊肘往里拐。什么时候也开始胳膊肘往外拐了?但我仔细已考虑。这是他逐步成熟的表现,也是顾全大局的表现。”
接着说道:“你想啊,自从到了阳西省他是锋芒毕露的,第一是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公开制度,第二是选拔干部连带责任制,第三是审判终身负责制,第四是后备梯队建设和考核方案,第五是煤炭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这些内容都是首长们高度肯定和赞扬的工作,他身上的光环实在是太多了点,多这一件不多,少这一件不少,对他的影响其实也不是太大。”
又说道:“何况在煤炭行业治理工作中,高建彬同志做的是最难的部分,硬是顶着压力先把局面打开了,这份功绩没有人敢和他争,也争不过他,更不好意思争。上级领导的心里有数。领导班子也是一个集体一个团队,不能旱的旱涝的涝。高建彬这边洪水泛滥,别的领导那里旱的都要干死了,这也不是好现象,总要考虑一下大家的感受,特别是两个当老板的感受。”
然后说道:“不沾手后期的资源分配,大家都欠了他一个人情,谁也没有他的话语权重,以后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气势先矮了一节。要是他插手了,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公愤,成为众矢之的,你想想,他到阳西省的时间满打满算才三个月,能有多少根基?”
赵东辉的思路也很敏捷,他的经验也很丰富,听到这里突然笑了,说道:“这恐怕只是一半的原因吧?前期的治理工作压力虽然大,可毕竟是各个击破,后期的资源整合就麻烦了,随便出现一个就是多家联合,无论是哪方面,都是不好惹的。”
接着说道:“敢出面搞竞争的民营企业,说不定就是京都圈子里的大家族嫡系们合营的,那群人对这样的机会绝不可能放弃,真金白银的拿出来搞竞争,谁也不能说别的。而那些国有企业的背景也很深厚,后面都有强硬的人物作支撑,表面上看起来这是块肥肉不假,可张嘴咬下去的时候,却发现里面有很多的碎骨头卡喉咙。”
继续说道:“高建彬同志心里,肯定对目前的局面颇有微词,我前期得罪的人已经够多了,你们倒好,总想着在后面占便宜。以他的眼光,根本就看不上这些所谓的资源,再说,他京都内的关系网牢不可摧,再想着扩大是个麻烦事。”
又说道:“他身为省委副书记,需要的是党务方面的成绩,至于经济工作,他真的不需要再多的政绩了。一个人缔造了两座副省级城市,还有比这更大的经济成果吗?有人既然急着捞现成的,他也干脆就做个顺水人情,不碰一下不知道锅是铁打的,真以为我在前面很轻松?”
上班时间即便来的人是凤雪依和余曼妮,高建彬也是公事公办的态度,他先和两人到了冯光海书记的办公室。招商引资属于政府方面的工作,冯光海只是代表省委欢迎雪曼投资的到来,也能说是走个过场。
可是在自己的办公室接见,这就是不多见的优待,相当的给面子,至少表示他的支持力度很大。一般来说,不是世界五百强企业的主要领导,他也不会轻易接见的,毕竟是省委的一把手,单从身份来说也是有自己的矜持。
冯光海向来认为,书记的办公室处理的是全省的重大事务,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可以来汇报,但是民营企业的人就免了,不够那个身份和资格。
谈话的时间很短,也没有多大的营养,冯光海表示,雪曼投资尽管放心的在阳西省开展工作,省委会给投资商提供良好的安定的投资环境,遇到什么困难可以直接向省委反应。
这很大程度是看在高建彬的面子上,很多人都知道,雪曼投资和这位省委副书记,在海州市的时候就有着极为密切的合作,企业能够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和高建彬的扶持密不可分。同样,雪曼投资也给高建彬的工作带来极大的支持和帮助,这种双赢的局面很让一些人羡慕。
王鸿轩接见的规格就要高得多了,是在阳西宾馆的贵宾会客厅,分管副省长和省政府秘书长也参加了这次接见。阳西省电视台的记者和摄影师也在场,还有省报等几家省内主流媒体的记者,这个面子给的似乎更大。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不符合常规的事情一定有特殊的原因。一来是高建彬不插手煤炭资源整合的事情,王鸿轩觉得欠了人情,这些资源的分配可以给他带来很多的机会。
二来雪曼投资集团的总资产多达数百亿,在国内的影响力相当大,而且具有京都方面的背景,说不定可以成为他上升时候的助力之一,他现在再多的关系也不嫌多。
王鸿轩知道,虽然目前京都圈子里最红的第一美女交际花是钟慧歌,可是要与凤雪依和余曼妮这两位相比的话,那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甚至有几条街那么远。两个极品美女打造了国内房地产、建材和道路桥梁施工的庞大商业集团,也是很富有传奇性的,完全值得他动用这么隆重的场面。
场面虽然隆重,可真正交谈起来花的时间也不长,雪曼投资刚到关北市还没有进行考察,也就不可能有什么明确的目标。
但是余曼妮表示,公司对关北市的房地产市场很看好,是副省级城市也是著名的旅游城市,随着城市的经济飞速发展,对环境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得到加强,雪曼投资有信心为阳西省的房地产市场,建设标志性的花园住宅区。除了房地产方面的合作,公司还准备在这里成立一家建材公司和一家道路桥梁工程公司。
王鸿轩表示,阳西省政府非常欢迎投资商到阳西进行投资,也高度重视这次雪曼投资的到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环境,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经济发展必然加快民生工作的推动速度,省政府对此会给予最为优惠的政策,简化所有的审批手续,充分发挥服务的理念,规范市场的秩序,为投资商营造最好的环境。也期待着能够看到雪曼投资在阳西省的经济和民生建设中,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如果在投资过程中有什么合理的建议,或者是公司遇到了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和省政府联系,甚至可以反映到我这里来。
两人的对答听起来似乎是客套话,但事实上呢,绝对不是!开玩笑,这是什么场合,什么身份的人?
王鸿轩可是堂堂的省长,正部级领导,凤雪依和余曼妮虽然不是体制内的人,却也是一诺千金的商界名人。余曼妮的意思是说,雪曼投资已经决定在关北市投资房地产了,而且不是一个项目,是多元化发展的。
王鸿轩的意思是说,你们来投资我当然欢迎,在合理的范围内,给你们最大的优惠政策进行扶持,就是要提供最好的服务,嫌审批麻烦,这个简单,简化你们手续审批的流程,担心房地产市场会出现恶性竞争,也很简单,省政府出面干预这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给大家公平的竞争环境。还有一点,要是你们遇到了非商业行为的阻碍,我出面来解决!
第九百六十七章 海外投资
在双方还没有开始正式合作之前,需要的就是这种事先的沟通,有了冯光海和王鸿轩的承诺,就等于是护身符和尚方宝剑,谁要是想为难雪曼投资的项目实施,自己就得先掂量一下够不够资格,当然,也没有那个领导干部会这么蠢,连高建彬的关系户都敢动手脚,嫌自己的官当得太舒服了是吧?
听不明白的人可能觉得云山雾罩,以为王鸿轩说的是空话连篇,都是些敷衍的用词,因为他的那些说法不能量化,可凤雪依和余曼妮就不会这么想了。自己男人在阳西省还真是够厉害的,两位老板都公开的做了支持,力度是出奇的强大,换家企业想受到这个待遇,估计就难似登天了。
要说私心高建彬当然也会有,他是个普通人不是和尚道士,也有七情六欲的。他的女人要来阳西省投资赚钱,虽然党性原则约束他不能丧失了立场,可给凤雪依和余曼妮施加点影响,却不是违规的行为。
雪曼投资的资金和技术实力雄厚,在商界的信誉非常优秀,是国内房地产公司的一块名牌,从设计到施工质量,获得的奖项数不胜数,近年来已经开始逐步的向其他领域发展,目标是世界五百强企业。
这样的投资商能够到阳西省投资,也是对省委省政府工作的肯定,不论是老板也好还是常委们也好,于公于私这个人情必须得送。
而且大家也都知道,雪曼投资的两个老板不是一般的企业家,背景非常的雄厚。纵然在京都圈子也是著名的人物。何况还牵涉到了高建彬。大家的智慧不可能那么单纯的。对雪曼投资不但不能得罪,而且还要想办法拉拉关系,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要好吧?
别人怎么想是他们的问题,高建彬不在乎,反正他自己是不会运用手里的权力,为雪曼投资开绿灯的,那有违他做人的原则,再说。对两个女人的成长也不是个好事情。
这两次接见结束之后,就到了下班的时间,凤雪依和余曼妮,大大方方的坐着高建彬的奥迪轿车,到了省委大院的高家,看到的人也没有多想,省委副书记敢这么做,就不害怕有人背后嚼舌根。事情就是这样,越是做的光明正大,越是能够堵上很多人的嘴巴。偷偷摸摸的反倒容易遭人非议。
罗燕得到消息后拽着李春健开车到超市,买了一大堆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她心里非常清楚这两位的分量,在岭南的时候也见了不止一次,她的眼神略微的有些幽怨,虽然和高建彬有了实质性的关系,可她有自知之明,想要再进一步是不可能的。
有现在的生活,她已经很满足了,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故乡的穷山沟虽然现在和以前相比是天壤之别,乡亲们在岭河市经济发展的带动下,逐渐的脱贫致富,已经超出了小康的界限,但怎么可能和高家大院相提并论呢?
或许在一般人的眼睛里,保姆的地位不是很高,那也要看看是谁家的保姆,宰相门前七品官,她如今的身份就是省委常委看到她也要给个笑脸,和秘书是一个道理,不在意你是怎么样的,看的是你身后的人。
高建彬进门就说道:“燕子,你晚点时间做饭吧,菜凉了不好吃,八点开始动手,我们九点钟吃饭,在院子里吃。”看了看凤雪依和余曼妮的俏脸,他叹了口气说道:“来倒是能光明正大的来,不过进了家门就得偷偷摸摸了,不容易啊!”
潘杨几乎每天晚上都要跑到高家大院混饭吃,她的“理由”是,高家保姆做的岭南菜好吃,这已经逐渐的形成了习惯。她妈潘明莉也没有怀疑的道理,跟紧领导这不是坏事,能在高家做到这个程度的,也就是潘杨一个人,她只是想不到,自家的女儿跟的实在是太紧了,到了紧密无间的地步。
高家大院的人都知道潘杨和高建彬的关系,对她也视为家庭中的一员,本来对她没有任何的保留,家里任何一处地方都可以去得,可这次就不同了,她要上楼找高建彬,直接就被纪明伟挡驾了。
在客厅里随便,但是不能上楼,他的“理由”是,高书记正在和投资商讨论工作上的问题,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而且有些话也不适合被别人听到。
潘杨对此丝毫不怀疑,都说雪曼投资是高建彬一手扶持起来的,这里面肯定有什么特殊的关系,有点秘密的交代也很正常。
可是吃饭的时候她就觉得不对劲了,这两个熟透了的极品大美人,眉梢带着春意,一眼就能发现那种满足后的红晕,这些迹象表明,凤雪依和余曼妮刚才似乎不像是谈公事,和她经常的来的目的是一样的。
余曼妮看着潘杨,笑着说道:“好漂亮好水灵的女孩子,建彬,这是咱们家新增加的成员吧?”
凤雪依微微一笑,说道:“难怪某些人乐不思蜀了,果然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永远都不会寂寞的。”
潘杨虽然没有说话,可她的眼神已经把她的想法出卖了,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嘛,这两个熟透了的女人何等的敏感,一猜就能猜到两人之间的关系。
这绝对是高建彬来到阳西省之后才发生的事情,要不然这个傻丫头掉进了狼嘴了还要满心的憧憬,甚至对她们还有点敌意。
高建彬的脸皮厚倒是无所谓,再说了,他真的不是主动诱惑人家女孩子,很有些理直气壮的架势。潘杨的脸色却羞得通红,女孩子家面嫩,私情被人点出来脸上有点挂不住了。
凤雪依有点感慨的说道:“我第一次和建彬见面的时候,他还只是海州市流星桥镇的党委书记,小小的科级干部,一转眼就是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们老了,他倒是越活越滋润。”
余曼妮一本正经的说道:“人犯一次错误很容易,最难的是一辈子都在犯错误,我倒是等着看呢,我们家建彬能不能打破这个记录。”
高建彬说道:“别扯那么多了,刚才太忙没有来得及问你们,海外石油投资的事情做得怎么样了?”
一涉及到工作的事情,余曼妮立刻就收起了刚才的调笑,说道:“对我们来说,其实资金不是最关键的问题,而是受到了国家政策的限制,比如说,原油进口权和炼油企业就是个大麻烦,这些基本上是不对民营企业开放的,就算我们投资了海外的油气田,如何加工运输都没有办法解决,更别说是销售盈利了。”
高建彬说道:“你说的这些我也知道,所以才让你们做前期的投资,而不是大规模的运作。国家看的是战略层面的问题,石油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这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能源,也是需求量日益加大的消耗品,价格的波动关系着民生。能源在国家的手里掌控着,要比在民营企业的手里更符合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接着说道:“你们想啊,国家需要调控市场的时候,国有企业不要说是平价出,就是赔钱也要做,但民营企业能办到吗? 民营企业的初衷就是利润,赔钱的买卖坚决不做,国家要是为了民生的缘故,干预了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造成利润下降甚至是赔钱,你们又该跳脚了。看似不合理的现象背后必然有深意。”
然后说道:“民营资本参与能源的建设,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可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着急是不行的,前提条件是不能对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威胁。国家现在已经允许民营企业参与石油、电力等重要产业的合作,这是很明显的信号,可距离全部放开还不成熟,对此要有足够的耐心。所以我要你们提前做准备,先在海外活动起来,打下基础,等到全面放开的时候,商机自然就来了。”
凤雪依笑着说道:“有梵妮和露西的帮助,我们在国外的项目洽谈很顺利,已经在两个石油国家得到了许可进行投资,总规模预计达到六十亿美元。跨国公司的能量超出我们的想象,公关能力也是让我们很吃惊的,虽然我们要付很大一笔咨询费用,可进展的速度比那两家国家企业要快的太多了。”
高建彬笑着说道:“她们倒是很给你们帮忙,其实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这是国家的号召,以后将会有更多的企业走这条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外资的重视程度略有下降,既然国外企业能到我们国家投资,为什么我们的企业不能到外面拓展发展空间呢?”
潘杨说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可能最先得到第一桶金,可是在海外投资,也会出现风险和收获不对等的局面,民营企业抗风险的能力偏弱,一旦失败就是灭顶之灾。”
ps: 感谢老朋友妖煞的打赏,感谢linqf和明天gengmh,两位朋友的月票,谢谢!
第九百六十八章 风险和对策
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大于收益这个问题,是事实存在而且有很多的案例的,不是说你有钱就能在外国赚到更多的钱,理想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民营企业尽管在本土的发展很快,那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到了外国,你还能够和在家门口一样吗?
很多国家欢迎你来投资,这是发展经济和民生的重要手段,没见过有把投资商往外推的,除非是那些高污染的项目。但是你在投资之前,必须要了解当地的法律、政策、劳工制度、税务安排、银行融资等各方面的信息,搞不清楚这些事情,不吃亏才是活见鬼了,慎之又慎尚且会出现纰漏,何况是贸然出击呢!
高建彬说道:“杨杨说的不是没有道理,民营企业到海外发展,的确有些地方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基础薄弱抗风险的能力差,这是其中的一点。”
然后笑着说道:“关键是民营企业一直都是在国内发展,没有海外开拓这方面的经验,一切都需要自己摸索着逐步推动。每个国家的投资环境都是不一样的,少数企业能交得起这种培训费,大多数的企业一旦遇到风险,很可能就会伤到根本。”
凤雪依说道:“杨杨倒是挺有风险意识的,你所说的风险基本上有三点,第一,自身投资的条件不成熟或信息、准备不充分,而导致海外融资和经营失败。出去投资并不意味着国内的投资停滞,这样一来资金链就要承受很大的考验,海外的投资都是外汇。占据了很大的现金流。一旦操作不当。流动资金就会告急,企业也就面临着双重的打击,后果很严重。”
又说道:“第二,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缺乏目标,不经充分的前期调查和可行性分析,就盲目、冲动地投资,导致半途折戟而归。这样的例子不少见,表面上看起来是稳赚不赔的项目。有可能就是个沼泽地或者大坑,活活的拖死你。这不是说国外的政府挖坑,而是有些时候国际的大环境制约着你的发展,所以要有最专业的评估团队来做出精确的分析。”
继续说道:“第三,企业虽然完成了海外投资,但后期经营却因缺乏国际经营管理经验,和风险防控措施,导致经营失控。选对了投资目标,实施了投资计划,得到了相应的资源和政策支持。可国际高精尖的管理人才,是实现投资盈利的主要因素之一。民营企业缺乏这种高层管理人员甚至是团队。什么事情都是由人来操作的,没有合适的人,你再好的项目又有什么用呢?”
潘杨纳闷的说道:“照姐姐的说法,你们既然明白这里面的风险因素,却还要进行投资,也就等于对此做好了准备,能够把风险系数降到了最低,是这样吗?”
高建彬笑着说道:“我们不是有句老话吗,叫做对症下药,既然知道病根在哪里,只要针对做了充分的预防措施,成功率当然提到了最高。雪依说了三点,那我也说三点,第一,就是政府的导向性,我们国家的商务、经贸等部门,每年都要组织国内的企业,参加很多国家的经贸洽谈会,并对一些项目做出指导性的意见和专业的评估,这种投资是有初步保障的。”
接着说道:“第二,针对资金不足的问题,国家的金融机构也在做着积极的努力,国有银行在国外设立分行,商业银行也有专门的团队,接受企业的贷款申请,帮助企业换汇,并且还为这些项目提供大量的高质量的服务。”
又说道:“第三,既然知道自身抗风险的系数很低,就不要单枪匹马的冲出去,那是不符合规则的行为,可以搞联合,多家企业组成一个投资公司,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有问题也不至于伤筋动骨,多简单的例子?”
余曼妮小心翼翼的说道:“建彬,既然阳西省大搞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势必会有新的资源分配,雪曼投资的高层都觉得是个难得的机遇,煤炭行业也是风险和收益并存的,相比较而言,煤炭行业的利润比石油行业还要长远一些,我们想听听你的意见?”
高建彬无所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