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爬坑王-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候孔映雪已经打扮完了,走到床边,看着还在赖床的杨凌,然后指着在窗口将要燃尽的龙凤花柱,说道:“咱们忘记守花烛了。”
孔映雪今天换下了昨天的礼服,不过看样式似乎是另一套礼服,应该是自己给自己准备的嫁衣了,也是很好看的。杨凌看着春情还不减的孔映雪。歪着头问道:“这难道有什么讲究吗?”
“婚俗里有一条,需要我们通宵守着这花烛,左边的是夫君,右边的是我,哪边先燃尽,则是谁先亡故,夫妻结发,同生共死。”孔映雪一边解释着,一边看向窗边的花烛。这时候左边却是快要烧完了,孔映雪赶忙走到窗前,看着左边的花烛将要燃尽的时候,赶忙将右边的也给吹熄了。回过头,甜甜地看着杨凌。
杨凌心下感动,也不好意思再赖床。只得下了地,走过去揽住孔映雪的肩膀说道:“这些我向来都是不信的。再说了,女子的平均寿命本就比男人的高。就算将来我比你先死……”
杨凌话还没有说完,孔映雪就将自己的手覆在了杨凌的嘴上,嗔道:“不准说!”
两个人就这么安静地站着,谁也没有再说什么,过了很久,孔映雪忽然想到了什么,赶忙从杨凌的怀中挣开身子,说道:“该去给公公婆婆上香了。”
孔映雪返身走向床边,去取来还有自己点点落红的白绫,看着自己昨晚和杨凌疯狂的证据,孔映雪不知不觉脸又红了,赶忙掩饰好,对杨凌说道:“夫君,换衣服吧,该去给公公婆婆请安了。”
等孔映雪在杨凌父母的灵位前,烧尽了那张白绫,又亲手奉上茶,敬了香,孔映雪这才算是正式的杨家媳妇。
所有的家人此刻都已经在大厅里等着拜见新主母了,孙猎人当着众人的面,恭恭敬敬朝孔映雪磕了三个头,敬上自己的茶。孔映雪笑着将孙猎人给搀扶了起来,杨凌怎么看怎么觉得诡异,这一切好像是看古装片一样,不过这一次男主角换成了自己。
待所有人都拜见了新主母,孔映雪温言鼓励了几句,就让众人归位了。孙猎人则从自己房里找来库房的钥匙和账本,移交给孔映雪。中国人讲究“男主外女主内”,孔映雪虽然不排斥孙猎人,但是这是她的权利和义务,也就点点头接下了。
一上午,孔映雪都在孙猎人的带领下,重新熟悉这个家,虽然她以前也没少来。可是换了一个身份,她现在可是这间房子的主人了。
杨凌自己坐在书房里,一个上午都痴痴傻傻的,一半是累的,一半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老子这就结婚了?外面那个如花似玉的人,就是我的妻子?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就进入十一月了,孔映雪也很快熟悉了杨家的运作模式,她的贤良淑德得到了家人的一致拥戴,搞得杨凌忽然都有些吃醋了。
这一天是三朝回门的日子,孔映雪很早就起来打扮了,杨凌则在一旁仔细清点着礼物,一样一样,都不能落下,没办法,谁让自己老丈母娘本来就看自己不过眼呢,现在虽然把女儿嫁给自己了,难不成一个礼数不周,又要发飙,杨凌可吃不消。
女儿回门,按规矩是由新娘的兄弟来接姐姐和姐夫,杨凌本想着孔映日还小,不过到最后终究还是这倒霉孩子来的。天气已经很冷了,穿着胖胖的,跟一只小熊一样,被韩福牵着,一跳一跳地进了门,似乎由于三天没有见到自己姐姐了,赶忙撒娇地叫了一声:“姐姐!”然后转过头,对杨凌伸出手道:“姐夫!”
“干嘛?”杨凌这一次是他的正牌姐夫了,不过见到这熊孩子伸手,还是不由得扶额。
“娘说,姐夫今天要给我包一个很大的红包!”这倒霉小舅子比了一个大大的手势。
“还有这规矩?”怪不得大清早的右眼皮就直跳呢,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这话不假啊。杨凌这红包还真没准备,杨凌是自己不知道,而孔映雪则是不好意思提醒,不过不要紧,杨凌过去牵起小舅子的手,说道:“红包啊,姐夫没准备呢,不过姐夫带你去库房里看看,你要是看中什么了,都搬回家去,总行了吧?”
这个决定真是一个犯贱的决定,杨凌恨不得抽自己几个耳光子,这倒霉小舅子虽然年纪还小,这拿东西的本事可是一点都不低,可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杨凌只能忍着心疼让他尽情在库房里撒野。
好不容易安抚住了这小祖宗,刚准备启程去孔府的时候,忽然有人急匆匆地从外面进来。杨凌赶忙迎上去,从那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人手中,接过一封信来,杨凌只匆匆扫了一眼,脸色就立刻变了。
孔映雪发觉杨凌的脸色不对,赶忙走上去轻轻问道:“夫君,怎么了吗?”
杨凌将信放回信封,吐了一口气,说道:“辽人正在集结大军,似乎有意南下。”
杨凌也不多说什么,赶忙叫过一个家人,让他以最快的速度将信送到宫里去,而自己则是继续和孔映雪回门。
等到了孔府,杨凌带着孔映雪恭恭敬敬地在自己新科的泰山泰水面前磕了头。孔夫人带着孔映雪去后院说体己话了。
孔兴学看着真正成为了自己女婿的杨凌,忍不住要掉几滴泪,拉着杨凌的手说道:“事到如今,我也总算对得起你父母了,只是,我就映雪这么一个女儿,你以后要好好待她呀。”
杨凌翻翻白眼,这不废话吗,那是我老婆,我还会吃了她?不过杨凌没等孔兴学感慨完,赶忙将辽人集结大军的事给说了一遍。
听了这件事,孔兴学忍不住蹙起眉头道:“不对啊,这两天并没有如此紧急的军情送进京来,会不会是情报有误?”
杨凌说道:“应该不会有误。杨十三这一次去辽国,还是和一个辽国贵族喝酒的过程中,无意知道的,想必我们的细作可能暂时还不知道,所以这情报的传递慢了一点。不管是真是假,我已经让人将情报送进宫里了,别真出了什么事,连反应的时间也没有。”
孔兴学点点头道:“你说得对,不过这件事,我们还是问问你外公去吧,看看他有什么看法?”
想到这里,孔兴学也坐不住了,赶忙叫上还在说体己话的娘俩,一家人又匆匆地往沈老头家里去了。
沈老头还奇怪呢,怎么这么快就来了,等杨凌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沈老头脸色也变得极为严肃,坐在座位上,久久不语。良久,沈老头才沉吟道:“辽人南下本来没什么好奇怪的,一来,这一次集结显然时间不对,辽人如果要南下,通常刚入秋就该集结军队了,二来,辽国这几年并没有听说遭受特别大的灾害,说实话,他们没有需要南下的理由啊。”
说完了这些,沈老头忽然又笑了笑说道:“算了,不说这些了,横竖具体的军报还没有到达,想来也晚不了几天,等看到军报之后再做打算吧。今天是映雪回门的日子,咱们还是安安心心地过日子。对了,臭小子,你有没有欺负映雪?”沈老头忽然对着杨凌一瞪眼。
杨凌吓得赶忙条件反射似的缩了缩脖子,暗自嘀咕道:“有你这样的外公在,我敢吗我?”(未完待续。。)
第二七五章 是战是和
还好,辽**队大规模集结的消息没过几天就传了回来,就是这么几天,边境上的军事安排都已经到位了,也让皇帝安心了一点。
杨凌本来准备按照后世的传统,收拾一下行李,带上孔映雪和孙猎人一起出去旅游的,就当是度蜜月了。一听杨凌的目的地是海南,也就是现在的黎州,所有人立刻表示了反对。开玩笑,那个地方是什么地方,蛮夷住的地方,对于中原人来说,去到广西就算是流放了,去海南等于驱逐出国了,更何况现在的出行实在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说不定一年半载的都到不了,这让沈老头如何舍得?最后没办法,沈老头只同意杨凌带着两位夫人在周边的地方,看看山,看看水,搞得杨凌很是没有兴致。
在杨凌度蜜月的过程中,辽国十万大军也已经集结完毕了,直逼成辽两国边境,不过奇怪的是大军在边境十里处就停了下来,安营扎寨,没有丝毫要攻城的架势。而且更令这些将军不解的是,辽国居然又派出了一个使团,请求进京见皇帝。边境方面只好一边严密防守,一边快马给京城通报情况。没过多久,回复就下来了,礼送辽国使团进京,同时防守不可松懈。
这辽国的使团的正副使说起来还是杨凌的老熟人了,就是当初的萧杰和耶律折干。边境战云密布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普通百姓的耳朵里,毕竟这样的事情,想瞒也瞒不住。所以沿路围观的百姓都恨不得扒了辽国使团的皮。不过萧杰倒是颇有些唾面自干的风范,一路上只是挂着淡淡的笑。
萧杰见到皇帝以后。直接开门见山,说是听闻成朝国内有能够预防天花的灵丹妙药。成辽两国睦邻友好,是兄弟之国,希望成朝可以把这灵丹妙药传给辽国,让成辽两国的人民可以世代继续友好地生存下去,不用再为天花而感到恐惧。
接种牛痘的事情,皇帝为了帮菊花关刷声望而搞得很大,所以就是想瞒也是瞒不过的。就在皇帝沉思,考虑的时候,楚王站出来阴恻地说道:“那灵丹妙药是上天赐予我成朝的。天下之物当有德者据之,为何上天没有赐给辽国呢,可见辽国肯定不是有德的国家,我成朝顺天应命,不敢违抗了上天的旨意,所以,辽使还是请回吧。”
萧杰和耶律折干虽然分别代表着辽国两大势力,不过显然这一次,两大势力有了共同的目标。所以两个人配合起来倒是有些默契。听了楚王的话,萧杰只是微微笑着,耶律折干一龇牙,嘿嘿笑道:“我大辽的国土都是靠一刀一枪打下来的。所以我们也相信,这样的好东西,我们依旧可以打下来。这不,我们正好准备了十万大军在边境演练。目的就是让军队牢记祖宗们的荣光。”
耶律折干这话说得**裸的,威胁的意味非常浓厚。皇帝虽然很生气,但是也只能按捺住恼火,仔细思考里面的得失,十万大军,可不是平常边境的那种零星的打草谷,一旦真要开战,成朝好不容易聚集起来的国力必定要入不敷出,而且这样大的战争必然不是几个月就可以打完的,一旦不能速战速决,势必就要拖延,到时候国内再爆发什么天灾,这造反的气候可就成了。
萧杰看着沉思的皇帝,笑着说道:“陛下,我大辽秉持着先礼后兵的原则,满怀诚意,所以请陛下仔细考虑我大辽的这个要求。”
这样的大事自然不是可以当场就拍板的,所以皇帝让辽使去礼宾馆休息,自己则跟大臣们商量着应对的措施。这样一来,讨论自然就出现了主战派和主和派了。
主战派的代表是楚王,楚王的观点是,一旦让辽国得到了疫苗,辽国的国力必然将会进一步提升,所以就算是不惜一战,也不能让辽国得到。
虽然庞太师身为太师,是整个成朝的最高军事长官,但是这一次难得的和沈老头一同站在了主和的阵营里,沈老头分析道:“辽国此来势大,虽然边境整备一直没有落下,但是如此庞大的战事,必定要从各地调集军队去支援,而且一旦打起来,朝廷的税赋必然吃力,一旦战事迁延,百姓将不堪重负啊。”
两派为了主战还是主和,吵成了一团,虽然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皇帝依旧下定不了决心,只能宣布择日再议。
等着所有人都退下之后,皇帝心中仔细盘算着,手指在舆图上一点一点地掠过,忽然转头问菊花关道:“太子,你说这一次是战还是和?”
菊花关想了一想说道:“儿臣也是没有头绪,如果不打的话,势必要对民心造成一次伤害,也让辽国对我们看清,以后说不定什么事情都要看成理所应当的事情,而开打的话,且不说朝廷的税赋能撑多久,这两年我们正在全力寻找国内困境的突破点,一旦开打,说不定就让所有的心血都付诸东流了,所以儿臣也是委决不下。”
皇帝长叹一声道:“你说的,也是朕所想的,此事的确十分难拿捏。”
菊花关心中一动,建议道:“父皇,不能将儿臣的三弟招来问一问,或许他有什么良策呢?”
“杨凌?”皇帝也是一愣,随后摇了摇头,说道:“他虽然赚钱功夫上有些本事,可是如此大的朝政问题,他又没什么经验,又如何能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菊花关难得执拗了一次,说道:“杨凌看问题的角度从来都跟我们不一样,现在将他招来,并不是要让父皇下定决心,而是战还是和这两条路已经摆在父皇的面前,说不定问过他之后,有别的启发呢?”
皇帝想了一想,觉得有道理,所以赶忙派快马出城去找杨凌。可怜的杨凌,虽然就在京城百里之内,但是这好歹也是度蜜月啊,正是夜夜笙歌的好日子,却忽然半夜被人从床上给拽了下来,搞得一家三口还以为皇帝又要把杨凌给打下大牢呢。
等战战兢兢的杨凌被带到皇帝跟前的时刻,杨凌眼窝深陷,哈欠连天,跟电视里的那些瘾君子一个模样。皇帝不满地皱了皱眉头,批评道:“你小小年纪,应当以事业为重,怎可如此沉迷女色?”
杨凌那个冤枉啊,老子哪是沉迷女色的缘故啊,这半夜就被拉了起来,然后二话不说就被拖着来见你。四个小时的觉都没有睡到,就算换你来,也一样要打瞌睡的好吗?不过杨凌只能将这些牢骚埋在心里,恭恭敬敬地问道:“不知道皇上连夜传召微臣,有什么吩咐吗?没有的话,微臣想回去补个觉。”
皇帝对杨凌没大没小的情况见多了,只是将辽国使者的事情给说了一下,让杨凌帮着分析分析。杨凌对于辽国大军压境的情况已经知道了,却是不怎么担心,因为成辽两国都不处于开战的好时机,古代可不是现代,战争是转移国内矛盾的手段,听了皇帝的说法,杨凌才知道成朝之所以为集结大军,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捞到牛痘啊。杨凌沉吟道:“陛下,微臣曾经听说过一句话,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问题则是经济问题的集中体现。向成辽两国之间的战争,到最后只体现在谁的国力更强大,所以这个时候两国开战,只能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皇帝问道:“这么说来,你也是赞成和了?”
“是!”杨凌点点头道:“不过这和,必须是让辽国来求和,而不应该是我们求和。既然辽国想打,我们就打,战争才是和平的条件。”
皇帝倒是被杨凌的这话给搞糊涂了,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杨凌笑道:“微臣知道,陛下顾虑重重必然是因为军费开销巨大,怕百姓难以承受。不过,陛下,微臣只想说一句,这精兵都是打出来的,而不是训练出来的。所以臣的建议是边打边和,和应该是最终目的,而打则是为了在战场上练兵。臣敢断定,辽国方面肯定也不想打,所以可以将这一场战争控制在可以接受的限度之内,也为和谈的时候,创造一些好的条件。相信我成朝还是可以接受一些小规模的战斗的。”
听了杨凌的话,皇帝又陷入了深思,只是摆摆手让杨凌下去了,随后又把沈老头和庞太师给叫了过来,三个人关起门来仔细商量对策。
对于杨凌提出来的看法,沈老头和庞太师都是眼前一亮,两个人都是聪明绝顶之人,一听杨凌的那句“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问题则是经济问题的集中体现”,就明白了大的方向。两个人之所以主和,无非是因为国内的经济不好,但是辽国的经济也同样不好,国内矛盾还很深,而之所以要集结大军,无非就是为了转移矛盾,重新聚集民心,大规模的战争也是不可承受的,要不辽国也不会难得的先礼后兵。(未完待续。。)
第二七六章 你要战我便战
整个成朝三个权势最大的人,很快就商量出了对策,杨凌说得没错,和平都是打出来的,从现在开始绝不能成为令别人予取予求的两脚羊。太祖的高瞻远瞩再一次体现了出来,成朝这两年因为有了水泥的关系,在大搞基础建设,这军费还真是有些紧张,不过没关系,太祖当年设了一个仓库,叫做封桩钱,言明后世子孙只有要打辽国的时候才可以动用这一笔钱。
既然绝对动武,兵法有云,兵贵神速,沈老头和庞太师两个人,一个忙着去管后期了,一个忙着去调兵遣将。朝堂上的人对于这个决议感到有一些不解,为什么皇帝忽然决定就要打呢?不过好在沈老头和庞太师的两个人的党羽也只是紧跟大佬的脚步,各自忙乎,至于那些还说要谈和的官员,则被皇帝狠狠申斥了一顿。
礼宾馆的辽国使团很快就发现不对了,皇帝派了人来,名曰保护,可是却不准他们四处走动,只是要软禁他们啊,耶律折干是个爆炭性子,当即勃然大怒,四处发火,大声咆哮道:“这就是你们成朝的待客之道吗?”
可惜辽国使团现在面对的不是那些唯唯诺诺的鸿胪寺官员,而是一帮兵哥哥,都是御林军,哪会理睬他们呀,要打架吗?行啊,单挑还是群殴,随便挑一个,反正这里的人都是好手,也不怵你辽国人,群殴就更好了,保管打得你满地找牙。
看着这样的变化,萧杰却是暗暗心惊。讹诈这种事,辽国人不知道干了多少回了。虽然成朝每次都会有反弹,但是每次经过讨价还价都会答应下来。现在居然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谈,就要开战,以萧杰对成朝的了解,这不科学呀。
朝廷在动员的时候,杨凌也命令自己的报纸全力开动,为舆论造势,控诉了辽国这几百年来对中原人民的种种暴行,立刻激起了京城百姓的上下一心。说实话。成朝百姓经过两百多年的和平日子,对战争没有什么真切的认识,顶多就是边境发生了一些冲突,造成了几十个人的伤亡,像现在这样子的大规模战争还真是第一次见,虽然心中有些害怕,但是更多的是兴奋,渴望战争的人都是没有经过战争的人。
被晾了几天的辽国使者终于再一次见到了皇帝,令他们吃惊的是。皇帝居然一身戎装的接见他们,所有大臣都对横眉冷对的样子。
萧杰也只能装作没有看见,硬着头皮见过了皇帝,这才强笑着问道:“陛下这一身戎装的。是要进行围猎吗?外臣虽然是读书人,但是对围猎还是有些心得的。”
皇帝听了萧杰的话,紧紧盯着他看了半晌。忽然笑道:“辽使不用紧张,我成朝军队决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演练。朕正准备去送送这些儿郎,辽使可愿意一起来见识见识我军的军容?”
“固所愿不敢请耳!”萧杰说得虽然恭敬。可是语气里却充满了浓浓的嘲讽。
不一会,所有大臣又去了阅兵台,看到密密麻麻的军队,萧杰才觉得头皮有些发麻,看着这台下的人群,萧杰觉得有些失算了,这成朝的满朝文武不知道发了什么疯,居然真要开战,看这人数,最起码有十万人之多啊,看样子真是准备大干一场了,虽然十万人想要攻击辽国是一个笑话,但是用来守城却是绰绰有余了,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成朝的军队本来就擅守,加上这么多人的加入,辽国就算是送掉那十万军队,也不一定能啃得下那块骨头啊。可是双方虽然都清楚军队的调动是干什么用的,却偏偏两头都没说过要打战,这让萧杰想说什么也不好意思说出口,外交场合,谁先示弱就等于认输了。
十万大军依次从阅兵台下走过,皇帝意气风发地转过头对萧杰问道:“辽使,我成朝的军容可还严整?”
萧杰自然不甘示弱,回击道:“陛下的军队果然颇为雄壮!不过,比起我大辽的勇士,总觉得缺少了一些什么。”
萧杰这话说得**裸的,皇帝却是毫不在意,微微一笑,刚要说些什么,却听远处忽然传来一声“轰隆”的声音,紧接着连环的爆炸声接二连三地传来,声如震雷,就连脚下的高台都在微微发抖,负责保护的侍卫一下子全部抽出刀来,高喊道:“保护陛下!”
看着台下那些还有些手忙脚乱的士兵,萧杰和耶律折干却没有空去嘲笑这些士兵了,因为他们也被吓得脸色惨白,比下面的士兵好不了多少。
皇帝却回过神来,指着远处火光冲天的地方大叫道:“给朕去看看是怎么回事?立刻禀告!”这才回头笑眯眯地对身边的人说道:“来啊,扶辽使起来。”
不一会,调查的结果就出来了,“禀告陛下,刚才的事情是因为辎重营有人擅离职守,致使有一箱霹雳火发生走火,引起连环失火。”
皇帝的脸上阴晴不定,这才问道:“可有人伤亡?霹雳火损失如何?”
“并无人员伤亡,由于霹雳火是分开存放的,且反应迅速,所以也只是烧掉了一些,绝对部分依旧完好!”
“负责看守的那些人可曾拿下?”皇帝凶狠地问道。
“已经拿下了,等候陛下的发落!”
“好,交给兵部严加处置,必须给朕一个满意的结果。”
皇帝叹了一口气,觉得有些不妥,这才转过头对萧杰道歉道:“辽使啊,你看,我们成朝的军队果然久不经战阵,连这些事情都做不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