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高天河这人多有不堪,不是好的合作者。”宋文慧也是苦笑,也不得不承认事实也恰如沈淮说得那样,就是东电内部,能干事的,大多有点性格,把性格捋顺了,用来干实事反而不顺手、不放心,问道,“你今天是单纯要给谭启平找点事做?”
“也不是。”沈淮摇了摇头,说道,“我早初是想通过债转股的方式,将市锻压厂吸收到梅钢体系里来,但现在艾伦家族愿意拿出这么大规模的投资,我要是还想将市锻压厂捂在手里,就有些太自私了。”
宋文慧也知道市锻压厂年前惹出债务危机的事情,也知道沈淮借债务危机事件,实际将市锻压厂的经营权控制在手里。
不过,市锻压厂现在的资产加起来也就一千来万,要是抱住一千来万的利益不放,而拒绝高达两亿五千万人民币的外汇投资,怎么看都有些太捂食了,而且也会成为谭启平手里指责他不是的把柄。
沈淮说道:“如果不是合资,直接将市锻压厂售出,赵益成等人,只可能成为外资企业的打工人员,没有出任高级管理层、得到真正培养跟成长的机会。我有时候就在反思,我们费那么大的劲招商引资,给予那么多的优惠条件,甚至给外商驻华人员相当大的特权待遇,到底是为什么?现在也有相当一部分保守的官员,认为搞招商是买办势力复苏,消耗了资源,钱还给外国佬白白赚了去,是卖国。不过,稍有些眼光跟开阔心怀的人都知道,我们让出一部分利益,钱也可以给外商赚去,甚至会消耗一部分的资源、牺牲一定的环境利益,但是若干年后,回过头来看,我们地区得到一定程度的建设,国家的工业体系得到完善跟壮大,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合格产业工人群体跟管理者,这才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是否强大最根本的基础。所以说,我们在招商引资时,思路可以更清晰一些,要知道我们此时让出一部分利益,将来是为了得到什么,从中寻找一条双赢的道路。”
“你的想法,还是要搞合资?”宋文慧问道,“合资就要占一定的股份,承担出资义务。对方一出手就是三千万美元,这边就算是最低限度的合资占股,除了市锻压厂现有的资产折入之外,怕还要拿出四五千万的资金出来才行。现在梅钢或者市里,从哪里筹集这部分资金?”
“所以我才要抛开谭启平,找上高天河。”沈淮说道,“唯有此时的高天河,才有可能支持将市锻压厂无偿划拨给京投公司。东华是没有潜力可挖了,梅钢眼下也是主保新厂建设,但陈兵在燕京筹四五千万,难度也不会比想象中更大。”
市里做出承诺,市锻压厂在债务归还期限内,经营活动受债权人监管,但资产还是市属国有资产。
东华京投公司也是市属独资国有公司。
将市锻压厂无偿划拨给京投公司,不存在资产性质的转移,也不存在国有资产的流失可能,可不可行,只是市政府一纸文件的事。
这个方案显然不可能得到谭启平的支持;而高天河想要把三千万美元的招商引资政绩拿到手,就没有太多选择了。
宋文慧这时候才理清沈淮的思路,还以为他会为今天的事情烦恼,担心他以后的工作思路会受到干扰,没想到他该算计谁还是算计谁,一点都耽搁,性子比她想象得要坚韧得多,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想了想,又说道,“合资公司要是将来也生产电厂设备所需的结构件,淮能倒也可以出部分资金。”
东电在旗下注资成立淮能集团成立的目的,就是要在淮海湾地区投资经营电力资产,并向相关上下游的产业链进行延伸。
只要能符合这个主旨,淮能集团在既有能力范围之内出资持股,都是合理的,也不会有什么阻力。
宋文慧又说道:“酒会要结束了,你也不要总躲在这里不露面。背后再怎么折腾,也不能叫外人看笑话吧?”
“得,我反正一句话不说,巴掌扇过来,我也把脸凑过去挨着。”沈淮手撑着桌子,站起来说道。
“胡说八道什么。”宋文慧笑着打了他一下,说道,“你现在事关方方面面的利益,要有一个领导者的架式出来,有些委屈也得忍着,哪有时时都趁心的好事哦。”
沈淮见孙亚琳坐着没动,伸手将她拖起来,说道:“好了,好了,不要脾气比我还倔。”
孙亚琳瞪了沈淮一眼,给拉不过,也只好跟着回到宴会厅去敷衍场面上的事。
宴会散后,其他人都各自散去。
伯明翰经贸团的客人,都住进鹏悦国际大酒店,还是由高天河、梁小林、周岐宝代表市区政府负责陪同;谭启平、潘石华陪同宋炳生、宋文慧等人返回南园宾馆休息。
沈淮虽然有同行,但到南园宾馆一号楼下,也没有要进去的意思,就跟他小姑说了声:“时间不早了,你们就早点休息。老艾伦是拿主意的人,偏偏又不能在东华留多少时间,我还要鹏悦那边再看看情况,能多谈一些,趁着有能拿主意的人在场,还是要多争取一下。”
沈淮此时也明白戴维·艾伦的打算。
西尤明斯工业集团在伯明翰的钢铁厂撤销之后,戴维·艾伦在西尤明斯工业集团内部,就没有合适的位置。所以他是主张家族在梅溪镇大规模投资建厂的,这样他就能从西尤明斯工业集团跳出来,找到他的人生新的奋斗目标。
不过戴维·艾伦此时也只是三十岁刚出头,在家族里也只能算是小辈,这么大的投资也只能说是从旁推动,而没有参与决策的地位,这事还要老艾伦,即马克·艾伦拿主意。
要争取多谈些成果,就要趁老艾伦在的时候,宋文慧也没有办法要沈淮多留下来一点时间,缓和跟四哥的关系,只是帮他理了理衣领子,说道:“你也要多注意休息。”
谭启平见宋炳生今天晚上也是心情悒郁,没有什么聊兴,进楼聊了一会儿,就跟宋炳生、宋文慧兄妹告辞离开。
宋文慧坐着没动,看见四哥的脸色阴郁,让其他陪同人员先去休息,劝说道:“沈淮就是个拧性子,四哥你也清楚,也就不要觉得有什么面子上难看的。他毕竟是你的儿子,就算当着外人的面,顶你几句,也没有什么好让人看笑话的。老爷子把话也说得很明白,就是任着他在梅钢折腾。有好的结果,那自然是更好;要是栽了跟头,对沈淮也是有益的。他现在还年轻,如果注定要栽跟头,还是早栽跟头的好——四哥,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你现在在东电,发展很好,再争取一把,就能主持东电的大局。梅钢真要在新厂上出了问题,对你的影响也很大。他要干事业,要证明自己,我能理解,但也不能任着他的性子胡来。”宋炳生说道。
“我就宋彤一个女儿,亲侄子有鸿军、鸿奇、鸿义,有沈淮他们。”宋文慧说道,“我能图什么,还不就是图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能越走越宽吗?能不能更进一步,能不能主持东电,不能太看重。”
七妹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宋炳生也无话可说,叹了一口气,说道:“梅钢的事,我不管了,随他折腾去。不过,他今天让谭启平也下不了台,我们也不能再护短,不然宋家真是不好收拢人心了。你劝劝他,看他能不能现在从地方脱离出来,他要好好经营梅钢也好,这样也能给谭启平一个台阶下。”
“现在怕是不合适吧。”宋文慧说道,“是不是等梅钢新厂建成之后,我们再去考虑这个问题?”
第三百七十章大小筐
从南园出来,潘石华、刘伟立,陪同谭启平坐一辆车。
司机黄羲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面的道路,全神贯彻的开着车,似乎对今晚所发生的种种事情毫无知觉。
潘石华坐在副驾驶位上,俄尔透过后视镜,看一眼坐在后排的谭启平。
在初夏将至的夏里,沉默的谭启平仿佛一樽石雕像;刘伟立则将文件夹摊在膝盖上,或许在核对谭启平明天的日程安排。
轿车将要拐进小区里,刘伟立口袋里的手机响了起来,打破轿车里沉闷得快要凝出水珠子的沉默,潘石华也注意到谭启平的心思给响起来的手机所吸引,似乎也在期待什么能打破眼下的僵局。
刘伟立掏出手机,看了看号码,跟谭启平说道:“是岐宝的电话。”
潘石华心里奇怪,周岐宝不是陪同高天河、梁小林在鹏悦国际大酒店陪同英国客人吗,这时候突然打电话过来做什么?
周岐宝跟刘伟立一样,都是一年前从省委组织部到东华挂职的干部。
两人年纪相当,都是三十六岁,一年前过来,现在刘伟立顶替熊文斌担任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主任;周岐宝担任唐闸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可以算是东华官场上新的中坚力量。
潘石华透过后视镜,看着刘伟立接通电话,说了几句话,很快就将电话递给谭启平:“谭书记,岐宝有事情要跟你汇报。”
潘石华心里疑惑:周岐宝在陪同英国客人的中途,有什么事情要紧急着跟谭启平汇报?
对谭启平调周岐宝到唐闸区担任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潘石华对此是有意见的,甚至心里还充满着危机感:
如果他在唐闸区都不能压制沈淮,多一个周岐宝也不会有什么效果,那谭启平还坚持让周岐宝到唐闸区担任政府一把手,是什么意思?不就是想在时机恰当之后,将他调走,让周岐宝掌握唐闸区?
换作以前,潘石华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意见。
区县党政官员轮职渐成常例,就算再是嫡系,谭启平让他在唐闸区从区长到区委书记连着窝十年以上,市里其他官员也会闹意见。
只要位子不太差,调到其他区县或重要局委担任一把手,或像杨玉权那样,调到市政府担任副市长,都是潘石华可以接受的选择。
只是眼前,眼看着唐闸区的经济就要一飞冲天,而重要区县一把手兼任市委常委,也渐成惯例,潘石华就有些不愿意挪窝了。
潘石华长期在政府部门工作,管经济也有着及格线以上的水准。他估算过,今年把梅溪镇的经济财税数据合并到唐闸区,唐闸区各个方面的指标都能稳稳压过北城区一头,成为东华七县三区之首。
对一个普通官员来说,从一个正处到实权副厅,不知道要斩荆劈棘、克服多少难关。潘石华甚至在此之前,都没有想过他能在退休之前,做上市常委的位子。
想都没有想过事,突然眼前闪出一道金光闪闪的捷径出来,潘石华最初想到这个可能的时候,也是兴奋得几天没有睡着觉。
虽然唐闸区有沈淮这么一个怎么都捋不平的刺头,叫人心里窝囊得很,但是眼见着有机会直接升到市委常委,而给调走,这么好的机会白白的给别人得去,潘石华心里又怎么甘心?
不过,有熊文斌先例在前,潘石华就是不甘心又能怎么样?
潘石华现在也算是看明白了,谭启平对地方上的官员说到底还是不信任的。只不过他需要先用地方上听话的官员,顶替掉不听话的官员,空出来位子来,才好安插上他真正的嫡系,这样一步接一步的,一环扣一环的,分毫不差的腾着笼、换着鸟……
潘石华心里琢磨着事,俄尔视野扫过后视镜之前,也是先换上笑脸,以免在后视镜里跟谭启平的视线撞上。
不知道周岐宝在电话里跟谭启平在汇报什么,谭启平只是听着,俄尔“嗯啊”两声也没有更多的消息透漏出来,大概是周岐宝猜测他跟谭启平在一起,即使在安静的轿车里,也完全听不见周岐宝在说什么。
潘石华看谭启平的眉头微蹙,看上去谈不上严重,也谈不上不严重。
过了好久,谭启平才合上手机,还给刘伟立,透过后视镜,捕捉到潘石华的眼神,说道:“岐宝以为梅溪港工业园已经具备申报省级工业园区的条件,你觉得如何?”
潘石华脑子有些卡壳,他转过身来,疑惑地说道:“梅溪港工业园之前跟梅溪镇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可以说是不分彼此,工业园也没有正式划定范围,只是在梅溪镇辖区内发展。现在要正式申报省级工业园,那就不能这么含糊,那工业园跟梅溪镇在区域划分上就会起冲突。”
谭启平看了刘伟立一眼,刘伟立倒是很快的反应过来,说道:“梅溪镇改街道,似乎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岐宝也是这么建议的。”谭启平看了潘石华一眼,说道,“不过能不能行,你们区里先讨论一下。”
潘石华注意到谭启平看到的眼神似乎有一丝不满,心里一惊,转眼到了谭启平楼下,看着谭启平进了院子,他也没有敢叫黄羲送他跟刘伟立回去,只说住得不远,夜不深正好散步走回去。
这一路上细想周岐宝的计策,暗感周、刘二人年纪不大,在机关里浸淫的道行却是不浅。
按说梅溪镇眼下就是副处级镇,梅溪港工业园申报省级工业园得成,也不过是副处级,暂时看来没有特别的意义,优惠条件也不见得能给多少——谭启平这时候多半不会直接将梅溪港工业园的管辖权从沈淮手里夺过来,但是为了调整工业园跟梅溪镇之间的辖区冲突,必然要将梅溪镇区以东的区域,正式划入工业园的范围,那梅溪镇在大部分乡村区域给划走之后,就只能变为行政级别不变的街道行政区。
最大的区别,以前是梅溪镇这个大筐,装梅溪港工业园区这个小筐;一旦梅溪港工业园升格为省级工业园区之后,而梅溪镇变为梅溪街道之后,筐的大小次序就会颠个个。
就算让沈淮同时兼任工业园党工委书记与梅溪街道办党委书记,实际也能叫梅溪镇原有大筐套小筐的党政体系正式肢解开来,正式形成园区跟街道办两套班子:
一方面能叫梅溪内部人员争权夺利而生矛盾;
另一方面工业园升格之后,即使不能算独立的行政区,不会设置完整的四套班子,但也要有相对完整的党政体系跟下设机构,这多出来的数十个空缺以及往空缺里塞人的人事权却是在区里。
潘石华暗感周岐宝果断是个手段毒辣的角色,但是沈淮今天公然揭了盖子,谭启平决然要狠狠地敲打一下,潘石华也知道这事不是他能阻止的,他不得由琢磨起来:梅溪港工业园正式升级后,多出来那么多空缺能给他带来什么好处。
沈淮向高天河提出,将市锻压厂划拨给东投公司,由市属京投公司、梅钢、淮能集团三家共同出资,跟艾伦家族联合出资成立生产冶金、电力设备及备件以及型钢产品的大型重工企业。
高天河没有太多的选择,也无法要求得到太多。
艾伦家族希望能得到控股权。
市锻压厂总资产折算下来,顶天也就两千万,梅钢这边要是想跟艾伦家族平分股权,那就要拿出两亿多的现金出来。这显然是梅钢、淮能加京投公司在一起,现在都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压根也没有能力去争这个控股权,还不如去争取一些其他的优惠条件。
马克·艾伦随经贸团返回英国后,戴维·艾伦则留下来洽谈具体的方案。六月上旬就形成初步的合资方案交给市里研究讨论。
同时区里也形成一致意见,很快就把申报梅溪港省级工业园的材料递交到省里。
沈淮对此早有预料,他也知道他没有办法把所有便宜都占尽。他既然选择揭了盖子,换取京投公司大发展的机会,就要忍受谭启平在其他方面对他动手脚。
徐城的夏季酷热,而低气压又时常压得人喘不气来。
李谷走进田家庚的办公室里,见窗户敞开,田家庚依旧毫无省委书记的模样,裤脚管在办公室里就卷起来,露出两条毛腿。
他忍不住抱怨起来:“田书记,在办公室里,你好歹也要讲究一下形象。这底下的秘书都在抱怨,要有什么客人过来,首先还要确定你形象好不好。工资没有增加,倒凭白多了一份差事。”
看着李谷关窗、开空调,田家庚搁下手里的笔,说道:“上午没有跑地方,都在办公室里给空调吹得头痛,就开了窗透透气,没想到外面的气压更闷。新沂苦桑河水坝的问题,追踪落实得怎么样了?”
“新沂市是给了回复,但实情未必就如新沂市所说。”李谷说道,“但我觉得,真要派人去查,也未必能查出什么东西来。”
“唉。”田家庚摇了摇头,地方上欺上瞒下的事多了,他就是省委书记也未必能把他认为可能存在的盖子都揭开来,看着李谷夹着一份文件进屋也没有放下来,问道,“这是什么?”
“对了,东华这次要正式申报梅溪港工业园。文件刚送到省政府那边,我拿给你看看。”李谷将文件递上去。
田家庚接过来翻开,眉头越看越皱,看到最后,忍不住将文件丢在一旁,生气道:“东华这是要乱搞一通!”
第三百七十一章当头一棍
看着田书记将东华申报梅溪港省级工业园的材料生气的丢到一旁,李谷在办公桌前坐下来,说道:
“月前宋副省长到梅溪去,上演了一场父子相间的大戏。我听别人说起细处来,就跟演电影一样精彩。而当天晚上,沈淮又在酒会上公开向高天河寻取支持,希望能将东华市锻压厂划拨给在燕京新成立的京投公司,然而跟伯明翰的投资商搞合资项目。谭启平这时候想将工业园跟梅溪镇分拆开来,倒也是情有可原。”
“情有可原也是乱搞。”田家庚说道,“两个本来是一体,硬生生的拆开来,能符合经济规律吗?不符合经济规律的事,硬着头皮去做,对地方怎么会没有损失?”
“不过,倒也不是没有人乐意看到如此。”李谷提醒道。
田家庚轻叹一口气:
东华市以前很不起眼,整个地区都成为宋系的地盘也无关紧要;而照眼前的情况来看,东华的发展潜力相当大,要是这时候再叫宋系在东华经营固若金汤,叫其他派系水泼不进,就未必是大家乐意看到的局面。徐沛上回,就建议由省钢集团插手富士制铁的合资项目,也是想着先搭过桥。
照着道理,他更应该站在一旁看宋系的好戏才看,看沈淮跟谭启平斗得彼此都伤痕累累、遍体鳞伤才对。
“省长办那边是什么意见?”田家庚问道。
“文件我是刚从省长办公室拿过来的,后面有批示。”李谷将材料翻到后面,将田家庚刚才漏看的赵秋华的批示指给他看,“由有关部门酌情研究。”
田家庚微微蹙起眉头,说道:“东华经济好不容易有些起色,赵秋华袖手看戏,我就不能不管。”从笔筒里拿起笔,举笔眉前,稍作思虑,便写下数行批示,将文件递给李谷,说道,“还给省长办去,叫他们酌情处置。”
李谷翻到最后看田家庚的批示:
“东华市申请成立省级梅溪港工业园,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欲探索规模化发展经济的方式,思路甚好;建议步伐更大一些,请东华市委市政府认真调查研究,将附近经济较落后的区域,与梅溪镇一起并入工业园,形成较大区域的经济新区进行统一规划发展,此思路是否可行?”
李谷看了田家庚一眼,笑道:“东华那边未必会理解田书记你的良苦用心。”
“随他们怎么想去吧;闹归闹,不要把事情做砸就好。”田家庚挥挥手,让李谷把文件送回赵秋华办公室去,有些事他也不想多说什么,只能先把不偏不倚的态度亮出来。
沈淮并不知道区里申报梅溪港省级工业园区的材料,在省里会有怎么的转折,也没有人跟他通风报信什么的。
六月底,沈淮人本来在津海,带领区招商局的工作人员唐川等人,参加津海投资贸易洽谈会。二十七日,他接到孙亚琳的电话,说到重要客户要到梅溪考察,让他务必赶回去亲自接待。
虽然孙亚琳时常故弄玄虚,但沈淮猜不透孙亚琳这次是不是说了实话,连夜带着邵征坐火车回徐城,二十八日一早又从徐城坐客车赶回到东华。
沈淮到东华后联系孙亚琳,才知道孙亚琳她人还在香港,明天能不能赶过来还说不定。沈淮也没有办法跟孙亚琳生气,再赶回津海参加经洽会也不现实,就直接回了梅溪。
他人到生产线上走了一圈,还没有回办公室,邵征就拿了他落在车里的手机小跑过来,说道:“区里紧急通知,让你马上到市里参加会议。”
“谁打来的电话?”沈淮疑惑的问道,现在谭启平看他比堆狗屎还嫌弃,有什么事情会让他参与讨论?
“区委潘书记打来的电话。具体什么事,倒是没有说。”邵征说道。
沈淮接过手机,见是潘石华办公室的电话号码,直接回拔了过去。
办公室电话没有人接,沈淮继而拨打潘石华秘书的手机,联系上潘石华。
“潘书记,我是沈淮。”沈淮直截了当的问道,“市里到底是什么事,火急火燎的要我也过去开会?”
“应该是为省级工业园申报的事情。”潘石华在电话说道。
“材料不是送到省里去了吗?这事我听区里的指示,区里听市里的指示,哪里轮得到我有资格直接去市里参加会议啊?”
沈淮心里恨不得当面啐潘石华、周岐宝两人脸上去,他们两人得谭启平授意,搞了一个肢解梅溪镇的方案强迫他接受,他捏着鼻子忍下来,这时候还要他跑到市里开会参加方案讨论,他有病才乐意这时候跑过去看谭启平的脸色,他直接推塘道,“我昨天坐了一宿火车回来,现在身体有些不舒服,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