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能源强国-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机密资料之所以是机密的,就是不能公开的。这些技术资料,是我们大华实业花费巨资研究出来的……”李琳又是卖萌又是发嗲的,才让气氛不至于太僵硬。毕竟,对方是大华费尽心思起来的。
好在池院士并没有吭声,苏城也就装作自己是个泥塑的木偶,同样不做任何的表态。
熊有信又说了两句,又被李琳插科打诨的带了出去,他突的把脸一虎,道:“是因为我的身份吧,你们是因为我的身份,所以不愿意把资料给我看?”
李琳没想到他说的这么直白,有些接不上话。
熊有信哼的一声,道:“既然这样,你们邀请我们做什么?池院士现在还在中石化挂着名呢,我们师兄弟里面,十个里面有八个在中石化工作,你们当日发出邀请函的时候,怎么不嫌弃了。”
这个话说的很重了,苏城咳嗽了两声,道:“看看我,你们那么远的赶过来,都没有请你们吃饭就开会了。咱们先休息一下,明天再谈。”
有的谈判之所以能谈一两年,就是因为每次出现分歧的时候,双方都会结束会议。
只有在紧急的时候,谈判双方才会强制性的开长会。当然,领导致辞产生的长会是一种癌症,和正常的谈判会议是两码事。
熊有信表现的很激进,愤然而起道:“你们想休息多久都可以,但是,你们要是不想做评估了,就别浪费大家的时间了,老师是很忙的。”
苏城与池院士握手,出门去了。
到了外间,黎涣祥犹豫不决的道:“要不给他们看一部分资料。否则的话,池院士的面子也不好看。”
张超摸着下巴道:“他们评估的应当是设备运行状态,不应该是技术水平。那是牛院士的范围。咱们特意找了工程院的院士,不就是这个原因。我看熊有信的动机不良。”
苏城微微点头,他也有些举棋不定。
李琳却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池院士一直没有说话。”
苏城这下有了兴趣,问:“你有什么想法?”
“我觉得池院士是抹不过面子。用力的只是熊有信,他就是默认了。”李琳看人往往很准,此时徐徐说来,众人也都有了感觉。
苏城略作考虑,决定相信她的判断,颔首道:“那就晾着熊有信,除非池院士发话,否则的话,对熊有信的要求不做理会。”
黎涣祥不确定的问:“做评估的时候呢?”
“严格执行纪律就行了。只要池院士不发话,怎么评估是他们的事。一点点面子上的损失,我想池院士不至于怎么样,倒是任由熊有信狐假虎威的危害更大。”
黎涣祥笑了,道:“这下子,熊有信难受了。他如果不是中石化派来的,咱们可就把他得罪惨了。”
……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章 找到弱点
李琳有些恩怨分明的女侠风范,不屑的道:“我们邀请的是池院士,熊有信舒服还是不舒服,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就是可惜了这么多的研究员,和熊有信一起的有七八个人吧,我看都是三四十岁的青壮年,正是好用的时候。还有池院士的研究团队,以前不知道,人家光是学生就有几十人。咱们大华实验室的正式研究员还不足百呢,要是再加几十人,每年产生的专利不是要增倍了。”黎涣祥越想越远。
“六七十岁的院士了,每年带两个学生,都有几十个了。咱们的研实验室每年都进好几十人,最多十年就成长起来了。到时候,你估计会担心人力成本了。”张超笑笑,又道:“真要比起来,池院士这几十人加到一起的效率,能顶得上咱们4个项目组就不错了。你想想看,他们8小时工作制外,一个项目组光找钱和跑部的负责人就要两三个,再加四五个助理,然后还有四五个不做研究的基础研究员,20个人里面,有一半能正常工作的就不错了,工作时间还没有咱们的一半,你看看熊有信,自己的研究不搞,还要出来搞政治……”
黎涣祥嘿嘿一笑,道:“到了咱们这边,就由不得他们了,留给中石化真是浪费了。”
几个人说说笑笑的做好了决定,当天就悄悄的通知了下去。
经过改组的大华集团,控制力比过期只强不弱,尤其是获得分红的中低层干部,忠诚度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等于是用钱喂饱了一样,对中石化之类的机构,也往往嗤之以鼻。
由此,熊有信在其他公司和部门能遇到的礼遇,在大华集团就丧失殆尽了。当然,这其实并不影响正常的评估工作。
熊有信虽然找了池院士,并以此威胁黎涣祥,但池院士始终没有出面,黎涣祥也就顶着。
如是两日后,熊有信也没辙了。
池院士确实只是默许他行事,本身是不会支持他索要技术资料的要求的。
狐假虎威的招数没了作用,熊有信也就明白了,自己接到的“私活”怕是完成不了了。
他坚持又等了一天,黎涣祥仍然是拖着,熊有信无奈之下,只好乖乖的回到海沧基地,在普通资料的支持下,悄悄的做起了评估。
池院士将评估交给了熊有信,他也不能再丢回去。以池院士的年龄,他本人其实不怎么做实质性的工作了,如大华实业的要求,必然是某个学生来做。
熊有信用了很大的劲才抢到这个机会,没想到什么事儿也没做成。
到了海沧的甲醇基地,熊有信就变的懒懒散散了。他可不想真的去做什么评估,于是直接命令其他几个人说:“你们先做,我看些资料。”
然后,熊有信就睡在了一个值班室里。
和他一同来的全是师弟,由于熊有信在中石化内的地位较高,在师兄弟中的威信也就很高。其他人不管怎么想的,只好乖乖的去做评估。
池院士的专业范围是石化机械,此次评估的目标也就主要集中在了设备运行和设备先进性上。其中设备运行尤其是重中之重,因为中国90年代初的设备自有率很低,特别是重化工行业,一方面是三桶油的极度内敛,一方面又是超高的材料要求和技术指标,使得很多设备想换一根国产化的螺丝钉都很艰难。
在这种情况,设备先进性只要看一看对方买的是什么设备就知道了。很多100%引进的进口设备,比欧美国家用的还先进。如美国的乙烯设备高峰期,是20世纪70年代,到了20世纪90年代,先进性是没有了,但也不能弃之不用。事实上,他们最少还要再用20年,或者再多20年。
与设备先进性相比,国内企业的设备运行状况就很难看了。经过了70年代的断层和80年代的重工业停滞,现在的大型化工企业,要保证所有的技术工人都有技术,根本是不可能的。
30岁左右的工人,原本是一个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但是,经过了十年浩劫的系列,这些除了搞批斗什么都不会,自学成才的终究是少数。40岁的管理层原本应当是一个企业的中坚力量,但他们学习管理的主要过程就是运动,即使是改革开放了,他们也不会放弃自己最擅长的部分,仍然或者说只能继续搞勾心斗角小报告的一套。
俗话说,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一个企业有再多的高级技工,只要有十分之一的工人是不学无术的废物,他们在工作的时候,就能把设备弄的一团糟。
该上料的时候不上料,该排蒸汽的时候慢吞吞,该换油的时候偷一点,温度压力等指标不合适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有些人态度很好,奈何不懂技术,对生产过程中频繁出现的变量也无法理解,偏偏由于企业制度的关系,还不能把这些工人辞退,甚至待岗都不能以技术做评价方式。
这种情况下,国内设备运行状况想好看也不行。整个八九十年代,把国外先进设备的先进部分关掉,只使用落后部分的例子层出不穷,直到2000年以后,有大量廉价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国企,设备运行水平才算是有所起色。
熊有信一伙人不想给大华实业好的评价,但也拿出看得过眼的证据,因此大略的看了看官方的设备说明书,直接就去检查设备运行状况了。
检查设备运行,主要就是核对各种设备仪器的受控状态。耐压平台要可靠受控,绝缘电阻要始终受控,低温设备要始终低温可调,高温炉要温度受控达标……一群技术员忙忙碌碌的做了一个下午,快到黄昏的时候,才神色不属的回到了值班室。
熊有信早都睡累了,半躺的靠在一个大椅子上,见到他们就打了个哈欠,问:“能走了?”
“要不您看看去?”带队的师弟和他在一个研究院,做惯了下属,姿态放的很低。
熊有信眼中精光一闪道:“发现问题了?”
“也不算是。”
熊有信可是个明白人,见师弟的表情,就知道有了问题,立刻站了起来,道:“边文光,你说清楚了,到底怎么回事。”
“是。我们刚开始检查的时候就发现,他们的一些设备的指标和官方的文件不太一样。当时以为运行状况出了问题,连忙追溯了上去。”边文光说着话,还看着熊有信的脸色,语气缓慢的道:“我们一共发现了28处明显不符合标准的地方,因为时间的关系,最后只核查了三处,结果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地方不是运行状况出了问题,而是大华实业进行了国产化,而且……”
边文光迟疑了一下,继续道:“而且,不符合标准的地方,最终证明是高于标准的。”
“啪”
熊有信气的一巴掌拍在了控制台上。大化工的工作台是全精钢的。他几乎是毫不停顿的接了一声“啊”,听起来像是被人揍了一样。
呲牙咧嘴了半分钟,熊有信才问:“跟前有大华的人吗?”
评估其实是一个打分的过程,每一项都有具体的指标范围,以及相对应的分数。国产化和高于标准两个词对上去,不用说也是要打高分的,而且要在不同的位置打高分。
边文光知道他的意思,低头道:“我们做测验的时候,都有大华的技术员帮忙。每项测试结束,他们都要附件的。”
“每项测试结束都要附件?你们就不能说回来的时候统一给?”熊有信气急败坏。
“当时没想那么多。所以,我一看三次核查都查出了高于标准的情况,立刻就停止了。”
“算你聪明。”熊有信叹了一口气。
边文光等了会看他不说话,小声问:“现在怎么办?”
熊有信凝神道:“不可能28处,全不是超标准的吧?”
“肯定有不对的地方,但不好查啊,咱们要是一项项的追溯上去……”边文光不用说完,大家就明白他的意思。按照正常的评估标准,三类乃至二类问题都只是小小的扣分项而已。只有严重的一类项,例如引起安全故障的问题,才会都某个设备一票否决。
如果28处里面,只有几处是二三类问题,这样追查下来,只会给大华加分。
“我们可以先考核工人……然后……对了,给我看看有问题的地方。”
边文光连忙翻他的文件包。
熊有信一看,就没了声息。要从不完全的文件中找到设备问题,那不是简单的事。
边文光等人也不着急,反正是出差在外,回酒店也就是躺着,于是一个个找地方坐下,或沉思或写报告,不一而足。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边文光忽然灵光一现,喊道:“有了,熊主任,你看他们润滑油的用量。”
“嗯?”
“最近几个月,您看看,以前都是双位的吨数,十四,十五,还有十七十八的时候。现在呢?11吨,10吨,还有六吨七吨的。要么是以前他们吃了油料的钱,要么就是偷偷停了一些设备。”
熊有信一看大喜,道:“肯定是他们掌握设备不全面,有些问题安装建设以后,达不到设计指标。以前不管不顾的生产着,看咱们来了,干脆把这些设备停了。”
他不是随便说说的。国内用这种招数的国企不知有多少,熊有信他们自己就闹过这样的把戏。一套几十亿的设备,可不是孤零零的几个罐子组成的,而是一个标准的钢铁丛林。有的石化基地,占地面积比一个小县城还要大,里面的大型设备的数量,远远超过一个县城的建筑物的数量。要是想用眼睛挨个检查它们,1000个人做一年还差不多。
当然,这难不倒池院士的团队,边文光抚掌道:“我马上报告师父,请师兄弟们都过来。只要找到他们停掉的设备,大华就算是完蛋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一章 开刃剑
熊有信和边文光一起,乘车返回厦门,请老师派遣所有人到大华的甲醇基地进行检查,与此同时,熊有信还向中石化报信,请他们增派技术人员。
大公司往往很难被审查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审查成本太高,以至于政府都无力承担的时候,监管就形同虚设了。典型的例子就是台塑,他们的每年的产值过百亿,占据岛内GDP的很大一块,政府除非把它缴纳的税款都拿出来,否则就只能浮在表面进行监管。
苏城的甲醇基地里,现在已有五套设备,每套光是维护人员就要上百,要将它们全部快速检查一遍,也许只要十个人就够了。但要想认真的挖掘藏在深处的问题,派遣500人也不嫌多,两三个月没有结果都不稀罕。
熊有信也知道自己的人手不足,故而除了召集师兄弟之外,又急忙忙的向中石化求助。
为了争取尽可能多的援助,熊有信还将事情的严重等级提高,在电话中向副总温兆洪保证道:“我们只需要证明大华实业未能吃透进口设备,而且在评估期间,有意关闭了一些设备,就能让苏城喝一壶了。要是能证明他们关闭的设备产生污染,那就更妙了。还有厉害的,假设润滑油的减少只是冰山一角,大华有可能通过虚报物料成本来逃税,说不定能送苏城去坐牢。”
电话那头是中石化的副总温兆洪,他问了几处细节,确定熊有信不是在胡说八道,就沉吟道:“坐牢不必了,你能证明他们的水平低,漏洞百出那就够了。这个大华,莫非真的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熊有信笑了两声,邪声道:“这些人,都是有原罪的。他们总有禁不住诱惑的时候。”
“嗯,要是性质变严重了,随时向我报告。直接向我报告吧。你找小高问我的电话。”温兆洪虽然不准备送苏城去坐牢,但他想,自己手上要是有能让苏城坐牢的把柄,岂不是予取予夺了。
熊有信没资格向苏城敲诈勒索,虽然猜到温兆洪的心思也甘之若饴。这一次,还是因为池院士要评估大华甲醇基地的缘故,他才和温兆洪牵上了线,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直接联系温兆洪了,心里已是极为满足。
第二天,熊有信起了个大早,又到食堂监督大厨做了数桌丰盛的早餐,才把师兄弟们叫了出来,饱食后直奔甲醇基地。
黎涣祥等人并不知道熊有信的目标,只是照例在旁陪同。熊有信理都不理,一门心思的扑在设备检测上。他知道,要扳倒苏城这样的大公司老总,再好的人证也没有物证好用。
一座城市式的钢铁丛林,有利也有弊。它太大以至于不好探查,但是,一旦查出了什么东西,要毁灭证据也是极难的,甚至因为生产不能停顿的关系,一旦查到什么,想改变都异常艰难。
到了午饭时间,黎涣祥照例请大家去用餐。
没想到熊有信摆摆手,说:“我们早饭吃的很好,中午要工作,一人一盒快餐就行了。”
这几天,黎涣祥每天准备的酒水都要两箱,何曾见他们有吃快餐的意思,一下子愣住了。
熊有信当然不会解释什么,自顾自的工作。其他人也是来来往往,忙碌个不停。要在一片钢铁丛林中寻找到不该停用的设备,就像是在一片树林中寻找生病的树一样困难。很多设备都是要轮换使用的,间断性的停机维护也不稀罕,事实上,光是了解所有的设备,就够他们疲劳的了。
黎涣祥只好依言去准备快餐。
熊有信等人也不不挑剔,拿来什么就吃什么。到了下午的时候,睡过午觉的池院士也出来了,问:“找到什么了吗?”
边文光立刻收拾起东西,放到池院士面前,振奋的道:“很多东西,我们还没有查到具体的设备,但是,大华实业的很多物料的采购数量都减少了。比如齿轮,轴承,阀门、液压泵等等,减少的比例在30%左右,这样看来,他们至少暂停了15%以上的设备。我们正在检测他们的甲醇生产过程,期望发现是哪些设备出了问题,以至于停产……”
他一口气说了好几分钟。
池院士仔细的听着,等他说完道:“你们有没有和大华实业的技术人员沟通过?”
“我们有80多个人,中石化福*建分公司已经派了20多人来帮忙,明天还会来的更多。我觉得,用不着他们技术人员的帮忙,我们也能做下来。”熊有信说着拉过一名年龄相当的研究员,介绍道:“这位是杜天宇,是管道机械研究方向的……”
杜天宇连忙上来握手,道:“池院士,久仰大名。”
“你的观点呢?”
“嗯,我才刚刚来。”杜天宇看了眼熊有信,道:“不过我想,大华实业确实有一些隐瞒,几个月的时间里,各种物料的使用降低了百分之二三十,像是齿轮箱之类的物料,几乎降低了60%,这有点太奇怪了,这岂不是说,他们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把维护成本降低了60%,按最低的算法,一年也要节省好几百万了。哪有那么容易。”
杜天宇笑了两声,然后大家都露出微笑。越是专业的研究者,对于技术进步和实施技术的困难就越了解。
熊有信也忍不住道:“中石化已经是国内最好的石化公司了,我们用了那么多的方法,每年最多也只能降低10%的运行费用,一口气减少60%,这种技术我也想要了。”
“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你们没有沟通?”池院士重复问了一遍。
熊有信疑惑的点头。
池院士拿起桌面上的报告看了两眼,然后道:“你说的这些……表象,我倒是想到了几个合理的解释,还是问问大华的人,派出技术因素再说。”
熊有信顿时迟疑了。虽然自立门户很久了,但熊有信从来都是相信师父判断的。
但迟疑没有持续太久,熊有信轻声道:“师父,我们人手都到位了,能不能让我们再坚持两天?要是真的查不到什么,我们再和大华石化公司沟通,否则的话,他们知道我们在查什么,就很难继续下去了。”
池院士清楚他的想法,问:“有多少人来帮忙?”
“大概200人左右。”
“全是石化总公司的?”
“是。”
“200人……”池院士沉吟着道:“一个省的分公司肯定抽不出这么多的研究员和技术员,得从北*京调,要是不够的话,还要从其他几个省调派,你要是什么都找不到,这些人回去后,你就成笑柄了。”
熊有信沉默着。他委实舍不得温兆洪这条线,要是能做成此事,他就进了石化总公司副总经理的眼帘。要是做不成……那就太可惜了。
池院士知道这个弟子有些官迷,再次劝道:“你先和大华的技术员联系,问问他们是否采用了什么新技术,可以私下里问。如果没有,你就继续查,如果用了,就让这些人回去。这样是不是安全一点?”
“好,我明天就问。”熊有信等于又拖延了一天时间。攻其不备自然要比堂堂战阵轻松一些,何况他们人手本来就少。
池院士暗叹一声,心想:弟子自有弟子的福,我也管不了这么多了。
他拍拍熊有信的肩膀,自己回去休息了。
熊有信反而是干劲十足,当夜都没有睡觉的意思,彻夜检查户外的各种仪表。
石化设备的检修中,最重要的检修方式就是看仪表。压力表的读数减弱了,就有可能是泄漏了。温度表的温度降低了,就有可能是油管堵塞或者发动机功率不足。而在一套大甲醇设备中,仪表的数量成千上万,要将它们一一检查核对,是非常复杂而琐碎的工作。
许多人都陪她熬夜了。
翌日,又有三四十人前来帮忙。黎涣祥这下知道来者不善了,一边小心应付着,一边抱怨:公关部也不知道找个好对付的院士,怎么找来的尽是找我们的茬。
他其实也就是发发牢骚罢了。请来的4个院士都很顺利,只有池院士这里,有一个成名的弟子官迷心重——即使知道有这么一出,苏城也会要求评估的。
搞定一个研究员,总比搞定一名国务委员容易的多。
比起黎涣祥,熊有信根本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尽管他迫使自己来思考。
了解大华石化的甲醇基地越多,就越让他觉得大华的技术水平先进。这种情况下,要说他们被迫关闭了10%乃至20%的设备,熊有信都觉得有些不靠谱了。
要说他们弄不明白瑞士卡萨利的设备也就算了,难道拆解自巴西的旧设备也搞不定?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要是如此简单,熊有信觉得自己早就发现了。
正想的头疼,边文光推门进来,轻声道:“大华的技术员到B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