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洪荒养鱼专业户-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早吃过了,我测量和记录一下水质、鱼种的状况。”林雪芹回过头甜甜地笑,双眼虽还充着红丝,精神却非常好。
“早上不赶着回去?”
“不了。我妈在等我爸回来,带上小弟弟到这儿渡假。欢迎不?”
看着林雪芹对她的后妈似乎解开了心结,丁文也替她感到高兴,咧起嘴笑说:“欢迎。咱们桑家坞也有湿地,到时请你爸指导一下哈。”
“他是来渡假的,就不让他工作。这事,我可挡着哦。”林雪芹抿嘴笑起,虽是单眼皮女生,却有另一番风味。
桑木兰对林雪芹笑了下,拉走了丁文,在进入厨房前,又悄悄地松手。
母亲和大舅妈已经在厨房里忙起,坐着矮板凳,边筛着糯米边交谈着。
在筛米呢,应该准备酿青红。丁文往筛匾探了下头。
“快去洗涮!二十来岁的人了,还要人赶着起床。”丁母总把一家人健康放在第一位,仰头见丁文拉踏的样子,仍难免唠叨了几句。
丁文只能小汗了一把。
转出了厨房,看天上的层云已经散了许多。天气好嘞,中午就可以将一部分的鱼种移到网箱中。丁文洗涮后,草草吃了早餐,要找林雪芹问问有个育苗池内的鱼种带病状况。
这事,估计是沈清授意交代的,林雪芹已经在做镜检了。
“情况似乎不错,减轻了些。是否考虑用上一些药,出口前用上疫苗也是正常的。”
丁文有些踌躇。随着养殖业不断壮大,养殖的器具、饲料和一些防鱼病的药物也在不断发展,不知这批是出口到哪个国家去,现在采取一些应急措施还来得及。
这洪荒湖水除了清净外,特有的活性能提高鱼种个体的抗病力,但这些正如中药一样,贵在于梳理,不可能一下子将染病的鱼种治理彻底。
“咦,老沈不知说今天到来的吗?”
“沈所去省城了,估计就是去问这个用药的事情。看来丰泉那边的情况不容乐观,咱们这边只要稍做处理一下就可以。”
“那这里可要林学妹多用上心喽。这批鱼种卖成后,咱们按行规一是一、二是二地进行分成。”
林雪芹轻轻一笑,“没事儿。以后叫我小芹好了,别搞得那么见外。”接着说出她的计划,“其实,主要是鱼种个体体质差引起的,不是什么病毒性的感染,先一些简单的消毒办法看看。”
林雪芹先从水环境、饵料、食场方面着手,投饵时尽量少投多餐不要有余料,吩咐两池的工具不用混合使用……
看着一脸认真的林雪芹,丁文暗道:这林丫头,工作起来蛮兢业的,完全不象初次来的那样,一付城市人的样子。
不久后,桑木兰来了,眨着大眼听丁文和林雪芹在说这鱼种的事,虽然听得云里雾里,但仍感到兴致勃勃,直到俩人去巡看挖沟工地时,她追着问。
原来挖出的十多米长的沟填满了水,那一段池塘小道也被踏踩得有些泥泞。丁文搬来毛竹将两边的路口子拦住,以防有乡亲不知水沟深浅掉了进去,反而不美。然后就着池塘边洗了手足上的泥巴。
“蓝子,这次不走了吧?”
“妈叫我将户口迁到县城去,等节后办妥了户口迁移手续,我就呆在这里。”
丁文拉上桑木兰的手,绕过这段泥泞小道,一起去看桑良他们挖边沟。
桑良和另一位小伙挥铁镐在前挖,剩下三人在后头扒土挑走。挖出的土都是黄土,现在成黄泥巴,涂得他们一身都是。丁文见这里土质疏松,用来栽些树或花挺不错的,想起蓝子和小妹前些日子还在讨论在什么花呢,便有了主意。
“大头外甥,哟,桑老师也来了。”桑良扔下铁镐,用衣袖擦着淌汗的脸,却将黄泥涂得满脸,笑起来倒象戏剧里的丑角,趁闲咪起一根烟,吸得有滋有味。
因为岁数相差不大,丁文直呼了他的名号,“歇一歇,地干了再做吧?”
“不行啊,村头要骂的。今天早上就在骂人,一场雨将做好的路基冲跨了些。他骂那些土工师傅们,怎么不留意做个涵管什么的。”桑良象小喇叭广播一样,说着村里修路的事。
“那你们稳着点啊,下池塘那边洗手小点些。雨后草滑!别溜了进去”
“甭担心了,咱们几个下过海流浪。”桑良无所谓地说。
一旁有人乐呵地说:“小娘子还游过大巷呢,这池塘还算个啥?”说得众人不禁大笑。
丁文惊讶了。这大巷的凶名在桑家坞是如雷贯耳、妇孺皆知,这桑良有这份胆子?说了谁信!
“其实大巷没什么,小巷可碰不得。大巷进潮时候凶,退潮时候其实比海里更安全,那儿没有海浪;小巷可真邪门,不管进退潮,都一直将人拉向大海。”桑良看着大伙都不信,便说不信你们去问二虎。
本来想走开的丁文听得来兴趣,问:“小娘子,你下去做什么?”
“还不是和二虎赌,结果我赢了他一桌酒。”桑良不无得意地说,“不信,我再和你们哪个赌,还是一桌酒。”
“算了,这沟完工后,我请你们一桌酒,别去那个危险的地方。”
五人欢声叫起,丁文却携着桑木兰去看村路被雨水冲得咋样了,想找个时间问桑良,多了解大巷的一些水文情况也好。
第五十五章池中有蛇
村道拓宽了许多,当时只考虑到一处大涵沟,却将许多出水口给忽略了,经过这次下雨后检验出问题来,这些问题足够让桑春挠首。
丁文看到前方村路上烂泥过了脚踝,便和桑木兰驻足路旁。
“叫你不要过来,你偏不信。”
丁文闻言对桑木兰讪讪一笑。看来大舅又得伤脑袋了,添了这么多处的涵洞估计得增加投入。
乡亲们正用板车运来海沙,平摊在烂泥之上。哎,若是有工程机械,只需三天就能将这段路基成形,可惜连拖拉机都难运进岛,主要是现有这些的渡船不能载重。丁文只能望路啘叹。
要想富,先修路。桑家坞因隔了海,交通是难上加难。架桥,更是不可能,谁能将白花花的钱投入这个几乎无望回收的项目?这是现状吧。
丁文和桑木兰停住了脚步。
“我在想,其实象老渡头那边一样,铺上石条会不会更容易一些。只解决出行方便,又不要载重。”
“那你赶紧打电话给大舅吧,叫他把这个想法跟大伙儿说说。”
许多古城还在用着石板条铺路,当然是为了保持古风古貌。但边远的许多古老村庄,仍然利用的石板、甚至鹅卵石铺就巷道,至今仍保持着完好。
丁文想定后,掏出电话给桑春,就商量这事。
这出钱、出力,还有出主意嘛,桑家坞以前总这样的,当时是以宗亲名义来组织的,现在当然是村委来带头。
看着桑春趟泥过来,裤管卷得高高,脸色黑得如清晨未放晴的天气。
“舅,这路面是不是用石板条铺啊?”丁文也不想废话多说。
这个提法是桑春所料未及的,他皱眉沉思了半天。
“来,我摆个简易图给您瞧瞧。”丁文想起县城有个古巷中的石板铺法,便折下路边的草根,截成几段,蹲下摆起图案。
“这事……我看行,和大伙儿商量下再说。如果现在改变还来得及,水泥还订哩。”
修这条出村大路是为方便出行,而村中房巷间小道能改善现在路状,也改善村中的卫生,无疑更具有实际的用处。丁文建议这修石板路,从村里往外修,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有钱就修,没钱再待来年,铺上海砂先走。
桑春不情愿地点头,这次可是豁上十二分的力气来做这件事,但事与愿违。
丁文说了想法后,和桑木兰原路返回,快到池塘边时,却听桑良几句在池塘边喊叫,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
天放晴了,上午的气温也上升了许多,不知何时溜来一条,游进池塘中。
桑良喊着:“是五步蛇!”
看着三角蛇头在水面上摆动,划出小波痕。
桑良几人,有的拿着捞网,有的持着竹篙,有的干脆拿着扁担,只待蛇一游近,便捕杀一番。
桑木兰看得浑身毛骨悚然,尖叫着跳上了丁文的背。她怕虫子,更何况蛇呢。
那条蛇似乎感到前方危险,转了方向游往荷花丛那边。
坏了,那边是去校舍的方向,可别蹿进了校舍中。丁文连忙喊桑良将蛇赶离那个方向,而桑良却说最好能跑进操场里,那样蛇就无处躲了。
丁文可没几人这么想,示意桑木兰下来,找来几块石头奋力扔向蛇游的前方。
扑通一声,溅起了好高的水花。那条更怕了,转了个方向游往网场。
桑良哈哈大笑,“死蛇,游进网窝里,看你怎么逃!”四个人一阵风似的跑往网场那边,而桑良跑去撑木筏了。
晕,这几人还真是不五步蛇当毒蛇,难不成当河鳗不成?一个个争先恐后的。
“你们小心啊!别被咬到了。”丁文善意的提示,桑良五人没听得进,却忙着捕蛇。桑木兰见蛇离得远了,依然躲在丁文背后,却又好奇地忍不住不时探头张望。
那条蛇又被桑良用石块扔得惊慌,果然一头扎进网场的边网中。因为网的网孔比较大,蛇头很容易地通过了,但蛇躯在水中摆动受到了制约,拖得边网不住地抖动。
“你以为是蛇洞啊!”桑良撑着木筏哈哈大笑,撑到网场的边网时,那蛇已经钻进了网场中。
岸上四人在各拿着器具,伺机而动。
“小正,看好了就兜。”桑良将网兜奋力扔往那个小伙子,他一手抄住网兜,真的眼疾手快地就往水里兜。网兜捞住了蛇,他持着网兜的长竹柄不断搓转,似乎很熟练地让网兜水中翻卷,以图让兜里的尾网能绞结起来,不让蛇逃脱。然后叫身边的三个人退出一段距离,双手持柄横甩到岸边的实地上。
呃,看着他们很熟套,似乎不少干这种事。丁文看着这奇异的捕蛇之法,也感到深深地震撼。
桑良撑着木筏绕过网场,就近上了岸,急急地朝那个叫小正的小伙子跑去。
估计这条蛇将凶多吉少了!丁文扯着桑木兰想过去看个究竟。可桑木兰还是怕,当丁文绕过校舍的操场时,她半途溜了。
在丁文跑到五人集中的地方时,那条蛇已经死了,是桑良用竹篙将蛇头杵烂了。
为了一条蛇,网兜上的网被杵了好个窟窿,丁文只得摇摇头苦笑,这班人真是不计成本呐。
“大头外甥别担心那网,今晚我拿回去补下窟窿就行。这条五步蛇真不错呀,估计有三四斤,中午大伙可炖汤喝了。”桑良自然邀请丁文凑份子。
丁文正想了解大巷一些情况,满口答应了。
眼见近午,桑良五人提早歇工了,提着那条蛇前往校舍。丁文问他怎么不提回去?桑良神秘兮兮地说:“这个好东西,自然要窝得紧,就不能缺了村头那一份。”
丁文感到了好笑。若是知道大舅烦得快爆了头,他们也许该趁早改变主意。
桑良从厨房借来刀、剪刀和水盆。众人围着看小正如何杀蛇。
用海钓绳紧紧绑住烂蛇头,挂在房旁老杏树树丫上,一手扯紧还在扭曲的蛇尾,沿着蛇脖子处用剪刀剪了一圈,扣紧了蛇皮,慢慢地扯下,随着清微可闻皮肉分离的声音,一条肌体白晰、肌腱胀鼓的整齐蛇段现在众人面前,而那张蛇皮交给了桑良,说挂起来晒,以后可以用来做二胡的鼓。
桑木兰、林雪芹、桑木杼三人看到白中仍在滴血的蛇段,已经掩着口跑到一旁,估计忍不住要吐。憨憨又拿来一个碗,早等在小正身后喊,“小正叔,胆给我,胆给我。”
原来憨憨要吃蛇胆,丁文连忙跟他讲,到店里买来高梁酒,泡了以后再吞,别把寄生虫带往肚子里。这蛇胆、蛇血、蛇皮中均不同程度带着寄生虫和细菌之类的,生吃的话,应该和着白酒。
憨憨不敢怠慢地拿钱跑去买酒,还一直叮嘱这蛇胆属于他了。看他那馋样,丁文有些哭笑不得。吃了蛇胆是可以清凉解毒,却很难入口,尤其有人刺破了喝入口。
小正娴熟从蛇腹腔中挑出蛇胆,放入瓷碗的清水中,当然留给憨憨。
经过了掏肠、清肚、断头、剁尾、挑筋、去髓后,蛇段清洗干净后,开始地砧板上均匀切成一段一段的。而桑良他们去搬来砖块,临时垒起一个小灶,准备在这露天之地炖起蛇段。
蛇段冷水入锅,加盐和生姜片,随着水开始煮沸,从锅盖冒出清香让人垂涎欲滴。若是那三个老早躲得远的女孩,没看到杀蛇过程,一定会被这香味所引。
煮蛇应该在室外露天,怕是引来了蜈蚣等这些毒虫的光临。丁文老早就听外婆他们说过,他不知道这说法有没依据,但捧碗在这风和日丽中,喝碗清香的蛇段汤,啃几段堪比鸡肉香的蛇段,着实惬意。
香啊……
桑春和丁父带着满面呵笑回来,一听有蛇汤喝,小尝食味。喝完后,谈起修路的事。
村里修路计划改换成丁文那样的提议,只是造价方面要比原来高出许多,所以村里准备分期来做。先从村内的主干道开始,延伸到各家各户的门前,而通往渡口的村道,暂时用海砂覆盖。
桑良五人尝喝了蛇汤,估计是胃口大开,说要回去吃饭添饱。
丁母喊住他们,“糯米已经蒸熟了,你们自个儿到厨房蒸笼盛去,管一顿饱就是。”
桑良几个倒客气地推辞一番,被桑春笑骂了几句,然后乖乖地跟着桑春进了厨房。
望着锅里还有一半的蛇段,原来桑良几个人口下留情、浅尝辄止,许是他们想留给大伙儿多多尝尝鲜。憨憨在丁母打发下捧着锅回了屋,丁文却收拾起地上的骨刺和树上的蛇头,寻个地方挖坑埋好后才转回。
第五十六章蛇来余波
看来这次蛇游进池塘的事,余波未平,直接造成的后果是桑木兰和林雪芹中午吃不下饭,然后有点神经质地看看桌底下和床下,居然都打摆子了卧床。事实上那条不速之客的五步蛇早落几个大男人的胃中,已经化成了滋补。
塞完了香喷喷的糯米团,桑良五人因捕蛇耽搁了个把小时的工,被桑春勒令饭后半小时内就加班。看着五人把半蒸笼的糯米给刮进肚子里,丁文暗暗地咂舌,古人日进三斗米,果不欺我。
丁母俩人端回了原封不动的饭菜,笑着说:“一条蛇,居然比我当时怀小文时的妊娠反应还要剧烈。那个小林还好说,在城市可能少见这东西,但木兰在乡村长大的,也怕这东西?”
屋里的四人都把目光盯向丁文。
呃,瞧我做甚?蛇又不是我喊之即来、呼之即去,不小心游进池塘,还给大家打牙祭。真正说起来还是蛇怕人的,即使它是毒蛇,仍在这样。丁文若无其事地端坐,暗想是不是改天叫桑良他们也伏在一滴泉那儿,捕了那条眼镜蛇,这么香的东西,一吃就会念想。
“小春,你喊人买些雄黄回来,在池塘周围喷喷,也解了那俩人的心病,免得整天疑神疑鬼的。”丁母只能这样打发说。
桑春倒有些不解,同样是姑娘家就是不一样。自家的闺女桑木杼起先也怕,被自己逼着喝下一碗蛇汤,最后还啃起蛇段来,一直喊着好吃呢。孰不知蛇汤也是能滋阴补阳的,比家养的笨鸡还好。
估计这个池塘暂时成桑木兰和林雪芹的禁地。丁文蓦然想起“杯弓蛇影”的典故来,不禁笑起。
“你还笑,快去安顿好你的媳妇。”
丁文觉得母亲好没理由,无奈地起身转悠到自己的宿舍。
四扇窗户全都紧闭着,门也虚掩着。丁文轻推开门,反手掩上,只感屋内闷啊。床上的桑木兰紧包着丝被,睁大眼直瞄向客厅,脸色显得白了些。
“傻妞,蛇好什么好怕的?在泰国的街头,那吹笛弄的女孩大有人在。在那个地方,蛇是神明的象征。”丁文坐到床沿,手摸了桑木兰的额头,感到有些冰。
桑木兰听了,身子还是抖了下,“文陪我一会儿好么?待睡着了就不会后怕。”
丁文将桑木兰挪靠在怀里,轻弹了下她的额头,“别担心,今晚就买来雄黄酒,这一喷就好了。你想想修行千年的白蛇都怕这东西,何况一条五步蛇呢?”
桑木兰眨了眨眼,将轻轻靠在丁文的胸膛,没过多久就呼吸均匀睡去。丁文将她轻放回床上,掩好了丝被,就出了自己的宿舍。
过去看看林丫头吧。丁文打开了育苗室隔壁的那间房门,见桑木杼正斜在床头看书。她要扔下书说话时,却丁文嘘声叫停。
林雪芹似已经睡着了,额头隐现汗迹。丁文用手背轻触了下她的额头,感觉没什么异常,对桑木杼摆摆手出去了。
中午本来打算将空间里的鱼苗放入网箱里,因为这事牵扯了些时间。丁文来到了池塘的小木屋内,从里面锁上了门,便闪入空间中。
瘦水池里的鱼种在追逐,一群饿得慌而又精力过剩的鱼儿们,还真不会安生下来。丁文将前些日子浸泡成团的豆粉,捏碎后洒入瘦水池中。一番争食开始了,那一张张小口毫无掩饰贪吃,抢到了就沉入水。在洒料范围的水面,泛出阵阵的涟渏,如水刚烧开一般。
嘟嘟呢?呃,小家伙蹲在岩石上,似乎对湖边三株荷花很感兴趣。丁文悄然到了它的身旁,顺着嘟嘟的眼光看去,三株荷花。
碧绿的叶子,有大筛篇那么大!出水荷劲又长粗了。那白的花洁白如雪,在青波绿叶之上怒放,如出尘的仙子卓立;那浅红的花如少女双颊的红晕,宛如帘后娇羞的少女;那艳红的多瓣花如红,象雍容华贵的妇人,成熟而有魅力。
三朵荷花竞芳艳,各有千秋,令人不知取舍。丁文抱过嘟嘟坐在湖边,已经很久没在湖边好好地坐坐了。
嘟嘟空间里面倒是干净多了,它舔着丁文的下巴,吼呜吼呜地叫,似在抗议将它扔在这里面两天。
丁文被舔得笑起,“小家伙别动了,等下就带你出去玩儿。”拍了拍嘟嘟的小圆头。
赏花也得有好心境,丁文还得忙着将瘦水池中鱼苗移一部分出空间,顺道看看丹凤的鱼卵孵出仔鱼了没?
圆坛水坑底鱼巢的周围水面,似有细小的东西在浮动,丁文知道那是幼小而虚弱的丹风仔鱼。它们现在还不能离开鱼巢太长时间,游出了一会儿便得回巢。嗯,过些天叫泡泡办桌满月酒,他的这么多鱼宝宝面世,以他鱼痴的个性,没准真的会这样做。
丁文喂了一丁点的豆粉,就开始了搬鱼种,将七万余鱼种移出洪荒空间。
中午阳光正烈,让人感到有些酷热。
嘟嘟一出空间便溜得无影无踪。这家伙……丁文将两鱼箱的苗搬上了池塘边的木筏上,撑往鱼排那边。
水面的荷花还开正欢,但与洪荒空间里的那三株对比,似乎少了一股灵韵。是不是再选些荷花进去呢,反正洪荒湖那么宽广,多栽些也没什么,至少以后多了些莲藕吃,还可以用荷叶蒸饭呢。嗯,荷叶饭,香啦!
丁文这一岔了念头,却将木筏停了下来,不知不觉漂到了荷花丛中,连忙又重新划水掉转方向,去了鱼排那边。
“大头外甥,在放鱼呐?”桑良远远地喊过来。
“放鱼苗。”丁文也远远回道。
桑良让大伙歇一会儿,许是好奇,竟磨蹭地走过来了。
鱼箱沉进水下,可鱼种们却不游出去,还逗留在鱼箱内。丁文只得让它们暂适应一会儿,如果还不自动游出,就只能将它们驱出去。
“鱼苗一指宽了吧?”桑良踏上了鱼排,蹲在丁文身旁问。
丁文点点头,却问起大巷水文之事。
原来,每个月都有大小潮。大潮的时候,退潮退得特别低,以寻常下了十米都有,连大巷都可能微微露底。桑良的话让丁文感到暗喜,丁文觉得不把这个池塘的底细给摸个清楚,心里总不踏实。
“小娘子,最近晚上赶着摸鱼么?有什么货不用往老渡头那边卖,回来人卖给我行了。价格呢,人家多少我也出多少。”
“行啊,我晚上跟他们几个说说。”桑良痛快地答应下来,从兜里摸出烟,分给丁文却他摆手,便自个儿抽了起来。
见一大部分的鱼种游出了鱼箱,丁文只得将鱼箱缓缓拉出水面,就算滞留不出的鱼种也随着水倒进了池中。又打开了另一个鱼箱,如法炮制地投苗。
“大头外甥,你好好地不呆在县城里,怎么跑到这旮旯里。你看整村里除桑老师长得象朵花,其他的好像被海泥抹上了脸,不是粗就是黑。”桑良说起后嘿嘿笑,按他的话讲,男人间不谈女人等于白活了。
“你呀,别让你媳妇听到了,不然今晚回去跪搓板哈,第二天直不起腰干不了活。”丁文反正不论桑良是长辈,有心调侃他。在这个村里,谁不知桑良是怕老婆出了名。
桑良左右瞧了一下,神秘兮兮地对丁文说,“去年有位女的来到咱们村考察,那长得象电视里的潘金莲一样,说多水就有多水,闹得大家直咽口水。”
有人来这里考察过?这倒是想不到的。不过,今晚回去问问大舅就明白。丁文看桑良有贼心没贼胆的模样,重拍了他的肩膀,赶他去干活了。想想在空间里刚喂了饵料,便让鱼种先适应一下水质也好。
丁文下了鱼排,撑着木筏去选些荷花。
“文,那边一朵紫色的。”桑木兰站在旁门内,指向池塘的一个角落。
平常的视线被池边的杂草给拦住了,看不到这株不同颜色的荷花。丁文撑过木筏,小心连根拔起,然后用清洗去根茎上的污泥。
“蓝子好些了么?”
“早好啦,还上了一会儿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