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钢铁大亨-第3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县中高中部新校区的筹建及拔资方案,我也大体认可。新校区的建设,教育局跟学校尽快跟设计院联系,争取两个月内拿出设计稿,进入工程招标程序。最好能在明年新学年开始之前,建成部分校区,将新入学的学生直接放到这边办学。工程建设的规划,教育局作为建设单位,要负责好。而就保留旧校区,改造后发展县中初中部分校的方案,大体也没有问题。我再额外建议一点,新浦初级中学,可以并入县中,作为县中初中部在新浦的分校区发展,这样也能让县中的教育资源更充分的发挥出来。张文泉,张斌,你们的意见如何?”
新浦镇此前有四所初中,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但就算是最好的新浦镇初中,也远远不能跟县中初中部相比。
新浦港启动建设之后,新浦镇四所初中合并建设新校,再考虑到新迁入住户子女的上学需求,新校直接建成当前十轨三十个班级的教学规模。
基础设施投入容易,一千六百万的投资,足够叫新浦初中在硬件上成为霞浦县硬件条件最好的初中,但师资力量的建设跟教学水平的提高绝非易事。
最省力的办法,就是让县中接收新浦初中。
当然了,之前两校之间在教学水平、生源质量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由县中接收新浦初中,未来几年就高中升学率来说,县中初中部的教学水平会在整体上给拉下一截。
这不是简单接受新浦初级中学一千六百万硬件资产的问题,将新浦初中作为县中在新城的初中部分校发展,张斌不能不考虑管理上的难度、教学上的压力。
沈淮之前考虑过县中会有反对意见,毕竟谁都不愿意接手包袱。
张斌迟疑,沈淮也不意外,只是安静的看着他,也无意强硬的命令他接手,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张斌当然能感觉到沈淮在看他,对他有所期待,不过他也知道表忠心容易,但乱表忠心而将来把事情办砸了,更有可能会被当成破履抛弃。
不过眼角余光瞥见徐盛抱胸站在一旁,眼睛里的神色有些冷,张斌心神一惊,要是这点包袱都不敢接,他还有什么资格跟徐盛竞争?
想到这里,张斌心思倒静下来,跟沈淮说道:“新浦初中在教学设施上,条件很好,但生源及师资队伍上,存在一定的差距,要是将县中的管理模式放到新浦来,可能会有一些阻力,到时候还需要教育局能支持。”
张斌没有把话说满,但也算把这件事应承下来。
沈淮点点头,说道:“具体的方案教育局来定,我不干涉。”又跟张文泉说道,“至于综合职业学院的成立,学校合并容易,但接下来就需要发展高职专科教育。县里缺乏相应的资源,那就只能走出去,找有资源的学校,走联合办学这条路。教育集团好组建,县中高中部新校区好建设,但职业学院要办好,你们现有的方案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所以综合职业学院筹备组的成立,我提议张文泉你亲自担任组长,成员名单里把陶书记跟我以及王卫成都加进去;对了,忘了跟你们说,陶书记对综合职业学院的发展也很关心。”
虽然教育集团筹备的整体方案受到肯定,但最关键的综合职业学院筹备方案再一次给沈淮彻底的否定,张文泉也是紧张的直想抹额头的汗珠子。
不过,听沈淮说他跟县委书记都加入职业学院的筹备组名单之列,张文泉这时候也能感受到县里对学院筹建的重视度之高,要超乎他之前的想象,看来沈淮此前说要在霞浦发展地方大学,并不是画饼之言,而是确凿想做这件事。
霞浦要有自己的地方大学,张文泉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想想国内现有的高校,哪一所不是倾注地方上的科教资源,霞浦作为农业县,在这方面差太多了。
不过沈淮有决心做这件事,张文泉也知道不是他个人能拖后脚,而且他也知道,他参与这件事,跟沈淮及陶继兴接触的机会,就要远远超过以往,事情做好了,少不了他一个副县长。
张斌也颇为惊讶,他此前也以为沈淮说霞浦要发展地方大学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县里真有这个决心,不过此时轮到他幸灾乐祸的看徐盛的好戏了。
综合职业学院筹备,沈淮点名让张文泉直接负责,沈淮跟县委书记陶继兴亲自参与筹备工作,徐盛那点资历算哪根毛?
还院长呢,张斌心想他最后指不定连个副院长都捞不到,幸灾乐祸的看着他沮丧难看的脸。
张文泉也不想太被动的开展工作,叫沈淮误以为他是无能之辈,问道:“梅钢跟淮大有很多产研方面的合作,职业学院要走联合办学这条路,县里是不是能把这方面的资源用起来?”
沈淮点点头,张文泉至少还是能抓到节拍的,说道:“要是职业学院成立后,愿意给梅钢的汪康升一个名誉院长的头衔,我看他是挺乐意帮这个忙的。”
第七百一十二章徐至
张泉他们也知道沈淮事务繁多,不敢打扰太多,谈完话就告辞离开。
周倩跟校长张斌刚钻进张泉的车里,就看到有两部车从南面开过来,在街对面停下来,心想或许是在她们之后,给沈淮喊到这边工地谈话的人。
两部车,后面那辆越野车看上去平淡无奇,也不知道多少天没有清洗过,周身都是泥点子,远远地看过去,蒙灰的前窗玻璃有着给雨刷刮出来的清晰痕迹,好像从泥塘里趟过似的,倒衬得前面那辆银灰色的奔驰流光闪耀。
近一年来大街小巷里行驶的轿车多了起来,而以往整个霞浦县就算是把公务车都算在里面,也都没有几部像模像样的轿车。要不是去年底教育局将一辆老捷达淘汰过来,整个县中就只有一辆车门看着随时都可能掉下去的老面包车。
偶尔在大街看了一辆桑塔纳,都觉得豪华到没边——以往周倩即使心高气傲些,但跟普通的女孩子没有太大的区别,对所谓的世界名车、豪车,没有什么感觉,也没有什么认识,毕竟跟她的生活、跟她的世界不搭边。
她对眼前的这辆奔驰却有些印象。
还是两个月前她到市里跟男朋友徐振逛街时看到过这辆车停在街边,徐振说这辈子的人生目标就指望开上这么一辆车。
周倩倒想象不出这么一辆车值多少钱,但看到徐振眼里满是羡慕跟向往的神色,叫她对这辆车留下颇深的印象,倒没想到这时候会在新城的工地上,再看到这辆车。
上回在市里,这辆奔驰停在街边,车主人不在车里,周倩这时候倒好奇起来,会是怎么样的车开这种豪车。
周倩打眼望去,就见车门打开,下来一长一少两个男子:年长的中年男子约五十岁左右,穿着灰色的中山装、黑裤子、老布鞋,看着气度不凡。
开车的年轻人应该是中年男子的司机,但穿着一身看着质料就极上乘的西装,皮鞋擦得镫亮,人还又长得高大,配着一张瘦脸,天生一副好衣架子,看着比中年男人的气势还要略足一些。
周倩转回头,笑着跟张泉、张斌说道:“现在当司机的,怎么看着比老板还气派。”
张泉接触面毕竟要比周倩广得多,认出从车里下来的两人是褚宜良跟陈桐,见周倩误以为陈桐是褚宜良的司机,也不取笑她,只说道:“谁说人家是司机了?那青年可是鹏悦联商正儿八经的大老板,身家好几千万呢。小周老师,你要找这么一个老公结婚,这辈子也就享不完的荣华富贵。”
“啊。”
周倩愣怔的转回看向车窗外,那青年已经从大街那边走过来,眼神正打车前扫过去,看着比她都要年轻些,怎么都不觉得他可能是有好几千万身家的样子。
周倩当然知道鹏悦联商是市中心新开业没几个月的大超市,生意比山商场都要火爆,之前她倒没有关心过鹏悦联商的投资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这会儿则难掩诧异的感慨道:“年纪也太轻了吧!”
“梅溪出来的啊。”张斌轻叹一口气说道,语气里有着说不出的羡慕跟向往。
周倩看着那青年打他们车前走过,热切的跟王卫成勾肩搭背搂到一起,想起关于新县长沈淮从梅溪崛起的传说。
种种传说听着就像是传奇,周倩都没有机会往梅溪跑过,也没有特别深刻的感受,这一刻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冲击力的,心想也难怪校长张斌要死命巴结新县长。
“后面那辆应该是渚江建设朱总的车,张局长,我们要不要下去打个招呼?”张斌指着后面那辆停下来、暂时还没有人下车的越野车,有些不确定的问张泉。
张泉心里多少也有些不确定,无论是朱立还是褚宜良,抑或陈桐,都是在梅溪就随沈淮打天下的嫡系,如今个个也是身家不凡、在东华市都极有名望的企业家——要是他们刚才没有跟沈淮告辞,就站在路边顺利寒暄几句没有问题;现在他们都上了车,要是下车去寒暄,不被搭理,岂不是自找没趣?
自找没趣倒没有什么了,沈淮刚才示意他们先离开,摆明了是约朱立、褚宜良他们过来谈别的事情,他们这时候下车凑过去,会不会惹得沈淮心里不悦?
张泉、张斌拿不定主意之时,后面那辆越野车里这时候下来几个人,就听着周倩坐前面掩唇惊呼一声——张斌抬头看过去,嘿然一笑,拍着大腿跟张泉说道:“还真是巧咧,小周老师的男朋友与设计院的老王,跟渚江建设的朱总在一起呢。”
张泉打眼看去,他不知道朱立认不认得他,他却认得中等身材、阔脸黑面的朱立——想挤进新县长的圈子里去,对新县长圈子内的主要人物不打听清楚,可谈不上合格——张泉看着与渚江建设老总朱立一起下车来的青年,二十七八岁的样子,长得质彬彬的,没想到这小子倒是有非同一般的艳福。
有这么个借口,自然是可以下车去找招呼,但是张泉眯起眼睛,打量着坐车前排的周倩,看到她眼眸子里的神色闪烁,似乎犹豫着不大愿意下车。
张泉与张斌对视而笑,没有说什么,也不动弹。
看到徐至过来,周倩心想她应该下车去打招呼的,却莫名的犹豫、莫名的退缩起来——不过她也没有能犹豫多久,徐至就朝这边看过来,隔着车窗显然是看到她的脸,露出诧异的神色,周倩只觉得头皮发麻,只得推开车门,问徐至:“你怎么也在这里啊?”
沈淮正跟褚宜良握手,看到周倩从车里下来后颇为惊讶的跟一个随朱立穿马路走过来的青年打招呼。
沈淮隐约记得王卫成在他面前说过,周倩交了一个在设计院工作的男朋友,而朱立这次约他在这里见面,就是要谈市规划设计院出的市民广场设计方案。他心里想,这个看着质彬彬的青年,大概就是周倩在设计院的男朋友吧?看人长相也端正,年纪轻轻能参与重要工程的设计项目,也算是有为青年。
不过,沈淮跟周倩谈不上“熟络”,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立场能对周倩现在的生活表示关心,他只是朝朱立笑道:“我就约了你跟老褚在这里见面,陈桐这小子从哪里窜新浦来了,还跟你们混在一起?”
“西区现在不是要开始做规划建设吗?大型自选商场是西区必要的商业配套,这好事我不找陈桐找谁啊?”朱立说起陈桐出现在这里的缘由,笑道,“不过,这个小滑头,死活不松口,只愿意先在东片开家小规模的社区超市,说先试一下新城这边的商业容量。我说这小子没读过什么书啊,这词编出来一套一套的,把我跟老褚都唬住了。”
“街道中心那边,我把整个底楼都拿下来办超市,面积有两千平米,哪小了?”陈桐故作不服气的分辩道。
沈淮笑着轻敲了陈桐一记,说道:“老朱说你是小滑头,你就得认;我还没有见过老朱看错过人。”
与市里对翠湖北岸商圈改造工程差不多同步,鹏悦联商自选商场六月下旬开始试运营,迄今已近四个月的时间。
黄金地段,加上东华市近年来发育日渐成熟、而没有得到满足的商业需求,都使得鹏悦联商自试营业的那一天起,就证明了新型的商业模式在东华巨大的成功。
当然,更关键的也许跟北山鹏悦国际大酒店一样,鹏悦联商能在试运营期间就获得巨大成功,主要可能还是其在翠湖北岸商圈内没有其他竞争者有关系。
沈淮到霞浦任职之前,北山宾馆作为县政府招待处,就已经代表了霞浦县最高档的餐饮跟住宿水准,而实际上的软硬件配套设施,可能也就能达到星级酒店基要求吧。
由此也可见霞浦的餐饮、酒店产业,整体处于什么水平。
北山鹏悦在原县招待处的基础之上,一下子投入八千万资金,照四星级酒店标准进行改造扩建,在霞浦县就找不到一家稍稍有丁点实力的竞争者。
而偏偏一年多来,新浦大量工厂、基建工程开展建设,经贸活动比之以前呈数十倍规模的活跃起来,那在高端餐饮及酒店、会务等消费市场突然爆发出来的巨量需求,要么到三十多公里外的市内释放,要么就只能释放到北山鹏悦国际大酒店里。
这也造成北山宾馆国际大酒店至扩建完成之后,近四百间客房,即使平时的入住率也极少有低于70%的,半年的营业额就直逼两亿。
换在其他城市,就算规模再大一些的五星级酒店,半年都未必有这样的业绩。
说到底就是没有竞争者。
当然了,北山鹏悦的好日子也不会能一直持续下去。
多家酒店集团看到新浦这边旺盛的市场需求,都相继跟新城招商处合作,做出投资的决定。在与业信大厦相邻的天虹大厦内,一家集餐饮及住宿、会务于一体的三星级酒店预计最快年底就能投入运营。
也许北山鹏悦还有两三年的好日子可过,但两三年后随着更多星级酒店以及中高端餐饮营业场所的出现,其营业额及利润水平在市场强竞争之下,必然会下滑到相对合理的水平上。
即使未来三五年间,市区相继会有其他大型自选市场出现,而对鹏悦联商来说,其目前占据的是市中心翠湖北岸商圈的核心区域,地段的优势能保持其他竞争力优势。
当然了,整个东华市将来不会就只有市中心翠湖北岸一个商圈,临港新港建成规模要容纳五十万人口居住,离市心相对较远,理论上会形成一个规模不容小看的商圈。
沈淮也明确要在新城中部区域规划建设核心商业区。
目前看来,大型自选商场是核心商业区必然要有的配套商业。
在新城建设规模还没有十分之一之时,很难说会有其他投资商愿意拿大量的资金进入空芜一片的新城中心建造大型自选商场,朱立就想鼓动刚大获成功的陈桐进来。
不过陈桐并没有给当前的成功冲昏头脑,只愿意先在东片区投资一家小规模的超市。
两千平方米的超市,看着规模不小,但也只能算是社区超市。
陈桐其实是想走商圈核心店跟社区连锁店结合的经营模式,沈淮之前听他叨唠过。这种经营模式在国外也颇为成熟,只不过新成立的鹏悦联商是东华市第一个吃螃蟹的。陈桐这么做,有他的考虑,沈淮也不会反对什么。
周倩下车来跟男友打招呼,张泉、张斌自然就有理由下车来,凑过来跟朱立、褚宜良、陈桐以及市规划设计院的王主任打招呼。
周倩与徐至谈恋爱有两年了,王卫成还在学校教书时,就见过徐至。
王卫成看得出徐至脸色有些僵硬,想想也难怪:这个社会,男人还是把女人,特别是漂亮的女人看成自己的附庸品。
一个男人如果有实力,他或许不会介意漂亮的女友吸引其他男人或欣赏或贪婪的目光;不过,王卫成不会认为此时的徐至站有这个自信,而周倩的长相也的确引人瞩目了些。
沈淮不去看周倩与她男友,眼睛扫过张泉、张斌两人,问道:“你们怎么还不走?”
听到沈淮赶人,张泉、张斌不敢有半点意见,只能硬着头皮介绍道:“真赶得巧,新校区的规划设计,恰好也是打算找市设计院的王主任跟徐工做——徐工又恰好是小周老师的男朋友。”
“哦,王明达主任跟我是老朋友了。”沈淮揽过市设计院王明达的肩头,以示亲热,朝周倩男友伸出手,“徐工我倒是第一次见。我相信王主任推荐参与我们县规划设计工作的工程师,一定是极有才华的。我是沈淮,我们县以后很多规划设计工作,要劳烦徐工多多费心。”
沈淮也是刻意多说了几句捧人的话,想着这样能让周倩男友心里好受一些,但握手时也能感受到他手掌的僵硬。
看着徐至僵硬的跟沈淮握手,很失礼的连自我介绍都没有,陈桐在旁边看了心里就不爽;倒是王明达看着徐至表现有些失常,在旁边帮着转寰:“徐至他人有些闷不拉叽的,不过确是我们院刚成长起来的骨干,是驴子是马,待会沈县长您一看就知道了。”
沈淮也不会计较徐至的失礼,听了王明达的话哈哈一笑,跟张泉、张斌说道:“好了,你们既然跟王主任、徐工认识,那也留下来。”
沈淮不赶张泉、张斌走,是怕周倩去留两难,反正接下来要讨论的也不是什么机密,也不需要张泉、张斌回避。
第七百一十三章不知好歹
“新浦小镇”工程建设将近尾声,新城东片区的其他项目,包括县中高中部新校区在内,也将陆续启动。
位于业信大道以西、中港路以南的市民广场,作为东片区最重要的商业及休闲文化配套,也已经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说是市民广场,开放供市民进入的公共绿地、人工景观湖,不会低于四万平方,但包括中高档会所、迪厅、餐饮、影院、书店及购物等经营物业在内的地上、地下配套商业更将高达五六万平方米,将与业信商务区构成新城东片区的商业区,使新城的城市形态初步完备起来。
就新城东片区目前的居住人口来说,这个项目有着颇高的投资风险,其他企业怯于竞标,渚江建设则责无旁贷的承接下来。
市规划设计院作为市民广场项目的设计方,此次所出的两套方案,都给否定掉,王明达与徐至这次拿来的第三稿。
沈淮与戴泉、朱立、褚宜良等人赶到渚江大厦,其他一些要参与方案讨论会的园区官员,也早就在渚江大厦的会议室里等待。大家的眼睛,都情不自禁的会落到跟众人之后进会场的周倩身上。
不过,大家在朱立面前还能笑嘻嘻的说几句诨素相搭的玩笑话,在沈淮面前则不敢放肆,只在纷纷在心里揣测这个漂亮得紧的女孩子到底是什么来头。
沈淮要张文泉、张斌坐他旁边,跟他们说道:“市民广场跟县中新校区挨着,两者的建筑风格以及跟东面的业信商务区要一致,你们也要积极提意见。要是这时候憋着不提意见,最后搞出一个七不搭,我骂人也会骂到你们头上的。”
张文泉、张斌笑着相应,滑头的说相信在座人的眼光,他们还要跟着学习。
现在县里有个说法,就是在新城建设到一定规模之后,城关镇除了一些有保留意义的建筑之外,其他都会整体拆除。
到时候不单县委县政府会跟园区两委机关合署办公,县属职能局也将跟园区分局合并;这也就能预见,将来园区这边提拔上来的官员,将构成霞浦县权力结构里的核心。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新浦正在申请国家级开发区,即使到时候新浦还隶属于霞浦县管理,园区这边的官员底气无疑也将变得更硬朗。
张文泉就愁跟园区的事务搭不上关系,现在能参与进来,自然高兴,但也不敢太抢风头,在沈淮面前也是模棱两可的说着讨巧话。
沈淮不理会张文泉、张斌小心翼翼的为官之道,坐定后,看着公司的秘书人员将投影仪在会议桌上摆放好,看向朱立,问道:“是不是可以开始了?”见朱立点头,就跟站在会议桌另一头整理资料的市设计院主任王明达笑道,“王主任,你坐下来歇歇,让年轻人多表现表现。”又笑着问徐至,“徐工有没有问题?”
王卫成知道沈淮只要认可一个人,都会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不会特别的去考虑资历、人脉这些官场通认的规则。
梅溪随沈淮而崛起的众人里,陈桐跟陈丹是姐弟,受到照应还好说一些,而赵东、杨海鹏等人无不出身基层,都是在沈淮初到东华时就受到足够的重视跟信任。即使王卫成他自己受到提拔重用,惠丽跟熊黛妮是中学同学这层关系,也完全不够理由。
即使不清楚沈淮为何关照徐至,让他在这么重要的场合有表现发挥的机会,不过王卫成也知道现在是徐至难得的机会。
王卫成在基层挣扎过,知道没有助力在基层往上爬的艰辛。即使再有才华的一个年轻人,首先也得先熬十年八年的资历,才有可能给提拔到一个相对重要的中层位置上。
现在提倡客户需求于上,客户喜欢的员工,就是企事业单位要提拔重用的中坚力量。
要是徐至的表现好,能得到县里及园区主要官员的肯定,即使不考虑梅钢系在整个东华的影响力,市规划设计院为了照顾好占了其近一半业务的大客户,也会将徐至直接推到一个相对重要的位置上去、承担一些重要工作。
想到这里,王卫成给徐至一个肯定的眼神,希望他能好好把握这次机会。
周倩坐在会议桌的末端,也颇为兴奋地看向徐至。
周倩也明白一些官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