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第一强兵-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纸甲在后世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
    有人把纸甲捧到了天上去,认为纸甲制作简单,又便宜,而且防御力比铁甲还高,是一等一的神兵利器。
    他们还举出了实例,南宋真德秀任泉州知州时,上枢密院的奏折称:“所有本寨军器都稍足备,但水军所需者纸甲。今本寨乃有铁甲百副,今当存留其半,而以五十副就本军换易纸甲。”
    用一百副铁甲换五十具纸甲,如果不是有不为人知的内情,比如这位真大人的脑子有病之类的原因的话,那只能说明,纸甲确实比铁甲强了。
    也有人对这装备不屑一顾,认为这玩意就是古代的贪官们为了从军费中上下其手,拿出来骗钱的名目。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也很符合华夏官僚的作风,更符合世人对‘纸’的认知。
    一捅就破,才是纸的特性,形容什么东西脆弱,也会说是象用纸糊的一样。拿这东西做铠甲,纯属坑爹,别说跟铁甲比,就算是皮甲,也不可能相提并论的。
    纸甲首现于唐朝中后期,风行于宋。以宋朝重文轻武近乎畸形的社会风气中,纸甲确实有可能是文人们吹捧出来的神兵利器,反正他们自己又不用披甲上阵,给武人用的东西,够便宜就行呗,结实不结实?很重要吗?
    因为各种说法繁多,又自相矛盾,王羽不是考古学家,自然也没兴趣追究到底。
    不过,当他得了蔡琰的提示,对蔡侯纸进行改良时,的确已经有了生产纸甲的想法。当时没有付诸实施,一是因为研发刚开始,纸的产量还有限;另外,他对纸甲的具体性能也没什么概念。
    现在,为了抵挡冀州军装备,尤其是远程攻击力方面的优势,他不得不将此事提上了日程。
    在具体制作之前,他先要验证纸甲的可行性。
    “大家都看见了,觉得如何?”校场上,指指面前的三个人形靶子,王羽向一众心腹问道。
    “嗯,似乎有点道理。”贾诩第一个走了上去,他一手捏着下巴,一手在靶子上来回摸索,眼睛亮亮的。
    王羽采用的试验手段是分别用铁甲、皮甲,和一叠厚纸覆盖在稻草人上,然后分别在不同的距离上,用弓箭和强弩分别射击,根据射击的结果来验证这三种甲的防御力。
    结果很有趣。
    三十步的距离上,铁甲可以抵挡普通弓箭手的弓箭射击,却挡不了太史慈这种猛将的弓箭,也抵挡不了强弩;皮甲则什么都挡不住;而那一叠纸却跟铁甲一样,挡住了普通步弓的射击。
    虽然箭矢最终还是射透了那一叠纸,但露出的那一丝锋芒,却远谈不上对纸后面的人造成伤害。
    射击距离不断向远处延伸,五十步、八十步,一百步……最终的结果,铁甲的性能是最好的。在五十步开外,铁甲就可以有效阻挡强弩的杀伤了;八十步之外,只要不是箭矢刚好从甲片缝隙中射进去,铁甲可以硬抗住强弩;百步外,强弩对铁甲的杀伤力近乎于无。
    皮甲的性能要差上很多,在百步以内,连削弱步弓的杀伤都做不到,更别提杀伤力强出数倍的强弩了。
    而那叠厚纸,也就是纸甲的性能则大出众人预料。其防御力虽不如铁甲,但表现出来的性能却远远胜过了皮甲,就算跟铁甲相比,也差不了太多。
    如果再考虑到造价和工期,纸甲一下就把铁甲给比下去了,纸和铁能是一个价钱吗?
    “这纸到底有何特异?居然跟铁甲一样好用?要是真能造出来,那还要铁甲干嘛啊?”太史慈也觉得很新奇,做武将的,谁都知道盔甲是好东西。
    如王羽、孙坚这样喜欢身先士卒的主将,为什么能一直活蹦乱跳的呢?武艺高是一方面,他们身上的甲好,是很关键的因素。
    徐晃的那支重步兵就是最好的明证,他们手里的斩马剑犀利,身上的甲坚固,只要体力充足,就能一直冲杀下去,无往而不利。谁都知道徐晃的重步兵为什么厉害,可却没几个诸侯能复制,不是眼光不行,只是大家都没钱,打造不起这么多盔甲罢了。
    想到全军都武装上这种跟铁甲差不多的纸甲,那种甲士如林的场景,太史慈一下激动起来,哈哈大笑:“这下袁绍要完蛋了,看他还拿什么跟咱们比,砸锅卖铁,他也拿不出上万铁甲来啊。”
    其他人也都围上来了,糜竺比太史慈还要更激动,太史慈想到的只是战场上的事,糜竺想的可比太史慈远多了。
    虽然他在王羽面前说的很有信心,但实际上,青州纸的推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现在毕竟是乱世,徐州动荡不安的局势,使得士子们对文事方面的关注大减,眼下纸用量最大的,反而是青州本身,靠的是书院和刺史府。
    有这种独家且潜力巨大的商品在手,却卖不出去,对糜竺这个豪商来说,算得上是精神和实质的双重打击了。
    现在就不要紧了,用纸造甲,造价虽然远逊于铁甲,但对纸的用量一定小不了。自己要考虑的不是做出来的纸往哪儿卖,而是能不能造出足够的纸来满足需要!
    要知道,现在可是乱世,青州更是激战的漩涡之一,要打仗,盔甲的用量还能少得了吗?这就是源源不断的销路啊!
    如果再想得远一点,等到纸甲不再为青州独家所有,普及开来,那……“哥,大哥?”兄弟糜芳的叫声将糜竺从遐想中唤醒,急抬头时,正好和王羽似笑非笑的眼神对视了一眼,他有些慌乱,只觉那双犀利的眼睛似乎看破了他的想法一般。
    “哦,主公,竺……”
    “子仲先生,几位……”王羽没理会糜竺那点小心思,他温和的向糜竺和糜家的那几位工匠笑了笑,问道:“对纸甲的制造,可有何想法?”
    在场的工匠有裁缝,有木匠,还有手工艺方面专精的,就是没有造纸的。他们本来也都在奇怪,造纸甲,和自己这些人有什么关系,但看过演示之后,大家都有点明白了。
    “以小老儿之见,”先说话的是那个裁缝,“这纸甲跟布甲其实差不多,如果把绸布多叠几层,其实也能挡箭。可若是遇上刀砍枪刺,可能就……”
    “连强弩都能挡,却挡不住刀砍枪刺?”太史慈大奇,插嘴打断了裁缝的话。
    “太史将军莫怪,小老儿也是猜的……”老裁缝身子往后一缩,显然听说过太史慈的凶名。
    王羽笑着递过把短刀:“试试不就知道了。”
    太史慈接过刀,当即便试验起来,几刀下去,他就窥出其中的门道了:“这是……”
    “这纸甲没你想象的那么厉害,不过,应个急应该没问题了。”
    在提出设想前,王羽就已经试验过了,并且有了结论。纸甲的防御力,主要在于纸可以吸纳冲击力,起到缓冲的作用。
    比如用锥子扎一本厚书,如果用力猛刺,力气小的人未必能一下刺透。而同样的一个人,若是用锥子顶着书本刺,迟早能刺破。
    纸甲的原理正是如此。
    在对远程攻击的防御上,纸甲有接近铁甲的防御力,如果近战,纸甲比皮甲也强不了多少。所以,此物的评价才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这东西的应用,本来就是有局限性的。
    “具体制作就有劳几位了,先做个样品出来,然后大家再一起研究,看看有没有进一步改进的余地,集思广益么。”
    (未完待续)


二八八章 机不可失
    邺城,车骑将军府中一扫连日来的阴霾,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欢声笑语。
    “哈哈,天下无敌?嘿,小贼就是小贼,不过如此,不过是有几分蛮勇罢了,主公略施小计,就逼得他左支右拙了。”
    “王公节就是个眼皮子浅的,他的儿子,又能有什么眼光,在洛阳时?主公顾全大局,不与他计较,让他强取豪夺的得意了些时日,现在治理一州之地,他不原形毕露才怪呢!连用纸造甲的主意都敢打,他这还真是……啧啧,让人大开眼界啊!”
    “想必也是被逼急了,急病乱投医吧?或者以为他青州铁板一块,消息传不出来?”
    “嗯,自以为是,这倒像是小贼的作风。”
    此刻,一场盛大的宴席正在召开之中,名义上是为了月前在界桥的大捷庆功,实际上,却是从青州传来的最新情报,引得袁绍大喜,众人也长长的吐了口气。
    王羽试图用纸造甲,来完善武备。很显然,这是他被逼到穷途末路的无奈之举。
    眼下,徐州内乱,琅琊的臧霸等人听从了许攸的劝说,摆出了蠢蠢欲动的架势。为了防止后院失火,王羽不得不分出数千精锐到北海驻守,然后再遣一支兵马南下与徐州接壤的费县,威胁琅琊泰山贼侧翼的同时,也便于对徐州有可能发生的变乱及时做出反应。
    如此一来,平原的战事若起,青州方面能在第一时间投入战场的部队,就只剩了徐晃这一部,就算于禁从北海疾行来增援,也是远水不解近渴了。
    在冀州而言,形势豁然为之开朗。
    接下来要做的只剩一件事了,待部队休整完毕之后,尽快展开对平原的攻势,无论将公孙瓒打败还是赶走,形势都变得极为有利。
    夺取平原,切断幽州和青州的联系,然后就可以从容选择,是和兖州的刘岱、曹操一起攻打青州,还是先解决公孙瓒这个后顾之忧了。
    无论怎么选,对冀州都是相当有利的。
    当然,对此刻的袁绍来说,最令他高兴的还是王羽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本来气势十足的一着妙棋,在袁绍的计略下,变成了自陷死地的一招,还有比这更令他高兴的事吗?
    趁着袁绍高兴,幕僚们也是谀辞如潮。有人对王羽冷嘲热讽,嬉笑怒骂;有人赞叹袁绍的智计和大局观;也有人夸耀袁绍的武功,为月前的大胜歌功颂德。
    这些人无不是才高八斗,口才高绝之辈,最擅长的就是这道道,一通吹捧下来,别说那些打酱油,就算知情如袁绍,也是满面醺然,不饮自醉了。
    看着这宾朋满座,峨冠如云,乐也融融的景象,袁绍仿佛回到了过去,回到了袁阀最鼎盛的时期;又仿佛看到了未来,那个比四世三公的袁阀更辉煌的未来。
    “诸君,请胜饮此杯。”他高高举起酒樽,满面红光,哪还有一丝气急败坏,惶恐不安的样子?
    袁绍确实没必要不安,他已经吸取了前次的教训,他不会再随便以身犯险了。没有自己这个目标,王羽在战场上的蛮勇就无从发挥,正面作战……哈,那小贼被逼的都在搞纸甲这种噱头了,不是穷途末路了又能是什么?
    想想也是,一口气安置了几十万流民,就算王家有些积累,在洛阳又强取豪夺了一定的资本,也是杯水车薪啊!要不是他将那个东海糜家骗上了贼船,恐怕连今年秋收都撑不到。
    “为主公贺,为天下贺!”众人齐齐举觞相应,气氛越发的热烈了。
    “虽然形势大好,但主公亦不可大意。”待气氛稍微冷却一些,郭图上前提醒道:“这纸甲之事固然荒谬,不过,青州和徐州联手,正在盐的生产买卖上做文章,此事亦不得不虑。短时间内还无妨,若是给他把这门生意一直做下去,恐怕……”
    “嗯。”袁绍脸上微沉。倒是没有动怒。
    早先针对幽州、青州缺少钱粮的弱点,他听从了许攸的谏言,联合刘岱囤粮,使得中原的粮价在本来就很高的水准上,又大幅度的上涨了一截。
    这招逼得公孙瓒不得不尽早决战,但对青州的影响却没有想象中大。袁绍最初以为,王羽是借了东海糜家之助,这样的豪商,如果不计代价,资助一方诸侯并不是很夸张的事。
    结果现在看看,王羽的确借了糜家的助力,但和袁绍所知的却全然不同,前两者竟然合伙做起了生意,看起来还很有章法的样子。
    “主公,大军在信都已经休整了一个月了,不如下令让大军开拔,对平原的幽州军形成压迫,将开战的主动权掌控在手中。”郭图很清楚劝谏的尺度,他知道如何在不惹怒袁绍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意见。
    “嗯,此言倒也不差。”袁绍的语气里多了几分热度,他点了点头,问道“公则以为,以何人为主将为佳?”
    “牙门将军麹义如何?”郭图小心翼翼的提出了建议,匆匆一瞥间发觉袁绍神情有意,他连忙劝谏道:“主公当之,即便以高祖之贤,尚免不了任用樊哙、英布之流,麹将军毕竟是边陲之地出身,虽欠了礼数,但对主公的威德还是甚为敬服的。”
    “公则说的甚是。”被郭图当众戳破了心事,袁绍不但不觉得尴尬,反而觉得心里一亮。
    郭图打的这个比方,极合他的心意,如今的袁阀,想要再进一步,光做权臣是不够的,必须得再上层楼。此外,用麹义比樊哙也很贴切,其实,袁绍的心胸还没小到有人失礼,就敬而远之的地步,他主要是担心,担心麹义不甘做樊哙,而是做韩信。
    郭图的话提示了他,麹义跟冀州各派系都没什么关系,又是个见人就得罪的脾气,这样的人,确实没有太大威胁,只要不让他掌兵的时间太长就可以了。
    此节一想通,袁绍的思路就彻底打开了。
    他自己肯定不会再去战场上面对王羽了,原本打算让沮授和麹义配合着出战,但又担心麹义无谋,被沮授控制住了。沮授有谋略,在冀州的人脉也广,让他掌控兵权的风险非常大。
    现在就容易了,把沮授调回来,派遣审配、逢纪去给麹义当参军就行了。这样一来,既可以掌控大军情况,又可以让审配、逢纪互相制衡,自己即便不亲自出马,也不会有兵权旁落的烦恼了。
    “令公与回邺城,督办粮草,发送援军,诸位与之配合,定要在七月之前发动攻势。”
    “遵令!”
    轰然应诺声中,袁绍再次举起了酒樽。
    天罗地网已经撒下,公孙瓒和王羽那两个桀骜的家伙想必很快就会意识到自己的处境,真想看看他们的脸色啊!特别是公孙瓒,前有大军压境,后面却传来了盟友打算用纸甲糊弄他的消息,哈哈,他的脸色一定很精彩。
    哼哼,这就是不识进退者的下场!
    ……平原。
    公孙瓒、刘备以及幽州众将对坐无言,气氛异常凝重。
    早在几天前,就有风声说:为了接下来的大战做准备,王羽准备给幽州军提供大量铠甲,结果还没等幽州众将乐呵一下,紧接着又有传言说:王羽提供的铠甲是假的,都是纸做的。
    汉朝的纸应用范围不广,但却也是众所周知的东西,拿这玩意做的甲,能用?
    要是换在界桥之战前,严纲、单经还在的时候,早就有人拍案而起,叫嚣着去青州问个清楚了,幽州众将中,多有性烈如火的,眼里哪里揉得进这种沙子?
    饶是如此,眼下的平原气氛也很糟糕。
    公孙瓒之所以没回幽州,在平原驻防,就是因为要和王羽并肩作战,为此,王羽承诺会尽量提供补给。
    幽州众将不是不识大体的人,他们不会贸然提出几千具铁甲、马铠这种非分的要求,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他们要的,不过是粮食、草料这些东西罢了。
    结果,王羽不知出于什么心思,突然说要提供铠甲——纸做的那种,这不是耍人玩么?没这个能力你就不要说,说了就要负责,不知道这种反复无常的举动会伤害大军的士气吗?
    所以,幽州众将的心情都很差,只是碍于主公的颜面,这才没人立刻提出要回转幽州。
    公孙瓒也很为难,他也不明白王羽搞这么一出到底是为啥。
    虚张声势吧?那你就不要走漏消息,到时候吓袁军一跳,趁机做点什么倒也不错。可消息走漏成这样,还有虚张声势的可能吗?
    钱粮不足?说一声就是了,自己又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勒几个月肚皮,等到秋收的耐心还是有的,何必搞这种乌龙呢?
    不然,就是干脆耍着自己玩?不,不可能,鹏举贤弟不是那么无聊的人。
    一个个猜想都被他自己否定了,可公孙瓒也想不出要怎么安抚众将,麹义的大军已经离开了信都,到了清河郡边境的绎幕城,随时都可能发动进攻。现在军中的士气被搞得如此低落,这仗还怎么打啊?
    “也许,此事就是鹏举贤弟和某开了个玩笑……”公孙瓒觉得自己的话干巴巴的,一点说服力都没有,从众将的神情中看来,这个猜想似乎也没错。
    于是,他的头更疼了。
    “报……启禀主公,历城来了一队信使,随行带了几十辆大车,送铠甲来了!”
    通报的话音刚落,幽州众将一下就炸了,他们挥舞着手臂,脸红脖子粗的嚷嚷成了一片,汹涌的声浪,几乎把屋顶都要掀开了。
    “还有完没完,真把咱们当傻子耍啊!”
    “是可忍孰不可忍,主公,王将军分明没把您看在眼里啊!”
    “走吧!不在这里帮他们挡敌人了,让他们自己抵挡袁绍的大军好了,就用那些纸做的铠甲!”
    “对,咱们走!”
    公孙瓒的脸色越来越差,最后,看这些人闹得不成样子,他终于怒了。
    “都给我住口!”他在军中的威望还是很重的,咆哮声一出,群情激奋的众将立刻就哑火了。
    “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主公?若是有,就老老实实的坐着,没人把你当哑巴,又或者你们觉得某已经老糊涂了,辨不清是非了?若是没有,那瓒也不留难,这汪浅水养不起你这蛟龙,请尽早另谋去处,也免得瓒耽误了各位的前程。”
    说着,他犀利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视而过,众将都低下头,不敢与他对视。
    “没话说了?”公孙瓒冷哼着一挥手:“那就看看去。”
    “啊?”众皆茫然。
    “鹏举贤弟既然大费周章的把东西送来了,总不会是真要消遣某的,总该有些说法才是。”这一闹腾,公孙瓒想通了,这里面说不定真有什么门道呢。
    幽州军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军队,他既然做了决断,其他人也没什么可说的,就看看去呗,反正也不耽误什么。
    在亲卫的引领下,众人离开大厅,直奔后院的小校场而去。
    来送货的是个胖子,笑眯眯的看似和气,眯起眼的时候,却能看到其中的一丝精芒。
    “公孙将军,东西就在车上,不过,我家主公的意思,在接战之前,最好不要走漏了风声……”
    “哈哈!”胖子的话被一阵笑声给打断了,众将笑得前仰后合:“走漏风声?走漏风声的不是咱们吧?有这心思,早干嘛去了?”
    公孙瓒沉声断喝:“让无关人等都下去!”
    笑声顿止,众将互相看看,都不敢忤逆公孙瓒的意思。待闲杂人等退下,周围拉起了警戒圈之后,公孙瓒的目光又转到了胖子身上,后者会意,将大车上盖着的厚布拉开一角,一抖手,彻底掀了开来。
    “天……”
    下一刻,众将脸上的讪笑一扫而空,代之的是极度的震撼。
    (未完待续)


二八九章 再兴兵戈
    车马粼粼,烽烟四起,一支数万人的大军正南向而行。
    袁绍比公孙瓒更喜欢摆排场,但此次出兵,他却也没搞什么噱头。一来他自己留守后方,不是亲征,没必要注重场面;更重要的是,两军早就进入交战状态了,互相出兵攻伐本是常有的事,也没必要搞那么多花哨。
    若是有可能,袁绍和冀州众将巴不得大军无声无息的出现在平原城下,打公孙瓒个措手不及呢。不过,那是不可能的,就算是遭受重创之后,幽州的游骑也是天下一等一的强兵,想突袭幽州军,堪称难比登天。
    所以,得到袁绍的将令后,麹义也不打算玩什么花样,中规中矩的展开全军推进。前中后三军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每前进五十里,便设下一个营寨,作为策应,同时起到保护粮道的作用。
    这样稳扎稳打的策略,看起来不怎么样,但却相当克制来去如风的轻骑战法,从广川到绎幕的路上,前前后后有十几支轻骑在大军周围游荡,有的试图中途骚扰,有的试图报仇后路,可除了往返报信的之外,都没能得逞。
    不过,麹义的做法,却惹得他的副将,以及随军参军们大是腹诽。
    “在主公面前像个拼命三郎似的,独掌一军却是这般光景。从广川到平原,统共二三百里路程,这叫他生生走了快十天,乌龟爬的都比他快!”
    淳于琼骑在马上,走在并行的两辆马车中间,斜眼看着将旗,骂骂咧咧的说道:“我看呐,在主公面前,他就是装的!”
    他对麹义不爽的理由很多,诸如:后者恶劣的性格,卑贱的出身,糟糕的人际关系,等等。让他最不爽的就是界桥之战前后,两人天差地别一般的表现。
    说实在的,对于那场战役,他一直都怀着很期待的心情。他不希望袁绍一败涂地,但却很愿意看到王羽大发神威,打得冀州众将满地找牙。这对他没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却可以极大的缓解他的窘迫。
    气焰嚣张,不可一世的颜良败了,挟大胜之势的五千精骑被王鹏举的一千轻骑打了个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名声煊赫,用兵精湛的张颌也败了,装备精良,花费更在颜良的五千轻骑之上的大戟士,先是被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