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死人经-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慎为让不会武功的女子和老人躲进去,还剩下三十来人,全都拿起弓箭,准备御敌。
送给“大头神”的武器不少,件件装饰华丽,连箭矢都镀着一层黄金,刀客们拿在手里,都不舍得射出去。
刀剑更是数不胜数,顾慎为挑了几柄剑,没有一柄握着顺手,他有点明白当初张楫说“剑无凡剑”的意思了,这些镶着珠宝的钢片,值得挂在墙上慢慢玩赏,拿来杀人一无是处,它们根本不是剑。
众人握着金灿灿的长弓,紧张地监视着坡下的敌人。
出乎意料,直到凌晨敌人也没有发起进攻,恰恰相反,他们打扫战场,拆掉鹿角栅,将防御工事都移到了山口北面,让出一条通道,显然是想“请”山道中的人向南方逃跑。
另一边,出口的大火已经熄灭,露出守在后面的二百余名匪徒。
顾慎为打算天亮前再次冲关,清奴、孟明适等人却死活不同意,第一次冲关已经把他们吓坏了,如今实力受损,更没胆量冲进敌群,只想躲在土塔里暂享安全。
顾慎为心情焦躁,眼看山口两边的敌人还在陆续增加,多留一时危险就增加一份,他甚至想抛掉所有无关人员,只由杀手们护着上官如逃跑。
顾慎为不用做出这个不得已的选择,倒三儿主动请缨,准备独闯敌营,冲过去向铁山求援,他唯一的要求是能喝上几口壮行酒。
幸存的刀客们随身带着酒囊,倒三儿拿过一只,猛灌数口,大喊一声“看我的”,仰面摔倒,众人吓了一跳,面面相觑,好一会才有人说,“他这是喝醉了。”
顾慎为气得火冒三丈,差点一刀将倒三儿杀了,他这时才明白江承海外号的由来,分明是“三杯就倒”的意思嘛。
不过倒三醉得快醒得也快,不到一柱香的工夫,一骨碌爬起来,没事人一样,从木箱里找出一套银盔银甲穿在身上,手持一只巨大的圆盾,又一次向众人告别,“等我三天,铁山大军一到,宵小落荒而逃。”
三十余人向陡坡以下的敌军齐射,扰乱防卫,那些镀金的箭矢落地之后颇受欢迎,倒三儿大吼一声,纵马冲了下去。
几十双眼睛看着英勇的倒三儿冲进敌阵,如赵子龙进出曹营,然后眼睁睁地看着他陷入重围,又吼了几声,悄无声息了。
这是明刀明枪的对决,杀手们束手无策。
天已大亮,陡坡下面的数十匪徒突然齐声喊道,“只要金鹏堡的人,无关人等速速退去。”
喊了十几遍,坡顶的人都听到了。
孟明适从土塔里探出头来,侧耳倾听,两步蹿到欢奴身前,抓着他的衣襟,两眼冒火,“你骗我,你小子骗我,原来惹麻烦的是你们金鹏堡,跟我孟家没一点关系。”
顾慎为推开孟五公子,淡然说道:“这是离间之计,下去的人都会被杀死。”
孟明适眼珠转来转去,犹疑不决。
偏偏此时,缓坡这边也走出三十来人,同样高声劝降,他们不是匪徒,而是昨晚冲关时落入敌手的俘虏,好几位是孟家的刀客。
孟明适心意已决,举臂高呼,“我投降,孟家的人跟我下山投降,咱们不用陪着金鹏堡的人死在这里。”
顾慎为想不到世上会有如此愚蠢的人,“不要中计,落入敌手你们都会被杀死。”
孟家的人现在都不相信欢奴,刀客们扔下长弓,杂役走出土塔,围着小主人,七嘴八舌地支持投降。
上官如、上官雨时拔出狭刀,直斥孟家的人是叛徒。
顾慎为自知说不服孟明适,只得推出背旗杀手。
背旗杀手沉吟一阵,竟然没有站在欢奴这一边,“我是金鹏堡的人,留下,其他人自己决定吧。”
顾慎为十分惊讶,他原以为金鹏堡杀手都跟铁寒锋差不多,对敌人的阴谋总能一眼看穿,现在才明白就跟刀法有强弱一样,杀手的见识也分高低。
顾慎为劝上官家的两位公子收起刀,“愿意投降的人可以下山,请记住我的话,敌人会把你们全杀光的,这不是普通的抢劫,匪徒们不留活口。”
一名十六岁的少年杀手说话能有几个人在意?孟家的人全都跟着小主人从缓坡下山,清奴泪眼婆娑地望着他们的背影,后悔自己没有早点改换门庭。
非金鹏堡的人只留下一位,方闻是跟在孟家投降者身后走了几步,又转身回到原位,连连摇头叹气,不知是什么意思。
坡顶还剩下十五个人,马匹和骆驼倒是不少,足够一人分两匹了。
坡下敌营中传来喊声,“就是她,女扮男装个子矮的那个,上官家的假小子上官如,那五个年轻的是学徒,都是你们要的人。”
是孟明适,他不仅投降,还要邀功,指着坡顶众人叫嚷着。
上官雨时铁青着脸,射出一支镀金箭,飞到孟五公子身前被一名黑袍女人抓在手里。
“狗叛徒!”上官如气愤地说道。
一名黑袍女人开口了,声音如金属磨擦般刺耳,坡顶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向南走,金鹏堡的人向南走,止步不行者,日落即杀!”
清奴坐倒在地上,喃喃自语,“干嘛要向南走?干嘛要向南走?”
背旗杀手叹了口气,“看来我们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顾慎为摇头,“不,不能向南走,大家准备好,日落之前咱们要冲下去。”
“就这些人?下面可有好几百人。”背旗杀手不敢相信这位少年头领的话。
顾慎为心中其实并无主见,他凭借直觉相信向前冲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把那些财宝都扔出去,匪徒们爱财,让他们哄抢,咱们趁乱突围。”
“要是突不出去呢?”清奴颤声问道,这个时候他也管不了那些礼物了。
“死在里面。”顾慎为说,不明白这么简单的道理怎么还有人不懂。
他不想死,他想报仇,但是杀手训练已经不知不觉地改造了他的思维习惯,把死亡看作随时降临的平常事,练习无名剑谱更是将这一理念推向极致。
清奴不是杀手,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丫环小遂一路上都不怎么说话,危急时刻脑子里灵光一闪,“我被送给‘大头神’了,是不是就不算金鹏堡的人了?”
众人扭头看着她,小遂第一次展显出勇敢坚毅的气质来,毫不畏惧的迎视十几双目光,越寻思越觉得自己说的有理,虽然还没有送到“大头神”手里,但走出金鹏堡她就是铁山的人了,这些杀手眼里只有十公子,谁会费力保护一名侍妾?
顾慎为不打算挽留小遂,她走了反而少一个累赘,他现在只有一个目的,保住上官如的小命,好让自己有机会在未来杀死这位十公子。
可是,不等顾慎为开口,山下的匪徒抢先做出回答。
人头一颗接一颗地被抛上坡顶,四处翻滚,全是孟家的人。
敌人在用金鹏堡的手法向坡顶的人示威。
小遂的脸色由白转红,又由红转变,倒吸一口凉气,倒在方闻是怀里。
“小英雄所言极是,金银开道,趁乱突围,真是一条好计。”方闻是仰头望向陡坡一边,紧紧抱着小遂,一眼不看地上的人头。
顾慎为将人头挨个看了看,“没有孟五公子。”
“真遗憾。”上官如接口道,声音显得很镇定,或许过于镇定了,稍稍暴露了一点心中的恐慌。
顾慎为原以为上官家的子弟会接受更好更严格的杀手训练,现在看来估计得过高了。
这一天过得极其缓慢,山口两边聚集的流匪越来越多,黑袍女人将远近的匪徒不是杀了,就是逼到这里围堵金鹏堡诸人。
坡顶众人悄悄地做准备,清奴与三名杂役顶盔戴甲,不住声地求佛祖保佑,小遂再也不提“身份”的事,可她穿不动沉重的铁甲,方闻是挺身而出,自己套甲骑马,小遂背着一面盾牌坐在后面。
杀手们都是轻装,只拿着圆盾,到了坡下就得扔掉。
中午天最热的时候,冲关开始了。
顾慎为一生做过无数次决定,这绝不是最好的一个,但的确产生了效果。
无数金银珠宝从陡坡滚落,钱币化为漫天飞雨,坡下的匪徒望着这梦境般的场面,突然间抛下弓箭,开始疯抢。
二十余名黑袍女人嘶哑着嗓子呵斥,却根本止不住这些眼睛发红的男人。
事情总有另一面,匪徒们放弃了防卫,可是也将窄窄的山道挤得水泄不通。
冲锋队撞在了人墙上,杀手们跳下马,踩在人背上向外逃蹿,顶盔戴甲的几个人却落入人群中,身上的金盔银甲都成了抢夺的目标。
黑衣女人们亮出闪闪发光的指尖钢刺,围堵逃跑者。
顾慎为早已暗中向五名褐带杀手说明,他们的性命不仅取决于手中的狭刀,还取决十公子上的安危,可是场面很快失控,专心杀人的少年们很难再腾出手来保护其他人。
就连顾慎为本人,也很快失去了保护目标,他最后一眼瞧见上官如时,正看到那名赶驼人跃在十公子头顶,熟练地割掉一名黑袍女的人头颅。
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兵
顾慎为不喜欢这种混杀的场面,早在璧玉南城与孟明适派出的刺客进行巷战时,他就有力不从心之感。
他逃出重围,下定决心今后要弥补这项弱点。
只出来四个人,欢奴、荷女、野马、流花,每个人身上都有伤。
回头望去,赶驼人还在不停地跳跃,每跳一次都能杀死一名敌人,上官如、上官雨时必定在他脚下,被那些抢不到财宝的匪徒包围着。
顾慎为带头冲回去,劈开一条血路,将两位公子救了出来。
两人浑身是血,目光呆板而疯狂,似乎已经杀红了眼,要不是被几名褐带杀手推着,几乎忘了向前奔跑。
七个人全速前进,金银引发的混乱很快就要终结,匪徒们就要骑马追来了。
一马平川的草原成了他们难以逃离的恶梦。
跑出三里路之后,后面的骑匪渐渐赶上,流花弯起长弓,回身一箭射中最前面的敌人,暂缓了追势,可是他只剩下不到十支箭,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十余名黑袍女人兵分两路,绕过逃跑者准备在前面包抄。
赶驼人突然蹿出去,快逾奔马,拦住一名黑袍女人,跃到马背上一刀将她杀了,随后抛掉尸体骑马返回,一把将上官如拉上马,二话不说,加速奔逃。
上官如卒不及防,厉声叫道:“放下我!”奋力挣扎,竟然从马上跳下来,在地上滚了几圈,跑回少年们身边,“我和你们在一起。”
褐带杀手们对十公子的义气有点感动,但也觉得她很傻,没有她,他们逃生的可能性或许更大一点,不过,这种话谁也不会说出口,只有上官雨时边跑边说,“小傻瓜,上马快走,他们要抓的人是你,不是我们。”
上官如双唇紧闭,双眸奇异般地变得更大了,握刀紧跟在上官雨时身边,脸上那种表情顾慎为再熟悉不过,她不会改变主意。
骑马逃跑的最佳时机已经过去了,黑袍女人拦在前面,只需要阻挡一会儿,后面成群的匪徒就能将七人团团包围,武功再高的杀手也冲不出去。
几名少年突然心有灵犀,想到了一处,一起施展轻功冲向黑袍女人,轻功向来是顾慎为的弱项,他留下殿后。
赶驼人已经与黑袍女人们交起手来,不停地从一匹马跃到另一匹马,刀刀见血,黑袍女人们也跟他一样四处跳跃,瞅准时机,用锋利的指尖钢刺在赶驼人身上留下一道道伤口。
少年们加入战团,杀人、抢马,一气呵成,可是赶驼人不再跳跃了,身影消失在马群中。
上官如等人上马奔逃,顾慎为发现自己孤身一人,后面的追兵只想活捉上官如,对一名褐带杀手可不在意,一阵乱箭射来,顾慎为格开几支,还是有一支射中左臂。
“上马。”
有人对他说,顾慎为扔掉狭刀,伸出右手拽着那人的手跳上马背。
是荷女。
顾慎为将臂上的箭矢拔掉,他现在没有狭刀,几乎等于失去了另一条手臂。
耳边风声呼啸,没有被杀死的黑袍女人像硕大的蝙蝠跟随左右,身后的马蹄声如阵阵滚雷。
“六道轮回,杀之不尽。”在这个节骨眼,顾慎为突然没来由地想起金鹏堡六杀殿前的石碑,思绪接着又跳到另一句话上,“杀生者不死。”
“给我刀。”顾慎为叫道,受伤的左臂抱着荷女的腰,右手从她手中抢过狭刀。
两名黑袍女人骑马赶上,倏然跃起,像两只乌鸦扑向马背上的两名少年。
接着,两个女人失去了控制,竟然撞在一起,重重地跌落在地上,显然已经死了。
不管是前面的逃跑者,还是后面的追赶者,没人看清这一瞬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马背上的少年似乎根本没有动过。
“剑法!就是金鹏刀法的原型。”顾慎为贴着荷女的耳边嚷道,他觉得自己的发现如重要,必须马上告诉她。
“什么?”荷女没有马上明白这话中的含义。
“咱们绕了一个圈子,金鹏堡刀法就是从无名剑法中转化来的,只是变得复杂了,咱们一直知道如何提升速度,可是没有运用在剑法上。”
顾慎为与荷女在修习剑法上走的是两条路,但也有许多共通之处,关于如何出剑更快,令敌人避无可避,一直是他们苦思冥想却未能破解的难题之一。
生死一线间,顾慎为突然明白了,无名剑谱掉在往生崖之下绝不是偶然,它与金鹏堡必有极深的渊源,书中所写提升速度的法门,其实正是金鹏刀法的诀窍,只不过更深奥,效果也更好。
当两人将剑法化用在刀法上时极为顺利,已经说明两者之间存在联系,可惜他们的武功见识太少,一直以来竟然没有觉悟到这一点。
刚才顾慎为同时出两刀,杀死了两名敌人,如果手中是轻重合适的宝剑,还会更快。
荷女不语,纵马跑出百余步之后,大声说,“我明白了。”
两名少年悟到了剑法中的重要秘诀之一,却不能帮他们击退身后的追兵。
雪上加霜的是,前面出现了一大队人马。
那队人马大概有数百人,已经列阵排开,旌旗招展,弓矢向天,正要射击。
前面的几名少年停下,不知该如何应对。
“继续冲!”顾慎为叫道,这是唯一的选择,一路上他都坚持前进,已经没有余地改变主意。
四名褐带杀手冲在第一排,上官如、上官雨时紧随其后,如果他们是普通的学武少年,这时就会大喊助威,可这是一群沉默的杀手,只有急促的马蹄声显示出绝不妥协的意志。
对面的拦截者放箭了。
数百支箭矢如蝗虫一般遮天蔽日而来,越过少年们的头顶,落在追赶的匪徒们身上。
“铁山!铁山大旗!”上官雨时叫道,声音兴奋得发颤。
少年们放慢了速度,望着眼前的救兵,茫然失措,如在梦中。
铁山匪帮战阵娴熟,不是草原上临时聚集的流匪所能比拟,铁山大旗的威吓力更是遍布西域,两轮箭射毕,流匪们留下十几具尸,四散奔逃,就是比黑袍女人厉害十倍的人也止不住。
一队队的铁山人马从少年们身边绕过,继续追击残兵,吼声连绵不绝震耳欲聋,可是队形散而不乱,或追或堵或绕或驱,井然有序,顾慎为曾经以为铁山不过是规模更大的匪帮,现在才知道第一印象不准确。
转身望去,残阳如血,上百人的队伍,只有六名少年逃了出来。
接下来的事情,让初离险境的少年们眼花缭乱,好像突然间进入到另一个陌生的世界。
一名铁山头目赶来向金鹏堡十公子请罪,立刻将几人送入帐篷,同时分派人手,向后方的“大头神”传信,抢占前方的山口,挽救幸存者。
是敌人燃起的那场大火救了他们。
大头神早就知道金鹏堡送礼队伍已经出发,所以在两条路上各派出数百人迎接,近路这支队伍的前哨昨晚发现山口处燃起大火,立刻回禀,铁山头目想不到这是金鹏堡遇险,指挥人马小心前进,半路上遇到了逃出来的十公子。
顾慎为一直担心自己坚持前进的选择是错误的,这回总算松了口气,要是还留在山口,救兵日落时分不到,他们就得被迫向南方沙漠转移了。
可是获救纯属偶然,顾慎为也不觉自己有多大功劳了。
好消息不断传来,流匪们惧怕铁山,更怕大头神,虽然人数占优,仍做鸟兽散,将大半财宝与许多俘虏都留了下来。
当天半夜,幸存的俘虏陆续来到营地,清奴跪在小主人面前痛哭失声,小遂面无人色,马上被送到帐篷内休息。
方闻是的表情很难说是害怕还是兴奋,或许他先是害怕,接着又兴奋起来,将顾慎为拉到一边,“你们是铁山的客人,怎么不早说?实话跟你说,我这次游历,最后一个想见的人就是铁山之主,小英雄,帮我引见一下吧,我若是得势,你就是恩主了。”
方闻是两眼放光,顾慎为很不喜欢,他心目中的谋士都是老先生张楫那种样子,心怀天下,却与世无争,“看看吧,我自己也不一定能见着大头神。”
方闻是将这句话看作了同意,郑重地点点头,在没人的地方来回踱步,口中喃喃自语,大概是在演练劝说大头神的言辞。
白驼、背旗杀手、赶驼人都死了,他们深陷重围,反而不如手无寸铁的杂役幸运。
铁山头目只命人追击到山口,他手下兵力不够,不敢追得太远,所以没有发现孟五公子的下落。
三天后,大头神亲自赶到,就在山口处设立主旗,安营扎寨,发誓要杀尽流匪、兵扫大漠,为金鹏旗和铁山旗报仇。
又过了三天,数千名铁山大军围剿了方圆数百里以内的流匪,杀伤大半,活捉了二百余人。
大头神命人在山口处竖起两根几丈高的大旗,一面绣着金鹏,一面绣着黑色铁枪头,就在这两面旗下,俘虏们下跪请罪,然后全部被砍下头颅,尸体围绕两杆大旗堆叠,上面摆放着一层层的人头。
大头神忙着报仇与接待十公子,好多天之后才单独接见了顾慎为。
顾慎为早已将小姐罗宁茶的玉指环托人转交给大头神,他要向大头神传达秘信,借此挑拨铁山与孟家的关系,这才是此行的主要目的。
第一百一十七章 论势
“金鹏堡十公子大战千匪”,这是几天之后,所有人对逃亡过程的唯一口径。
杀手的原则之一是不求虚名,所以他们甘愿做十公子身后默默无闻的杀人工具。
上官如初时还要不厌其烦地向其他人解释,自己并非主要的指挥者,但这只给她带来“谦逊”的名声,最后只得笑而不语,慢慢地坦然接受了这一切,她是上官家的十公子,带领数十名刀客和数量更多的杂役日夜兼行,在山口亲自冲锋陷阵杀敌无数,当她获救时,全身都沾满了鲜血,这一切使她有资格接受铺天而来的赞誉。
她从来、永远不会知道,那名看似不会拿刀的赶驼人会是父亲上官伐亲自指派的高手,他尽忠职守,死在数名黑袍女人手中。
清奴缓过神来,在铁山匪营里广结好友,逢人就讲小主人当年“暗杀”自己时有多完美,击退“数千”流匪又多么镇定多么勇猛,说得激昂慷慨栩栩如生,好像他一直跟在十公子身边杀人似的。
因此,上官如、上官雨时发现自己在营地里极受欢迎,上至“大头神”,下至普通走卒,都把这两位女扮男装的公子当作大英雄和顶尖杀手,她们喜欢这一切,每天从早到晚地参加宴会,与一群粗俗的男人推杯换盏、称兄道弟,觉得不虚此行。
屠杀流匪祭旗的那天晚上,大头神举行盛大的宴会,邀请所有幸存者参加,就连杂役们也被拉到主帐,享受数不尽的美酒大肉,无比惊讶地看着大头神的手下们狂灌滥饮挥拳打架。
褐带杀手们由大头目陪伴,不分男女无论酒量,都得一碗接一碗地喝酒,宴会才进行到一半,四个人全都倒下人事不知,杀手的酒量在营地里传为笑谈。
两位公子倒是酒性豪发,来者不拒,竟然在铁山匪徒面前不落下风,算是给金鹏堡挣回些面子,大头神语不停歇地赞叹,对独步王的羡慕之情溢于言表,“我要是还有一个女儿,打死也要她侍候十公子,当丫环都值得!”
顾慎为彻底醉倒之前,正听到大头神义愤填膺地宣布,大漠流匪竟敢骚扰护送礼品的金鹏堡十公子,铁山颜面何在?他要兴兵讨伐,哪怕是将所有沙子都挖一遍,哪怕仅剩一兵一卒,也要将那群丑陋险恶的黑皮蜥蜴通通杀死,为上官如报仇!
受到鼓动的大小头目们洒酒宣誓,高呼“杀蜥蜴、杀蜥蜴”,差点将帐篷顶也掀翻了。
第二天一大早,顾慎为昏头昏脑地醒过来,对宿醉的感觉十分厌恶。
一名喽罗送早饭,顺便捎来一封信。
信是方闻是写的,寥寥数语,感谢“小英雄”的救命之恩,他要继续赶路,云云。
顾慎为差点将这名穷酸书生忘记了,突然想起还有几句话没问明白,于是出帐借来一匹马,在营门口问明书生的去向,骑马追赶。
方闻是本以为有机会接触到大头神,从此迎来人生的转折点,结果大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