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爬坑王-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下来的日子里,杨凌密切关注着各方面的运转状况,灾民们基本安顿下来,开始在县衙的组织下,或者去开垦梯田,或者分流到苏家的工程队或者水泥厂去干活。溧阳县的百姓也被要求尽早开始春耕,尽量能开一些荒田。而溧阳粮店的粮食都被县里管控起来,统一价钱,定量销售。县衙还出钱鼓励百姓下河捕鱼,上山打猎、因为准备充分,至少在目前阶段,一切还都按部就班,看上去井然有序。这样让焦头烂额的杨凌多少有了一些安慰。(未完待续。。)

第三六九章 粮荒
    粮食的消耗之快完全出乎了杨凌的意料,杨凌现在总算知道了为什么古代官府救灾大多就是搭几个窝棚,然后每天熬上几锅几乎没什么米粒的稀粥了,因为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限制这些人的活动,减少热量的消耗。这些灾民的到来为杨凌解决了劳动力不够的问题,也带来了非常大的问题,就是这些人的吃饭问题全是溧阳在供应,劳动越多,消耗的米饭也越多。唯一令杨凌送一口气的是,好在本地人比较富庶,到现在还没有出现要借春荒粮的情况。
    杨凌带着这些继续在山上开梯田,同时鼓励妇孺继续到处挖野菜。在江南这样富饶的地方,能吃得东西实在太多,只要足够勤快,就算没有粮食也饿不死。
    当然粮食才是重中之重,今年的春耕更是要紧。杨凌又一村村地劝农种粮。种粮之外,杨凌还要求乡下家家都种菜园子,要保证瓜菜自给自足,
    瓜菜能顶半年粮,再尽量多种点粮食少种点桑麻,这样等到夏收,乡下人就不用再买粮食吃了,对减轻县里的负担大有好处,当然是从长期看。
    杨凌尽心尽力地劝农劝耕,半个月不曾歇脚,腿肚子都跑细了,人也晒得黝黑黝黑。但他最关心的还是苏家从海外买粮的事情。
    “苏家那边不是说,第一批三千石粮食已经发运,已经到了泉州港了吗?”诸葛师爷忧心忡忡道:“按说应该已经到了,怎么连一粒稻子都没有?”
    “再耐心等两天吧,海上风浪大。说不定出了什么事故。”杨凌虽然也有些着急,但不愿让属下看出来。徒乱人心。
    “属下能等,但只怕永丰仓等不得。”诸葛师爷低声道:“永丰仓最多还能供粮十天。十天一过,要是还没补充,大伙就要开始饿肚子了!”
    “是十二天,”杨凌纠正道:“每人领的是两天的口粮。”
    “区别不大吧……”诸葛师爷苦笑道:“不能光指望苏家的粮食及时抵达了,大人,咱们也要想办法筹集粮食,多撑一天是一天了!”
    “你说的有道理。”杨凌望着他道:“但是怎么筹?”
    “还能怎么筹,借粮呗。”诸葛叹息一声道。
    “问谁借?”杨凌沉声问道。
    “大户呗!”诸葛师爷无奈道。
    “大户有粮吗?”杨凌瞥了他一眼。
    “当然有。”诸葛师爷点头。
    “杯水车薪吧。”杨凌淡淡道。
    “不是。”诸葛摇头道:“大户们有的是粮食,越是灾年。大户家里的粮食就越多。”
    “他们哪来那么多粮食?”杨凌道:“我看他们又没有多少粮田,反而是茶园、桑麻的地比较多”
    “从上月开始,每天都有粮船抵达本县,多的时候一天十几条。”诸葛师爷道:“虽然各县现在都不许粮食外流,但他们官宦人家,有在外头做官的,总能想办法弄到粮食。这些粮食都运进深宅大院里,十年也吃不完。”
    杨凌冷笑道:“果然是为富不仁!”
    诸葛师爷苦笑道:“不闹饥荒,他们怎么从百姓手里低价买地?他们就等着老百姓断了炊。向他们借贷了。到时候,平时十两银子一亩的茶园,他们能用一石粮食换回来!这跟明抢有什么区别!却还顶着善人的名头!”
    杨凌当然知道这其中的关节,不过好在溧阳这边的情况没有别的地方那么严重。杨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消除这样的情况而努力。
    诸葛师爷给杨凌端一杯茶道:“我知道东翁向来对那些大户不来劲,但是这关口,咱们还得求着向他们借粮呢!”
    “不能借。一借百姓就知道仓里没粮了。”杨凌却断然道:“到时候恐慌一起,反而害了百姓。”杨凌知道有时候恐惧比什么武器都可怕。
    “不用借的怎么办。硬抢?”诸葛师爷苦着脸道。
    “硬抢也比用借的强。”杨凌冷声道,“实在不行。去找些土匪强盗来攀咬一通,给他们安个通匪的帽子,看他们不乖乖纳粮消灾!”
    “够狠!”诸葛师爷擦擦额头的汗道:“那样一来咱也不用在溧阳混了。”
    “你不用管了,让永丰仓照常放粮,不要减量,”杨凌说着起身。
    “大人要去哪?”
    “去梯田看看……”杨凌丢下一句,便出门去了。
    号子声中,十六根臂粗的麻绳,像一把张开的大伞,将沉重的石墩子高高拽起,又重重地落在地上,将地面夯实夯平。在溧阳城外的燕山上,到处是垒石筑坝、打夯压台的民夫,热火朝天的场面,令观者热血贲张,恨不得也卷起袖子参与进去。
    开垦梯田是件耗时耗力的大工程,需要数代人合举族之力才能完成,不是你想开就能开的。而且溧阳县向来田多,所以并没有什么修造梯田的经验。但是这些民夫就不一样了,浙江山地非常多,拥有修造梯田的悠久历史。在惯修梯田的老农指导下,官府选定了合适的丘陵,然后令民夫们从下而上,根据山势走向先开出沟来,再用石块、粘土填垫、夯打拍捶,使田埂平整牢固,不漏水,不溃决,保水又保土。田埂建成后,再平整土壤,使其成为水平梯田。一块梯田建成了,再向上开垦第二块梯田,如此反复。
    若非靠着灾民无所事事,又别无所依,溧阳县根本无法开展这样的大工程。
    杨凌来到燕山上,直奔立在山顶的一面大旗而去,只见那旗杆是一根粗大的毛竹,高达数丈,旗面上滚着红穗子,上头绣着四个斗大的大字——替天行道!哦,不。是“以工代赈”。
    来到旗下的凉亭里,便见几名书吏在那里写写算算。看到杨凌进来,都起身相迎:“大人怎么来了?”
    “没事就过来看看。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杨凌在一个小马扎上坐下,接过书吏奉上的大碗茶,吹掉茶叶末,喝一口道。当然,其中有些关键还是不能说的,就是自己得表现得十分正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测。
    “是,是,大老爷可真是辛苦命。看得我们都心疼。”有书吏笑着说道。
    “你懂啥,这叫作秀,嗯,就是垂范的意思。”杨凌笑骂着,然后问道:“怎么样,这些天又开出多少?”
    “如今愈发快了,七个山头同时干,”那书吏答道:“统共一千五百多亩了。”
    “比想象的要快啊。”杨凌吃惊道。
    “也不看看多少人在干活,七个山头上满满的都是人。”书吏道:“现在越来越熟练。有大老爷盯着,他们也不敢偷懒。”
    “开出来的地,现在抢种水稻还来得及么?”杨凌关心地问道。
    “大老爷,新开的梯田。得先种几年旱地,一来是为了养熟,二来让人踩畜踏稳固垒实了。才能引水种稻。”书吏耐心地解释道。
    “那就种点麦子呗,这世上不光有米饭。”杨凌继续说着毫不专业的话。没办法,虽然是农村人。杨凌前世今生真没干过农活。
    魏知县知道,肯定有大事,不然王贤不必亲至。摆摆手,众书吏长随便退下去,将凉亭空出来给两人说话。
    过了良久,杨凌站在亭中,俯看着漫山遍野劳作的民夫,还有那已经成型的道道梯田,用只有自己猜能听得清的声音悠悠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是我为数不多的崇高理想了,希望不要半路夭折啊。”
    巡视完工地之后,杨凌再一次去了苏家,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直接开门见山道:“你们的粮食还有多久才能到?”
    苏晴岚皱着眉头说道:“前几天来信说已经到了泉州港,想必应该已经到杭州了。”
    “永丰仓里的粮食已经不多了,如果你们家的粮船再不到,我恐怕就没什么粮食给这些灾民吃了。”杨凌叹息道。
    “情况已经这么严重了?”苏晴岚问道
    “无论如何,都要做两手准备了。”杨凌轻声道。“必须给永丰仓补充粮食了。”
    “指望府城下放的赈灾粮?”
    “杯水车薪而已。”
    “那向外县买粮呢?”
    “现在各县都拿着钱买不到米。都是一粒米都不许外流的。”
    “你说,我该怎么办?”杨凌挠挠头,为难地看着苏晴岚。
    “其实本县有的是粮食,只有都在大户手里。”苏晴岚难得看到杨凌吃瘪一次,轻笑着缓缓说道。“够十五万人吃三个月没问题。”
    “这个我当然知道,有时候我真恨不得自己是一个土匪,对着这些人干一票不要钱的买卖。”杨凌忽然展颜一笑道:“对了,我真的让我手下人都蒙上黑色,然后去抢劫他们怎么样?”
    “冷静,冷静,深吸口气,然后缓缓吐出来,对,慢慢吐……”苏晴岚像哄小孩一样地安抚住杨凌,叹口气道:“你真这么做的话,你对溧阳所有的心血就都白费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
    “……”杨凌无语,这才闷声道:“那你说怎么办?以官府的名义,向他们借粮?”
    “那样会引起恐慌的。”苏晴岚很是冷静。
    “我也知道啊。”杨凌黑着脸道:“可是如果没有粮食,我拿什么来养活这些灾民?”
    “让他们争着抢着把粮食卖给你呀。”苏晴岚轻声道。
    “怎么可能?”杨凌说道:“我跟他们的过节,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们怎么可能还卖粮给我?”
    “可能……他们囤积居奇,无非就是想在饥荒时买老百姓的田,”苏晴岚遥指着城南的燕山说道道:“这同样也是田啊……”
    “休想!”杨凌好像被猫咬到屁股一样,一个激灵就蹦了起来:“这些都是溧阳百姓的地,溧阳百姓会这些灾民做出了太多的牺牲,那些地是灾民们回馈给溧阳百姓的。知道平那么一块田。要费多大力气吗?每一寸梯田上,都浸透着他们的血和汗。你却要贱卖了!你……你不是跟他们一伙了吧?”
    “不卖这些田,就没有粮食进库。”苏晴岚却不为所动。冷静地分析道:“万一十天过后,赈灾粮断了,灾民们没了饭吃,然后那些大户人家说是愿意拿出钱粮来,条件就是要那些梯田,到时候你觉得灾民们会答应吗?如果你阻止,你就是那些灾民最大的敌人,而那些大户人家却反而成了大善人,倒不如趁现在。还有一丝主动权在你手上的时候,主动出击,说不定还能多换些粮食呢!”
    杨凌将自己关在屋子里,痛苦地思考了一夜,正当他决定听从苏晴岚的意见,将这些梯田卖给那些大户的时候,苏家的人又过来传递消息,说是粮船其实早就到了杭州了,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就被扣在了杭州港,没办法运回溧阳来,用的理由还很奇怪,居然是走私私盐。
    杨凌当时就气不打一处来。苏家是扬州盐商的会长,用什么理由不好,居然是这种蹩脚的理由?所以杨凌少不得再一次喝苏晴岚踏上去杭州的路程。不过临走之前。杨凌也交待诸葛师爷,假如自己回来得晚。粮食不能顺利抵达的话,可以酌情贩卖一些梯田。
    那些大户人家是左盼右等。就指望着永丰仓的粮食快点见底呢,溧阳能瓜分的土地基本让他们早就瓜分完了,不过等看到杨凌让这些灾民修造梯田的时候,这些大户人家又动了心思。仿佛只要一看到地,这些人就像是变成了嗜血的鲨鱼。
    杨凌虽然清洗过了一遍县衙,但是架不住这些人的能量太大,知道杨凌离开了溧阳,县衙现在所有的事都是诸葛师爷在主导,并且杨凌授权诸葛师爷可以卖田。这些人等杨凌前脚刚走,后脚就踏进了县衙的大门。
    诸葛师爷不是杨凌,对于这些本地的地头蛇始终抱着一丝恐惧和敬畏,诸葛师爷客客气气地将这些人请到了厢房里,又拿出最好的茶叶来招待他们。
    “杨大人呢?”史涣轻轻啜了一口茶,问道。
    “我家东翁他不在。”诸葛师爷老老实实地回答。
    这些人心说,要是杨凌在,他们才不会上杆子得来县衙呢,史涣继续说道:“我等来县衙,是有关本县一件生死存亡的大事情。”
    “不知史大官人有何见教?”诸葛师爷毕竟是厮混几十年的老油条了,闻言不动声色地说道。
    “既然杨大人不在,我们还是改日再来吧!”史涣说着就要起身。
    “东翁他临走前,将县衙的大小事务都交给了在下,所以各位如果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直接对在下说,能做的,在下一定在所不辞!”
    “此言当真?”
    “当然!”
    史涣等人这才重新坐了下来,说道:“我等听说永丰仓里的粮食告急,可有这等事?”
    诸葛师爷眼皮一跳,心说果然什么都逃不过这些地头蛇的眼睛,淡淡说道:“没有的事情,不知道各位从哪里听来的消息,永丰仓里的粮食十分充足。”
    史涣笑着盯着诸葛师爷,一直盯到诸葛师爷不好意思了,这才笑道:“诸葛师爷何必瞒我们呢?这些事情我们还是知道的,明人不说暗话,我们还知道杨大人他委托苏家买粮的船就被扣在了杭州。”
    “诸位从哪听说的?”诸葛师爷心说你们的消息还真灵通,他不禁以最大的恶意揣度,是不是溧阳大户在暗中捣鬼?不过该装傻的时候,还是要继续装傻:“我怎么不知道?”
    “好了!”史涣摆摆手道:“诸葛师爷,永丰仓没粮的事情,迄今为止只有外面这些人知道,可是如果再过几天,那些灾民没有了粮食吃,你说他们会干出些什么?这是对咱们溧阳百姓最大的伤害啊,诸葛师爷,杨大人的背景非常硬,恐怕仅凭这点还伤不到他分毫,倒是诸葛师爷你,必须有一种觉悟啊。”
    史涣的话,就像是直捣黄龙的利剑,刺中了诸葛师爷心中最害怕的地方,诸葛师爷有些颤抖地问道:“那……那诸位可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唉!”史涣叹一口气,悲痛道:“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们也不愿意溧阳的百姓遭受如此大的苦楚,所以我等几家商量了一下,愿意节省出不多的粮食,充盈永丰仓。”
    “如此就多谢诸位的好意了。”诸葛师爷大大咧咧收下道:“诸位果然不愧是本地的善长仁翁啊!”诸葛师爷跟杨凌在一起久了,杨凌的一些无耻也学了几分。
    史涣等人眼皮一跳,这剧本有些不对啊,原本以为诸葛师爷会上套的,结果居然变得跟杨凌一样无耻。史涣继续说道:“这些粮食都是等各家的救命粮啊,为了挽救溧阳的百姓,不惜都拿出来了,难道县衙不该有所表示吗?”
    诸葛师爷笑了笑说道:“是了,各位大官人的高尚情操的确让人非常敬仰,等我家东翁回来后,我会向东翁建议,给各家一个仁善牌坊。”(未完待续。。)

第三七零章 再返杭州
    牌坊是什么?相当于现在的锦旗,不过这里可是朝廷公开发放的,任谁家里得了一座,那都是阖族荣耀的事情,不过对于这些大户人家来说,牌坊就是个球,哪个人家家里没有?他们要的是能到手的真真切切的利益。
    史涣想了想说道:“诸葛师爷,有些事情不需要我多说什么了,既然诸葛师爷对杨大人抱有如此大的自信,那就算我等多此一举,告辞!”说完,站起身来拱拱手,头也不回地往外走去。
    诸葛师爷也傻眼了,他经常看到杨凌拿这招跟别人讨价还价,没想到今天别人把这招用到了自己头上,实在是不好受啊。不过诸葛师爷却无能为力,因为一旦主动挽留这些大户人家,就会彻底丧失主动,所以诸葛师爷也只好起身向这些人微笑告别,亲自将这些人送到了县衙外,回过头来,满嘴都是苦涩,心说,东翁啊,你可得早点回来啊,在断粮之前回不来的话,就真的要将你的一番心血拱手让人了。
    从衙门出来,这些人便聚集到史家的别业里,一边吃酒一边商量此事。“会不会是消息有误啊,看样子,官府不像是缺粮的样子!”彭家的人有些不自信。
    “球!”史涣翻翻白眼:“杭州那边传过来的消息,苏家的船的的确确是在杭州港被扣了,而舱里的粮食大概也坚持不了半个月了。”
    “可是我还是担心,姓杨的能量太大,万一要是把粮食要回来怎么办?”
    “把心放肚子里去!”史涣分析道:“杭州现在容纳了差不多有十万灾民的样子。缺粮缺得相当厉害,听说杭州城现在几乎已经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了。现在整个杭州城上上下下都等着粮食救命呢,苏家的这批粮食虽然顶不了太多天。但是也能延缓几天,如果真出现了暴动,杭州的那些人一个都跑不掉,现在不过跟姓杨的对上,虽然时候也不一定能落下什么好,但是总归是能保住一条小命的,你们说,换了你们,你们会怎么选?”
    “自然是拼命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了。”众人轻笑道。
    “就是这个道理。”史涣笑道:“所以姓杨的这次去杭州。绝对讨不了什么好去,相反,还可能跟整个杭州,乃至整个浙江一地的人都起了冲突。”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自然是等了!”史涣轻轻地靠在了靠背椅上,优哉游哉地说道:“看着那些灾民为我们努力修造田产,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啊。”
    杨凌虽然已经见过了灾民们的惨象,但是杭州城里这样的惨象还是从来没有见过,原本繁华的大都市,突然间好像失去了生气一般。就连空气里也满是腐臭的味道。大街上到处都是流落至此的灾民,这些灾民躺在地上,绝望地看着周围的一切。不过杨凌知道,这样的绝望所爆发出来的会是怎么样的一股力量。不禁皱了皱眉,心道杭州城的那些官员都干什么吃的,城里已经都这样的场景了。搞不好就会暴动的。
    苏晴岚掀开车帘子,看着外面的一切。也轻轻蹙起了秀眉,这个时候。她看到路边有一个汉子正跪着,在他身边还有一个瘦骨嶙峋的小女孩,瞪着乌黑的大眼睛看着周围,只是小女孩的头上还插着一根稻草。
    这根稻草的含义,杨凌都明白了,更别说是苏晴岚了,苏晴岚轻轻吩咐道:“停车!”
    马车在这对父女身边停下来,苏晴岚走下马车,轻轻地抚摸着小女孩的头,无声地叹了一口气。
    那汉子见站在面前的是一位衣着华贵的大户小姐,赶忙不止地磕头道:“小姐,行行好!买了我这丫头吧!小姐,买了我这丫头吧!可以买回家当丫鬟,当什么都行!”
    苏晴岚没有理那个汉子,只是轻轻地问那小女孩道:“饿吗?”
    小女孩羞涩地点点头,却没有开口说话,苏晴岚返身从车里拿下一盒糕点递到她面前,说道:“吃吧,想吃什么就拿什么。”
    小女孩终究是没敌过糕点的诱惑,伸出脏兮兮的小手,一连抓了好几块,藏在了自己的怀里。
    苏晴岚好奇地问道:“你怎么不吃啊?”
    小女孩见这么漂亮的大姐姐,低低地说道:“还要回去给娘和弟弟吃。”说完好像做错事一样,将头埋进了自己的怀里。
    苏晴岚笑道:“傻妞妞,姐姐这还有好多呢,你吃,不够的话,姐姐再给你拿。”
    小女孩这才重新抬起头,对苏晴岚笑了笑,抓起一块糕点,递给身边的汉子道:“爹爹,你吃!”
    旁边的汉子看着自己女儿纯洁的目光,一把抱住自己的女儿,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囡囡啊,别怪爹啊,都是爹没用!”
    “行了,别嚎了!”这个时候杨凌走下马车,走到汉子边上,语气不善地说道:“总算还有些良心,什么事情想不开,要卖自己的女儿?你看,多懂事的孩子!”
    “哪个王八蛋想卖她?”汉子红着眼睛说道:“虽然是个女孩,也是个暖心窝的,要不是实在撑不下去了,谁愿意卖儿卖女的?家里还有老的小的,我倒是愿意把我给卖了,但是我卖了,谁来照顾那些老的小的?”汉子越哭越伤心。
    苏晴岚是个见多识广的,皱了皱眉道:“听口音,你们不是杭州本地人吧?”
    “不是!”汉子摇了摇头:“我们是宁波那边的,家里都被淹了,什么都没剩下了。”
    “人没事不就好了!”杨凌说道:“对了,你们既然是宁波那边的,怎么会逃到杭州来,宁波不能收容你们吗?”
    “谁说不是呢?”汉子咬牙切齿道:“本想着进宁波城的。可是宁波城根本不让我们进,后来还说。杭州是大城,让我们自己来找生路。所以我们就来了。”
    “该死的官员!灾民安置工作居然如此肆意妄为!”杨凌恨恨道:“对了,既然你们来了,难道官府就不派米派粥?”
    “一开始是派的,不过后来人越聚越多,这粥里的米粒越来越少,到现在也变成了一天只派一次了。”
    杨凌刚要再骂,苏晴岚赶忙拉住他:“行了,杭州城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