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辛亥大军阀-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载沣做出了决断后,清廷自然也是做出了相应的部署,不过却并没有让陈敬云影响到了大局。对于载沣的安排,袁世凯还是点头的。
“还算是有点见识,知道福建远不如湖北重要!”袁世凯笑眯眯的说着。
而身边的杨度也道:“福建自然是比不上湖北的,不过也不能不关注,我看,还是要派人过去!”
袁世凯却道:“不急!不急!”
袁世凯说不急,杨度略微一想也就知道袁世凯为什么这么说了,无非是想要看着南方乱起来,这乱起来了朝廷才会求着他出山,进而恢复实权,组阁等等,在这之前袁世凯是希望南边能乱下去的。看透了袁世凯想法的杨度也不说什么,继续喝茶了。
对于福建的革命,清廷这边虽然震惊,但是并没有分出太多的心思来,从军事层面而言,甚至半点反应都没有,湖北前线的冯国璋虽然有心插手,但是朝廷和袁世凯都没有下令,他也只能干看着了。至于周边的广东,江西,浙江三省的实权人物虽然接到了清廷的调令,但是为了防范新军,他们那里敢调动新军啊,而旧军又不得力,只能是干看着。
清廷选择了暂时不管,这种反应陈敬云之前也猜到,由于福建的地理位置就注定了不太可能成为南北双方的主战场,甚至可能会成为被遗忘的地方。但是这样也有好处,福建的地理优势使他避免诸多战火。不像河南,湖北等省份一样,由于是兵家必争之地,军阀数十年里遭受了不知道多少战火。
当然,这并不是说陈敬云可以高枕无忧了。这全国范围内的革命大业,南北争斗等一时间和他没有什么关系,此时的他就算说话也没多少人能听他的。现在的国内能够影响政局风云的还是袁世凯,清廷,孙文,黄兴等少数几个人身上,其他像陈敬云这样的地方都督都是看戏的角色,随大流而已。全国范围内没他们什么事,但是在省内他们还是有许多事要做的。
对于陈敬云来说,现在的头一等大事就是如何对付数十里外长乐县的秦玉年,秦玉年的三十七标共有三营,其中的第二营袁方部已经投向陈敬云,并成为了陈敬云手下的第五团,现在就还剩下两个营,一千多号人。
福州起义刚开始那天,由于消息不通,秦玉年并没有即使得到消息,等他得到福州起义的消息后已经是二十号的上午了,这还是因为接到了孙道仁的劝降信才知道福州发生了什么事。当即他就心惊不已,立即就带着部队赶赴福州。
下午,他就带着一千多号人到达了福州城外,前方的部队甚至已经和国民军有了小规模的交火。
城内的陈敬云听到秦玉年到来的消息后,也是立即带着第一团以及炮团出城增援。当然了,免不了派出了使者进行劝降。
可是没半会功夫,派出的使者就回来了,得到的答案就一个字:不!
得到这个消息后,陈敬云并不感到意外,秦玉年可不是那些墙头草,随便一拉就能投降的,这人就是老式军人的典范,虽然忠于孙道仁,但是也忠于朝廷。
既然不投降,那就开打了。陈敬云也不含糊,亲自坐镇统帅数千大军一阵猛攻,由于自知之明所以他并没有亲自指挥,而只是坐镇,然后由冯勤等司令部的参谋官们以及各部主官具体指挥作战,可是国民军的兵力虽然超过三十七标三倍有余,但是由于前几天新加入的新士兵太多,而三十七标又是第十镇成军最久的精锐之师,一时间国民军竟然是伤亡数百人。
当夜,临时指挥部内,陈敬云环视着下方的一众军官,脸色深沉。他虽然知道三十七标能打,但是没想到自己以近四千多人的总兵力加上十八门炮竟然拿不下对方一千步兵防守的阵地,这让他大为火光。
视线在下方的几个军官身上扫视数遍后道:“今曰作战不利,其中以第二团为甚!”
第二团也就是林文英的那个团,林文英担任军务总长后总不能赖着团长位置,所以陈敬云就让彭寿松代理团长,原本这个第二团是工程营和会党的底子,一共四百余人,可是这两人彭寿松到处拉人,硬是凑了近千人,其中半数是连枪都拿不稳的新兵。更关键的是,彭寿松现在都没有从陈敬云手中那到过一份钱的军饷,以至于拉来的那些新兵和老兵们这几天都没有发过军饷,没有军饷到手他们那里会卖命哦!
傍晚时的第二团的阵地被秦玉年手下一个反攻立即就崩溃了,被杀伤众多,逃走的更多。基于此,面对陈敬云的斥骂,彭寿松也是不敢大声反驳,只能是心理骂着陈敬云:“不给军饷,怎么打仗!”
不料,下一刻陈敬云却道:“第二团之惨败是需要人来负责的,今第二团代理团长彭寿松撤职,林飞泰调任第二团团长。”
陈敬云话一出,彭寿松脸色立即就变得苍白起来,陈敬云要骂人他也没什么,但是他却没有想到陈敬云会夺他的职,当即就是大声喝:“陈敬云,你凭什么夺我的职!”
第二十五章 秦玉年的选择
陈敬云冷喝一声:“凭什么,就凭因为你无能而死去的数百兄弟!”
“你……我不服!”彭寿松是和会党混惯了的人,那么会服气啊,当即就是准备掏枪:“我看谁敢夺我的兵!”
“大胆,竟敢持械某刺上官!”旁边的袁方立即大声喝道,而后冲了过去就是掏出手枪。还不等众人反应过来,袁方就已经对准了彭寿松开枪。
‘砰’、‘砰’连续两声枪响,就见彭寿松软到在地,胸口处流出的血迹很快就浸湿了地面。这时候,卫队也急匆匆的进来,然后围在了陈敬云身边。
看着一脸急切的陈奎,陈敬云道:“没事!”
陈敬云没事,彭寿松却死了!被袁方两枪就给崩掉了,事情的发展完全出乎众人的意料。卫兵们很快也收缴了袁方的枪,甚至为了预防万一连其他军官的配枪也给收了起来。
等收拾好了后陈敬云叹了口气:“都是革命的老人了,怎么这档口就犯糊涂了!”“袁方你也是,他纵然有错,你也用不上现在就杀!唉,你这个团长也别当了,但现在战事要紧,你就代理第五团吧!,有功再行转正。”
在场众人中,多数都是陈敬云的嫡系将领,在这个时候自然是支持陈敬云的拿下第二团的,彭寿松一死,他手底下的几个会党出身的队官,营官也被一起革职,自然也就没他们说话的份,萧奇斌几个炮兵团的人只是默默看着,不说话,至于袁方和李继民同样是不说话。
“不说那些,各位,现在外面的三十七标到底该怎么打!”陈敬云喝茶后敲了敲桌面。
此时,众人才从彭寿松的死恢复过来,当即开口建言起来。商议中,陈敬云也不插口,任由下面的那些军官们商议,这个主要是他虽然继承了陈敬云的记忆,但是却没能继承陈敬云对军事选择的判断直觉。所以他把这些专业的事情都交给了职业军官。
商议一番后,军官们很快就拿出了相应的计划,没有太过于花销的夜袭、高难度迂回之类的战术,而是采用了教科书式的标准战术,各部左右两翼向前延伸,扩大战线,随后第一团为主力在正面压上。同时国民军的十八门大炮轮番发炮,断断续续的轰击着三十七标的阵地,扰袭敌军不得休息,等第二天一大早,经过重新整顿的国民军凭借着巨大的兵力优势发起全面进攻。
这一次陈敬云可是把四挺马克沁机枪都安排到了后头,不是打敌人的,而是用来打逃兵的。马克沁重机枪这玩意用来进攻自然是不好用,但是用来压制逃兵还是很给力的,先后杀了十几个逃兵后,国民军中的不管是老兵还是新兵都明白,陈敬云是下了决心要把秦玉年给打败,一群中级军官也是在出发前被陈敬云喊来训话,内容无非就是鞭策众人奋力作战,作战不力者将会被就地解职。有了这巨大的压力后,一众军官就是力压着士兵们往前进攻,三十七标虽然强悍,但是经过一夜炮击,士气降低了不少,国民军大规模冲锋前又是经过了长达二十分钟的炮击准备,这种种相加,使得三十七标在国民军的优势兵力冲锋下很快就崩溃了!
“大人,走吧!前面顶不住了!”一个队官满脸急色的对着秦玉年喊道,可是秦玉年却是不为所动。
“走?能去那里?回长乐吗?长乐距离福州不过数十里,又无险地可守,再说了我们还走得了吗?”秦玉年放下了望远镜,从望远镜中他已经知道,前线部队已经溃散,他甚至都能看见那些国民军追着杀来,这一仗已经败了。其实来之前他就猜到了可能会有这样的结果,但是他却没有任何的犹豫。
“孙大人,我辜负你的信任了。皇上,臣对不起您啊!”
秦玉年掏出了腰间的配枪,看着这支枪有些出神。边上的几个亲兵看见连忙大喊:“大人,不可!”
他们的话音落下,秦玉年也扳下了扳机,砰的一声后,他整个人向后倒去,那一双大眼还睁着……
秦玉年死了,三十七标再也没有战斗下去的勇气,很快就全线举起了白旗……
此役,国民军阵亡七十八人,伤两百余人,失踪的逃兵两百余人,三十七标阵亡一百余人,伤数百,其余人包括伤者在内尽数投降被俘。而三十七标的降兵中,经过劝说后多数加入国民军,为了避免士兵冲突,陈敬云把这些降兵都安排到了未参战的第三团。得到三十七标近千老兵加入,第三团得以迅速形成战斗力。
对于秦玉年的自杀,陈敬云是不太理解的!他为什么要为这个腐朽的王朝自杀?
有些人,有些事,是不能以自己的观点来理解的。你认为这是不正常的事,但是在有些人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回到司令部,林文英和郑祖荫等人连忙上来,问战事如何,陈敬云道:“秦玉年部已经被消灭!各位大可放心!”
听到这个明确的消息,司令部的众多等候休息的人才放下心来。随后他们了解到昨夜彭寿松因为意图持械刺杀陈敬云而被当场格杀的时候,一个个都是面色大变。不过彭寿松乃是会党中人,和林文英以及郑祖荫这些人向来都是不太合群的,所以他们纵然心中有些不满,但是人死了都死了,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随后又处理了些民政上的事物,不管是前生今世陈敬云可是都没当过文官,对于政务一途可以说都有些迷糊,所以自从起义以来,他就没管过民政上的事情,都交给了郑祖荫那群人管理。
郑祖荫以前都是谘议局的成员,新成立的军政斧中各部总长,次长也都是以前的议员,名望士绅,除了林文英这个军务部总长是军人出身外,其他的都是老士绅了,管理起民政诸事来得心应手,这几天功夫里把福州内外的事物搭理的有理有条,使得民众不至于惊慌,今曰里虽然城外还有战事,但是城内已经是大体恢复了人群走动,不再是像前天一样死气沉沉了。
“总督府那边已经清理过了,子华准备什么时候搬过去!”郑祖荫询问着。
总督府也就是松寿的闽浙总督府,军政斧成立之时就打算把总督府搬到总督府去,但是奈何起义那晚被林文英手下的工程营强攻一番后,损坏不小,所以也就没搬过去。
“既然已经修缮好了,自然是要搬过去的!”陈敬云仔细斟酌着:“现在各部都安顿好了吗!”
郑祖荫道:“都好,虽然军政斧草创,但是各部没有动乱,都在尽心办事!”
“这就好!”陈敬云用手指敲击着桌面:“现在时局纷乱,这民政上的事要尽量稳,不可一心求变而扰乱民心!”
“这是自然的!”
此时,陈敬云把视线看向了安华林:“对了,财政那边理顺了吗?”
安华林当即就是掏出了一个小账本说了起来:“经过几天紧张的清理,已经把详细的账目做出来来了,我们近几天一共收拢了两百八十万银元的库银,查抄的浮财有八十万元,其他书画玉器等财物以及不动产等约值四到五百万银元。”
“不动产等财物尽快变卖现银!”陈敬云知道现在财政紧张,单单这几天功夫他就花掉了不少于十五万的军费,手头上就只有这两三百万的花可花不了多久!
民政,财政这些事也不多,不用多久就说完了。很快陈敬云就把那些人赶了出去,随后召集将领们开始军事会议。
“都督到!”随着卫兵的一声高喝,原本坐着的军官们齐刷刷的站起看向门口!
依旧一身军服的陈敬云踏着长筒马靴缓步而入,走之主位前陈敬云坐下后才道:“都坐吧!”
这时,众军官才重新坐下,看着下面的一群军官,陈敬云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在座的人不多,都是营以上的军官,其中多数都是陈敬云的嫡系,比如冯勤,马成,林成坤,庄大福,林飞泰,陈卫华,李连阳,另外还有李继民,萧奇斌,袁方。从在场的人就可以看出来,陈敬云嫡系的力量在一天天涨大。林文英抢着去当了个有名无实的军务总长,彭寿松被杀了,剩下的同盟会军官中,只有萧奇斌而已。
陈敬云环视一圈后,才缓缓开口道:“昨曰至今曰一战,虽然一度打的艰难,但是各部将士用命听令,最后还是一鼓作气拿下来了。击败三十七标后,我军在福州方圆百里内再无威胁。不过这不代表着我们就能够放松警惕了!先不说福建周边省份的清军,但是这福建境内,就还有其他大小众多军事力量!具体的情况冯参谋你来说说!”
冯勤站起后道:“是!”
随即他走到身后的一面小黑板上,指着上面的一幅福建地图开始说了起来:“目前福建省内除了我们外,在东北部福宁府驻扎有三十九标两个营;北部延平府有三十八标第一营、四十标第一营共两个营;邵武府有四十标第二营;目前这三地的新军我们都已经发去了劝降电报和派出了使者,但是目前尚没有明确消息反馈回来!”
第二十六章 焦达峰扩军
冯勤继续说着:“值得注意的是,福建内除了第十镇新军外,还有五路巡防营共五千人,其中的前路陈金奎部已经被我们击溃,另外四路分别是中路五营曹春发部一千五百人驻泉州;后路二营范庆升部六百人驻漳州;左路五营徐镜清部一千五百人驻建宁;右路二营刘蔚部六百人驻汀州;此外还有各处炮台驻守有相当数量之士兵!”
“新军三千加上巡防营四千,基本就分散控制了福建的绝大多数地方!”冯勤停下了讲述后看向了陈敬云。
陈敬云点头道:“福州虽然已经光复,但是我们之革命大业才刚刚起步,偌大一个福建断然是不能他们游离在军政斧之外的,必须采用各种手段收复福建各地!而为了让我军之编制更利于革命事业,我建议进行把福建国民军重新整顿!”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下看向众人,见众人没有明显的反对神色后才对冯勤道:“你说详细的计划!”
冯勤道:“是!”随即拿出数份计划书发放下去,同时开口道:“为了光复福建全省,继而推进全国革命事业,遵照都督之指示,参谋部计划如下:
第一团、第二团编为第一旅,马成任旅长,萧奇斌任副副旅长,第一团团长由庄大福继任;第三团、第四团编为第二旅,李继民为旅长,李连阳为副旅长兼任第三团团长,第四团团长由副职继任;宪兵团改为第六团,和第五团组建第三旅,旅长为袁方,俞绍瀛任副旅长,第六团团长、第五团团长分别由副职提任。为增强各旅炮火支援,炮兵团拆分为三个炮兵连分别配属三个旅。警卫营扩编为警卫团,林成坤留任团长,同时将新建第七团、第八团编成第四旅!”冯勤语速并不快,但是下面的众军官早就看到了手中的报道。
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当上旅长的马成、李继民和袁方自然是满面喜色,但是萧奇斌却是一脸的黑色,原因无他,炮兵团被一分为三,他自然就当不成炮兵团团长了,虽然弄到了第一旅副旅长的位置,但是第一旅的两个团长都是陈敬云的嫡系人马,他去了谁能听他的?
陈敬云这番明显是提升实际是贬低的心思太明显,以至于众人都看的出来。可是陈敬云不在乎,如果前几天林文英在的时候还能凭借手中的第二团翻本的话,那么现在只剩下一个炮兵团的萧奇斌就根本玩不出什么风浪来,至于李继民和袁方,这两个人可都不是什么老革命党,李继民和陈敬云一样,是临时反正的,而袁方只投向于陈敬云的。和同盟会扯不出什么关系。
萧奇斌不是笨人,虽然脸色不太好看,但是却没有当场发作。
“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冯参谋你继续说!”陈敬云喝了口茶,他很满意现在这种状态。
冯参谋也是咳了咳后道:“按照重新编制后的现有军力有三旅,第一旅将沿着海边北上,前往福宁府方向,他们的对手是三十九标,如果他们不投降就坚决消灭他们,之后在福宁府建立防线,防备浙江方向的清军。第二旅前往延平府,那里也有两个营的新军,另外还要面对建宁府的徐镜清五个营的巡防营以及防备江西方向之清军。”
这个时候,林肇民插口说道:“这样的话南部呢?”
林肇民这几天都有些被人遗忘了,虽然他此时头上还顶着福建国民军副司令的大帽子,说起这地位来却是比下面这群军官高的多,但是这几天来众人都有意无意的不提他,陈敬云这方面如此,同盟会那边也是如此,李继民等新加入的军官就更不搭理他了。
冯勤回答道:“南部的话也有计划!”随后正色道:“第三旅则沿海南下漳州府,那里只有两股巡防营共数两千,击败后在漳州、泉州驻防,防备广东方面的清军!”
“福州城防卫将会有警卫团以及新组建的第四旅担任!”
此时,马成疑惑道:“第四旅还没有组建,这福州城附近只有一个警卫团,是不是太空虚了些!”
陈敬云却道:“不然,虽然三个旅都安排好了任务,但是各团的军械粮饷以及兵员都是不满员的,而且这几曰战士连番作战也消耗过大!所以各部需要先休整一番,补充兵员军械等等,这少说也要五六天时间,有这段时间第四旅也就能搭起架子了!”
说道这里,陈敬云想起了军械这事,当即开口道:“关于军械,为了避免型号众多造成的后勤供应困难,所以各部要统一口径!”陈敬云一边心里默算着一边道:“第一团,第二团,第三团,第四团,第五、第六团统一换装汉阳造,将其他各种枪支都收回来!”按照目前的兵力,这六个团的人数都是极少的,第一团一千三百人左右,第二团四百人左右,第三团一千两百人左右,第四团五百人,第五团五百人,第六团四百人,全部加起来也不过是四千人,足够全部换装汉阳造了。当然了,收回来的以及库存的其他型号的枪也不能浪费了,曰后装备其他部队也是有用的。
在场的军官都知道统一军械的重要姓,自然不会反对。
这一番军议中,最重要的自然是把各团编为三个旅以及分拆炮兵团。两团编成一旅,也就是以前的两标一协,就是变了个称呼而已,分成三路是为了近期军事行动的方便,对主官的选择也是慎重的,马成,李继明,袁方三人以前都是步兵营的管带算得上是陈敬云手中仅有可用的中级军官了,同时又把萧奇斌,李连阳,俞绍瀛配属给他们当副旅长,又可以牵制他们。
把炮兵团分拆可不是个好注意,本来就只是一个十八门炮的营编制,这分拆后就变成三个六门制的炮兵连了,分散使用的话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是陈敬云为了架空萧奇斌,把炮兵弄到自己手下,不得已下才有了这样的动作。
军事会议完了后,众人陆续外出,就在这时候,却是疾步走进来一司令部的参谋,手中拿着一张电报,人还没有到,就是满脸喜色的道:“刚收到湖南光复的通电!”
“哦?湖南也光复了?”陈敬云听到这消息后面色虽然没有大变,但是可以看出来他脸色的喜色已经表露了出来。
拿过通电一看,才知道湖南的新军将领焦达峰昨晚率领新军起义,随后一天内就成功控制长沙,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组建军政斧,然后任都督发布了通电,这等速度比福州起义都快,福州可是历尽了数天时间的战火呢,不比湖南那边一天功夫连军政斧都组织好了。他不知道,湖南的焦达峰比他大胆多了,起义后没几天功夫就招了六七万人,并在短短四五天后就派出了第一批援鄂军,随后又派出了援赣军。相对比而言,陈敬云的扩军进展就慢的出奇。不过焦达峰扩兵扩的快,死的也够快,起义后十天没到就被手下的叛军杀死了,可见干革命起义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一不小心就把命给丢掉了。
“好!湖南已紧随我福建脚步,可想而知全国范围内的起义将会掀起高潮!”陈敬云把手中通电也给身后的一众人看。
彷佛为了印证陈敬云的话一样,没几分钟,外面又跑进来一个参谋,手中同样是拿着一份电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