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能源强国-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伟就想跑出厂,跑出镇,到山外面的大城市里去。前些年他还读了函授,就是想调到外面去,最终也没成行。听说大华实业在济*南,他已经很激动了,现在听说在上*海,又听说在厦*门,但不管哪个,他都愿意。
    冯伟无意识的蹬着脚踏,28车轮转的飞快。他的车把有点歪,不注意的时候,腿会撞到自行车中间的横梁,他对这一点是深恶痛疾,可是今天,就完全没有感觉了。
    “嘟嘟”。
    赵勇骑着摩托,从左侧超车。他的大灯打的贼亮,到冯伟身边捏了一下刹车,笑说:“去镇上?要不要带?”
    冯伟摇了一下头。
    “那我走了。”赵勇一拧握把,摩托车就窜了出去,明晃晃的大灯闪了没多久,就被关掉了。
    冯伟嘴角咧了一下。赵勇的摩托车是借债买回来的,平时不光爱惜,还想尽一切办法省油,如果不是抢着去买报,他估计不会在晚上出来。
    买到了报纸,冯伟大致看了一眼,见到没有要求立刻答题的地方,就把十几份报纸包了起来。他担心不同的报纸有差错,就多买了两份。
    确定无误后,冯伟一刻不停的往回赶,红星厂的人不少,但也不是人人和谐的,像是他们一伙,就不想太多人知道自己买了报纸,虽然到了最后,厂子里藏不下什么秘密。
    十几里路来回是很辛苦的,冯伟先慢速骑行,到了镇尾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怎么会没有了!”
    冯伟暗自一笑,这么小的镇子,你能指望有多少份报纸。
    回到自己的小宿舍,冯伟将报纸丢给等着的几个人,就说:“我睡一会,要是没事的话,一个小时叫我。”
    大家都急着看内容,只有他请来的技术员笑眯眯的说“好”。技术员都40岁了,自然不会想去外地工作。
    冯伟伸伸腿就补眠去了。
    等他睡醒后,却见五个人都坐的端端正正,既没有动笔,也没有看报纸。
    “怎么回事?”冯伟歪歪扭扭的打哈欠。
    “你回来的时候没看报纸?”
    “抢着去镇上,抢着买报纸,还抢着回来,我就看了前面两道题,是数学题目吧,后面是哪个工种的?”
    技术员看别人不想说话,就小声道:“具体工种的题目,要到大华实业面试的时候才搞,和鉴定等级一起。问题是,这样的题,到大华还要再考一次。”
    “什么意思?”
    “就是说,大华到时候还会考类似的题,要是考不过,就白去了,让大家看看题目,做不出来的,也免得浪费车票。”
    “这……题难吗?”
    技术员点头,给了他一张报纸,抬头就是一道几何题,还是选择形式的。
    冯伟看了半天,勉强有个思路,抹了一把没汗的脑门,道:“这是要闹什么。”
    他上高小的时候,老师开始被批斗,他上中学的时候,开始批斗和看人批斗老师,读书极少,但为了考函授,很是下了一番苦功,要是没有这点基础的话,这道题是解不出来的。和他年龄相当的工人,只有少数几个知道自学的,如此想来,就算现在能答出题来,到了大华也要吃瘪。
    跳过后面的两道数学题,一个规章短文组成的是非题,便是两道大题,分别问“班组管理”和“统计管理”的重要性。
    冯伟一看熟悉,心中一喜。“班组管理”和“统计管理”都是工厂管理的基础,他在函授班里很认真的学过。于是趁着头脑清楚写: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细胞,班组管好了,企业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如同有源头的活水。一些单位的实践证明,如果不重视班组管理,没有完善的监督和管理制度,就容易出问题。
    接着,他又在统计管理的下面写:统计管理要强调统计数字的准确和完整,因为一个单位的实际家当和能力,最终就体现在统计数据上,用统计加估计,容易导致决策错误。
    想了想,他又在下面加了一句:统计管理要从班组做起。
    写完这些,冯伟轻轻的松了一口气,再次感谢自己的函授老师,他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个印象,是老师油乎乎的手。由于原先的管理教材不好用,几位函授老师就自己编了教材,然后自己油印,中间有什么新的形势变化,就再修改,最后,他装订起来的教材有一本字典那么厚。
    靠近他的工友“唉”的一声,道:“你小子,上了函授,还真不一样了,都会做?”
    “数学不太会。”
    “报纸上说了,五道题答对三道就算及格,最后面试决定结果,你不是答出了三道。”工友拍着他的背。
    “那你们……”冯伟心里也在叹,看最后两道题的样子,要么得懂点数学,要么得懂点工厂管理,哪怕是临时抱佛脚,也得抱的住才行。两边都不靠的,估计是没机会了。
    工友也知道,互嘲两句,说:“别管我们了,答出来也不知是对是错。你去吧。”
    “去吧去吧。”大家笑着劝说。
    技术员提醒了一句:“真要走了,就没有国企身份了。”
    冯伟豪气上涌,道:“大华敢要,我就敢走!”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一章 考核
    冯伟和赵勇上了同一班的火车,同一班的汽车,同时抵达浦东的大华培训基地。
    放眼看去,那叫一个荒凉。尚未平整的土地,不仅有起伏的土包和小树林,中间还有一些小溪流组成的河塘,以及稍大的川杨河经过,气味并不好闻。
    正门修的尚算不错,贴了瓷砖挂了红幡,飘着“大华欢迎你”的红黄色条幅。不高的厂子围墙里,是两排低矮的平房,还有一排是铁皮房,外面同样是红色和黄色的喷漆。
    冯伟拿出大华寄给自己的邀请考试的信封,外皮依旧是红黄两色。他这时候才注意到,疑惑的将之交给了门口的大华人事,问:“你们好喜欢红黄色的?”
    “这是企业CI,就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被选作第一批接待员的都是好脾气,想一边拆信封核对人名,一边回答他的问题。
    冯伟“哦”了一声,又问:“这个企业形象……CI,有什么用?”
    接待员听他字母说的准确,抬了一下头,这年月的文凭是个宝,懂英文就能考文凭,有文凭就能调工作,读准英语字母对后世的小学生都毫无问题,对80年代末的年轻人来说,却颇有些困难。
    他也没有多问,扯起自己的衣服,示意道:“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就是让客户,消费者一看到咱们的颜色或者图标,就能想到大华。你看,红色的北京和黄色的太阳,就是咱们公司的标准色,这种鲜艳的红黄两色,就代表了大华实业集团。”
    “别的公司也用了红黄色呢?”冯伟一脸的好奇。
    旁边的的赵勇早就被荒凉给击溃了,觉得上*海也不过如此,浦东还比不上红星厂子,不情不愿的哼了一声,隔着冯伟将自己的信函递了上去。
    接待员于是继续办理手续,口中道:“我们有设计专利,要是光颜色,就当他们给咱做广告了。”
    CI当然没有这么简单,但也确实难不到哪里去,而且,它的效果非常的好,60年代在美国提出,70年代在日本大获成功,80年代末的太阳神集团因CI系统一举成名,中国大企业就一窝蜂开始搞企业形象识别。CI系统也是中国最早普及的现代企业理念。干净利落的效果,是企业家们选择它的首要因素。
    在大门口就听到了这么多有意思的东西,冯伟对大华石化公司充满了期待。同来的赵勇则不同,他不懂什么CI,也不懂形象识别和设计专利是什么,他只想找一份高工资的工作,最好别考试,因此显的烦躁不安,走在路上,不时的还乱踢一脚,溅起沙石无数。
    路只有前半段是水泥的,后面只有个路基,但不管是前面还是后面,路面上全是碎石和尘土。
    冯伟劝了一句,也懒得再劝,看着报告函上的序列号,找了房间住了进去。报纸上的考试,除了让一部分人知难而退之外,再就是议定真正的考试时间了。任何一家建筑公司都没能力,在短短的一两个月里,建成能容纳几千人的房屋,因此,参加报道和考试的时间也特意拉开了。冯伟和赵勇是第一批,他们会在这里呆两天时间,应聘成功的留下,失败的回家。
    胡乱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听到扰人清梦的号子声,外面有人高喊:“免费的早餐都来吃了,半个小时,不来的就没有了。免费的早餐……”
    赵勇一脚踢开被子,高兴了:“总算没有全亏。”
    冯伟看了下电子表,才6点30分。
    赵勇乐呵呵的道:“还不起来?荒山野岭的买不到吃的,早餐过了,说不定什么时候有午餐。”
    “我看你是看中免费了。”
    “免费了不好?又不是你出钱的。”赵勇哼哼了两声,穿了半截袖子想:“你说,大华的早餐,是不是一直免费的?”
    “一个早餐才几毛钱,免费不免费的有什么影响。”冯伟看不惯赵勇开摩托车的样子,更看不上他省钱的样子,不屑的道:“大华实业的工资都开到300块了,真要是进去了,什么早餐吃不起。”
    “那不一样,早餐免费,那说明其他福利也好,比如午饭便宜,晚饭也便宜什么的。上*海这个地方你没看报纸?人均居住面积不到2平米,人躺倒了睡觉,就得两平米的地方,你说他们怎么住?大华的福利要是不好,咱难道住一辈子的宿舍?还结不结婚了。”赵勇买摩托车就是为了结婚,奈何用摩托车追上了女孩子,女方的家长又闲他败家,一来二去耽搁了。这事让他有了心结,因此说什么都先考虑结婚的事。他来大华,也是因为大华的名声好,收入高。
    经过长时间的通货膨胀,1990年的100元早就不够家庭生活了。全国年平均工资基本在2000元以上,北上广超过2600元,政府和事业单位月入200元并不稀罕,企业在此基础上略有浮动。在全国人民的收入水平比较均衡的情况下,多100元的薪水不止是50%的涨幅,而是另一种生活状态,大华石化公布的工资标准,就是以挖角工资来确定的,在南方经济比较活跃的地区,这个工资标准已经打倒了很多技术员和企业管理人员,而且将打倒更多。
    冯伟品咂了一下,觉得冯伟说的有道理,却不愿承认:“说不定只是一顿免费早餐呢。”
    “你估计就只能吃这一顿了。”赵勇嘴上不饶人,笑哈哈的出门了。
    早餐却是出乎意料的丰盛。满满的一海碗肉汤,上面飘着油花,使劲捞一下还有点肉丁。一碗小菜配两个松软的大馒头,以早餐的分量,那是绰绰有余了。
    大家都吃的很香。大多数应聘的工人都舟车劳顿好几天了。
    如今,物资困难时期确实过去了,要说敞开肚皮吃饭,很多在岗的工人家庭都能做到,但是,并不是每个工人都在岗的。国企围墙内的改革梦想正在逐步破灭,武*汉邀请了德国的老专家,河*北诞生中国自己的改革家,然而,这些企业的辉煌持续了没几年,随着90年代的到来,一一落幕,如包产到户的结果一样,能温饱而不能致富,并随着其他人的富裕而日显贫穷。最终,曾经辉煌的企业奄奄一息,连中兴之志都没有的企业,停产待产的不在少数。最迟到1992年,那些中小型国企中的政治明星,都会陷入各种破产甩卖的旋窝,来应聘的工人,免不了有受到牵连的。
    吃完早餐,稍歇片刻,就有工作人员领着大家去答题,和学校里的考试差不多,每人一张卷子,两张草稿纸和一支笔。题目共有10题,正是把报纸上的题目扩展了两倍,类型难度相似。
    考试时间只有60分钟,监考老师不停的报时,弄的人心绪不宁。
    冯伟勉强完成了答卷,外面的号子声就响了。一个浓黑眉毛的供热没有完成,抱着试卷狂写,监考老师掏出印章,并警告:“再不交卷,我就盖印了。”
    浓黑眉毛的工人只好交卷,出门后才不满的说:“一点情面都不给的公司,去了也是被剥削。”
    冯伟正好听见,嘘声道:“你是来旅游的啊,不想被剥削还抓着卷子不放,你就该把卷子撕了。”
    众人一阵哄笑,赵勇不屑的道:“都什么年代了还剥削。国企就不上缴利润了?你要是能给我300块一个月,我就给你剥削。”
    “你就知道一定300块了?这些私企老板,给钱抠门,扣钱爽快。在我们厂,主任要是敢扣我一块钱试试,我不骂碎了他。得,爷不伺候了。”浓眉毛的工人就做出了5道题,一道还没写完,自知通过不了的他一甩手就走了。
    工人们看着他的背影一阵嘲笑。90年的国企不比80年了,人们不再羞于谈钱,做厂混子也就不是什么令人得意的事了。
    一会儿,大华人事部通知去做测试,大家又坐上了通勤车去新建的厂房中做测试。
    到了地方才看见,里面全是一排排的钢木制的钳台,每台钳工台上卡着3个老虎钳,看起来还是崭新的。
    “全是钳工。”冯伟一下子明白了,怪不得第一批是自己和赵勇,他们两个都是钳工。
    陈祖年、苏城以及几名摄影记者站在车间的一角。在同类车间中,钳工车间的要求是最低的,钳工的工作要求也是最低的,因此最先建的就是钳工车间。与之相反,越先进的机械厂,对钳工的要求就越高。装配设备需要钳工,划线维修也少不了钳工,有些部件,只有钳工才能加工。
    理论上,钳工能加工出任何的机械件,因为人手是最先进的机器,配合适当的工具,比任何机器都先进,在工厂,钳工补充了机械的不足,做机器不能做的事。假如有一天,机器人统治地球的时代来临了,它们首先得有能力取代钳工。
    而在化工基地的建设中,钳工也是至关重要的。所有的罐子和联接件,都需要钳工来安装,维护时更少不了他们。因此,在不生产甲醇设备的情况下,大华石化首先需要的就是钳工。
    陈祖年做了多年的厂长,很在乎这个培训基地,主动请缨做了主考官,看人都到齐了,就扬声道:“大家自己找地方吧,我说一下,你们今天是来参加钳工考核的,想要同时定级的,之前都登记过了,请各位好好表现。另外,我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大华招人,并不是只看钳工水平的,当然,你要是有五级钳工的水平,通过定级我们就直接收了,四级钳工也差不多就合格了。达不到?没关系,我们的考官还会看你们的潜力,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大华有自己的培训基地了,凡是大华的员工,以后都会在培训基地里进修,继续成长,并陆续进行强化培训,四级工,五级工,甚至到八级工都有可能。比如钳工类的八级工,大华实业就有近10人,他们以后都会来给你们上课的。”
    “能拜八级工做师傅?他们收几个人?”赵勇的眼睛都亮了。他们红星厂当年是兵器部大厂的时候,也没有一名八级工,遇到解决不了的事的时候,有时候就要去求人,他不止一次见到八级工的派头,他们副厅级的工厂,普通的副厂长去了,根本请不动,就连八级工的徒弟也是全厂的宝贝,车间主任要安排工作了,只能商量不能命令,反过来被命令的也有,某些主任心理脆弱受不了,自请去当普通工人的有,惩罚高工的绝无仅有。
    国企工厂,刚进厂的工人都要做学徒工,三年后才能拿正式工的钱粮。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比较细致,往往能教出出类拔萃的技工。但是,一名师傅能带的人数也有限,通常都是两三个,超过五个的就很少了。
    做八级工的徒弟,无论技术还是地位都有保障,自然是工人追逐的目标。
    陈祖年早知会有此问,呵呵笑了两声,道:“我们的培训基地,不再拜师父,高级技师和老师一样,主要进行课堂上的指导。你们放心,经过改良以后,效果只好不差。”
    下面发出低低的讨论声,赵勇还是觉得有点遗憾。
    苏城这时候站了出来,微笑道:“各位好,我是大华实业的董事长苏城,欢迎大家参加大华实业的应聘。”
    摄影记者们都等累了,冲上来就是一阵狠拍。
    苏城笑了一下,继续面对工人,道:“在我们大华实业集团,除了八级工制度以外,我们还会依据具体的技术岗位和操作岗位序列,每年设置技能大师和操作大师,给予很高的奖励和薪酬,让技术拔尖的人才,成为企业的明星,并帮助其他工人提高。所以,进入大华实业集团以后,一线成才大有可为。请大家表现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工作。”
    这段话,一半是对应聘者说的,一半是对记者说的。
    陈祖年暗暗点头,只有真正当过工人的,才能每时每刻的记得,工人不仅仅是一颗螺丝钉,还是有血有肉的个体,他们不仅需要薪水,他们还需要承认。最近10年,失去薪水的工人很多,失去承认的工人更多。
    去掉累赘,扫去心结,抖擞精神,统一思想。两弹一星时代的中国工人能做到的,90年代的中国工人也能做到。
    ……
    (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二章 招聘完成
    经过短短一个月左右,大华化工集团的招聘完成,总计招募了2000名工人。在甲醇设备尚未运抵之前,培训就成了主要工作,大华当年拉来的各机构专家与技术骨干轮流上场,还有哈利伯顿的技师当场演示。
    在此期间,三分之二的培训基地宣告完成。大华又组织了数百人,搞了一套智能型题库,总共出了10万道题,覆盖125个工种。题目被存在计算机中,需要的时候就可以调出来,不仅省去了技师们编写材料和考题的时间,而且给工人的升迁指明了方向。
    任何工人到计算机房都可以根据工种和技术等级,随机抽取打印测试题,以随时测试自己的理论水平。培训基地也是敞开了供应废料给他们练手,晚上自己玩,白天则有驻场的技师进行辅导。任何技术工种都是用材料堆出来的,国企通常是在工作期间用好材料堆,看似省钱了,实则浪费甚巨,私企和民企通常是从国企挖人,把材料钱彻底省下来。大华采取了国外常用的方式,用废料堆技术,再废一茬后,才丢弃材料。
    公司也鼓励工人比较水平,再加上差距不小的工资体系,整个基地都覆盖着良好的学习氛围。
    也由不得大家不去学习。
    一级技术职称300元,二级技术职称330元,三级技术职称360元,四级技术职称400元,五级技术职称450元,到六级技术职称500元,全部倍于市场平均薪酬,好的技工和差的技工,薪酬差的如此之多,放在以前,绝对是要受批判的。
    但在1990年,已经没人考虑要去做批判了,即使眼红,也只能在培训基地里拼命的练习,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好机会,等到甲醇设备安装以后,再想进行如此系统的培训就必须争取了。
    工人其实是非常需要学习的工种,也是非常需要知识的工作。车床铣床要算角度,钳工的模具钣金要算矩形,电工要算电阻电容,就算是缠一个线圈,也得算出缠多少圈才行。这些计算,如果要熟悉原理,少说得不错的初中知识,普通的高中水平。
    中国特色缘于基础薄弱,建国后的工人数量很少,懂数学和物理的更少,于是研究了很多的土办法,用死记硬背的经验公式以做代替,并一代代的传下来。当年的出版界,就很有一批《机械工人数学》似的出版物,这样的做法是避过了不少的现实问题,但要培养高级技工,土办法就只能期待天才了。
    越发达的国家高级技工的数量越多,是有缘故的。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工人,不懂几何和代数,要看懂说明书和图纸都困难,年轻的工人还有机会继续学习,三四十岁以上的工人,要从四则运算起步,难度是相当大的。
    大化工基地的技术含量非常高,即使是购买国外的成套设备,对方也会考察客户的工人水平,如果达不到标准,就必须掏钱进行培训,否则不予供货。这是为了降低他们的维修成本和风险。大华实业在培训基地上花的钱,完全可以从订货中节省出来。
    前提是培训卓有成效。
    在工人们训练和自我训练的当口,大华实业集团继续改组成更具现代化的企业公司。采购审查委员会被分割成采购委员会和审查委员会两部分,并由采购部门进行具体的采购和信息收集。全集团供应链改善后,杜绝了债务降低成本的同时,还控制了产品质量。首先受惠的就是动力机厂和大华燃气公司。
    大华实验室内部的科学进度审查委员会被提升为集团直属部门,开始学习NIH的审批制度,组织了简单的同行评议流程。全部由科学家组成的评议会,中期进度审查,结案审查和评价审查都得以完善,无法达到要求的项目被削减资金和补助,不能产生效益的项目也有被砍之虞,稍稍有些放松的实验室,再度紧张起来。
    此外,一线工人的比例持续增加,减少的管理人员,要么下到基层去工作,要么到培训基地去,若有不愿意的,就自请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