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棋人物语-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哗。。。。。”掌声响起,不过算不上很热烈——国字号棋队的成员,被人让先倒贴目才好不容易赢了一盘,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吗?
    “不够热烈呀?呵呵,明白你们心里怎么想的,不过好输不如赖赢,你们当你们每天站在楼门口罚站我心里舒服吗?总之,这件事儿已经告一段落,你们现在也该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了,以后别再鼻孔朝天,七个不服,八个不忿,以为自已有多强似的。。。。。。,怪了,老蔡走那么久了,怎么人还没回来?段宜康,你去看看怎么回事儿。”教训完手下的队员,刘志峰吩咐道。
    椅子移动的声音,估计是段宜康起身离座,魏国清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向前一步,迈进屋门,“教练,我回来了。”他不好意思抬头,声音也小的象是蚊子在哼。
    所有的目光都落在魏国清的身上,镜头一时定格。
    “回来了?”刘志峰笑着问道。
    “嗯,回来了。”魏国清再次答道,这一次声音稍稍高了一些。
    “回来就好。知道该感谢谁吗?”刘志峰问道。
    “知道。”魏国清点头。
    “那就行了,先回座位上去吧。”刘志峰说道。
    座位还是原来的座位,向刘志峰微微一躬,魏国清回到了自已的座位,“哥们儿,欢迎归队。”溥家齐伸出手来微笑致意,虽然中午还在一起吃饭,但那是两种不同的感觉。
    “啪!”两个人的手在空中碰在一起,魏国清脸上露出一丝苦笑——这样的回归,自已到底应该是开心,还是应该表示羞愧呢?
    扭头望向训练室的另一边,王仲明表情平静,完全看不出任何波动。
    让先倒贴目啊!
    这个人搞不好比林海涛还强。(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七章 不见的过去
    韩国棋院,事务总长办公室内,赵林昌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左手手肘支在椅子的扶手上,右手刚在平滑的桌面上无意识地轻轻敲着,面前,是摊开的一个文件夹,文件夹里是打印整齐的一叠文件,文件夹旁则是散开的几张照片。
    林宣根坐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腰背挺直,目不斜视,静静地等待着上级的问询。
    难熬的沉默足足过了有两分多钟,赵林昌的坐姿终于有了变化,身体靠前,将那几张照片拿起了重又一一看过,“王仲明真的把这些人都赢了吗?”他表情严肃的问道。
    “是的。在得到这个消息后,我又联系其他在北京的朋友去中国棋院进行了核实,前段时间,的确是每天中午都有人在棋院大楼门前顶着棋盘罚站。另外,最早的消息来源是《围棋天地》杂志社的一名记者,所以情报的可信度还是很高的。”林宣根马上答道。
    “搞到他们之间的对局棋谱了吗?”赵林昌再问。
    “只找到了王仲明和魏国清以及溥家齐对战的棋谱,与其他人的没有。”林宣根答道。
    “什么原因?”赵林昌眼皮翻起,显然对这个回答不是很满意。
    “王仲明与魏国清和溥家齐的比赛是公开对局,当时现场围观的人很多,但那之后的对局都是国青队内部的比赛,不允许外人进入,所以拿不到棋谱。”林宣根答道。
    “。。。。。。对这两张棋谱的研究结论是什么?”赵林昌问道。
    “得到棋谱后,我们马上请三位李洪晃,韩太一,高贤哲三位老师进行集体研究,在未事先告知对局者姓名及身份背景的情况下,三位老师一致认定对局的双方均是职业棋手,而且是实力很强的职业棋手。尤其是获胜的一方,实力明显还要高出一筹,至于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则表示以他们的实力难以评估。”林宣根答道。
    居然实力高到难以评估的程度。。。。。。有点儿意思。
    轻轻抚着下巴上短短的胡茬,赵林昌心里想着——李洪晃,韩太一,高贤哲三位虽早已不是一线职业棋手,现在在棋院主要从事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上阵下棋或许不怎么灵光,但看棋的眼光却是不错。经常上电视台做比赛讲解,很受棋迷们的欢迎,三个人在不知道对局者背景的情况下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应该是比较公正客观的评价了,再联想到那天孙贤周所说的赞美之词,看来这位王仲明的确非是等闲人物!
    “如此说来,这个人是有打入三星杯本赛的实力了?”赵林昌问道。
    “我没有问三位老师这个问题,不过既然他有战胜魏国清,溥家齐以及吴灿宇的实绩。进入三星杯本赛应该说概率还是很高的,而且,即使进入十六强也不是没有可能。”林宣根答道。
    “。。。。。。进入十六强啊。。。。。。”,手指重新又不自觉地敲击着桌面。赵林昌口中喃喃道——三星杯的历史上只有两位业余棋手进入过本赛,但也只是停留在本赛第一阶段而未能进入到第二轮,王仲明若是真的打入十六强,也就等于在三星杯历史上创造了一个纪录。而这个纪录所引起的轰动,恐怕比之后的冠亚军决战影响还要大吧?
    “。。。。。。如果他是韩国人该有多好啊。。。。。。”,赵林昌心里想到——如果事情真是那样。如果是韩国棋手在三星杯上创造神话,他身为大韩民国的一员,只怕会兴奋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觉吧?但可惜的是,那并非是事实,如果创造这个神话的不是韩国棋手而是中国棋手,同样是睡不着,原因就可能是沮丧了。
    “。。。。。。为什么调查了一个多星期,查到的却只有今年以后的情报?在那之前的呢?他什么时候学棋?师从何人?参加过什么比赛,取得过什么成绩?整个经历简短的只有几十个字,就算是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的履历表也比这上面的字多得多吧?!”赵林昌的语气突然变得严厉起来,做为调查报告,这样的程度能打四十分都多。
    “对不起,是我的工作不够细致。”林宣根马上承认自已工作的不足,没有任何的迟疑。
    “。。。。。。;不要忙着承担责任,你不是那种工作马虎的人,我想知道的是问题的原因,而不是你的道歉。”赵林昌板着面孔说道——能够成为韩国棋院事务局的总长,他自然是个精明人,要知道以前这个位置都是由职业棋手来担任,而他以业余棋手的身份坐在这个位置上并且得到大部分职业棋手的认可,没点儿脑子怎么可能。
    “关于王仲明的过去,我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去查询了,但所有的调查都显示这似乎是个没有过去的人,所有的有据可查的信息都是在今年他到北京以后,之前的信息都是他自已的讲述,并没有相应的旁证。”林宣根老实的答道。
    “这么说来他还真算得上是一位神秘人物了?”听完林宣根的回答,赵林昌的眉头皱得更紧了——最让人头疼的就是这种不明底细的情况,所谓知已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现在自已连人家过去的经历都不知道,怎么应对呢?
    “。。。。。,总长,请问,您是不是担心这个人万一打入本赛,而且进入了十六强,会对我们韩国围棋的荣誉不利?”见顶头上司皱头紧锁,心事重重,林宣根试探着问道。
    “嗯,的确是有这方面的担心。。。。。。,如果能查到他有鲜族血统就好了。。。。。。”赵林昌叹道。
    ——‘如果不能战胜敌人,就把敌人变成朋友’,不知道这句话是出自于哪一位政治家的口中,不过韩国人似乎对这句话的理解与众不同,当荣誉不在自已这边时,他们好象更喜欢把创造荣誉的人和自已拉上关系,以此来证明大韩民族的优秀,比如考证孔子是韩国人,比如明朝的开国皇帝出生在延边等等,事实本身并不重要,不论怎样拐弯抹角,只要证明那个人的血脉中有韩国的影子,那就已经够了。(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八章 死亡之组
    “。。。。。。,总长。。。。。。这个难度怕是大了一些。”听到赵林昌的嘀咕,林宣根赶忙表明态度——真要是给他安排这种任务,他该怎么去完成呢?
    好在赵林昌只是一时的感慨,并没有真的去想干这种事儿,“你有什么想法?”他向林宣根问道。
    “我的想法。。。。。。,既然不希望他在三星杯上出风头,就尽量在预选赛阶段将其淘汰出局。”林宣根想了想后答道。
    “嗯。。。。。。,这个想法不错,具体呢?”果然是强将手下无弱兵,自已带出来的人,思路都和自已一样。赵林昌问道。
    “。。。。。。本届三星杯预选赛共有三百四十五人参战,比赛分为十九小组争夺十九个出线名额,其中一般组十四个,元老组两个,世界组一个,女子组两个,王仲明参加的是一般组的比赛,我们可以想办法把他安排在整体实力最强的那个小组,用人海战术将之打败。”林宣根答道。
    “嗯,就这么定了,对阵名单出来后先不出公布,对内也先要保密。”完全和自已想要的方案一样,赵林昌点了点头,赞许地叮嘱道。
    “是,明白。名单出来后我会第一时间向您汇报。”林宣根马上做出保证——无非是怕名单内容泄漏后再动手脚会引起外界的质疑,其实这有什么好怕的,想当年汉城奥运会上做的事情哪一件不比这个厚黑,只要能金牌到手,被质疑有什么关系,反正只要时间一长,真相就会被人们淡忘。
    “好吧,你去忙吧。”揉了揉太阳穴,赵林昌疲惫地咐咐道。
    离开赵林昌的办公室,林宣根回到自已的办公室。放下资料,喝了口茶水,他拨通内部电话,“喂,李德铭,三星杯的对阵名单排出来了吗?”
    “排出来了。”电话那边李德铭答道。
    “带着名单过来。”林宣根说完后挂上电话。
    两分钟后,李德铭手两拿着几页打印纸走来进来,“次长。”他把三星杯的对阵名单恭敬的放在林宣根的办公桌上。
    拿起名单,林宣根一目十行地读着上面的名字,没费多大功夫。就找到了自已想找的那个名字。
    “g组的整体实力怎样?”他问道。
    “g组。。。。。。,呃。。。。。。”虽然名单是李德铭编排的,但三百多位棋手,近二十个分组,李德铭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办公室职员,并没有过目不忘的才能,让他把刚刚编列出来的名单上所有的内容全记下来,实在是有点儿强人所难了。
    抬头扫了一眼表情尴尬的下属,林宣根将名单转过从桌面推了过去。
    忙把名单拿起。李德铭赶忙翻到g组所在的那一页,“噢,g组的整体实力在一般组中排在中游。”看到了名单,他便知道了该怎么回答了。
    “中游又是什么程度?”对这样的回答李德铭并不满意。
    “嗯。。。。。。大约是五到八位的样子。”李德铭额头上有冷汗冒出——林次长今天这是怎么了?一个对阵名单关注到这种程度吗?参加三星杯预选赛者不是职业棋手就是业余强豪。哪一个都不是白给的,自已只是将所有参赛棋手的资料输入电脑,再按照平均原则由电脑去随机分配,而所用的公式前几届三星杯也都在使用。强弱高低,也是个人感觉,具体排名。自已怎么可能搞的那么清楚。
    “。。。。。。最强的分组是哪一组?”这才是林宣根最关心的问题。
    “最强的分组。。。。。。嗯。。。。。。如果说最强的话,应该是d组吧?这一组里有日本国内今年以来风头最劲的后起之秀本田速人,此外还有我国棋手,牛犊三人帮中外战成绩最好的朴泰衡,院生第一位的李元豪,还有中国现今排名第七位的陈启楷,这样的阵容,称做死亡之组也不过份。”李德铭分析道。
    “嗯,。。。。。。,把王仲明编入这一组,至于换谁,你自已看着办。”林宣根吩咐道。
    “呃。。。。。。,为什么。”李德铭一愣,想不明白林次长为什么要对电脑编排的对阵名单再进行调整,而且还是具体到某个人——这样调整,不等于人为改变分组实力吗?原本d组就已经是强手林立,堪称死亡之组了,现在又加进去一个王仲明,那岂不是成了死亡世界?
    “不用管为什么,照办就是了。”林宣根阴下脸来吩咐道——要是上司的每个决定都需要向职员解释,那谁是领导,谁是下属。
    “呃。。。。。是,我这就去做。”见林宣根不高兴了,李德铭哪儿还敢多话,应了一声,转身出门,去修改他的名单去了。
    深奥幽玄,深是高深,奥是奥妙,幽是幽静,玄是玄幻,单是这四个字倒是没有什么特别,但连在一起却有特别的意义,当人们的讨论围棋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被人们所喜爱时,常常用到的便是这四个字,而当这四个字由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亲笔所写并挂在一个房间的墙壁上时,这个房间也有了特别的意义。
    幽玄之屋,位于日本棋院五楼的一间对局室里,墙上挂着的正是这样一付卷轴,屋因此轴而得名,轴因此屋而闻名——这不是普通的对局室,在日本棋手心中,这里几乎等同于麦加之于伊斯兰教徒的圣地,因为只有非常重要的比赛,才可以在这里进行,棋圣,名人,本因坊,从这间特别对局室设立以来,不知道有多少棋坛巨匠,名家高手在这里纹枰对弈,争雄斗霸,不知有多少棋手为了能在这里下一盘正式的比赛而废寝忘食,苦修棋艺,多少棋手为自已曾经坐在那付棋盘的对面而激动得心情激荡,热泪盈眶。
    此时坐在棋盘两旁的两个人年龄相差悬殊,一个年纪轻轻,眉清目秀,最多超不过二十,另一个鬓角微霜,至少也得有四十以上,棋盘上黑白纵横交错,棋局显然已经接近尾声,一个将头深深地扎在棋盘上,另一个后背靠在椅背上,手中的折扇有节奏地轻轻摇着。
    离棋盘大约半米远的地方是长条的桌案,桌案后坐着的除了记录员外还有一位中年男子,他的面色凝重,目光与两位对局者一样,都紧紧地盯在棋盘上,屋里非常安静,除了折扇摇动时轻微的‘啪啪’声,能够听到的只有几个人的呼吸声。
    碁,‘棋’的旧体字,碁圣战,是日本七大围棋赛之一,为了区别‘棋圣战’,在中国又被称为‘小棋圣战’,但在日文中,‘棋’的发音是(ki),‘碁’的发音是(go;lgo);倒是不像中文那样有混淆的问题,创办于一九七六年,由是本棋院、关西棋院与新闻围棋联盟主办,至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如果再算上前身‘全日本第一位决定战’,其历史则更加的悠久。
    此时在幽玄之屋进行的正是今年的碁圣战决赛,对阵的双方一位是久负盛名的前辈棋手上阳三生九段,另一位则是去年才开始在棋坛展露头脚的本田速人。
    碁圣战的决赛是五番棋,在此前的四盘棋中,双方以二比二战成平局,今天的比赛是最后的对决,这盘棋结束后,要么是新碁圣登基,要么是旧碁圣卫冕,总之,没有之后了。
    此次碁圣杯五番棋决赛开战之前,如果在职业棋手中做一个不记名的问卷调查,可以肯定认为上阳三生九段获胜的至少在六成以上,另外那四成中持未知论的大概也有两成,至于相信本田速人能挑战成功的,恐怕也就是一成多点吧?
    一开始的情况似乎证明这样的判断是正确的,第一局中,刚刚登上五番战舞台的本田速人似乎还没适应重大比赛头衔战的压力,仅仅一百五十余手便出现失误被对手抓住,中盘告负。第二局的情况也是如此,早早在布局阶段本田速人就弈出问题手,从序盘就陷入苦战,就在大家以为不出百手本田速人就要投子认负时,本田速人却表现出了其性格中的顽强一面,死死咬住,绝不放弃,在对手这样顽强的抵抗下,上阳三生下的却是过于放松,官子阶段屡出缓手,结果大优变小优,小优变细微,最后成了一盘胜负仅在半目之间的超细棋,而数棋的结果,本田速人成了这盘棋的幸运儿。
    输棋变赢,赢棋变输,双方棋手的心理状态有了微妙的变化,本田速人信心大增,而上阳三生九段则变得有些紧张,接下来的两盘棋双方各胜一局,终于赢来了今天的决战。
    最后的决战,双方都是志在必得,自棋局开局,两个人便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每一个角,每一条边,寸土必争,寸步不让,到了现在,两个人斗了已有两百八十余手,但棋局的胜负依然是极度细微,官子大战战到此时,棋盘上留下的只有一目两目的小官子,谁赢谁输,刀刃上的舞步,不到最后一刻,没有人知道。而随着棋盘上一枚枚棋子的落下,这一刻也即将到临。(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九章 新碁圣诞生
    长条案旁坐着的两个人,一个是负责比赛记录棋谱及记时的棋院院生,另外的中年人则是这盘棋的公证人东野昭男九段。
    这盘棋进行了已经有七个多小时,外面的天空已是繁星点点,弦月依稀,但是屋内的人对此却是全无所知,一方面是因为幽玄之屋的灯一直亮着,另一方面无论是比赛者还是参战者,几个人的心思全都放在棋局上,哪里顾得上外面的情况。
    长考还在继续——虽然棋盘上所留的官子不多,但正因为如此,每一步才要更加的慎重,因为这个时候所犯的任何错误都是致命的,一旦走错,哪怕是再怎么样的细微,也没有弥补的机会。
    有人从外边走了进来,东野昭男扭头去看,熟人,井上宏野九段,棋圣和名人的双冠保持者,当今日本棋坛的头号棋手。
    两个人点了下头,并没有说话——比赛期间,对局室里要保持安静,历史上在本因坊战中,曾发生过有观战者在对局进行时进入对局室发出声响,致使对局者坂田荣男走神,少走了个次序,致使六子棋筋被吃,原来大胜的赢棋变成了输棋,坂田荣男自此心情大坏,一路连败,将几乎已经到手的本因坊桂冠拱手让出。对此,坂田荣男极为恼怒,将挑战失败的原因归之于那位观战者,认为若是没有那个意外,以他天下无双的计算力,绝不可能会有那样的失误,不过那位观战者也不是泛泛之辈,而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作者,常常来棋院观战比赛,他对坂田荣男的指控非常不满,坚持自已是在确定棋局胜负已定后才进入的对局室,至于出现那样的意外。是坂田荣男自已的问题,与他无关。两人针锋相对,互不退让,由于两个人都是知名人士,这件事当时闹得沸沸点扬扬,双方的支持者吵得不可开交,两个人也就此决交,直到几十年后才言归于好。
    井上宏野在记录桌后边的空位坐下观看着棋局,看到棋型比较怪的地方还从记录员那里借来棋谱查看是怎样形成的。
    仔细研究完棋谱,井上宏野将目光转向棋盘——如此细微的局面。胜负的关键恐怕就是那处单片劫了,虽然就本身价值而言只有半目,但谁打赢这个劫,谁就可以在这场官子大战中处于上风。
    难怪两个人如此的慎重,双方的行棋不仅要考虑的是官子的大小,同时还要兼顾到棋型的厚薄——厚不是实空,但厚可以转化为实空,所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打劫的时候。差一枚劫材的后果可能就是天地之别。
    ‘啪’,一枚棋子落在盘上,本田速人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将腰板挺起。眼中发出灼灼之光——那是信心和勇气的反应,至少他自已认为,自已此时做出的选择是最正确的!
    摇动折扇的手停了下来,上阳三生的后背离开了椅背。他的目光却依旧盯在棋盘上——对手在计算的时候,他的脑子也没有在闲着,尽管棋盘上空着的地方还有许多。但在他的脑中,那些收束次序早已反复演练过不只一遍。
    还有十几分钟就要进入读秒,但上阳三生完全没有珍惜时间的意思,折扇再次轻摇,他的头有节奏地微微点着,目光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熟悉棋手习惯的人都知道,那是在点数目数的动作。
    点目的动作停了下来,上阳三生轻叹一声,再次摇了摇头。伸手从棋笥的盖上拿起一枚提掉的对方死子,他轻轻放在棋盘的一角,“年轻人,祝贺你。”
    投子认负了?
    连对面的本田速人都是微微一愣——官子还有这么多,而且还有劫争没有解决,为什么这样就认输了呢?
    其实这就是日本老派棋手的作风,一旦认定败局已定,哪怕是只有半目的差距也会马上认输,因为他们认为围棋一种艺术,当胜负已定后再做徒劳挣扎的行为,就象成语所讲‘画蛇添足’,在完美的艺术品上图鸦,换成是韩国棋手肯定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不要说局面细微,胜负只在半目之间,就是差出五六目,半点希望没有的情况下也要坚持到收至单官也很正常。
    上阳三生的判断,双方此时盘面之差为六目,日本规则,黑棋先行贴还六目半,以最佳的次序收官,自已可以赢半目,但是,对方有一个单片劫,本来由于日本规则不收单官,单片劫通常不会影响到最终的胜负,但这一局偏偏是个例外,这个单片劫里藏着半目,而劫材自已有五个,对手有六个,所以最终的结论,这盘棋自已将是半目负。
    这就是棋手的风度,即是日本棋手引以为豪的棋道,同时也是在国际赛场屡屡被中韩棋手所利用的弱点,不止一次,日本棋手曾经在形势尚可的局面下认输,甚至曾经在已经胜定的时候交棋认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