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第一强兵-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凭山南顾,指点江山,这等气魄,当然是需要众多龙套来凑趣捧场的,郭图等人本来也有此意,却没想到有那擅长破坏气氛的人动作更快。
    “主公莫非有意攻城?”将袁绍带回到现实的,是一个忧心忡忡的声音。
    “嗯?”好在兴致被搅也不是一两次了,袁绍多少有些习惯。他从鼻腔里发出一个重音,并不答话,因为他知道,有人会帮他应付这个没有眼色的牛脾气。
    “不克此二城,如何进取青州?追击王贼?”逢纪率先反问道,与沮授争风的意义,不仅出于个人原因,对派系之争也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
    攻城的目的有很多种,有的以占领为目的,更多的却是确保安全。放着两座屯兵逾万的城池在后路上,谁敢继续进兵。
    “元图所言不差,”沮授摇摇头,表示无意争风头,只是忧心忡忡道:“不过,青州军有备而战,城中的防御措施想必已布置万全,我军攻城,说不定才是正中了王羽的下怀啊。”
    “公与还是认为王羽回兵,是故意诱敌,而非青州有变?”郭图突然冷笑一声,不无讥嘲的说道:“既然如此,公与当日为何又力主议和,让王小贼有了脱逃的余裕?”
    沮授反驳道:“王羽议和,的确是有诚意的,他率军撤退,不正是将清河拱手让出来了吗?”
    “那是他故意的,他就是要借此宣扬自己的名声,逼迫主公不得不自毁臂助,其心歹毒,唯可诛之!”
    “对,王贼极擅造势渔利,就是想利用主公的宅心仁厚,偏偏有些人不知好歹,为其所蛊惑,屡屡给自己人拆台!”
    “你们血口喷人!感情不是你们的家乡,就可以任人糟蹋吗?那些胡人在广平做了什么,你们没有眼去看吗?现在还好意思说……”
    尽管袁绍通过权术,平衡了冀州内部的冲突,但矛盾既然产生了,就很难消除。想消除也不是做不到,袁绍最擅长的就是权谋,可那需要时间,不是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能解决得了的。
    “好了,不要吵了!”眼见纷乱又起,袁绍勃然大怒,先是大喝一声止住众人,然后看向沮授:“现在进兵之议已决,公与,你只说为今之计,不攻城又要如何进取青州?”
    沮授心中暗叹,强打精神道:“青州军已于三日前全面南渡,渡河后,更是广布游骑,截杀哨探,因此我军对其动向一无所知。贸然攻城,若其果然设下诱敌之计,在我军兵疲将乏之际,杀个回马枪,大军岂不危矣?”
    顿了顿,见袁绍脸色稍雯,应该是把话听进去了,沮授心中略略松了口气,继续道:“为今之计,还是以稳求胜的好,对平原、高唐二城,暂且围而不攻,广遣精兵强将,向河南探索,待两路偏师前来汇合。届时大可以偏师围城,保持粮道畅通,主力大军渡河,直取历城,逼迫青州军前来决战。”
    历城是青州西北门户,王羽在此经营已久,遣心腹大将徐晃在此屯驻近年,至为紧要。历城若失,冀州军就可以沿着济水一路向东,沿途攻打济南治所东平陵,乐安治所高苑,最后直指青州中心的临淄城。
    保持主力的完整,直指敌军要害,全面发挥兵力上的优势,这就是沮授的应对之策。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惊艳,却也没有什么明显的破绽。
    袁绍沉吟不答。
    以他本心,当然不喜欢这种步步为营,谨小慎微的策略。特别是沮授提出,要遣精兵强将做斥候,无疑就是想动用文丑的骑兵和青州打一场斥候战。
    那可不是什么划算的买卖,冀州的骑兵,在单兵素质上,还是比白马义从出身的青州骑兵差不少,人数上虽占了上风,却是在对方的地盘上作战,凶险得很。
    还有文丑,此人也是个勇力超过脑力的,要是一不小心,也步了颜良的后尘,冀州的骑兵编制就彻底消失了。王羽擅用骑兵,天下闻名,没有骑兵对抗,后面的仗要怎么打?
    不过,他也知道,沮授的计策是最稳妥的。吃了王羽这么多亏,他不得不将名门出身的傲气稍稍收敛一二,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应对了。
    许攸察言观色,知道袁绍意存不甘,于是,缓缓开口道:“可是,公与,你这策略倒是够稳妥了,可你有没有想过,若王羽仓促回师,果然是为了应对琅琊的威胁呢?若是我军迟迟不进,臧宣高孤军作战,被王羽所趁,兵败或退却,岂不是错失了战机?”
    这就是这个时代分进合击的烦恼了,联系不上,配合稍有差池,就会使得某一方陷入孤军作战的窘境。臧霸是反青州联盟的一个重要棋子,也是目前仅存的一枚可用棋子,一旦错失机会,使其被王羽消灭,冀州军想打青州,就只能硬碰硬了。
    此言一出,袁绍神情果然一动。
    沮授心中再叹一声,祭出了最后一张王牌:“主公勿忧,虽然琅琊路遥,消息通传不便,但曹将军对此早有布置。其麾下的军师戏志才,已于十日前,轻车简从的抵达开阳,臧霸有勇,又有志才之谋,必不会轻易为王羽所趁,主公大可安心。”
    “曹操?”
    众谋士面面相觑,没想到败走的曹操,居然还留下了这么个后手。那戏志才早先名声不显,可入了曹营之后,却屡建奇功,锋芒毕露,有此人相助,足可抵得上万人雄狮,臧霸那边,确实不需要太过担忧。
    就在这时,远处一骑快马狂奔而来,直驱山下。
    袁绍连忙让人探问,不多时,亲卫回报,却是张杨快马送来的急报。袁绍惊疑交集,却也不敢怠慢,连忙命人将信使带上来,详加问询。
    结果,看过急报,他顿时脸色剧变,将书信往地上重重一抛,恨恨的一跺脚,口中大骂:“岂有此理,张稚叔无能,连累于孤,真是气煞我也!”
    众幕僚都是大吃一惊,沮授不避嫌疑,弯腰拾起书信,众人纷纷聚了过去,一看之下,顿时也是齐齐的倒抽了一口冷气。
    一惊之后,众人又是心情各异起来。
    郭图等人看着沮授,多少有些幸灾乐祸。
    求稳?现在抓瞎了吧?张杨都哭着喊着求援了,怎么可能还会前来汇合?速战速决才是正理。
    沮授哪里顾得上理会这些家伙,他心里也是一团乱麻。还没等他理出个头绪,只见得高唐城下也是一阵大乱,唬得他好悬一口气噎在嗓子里。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又是怎么了?
    (未完待续)


三七六章 提前决战
    历城。
    “有点棘手了……”王羽摸着下巴,站在舆图前,愁容满面。
    “的确很麻烦……”贾诩站在他身边,也捏着下巴,圆脸上的神情一般的愁苦。
    “主公,文和,你们这是……”田丰看得一头雾水,如果不是他刚刚才看过太史慈的信,他准会以为太史慈吃了一场大败仗。
    可实际上,形势明明就很好嘛!
    区区三百骑兵,居然歼灭了十倍于己的敌军,硬生生的将一路大军给挡在路上,甚至还有进一步扩大战果的可能,这样的大捷,还有什么可质疑的?
    此外,还必须看到,这一战的非凡意义。
    早在田丰初至青州,和王羽就青州的未来展开对话,以此来决定去留的时候,就曾听王羽隐约提及民兵建设的观念。
    这观念倒不怎么新鲜,远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差不多的例子,当时赵国抵御北方匈奴的侵略,靠的就是李牧的铁骑与边民的配合。
    边民是防守的主力,通过种种措施,延误侵略者进攻的速度,藏匿粮草物资,集结人力,达成坚壁清野的目的同时,做好反击的准备。
    李牧的铁骑是反击的主力,在警讯出现后,赵国精骑即刻整军出发,根据前方的情报,直接向敌军后路迂回,然后反向进击。
    边民就像是海绵,战力不强,一压就扁,可在被压扁的过程中,却用最小的代价消耗了侵略者的锐气。铁骑就像是铁锥,趁着敌人不备,绕到背后,顺着海绵被压出来的坑洞,一锥子扎下去,直接把侵略者伸进去的手扎得千疮百孔,血流成河。
    田丰是巨鹿人,巨鹿正是故赵之地,他对赵国的历史颇有研究,王羽提出的这个理念,一下就打动了他。就此,他和王羽探讨过很多次,要不是青州目前的主题还是以恢复生产为主,也没有合适的人选,他可能早就迫不及待的开始推行了。
    太史慈那三百骑兵,本来只是用来骚扰的,谁想到,却来了个无心插柳。
    别人从那几场战斗中,看到的可能只是太史慈的勇武或智谋,可田丰却看到,军民联合作战的模式已然成型,接下来,只要复制过来就可以了。
    万事开头难,有了个好开头,还怕施行起来不顺利吗?
    战略、战术上双赢的大好事,真不知这二位有啥好发愁的。
    “元皓啊,你是只见其一,未知其可啊。”王羽叹了口气,在舆图上点了点,正点在东武城和绎幕之间:“兵民联合作战的战法,只适用于保卫领土,而这一代,却是名副其实的敌占区,我军根本无法提供有效支援,这场大捷后面,隐藏着的,是莫大的危机啊。”
    “哦?”田丰认真的想了想,一时却不得要领:“敢问主公,其间有何差别?”
    “嗯,怎么说呢?”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王羽看向贾诩,想让后者帮忙,可老狐狸才没那么积极呢,王羽看到的是一副朝闻道夕可死的虔诚模样,让他顿时为之气结。
    “简单来说的话,就是目的不一样。”这一气,倒气出词儿了。
    “目的?”田丰重复了一遍关键字,显然觉得很新鲜。
    “在本土施行军民联合的作战,目的是为了疲敌、弱敌,变相的起到坚壁清野的作用,为主力集结或者调动赢得时间。在这个原则下,一定程度的牺牲是值得付出的,为了保卫家园,百姓的牺牲也很有意义。待将来,平定天下的战事彻底展开,此策就会对稳固后方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就像当年的李牧那样。”
    王羽侃侃而谈,对全民战争这个论题,这个时代没有人比他更有发言权,他所总结的,是超出两千年的理论和经验。尽管他一直拿李牧这个前例说事儿,但他相信,就算李牧再世,也不可能在这方面比他理解得更深刻。
    “而敌后作战,目的虽然同样也是为了疲敌,可主要还是以骚扰、牵制为主。联合百姓作战也不是不行,可问题是,百姓毕竟不是军队,正面作战能力有限,又有搬不走的家园为牵挂,如果联合作战无法形成一锤定音的效果,敌军再有增援赶到,那就麻烦了……”
    这才是王羽真正担忧的,所谓的人民战争,不是万能的,也改变不了局部的敌我强弱对比。如果敌人发动疯狂的报复行动,参与联合作战的百姓势必遭受重大损失,屠城,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什么新鲜事。
    田丰的脸色也变了,本土作战和敌后作战的确不一样,本土作战相当于以空间换时间,坚守待援,敌后作战则是以弱对强,赢一百场也未必能取得最终胜利,只要输一场,前面的努力就算是白费了。
    最有可能发生的状况,就是袁绍果断增援张杨,形成夹击之势,并且发动全面屠杀。这样一来,太史慈就没多少回旋的余地了。
    抛弃刚刚并肩作战的百姓?这种事他恐怕是做不出来的。而迎战的话,他的兵力太少,轻骑兵的攻坚和防御的能力都相当有限,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想到这里,田丰吓出了一身冷汗,慌不择言道:“难道不能效法当年的张角么?”
    此战之中,裴元绍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因此田丰才有了这方面的联想。
    “怕是不行。”贾诩叹息着答道:“张角流动作战,靠的是以中坚挟裹盲从,清河之民若肯随军南下,又何须等到现在?他们之所以被轻易发动起来,是因为他们坚信,主公很快会打回去,保住他们的家园,可现在……唉!”
    说着,他看向王羽,等着后者象平时一样,从容自若的拿个主意出来。
    王羽感受到了贾诩的注视,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依照王羽最初的构想,太史慈应该穿插到张杨军的背后,利用青州军良好的民间基础取得情报和补给,利用轻骑的机动力,钉在冀州军的背后,给予其连续不断的打击,让袁绍分兵救援也不是,放着不管同样不行,进退两难。
    除此之外,太史慈还有另外的使命,也就是王羽命令裴元绍随行的用意所在。
    谁想到,这家伙积极主动的过了头,竟然打出了一片敌后根据地!
    这可要命了,面对尊奉人道主义的敌人,游击战是个宝;面对会对民众举起屠刀的凶残敌人,游击战那就是个渣。
    游击一次消灭的敌人,恐怕连在敌人报复中丧命的百姓的十分之一都到不了,除非铁了心用百姓的命来换取战绩,否则根本就没用。
    亏太史慈还在信中说什么自己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呢,都是扯淡,明明自己根本就没这个打算好不好?
    可若是设身处地的想想,太史慈刚到地方,就遇上那种事,就算换了自己,做法恐怕也不会有多大不同吧?
    只能说是天意弄人了。
    王羽再叹一口气,转向贾诩问道:“琅琊有何动静?”
    “先前一直在蠢蠢欲动,日前似乎收到了我军南渡的消息,又偃旗息鼓了,此外,还有个未经证实的消息……”贾诩对王羽的问题并不意外,但说起最后那个消息的时候,却显得很是迟疑。
    王羽剑眉一轩:“什么消息?”
    “臧霸身边多了个军师,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就是戏志才……”
    臧霸也是泰山人,他身边的人也泰半都是泰山和青州人,仗着这个便利,他在青州的情报网,是诸侯当中最有效率的。而反过来也是一样,青州对琅琊的情报,掌握的也很详细。
    总有那么些人会摇摆不定,两面下注。
    “又是他?阴魂不散的家伙。”王羽一阵头疼。
    徐庶在徐州打开了局面,本有希望解决这个麻烦。但对方见机极快,发现孙策的异动之后,立刻就跑了,倒让孙策不费一兵一卒的占领了彭城,白白捡了个大便宜。本以濮阳有变,他会回去曹操身边帮忙,却不想此人竟然又跑到琅琊去了。
    这么说来,曹操已经解决了刘岱,至少是控制住了局面吗?
    “主公,莫非救子义的办法,是……”话题变了,但田丰很清楚,主公不是在转移话题,突然问起琅琊的目的,无非是确认青州后路的威胁。
    退兵,固然是为了诱敌,但也同样有各个击破,先解决臧霸的意思。不过,诱出一个臧霸不难,可想要偏过戏志才这种老谋深算的家伙,就没那么容易了。
    真要斗法,势必耗时良久,而青州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一旦袁绍下定决心,派遣重兵围剿,青州怕是就要损失一员大将了。
    王羽点点头,沉声说道:“只能提前决战了。”
    “可是……”
    “我军的布置没有完成,袁绍同样也没有,现在发动,和等待时机后再发动,不会有多大区别。何况,子义现在虽陷险地,但又何尝不是牵制了敌军大量兵力呢?”
    王羽一摆手,打断田丰,随即郑重其事的说道:“元皓,青州,就交给你和元直了。清河百姓能做到的事,我青州百姓没道理做不到,你觉得呢?”
    田丰敛身一礼,郑重答道:“丰敢不效命。”
    (未完待续)


三七七章 子系中山狼
    虽然不知道王羽决心已下,一场宏大的决战迫在眉睫,可沮授的心情一样很焦虑。
    此刻,他正站在高唐城下,苦口婆心的向袁绍劝谏着,宽慰着,生怕对方一时冲动,喝令大军攻城。
    虽然很多细节还值得推敲,但沮授对王羽的整体策略已经很清楚了。
    先诱敌,拉长冀州军的战线;然后,以平原、高唐二城连同大河,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主力则在南岸游走,根据冀州军具体的动向,采取进一步的战略。
    对了,刚才又收到了张杨的求援,很显然,在正面防御,伺机而动之余,王羽还部署了敌后骚扰,而且骚扰的效果还很不错。
    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实现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同时,避免了混合军队的种种弊病。
    幽州步卒的战力还是不错的,差的只是配合和默契,与其勉强将两军合而为一,不如让他们守城。冀州军若攻城,正好借助地利拼消耗,至不济也能疲敌。等青州、冀州两军的主力打起来,田楷还可以伺机率军杀出,在袁绍背后捅上一刀。
    这不是什么奇计,而是阳谋,避免中计的最佳方式,就是不要按照对方的套路走,也就是不要攻城。
    沮授原本觉得这不是什么难事,可事到临头他才发现,王羽的阳谋不是孤立存在的,在阳谋之外,还有阴谋,施行阴谋的核心人物,正是祢衡!
    没错,现在高踞在高唐城头,引起城下骚乱的那位,就是祢衡,他在骂阵!
    攻城一方骂阵,激守军出来作战,这种事可谓司空见惯,但反过来就很少见了。就算有,多半也都是守军到了穷途末路的一刻,故而效那败犬之吠,垂死挣扎罢了。
    可现在却非如此,两军还没开战,守军也是有备而战,不存在其他因素。祢衡骂阵,无非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激怒袁绍,驱使冀州军攻城。
    计策,没什么了不起的,沮授轻而易举的就看破了,其他人想必也差不多。然而,骂阵的效果确实惊人的,从袁绍铁青到发黑的脸上看来,他已经徘徊在爆发边缘很久了。
    在刀剑面前,语言是无力的。可如果有了刀剑在背后支撑,语言的杀伤力将远远大于一加一。
    更何况,骂人的还是祢衡,足以将活人骂成死人,死人骂成渣的祢正平!
    “要说那韩文节,可真是可惜了……”此刻,祢衡正说起韩馥,一边说,一边做扼腕叹息状。
    “有啥可惜的?”一边还有个黑脸大汉,满面虬髯,生得极为雄武,手里却不合时宜的拎着个酒葫芦。祢衡每每说到转折处,这大汉总是会恰到好处的问上一句,虽然语气通常都不大客气,但却很完美的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想那韩文节,出身名门,少有才名,为人儒雅风流,性情却敦厚宽仁,便以先帝的眼光之高,也叹服其人,以之为御史中丞,时时相询,以正纲纪……”先是将韩馥夸到了天上去,然后,正题来了。
    “当日袁绍与董卓在京中争权夺势,搅出了连场大乱,失败后,只身逃往冀州,冒险收留他的,正是韩文节!其时董卓凶焰滔天,不可一世,朝廷令旨皆出其手,天下诸侯虽众,尚须串联一处,方敢举旗相向,又有几人敢违逆其命?”
    “偏有韩文节,义字当先,慈悲为怀,冒着被董卓追讨的危险,收留了袁绍。可谁又曾想,袁绍面上恭顺,私下里却暗怀狼子野心。一边持礼甚恭,与韩文节交好,一边暗自串联,图谋冀州!”
    “天不佑善人,居然让这狼心狗肺之人得了逞,占了冀州。若只是如此,倒也罢了。仕途凶险,如舟行水上,原是有许多身不由己之处,自己不加防范,被夺了权柄,也无法可说。但袁绍为了免除后患,遣人杀害恩人,这就再无道理可言了!”
    “试问,人之为人,区别于禽兽,不正是因为知晓恩义,懂得廉耻吗?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救命之恩,如同再造,如果连恩人都能杀害,还有什么龌龊勾当,是他做不出的呢?””
    “嗯,确实没有。”黑大个又来凑趣了,一边摇头,还举起酒葫芦,灌了一口酒。这哪儿像是围城之中啊,分明就是酒肆之中的两个闲汉,在这闲扯八卦呢。
    “如此不仁不义之人,焉有人主之相?衡不才,且吟诗一首,以书胸臆……”祢衡抬手向城下一指,高声道:“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善恶终有报,不日赴黄粱!”
    “好!好诗!”黑大个狂喝一声,城头上旗摇鼓动,喝彩声震天而起,袁绍的脸色已经不比锅底强多少了,那张为世人所称道的俊脸,都变得扭曲起来。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祢衡是什么难听说什么,他不但揭短,而且还颠倒黑白!袁绍夺冀州的确不假,为了防止韩馥卷土重来,略施小计,结果了对方也不假。可当初他出京,哪里是韩馥收留了他,分明是韩馥两边都不敢得罪,想当个墙头草好不好?
    诸如此类的污蔑数不胜数,可偏偏夹杂在诸多事实之中,让人辩无可辨。
    倒不是冀州没有人口才比祢衡好,问题是没人专门会骂人,更没人愿意出头,和敌人就如此敏感的问题展开辩论。人有失手,马有失蹄,那祢衡的嘴那么快,谁能保证自己没个万一?在这么敏感的问题上,出点意外,那真是自寻死路了。
    祢衡躲在城里,主公奈何他不得,可自己却是在主公的眼皮子底下,跑得了吗?
    再说,这种事往往是越辩越黑的,为啥呢?因为无论是洛阳之变,还是冀州易主,其中都有很多见不得光的细节。
    祢衡是局外人,当然不知道内情,可架不住他以最恶毒的角度来揣测,然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