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抗日保安团-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教授插嘴道:“呃,这个我相信我们的干部同志……”
  郑卫国摆手说:“人性是最靠不住的东西,只要有一个人走漏风声,都有可能导致功败垂成。比如说冀东大暴动,地下党的同志把保密措施做得那么严格,还是提前暴露了。别的不说,只要那些老板提前把贵重物品转移,就会给咱们带来极大的损失。”
  杨教授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嗯,不错!”下令执行这样的行动是要冒很大风险的,所以绝对不能允许竹篮打水一场空。说得露骨一点儿,是个蛤蟆都得捏出尿来!
  郑卫国见自己的话有了效果,又趁热打铁,说:“不光是保密的问题,还有第二点,执行力不够!各县公安局才成立几天?有多少人员和装备?有没有行动经验?让这些黑心老板转移财物还算好的,要是控制不住局面引发骚乱……”
  杨教授吓了一跳,越想越觉得可能,毕竟敢做这些生意的人都有点黑道背影。人家大半辈子攒下来的家产能客客气气地交给你?做梦吧,不扯旗造反就算好的。
  “司令员,那您说该怎么办呢?”杨教授终于扛不住了,不得不向郑胡子求援。
  “调军队,而且是主力部队去办!主力部队兵力充沛,而且跟地方上没有来往,绝对能做到雷霆一击,一网成擒!”郑卫国终于抛出了自己的诱饵。
  杨教授一愣,说:“呃,主力部队?这合适吗?”
  郑卫国笑道:“有什么不合适的?而且还可以帮我检验磨合一下部队。”要是和平年代,军队是不能随便动用的,但战争年代就没有这个忌讳了。尤其是抗战时期,任何行动都可以无限提升到爱国主义的高度。谁敢跳出来反对,一顶汉奸的帽子压不死你!
  杨教授大喜,连声道:“那我就代表行署谢谢司令员的支持了。”
  郑卫国笑道:“都是一家人嘛,用不着客气。不过我事先讲明,所缴获的财物必须分一半给四十一集团军。鸦片的话,全部归我们。”
  鸦片是当是重要的硬通货。可以用于收卖伪军,在敌占区套现。而且鸦片的重要提取物吗啡是当时最有效的止痛药,消耗巨大。
  杨教授这才醒悟过来,又好气,又好笑,说:“好啊,搞了半天,原来司令员在这儿等着算计我呢!呃,不过这件事情确实离不开军队的帮助,我也只好签下这个城下之盟了。”
  郑卫国欢喜地说:“那好。杨教授你什么时候布置好以后提前通知一声。我们第四十一集团军随时候命。”说到这儿。他才想起此行的目的,忙道:“杨教授,除了这件事情,我还有事情需要跟您商量一下。”
  杨教授笑道:“我就知道司令员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好不容易来一趟肯定是有事情。说吧。又有什么行动需要行署配合?”
  目前行署的工作重心基本上是围绕军队在转。比如为了应对日军围剿的军备工作和“人造山地”工程。这两项工作几乎把冀中的物力和人力压榨一空,若非抗日大义所在,老百姓们只怕早就要指着鼻子骂娘了。
  好在杨教授领导的行署官员们能力出众。再加上gc党优秀的动员组织能力,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使得根据地军民异常团结。不然的话,不等鬼子来扫荡,内部矛盾就足以把根据地拖垮。
  郑卫国哈哈一笑,说:“放心,暂时不会有什么大工程。就算有的话,也是军队自行处理为主,不会增加群众负担的。”
  杨教授松了一口气,笑道:“司令员,要是又有什么大的国防工程,你可不要怪我不配合。实在是乡亲们的负担太重了。老百姓要是都被压垮了,我们还能依靠谁呢?”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这段时间乡亲们的负担实在是太大了。农忙的时候可以抽调部队帮忙干些农活,我们保证随叫随到。”
  杨教授忙道:“别!好几个县的政府都发来电报叫苦,说以后千万别让四十一集团军的部队来帮忙干活了。这哪是帮忙?分明就是捣乱嘛!”
  郑卫国闻言好不尴尬。其实战士们并非是故意捣乱,只是东北军将士多年不曾劳作,加上东北、华北种植收割又有些区别,在“爱民活动”中出了不少洋相。这也是53军、63军很少帮老百姓干活的原因之一。
  “呃,杨教授,实不相瞒,我今天到这儿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郑卫国趁机把63军的情况给他详细地讲了一遍。其实63军面临的情况,97军和53军也没少碰到,只是没有那么明显。
  这是根据地内部一个非常严重的隐患。如果第41集团军迟迟不能融入根据地,矛盾日积月累,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分道扬镳。
  杨教授很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忙道:“司令员,那你需要我们行署怎么配合?”又解释说:“我们在宣传上和供给上并没有歧视过53军和63军,只是乡亲们对旧军队天生就有一种对立和不信任的情绪。如果司令员能将其改造成一支新型军队,我想乡亲们会接纳他们的。”
  郑卫国说:“这是问题所在了。怎么改造一支旧军队呢?对于军队管理人员来说,教化和训练是最主要的手段。但同时,我们是不是还应该用行动去感化他们呢?这些将士并不是我们的敌人,他们跟咱们的战士一样,都是华夏儿女,甚至连成份都差不多,阶级感情和民族感情一样不少。”
  “前段时间,军队复员了一批老兵和残疾军人。这些将士为国征战多年,理应得到尊重和荣誉。可一些地方政府却当成了麻烦来处理,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复员转业将士不是乞丐,不应该受到政府的冷遇。”
  杨教授心情沉重地点点头,满怀歉意地说:“司令员您提醒得对,我们行署在这方面的工作确实做得很不够。一些同志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伤害了将士们的感情。”
  又感慨地说:“想要将一支旧军队吸纳进来,冷眼旁观是不行的,我们应该更积极一点,更主动一点,更热情一点,让将士们真实感受到人民的温暖,感受到新型军队的魅力和旧军队的不足……”
  呃,好吧,这些都是杨教授的专长。郑卫国笑道:“得,教育是您的老本行,我就不班门弄斧了。63军很有可能出征冀东,希望行署送温暖的工作能够尽早开展。另外,明天我想跟您一起去一趟63军。”
  杨教授忙点头道:“嗯,这个没问题,我们早就应该跟将士们面对面地谈一谈了。”
  次日,郑卫国和杨教授一行专程来到63军驻地,并在多个基层连队走访。不久之后,当地政府也组织群众慰劳军队,并给那些战斗英雄戴红花,发奖状。虽然钱花得不多,但将士们却深受感动,因为这是他们参军以来从未享受到的待遇。
  与此同时,军队方面也组织了战斗英雄事迹报告团,在根据地各县轮回宣讲将士们的英勇事迹。这些真实感人的故事在根据地激起了很大的反响,并极大地转变了他们对军队的看法。
  乡亲们猛然发现原来帮自己挑水摔坏担筒的小伙子竟然负过十几次伤,杀过八个鬼子。一直在寻找英雄,没想到英雄就在自己身边。
  北方局意识到了其中的价值,立即向延安做了汇告。太祖得知以后,亲自批示将“冀中模式”向所有根据地推广,并通过《新华日报》等喉舌向大后方广为宣传。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给包括十八集团军、四十一集团军在内的敌后武装竖立良好的形象。
  然而就在同时,浩浩荡荡的冀东大暴动终于上演了。随着滦县港北庄的一声枪响,冀东广袤的土地就像一个火药桶一样被点着了,战斗迅速波及十余县。枪炮声和怒吼声响彻了冀东的每一寸土地……


 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征

  冀东地区的形势确实非常喜人,很多原本只有数十人的游击队猛然间剧增至数千人马,装备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日伪军在各县的统治顷刻间便被浩浩荡荡的起义浪潮所催毁,只能尽龟缩在各县城,天地瞬间变色。
  不过问题也很严重,八路军四纵队尚在增援途中,而新拉起来的队伍缺乏战斗经验。上万人的大部队围攻数百人防守的县城,一连几天几夜愣是打不下来。而惊醒过来的日军已经在集结兵力准备反扑。
  砰!郑卫国一拳砸在桌上,沉声道:“情况紧急,不能再拖延了。我决定立即调63军北上增援冀东!”
  程政委和周参谋长相视一眼,异口同声道:“既然司令员已经下定了决心,我们坚决支持!”
  郑卫国点点头,拿着一根小棍子指着地图说:“想要增援冀东,必须打破北平和天津的日军对我们的封锁。可是这两地的驻军对我们非常警惕,加上敌占区纵深极大,潜越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强攻的代价又太大。你们两位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程政委想了一下,说:“司令员,我建议让第二军分区派出一部向东发展,牵制天津的驻军。再令三分区派兵北进,威胁北平。这样一来,敌人首尾难以兼顾,就没有多余的精力来拦截63军了。”
  周参谋长赞同道:“老程的想法很好,我认为可行。另外。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派出得力一部越过津浦线,强行穿插至津南地区,直接威胁天津。”说着用笔在地图上一划,直指敌人的心脏。
  津南地区就是现在的静海、大港、青县、黄骅一带,历史上属于冀鲁边根据地。其中黄骅市就是以烈士黄骅命名的。不过此时冀鲁边根据地尚未成形,当地除了一些小规模的游击队以外,并没有什么大部队活动。事实上,很多部队还是郑卫国派过去打前站的。
  程政委笑道:“津南?我看行,而且要占就要准备长期占领。司令员。依我看不如在该地组建一个第四军分区。趁机扩大势力范围,增加我们的活动空间。”
  郑卫国心中一动,说:“好,既然大家都有此意。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这一地区就挨在天津边上。便于跟天津的冯锟所部取得联系。如果部队能在此地扎下根来。物资运输就要便捷多了。
  冀中军区这一计划很快得到了北方局的认可。几天之后,一支营级规模的部队隐蔽地横穿津浦线,进入了天津以南、津浦线以东地区。并依靠当地地下党正始组建了冀中军区第四军分区。
  新上任的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是张长贵。他本来是特务旅旅长,负责特种部队建设和作战,并在之前的战斗立下了不少大功。遗憾的是,张长贵始终摆脱不了正规部队的作战思维,特别是在德国教官到来之后,他的能力已经渐渐跟不上特种部队建设的脚步了。
  郑卫国思来想去,最终决定给他换个位置,事实也证明四分区司令员的职务更加适合他。张长贵率部抵达津南地区之后,迅速打开了局面,兵锋直抵海河南岸,让天津驻军大为惊恐。驻屯军旅团不得不紧急收缩,全力守卫天津,把郊区的防务都交给了伪军。这样一来就达到了调动日军的目的,63军可以放心大胆的北上了。
  七月下旬冀中滹沱河畔,数面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近万大军正整装待发。这是即将开拔北上的63军。这次出动的部队包括六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另有炮兵营、辎重营、工兵营、特务营各一。
  为了保证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在63军出发前,郑卫国特意下令从97军和53军各抽一个团跟63军新组建的两个团对调。一来可以加强63军的实力,二来,顺便完成了“全面交流”的第一步,加快了第四十一集团军的融合。
  与此同时,冀中行署也紧急征调了一批物资,保障了63军的后勤需求。在根据地军民的齐心努力之下,这支英雄的部队终于踏上了通往冀东的征程。
  关于行军路线问题,参谋部原计划是打算让63军从蠡县东进,到河间城再沿平大公路(即北平到大名,是当时河北重要的交通线)北上。这条线路路况好,行程短,能在最短时间杀入冀东。
  但最后进行综合评估时,周参谋长还是决定放弃原计划改走滹沱河。主要是因为后勤的原因,走陆路就必须征集大量的马车和民夫。如果有河流的话就要简单得多,大部分物资都可以放在船上,部队只需轻装跟进就行了。即安全又便捷,这也是古代行军经常依河而行的原因。
  当时的滹沱河水量流沛,是冀中通往天津最重要的通道之一。民国时期有人曾描述说:雨季水势一望无际,旱季沙洲浅滩罗织,沿河渡口轻舟横渡,上下游则风帆相济。河中船舶500有余,往来于正定高家营、深泽乘马等码头。
  晨曦夕照时,滹沱河泊船如龙、波光如鳞、灯火星流、往来吁号、行业繁多、铺面林立、热闹非凡。河内鱼虾鳖蟹成群,水面天鹅鱼鹰游弋,两岸飞禽走兽栖息,河滨之地绿草繁茂、间杂牛羊……
  郑卫国此时就被这安宁详合的景象给吸引住了,忍不住赞叹道:“多美的风景啊!就算是为了这一方热土也不能让鬼子在此地横行。”
  周参谋长点点头说:“是啊,总司令!滹沱河自古有名,南宋文天祥丞相曾在此地吟诵道:始信滹沱冰合事,世间兴废不由人!”注:这是文天祥《滹沱河二首》里面的句子,道出了诗人对历史运行的感慨和对时局的无奈。
  郑卫国笑道:“诗是好诗。不过后半句我可不赞同。事在人为,只要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再大的困难也压不倒我们,压不倒中华民族。”
  “说得好,总座!”冯占海军长恰好走了过来,听到此番妙论,忙鼓掌赞同。
  郑卫国问道:“寿山,部队都准备好了吗?”
  冯军长指了指码头,解释说:“报告总座,骑兵团已经护送第一支船队出发。第二支船队还没到。所以卑职打算让步兵暂缓前进。以确保物资安全。” 因为物资比较多,还在搬运,加上现在船只紧张,只能分批运输。
  为什么要带这么多物资呢?因为从蠡县到冀东。直线距离长达五百余里。其中一多半的路程还处于敌占区内。途中很难获得给养。为此,军区不得不准备了大量的军需物资,几乎占到了根据地总储备的一半。
  此时的码头上。几处货栈已经堆满了各种军需给养,外面的大车还在不停地往这边搬运。急得货栈的伙计们大声喊叫:“老总们,快别搬了,里面连站脚的地儿都没了。”
  负责押运物资的辎重营长进来看了一眼,见确实堆不下了,只好出去对战士们喊道:“就堆在外面吧,不要往里面搬了,等下往船上搬还能省几分力气。”
  副营长提醒道:“可是鬼子三天两头的派飞机侦察,万一被他们发现怎么办?”
  现在华北地区异常空虚,日军警惕性很高,生怕敌后武装搞什么大动作。特别是冀东地区开始暴动以来,几乎每天都有飞机在各根据地侦察,看有没有大军集结的迹象。虽说冀中这么大,恰好被日机发现的可能性很小,但凡事都怕万一。万一被碰上,必然给物资和人员带来极为惨重的损失。
  辎重营长说:“有伪装网的尽量用上吧,没有伪装网的让战士们自己动手做一些简易伪装,总比没有的强。”又说:“你在这儿看着,我去向军座汇报。”
  冯军长听了汇报后对郑卫国说:“总座,其实我军在途中兴许还能缴获一些,根据地的物资也很匮乏,要不就留下一部分供集总(集团军总部的缩称)周转吧!”
  郑卫国断然拒绝道:“不行,物资一定要多尽量多带一些,以防不测。货栈堆不下可以想办法,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
  周参谋长笑道:“军中的老规矩,都是上面拼命的卡,下面拼命的要。你们两位倒好,完全颠倒过来了。”
  冯军长忙道:“这是总座对我们63军的厚爱,职部等定然铭记在心。”
  郑卫国哈哈一笑,说:“肉麻的话就不用讲了。”又建议道:“要是进入冀东确实能够获取一些缴获,物资又搬运不便的话,你们千万不要随意丢弃分发物资,而是要想办法建立秘密的物资供应点。”
  冯军长疑惑道:“您是担心我军返程的时候会缺乏物资?冀东也算是富庶之地,应该不至于吧?卑职还想着给集总搬一批物资回来呢!”
  郑卫国解释说:“到时候日军追着屁股穷追猛打,四面堵截,场面必然是一片混乱。这种情况下能保住部队不溃散就不错了,有多少物资能够撤下来?”
  冯军长点点头,忙道:“总座说得对,卑职一定谨遵训示。”
  郑卫国摆手道:“一点建议罢了,你也用不着当成金科玉律,具体怎么做还是以当时的实际情况为准。你们能从吉林突破层层封锁,一路杀到华北来,这点困难肯定是难不倒你们的。”
  冯军长听了非常高兴,正准备谦虚两句,河面上突然传来了一声突突的汽笛声。码头边上的战士们都大声欢呼起来。
  周参谋长笑道:“应该是船队到了。”
  这支船队很奇怪,打头是一艘大沽船厂建造的微型汽艇,后面却拖拽着十几条木船。这些船只首尾相接,排出去老远。远远看去,恰似一条蜿蜒在河中的长龙。
  辎重营的营长走到河边,有些不满地喊道:“你们是怎么搞的,这个时候才来!”
  汽艇上站起一名军官,伸手打了个招呼,笑道:“老牛,是我。不好意思啊,途中有事耽误了一下。”
  牛营长见是熟人,就没再埋怨,挥挥手说:“算了,你们快把船靠上来吧,我们还等着搬运呢!物资不能老堆在这里,太显眼了。”
  船队迅速靠了上来,码头的伙计们忙取来跳板搭在船上,示意战士们可以搬运了。因为滹沱河河面比较窄,不需要太正规的码头,随便找个地方搭上木板就能上下货。
  战士们忙将岸上的物资往船上搬运。一箱箱弹药和一袋袋给养迅速将十几条木船装得满满的,吃水线不断地变化,生生压下了十几寸。
  船上的那名军官惊讶地说:“我的乖乖,怎么会有这么多物资,幸亏我多带了几条船,不然还得跑一趟!”
  牛营长正准备答话,余光突然瞄到郑卫国一行走了过来,忙呶呶嘴,没敢做声。
  冯军长见物资都搬上了船,非常高兴,对郑卫国和周参谋长说:“总座,周参谋长,千里送行,终有一别,您二位就送到这儿吧!卑职向你们保证,一定把儿郎们平安地带回来。”
  郑卫国点点头,说:“好,寿山,万事小心!”
  冯军长敬了个礼,潇洒地转过身去,大声喝令道:“开拔!”各步兵旅迅速竖起军旗,开始集结。
  滹沱河一路东流,在献县与滏阳河交汇后称为子牙河,然后再往注入大清河水系,并在天津汇入海河。63军将在大清河上岸,然后从平津之间强行穿插,抢渡永定河,直逼冀东。

 第三百二十七章 缴获

  “这里,到这,再到这!”周参谋长拿着一只铅笔在地图上比划着,嘴里念念有词。郑卫国则在一旁将代表63军的红色旗帜贴了上去。在旗帜的周围是几道杀气腾腾的蓝色箭头,这代表着日军的围追堵截。
  “怎么样,有没有危险?”程政委在一旁紧张地问题。
  周参谋长摇了摇头,笑道:“从我们这轮推演来看问题应该是不大的。不过我们的情报存在延迟和遗漏,所以这个结论只能作为参考。”
  自打63军北征之后,郑卫国他们时刻在关注这支部队的动向,每次接到新的情报都会及时在地图上推演,生怕有什么闪失。就跟足球比赛一样,看球的比踢球的还紧张。
  程政委自嘲地笑了笑说:“呵呵,这就叫皇帝不急太监急。唉,我现在总算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了,干看着就是使不上劲儿!”郑卫国和周参谋长一听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正说笑着,电讯处的机要员突然送来了一份加密电报。郑卫国一边伸手去拿,一边问道:“是哪儿发的?”
  机要员答道:“报告司令员,是八路军总部发来的。”又给郑卫国递来一支笔,提醒道:“司令员,根据最新的保密规定,您必须先签字。”
  原来,郑卫国有感于**筛子一样的保密体系,特意请程政委、熊院长采众家之长制定出了一套新的保密制度。这套体系非常严密,像密电签收只是其中一个措施而已。
  郑卫国签完字打开电报稿看了起来。脸上渐渐浮现出惊喜的神色。看完之后似乎不过瘾,又从头到尾重新看了一遍。
  程政委笑道:“我没看就知道是好消息。司令员,是不是德国那批军火快到了?”
  郑卫国摇头说:“不是,还记得我之前跟你们提到过的工合组织吗?他们得知根据地的情况之后决定帮助我们建设几个工厂。目前设备已经运到了武汉,不过因为受战争影响,可能还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运到根据地。”
  工合组织是抗日战争时期由爱国知识分子和海外同情支持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共同建立的,其目的在于组织失业工人和难民生产自救,并为中国提供军事和民用物资,支援中国抗战。
  这个组织在大后方和敌后根据地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并建立了许多军事和民用工厂。同时还在国际上筹措了大批资金和物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