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辛亥大军阀-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虽然如此,但是林成坤还是充满了满足感。虽然这一次派出的警卫师第一团并不是他亲自指挥,但是警卫师从头到尾都是他林成坤一手建立的,各种训练也都是他一力主持,这次派出去的警卫师军官团基本也都是警卫师系统的人。至于那俞若飞的能力和背景嘛,大家清楚。
这一次警卫师第一团立了大功,俞若飞固然能得一分,但是也少不了他林成坤的。别的不说,但‘练兵有方’这四个字是绝对跑不了的。
既然有功,那就得嘉奖的。像林肇民、袁方这样的高级军是不太可能为了这一场战斗就生个军衔的,但是下面的中级军官们就的大大封赏了。
根据前方的战报,陈敬云当晚通报全军,升13团团长徐镜清为上校军衔,升警卫师第一团团长也为上校军校,让这两人成为了国民军中仅有的两个上校团长,另外还有几个营连张的一并升军衔。其中还亲自特批13团机枪连上士史峰军为中尉军衔,任职团属机枪连副连长。
对于普通士兵而言,战前就已经通令全军:参战部队将发放战事补贴,这一次陈敬云又一次宣布,在战事补贴的基础上参战的部队一律再补发一个月军饷以鼓励士兵!
而袁方、林肇民等高级军官就发嘉奖电报。
陈敬云嘉奖电报发去了后,大大地涨了前线部队士气!这年头大家的觉悟还没有太高,军官们比如徐镜清之流,为的是前途和未来的富贵,陈敬云就得给他升军衔,未来再升职。而普通士兵嘛,他们要的很简单,那就是多拿几份饷银用以养家。
实际上,国民军的军饷和北洋对比起来并没有太高,唯一不同的是国民军很少克扣军人的军饷,一律由福州银行代发,部队主官根本没插手的机会。当然了,对比国内其他军阀部队还是要高一截。
陈敬云的嘉奖电报通遍全军时,前线第一师的士兵们也都是露出了难得笑容!
“以前听那些国社党委员说我们都督怎么好怎么好,俺还不信呢,现在才知道,都督是真心记着咱们!”有些被这几块钱饷银砸晕了头的士兵如此说着。
有些则是略微理智一些:“咱们给都督打了个打胜仗,他老人家不能表示表示嘛!再说了,就这几块钱上几次院子也就没了,真说好处还得向13团的那个史峰军。娘希匹的,这人肯定祖宗坟头冒烟了,以前不过是个士官,一场打下来就捞了个中尉,听说还是都督特批的!”
“你说老史,那人我认识,还是同乡呢,不过还别说,他家里的祖坟风水好是公认,以前就有算命的说,这人三十岁之前肯定发达!这不就灵验了嘛!”亲友党上场了。
“其实不止史峰军呢,我听说咱们一师里头,这几天从我们这些士官直接提上去的军官少说也有几十号人!”一个下士也是露出满脸的羡慕,心里也嘀咕着。
当军官啊,谁不想啊!刚入伍那会才是个二等兵,就想着当上等兵,然后就想着当士官,真当成了下士后有想着中士,然后当了上士后就天天想起有朝一曰能够被上司赏识,从而踏入军官行列,穿着牛气哄哄的皮鞋,帅气无比的军官礼服,带着白手套的,腰间别着一杆六响手枪,再带一把军官指挥刀,那样子有多神气就得多神气。
一群人士兵和士官羡慕那些当了军官的人,而那些中层军官们却是一个个盯着徐镜清肩上的上校军眼红。
刚从八号高地下来的徐镜清虽然满脸疲惫,但是脸上却是挂着笑容,对于同僚的羡慕眼红神气他也是相当的受用。
嘴上说着:“都督高看了我徐某而已,不敢当不敢当”之类的但是心里却是暗中鄙视他们:老子在红北山被围多天,出生入死才挣来了这个上校军衔,你们凭什么眼红!
鄙视归鄙视,谦虚归谦虚,徐镜清对自己还是很佩服的。当初被围的时候,他徐镜清硬是给顶住了,虽然说部队伤亡不小,单是却保存了大部分力量直到援军到来。当警卫师第一团的援军到达之时13团已经处于弹尽粮绝的地步了。他徐镜清在红北山上死撑打下去,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曰能够被都督赏识嘛。
这不,仗还没打完呢,一个上校军衔就到手了。要知道现今国民军序列中,上校都是副师长的职位了,要不就是司令部的那些一等参谋和各司司长。团长得上校军衔,他徐镜清是第一个。
至于和他同时得了上校军衔的警卫师第一团团长,徐镜清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略微一打听后发现那人竟然是陈家子弟,福州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后也就释然了,人家那是属于皇亲国戚,咱不能比,也不屑于和他们比。
所以徐镜清在心里就把自己当成了唯一的一个上校团长了。
徐镜清走到了袁方身边道:“师座,虽说我部的弹药也补充上来了,但是伤亡太大,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补充新兵过来!”
袁方看着徐镜清也是点了点头:“兵员补充还得等等,要等第六师上来和福州那边的新兵过来再说!”
对于徐镜清,袁方原本是没有什么特殊感觉的,就当成了普通手下对待。但是自从13团被围后,他就多次期望着徐镜清能够顶住,现在徐镜清真的顶住了,没有发生投降,没有大规模溃败的事情。这让袁方放心了不。
袁方很清楚,一旦13团没了,估计陈敬云不杀他也会把自己一撸到底,现在13团保住了,虽然第一师整体而言伤亡有些大,但是也没到达不可收拾的地步,接到了陈敬云的嘉奖电报后袁方才算是真正放下了心。
第一师师部里一群高级军笑呵呵的相互吹捧了几句后,又是安排好了后续的作战安排。现在13团虽然已经解围,但是浙军并没有完全被击败,正面依旧有着浙军到底朱瑞率领的第四旅、第五旅以及第六旅残部的部队,人数也差不多有八千多人。另外一方面,叶松斌还率领少数部队在顽抗当中。
虽然大局上已经胜利,但是后续的战事也是不少。
二十四号,国民军11团和21团再次发动总攻,叶松斌手下最后的一千多号死忠部队死伤半数,最后叶松斌被炮弹击中身亡,余部投降。
二十五号,国民军13团和警卫师第一联合进攻,击败朱瑞所部,朱瑞所部向杭州城撤退。是夜,国民军11团在杭州城外个一个小山头截住了溃逃的朱瑞所部。
二十六号,国民军围歼朱瑞所部于杭州城外,朱瑞饮弹自杀,余部多数投降,其中旅长团长都有好几个。
同曰国民军正式进入杭州城,宣布接管杭州城防。
战事进行到这里,可以说国民军已经取得了这场战事的胜利,从十七号战事爆发到二十六号这段时间里,杭州方面战事转变的极快,前半段是浙军占优,后半段却是国民军占据了优势。
福州城内的陈敬云得知部队已经控制了杭州,也没有像前几天得知警卫师第一团突破敌军防线线那么激动,只是说:“知道了,吩咐部队尽快的控制住浙北地区!”
战事的胜利二十三号那天就已经确定了下来,接下来的一连续不过是打扫首尾而已,实际上从几天前开始陈敬云就已经不太关注杭州方面的战事,而是关注起了政治方面来。
战争一直以来都是政治的延续,浙江方面的战争也是如此。蒋朱两人的权利之争引发了浙军和国民军的大规模战争,现在仗打完了,那么接下来的就是政治方面的事情了。而可以预想的是,随着国民军的胜利,全国各地的目光都会盯着杭州,都是看着他陈敬云。
此时,杭州方面的事务已经不是浙江一省的事情,其中交叉着各种各样的势力,比如南方各都督,比如南京方面,还有更重要的燕京方面,这些都需要陈敬云一一处理。
外部势力先不说,现在国民军胜了,那么浙江的未来,国民军在浙江的未来要怎么处理就是一件必须解决的事情。
第一百二十四章 浙江之未来(二)
随着朱瑞的战败自杀,国民军正式进军杭州城后,国民军第一师和国民军第二师继续向北推进,进而将整个浙北地区控制了起来,嘉兴府、湖州等地也相继进驻了国民军的部队。从整个态势来看,国民军已经利用杭州为支撑点扩散到整个浙北地区,东进可威慑上海地区,而北上可以直接抵达江苏、甚至威逼南京,而西进的话也可以威慑安徽地区。从战略角度而言,国民军已经走出了福建乃是浙南偏僻山区的困局。
而在国民军大举进军的过程中,杭州附近却还有着另外一股军事力量,那就是周承菼等地第二十五师。
在朱瑞第二师和国民军之间的战斗中,周承菼一直都是保持旁观的态度,而且为了避免被朱瑞误会,他甚至主动带着部队向北移动二十里,前期是为了保存实力,而后来两三天里看见浙军进展顺利,周承菼也派人去和朱瑞那边谈过言下之意自然是投靠了。
可是没等怎么谈了局势就变了,原本被周承菼看好的朱瑞没几天功夫就兵败自杀,这样一来,周承菼立马就是派人和国民军接触,大谈第二十五师的中立态度,以及隐隐透露出来的投靠倾向。
对于这种事情不管是袁方还是林肇民都没有权利决断,所以一层层的上报到了陈敬云手。
接到这份报告的时候,陈敬云正好邀请蒋方震吃午饭,当即就是把报告递给了蒋方震:“百里兄,你说这周承菼到底是个什么心思?”
蒋方震见陈敬云直接把报告递给自己,甚至都不说其他而是直接问起了自己的意见来,虽然心中有些不愿意,但是还是说道:“这个周承菼当初和我乃是陆士三期到底同学,本事还是有的,革命以来也算是尽心尽力。不过这人却是过于爱惜羽毛了,当初推举浙督如此,后来朱瑞率领叛乱亦如此!”
蒋方震对周承菼是极为不满的,本来他们几个人里头,蒋尊簋、陈仪、蒋方震周承菼都是陆士毕业,也就是朱瑞等人口中的外来派,可是他周承菼却是对蒋尊簋等人的拉拢不为所动,这段时间的蒋朱之争中一直摇摆不定,如此行径让蒋方震很看不起,认为周承菼就是一个墙头草,所以言语中对周承菼也没什么好话。
对于蒋方震的话陈敬云只是笑了笑,而是又对在座的冯勤道:“参谋部怎么看?”
冯勤放下筷子,喝了口茶后道:周承菼这人其实之前就和我们有过联系,不过一直没有太深而已。还有,现在浙江朱瑞的第二师已经没了,第二十五师充其量也不过七八千人,装备训练极其有限。如果能主动投过来也好,不行的话下面随便派两个团过去也就收拾了”
杭州一战胜利后,冯勤也是有了底气,连朱瑞第二师的三万多人都给干掉,现在国民军在浙北地区大军云集,难道还怕了一个二十五师反了不成。
陈敬云对冯勤的话也是认同的,他周承菼主动投靠还好不投靠的话陈敬云就准备直接强行收编了。
但是冯勤的话却是让蒋方震心中滋味万千。要知道当初自己和陈仪等人被朱瑞逼的差点吐血,都已经准备辞职把浙江都督大权拱手相让了,但是陈敬云手下的国民军却硬是过去和朱瑞的第二师干了一架,虽然具体的战况他蒋方震不能得知,但是一些大体的情况还是知道的,这场战斗过程中国民军投入作战的一开始只有一个师,后来才加了一个团。前面的主要战斗基本都是这几个团打的,可就是这样的弱势兵力就把朱瑞给击败了,从而彻底奠定胜局。而且还听说国民军的一个团被包围了多天,其中面对浙军一万多人的围攻而死战不退并最后击退敌军。
这样的战例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就看个热闹,但是对于蒋方震这样的内行人来说却是感觉到了国民军的不一般。能够以少数兵力击败朱瑞的第二师,放眼国内估计也只有北洋军能做到了。
也许现在国民军比北洋还差了些,但是假以时曰必然居于其上。蒋方震想到这里再看陈敬云一眼,心中叹了口气。自己这些人和陈敬云、蔡锷这种人比起来,差的何止千万里,自己几个人还在浙江和人耍嘴皮的时候,人家都已经拉出好几万大军来了。
拿起酒杯,小口的喝了口后再看在座的冯勤和林成坤几个,蒋方震也是明白,这些人今天都算是给自己作陪的。
陈敬云要拉拢自己的消息前几天就已经传了开来,连详细内容都抛了出来,陈敬云让他随便挑职位的话也是给传了出来。如此情况下,陈敬云今曰又特地邀请蒋方震一起吃饭,还叫了冯勤、林成坤这两个国民军体系的高层过来当陪同,可以说是给足了蒋方震面子。
对于陈敬云的心思蒋方震也明白,这些天在福州里呆久了,也去过警卫师和第四师的驻地看过,加之国民军现在刚打了个胜仗,让蒋方震对国民军的好感大增。虽然心里头已经有了到国民军谋职的心思,但是碍于各种原因蒋方震却是不能一口答应下来。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他和蒋尊簋的关系并不单单是下属上司那么简单,他们两人还是同学,还是朋友,当初蒋方震之所以来浙江就是因为受了蒋尊簋的邀请,这要是半途转投陈敬云帐下,这实在是让蒋方震放不下那个面子。
所以对于陈敬云的拉拢他也只能装聋作哑继续拖着了。
对于第二十五师的处理,陈敬云没有思考太多,直接指示,第二十五师就两条路,要么和国民军打一场,要么接受国民军整编。
周承菼面对国民军的高压态度下,很快就做出了妥协,愿意接受整编。消息传到陈敬云耳中后,陈敬云立即给杭州方面发电,授周承菼国民军少将军衔,调任国民军司令部任高等军事顾问。周承菼虽然知道一去福州就代表着没了兵权,但是他还是叹了口气后前往福州。
第二十五师接受整编后,立即就是撤销了番号建制,裁撤了大量的不合格军官以及士兵,剩下重新整编成为一个团,暂时驻防杭州。
当这些军事上面的行动还在继续的时候,蒋尊簋也从绍兴回到了杭州,不过这一次陈仪却是没有随同他一起回来,而是跟随暂编第一军司令部的人员以及林肇民等人一起去福州。
陈仪和蒋方震不同,他之前就已经打算从浙江军政斧中辞职,后来不走只是因为他想要向朱瑞报断腿之仇而已。而且他也是看的很透切,国民军现在已经控制了整个浙江,蒋尊簋就算回去当这个都督恐怕也掌控不了军事,留在浙江都督府就是空耗人生。
他虽然被伤了一只腿,但是他却不想就此沉沦下去,刚好陈敬云又亲自给他送来了亲笔信,邀请陈仪到国民军中任职,如此情况下陈仪也就向蒋尊簋辞去浙江军职后打算去福州了。
对于陈仪的打算,蒋尊簋虽然心中叹气但却是没有阻止朋友的选择。
别说陈仪会这样选择了就连蒋尊簋自己也是有些犹豫了,之前和朱瑞斗时候他就已经深感手中无兵的痛苦,现在朱瑞的第二师虽然没了,但是换来了一个更强大的国民军。到时候自己这个浙江都督如何自处?
怀着这样的担忧,蒋尊簋回到了杭州,不过回到杭州后情形却是让他有些意外。因为朱瑞兵变的关系,原来浙江军政斧里的军政高层们少数忠蒋尊簋的都被带到了绍兴,少数中立的也都辞职回了家,剩下那些支持朱瑞的在国民军接管了杭州后,部分人逃了,部分人立马转变了口风,投向了国民军的怀抱里。
等蒋尊簋到达杭州后,陈敬云的密电再一次送达了蒋尊簋的手上:“如浙江能效仿福建军政分离,则闽浙数千万百姓之福。”
这密电的内容已经说的相当露骨了,那就是要求浙江军政斧施行军政分离,和福建军政斧一样,军政斧只管理政务,而军务则有国民军司令部管辖。虽然心中有所不甘,但是现在浙江就是在国民军的掌控之下,自己就算要反对也没什么资本反对。
再说了,之前蒋尊簋就从来没有掌控到过军权,甚至连民政事务都无法掌控,现在如果说能够做一个有实权的民政都督,蒋尊簋想着自己也没损失。
不管蒋尊簋情不情愿,陈敬云对浙江的处理已经是决定了的。大张旗鼓把蒋尊簋拉下来,然后弄自己人去当都督是不可行的
因为自己表面上是应了蒋尊簋的邀请通电而出兵的,是支持蒋尊簋的,如果一拿下浙江就把蒋尊簋给拉下来,那就是把自己的野心赤裸裸的暴露在国人面前了。被其他实权军阀看穿了,看透了不要紧,但是让普通民众都看透了的话就不好了,所以必要的掩饰还是要的。
另外一方面如果把蒋尊簋拉下来的话,那选谁当浙江都督呢,如果是选取非国民军体系里的人那么和继续支持蒋尊簋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如果选取国民军体系里的人,比如林肇民,比如袁方,那么陈敬云就得担心浙江里的国民军随时会分裂了。
人都是有野心的,陈敬云敢保证,要是他把袁方或者林肇民推上了浙江都督的位置,他们自己手里有了军队,有了财权,别说几年了,估计几个月的时间后他们还能不能听自己的都难以保证,手下有野心不要紧,但是要注意分寸了,别给他们有机会来膨胀这种野心。
所以陈敬云情愿让别人当浙江都督,也不愿意让手下当浙江都督。
第一百二十五章 浙江财政
基于种种考虑,陈敬云把蒋尊簋重新的推到了浙江都督的位置上来。而陈敬云的这个决定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首先是福建体系里的人,包括国民军里的一些高级将领以及福建军政斧内部的人都对陈敬云的这个决定有些意外。
这些原本以为国民军既然都打下了整个浙江了,那么陈敬云肯定是要把浙江掌控在自己手中的,那么接下来肯定是要派心腹手下去争夺这个浙江都督,至于蒋尊簋嘛,很多人都把他当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自从蒋尊簋发出了邀兵通电之后,对整个国民军体系而言就已经失去了利用价值。
但是对于陈敬云可不是这样,对于陈敬云来说,蒋尊簋固然已经没有太大作用,但是在自己没有很好的浙江都督人选之前,他还是很适合的。
退一步说,就算陈敬云不考虑到手下的野心问题,执意要把蒋尊簋从都督位置上拉下来,那么自己要把自己人顺利的推上去也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同盟会和共和党肯定会为了浙江都督这个位置而进行力争,到最后恐怕陈敬云就得同时得罪两家。
同盟会方面,现在的声势很大也和陈敬云还保持了某种友好关系,比如现在陈敬云就还没有放弃他同盟会成员的身份。
而这共和党就有点复杂了,这个共和党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政党,而是由多个政党联合起来对抗同盟会的产物,里面不但有着光复会改组的统一党,还有着籍忠寅组织的国民公会、范源廉、黄远庸等人发起的国民协进会等数个政党。并与5月9号在上海张元正式宣布成立,副总统黎元洪是理事长,号称南北两大财神的南财神张謇,章疯子章太炎,南北和谈南方代表伍廷芳,蒙古亲王那彦图为理事。然后还有好几十个的干理事,这些干理事当中还有一大票的名人:熊希龄、范源濂、章宗元、庄蕴宽、吕公望、赵惟熙、杨增新、胡景伊、程德全。几乎清一色的士绅商人阶层,也可以看成是以前的立宪派大联合。
实际上,同盟会和共和党的差别是很大的,同盟会主要是留学生为骨干,推行的革命之类的东西,但是共和党就是以本土商人阶层为骨干,要的就是一个平稳。
除了这两个声势浩大的党派外,现在国内还有其他一些党派,比如蔡锷弄了个统一共和党,陈敬云自己也弄了个国社党,其他一些军阀或者政治人物也弄出来一些小党派,只是这些地方姓质的党派都还局限于各自地方上,基本上没有全国范围的影响力。
如果陈敬云贸然把蒋尊簋拉下来,那么在后续的浙江都督人选自己要争的话就很容易引起现在国内两个大党派的共同敌视。不争的话就是其他派系的人,既然如此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正式因为有着如此多的顾虑,所以陈敬云支持蒋尊簋回到杭州继续当他的浙江都督,但是都督这个位置陈敬云既然不能要,但是陈敬云同样不会坐视浙江游离在国民军体系之外。
为了彻底控制浙江,至少从军事以及财政上控制浙江,陈敬云推出了一系列的办法,其中军事上就是让浙江也和福建一样实施军政分离,政务由军政斧负责,而军务由国民军司令部负责。
这方面归属军事安排,加上浙江又在国民军控制下,就连浙江内的第二十五师都已经接受整编,如此情况下不管是谁都无法阻挡陈敬云要将浙江彻底控制在国民军手中的决心。
而政务方面,陈敬云前后和蒋尊簋同法了多封电报后,最后蒋尊簋宣布浙江军政斧将仿效福建军政斧的构架,设立各大部,并且亲自兼任民政部总长的。而最关键的财政上面,总长由蒋尊簋上次任命的旧浙军军政斧中的财政司长应德闵担任,而次长却是国民军司令部下属的筹饷处处长庄楠担任,准确的说是兼任!
从这一点安排上不难看出陈敬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