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能源强国-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看着93年就要过去了,行动力还没表现出来,就是快退休的总经理,心里也不敢说轻松。
    他和陈立正两个人,都紧紧的盯着苏城看。
    刚刚平价收了人家的土地,苏城也不能表现的太没心没肺,想了一下,实话实说道:“我准备先获得阿塞拜疆的油田,再看看哈萨克斯坦有没有机会。”
    虽然都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但阿塞拜疆继承的产业比较多,国内政治也比较稳定。尽管一样是急着要把黑金换成黄金,可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开采业还是比较有水平的,再加上来自外国的投资者,他们自然没有阿塞拜疆那么好说话。
    陈立正和他的小伙伴惊呆了!阿塞拜疆也是外国啊,两人对视一眼,激情满满的问:“苏董对阿塞拜疆的油田有信心?能得到吗?”
    苏城用尾巴也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懒洋洋的道:“大华实业已经为此策划3年了,自然是有信心的,能不能得到就不确定了。”
    “策划三年了,苏董果然是深谋远虑。”陈立正捧了一句,他也不知道苏城说的三年是真是假,但花花轿子众人抬,恭维话又不要钱,他没口子的赞扬,一时间倒是没有提出合作开采的意思。毕竟,人家准备了“3年”,不好就这样要啊。
    苏城却不愿和他绕弯子,直接道:“你们如果有兴趣,我可以帮你们在里海地区牵线搭桥,但怎么竞标就要靠你们自己了,老实说,阿塞拜疆内部不靖,哈萨克斯坦的外国企业众多,没有好相与的。”
    “既然如此,苏董为什么要选阿塞拜疆?”陈立正微皱眉,觉得苏城是有推脱的意思。
    苏城撇撇嘴,说:“我是准备站队的。我准备了1亿美元,支持某位阿塞拜疆的政治领导人竞选总统,如果他成功,我就前往阿塞拜疆竞标油田,如果失败,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
    阿塞拜疆的阿利耶夫家族在石油界是非常有名的。和其他的前苏联加盟国类似,盖达尔阿利耶夫也曾是前苏联的高官,回到家乡以后成为政治名人。不过,现在的阿塞拜疆总统是人民阵线的艾利奇别伊,如果不是一场军事政变,他原本有机会坐稳阿塞拜疆总统宝座的。
    然而,就苏城所知,阿利耶夫家族至少要延续两代,到盖达尔的儿子,阿利耶夫家族仍然是阿塞拜疆的统治者。由于该地区的石油产量极高,也注定了阿利耶夫家族是世界石油圈子的重要成员。
    对这样的家族,苏城读书的时候印象深刻。他虽然不清楚阿塞拜疆的政变情况,但却不妨碍他向正出于政治生涯低潮的阿利耶夫示好。
    早在数月以前,苏城就选定了王观和李建夏,并要求董峰的信息局配合他们,前往阿塞拜疆打前站。其后,更是将新兴集团的张建军忽悠去了阿塞拜疆,让他做个见证。
    阿利耶夫目前闲赋在家,等同于下野状态,有苏城的资金支持,断没有拒绝的道理。苏城虽然没有和他见面,但却是通过电话和信函的,对于投入和目标,两人均已明确。
    如今没有确定的,只是阿利耶夫何时上台,以及苏城会选择哪个地块罢了。
    陈立正却听着1亿美元愣住了,说道:“阿塞拜疆目前的总统似乎刚上台不久,你是计划要再等四年?”
    “就石油开发的周期来说,4年也不算久吧。”苏城才不会扯政变的事。
    陈立正和他的小伙伴顿时犹豫不定了。
    片刻,陈立正重新确定道:“真的是1亿美元的豪赌?”
    “也不能算是豪赌,就当时竞标金吧。”
    陈立正哆嗦两下嘴唇,道:“石油总公司拿不出这笔钱。”
    他们不是没钱,是这笔钱的用途太超出国企的审批范围。如果要像是苏城这样用钱,最少得有一位国家领导人发话才行。
    陈立正和目前的总经理阁下,又哪有这样的魄力。
    两人交头接耳的说了一会小话,还是陈立正开口道:“既然这样,还是拜托苏董介绍纳扎尔巴耶夫给我们认识。”
    他们是放弃与苏城合作竞标油田了。
    苏城乐得如此,笑道:“没问题,你们做一个大纲,我过几天飞去哈萨克斯坦的时候,你们可以一起去。”
    两人重新高兴起来,连连点头,仿佛油田已经到手的样子。
    苏城暗自感慨一声。哈萨克斯坦的油田可不是那么好得的,以石油总公司的总经理现在的样子,怕是到退休都难得到等到一块油田。
    没有绝对的掌控力的中小型公司,又如何能与石油七姐妹这样的庞然大物竞争。石油总公司在国内算是庞然大物,可出了中国,没有了行政垄断权以后,它的牙口就差多了。基本上,国际市场上的石油总公司就等于是一个没牙老太太,不光行动缓慢迟钝,而且吃饭只能靠口水浸润。在里海石油圈竞争最激烈的时代里,这样的老太太是没有立足之地的。
    陈立正他们却不会觉得自己实力孱弱。如同大多数人那样,他们总是喜欢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于客观原因。没有门路没有关系,同样是石油总公司自怨自艾的原因之一。
    如今,苏城承诺了门路,陈立正和总经理都高兴坏了,东来顺送的涮锅来了以后,二人都不用劝,连连干杯,将三瓶56度喝了个底朝天,才唱着歌离开。
    翌日,陈立正的秘书,更是郑重的送了一个新礼物,正是先前看过的长安街边上的地块,2亩多,也就是1500平方米的样子,只要了400多万元就可以转让,相当于每亩两百万的样子。
    即使如此,陈立正的秘书还很不好意思的解释:“因为有一栋楼的原因,价格太低不容易通过审核。不过,我们尽量留下附属建筑里的东西,苏董如果自己不住的话,用来办公也是可以的。”
    “每平米3000元是吗?”苏城看的有些发呆。
    “这个,建筑面积其实有7000多平方米。”秘书小声道:“按规定,是要按建筑面积出售的。”
    “明白了。替我向陈总道谢。”苏城不知道该表现出什么样的情绪。长安街边上的80年代老房子,建筑本身又有什么价值。
    看他笑纳了,门口的秘书微笑道:“我一定转达。陈总还说,您要是用飞机的话,总公司包机很方便,提前一天说明就可以了。”
    他递给苏城一个单子,才躬身离开。
    单子里正是中航所拥有的几种包机。在93年,除了俄罗斯的道爷们会包些二战水平的旧货机,也就是石油总公司这样的土豪,才能用得起用得上包机了。在需求较多的情况下,他们的包机往往都是固定的,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和私人飞机也相差无几了,只不过飞机仍然是属于航空公司的名下,且由航空公司来运行。
    包机当然要比所谓的头等舱商务舱舒服,不仅免去了机场候机的麻烦,而且能够自定航空线路和大致的时间。阿塞拜疆通往国内的国际航线本来就少,从京城出发的更是没有,包机能省下很多事。
    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包机,肯定是石油总公司埋单。
    又是一份礼啊。
    苏城心想,如果陈立正真人跑来提醒通门路的事,自己大概会有点不高兴吧,但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送礼包过来,想要不高兴都不可能了。
    这些家伙们,摸人脾胃委实摸的准确。
    (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三章 碳纤维
    联络纳扎尔巴耶夫并不费什么事,新兴集团正用大华实业的钱,给哈萨克斯坦建设新都城呢,为了自己的政绩更漂亮一些,纳扎尔巴耶夫对苏城的要求也会尽量满足,态度好的像是亲人似的。
    陈立正和林永贵以大华实业的合作伙伴的身份,同期抵达阿拉木图,也蹭到了国宾级的待遇,入住哈萨克斯坦大酒店的总统套房。
    哈萨克斯坦大酒店是当地最大的酒店,高28层,外表庄重富丽,且是“苹果城”里的最高建筑,看起来气派非常。它的大堂格局宏大,装修考究,别说是在中亚了,就是放在西欧,也足够最高标准了。
    无论是纳扎尔巴耶夫本人,还是赫鲁晓夫等苏联老大到哈国来,住的都是哈萨克斯坦大酒店,总统套房更是最高规格的礼遇。
    不过,其他房间的设施就不敢恭维了。
    随行人员的普通房间不仅小而陈旧,许多设施都是坏的。只响不转的空调,雪花点的电视,不够胖子滚动的小床,乃至于洗浴不畅,热水不足等等,不一而足,典型的苏联时代风格。事实上,由于苏联结束了3年时间,哈萨克斯坦官方也无余力重修该酒店,这里的破旧比当年是更上一层。
    杨明焦头烂额的协调修理,最终也解决不了几项,好在哈萨克斯坦的瓜果委实好吃,三四十斤重的大西瓜,一斤半的大苹果,甜似蜜的葡萄,数不胜数,挽救了许多人的中亚梦想。
    真正令陈立正等人惊喜的,还是纳扎尔巴耶夫的态度。
    抵达阿拉木图的第二天,纳扎尔巴耶夫即在共和国广场前的总统府召见了大华实业一行人,包括陪同而来的陈立正和林永贵等石油总公司从很远。
    这个时间点选择的非常玄妙。
    如果是当天召见,显的急切却不够隆重。毕竟对方是舟车劳动而来。休息一天时间就恰如其分,而两天以上的话,就显的有些怠慢了。
    当然,以政治待遇来说,除了各国领导人之外,很少有人能得到类似的待遇,即便是官方的大使,被晾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也是很正常的。3年前派往苏联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等戈尔巴乔夫接受国书都等到苏联解体了,只能回国换过给俄罗斯的国书。
    哈萨克斯坦虽然没有苏联那么大牌,那也是中亚大国,谈笑皆巨鳄,往来无白丁。世界第一的钨矿,200亿桶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自然资源,有兴趣的不仅仅是大华实业,有的是BP,埃克森美孚之类的大牌公司,像是正在秋明油田奋斗的英国BP,总裁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前苏联晃悠,争取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的接见,也不是想见就能见到的。同样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间的会面,以及来自欧洲和美洲国家的政要,对这样一个资源国家的兴趣不浅,免不了经常出现国家级的访问。
    大华实业能得到郑重的对待,本身就说明了大华在哈萨克斯坦的实力。这是多方面的作用所决定的,修建新都城是其中之一,中哈石油管道是其中之一,苏城的个人魅力也不能忽视。
    任谁敢拿出十亿美元,豪赌政治,都应该得到一个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在哈萨克斯坦,苏城等于把宝全押在纳扎尔巴耶夫身上,赌他迁都顺利,赌他能坐稳总统宝座——在动荡的中亚,这样的赌博的风险,可比美国总统选举激烈多了。他们面临的不光是一个新国家的新**选举,还有军事政变的风险。
    从马后炮的角度看哈萨克斯坦的证据,也许会觉得苏城的决定理所当然。然而,同时代的人身在局中,又哪里能生出理所当然的念头。
    90年代初,世界大变局,不光有苏城在豪赌,半个世界的石油公司都在豪赌。英国BP在豪赌秋明油田,输了70亿美元;中东数国豪赌阿塞拜疆艾利奇别伊,输给了军事政变;相对安宁的土库曼斯坦笑纳了上百亿美元的投资,最后和土耳其闹出了满脸的翔;豪赌车臣独立的华尔街商人就更惨了,血本无归说的就是他们;惨上加惨的还有投资阿富汗的先生们,自从苏联从阿富汗撤军以后,该地区就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著名的阿富汗羊毛曾经源源不断的供应西方市场,当苏联解体以后,这里得到了更多的资金,又有几个人能料到,曾经的盟友会转过头来入侵阿富汗……伊拉克、伊朗、黎巴嫩、叙利亚到处撒着风险投资家的鲜血。
    苏城如今还不能说是豪赌成功了,但越是如此,纳扎尔巴耶夫的态度才会越真诚。
    身处棋局中央,他们是一个战壕里的士兵。
    会面前的种种前戏,给了陈立正很大的信心。而哈萨克斯坦官方也很快组织了一个团队,来与石油总公司谈合作。
    他们虽然改用了西方的**制度,但本质上仍然是苏联体制,对大型谈判的反应快,对小市场的敏锐性差。加上欧美石油公司频频来哈,倒是培养了大量的专业谈判者。
    陈立正迅速的陷入了哈萨克斯坦人民的文山会海。
    苏城却不管他们和哈国政府谈的怎么样,做了中间人以后,就带着舒兰轻松游览阿拉木图。
    这个漂亮的花园城市就像是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无论第几次来,都能找到新鲜感。而且,它还完整的保留了苏联时代的建筑遗产和装饰风貌。
    舒兰看的流连忘返,以至于一个房子挨着一个房子的看下去。
    这次轮到苏城很是不解,问:“你怎么突然对建筑这么感兴趣?”
    舒兰羞赧道:“我在想北*京的房子建成什么样。”
    “不用着急的。”苏城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不期然的有些柔软。家的畅想是不以数量为标杆的,舒兰的羞赧,恰恰是她可爱的地方。
    苏城轻声道:“不好决断的话,可以先找设计师,然后再选择,我记得似乎有人介绍了设计师来。”
    “他们做的室内设计,我都不喜欢。”舒兰撇撇嘴,道:“有一半人设计的是欧式房屋,照我看,还不如拍几张照片回去照猫画虎呢。”
    苏城哑然笑道:“哈萨克斯坦的装修风格,算不得欧式,至多是融合东西方什么的。”
    “你说东西方合璧的,我有见到一张设计图,饭厅是一个八仙桌似的大圆桌,客厅里是大青砖的壁炉。问大圆桌是怎么回事,他说是亚瑟王的圆桌……”
    苏城“噗”的就笑出来了。
    东西方合璧90年代初的城市,装修设计师可是个新潮的名称,不仅数量稀少,而且水平参差不齐,大抵是半路出家的野把式,设计的成品不受欢迎才是正常的。
    苏城陪着舒兰跑了几天,却是把苏联时代的面子工程给转了个遍,然后又是各种民族建筑。
    哈萨克斯坦有100多个民族,那建筑修的是鬼神莫测,舒兰看的越多,思维就越混乱,几个胶卷拍完洗出来,也没得出有用的结论。
    还是苏城建议说:“咱们的房间,还是做一个主题出来。我觉得,应该向现代化的方向偏一点,比如说网络的设计,节能环保什么的,都得提前考虑进去,房间最好有中央空调,洗澡的热水器能有多大弄多大,电器能遥控的就遥控,电视越大越好,娱乐房的音箱也以换套好的。”
    他是给自己考虑着呢。越明年,国内就有网络了,虽然也许是坑爹的K速网,且只有BBS一类的产物,但毕竟是网络不是。
    除此以外,后世的现代化生活,苏城不指望能复制,最少能贴近一点吧。他现在赚到的钱已经多的花不完了,再不改善生活,怕是要被人当工作狂来看待了。
    尽管他确实疯狂的喜欢自己的工作。
    舒兰自无不可,道:“现代化没问题,但你说的那些,怕是设计师也不懂吧。”
    “找杨明问问看,公司里有没有类似的人才。”苏城表现的很放心。大华实业是中国成长速度最快的企业,公司待遇比在国内的跨国公司只好不差,而且升职潜力更大,职业树更茂盛,每年的国内毕业生几乎是任其选择,随着公司经营范围的扩大,关联公司的增多,要找艺术家也许不容易,要找一群懂现代化的技术人才,那就太简单了。
    舒兰乖巧的点点头,从随身的包里翻出笔记,简单的写划了几笔,回到酒店,她就去找杨明了解情况,苏城则被早等在那里的林永贵拉去了,中哈双方的谈判终于进入了关键点,石油总公司势单力薄,免不了要找苏城来壮胆。
    苏城忙碌起来,也就没时间去管造房子的事了。杨明则对此很上心。作为一名办公室主任,杨明是非常适合的。他不光会做好苏城吩咐的事,还会仔细的考虑苏城需要他做的事。
    一个企业,总是需要形形色色的角色。如杨明这种后勤大总管,无论是哪个企业都不可或缺。而杨明显然也有自己的目标和工作方式。
    没两天时间,一份报告就放在了苏城桌上,写明了关于新宅建设的构思。
    50多亩的地块虽然珍贵,毕竟没有放在苏城眼里,他随意的翻开报告,本想大略的研究一下,很快却是看住了。
    智能玻璃、异型PVC的外墙,聚碳酸酯的管道,碳纤维的立柱……碳纤维!
    苏城眼角突然抽动起来。这可是军民两用的革命性材料,早在80年代被发明出来以后,就列在了巴统禁用的单子上,上到航天飞机,下到人造纤维和自行车,都能用到碳纤维。
    可以说,这是最近10年,用石油提取出来的最具附加值的产品。
    大华实验室难道研究出了碳纤维?
    苏城忍不住,立刻抓起电话,打给了杨明问:“你给我的报告里,碳纤维是怎么回事?”
    杨明显然没有意识到碳纤维的价值,此时了解碳纤维的中国人,大都在研究所和大学呢。他还回想了一下,才道:“我是找实验室写的报告,据老黎说,碳纤维项目有了一定成果,如果增加资金的话,就有希望完成。”
    电话那头,半天没了声响,许久才听苏城声音幽幽的传来:“我明天回国,通知实验室,准备好碳纤维的研究汇报,另外,注意保密。”
    (未完待续)


第四百九十四章 十分之一的碳纤维
    21世纪的年轻人,只要稍稍留心一下市面上的产品,没有不知道碳纤维的。
    最贵的体育用品十有**能和碳纤维扯上关系,自行车、网球拍、高尔夫球杆、钓鱼竿、冲浪板、棒球棒、弓箭、球鞋底、登山杖……但凡是讲究高强度,高模量和轻重量的装备,最好的一定是用碳纤维来做的,多出来的抗腐蚀性能算是额外赠送。曾经的王者铝合金在面对碳纤维的时候,得被甩出八条街都不止,要是谁还用铝合金材质的产品伪装高贵,立刻回敬“弱爆了”是最恰当不过的。唯一制约碳纤维发展的,只是高价格和低产能了。
    这一点在1993年就表现的更加明显了。东丽公司出品的T300碳纤维,此时要卖3万日元每公斤,其昂贵的程度别说是中国人用了,日本人都用不起。此时,世界上碳纤维的生产大国是日本,年产不到8000吨,而消费大国是美国。
    即便是狗大户一样的美国人,也做不到随意使用碳纤维。除了消费量不到2%的军事领域之外,美国的航天计划和波音公司的飞机,是碳纤维的主要销售目标。
    尽管生产总值不高,但碳纤维的前途光明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
    如果说单晶硅是20世纪末期最重要的材料,那碳纤维就是传统行业最重要的材料。汽车工业,电力行业,建筑行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随便翻开现代行业手册,少有几个行业是碳纤维不能改变的。
    要是拍一部科幻片,将碳纤维当作城市的主要材料绝对不会出错。未来的驴大户要是有足够多的前,用碳纤维造一座几千米高的楼,理论上是毫无问题。同样往下挖个几千米,多半也要用碳纤维做支撑。
    70年代的科学界对碳纤维的未来就很清晰了,但是,直到90年代初,工业界对碳纤维的未来才有了统一的认识,这是因为90年代初,碳纤维才终于大量工业化了。
    然而,除了科学界和相关的工业界人士,90年代的普通人对碳纤维的了解就很少了。传说中的碳纤维高尔夫球杆,此时要卖到数百万日元,等于是一个日本工人的退休金,又有几个普通人买的起。
    杨明在递交文件给苏城之前,虽然将之看了一遍,但在没有专业背景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知道碳纤维是如此妖孽之物。
    而苏城又怎么可能不知道,碳纤维的庞大价值。最早做这东西的东丽公司,日后的雇员人数达到3万余,比现在的大华实业还多。
    以小日本的企业制度,没有稳定而庞大的利润,又怎么敢招募如此多的员工。
    假如真的能够掌握碳纤维的制造技术,不光是开启了一个大金矿,而且等同于一张护身符啊。
    不管出于何种念头,苏城都放下了哈萨克斯坦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了上*海的大华总部。
    大华实验室仍然设在大华总部内。
    它是唯一一个还在与集团总部共用驻地的下属分公司。这一方面是因为实验室搬迁不易,另外也是因为大华实验室的重要性。
    经过6年多的积累,以及苏城接近疯狂的挖角和招聘,现在的大华实验室有3000多名研究员。即使还不能和国际上的石油大鳄们相媲美,在国内的独立单位中,也属于蝎子拉翔,独一份了。每年的专利数量比三桶油的研究院加起来还多10倍都不止。
    当然,任何一个国家的正常的研究院,专利数量都只多不少,但在中国,充足的研究经费和优渥的员工待遇,还是引来了不能置信的目光和绝大的吸引力。
    可以说,苏城不光是借用了后世所了解的经验和理念在做大华实验室,他还将自己的梦想投注其中。
    当年,他从大学毕业的时候,又何尝不想得到一份好似微软或google一样的工作。但在那个年代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