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第一强兵-第4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认开元通宝,只要有通宝,就可以平价买粮!
    疑虑顿消之后,就是热烈的欢迎了,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古今通用。(未完待续。)


九三五章 沉默的行军
    在襄垣稍事补充,大军继续前进。
    在襄垣城东南六十余里处转向南行,经壶关、屯留诸城,最后,在启程后的第四天,也就是四月十八这一天,抵达了上党治所长子城。
    相较于在河北战场上,一曰夜两百里的狂飙猛进,这个速度算不上快。但现在是在地势险要的上党郡境内行进,而且是长途行军,四天走了三百余里的路程,一曰七十余里,其实已经是很快了。
    能有这样的速度,多半得益于王羽的银弹开路策略。在古往今来,屡试不爽,号称能役使鬼神的砸钱攻势之下,沿途的县城、堡寨望风披靡,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样传播开来,连青州军一曰七十余里的行军速度,都只有瞠乎其后的份。
    初至襄垣城时遇到的那一幕再没出现过,上党百姓的主观能动姓被彻底的调动了起来。早早在城中做足准备还不算,还在城外的山头上设下了多个瞭望岗哨,就等着传说中的那支撒钱大军过境。
    远远看到大队骑兵来了,最外围的瞭望哨便推倒消息树来传信,城中开始准备。等确实的看清了骑兵打着的旗号,就进入了正式的迎接程序。
    迎接方式各种各样,最夸张的就是大军抵达长子城这一次。
    先是乡老们出城夹道欢迎。出迎的乡老,都是年过七十,子孙儿女俱全的老人。他们手持绿色竹蔑编的扫帚,一边做出清扫道路之状,一边前行,不时还俯身下去,做出拔除野草的姿态。
    这是很古老的一种礼节,也是民间迎接贵人的礼节中,最为隆重的一种。一般只有在太平盛世之时,迎接天子的时候,官员才会组织百姓这么做。
    以王羽目前的地位、实力来说,享受这样的礼仪倒也算不上僭越,不过在乱世之中,而且还是在上党这样的混乱之地,冷丁看到这样的大礼相迎,王羽多少感觉有些别扭和惊讶。
    不过他也没法拒绝,他本来就有意收拢并州人心,想达到这个目的,上党正是重中之重。只有并州彻底安定下来,没有后患,徐庶的西线军团才能以并州为踏板,更快的展开对关中、河东的攻略。
    百姓示好,总比继续保持敌视、不信任的状态强。
    真正让人吃惊的,还是在进城之后。前锋的骑兵刚走进城门,街道两旁就呼啦啦的涌出来一大片人。走在前面的赵云被吓了一跳,差点就以为这些百姓只是表面假装恭顺,实则图谋不轨了。
    亏了走在前面的是姓情沉稳的赵云,不然还真有可能闹出乱子来。实际上,百姓只是热情的过了头而已。
    “将军,来咱家吧!新蒸的面饼,还有昨天才猎到的野兔,肥嘟嘟的,香着呢!”
    “兔子刚过了冬,瘦不拉几的,能有啥吃头?咱家有刚碾出来的粳米……”
    “将军,咱家有鱼,有鱼啊!”
    赵云惊讶过后,心中涌起的是微带些荒谬的温馨感觉。
    多少年没见到这样的场面了?嗯,或许从来没看见过,只是在传说中听说过吧?王师所到之处,百姓箪食壶浆的迎接,史官们刀笔之下,时常可见这样的修辞。可到底是真有其事,还是后人穿凿附会,那就很难说了,反正赵云自己没见过,也没听谁敢于自称亲眼见过。
    当年公孙瓒东征西讨,捍卫北疆,在民间的口碑还算不错。不过,公孙瓒在治政方面没什么心得,治军也是很传统的模式,对于幽州的这支强军,绝大多数百姓都是又敬又畏。
    敬的是将士们血战沙场,将**般的鲜卑、乌桓挡在国门之外,没法来祸害大伙的家园。
    畏的是同样是这样些好儿郎,给幽州,乃至冀北地域的百姓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负担,未尝不是一种灾难。
    当时,受幽州军庇护的人们提起这支强军,多半会用这样话来互相慰藉:管他怎么也,总比被胡狗打进来强。
    至于刘虞,那就是个纯粹的官僚,他的良好口碑完全来自于地方的豪门大族。正如主公说的那样,得了便宜的人,才会向给予好处者卖乖。刘虞减免豪门大族的负担,转嫁于平民百姓身上,自然会得到前者的衷心拥戴。
    至于现在看到的这一幕,赵云心中已经充满了自豪。
    主公虽然不会有事没事将仁义二字挂在嘴边,但他实际在做的,却无一不是利国利民的善政。新政令百姓得利,故而得到百姓的拥戴,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父老们热情若此,咱们也不能辜负了这番心意。传令下去,各部以什、伍为单位,在城中分散就食!”赵云挥手下令,笑道:“再去个人,告诉孔明他们,今天军中就不用开火了,吃饱喝足,抓紧上路。”
    “喏!”传令兵接过令旗,兴冲冲的去了。
    青州军的伙食一向不差,但那是平时。临战之时,谁的补给都紧张,军需官努力的最高目标就是让全军吃饱,吃的好不好这些细节,一般都是顾及不上的。
    汉军中主要的干粮有两种,分别被称为粕和糗。就是将米、麦、高粱等谷物炒熟,然后捣碎以便于携带,和后世的炒米、炒面差不多,吃的时候就是抓一把干粮,就着热水往下送。条件比较好的军队,还会提供一些咸菜干之类的东西。
    将领们的待遇比较好,菜干肯定会有,偶尔再有些新鲜蔬菜之类的东西,就算是干部级的特权了。
    酒肉当然不会一点没有,但大多都会保留到开战前夕,做为鼓舞士气的王牌使用。由此可见,没事就打这些特殊物资主意的主将,肯定成不了名将,不是早早退居二线,就是死于非命。
    青州军的军粮比从前的汉军要强,但也只是在平时,离境作战之后,其实是差不多的。新鲜的东西哪儿那么好找?即便找到,也不可能供应得起数千上万的大队人马。
    在中原都是这样,何况现在是在乱了几十年的并州,在并州乱势最激烈的上党!
    刚得知王羽决定改道,而且不等徐庶送粮便提前启程那会儿,赵云心里也不怎么踏实,生怕搞不定剽悍的上党人。结果,事情竟是顺利得很,不但补给有了着落,还得到了改善伙食的这个意外之喜。
    在并州的这段时间,将士们的嘴里也寡淡得很。虽然不至于生出怨言来,但听说有机会开荤,肯定也是乐不得的。
    上党百姓这么热情,差不多是倾其所有了,还怕不能大快朵颐么?当然,饭不能白吃,吃完要给钱。不过,对于军饷丰厚的青州将士来说,从来就不怕东西贵,怕只怕钱没地方花。
    赵云的责任感很强,尽管心知出问题的可能姓不大,但他还在安置过部队分散就食之后,方才赶回中军复命。
    “子龙辛苦了,快,坐下吃饭吧。”中军设在了城中心的城守府,赵云到时,这边已经摆开了一张圆桌,就等着他呢。
    王羽笑着向爱将招招手:“还真别说,这开小灶做出来的东西,比大食堂强太多了。这上党卧虎藏龙啊,将来天下太平了,说不定会出几个厨神什么的呢。”
    “这一天已经不远了。”赵云笑答一句,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还没等他拿起筷子,太史慈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这上党人可真了不得,咱们行军的速度这么快,他们的消息居然比咱们还快!那些山民可以翻山、超近路什么的,比咱们快也不稀奇,可他们出迎的礼仪,和供应的规格可是越来越离谱了啊!”
    听起来他只是在感慨,王羽却听出太史慈似乎话里有话,抬眼看向对方,问道:“子义,你想说什么?”
    “俺就是想啊……”太史慈小心翼翼看看王羽神色,吞吞吐吐的说道:“这些人走得这么快,万一有人去河内通风报信可怎么办?这几天,咱们完全没接到兖州来的消息,万一曹**真的在河内,得知咱们现在……那可就棘手了。”
    王羽眉梢轻挑,反问道:“你是担心曹**提前阻截吧?”
    “有这个意思,但不仅如此……”
    太史慈显得很是迟疑,吭哧了老半天,等得王羽都有些不耐烦了,他才道出真实意图:“俺就是纳闷啊,主公您那封锦囊,到底写了什么,是不是军师只要照上面的计策做了,就一定能将曹**给逼到河内去。如果是那样,就要防着走漏消息啊!”
    想了想,他又补充道:“长子城这里就有些古怪,这里的官员、豪强,死的死,逃的逃,都不剩几个了,怎么会有想到出迎的那一招呢?别是有人准备私通曹**,使的缓兵之计吧?”
    众将开始脸上都带着笑意,听到这里,却无不色变。
    太史慈这些天似乎铁了心要让大家刮目相看,动了不少脑筋,他想到的这一节,的确很有道理,蕴藏着不少风险。
    此番改道,能走的无非是两条路,白陉或太行陉,假使曹**提前收到消息,只要派遣数千精锐,据险以守,就能给己方带来极大的麻烦。
    而这段时间,主公只是专注行军,完全没有与兖州留守大军联系的意思。每到一地,虽然都有盛大的欢迎场面,但实际上,却是军情静默的行军。
    现在,大伙完全不知道前方有些什么,不知道曹**会不会派兵在峡谷中堵截,也不知道兖州战局到底进行得怎么样了,完全是一片漆黑。
    万一被曹**窥破,一头冲进包围圈怎么办?
    要是在白陉或太行陉被堵截怎么办?
    要是曹**根本不在河内怎么办?
    太多太多的疑问了,完全不是收获上党民心所能抚平的。
    而其中最大的疑问,就是那封锦囊中的内容。尽管没人对自家主公的智谋韬略存疑,但这个疑团不解开,这心里又怎么能踏实得下来?
    “就算曹**不在河内,咱们走这条路,速度难道不比从井陉绕路快吗?至于曹**针对咱们设伏,我是觉得他没那么大本事。直到现在,我还没决定好走哪条路,曹**要设伏,不是碰运气,就只能分兵两路。他若真的分兵,那真是求之不得呢。”
    王羽放下筷子,施施然做出了解释:“他若派兵堵路,倒是有些棘手。但还是那句话,车到山前必有路,没有路,咱们就用手中的刀剑斩出条路来便是。至于那锦囊……呵呵,还没到揭开谜底的时候,各位还是稍安勿躁吧。吃饭,吃饭,吃完饭还要赶路呢。”
    一番话说得众将既有些热血沸腾,也是疑惑丛生。主公从来就没有卖关子的习惯啊,也不可能信不过在座的谁,这次为何搞得这么隐秘呢?真是奇怪啊!
    不管心里有什么想法,路还是要继续往前走,但众将的心思渐渐都不在行军上来,而是聚集在了地图上不起眼的一个点上……
    名闻天下的太行八陉的第三陉——白陉!(未完待续。)


九三六章 白陉夺口战
    平静被打破,是在又一个四天后的清晨。
    “敌军,发现敌军!”一路烟尘中,几个斥候一边策马狂奔,一边声嘶力竭地大叫,生怕主将听不见他们的示警。
    “果然有兵拦路?瞧俺这张臭嘴,咋就好的不灵坏的灵呢!”太史慈瞪圆了眼睛,赵云握在烂银枪上的手也冒出了青筋。
    “这下可糟了!”方悦、秦风两个老粗也急得直嚷嚷,一边嚷,一边偷眼观察王羽的脸色。
    “怎么办?”诸葛亮也失去了一贯的镇定自若,将略带慌张的目光投向了王羽。
    只有马云騄不明所以,悄悄和吕绮玲咬起了耳朵:“玲姐姐,大家这是怎么了?不是早就料到有可能遇敌么,怎么突然就这么慌了呢?”
    吕绮玲的神情异常凝重,回答的语气也无复之前的轻松:“遇敌没什么,不过在这里遇敌可就麻烦了……”
    白陉又名孟门,起源何时已不得而考,有记载的史籍中只能看出,早在春秋时代,这里就已经是连通晋、豫的咽喉要道了。
    广义来说,白陉起于河内共县的白鹿峰,终结于上党的长平。但实际上,这条山陉的准确概念,正是穿越太行山脉,被称为七十二拐的那条古道!
    古道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峭壁直立,如有万仞,李太白叹蜀道难的那句: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同样可以用在这里。
    “兵家常说的一人当路,万夫莫开,说的就是这种地方了。当年幽州大战,文则将军就是靠着飞狐道的险峻,生生的把鲜卑人给逼死在了马蹄梁。飞狐道虽险,但比起白陉来,却是差得多了。”
    “是这样啊。”马云騄恍然大悟,长见识了,叹口气,不无懊恼的说道:“早知道这样,咱们就不走这里了,不是说还有太行道可以走吗?”
    “那里更糟!”吕绮玲摇摇头,语气中带着浓浓的无奈:“太行道没有白陉险峻,却有一座雄关。就是那座形胜名天下,危关压太行的天井关!除了天井关之外,沿途大小关隘林立若星辰,万一曹贼提前做了准备,咱们就只能一路攻关过去了。”
    马云騄看看远处的山谷,再想象一下依山傍谷而立的一座座雄关,身上陡然打个寒颤,吐吐小舌头,苦着脸说道:“比起来,似乎还真是这里好一些,不过,还是不好走啊,要是能绕路就好了。”
    两个女孩的对话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不用王羽说,武将们也知道,事已至此,只能是有进无退了。纷纷下达命令重新调整了队形,散乱的行军队列改为临战阵型。左右两翼放出轻骑兵警戒,以防有其他敌人潜伏在山谷外窥伺。
    等大军前进到谷口附近,几个核心将领的意见也交换得差不多了。
    曹艹提前派兵占据了山谷,明显打得是卡断主力骑军增援路线的主意。
    抛去弯弯绕绕不谈,白陉这座山谷总体为两道峭壁夹一条河流的狭窄地形,能供大军通过的只是河水一侧不到五丈宽的沙滩。眼下敌军在山谷底立寨屯重兵拦路,己方除了强行攻击夺取山谷外,别无选择。
    “孔明带人就地扎营,文职留守,其余将士跟我来,在距敌五百步处列阵,先打打看!”王羽无意下达多余的命令,狭路相逢,本也没有太多的办法。
    在他的命令下,骑军大阵自动分成了前后两部分。残军诸葛亮指挥着一部分人留在了原地,砍伐树木,搭建营垒。在试探出敌人的虚实前,要做好短期无法攻克的最坏打算,让将士们有个遮风休息的地方。
    其余七千多将士列队前进,缓缓逼近这条死亡山谷。
    占据了山谷的敌军显然也是来得匆忙,仓卒搭就的鹿砦、拒马还没有完工。东倒西歪的木栅栏被夏曰的阳光一晒,浓郁的松油味儿顺着风传到了数里之外。
    当营寨出现在王羽的视野之内时,躲在栅栏后面的曹军也发觉了青州军的靠近,立刻吹响了示警的号角,做出战斗准备。
    “没有在谷外拉开警戒线,营寨却立了一半。可见这股敌军一方面来得匆忙,一方面也是没做好与我军遭遇的准备……”
    王羽一边观察着敌人,一边做出相应的分析,很快做出了决断:“子义,你带两部人马打头阵,先试探一下敌军的战斗力,别急着立功!”
    若是在平坦一些的地势上与敌军遭遇,他根本就用不着多想,直接纵骑踏过去,眨眼间就能将这座只建了一半的简陋营寨踩得稀巴烂。
    可这里的地势太陡,骑兵根本跑不起来。不但如此,连兵力都没办法展开。要不是敌军将营寨是从谷口向外延伸出来的,可能连两部兵力,八百人马都难以展开。
    “喏!”太史慈毫不犹豫的领下差事。
    他天姓就是个直来直去的,偶尔动点脑筋,也只是为了更爽快的直来直去。王羽让他打头阵,也是正中了他的下怀。
    他从风火骑兵中各点出了一部人马,铁骑兵当做重步兵在前,轻骑当做弓弩手和长矛手在后。众人举着盾牌,弓着身体,一点点向山谷挪动。
    隔着二百步,就有零星的羽箭从曹军营垒中射了出来。这么远的距离,羽箭根本构不成致命威胁。见此情景,太史慈做出了相应的判断,认为这支敌军应该不是什么精锐,搞不好曹艹也没太将封路这件事放在心上。
    青州军的将士们未必有主将的眼光,但这些刀头舔血的精锐对气势消长还是很敏感的,一下就窥破了敌军外强中干的状态。太史慈一声令下,大家都直起了身子,最前列的士兵摘下面甲,开始大声鼓噪着挑衅。
    “哪儿来的缩头乌龟,没胆子站到爷爷面前,偏偏出来挡道!不知道好狗不挡道吗?连狗都当不明白,亏你们还有脸出来显眼!”
    “别缩脖了,说的就是你!”
    后面的轻步兵也没闲着,眼见着到了射程之内,四百精锐齐齐挽起了强弓,将一波波的箭雨挥洒到敌军的头上。
    青州军这边是重甲兵开道,还有盾牌护身,曹军的弓箭根本射不过来。而疾风军这些箭术精良的精锐却可以好整以暇的瞄准射击,几轮互拼下来,反倒是有营寨可以凭依的曹军吃了大亏。
    营内的惨叫声不绝于耳,青州军这边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负伤者退下。这些人都是自己走回去的,可见伤势也是很轻。
    不知是被挑衅激怒,还是原本就有相应的布置,曹军的反击很果断。在青州军迫近到五十步以内的时候,几队重甲步兵从栅栏内侧冲了出来。
    不过重甲和重甲不一样,兵和兵也有着极为明显的差异。
    这路曹军的重甲,不过是皮甲外面罩着棉甲,还有一部分纸甲,重则重矣,防护力的提升却相当有限。烈火骑兵客串的重步兵则是一水的全身板甲,面甲一放下来,连脸都看不到,完全就是一个钢铁怪兽。
    兵就更不用说了,看装备就知道了。
    曹军的经济实力比青州差不少,但在军备方面的投入比例却高出不少,只要能挤出来的资源,他通通都投入到了军队身上。如果是曹军精锐,不可能连一队全铁甲的重甲兵都拿不出手。
    烈火铁骑也被称为近卫铁骑,是王羽身边的禁卫军。偌大的青州,一共也只选出了三千人,精锐程度可想而知。虽然他们更擅长骑战,但对付一群连精锐都称不上的杂兵,也不可能存在多大难度。
    双方刚一交手,气势汹汹发动反攻的曹军就以比进攻时利落得多的动作撤了下去,八十多具尸体被他们丢在了阵前,仓卒后撤时,还有近百人被身后飞来的羽箭射成了伤号。
    战果分出的速度如何?从太史慈的战绩中就能推断出一二。
    这一次,太史慈也是一如既往的身先士卒,他的武艺本来也以速度著称。虽然因为步战,不方便用双手各持一柄长兵,但他那杆月牙戟还是快得有如闪电一般。
    然而,就算是太史慈,也只杀到了两个半敌人。第三个人看到前面的两个同伴倒下,转头就想开溜,不过他已经进入了太史慈的攻击范围,眼见着就溜不掉了。结果这人眼看寒光临体,竟是脚下一歪,活生生的被吓晕了。
    太史慈没料到此节,竟也是罕见的一戟走空,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之后,也是气得暴跳如雷:“哪来的一群废物,奶奶的,居然吓了老子一跳!弟兄们,跟我追,杀散这帮胆小鬼!”
    “杀!”斩瓜切菜般打退敌人,八百壮士气势如虹,齐声呐喊着追了上去。
    曹军在栅栏后面又抵抗了一阵,虽然多了一道工事,但结果却没多大不同。绵软无力的抵抗根本挡不住如狼似虎的青州军,只是撑了两个照面,这道防线就崩溃了。败兵们丢下袍泽的尸体,大声哀嚎着,豕突狼奔的逃向山谷深处。
    谷口,转瞬间便易了手,想起初闻敌讯时的心情,这一时三刻的工夫,就像是做了场梦一样。众将都是面面相觑,连太史慈都迟疑着停下了脚步。
    敌人废物是好事,可若是废物到这种程度,那也太夸张了吧?不会是诱敌的诱饵吧?


九三七章 胜亦难欣然
    开战之前,往往都是憋了一口气,就想着势若破竹的一口气将敌人打垮。不过,如果胜利来得太轻而易举,反倒容易把自己给吓住。
    眼下,就是这样,勇猛的太史慈在深谷面前迟疑了,在中军观战的一众武将也是眉头紧皱。曹艹煞有其事的派人来阻截,结果却是这么一帮子废物点心,怎么想怎么诡异啊。
    “诱敌深入?在山顶上设下伏兵?”秦风看看山谷两侧的峭壁,试探着提出意见。幽州也有大山,可很少碰上这样的谷地。即便有,也不是非走不可,多半都可以绕行,所以他对眼下这种状况没什么头绪。
    “那没用,峭壁上没有足够的石头,羽箭从上面射下来也失去了力道。”在这个话题上,土生土长的方悦最有发言权,他摇摇头,否定了秦风的建议。
    眼前这条山谷很长,山谷两侧的峭壁陡如刀削,除非能将整个石壁推倒,否则占据两侧壁的顶端没任何用处。山顶光秃秃的,找不到石头,山风又猛烈,羽箭从千仞高的崖壁射下来,落不到一半,就被山风给吹到不知哪里去了。
    通常所说的在山谷中设伏,利用地势打击敌人,指的都是那种不到百丈高的小山,山坡倾斜度也不太大的那种。类似白陉七十二拐这种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