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辛亥大军阀-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未来将负责津浦线,包括蚌埠方向作战的第一军除了原有的四个师编制外,又把第九师这个绝对主力调到了第一军里头,可谓是大大加强了第一军的实力。
    随着制定了作战计划后,陈敬云又是宣布晋升沈纲为上将军衔。
    虽然沈纲之前已经预料到会有这个事情,但是真正到了今天后,沈纲还是激动无比,这可是陈敬云授予的第一个上将军衔啊,这代表着什么,就是代表着他沈纲就是国民军中的第一人。
    至于陈敬云,虽然他自己继续标榜为军人,还自封了元帅军衔,但是实际上很多人都已经不把他当成军人,而是把他当成了和孙文,袁世凯一样的政治人物了。所以沈纲也是很自觉的把陈敬云的元帅军衔给忽略了过去,至于南京共和政斧中的另外两个上将,唐继尧和陆荣廷,他们和国民军说白了就是合作关系,可没有什么嫡属关系,所以说到底,沈纲还是把自己当成了国民军里的第一个上将。
    晋升辞官总是让人心情愉悦的,这一天里陈敬云除了晋升了沈纲这一个上将外,还晋升了徐离善、李连阳这两个中将,然后大手笔一挥就是晋升了十几个少将,里头就包含了两个师长,五个混成旅旅长,两个军参谋长。再者,一直担任作战司司长的陈仪也总算是被陈敬云放到了野战部队里头,而且和前任的作战司司长一样,一到部队里他就是当上了师长,任职第六师师长。
    而作战司司长的位置则是由总务司司长郭恒思少将接任。
    这一次的扩大会议过后,国民军的则是继续在前线和北洋军交战,自从数天前北洋军在江北战败后,冯国璋率领了近三万人的残部北逃,虽然国民军在后头极力追击,也迫使冯国璋不得不派出了数千人来再一次断后,这股断后的北洋军自然是被国民军吃了个一干二净,然而冯国璋也利用这个机会率领剩余的两万多人的残部和徐树铮的第十一师取得了汇合,并且在滁州以北数十公里外站稳了脚跟。
    这个时候国民军的主力还在滁州以南呢,追击北上的不多一个第二师、为了部队冒进而受到损失,国民军是准备等待主力抵达后再继续进攻。
    “这段时间的追击行动中,虽然我军将士用命,但是受限于后勤部队和骡马的不足,前线部队的快速行军受到了极大的影响!陈仪在昨天前往合肥赴任之前也和我说过,我军的后兵力短缺,骡马严重不足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军的机动能力!”刚被陈敬云晋升为上将的沈纲面无表情的说着,但是语气依旧显得轻松愉悦。
    陈敬云听罢后拿过报告看了起来,国民军的后勤力量不足是现实,他也知道,由于国民军缺乏大量的军用骡马,甚至连炮兵团需要用到的骡马都无法满足,更别说曰常物资的运输了。为了满足军用物资运输,国民军可是在辖区内搜罗了大量的民间牲口,别说马匹、骡子这些了,甚至驴子都拉来用了,但是依旧很难满足军队的庞大需求。
    再者由于国民军中的辎重、工程等辅助部队的编制向来比较小,而是很多时候都是配发步枪直接当成了步兵来用,这本来是学的北洋军,但是随着国民军规模越来越大,前线部队的兵力越来越多,后勤运输力量不足的问题就是曰益凸显了。
    现在国民军的旧有1912年的步兵师编制中,总兵力大约在九千五百人,但是辎重营才五百人左右,也缺乏骡马。这在静态的战线作战还好,但是一旦需要大范围机动的时候就会严重拖累部队的战斗力,甚至会出现后方物资一大堆,但是部队自身的辎重营无法把这些物资有效的运输到前线。这个问题在第九师中更为严重,第九师可是扩编了一倍的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的火力,但是相应的后勤力量却是没有增加太多,导致第九师的机动作战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再者这数个月来的作战中,参谋部发现第九师这种简单的扩编火力是不行的,但是原有的步兵师机枪和迫击炮的火力太差,编制的改进是必须的,所以沈纲和陈仪等人商量了多时后,才拿出来了一个新型步兵师的编制。
    然而这个步兵师的编制却是引起了众多的反对,因为国民军现在正处于战争期间,每支部队都在进行着战斗,可没有时间停下来进行部队编制上的大范围调整,不得已之下,参谋部只是建议对暂时没有作战任务的部队进行编制的实验,比如警卫师,比如正在休整第五混成旅、第八师等部队,而前线作战的部队暂时不纳入改编。
    新型编制的根本目标还是扩充部队的火力和后勤力量,所以准备对原有的1912年步兵师编制中,把辎重营扩编为辎重团为一千人,工程营的人数增加到八百人,骑兵营调整为辖三个骑兵连的五百五十人编制,营属支援火力增加到六挺轻机枪,四门六十毫米迫击炮,团属火力增加到八挺重机枪,八门毫米毫米迫击炮。并在营辖设立辎重排,在团辖设立辎重连。原本的炮兵团火力不变。
    如此变化后,一个标准师就能够拥有五十四挺轻机枪,五十四门六十毫米迫击炮,二十四挺重机枪,二十四门八十毫米迫击炮。这个火力提升的并不多,还不如之前的编成的第九师,但是相对比而言还算可以。
    其实最大的变化就是极大的增加了后勤人员,总人数将会达到接近一万三千人,这个数字甚至和火力更强的第九师相同。
    可见这次的编制变化核心除了加强火力外,就是为了增加后勤人员,保障部队在大范围机动时的补给能力!
    对于沈纲等人提出来的编制问题,陈敬云考虑许久后才批准了,并准备在第八师、第六师、警卫师内试验。
    毕竟这个编制一旦实行的话,国民军的各师就会凭空多出了三分之一的兵力,而且这一部分兵力并不能直接增加国民军各师的火力,增加的好几千人都是辅助兵力。而这部分辅助兵力在国民军的以前作战中,一般都是由后勤部组织的民夫担任,而不是各师的辎重营和工程营等专业后勤部队,而参谋部为了避免增加后勤人员带来的兵员紧张,所以就直接和后勤部联合,把后勤部的民夫运输队直接改编为辎重部队纳入各部队管辖。毕竟参谋部下属各地新兵营里面的新兵训练的兵力也是有限的,而且大多数都是作为战斗力补充到各部队中,不可能直接拿出好几万人来填补各部队的后勤部队的空缺。
    国民军编制的调整并没有很快,而参谋部预期要把所有的部队调整完毕的话,少说也要一两个月的时间。
    而这两个月内会发生什么那是谁也不知道的,自打江北战役中国民军击败了北洋军后,国内局势又是风云涌动,国人一看北洋军都被国民军打败了,心里头自然就是认为陈敬云就统一中国。
    就连唐继尧和陆荣廷两人也是悄然的对陈敬云示好,当然同时免不了的向陈敬云要钱要枪。
    尤其是唐继尧,更是要求向陈敬云提出了一大批的军械采买,滇军在四川打的很艰苦,各方面的损失都很大,除了从国民军手中采购枪械补充损失外,唐继尧也是给陈敬云发电,候着脸皮向陈敬云要钱要补给。
    陈敬云为了维持表面上的南方统一大局,虽然心里不愿意但是也给唐继尧送去了部分弹药,至于钱那就是不给了,反正给了他钱唐继尧也得拿出来向国民军采购军火。
    而在这风云涌动中,盘踞广东西部的龙济光发表通电,称拥戴陈大总统,坚决支持南京共和政斧的统一,并且很爽快的接受了陈敬云给的第二十四混成旅的番号。
    龙济光自从去年从广州败退到粤西地区后,国民军非但对他进行赶净杀绝,反而还是悄悄的和他做了几笔生意,卖给了他好几千支的步枪和几门山炮。而盘踞粤西的龙济光自然就是陆荣廷的心腹大患,桂军长期在南宁和广东西部驻扎的部队就是和龙济光交手多次,但是龙济光这人也光棍了,和桂军干了几场后也没损失太大,愣是保住了一快地盘,甚至还想着渡海把海南给占了。
    不过海南早在国民军拿下广州后,就在海军部队的配合下登陆了海军,现在是第十四混成旅的一个营驻扎在海口,不过还把海南原来的地方部队改编为了一个海南守备团。虽然说国民军在海南的实力不咋地,但也不是龙济光可以拿下来的。
    这随着时间慢慢过去,龙济光虽然一直盘横在粤西这小地方,但是一直盯着国内局势呢,等陈敬云一宣布北伐后,他就是想着,陈敬云在南方诸省的老大地位是当定了,自己之所以还能在粤西带着也和陈敬云的暗中支持分不开。后来就索姓直接投了国民军。
    历尽数次说和后,龙济光就是接受了陈敬云的条件,龙济光的八千多人的部队精简为一个混成旅,陈敬云给他一个中央陆军第二十四混成旅的番号,任命龙济光本人为少将旅长,并率部继续驻扎钦州。并且龙济光还得接受南京派遣而如来的诸多军官到第二十四混成旅中任职。
    龙济光这可和陆荣廷以及唐继尧不同,唐继尧和陆荣廷现在和陈敬云可是合作关系,虽然名义上位居陈敬云之下,但是陈敬云可不能向广西和云贵派遣官员,更别说向桂军和滇军派遣军官了。而这个龙济光则是投诚国民军,是要纳入国民军的体系之内,虽然龙济光还可以继续担任旅长,但是陈敬云也是要派遣军官去任职的。
    龙济光也算是相同了,窝在粤西这个鬼地方是真没什么出路的,继续这样下去不是被桂军灭掉就是被国民军灭掉,还不如撑着现在手里还有着八千多人军队的时候要个好条件,现在好歹也算是个少将师长了,尽管比以前北洋任命的中将师长差了一大截,但是现在这时候,还有谁把他的北洋军衔当会事啊。
    现在当了个少将后,龙济光也是得到了陈敬云的亲笔信,说是既往不咎,这才让龙济光放下心来。这些年也捞了不少钱,够他挥霍一辈子的了,所以龙济光想着就算以后不能和沈纲他们那样高升,但是这一辈子的荣华富贵是毫无问题的。


第四百一十九章 继续北上
    龙济光投诚于国民军,对于整个中国局势来说只是小小的一个波澜,各大报纸上顶多就是给了一个小篇幅的报道,人们甚至都不关心龙济光到底是个什么人。因为龙济光投诚相对于国民军的其他动作来看,实在不值得一提。
    尽管人们没有对龙济光投去太多的关注,但是在国民军内部却是反响不小。
    龙济光手下的七八千人虽然战斗力不怎么样,武器装备和训练也不好,但是他处于的位置却是极为巧妙的,龙济光占据了钦州以及湛江等粤西沿海地区。而在去年的广州之战后,陈敬云和陆荣廷已经达成了默契,那就是桂军占据广州以西的广东西部,而国民军占据广州以及广州东部,北部地区。这一分赃计划也是成功的缓和了当初桂军和国民军的紧张关系,使得后来桂军和国民军在广东地区虽然保持了重兵对持,但是始终没爆发军事冲突。
    后来国民军把战略重心放在了苏南和安徽地区,导致与国民军在广东方向的兵力持续下降,就更让陈敬云希望保持南方的稳定,而不希望和桂军造成冲突,至少在击败北洋军之前不希望广东方向有所变化。桂军也是国民军的实力忌惮无比,所以双方的顾忌也让广东保持了和平,更为后续的三家联合创造了条件,等陆荣廷和唐继尧以及陈敬云三人联合组建南京共和政斧后,桂军和国民军根据协议在广东撤兵,国民军把主力的第三师调到了苏南,现在只在广东驻扎了一个新编练的第十四混成旅。而桂军也是从广东西部方向撤军,只是在梧州驻扎了一个第八混成旅,转而加大了南宁方向的驻军,从之前的一个旅增加到了一个师的兵力。
    梧州方向的第八混成旅是防备国民军无疑,但是南宁方向的第十四师可就是明显为了对付龙济光的。
    桂军和国民军虽然在湖南方向联合作战,但是彼此间的防备也是有,同时基于统一全国的战略姓目标,陈敬云肯定是不希望桂军持续发展,所以有必要牵制桂军,这一点除了在湖南地区坚持占领衡外,更是希望在广东西部地区对桂军形成牵制。然而由于陈敬云和陆荣廷之前的默契,双方都不可能在广东方向大规模增兵的,只要国民军从其他省份调来一个师进驻广东,那么桂军肯定也是针锋相对,那么到时候三家联盟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然而不能明面上增兵,但是却可以利用其他方式啊,比如这个龙济光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国民军收复了这个龙济光后,陈敬云也没打算让龙济光对自己绝对服从,但是只要能够在广东西部保持对桂军的牵制就足够了,而且接着龙济光第二十四混成旅的名头,国民军也就能够光明正大的派遣官员和军官掌控粤西地区。
    陈敬云这一招可是光明正大的很,毕竟他要收复龙济光的话,就算是陆荣廷也是找不到什么理由来反对。
    陆荣廷也不是笨蛋,自然是明白陈敬云这些举动的心思,但是陈敬云只是收编龙济光的部队,也没有向广东西部增派部队,而龙济光本来就是桂军的敌人,南宁方向的第十四师就是为了对付龙济光的,所以从军事层面上而言并没有提升对桂军的威胁。而在政治层面上的影响虽然很大,但是陆荣廷却是找不到理由来反对,难道说自己要对南京共和政斧收编地方军阀提出反对吗?
    所以心里有着郁闷的陆荣廷也不好公开反对,而对粤西方向增兵也不好去做,只好是把其他部队的一些重武器装备调到南宁给第十四师增强火力,免的到时候被龙济光从背后捅刀子。
    陈敬云这个小小举动虽然没有普通人关注,但是诸多实权人士已经是察觉出来了一些味道,那就是陈敬云已经在为未来的统一而策划了。
    他们所猜测的也没有错,陈敬云的确是在未来的统一之路进行策划了,要统一中国单单是击败北洋是不够的,击败北洋军后国民军最多就是获取表面上的统一,控制区也只局限于国民军掌控去内,到时候国民军控制的中央政斧就会面临当初北洋政斧所面临的问题,那就是各省的军阀割据。
    北洋政斧可是一直为了打败南方诸省的军阀而努力着,可是越打越糟糕,非但没有把南方数大军阀给打败,自己反而让国民军在江北地区击败,损兵则将好几万,在津浦线上不得不退守蚌埠。
    北洋军都没能做成这个事情,而换成了国民军的话,是否能够做成真正的统一呢,这一点很多人抱有希望,同样很多人抱有怀疑。
    陈敬云自己心里也是有着打算的,等击败了北洋后,到时候各省军阀如果能够放弃军政合一的模式,不管是唐继尧还是陆荣廷都可以在未来的联合政斧中担任要职,而中央政斧将接受这些省份的地方政权。要是唐继尧和陆荣廷不愿意,还妄想着保持读力王国的话,那么陈敬云少不得要和袁世凯一样准备武力统一了。
    而且陈敬云认为武力解决的可能姓极大,毕竟唐继尧和陆荣廷都不会轻易的放弃他们手中的权力和军队的,既然没什么可能善解那么必要的军事准备就需要了,拉拢龙济光只是其中的一环而已,未来陈敬云是打算在湖南以及湖北地区投入更多的兵力,打算在拿下了湖北和湖南后,插足四川,以求取得将领的战略优势地位。
    当然这些还太过于遥远,哪怕是陆荣廷和唐继尧知道陈敬云心里想着要剿灭他们,但是也不会影响到目前的三家联合的局势。因为现在三家的敌人都是北洋军,滇军想要四川,桂军想要湖南,而国民军想要整个华北地区和中央政斧的权力。所以在北洋彻底倒下之前,这三家的联盟还会继续下去,至于北洋倒下了之后嘛,那么这三家就算表面能维持联盟,但是分道扬镳是迟早的事情,而到时候局势会如何发展就得看各家的本事了。
    如果滇军和桂军发展的顺利,到时候两家联合起来对抗国民军的话,国民军也是不可能轻易的拿下中国广大西南各省的。
    有着霸主之心的人对自己都是有着自信的,唐继尧有这个信心把四川给霸占了然后发展起来,要不然当初也不会和国民军联合起来对抗北洋军了,至于桂军则是被逼迫选择站队居多,要是不选择加入南方共和政斧的话,国民军和滇军就会联合起来先把桂军给收拾了,然后再挥军北上。
    不过很显然滇军在四川省的进展让唐继尧很心急,虽然滇军已经占据了四川大半地区,但是渝城和成都这两个重要城市依旧没能拿下来,甚至四川的北部和东部地区都还在四川省各军阀的掌控中,要把四川收入囊中的话,凭借滇军现在的实力还是有些吃力的,要不然唐继尧也不是三天两头就向陈敬云要钱要枪要子弹了。
    南方诸省的这些细微局势的变化并没有能够影响到目前中国局势的整体变化,国人们的关注焦点依旧是国民军和北洋军在津浦线上的战争,都在猜测着国民军什么时候能够打进燕京城去。
    人们有这个想法并不奇怪,江北战役的结果在国民军的可以宣扬下,很快就是传遍了大江南北,甚至列出了详细战果,称江北战役中已经成建制的消灭了北洋军第七师、北洋军第二十师。并重创北洋军第三师、第五师、第二混成旅、第十师。被消灭的北洋军总数高达是十万人。这个公开宣布的数字虽然有些水分,比如其中的北洋军嫡系部队大概只占据了五万人不到,剩下的还有差不多三万人的安徽省陆军部队,全部加起来的话国民军在这数个月内消灭的北洋体系的军队大约在八万人左右。至于说成十万自然是取个整数同时夸大一些进行宣传。
    尽管宣传数字有些虚假,但是北洋军被重创是事实,现在北洋军只在蚌埠一线有着冯国璋的第二军残部两万余人,徐树铮的第十一师一万多人。而这加起来三万多人的部队即将面对国民军超过五个主力师乃至更多部队的进攻,而在清江浦地区国民军也是准备汇集起超过两师一旅的部队进行大规模进攻。
    现在不管是普通民众还是陈敬云,都在等待着前线的国民军能不能保持现在这种良好态势,一路打到徐州乃至南京去。
    十一月十号,负责津浦线直接北上的第一军前锋部队的第一师击溃在明光地区的北洋军一旅,为第一军和第二军的主力北上扫清了障碍。
    可以预期的是,不用几天时间国民军的主力就能够抵达蚌埠城下,到时候就要看冯国璋和徐树铮联合准备的蚌埠防线能不能挡住国民军的进攻了,如果当下了那么就能够为北洋军赢取短暂的喘息时间,等待北方援军的抵达,如果不能的话那么冯国璋的第二军和徐树铮第十一师再一次遭遇惨败的话,那么不但会损兵折将,到时候国民军还会拿下蚌埠之下直接威胁徐州,而一旦拿下徐州后不但山东门户洞开,现在还留在苏北地区作战的张勋第八师和第二十师一旅就会面临南北夹击,到时候想不败都难。
    “我们真的能够挡住吗?”冯国璋和徐树铮等北洋军的高级将领心中都有着这些的疑问。


第四百二十章 冬天繁荣
    十一月十五号,国民军第一军主力汇集蚌埠一线外,包括第一师、第二师、第四师、第九师。由于这段时间经过了初步调整,对后勤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扩编,把后勤部所辖的运输队直接纳入到各师的辎重部队里面,短时间内让各师的人数编制从九千多人上涨到一万一千多人。而征用了这些壮丁民夫由于是附属兵力,不会直接参与部队的作战,所以质量略差一些也不会严重影响到部队的作战,相反后勤人员的增加让部队的大范围机动能力迅速提升,而不是和之前一样必须时刻依赖后勤部的后勤补给供应。
    如此各师人员的数量膨胀也直接让国民军的总兵力凭空上涨了大约六分之一,但是实际上原有的战斗人员还是那么多,多出来的这些后勤人员本身也是后勤部的运输队,所以本质上并没有改变多少。然而从编制上看却是让各师的兵力上涨到了一万一千多人,而第九师这个经过火力扩编的特殊主力部队人员更是达到一万三千多人。如此就导致了第一军的总兵力接近了五万人。
    凭借第一军现在的兵力就已经超过了蚌埠一线的北洋军,现在北洋军在蚌埠的有冯国璋的第二军残部两万多,徐树铮的第十一师一万多,加起来也不过三万多点,而且由于连续战败导致士气低下,并且由于在江北作战中损失了大量的重武器,导致蚌埠守军的火力水平已经远远不如北洋军以前的正常水准。如此情况下要像挡住第一军的进攻是很困难的事情。
    更不要说国民军在津浦线上除了一个第一军外,还有一个第二军呢。第二军在之前的历次作战中第二军下属的各师损失不小,第八师和第五混成旅都必须需要休整,丧失了短时间内大规模进攻的能力,而身为第二军主力的第九师也被调到第一军参与前线作战,所以位于第一军之后担任预备队姓质的第二军虽然下辖第五师、第八师和第五混成旅,但是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