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不是不要让客人跟高市长他们在外面等太久了?”宋文慧转圜道,只要到外面去,才有可能把大家浑身呛人的火药气压下去。

宋炳生看了沈淮一眼,心里最是郁闷。

他不敢不向东华市委市政府传达田家庚的指示,但传达过田家庚的指示,他也就没有办法再公开否定梅钢新厂的工作,阻止沈淮在错误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他心口怒气难消,指着沈淮的脸,恨铁不成钢的教训道:“你啊你,你让我怎么说你好。”

沈淮沉着脸,只要他们不再公开否定梅钢新厂,不给梅钢新厂接下来的建设添堵,他受点气倒也无所谓。

只是这事也叫沈淮郁闷,所有的大山都努力的翻过去,偏偏横出来一座叫他打也不是、骂也不是,甚至有能力直接将他掐下去的拦路虎——宋鸿军已经倾向投资实业,但就是不敢将太多的投资押在梅钢新厂上,说到底就是有这一层担忧。

沈淮这时候也不得不暗暗感激田家庚,至少能让他把眼前这一劫给熬过去了,看了看神情复杂的谭启平等人,心里又想:待新厂建成,看你们一个人能把脸摆到哪里去?

也不能叫高天河以及经贸团的客人在外面等候太久,沈淮用力搓了搓脸,让僵硬的脸缓过来一些,叫脸色不那么难看。

第三百六十七章冷餐会

回到尚溪园,沈淮他们也只是在里间发生争吵,耽搁了不到十分钟时间。

在别人看来,他们只是在下午的参观活动之后,稍作休息、洗漱,再出来跟客人进行愉悦的洽谈。

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能从沈淮等人的脸上看出异常。大多数人甚至都不敢让目光过多的在宋炳生、谭启平等人脸上停留,怕给误会为对领导的不尊敬。

高天河眉头微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沈淮跟宋炳生二人脸含薄怒,出来后也都有意无意的避开彼此的视线。

在场知道沈淮跟宋炳生是父子关系的人不多,但高天河是知道的,也知道宋炳生与沈淮父子不和的传闻,倒没有想到这是真事。

高天河朝宋炳生走过来,说道:“一直都盼望宋省长能到东华指导工作,今天才得尝所愿,等会儿宴席开始前,宋省长是不是给我们讲段话?”

这次的经贸洽谈,虽然是沈淮以区招商局的名义邀请,不过规模以及受邀到东华进行访问考察的投资商层次比较高,市里知道消息后,就决定升格由市里出面接待。

其次上一次,宋鸿军出面邀请香港十多名投资商到东华来考察,没有通知市里,不仅谭启平,市里的一些官员,对此都有些意见。

沈淮那也没有办法,他本人当时就不在东华,要赶着去伯明翰出差,没有办法考虑周全,只是让区招商局长唐川知会潘石华,由区招商局跟梅溪镇负责招待。

当时周岐宝还没有到唐闸区赴任,市里要有什么不满,也只能怪潘石华知道消息后重视程度不够。

这一次沈淮先知会代区长周岐宝。

周岐宝这样从省里调下来的官员,基层经验可能不足,但场面上的事倒不会有什么缺漏,转头就知会市里。

市里把这一次的经贸洽谈接手过去,沈淮也没有意见。

这倒不是争不争政绩、大不大方的问题。

沈淮看来,经贸洽谈是双向选择,东华经济整体滞后,但除了市里,各区县多少有些不同的资源优势,他要把东华的资源优势,都展现给这次来东华访问考察的投资商看,这是他需要对投资商表达的诚意。

由市里出面接待,也能叫这次从伯明翰受邀赶来的投资商感觉受到重视。

更主要的,沈淮更希望东华的经济能整体的往上走;梅溪镇一枝独秀,把好处都揽在梅溪镇,不是沈淮希望看到的场面。

外国人初入境,很少有一下子就搞明白国内市委书记跟市长区别的。

再一个,外事接待主要还是市政府的职责。

故而马克·艾伦等伯明翰经贸团一行人到东华后,主要还是由高天河出面负责接待工作。

宋炳生是今天才过来参加经贸洽谈,代表省里表示一下重视态度,不过经贸团到东华已经有四天了。

除了市里,各区县负责招商工作的官员,以及市区县能拿得出手的国营厂及民营企业都派了代表参加经贸洽谈,把一些能够拿出来进行合作、招商引资的项目,都拿出来跟投资商做了介绍跟交流。

市里也安排几处重点区域,请经贸团参观、考察;今天梅溪镇及梅溪港工业园是最后一站。

东华的底子太差,此前三天时间的考察交流,经贸团倒没有流露出太多的投资意向。

商海拼搏的人,大多心思谨慎,初步短时间的接触,很难建立起足够到做出投资决定的信任。这也是田家庚指示争取建立友好城市关系的意见所在,只有建立长期稳定的经贸、文化交流,才能细水长流。

宋炳生将田家庚的指示,跟高天河也传达了一遍,高天河哈哈一笑,说道:“东华有了沈淮,经济工作就真是有起色多了。说起来也是我这个当市长的失职,能力有所欠缺。”

“东华这段时间来,经济工作出色,是市委市政府领导得好,高市长也不要太谦虚了。”宋炳生说道。

宋文慧在旁听了心里悲哀,到底有多少人不会给自己的好恶影响?四哥打心眼里认为沈淮不行,别人再赞沈淮好,他只会认为是客气、是捧杀。

梅钢新厂做项目审批时,为了争取省市政府支持,递交过详细的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东电内部在决策要不要成立淮能集团运营梅溪电厂及与梅钢进行换股,要不要对梅溪港务公司进行注资持股,都对关系到梅溪电厂及梅溪码未来发展的梅钢新厂项目进行过详细的分析。

不得不说,沈淮做梅钢新厂项目的想法,非常的大胆跟冒险。

不过,项目进行到今天,炼钢线第一批设备运抵国内来,对整个工业体系有着深刻理解的人,大体都已经能看到胜利的曙光了。赵治民等行业内的精英,在此之前果断受邀加盟梅钢,也无疑是证明了这点。

然而这些东西,四哥偏偏就跟给什么蒙住眼睛似的,看不见。

为沈淮的事情,宋文慧这些年来跟四哥也争吵过好几次,但都没有什么效果,反而使双方的关系也疏远起来,也不知道以后有没有可能消除四哥对沈淮的偏见——人固执起来,真是不可理喻。

宴席是西式的冷餐会,在冷餐会之前,高天河先安排宋炳生上去讲话,宋文慧看到沈淮双手抱胸远远地站在一旁,脸上也没有太多的表情。

宋文慧心里轻叹,沈淮之前倒是跟她说了,打算建议由省里跟徐城市出面,邀请经贸团到徐城再停留两天,经贸团经徐城回国也方便。

宋文慧想着沈淮这心思也是要帮四哥在省里扩大影响力,但想到刚才那么一通争吵,沈淮大概不会再有热脸去贴冷屁股的心思吧?

沈淮拨弄着手指,周知白走过来,走到他身边,附耳过来说道:“戴维希望能多了解一下市锻压厂的情况。”

“哦。”沈淮转身往伯明翰钢铁厂总经理戴维·艾伦看过去,露出笑容,拉着孙亚琳,与周知白一起朝戴维·艾伦走过去,与他握了握手,说道,“你们到东华后,有些怠慢的地方,还请见谅啊”

虽然沈淮这三天全程参加经贸洽谈,但市里精通英语的人很少,他动不动给拉去充当翻译,而无法专程陪同戴维·艾伦等人。

周知白这段时间频繁到伯明翰,跟戴维·艾伦等人关系颇熟,跟艾伦家族企业也建立起小规模的商贸联系。戴维·艾伦跟他叔叔在东华,都是由周知白贴身陪同,兼当翻译。

宋炳生之后,谭启平与马克·艾伦相继上台讲过话后,冷餐会才正式开始。

参加经贸洽谈的人员很多,冷餐会也是分三个厅举行;沈淮招手喊来尚溪园的工作人员,让她帮忙去找赵益成、杨海鹏过来,让他们过来跟戴维·艾伦介绍更多市锻压厂的情况。

梅钢新厂还继续从西尤明斯工业集团聘请一部分工程师到国内来参加设备安装跟调试工作,但戴维·艾伦不在其列。

倒不是说戴维·艾伦水平不够,实在是梅钢支付不起身为钢铁厂总经理的戴维·艾伦的薪水。

虽然跟戴维·艾伦的正式合作关系就此结束,但这么长时间的接触,彼此也结下深厚的友谊。

沈淮也不清楚在钢铁厂关闭之后,戴维·艾伦在西尤明斯工业集团内部的职位调动会如何,他起初是希望吸引艾伦家族能对梅钢新厂项目进行投资。

艾伦家族对国内的招商引资政策有所担心,而梅钢新厂除了自身股权关系复杂之外,又处于受梅溪电厂、梅溪港码头制约的产业链之中——故而艾伦家族对投资梅钢新厂一点兴趣都没有。

沈淮倒是没有想到艾伦家族会对市锻压厂感兴趣。

不过,想想也正常得很。

艾伦家族在制造产业上的投资有近百年的历史,有着极强的惯性依赖,而近二三十年来,传统的制造产业在英国逐年萎缩,一直困惑着艾伦家族。

艾伦家族一方面被迫在制造产业之外,往金融、服务、旅游、地产等产业转移,一方面在劳动力成本更低、市场需求更旺盛的英国本土之外寻找投资制造产业的机会。

艾伦家族对直接参股梅钢新厂不感兴趣,但不意味着梅钢新厂以及梅溪港工业园的产业布局对其没有吸引力。

戴维·艾伦也坦诚的承认,沈淮、潘成率领的团队,在伯明翰的表现,给他们更强烈的震撼,这也是他们愿意组织人手到东华来参加经贸洽谈的主要原因。

这次经贸洽谈,东华市介绍了很多可以合作的项目,不过戴维·艾伦跟他叔叔马克·艾伦,就看中了市锻压厂。

“投建的厂,大体会有多大的规模?”沈淮问道。

他之前的计划,是打算将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将市锻压厂吸到梅钢体系里来,使之转型专门生产型钢产品,丰富梅钢的产品线;要是艾伦家族投资额有限,沈淮无意将这一块让出去。

“初步的设想,建厂后,大概每年能消耗梅钢十万吨坯料。”戴维·艾伦说道。

“行啊。”沈淮说道,“这事我替你们撮合。”

第三百六十八章还以颜色

经贸团在国内停留的时间有限,冷餐会的形式,能让投资商跟感兴趣的项目方有更多的交流时间以及深入了解的机会。

与戴维·艾伦简单交换过意见,沈淮就朝站在不远处跟客人交谈的高天河颔首示意。

高天河微微一怔,沈淮有什么事不便找谭启平,也可以直接找他的顶头上司潘石华跟周岐宝,朝他点头示意是什么意思?

高天河略作犹豫,就跟交谈的客人道了歉,端着酒杯,朝沈淮、周知白、孙亚琳、戴维·艾伦以及赵益成、杨海鹏组成的小圈子这边走过来,彬彬有礼的朝戴维·艾伦举杯示意,他略知一些英语,但交流时,还是要借助沈淮从旁帮他翻译,故而就显得他、戴维·艾伦、沈淮交谈格外的密切。

在场绝大多数人眼里,沈淮跟高天河是怎么都不会走到一起去的人物——当初沈淮在梅溪,可以说是踩着高天河之子高小虎的“尸骸”之上立威,包括葛永秋等高天河直接提拔起来的亲信,都跟沈淮是死对头。

除了葛永秋亲自负责霞浦县招商工作外,作为万虎集团的总裁,高小虎也受邀参加今天的冷餐会。只是在宋炳生跟谭启平面前,高小虎只有保持着低调,不敢张扬。

看到他老子突然跟沈淮走到一堆去,高小虎汗毛都立了起来,他与葛永秋站在一起来,眼睛看过去,压根儿不知道他老子跟沈淮发生了什么事情。

其他人很快也注意到这个异常,时不时往那边看去,就见高天河脸上的神情,由诧异变而惊喜,转而专注的倾听沈淮跟戴维·艾伦介绍着什么,最后还举起酒杯,向隔着七八步的马克·艾伦示意。

谭启平、宋炳生都疑惑起来,不晓得发生了什么事情,让高天河举怀相贺。

高天河朝宋炳生、谭启平走过来,说道:“西尤明斯工业集团、斯玛特科技,有意跟梅钢及市锻压厂合作,在梅溪港工业园投资成立生产冶金装备、冶金备件与型钢产品的工厂,希望能跟市里尽快展开相关的合作洽谈,初步投资估算在三千万美元左右。”

这本来就是要对外公布、对上汇报的经贸洽谈成果,高天河跟宋炳生、谭启平汇报的声音不大不小,不会刻意的压低声音避嫌什么,叫周围人听到他跟宋炳生、谭启平汇报什么。

又是一个三千万美元!

反应快一点的人,脸都朝宋炳生转过来,就等着宋炳生正式宣布这个洽谈成果,他们好激动的拍掌予以配合。

宋炳生又惊又疑,目光瞥向沈淮,而沈淮只给他跟谭启平一个后脑勺,似乎正抱胸跟戴维·艾伦等人聊得高兴,好像这事压根跟他没有丝毫的关系。

谭启平也是极为尴尬,却不得不挤出欣喜的笑脸来。

富士制铁与市钢厂、梅钢联合筹建的合资厂,是东华市迄今以来最大的协议利用外资项目,直接及间接利用外资规模将达到六千万美元。

谭启平对一手促成这个项目,甚为自得,就这么一项招商引资成就,他在市里就能压得高天河喘不过气来。

而在市政府内部,作为从头到尾都参与项目洽谈、直接推动项目成功上马的功臣常务副市长梁小林,依仗谭启平的支持,也是名正言顺的将工业发展、市政建设、规划及商贸等经济类事务揽到自己手里,与高天河分庭抗礼。

市政府当前的工作模式,成了梁小林在分管权限内能决定的事情都自行决定,不能决定的事情,则绕过高天河,直接捅到市常委会议集体讨论。

市政府几项重要工作,都归由梁小林分管,高天河这个市长一旦不能对经济事务插手,也就渐成摆饰。

在高天河给压制得七零八落之时,沈淮此举是何意?

谭启平朝沈淮看过去,也只能看到沈淮冷冰冰的后脑勺。

如果沈淮跟他或宋炳生汇报此事,他当然可以直接指示,由梁小林在市政府直接负责项目相关的推动工作,叫高天河始终靠边站着,叫他跟重大项目沾不上手。

但是,沈淮没有找他或宋炳生直接汇报,而是通过高天河向他及宋炳生汇报此事,他就没有办法将这个项目从高天河手里夺过来,再去交给梁小林或其他副市长去负责推动。

这么快就还以颜色吗,还是说沈淮是为高天河支持淮能跟霞浦县电厂合作一事投桃报李?

不管沈淮心里究竟藏着怎样的意图,抑或是要公开表示,从此之后在东华要跟他谭启平分庭抗礼,谭启平当下也只能收敛起心里的惊疑,举怀向马克·艾伦、戴维·艾伦示意祝贺,由宋炳生正式向宴厅里的众人,宣布这个消息。

梁小林的脸也有些僵,他一心盯着高天河的市长宝座,他也想来个从普通副市长到常务副市长,再到市委副书记、市长的三连跳,谁知道沈淮突然搞这一手?

梁小林还不知道沈淮跟他父亲在里面争吵的事情,故而心里更是不解。他知道沈淮跟谭启平的裂痕有多深,周明在春节后遇事,他也是从头到尾都知悉细节,原以为宋副省长这趟到东华,能让沈淮跟谭启平的紧张关系有所缓和,哪里会想到突然搞出这一幕来?

东华市九三、九四年实际利用外资都在两千万美元上下,富士制铁跟市钢厂、梅钢的合资项目在淮海省都要算是一个大突破,连省长赵秋华都不辞辛劳的专程往东华跑一趟、分一杯羹,就可知投资规模达三千万美元的外资项目,分量有多重。

就跟周明当初惹出桃色事件,谭启平选择保他的道理一样,倘若是这么大规模的外资项目由高天河直接负责推动,只要没有严重的问题暴露出来,省里通常都不会考虑调整高天河的职务。

也就是说,这个项目要是拖拖拉拉谈上大半年,高天河的市长宝座都是稳当的;要是这个项目经高天河的手谈成了,方方面面又有什么借口叫高天河让贤?

梁小林同时又想到:大家现在都对梅钢新厂项目不看好,倘若大家都看走了眼,最终让沈淮把梅钢新厂建起来了,会是什么后果?

梁小林担任副市长之后,长期分管计委、经贸委的工作,多少能想象梅钢在整个产业布局上所画的蓝图,也知道当初富士制铁对梅溪电厂及梅溪港码头的坚持,实际就使用合资厂实际也处于整个产业链当中;如今这一笔三千万美元的投资,将用于建设生产冶金设备及备件、型钢产品的重工企业,相对要独立一些,但实际也是跟梅钢有产业链上的关联……

梁小林这时候想到,真要让沈淮将梅钢新厂建成,到时候算上富士制铁的合资厂在内,实际整个资产规模过二十亿、年产值达五六十亿规模的产业链群,就都在沈淮一手掌控之下。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这次经贸洽谈的重大成果,经宋炳生之口宣布出来,梁小林也只能换上热情洋溢的笑容,鼓掌表示祝贺。

作为礼数,谭启平也要让高天河把马克艾伦、戴维艾伦以及市锻压厂、梅钢的相关人等,都邀到宋炳生的身边来,由宋炳生进一步去关切项目的细情,表示省里对项目的重视,以利项目的推进。

看着沈淮假模假样的跟宴会厅门口的工作人员说了几句话,借故跟孙亚琳直接离开宴会厅,谭启平看到宋炳生的脸绷了一下,他就不得不去想:宋炳生真有能力将他这个儿子压制住?

宋文慧对梅钢新厂项目信心很足,可以说是对沈淮有一种溺爱,但就连伯明翰的这些外商也都开始在梅溪港工业园下重注,难道不是要算对梅钢新厂的一种认同跟肯定?

谭启平这时候,心思多少有些动摇起来,不再确定沈淮就一定会在梅钢新厂建设上栽大跟头。

谭启平借故去应酬山崎信夫等富士制铁在东华参加合资厂建设、今天也受邀出席洽谈酒会的高层,再回过来跟宋炳生汇合起,他示意周明跟他走,小声问道:“山崎信夫对梅钢新厂项目有什么看法?”

谭启平相信一个道理,唯有对手才能了解对手,心想山崎信夫对梅钢新厂项目的评价,也许会更准确些。

在谭启平面前,周明不会有什么隐瞒,说道:“具体对梅钢新厂没有什么评价,今天也是很沉默;不过山崎信夫他们早初倒是评价沈淮是个胆大妄为又有想象力的人。”

这算什么评价?谭启平暗道。

谭启平知道他不能明目张胆的去压制沈淮、压制梅钢,但他也知道,真要让梅钢就在榻旁自成一系,根深蒂固起来,会严重削弱宋系对他的重视程度、从而消弱他在宋系的地位。

谭启平轻轻的吸着气,发现他面临的难题,要比他以前想象的可能还要难一些。

山崎信夫心里很纠结,抛开私人恩怨不说,仅从富士制铁的利益出发,他希望沈淮能完成对梅溪港工业园的产业布局,这样合资厂也能充足廉价的电力供应跟航运保证,合资厂的前景可以有所预期。

等到梅溪镇整个钢铁产业格局初成规模时,再借合资厂跟大量的新增投资来反客易主,就能使富士制铁比想象中更快、更轻松的完成在海外重点布局。

从这个角度出发,富士制铁不应该去想什么招数,去干扰沈淮在梅溪镇的步伐。但是,山崎信夫又不由的担心,倘若叫梅溪电厂、梅溪港码头二期工程、梅钢新厂都从容不迫的建成,富士制铁到时候还有没有可能在这里反客为主?

作为钢铁产值就过百亿美元的富士制铁,不在乎合资厂能否短时间里实现盈利,更在乎整个产业布局上的利益得失……

第三百六十九章脱离地方

宋文慧推门走进来,看到沈淮跟孙亚琳躲在办公室里对面而坐,两人下巴都磕在办公桌上,大眼望小眼的一声不吭,笑道:“怎么,把炸弹丢了出去,才知道坐这里来发愁?”

沈淮坐直身子,跟小姑说道:“小姑,你不要骂我,我也是给逼得没有办法;我现在不给他们找点事做,他们就会找事给我做。”

宋文慧苦涩而笑,说道:“你现在把盖子揭开来,谭启平也不可能说一点反应都没有,你到时候真能把地方上的职务都辞去吗?”

“真要走到哪一步,为了保梅钢新厂建设不中断,我也只能把地方上的职务辞掉了。”沈淮说道,“到时候东电能收留我吧?”

“你官瘾还真是大呢。”孙亚琳说道,“你不当官,学宋鸿军,换几亿身家在手,到时候地方上只会求着你去投资,也不会有什么得害冲突,不逍遥自在得很?”

“凡事有利有弊。”沈淮笑道,“我没有身上这身皮,梅钢也不可能发展得很快。凡事要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那真是太完美了,不过我不能这么期待,不是吗?”

宋文慧主要也是怕今天发生的种种事,会让沈淮悲观沮丧,见他认识倒是清楚,也就不多说什么,只是说道:“你跟谭启平闹成这样子,你真要从地方上脱离出来,我都不知道谁敢收留你。”

“唐僧西天取经,还需要敢打敢闹、在前冲锋的孙猴子呢。”沈淮笑道,“再说我也没有那么难伺候,也不会天下所有的领导,都只要乖顺听话的部属。现在梅钢下面还有人一言不和、意见不投,冲我发脾气呢。所以啊,现在啊,能干事又有好脾气的下属,是稀缺的,不能指望太多。”

“不过,高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