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鉴宝天书-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哥,这玩意不可能是紫檀吧,那个老板自己都不信,要不怎么会答应当添头?”
“呵呵,这件是雕漆器,是元代制漆巨匠张成的作品,叫做剔黑栀子花圆盘,前后起码有近两百道漆层,全盘皆花,花叶簇拥花朵,舒卷自然、生动,刀法浑厚圆润,极品啊!”
“雕漆器?在漆上雕刻?”
“呵呵,这个我知道。五哥,元代的雕漆是不是一共只有剔红、剔黑和剔犀三个品种啊?”
吴迪笑了笑,
“你现在知道有个屁用,该错过的都错过了!看来你在这上边是没什么天分啊!”
机器猫小脸红了一下,笑道:
“有很多鉴定师一辈子都没捡过一个像样的漏,不照样混的风声水起?要是各个都跟五哥你一样,那现在哪儿还有漏可捡啊?”
“快点,别在那乱拍马屁了,五哥多英明神武天纵英才**倜傥内涵深刻的人物,不爱听这些,赶快说说什么是剔红、剔黑,奶奶的,还剃胡子呢!”
“剔黑是雕漆品种之一,根据漆色的不同,有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剔彩、剔犀之分,其中以剔红器最多见。它的方法就是以木灰或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黑漆,少则**十层,多达一二百层,至相当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
机器猫像背书一样给两人解释完毕,看了吴迪一眼。
“漆雕始于唐,盛于元,张成、杨茂、张敏德均为当时技艺高超的制漆巨匠。元代的雕漆作品既有出土的,也有传世的,国内收藏的数量极为有限,有相当一部分流失到了海外。我们这次算是捡着了,这种珍品居然都会被人拿来当添头……”
机器猫和麻雀丝毫没有要知道这件东西价格的意思,因为吴迪经常打击他们,这种宝贝怎么能简单的以金钱来衡量呢?但是军师不知道,而且对古玩确实是不怎么了解,所以继承了他们的优良传统。
“五哥,那这件东西能值多少钱?”
“雕漆器的价格一般,因为精品少,物件小,不过这一件不一样,大概值个五百多万吧?”
五百多万?四万块钱买了四件化妆盒,添头却值五百多万,这……这是捡漏吗?这简直就是在抢钱!
机器猫鄙夷的看了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一眼,终于找着机会打击他了,
“五百万人民币好不好?不要崇洋媚外,什么都拿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来衡量价值,这种绝世的宝贝,是能简单的用金钱来衡量的吗?是吧,五哥?”
“是,是你个头!不用金钱衡量怎么交易?话说你小子越来越有麻雀当年的风采啊,看来是要找只女猫咪来管管了,你看麻雀现在,稳重多了。”
麻雀正在后悔,好不容易有一个欺负军师的机会被机器猫抢走了,这时听到吴迪的说话,不由一阵庆幸,只是,这回怎么又说是要拿金钱来衡量了?
他和机器猫互视一眼,话说这女人心海底针,五哥他似乎没时间去泰国吧……(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五章 谁占便宜
接下来的两个店比较小,又都是西洋古董,对那些不是特别珍贵又不精美的,吴迪连捡漏的心思都欠奉,所以没有出手。不过第五家店倒是让他眼前一亮,主营华夏古瓷,呵呵,大户,送宝贝的大户啊!
这家店面不大,而且布置的很是有点奇怪。在两边靠墙陈列的展柜前边,居然各自摆放着几个大大的长方体木箱,一下将店内的空间占去了一半左右。吴迪几人走入之后,差不多就没地方再接待别的客人了。
吴迪饶有兴趣的伸头看了两眼几个箱子里的东西,一件件都衬着软软的白色泡沫,碗碟瓶罐分的清清楚楚。这家店居然用这种奇怪的陈列来吸引顾客的眼球,别说,还真有点特色……
“先生,小店今天刚刚进来一批新货,所以有点乱,如果您觉得不方便的话,不妨下午再过来,不过……”
一个穿着灰色长袍,显得不伦不类的白人小伙子从柜台里边走出来,笑道。
吴迪汗了一下,原来不是别出心裁的陈列啊。随即他眼睛一亮,新货?新货好啊,偶就是喜欢新货!听说里边的女鬼都是刚刚出土的,各个粉嫩粉嫩的……
“不过什么?”
他一边打量眼前这个大木箱,一边随意的接了一句。
那小伙儿看到吴迪的神色,脸上的笑容更盛,由他建议给老板的这种陈列方式果然威力巨大,百试不爽!但凡听到他介绍这些是新货的,就没有一个眼睛不亮的!选吧,慢慢的选吧,这些可都是我们精心准备的,足以以假乱真……
“不过因为最近的古董沙龙,店里客流量比较大,我怕您万一来晚错过了些什么,那就比较可惜了。”
吴迪笑了笑,没有说话,弯腰从面前的箱子里拿起一件,仔细的打量了起来。
这是一件非常漂亮的彩色瓷罐,圆口,短颈,丰肩,鼓腹。天蓝色釉打底,绿色的荷叶,胭脂色、白色、黄色的荷花,白羽粉喙的云鹤,色彩艳丽,层次分明,看上去花花绿绿的甚是抢眼。
“这件多少钱?”
小伙子先看了一眼瓷器,又看了看吴迪的神色,笑道:
“这件很漂亮,我的印象很深,康熙朝鹤舞莲池图粉彩大罐,绝对的精品,标价五十万欧元。”
吴迪微微皱了皱眉头,这件是康熙朝的没错,但不是粉彩,而是色地素三彩。可即便是粉彩,也应该是他报的这个价格的数倍才对,如果他们看错,当成仿品的话,这个价格又高了十倍,这不上不下的究竟是怎么回事?
素三彩瓷是瓷器釉上彩品种之一,是以黄、绿、紫三色为主的瓷器,但往往并不限于三色,在这里,三代表多,就和过两天去哪玩中间那个“两”字一样,有时候只是一个代指。
但是这种瓷器中即便颜色再多,也不应该有红色,因为华夏古代有“红为荤色,非红为素色”一说。其实认真说来,“素三彩”一词最初就没有严谨的定义,所以具有很大的笼统姓。
康熙时期,御厂工匠在制作传统素三彩时积极引用新兴的粉彩,研制出素三彩与粉彩的组合器。该类器物甚至使用到胭脂红(即荤色),使“素三彩”更加的名不符实了。
素三彩共分为白地三彩、色地三彩、墨地三彩、虎皮三彩和三彩瓷塑几类,其中以素白器为底,划出纹饰后绘黄、绿、紫三彩图案,外罩白釉的白地三彩最为常见,而以黑釉为底的墨地三彩,则稀如晨星,极为罕见。
目前国内市场上流通的素三彩,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民国初期的仿品,清三代的精品几乎绝迹。而民国的仿品中,除了个别的名家精品,价值大概都在几十万人民币上下,和清三代的价格相差几近百倍。
粉彩的行情和这个也差不多,所以这小伙子的报价把他给搞糊涂了。
“康熙朝的粉彩?这个价格似乎有点……呵呵。”
他将东西放下,说了半句话。
小伙子面上笑眯眯的,心里却在呐喊,您老人家倒是给个话,这价格到底是高了还是低了啊?
这件瓷器他的印象确实很深,因为不但老板找人鉴定过,他还在网上看到过几乎一样的东西。老板的结论是清末民初的仿品,实际的价值应该在四万上下,而网上所谓的正品,报价则高达三百多万欧元!这也是他敢报五十万的底气所在。
吴迪的反应让他有了一丝觉悟,这个价格似乎不是报高了,而是报低了!
第一件就是精品,那后面岂不是会惊喜不断?淡定,要淡定!
接下来,吴迪看的更加仔细,现在他已经很少使用天书了,因为他有这个自信,好东西绝对逃不过他这双眼睛。可是,等到将左边几个箱子里的东西看完,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别说是精品了,连一件精致的仿品都没再看到!
吴迪不甘心的又用天书验证了一遍,随即低头在几个箱子里寻找起来,几下就在第三个箱子的一角,发现了一件几乎被碎泡沫完全掩盖住了的黑色罐子。好小子,原来你藏在这里,差点错过了。
这件不是瓷器,而是一件陶罐。小口,直颈,宽肩,收腹。在罐体上半部,是一道道绿色的流畅线条,每三道绿色细线中间夹杂着一道较宽的红线,像水纹般旋绕瓶身,并在相对称的三个位置各自形成了一个漩涡。整个图案在土黄色的底色衬托下,显得格外的古朴、浑厚。
他暗暗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一件马家窑文化的旋彩纹陶罐,虽然目前市场上价钱不高,但是其历史价值和收藏价值却超过了大多数的藏品。
彩陶是陶器的一种,一般指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在华夏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汶口文化等文化和青铜时代的辛店文化等文化中都有发现。
马家窑文化位于黄河上游地区,最先发现于甘省马家窑,其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050年,是仰韶文化晚期的一个地方分支。
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制作工艺很成熟,数量特别繁盛,多为瓶、罐、盆、瓮等器形,流行漩涡纹、弧边三角纹。因为图案多样,题材丰富,花纹精美,构思灵妙,其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是其它远古文化类型的古陶器所无法比拟的,增值潜力巨大。
吴迪将陶罐小心的放好,随手拿起旁边一件高仿青花,问道:
“这件多少钱?”
“这件……一万欧元。”
小伙子没有再乱报价格,刚才那件粉彩就是因为不够狠,报价失误了,他决定用后边诚意的报价将那个错误遮掩过去。
“那这件呢?”
吴迪又自箱子中拿出一件梅瓶。
“八千欧元。”
吴迪更加的迷糊了,这些报价都没错,可刚刚那件素三彩是怎么回事?莫不是多看了一个零?他决定先将东西都看完,最后选好了再一块来处理。
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他连后边展柜里的瓷器都欣赏了一遍,结果比他的预期差了不少,除了那件素三彩,连那个马家窑文化的陶罐在内,他又选出的这四件却都是些普通货色。
随即,他失笑摇头,这些东西都是可遇不可求的,哪有次次都捡大漏的道理?倒是他被天书惯出了毛病,太贪心了。
吴迪将几件看中的瓷器都归拢到柜台上,问道:
“算算吧,这些一共多少钱?”
小伙子看到他选出的果然有那件粉彩,更加坚定了心中的念头,既然一开始就报低了,这次可是一分都不能让了。
“先生,您真是好眼光,小店里的精品都被你一网打尽了!这五件,一共是五十四万六千欧元,谢谢。”
五十四万六?吴迪盘算了一下,这是一分也没有少啊?
“不对吧,一次姓买这么多都没有优惠吗?为什么后边这些这么便宜,而这一件那么贵?你不会是看错了价格,多报了一个零吧?”
“先生,这古玩似乎不能这么来比价吧?您看,这件和其他的几件可不一样,它的设色、布局都非常的精美,大方,而且……”
“呵呵,再精美大方也不过是一件民国的东西罢了,五十万人民币我认,可是这五十万欧元,呵呵……”
小伙子心里一惊,他居然知道是民国的?怎么办?现在降价不降价都有问题!不降的话,很可能因为明显的价格与实际价值不符而失去这笔生意,但是真的要降那么多的话,很可能就不是失去这笔生意那么简单了,连着一块失去的还有诚信!
“先生,这个价格是店里的鉴定师定的,他告诉我们最大的优惠幅度只能到九折,否则就会亏本。我也很想这笔生意能成交,但是……”
吴迪看了看小伙子的神色,话说到这种程度,再往下砍也砍不到他要的那个价格,而且还很容易谈崩,那时再要这件东西岂不是更让人起疑?
他盘算了一下,价值十几万欧元的马家窑文化陶罐报价才六千欧元,这五件加起来还不到五十万欧元,也算是一个不小的便宜了。再说,知道那幅画是塞尚的之后,他有点舍不得拿去当赌注了,如果再刨除那件《死亡之花》,这三件还差着两件呢,哪有时间在这里耽搁?
“好吧,都给我包起来,机器猫,你在这里处理,我们先走了。”
小伙子本来还准备了很多说辞,没想到这位竟如此爽快,心中大喜,这下可是占了大便宜,只是这一笔的额外奖励就够买一辆不错的宝马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八十六章 意外的线索
军师看了一眼麻雀怀里抱着的一堆东西,说道:
“五哥,要不我们回酒店一趟,顺便把午饭也解决了?”
吴迪看了看,军师背着画廊送的大包,里边装满了画筒,麻雀则小心的抱着一个小纸箱,里边的东西都是瓷器,稍不小心就有可能留下遗憾。
他摇了摇头,这模样无论进哪家店,店主的要价起码都要高出百分之二十。
“刚才过来的时候好像看到那边有家华夏餐馆,我们就近先把午饭解决了,东西待会你们随便哪个跑一趟都行。”
刚刚十一点多,餐馆里静悄悄的没什么人,吴迪一进门还没找好位置,目光就被大厅里奇怪的布置吸引住了。
这间华夏餐厅的大厅并不很大,但是老板仍然用上半部镂空的木屏风做了隔断,每个隔断大概有三张四人桌的模样。但吴迪关注的不是这些,而是每节隔断两端的柱子上顶着的那个透明的玻璃脑袋。
这样的小玻璃箱整个大厅有七八个的模样,就好像博物馆里读力的玻璃展柜一样,每个里边都放着东西,有书籍,也有瓷器,甚至还有珠宝。因为空间所限,都是小件,但是配合着玉色的灯光,很是惹眼。
“先生,这是我们餐馆的特色,您在别的地方肯定没见过吧?一边吃饭一边欣赏古玩,既能满足口腹之欲,又能陶冶情艹,这是我们老板伟大的创意呢!我记得有一次一位客人看了,还说了一句很贴切很有水平的话,叫做什么来着?”
“精神物质文明双丰收!”
吴迪看了看抢在他前面的年轻的华夏女孩,微笑着接了一句。
“对,对,就是这句,很多人说看着这个,食欲都要增加不少!”
吴迪这会儿已经走到了第一个玻璃箱子跟前,先看了看上边贴着的简介,又看了看箱子里翻开的书,点了点头,这居然是一件宋刻本!
“你们这里的东西出售吗?”
在古董街的餐馆里展览古董,这家老板的创意还真是不错。如果能一个月卖出去个几件,说不定会比餐馆的利润还可观。
“出售,不过不讲价!”
小姑娘回答的很干脆,吴迪看了一眼这件宋刻本的价格,笑着摇了摇头,是不跟你讲价吧?
“我们店里有很多古董,展出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有兴趣的话吃完饭可以上去看看。”
吴迪做了一个抹汗的动作,您们这样经营就不怕城管……哦,相关部门的查处?
那小姑娘吐了吐舌头,笑道:
“是给街上的店里代卖的。”
“那就是说提成很丰厚了?给我介绍几件精品看看。”
小姑娘领着他左转右转,来到了一根柱子前,朝玻璃箱子里的一只天青色大碗一指,
“这件,最贵的,也是最好的。”
钧窑海碗?貌似还是宋朝的?
吴迪的眼睛眯了起来,这件钧窑海碗在射灯下闪着莹光一般幽雅的淡蓝色光泽,隐隐中还透着一丝紫色,碗内沿部分地方呈现成片的茄紫色,正是窑变的特征!
“千峰翠色浮几案,雨过云破无纤尘!钧窑之美,妙不可言啊!请问,这件东西能上手吗?”
“能,小心点就是,打破了照价赔偿。”
那个小姑娘笑的很脆,冲着柜台喊道:
“老板娘,有人要看钧窑海碗!”
东西一上手,吴迪就有一种奇怪的感觉,默默的看了一会儿,又看了看贴在展柜外边的介绍,笑着将碗放了回去。
“五百二十万欧元,太贵了,上拍都不一定能到这个价格啊。”
“呵呵,先生,这个价格当然不是最后的价格,您要是有兴趣的话,在这里谈也可以,或者我带您到这件瓷器的老板那里也行,不远,出门右拐两百米就是。”
吴迪点点头,
“先吃饭,吃完饭过去看看,这家天青阁好东西应该不少,买不起贵的,买几件便宜的也不错啊。”
匆匆将店里的几件东西看完,饭菜已经上桌,吴迪随便吃了两口,面色凝重的低声说道:
“机器猫,那边那件钧窑有问题,和香港你见的那件景泰蓝同出一门。待会儿我让老板带我们去那家店里看看,你们都多留意一下。”
机器猫点点头,问道:
“五哥,上次在香港那件事情最后怎么样了?”
“没有线索,刘老板是通过中间人和那个人交易的,不过中间人应该是为了钱才谎称那人是朋友的。我们这一段时间,一共才逛了两次古董街吧?居然两次都遇到了,看来问题有点严重啊!”
“五哥,国内没听说谁发现了吧?他们主要的出货渠道可能都在国外,应该不会对国内市场造成太大冲击。”
“由国外以回归文物的名义流回国内更恐怖!这东西本来就没几个人认的出来,希望现在市场上还不多,否则一旦被人大价钱买走,就算知道是假的都没办法处理。”
“没错,东西可以是假的,钱可不是假的,到时候只怕买主都要拼命想办法去证明它是真的。而买得起这些东西的各个非富即贵,难办啊!”
几个人沉默了下来,如果按照吴迪的说法,这些东西件件都仿的极真,又没有什么明显的特征,一般的鉴定师根本分辨不出来,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
麻雀看了大家一眼,安慰道:
“没事,只要他还在往外出货,早晚有抓住他的一天。”
“东西流入市场的越多,破绽就越多,我相信那一天很快就会来到的。”
因为这个消息,吴迪姓情不好,没有多吃,军师他们几个大肚汉倒是把难题化为食量,将除了酱油味没其他味道的饭菜扫了个精光!
“五哥,我带着东西回酒店,让军师和麻雀跟着你去看看,这两个家伙搞情报都有一手,说不定能看出什么问题。”
吴迪点点头,唤过老板娘一起出门,直奔那家名叫天青阁的古玩店而去。
天青阁是一栋独体的二层小楼,里边的一切布局都依足了华夏古董店的布置,看规模,在这古董街应该也是数得上号的。
大厅里的古玩一共分为两部分,左手边的一溜展柜中,展出的都是些现代工艺品,以瓷器为主,件件精致漂亮,当然价格也绝不便宜。吴迪甚至看到了一件景德镇出产的创意窑变艺术蓝色星空玉壶春赏瓶,标价竟高达十二万欧元!
他一边浏览一边暗暗咋舌,这可是一件现代工艺品,连仿古瓷都不是,居然要一百二十万人民币,这老板还真敢标价!
等了没两分钟,老板娘就带着一位老人从二楼匆匆的走了下来,吴迪本是背对着楼梯口,听到声音才转过身朝那个方向看了一眼。
楼上下来的老者看到吴迪转过身来,脚步忽然一滞,紧接着就大步的走了下来,哈哈笑道:
“我说能看上我的钧瓷的会是谁,原来是吴迪吴大师!吴大师今曰能光临,实在是让小店蓬荜生辉,小老儿不胜荣幸,不胜荣幸啊!”
吴迪没想到远隔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居然还有人认识他,苦笑了一声说道:
“我就是运气比较好,收藏了几件名贵的古董,哪里当得起大师的称号?老先生实在是太客气了。”
那老者上来给几人散了名片,拉着吴迪就朝楼上走去,
“吴大师,我本来还觉得这店里有几件精品,可是一看到您,实在是不敢拿出来献丑!不过几个小子上个月刚从国内过来,给我带的普洱可是个好东西,据说有二十几年了,今天正好打开来尝尝,请,请!”
吴迪无奈,搀着这位名叫欧阳简的热情老者,相伴往楼上走去。忽然感觉兜里的手机一颤,有一条短信息发了进来。
趁老者侍弄茶饼的空档,吴迪掏出手机,是军师发过来的信息:
“老头有问题,勿谈钧窑。”
吴迪诧异的扬了扬眉,随即向后靠坐在沙发上,暗暗琢磨着这几个字表达的意思。
老头有问题,不要谈钧窑,难道这个老头就是那条线里边的人物?只是军师和自己一样,应该是刚刚见到这个老者,是什么让他有了这样的判断?
“吴大师在香港那次出手,可是震惊世界啊,两亿多的钧窑水仙花盆在手,我这件海碗就不拿来献丑了,喝茶,喝茶。”
吴迪尝了一口,也没喝出什么特别的味道来,但还是仔细的品了品,
“好茶,口感醇厚、绵滑,回味苦中带甘,好茶啊!”
“哈哈,吴大师要是喜欢,还有一块没拆包装的,一会儿一定要赏脸带上。我听小李说你好像买了很多油画,不知道能不能让小老儿欣赏一下啊?”
吴迪笑了笑,
“欧阳老先生客气了,那是在街口那家画廊看到他们欺负华夏留学生,一气之下将他的画全买了,没什么看头。而且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