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子强、胡雏军、张浩等人面面相觑,还是完全想象不出一个落后地区的乡镇企业有何过人之处,但又不便问太多,但也能明白,沈淮跟他们说这么多,是想给他们,也是有信心给他们帮助——他们耐心等沈淮说下去。

“只做中低端的变压器产品,你们的竞争力有些差,我也看不出你们的发展前景在哪里;但是,如果给你们相对充足的资金,你们有没有能力,直接生产出质量及价格上都有竞争力的高端产品?”沈淮问道。

“真能有一千万资金?”顾子强眼睛发亮。

“只要你们能让人相信,你们有这个能力,资金不是问题。”沈淮笑道,虽然梅钢新项目还在为资金发愁,但相对于新项目公司需要的资金,顾子强他们所需的资金还是极少的,再说产业资本的流向也是分渠道的,有些产业资本不愿意进入钢铁产业,却未必不愿意进入电力设备领域,说道,“你们还有三个合伙人,把他们找过来合计一下。要是确有把握,你们提供的方案也确实有可行之处,我倒是可以帮你们牵线搭桥。”

沈淮让顾子强他们留在娱乐室里商议事情,他有事要跟陈兵谈,就找了间小会议精通跟他说话。

“现在我在东华,跟市里的关系绷得很紧,老陈你也清楚吧?”换了房间,沈淮就开门见山地说道。

他回京的机会不多,偶尔回一趟燕京,事情还特别多,没有太多的时间跟陈兵反复接触、试探。

“谭书记要是心胸能开阔一些,能看到梅溪镇的成绩,也是东华成绩的一部分,能叫梅溪的经验早一步推广开始,我想东华的发展,应该可以更快一些。”陈兵说道。

陈兵虽然这一年来人在燕京,但是有些事情还是能从跟何清社、钱文惠的交流中知悉一二,更主要的,东华市级领导及市直机关到京公办,差不多都通过驻京办,陈兵消息也是相当的灵通,自然知道沈淮跟谭系其他官员剑拔弩张,说到底是沈淮跟谭启平存在很严重的矛盾跟分歧。

表明心思,有这两句话也就够了。

沈淮说道:“以东华的情况,老陈这两年就想调回东华再施展拳脚,怕是有些难度——你在燕京,有没有其他的打算?”

“这个我倒也有认识,不过不管怎么说,驻京也是为东华服务。剩下来,也就是好好打理这家酒店,争取多创造些收益,为地方节约一些财政开销,也算是为地方做贡献。至于其他的打算,就算有,也限于在位子上,不好做。”

“我八月份在燕京的时候,就有一个想法,一直都没有机会再跟你见到面,也就没有机会说。”沈淮说道,“你在担任霞浦县长时,发表的一些关于国有企业资本化的文章,我也有看过,我一直都想找老陈学习学习——我就在想,在京归东华地方所有的国有资产,有没有进行资本化运作、创造更多效益的可能?是不是可以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把东华大酒店置于资产公司之下进行运作?”

陈兵眯起眼睛,认真考虑沈淮的建议。

陈兵现在担任驻京办主任,手下正式隶属东华市政府编制的有十一人,此外就是东华大酒店在燕京地方聘用的七十多名员工——作为曾经主政一县之地、并且还有心做一番事非的陈兵来说,这样的舞台实在是有些太小了,而且酒店管理的事情很繁琐,也消耗掉他大部分的精力。

陈兵一度渴望调回东华,干些更实质性的工作,但事事并不总叫人如意。目前看来,只要谭启平在东华任上,他就算调回东华去,也只可能是比驻京办主任更闲的职务。

陈兵就不得不考虑,他要是继续留在驻京办,还能干些什么事情,施展拳脚的舞台能不能更大一些。

东华目前在京的国有资产,主要就是东华大酒店——要是仅仅从常规经营的思路去看,陈兵也顶多就是经营好东华大酒店,争取多创造些收益。

倘若跳出旧有的思维,将东华大酒店视为驻京办的资产,或许直接在东华大酒店之上成立更高一级的市属资产管理公司,情况就大为不同。

沈淮的观点,企业改制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转变政府在国有资产运营中所扮演的角色——

东华大酒店是东华市属国有资产,目前差不多可以算是东华市政府委派陈兵对其直接经营。

说到底,陈兵虽然在经济很擅长,但跟那些真正跟酒店经营的职业经理人来说,在经营酒店上,又有极大的不如。

转变角色,就是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对东华大酒店进行控股,陈兵代表东华市政府方面只关心资产能否增值,而把经营权剥离给专业人士去打理。

对陈兵个人来说,从繁琐的酒店经营上脱身出来,站在资产管理的高度,舞台也将大上许多。

第三百三十二章方案变更

沈淮的话,叫陈兵颇为心动,他何偿想去做伺候人的琐碎工作,但又不得不考虑现在的困难:“市属企业改制,目前还只是试点,而当初在京成立东华大酒店,就是要为市领导及市直机构到京办事提供便利。这时候想要市里同意东华大酒店搞资产化运作,怕是有阻力。”

能在这事点头的,除了谭启平就是高天河,但陈兵想不明白,谭启平跟高天河为什么要点头同意这事。

“成立驻京资产公司,除了更好的经营东华大酒店外,还有一项工作,就是为东华筹集更多的发展资本。”沈淮说道,“市钢厂为了筹集合资项目所需的资本,最后还是跑到省里求爷爷告奶奶,才好不容易把一亿两千万凑足了。筹集发展资本,招商引资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更积极的手段。东华大酒店这栋楼,就可以直接抵押给银行贷两三千万出来;而且燕京的信贷盘子,要远比淮海省宽松得多。同时,要仅仅以东华大酒店的名义去跟银行贷款,照规定,贷出款只能用于酒店周转或扩大经营上,无法将贷款挪作他用、转移到东华去——但是在东华大酒店之上成立资产管理投资公司,以资产公司的名义,将东华大酒店作为资产抵押出去贷款,贷出来的资金用途就可以广泛得多。那些国营厂就不说了,现在徐东高速建设缺资金、城市信用联社缺资本金、建东浦公路缺建设资金,倘若老陈你能从燕京调两三千万资金回东华,我想成立驻京资产公司的阻力就会小许多。”

陈兵哈哈一笑,说道:“说到思路,还是你比我们要开阔得多。梁小林副市长年前到燕京,就问我能不能在燕京找关系为东华搞些建设资金贷款,还拜访了几家银行。不过现在国务院抓信贷口很严,也地域间的限制规则,不是在京公司,没有在京的资产抵押,东华市想从燕京的银行获得贷款很难。”

东华经济发展滞后,缺乏建设资金是其中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市钢厂为了凑足向合资项目的注资,甚至要谭启平几次跑省里告援,才最终得到解决。

要是能从替东华筹集建设资金的思路出去,在京组建资投公司,确实能更容易获得市里的批准。

“省委书记田家庚到淮海后,就说了一句话,只要法律不禁止,省委就鼓励地方去尝试——这种精神,我们要充分领会。”沈淮笑道,他就怕陈兵保守,不敢放开手脚,不然的话,驻京办名下的资产运作好,也是为东华地方发展筹集资金的一个重要渠道。

博众另三个给顾子强、胡雏军拉出去准备一起承包石河子变压器厂的工程师赶过来时,沈淮露了一下面,还是让他们单独讨论方案的更改。

顾子强、胡雏他们作为一个团队,该团队要做的事情,沈淮不会插手——他拉孙亚琳跟陈兵一起讨论组建在京资投公司的细节。

孙亚琳很清林沈淮的思路,跟众信、鸿基、梅钢以及鹏悦等组建不同的融投资平台一样,沈淮怂恿陈兵在京组建资投公司,也是基于产业资本化管理及发展的思路。

按照沈淮的最终设想,就是将对所有市属国营厂的管理职能,从市计委剥出来,成立资产管理办,按照国营厂的资产属性不同,再在资产管理办之下,成立不同专业的资产投资管理集团分别管理诸国营厂的资产,以此促进国有资产的增值以及地方产业的发展——只是这一步迈得太大,非谭启平、高天河等人有魄力促成,沈淮就想着先在外围做一些工作。

包括之前梅溪镇成立资投公司,以及此时推动陈兵在京成立资投公司,都是为了最终能促进市里对国营厂完成资本化管理转变。

陈兵在京成立资投公司之后,沈淮还建议将东华大酒店的经营权剥离出去。

现在市里只要有什么市级领导过来,东华大酒店的营业就要停顿下来,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围绕市级领导在京的活动日程运转——市级领导享受了比国家领导还隆重的待遇,造成的后果就是东华大酒店到陈兵手里,也只能勉强维持运营,而之前每年甚至还要补贴两三百万的经费过来。

东华大酒店虽然没有位于燕京最中心的位置,但需要燕京这些年的经济发展,东南片的餐饮、住宿、娱乐等业也日益发展,东华大酒店将经营权剥离出去,每年还是有可能获得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收益——作为在京资投公司目前所能抓住的主要资产,不运营好,资投公司如何发展壮大?

还有一个重要的转变,就是以后市级领导过来,就不能享受超规格的待遇,而仅仅是作为酒店的重要协议客户——同时也是极大节约市级官员在京的招待成本。

陈兵所拥的资历,也确实没有必要时时都对市里领导巴结谄媚。

沈淮跟陈兵约好,在京组建资投公司的事,由陈兵向市政府提出,沈淮回东华后跟吴海峰、杨玉权等人沟通,争取给陈兵一些助力。

以及业信银行在京的总部及支行负责人,沈淮也要跟孙亚琳过去拜访,也可以随便帮陈兵搭一下桥。

宋鸿军赶到京西与人见面,结束比较早。

接到宋鸿军的电话,沈淮走回到隔壁的娱乐间,就看到宋彤拉胡玫、程月还有张浩在那里打扑克。

顾子强、胡雏军以及给他们从博众拉出来要一起承包厂子的三名工程师,坐在角落里,讨论新的方案。

茶几上的烟灰罐刚刚换过,没有几根烟屁股,但这个角落里烟雾弥补,要不是空间大一些,都差不多要能触动房顶上安装的烟雾感应器。

看到茶几上散落的一些纸,画满图,边缘也密密麻麻的写满字,沈淮走过去,坐到顾子强的身边,将纸页拿起来,随手翻看,问道:“怎么样,有压力吧?”

“跟石河子镇承包厂子,也需要递交相应的方案跟二十万押金,我们之前是有一个方案,只是还不足以组织生产高品质的专业变压器产品。”顾子强说道,“变压器的种类繁多,我们要结合市场需求、现有的技术力量以及要尽可能让石河子厂现有的设备尽可能得到好的利用,我们打算从油浸芯式变压器相关产品找突破口。”

“你们短短时间就理了一个思路出来,很不错啊。”沈淮说道,“等会儿,你们博众的耿总要过来,到时候再坐下来详谈。”

说到耿建华,顾子强以及其他三个博众的工程师都难免有些忐忑。

毕竟除了顾子强口头提出辞职外,其他三人压根儿还没有对外吐露什么风声出去,所有的事情都在秘密进行中。

这时候让他们面对集团公司的副总,大谈他们要跳槽出来自己搞厂子的事情,难免尴尬,也有些紧张——他们都知道耿建华不是好相处的人,也不知道耿建华等会儿看到他们会有什么态度,大发雷霆也说不定。

“怎么,感觉退路给堵死了,紧张了?”沈淮笑问道。

“我们本来还没有资格跟耿总提出辞职呢。”一个三十岁左右、叫刘伟荣的工程师呲牙笑道,“现在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反正是豁出去了。”

“整个国民经济要崛起,制造业必然要先行,而先进制造业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沈淮说道,“只要你们有决心,有能力,倒不用担心阻力会有多大。”

宋鸿军陪同博众的副总耿建华过来,沈淮与陈兵,陪同顾子强、胡雏他们走下去迎接。

在顾子强他们眼里,很不好相处的集团副总耿建华,是个四十岁左右、头顶秃光的中年男人,看到顾子强站在沈淮身边,他笑嘻嘻的过来伸拳过来在顾子强的肩膀上轻擂了一拳,说道:“你这个小子,敢跟我打马虎眼,既然早就有单干的雄心了,昨天还敢跟我玩那一趟,等会儿喝酒,我饶不了你这小子。”又指着打算跟顾子强一起跳出来的三名博众工程师,“你们也一样,把我瞒这么紧,是不是觉得我不是那种通情达理的人?”

顾子强尴尬的笑了笑,但看耿建华态度如此,不管真假,暂时倒也不用担心什么,也只当昨天送礼不受待见、跟耿建华闹翻的事情没有发生过。

宋鸿军又替耿建华介绍沈淮、陈兵。

“老宋家尽出人杰,我跟宋总,跟国际司的宋处长,都是相识多年,东电的宋总,更是我的老前辈,今天又见沈总,真是三生有幸。”耿建华握住沈淮的手,满脸堆笑,热切的恨不得拿沈淮的手把玩一番。

沈淮原以为耿建华是哪家的公子哥呢,没想到是个热衷逢迎的技术官僚,想来也是鸿基跟机械工业部的下属企业业务往来密切,宋鸿军才跟耿建华有几分热络。

沈淮倒不是怕耿建华会刁难顾子强等人从博众辞职,作为机械工业部下属的发电设备生产企业,博众本身就是变压器产品的大宗采购商——顾子强他们要办厂,要是不能跟耿建华恢复关系,差不多等于把当前能抓住的一个核心客户踢了出去,这不利于厂子以后的发展。

吃晚饭时,顾子强把他们下午理清的一些思路,跟宋鸿军重新做了说明。

宋鸿军还是颇为信赖沈淮的判断,再看到顾子强等人在耿建华跟前也没有怯场,表示愿意先出资五十万,联合顾子强他们个人的出资,先把厂子承包下来。

在三个月内,只要顾子强他们能将厂子成功运转起来,生产质量合格、成本受控的产品,他可以联合其他投资商,再对工厂进行第二次、第三次的注资。

只要在一年时间内,顾子强他们能逐步完成宋鸿军提出的目标,注资额甚至超过一千万也没有问题——至于市场,宋鸿军在香港就主要从事机电、钢铁、矿石等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只要成本、质量受控,工厂一年两三千万产值的变压器设备,仅宋鸿军在香港的贸易公司就能消化。

第三百三十三章回东华

巷道里停着一辆白色的桑塔纳,程月与胡玫让沈淮在巷子口停车放她们下来,挥手跟沈淮告别。

时间不晚,但零下八九度的严寒,叫街巷看不到什么人影,路灯树影朦胧,两侧人家的犬吠儿啼不绝于耳——沈淮开车已经拐过街角,而胡玫的视野犹未收回,程月缩着脖子,挽过胡玫的胳膊,说道:“走吧,不要再看了,再看魂都丢了。”

“谁看了?”胡玫娇嗔道,“人家好意送我们回来,总不能一到家门口就滋溜钻进家里去吧,那多不礼貌啊。”

“你这死妮子,还敢跟我顶嘴。”程月笑着要去掐胡玫的脸蛋,穿过犬吠儿啼的小巷子,笑笑闹闹的溜回到家门口,又跟胡玫说道,“跟我睡吧,这几天供暖厂又犯神经病了,大过年的暖气都供不足,你一个人不觉得冷?”

“我觉得冷有什么用,你还可以拉顾子强给你捂被窝呢,我能拉谁去?”胡玫说道,“不过今天顾子强喝多了,你的暖被窝该我来占了。”跟程月进了院子,程月的爸妈哥嫂以及小侄子都在兼作餐厅的小屋里看电视,胡玫笑着打招呼,跟家里打过电话,才跟程月一起洗漱上床说话。

程月家房子也紧,四合院里挤了好几户人家,他家隔出一间小院子出来。她哥嫂带小侄子一间屋,她爸妈的卧室还隔出半间做厨房;临时在院子搭出一间小棚子,给程月做闺房,刚好能摆下一张床、一张橱、一张梳妆台,不过也给程月收拾得温馨。

也许是棚子搭得简陋,虽然暖气片接进来,但室内的温度并不高,胡玫跟程月挤进被窝,好一会儿才暖和起来。

“那这么一来,你跟顾子强的婚期不得要拖后了?”胡玫想着这两天所发生的事情,脑袋亢奋得睡不着觉,蜷在被窝里问程月她跟顾子强婚期的打算。

“这个死强子,辞职这么大的事都没有跟我说一声,今天大家都在,不要收拾,改天再给他脸色看。”想到这事,程月还是有些气恼,又说道,“婚期都定了,总得要结了,要不先租房子住,要不他过来跟我挤这小棚子,说不定熬两年真就能熬出头了。”

顾子强家弟兄三人,到今天还只能挤在一间屋里睡,谁要结婚谁就要搬出去住,家里挤不出婚房来——现在辞职创业,从单位分房也泡了汤,很多事情都只能从权计议,程月倒不太为这事烦恼,她问胡玫:“你刚开跟家里打电话,听你的语气,好像有些不高兴,怎么了?”

“还不是为那事?我妈又劝我跟姓赵的和好;姓赵的中午还跑到我们餐厅去了,知道我跟你今天没有去上班,打电话到我家说来着,我妈为这事跟我叨唠了半天。”胡玫说道,“你说感情上的事,能强扭得来吗?”

程月笑了笑,说道,“强扭的瓜真是不甜,不过有件事我要跟你说。”

“什么事?”

“沈淮说是相亲对象对他不满意,但不管怎么说,人家好歹也是豪门子弟,是我们活在不同世界里的人。”程月说道。

“我知道。”胡玫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将程月的身子搂紧过来,叫身子更暖和一些。

沈淮并不知道那四合院里的谈话,他回到西寺街小姑家,就接到小姑从江宁打来的电话,探听到消息说成怡对他还“颇为满意”,愿意“处处看”。

这应该是一个看上去还算积极的信号,不过沈淮上午给成怡打电话为昨夜的事情道谢时,他听得出成怡的语气有着刻意的冷淡,好像生怕他因此产生什么不必要的误会。

沈淮也知道所谓的积极信号,只不过是成大小姐的拖延计罢了,不过他正巴不得如此,乐得不跟其他人挑明。

顾子强他们办厂后续的事情,自有他们跟宋鸿军详谈,沈淮也只负责搭桥牵线。他接下来在京的两天,与孙亚琳拜访了业信银行在京的负责人,又赶在年初六,矿治总院的工作人员放过年假正式上班,跑上门沟通新项目炼钢线技改的事情,年初六乘晚班飞机,直接返回东华。

东华这两天在下雪,年初六收了晴,融雪天气更是寒冷。

看着气温要比燕京高个六七度,但下飞机,给飞旋而来的寒风裹住,湿寒钻肉入骨;叫人恨不能将头缩到脖子里去。

好在宋彤已经在江宁渡过三个冬天,对江淮一带的湿寒冬季有所适应。

照例是邵征开车到机场来接他们,沈淮考虑到渚溪酒店的住宿条件还是差了些,就安排宋彤住进鹏悦国际。

渚溪大桥已经接近完全,沥青路面也铺了两层粗料,由于东华属于多雨地区,整个路面需要放开通行两到三个月的时间保持充分渗透,再进行最后竣工收尾,不过通行已经不成问题。

从机场走东浦公路约五公里左右,就能拐上北延的梅鹤公路,再走两公里,就是梅溪镇的镇区。

梅溪镇东北角还没有整治,皆是低矮的平房,不过梅鹤公路北段路面还没有完全铺筑好,但两侧二十来米的景观带,已经先期完成林木的移植。秋后移植的常绿林木成活率颇高,在林木的掩映之下,从东浦公路拐过来,倒不觉得梅溪镇东北片破旧寒酸——而那些沿路乡村的土坯茅舍,镇上在整治危困农房,就先一步进行了拆除处置。

进入镇区之后,右侧就是紫萝家纺的厂区,左侧是新建的中小企业园区;再往南就拐入东西向的渚溪大道,南侧是梅钢老厂区,北侧与裤汊子之间新建的办公楼区;再往西,南侧是新梅新村、北侧是渚园,过了渚溪大桥,就是鹏悦国际大酒店。

鹏悦国际大酒店重新进行装饰,也签协聘请新的酒店运营团队,一切都以三星级的酒店标准改造软硬服务设备,就等着渚溪大道开通后正式营运。

从机场下来,待车子停到鹏悦国际大酒店前给灯带照得美轮美奂的门廊前,宋彤跳下车,感慨道:“都说东华怎么怎么不行,我没有觉得啊。这边是东华的市郊吧?这沿路看过来,我感觉不是比大城市差唉。”

邵征从后备车厢里,帮忙把行礼拿出来,听到宋彤夸梅溪镇建设得好,笑着说道:“当初沈书记坚持新建的主干道两边一律禁止建街铺,镇上好些人都不理解;建些街铺卖,至少能收回些成本。不过听宋小姐这么一夸,倒真是沈书记有远见。”

“人啊,有一白遮百丑之说,乡村要遮掩贫困落后的面貌,就得多种树。”沈淮笑道,“梅溪镇能成片植林的地方不多,除了新建道路要预留更宽的林木带之外,就是要见缝插针的多种树,再把城镇卫生搞搞好,多破落的镇子,也能收拾跟大姑娘、小媳妇一样招人爱。”

“你的心思就在大姑娘、小媳妇身上;打个比喻,都暴露本性。”孙亚琳将背包丢给沈淮,揉着腰直喊累,“小飞机坐得真不舒服,以后再也不跟你一起去燕京了。”

这时候周知白、周裕从大厅里走出来相迎,“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