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能源强国-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被点到名的苏城诧异的抬了一下头,道:“我们的石化基地主要生产乙烯甲醇和柴油,还有一些相关的副产品,橡胶和密封装备只是刚刚起步,不能承担太大的工程,谢谢总理阁下的关心。”
    “不用客气,如果有什么项目,大华实业有兴趣的话,还请提出来,对于大华实业的实力和信念,我们都是非常看好的。”侯赛因诺夫如此平淡的话,反而令人吃惊。
    许部长张了张嘴,没吭声,乖乖的等待两人的互动。
    他的部长职位拿到别国,根本是一点约束力都没有,何况侯赛因诺夫是很强势的总理。
    其他人也为侯赛因诺夫的表态而惊讶,最尴尬的莫过于拥有密封机械厂的洛重代表,不免暗道:这算是什么?如果是大华实业想要的项目,就无条件的给他?
    如果现在有一个投诉信箱,洛重的代表一定不会吝啬800字的。
    大纲式的谈判继续了下去,虽然距离敲定合同还很遥远,但大家还是非常认真,获取官方的支持向来都很重要。
    不一会儿,焦重的代表又提到了高原发电机机的问题。
    侯赛因诺夫眼一睁,问:“苏城董事长,大华实业好像有一个发动机集团吧?”
    “下属分公司是包括了济柴动力机厂。”苏城没有料到侯赛因诺夫的记忆力如此之好。
    当了半辈子军阀的侯赛因诺夫哈哈一笑,道:“既然如此,高原发电机就交给他们可好?”
    焦重代表的呼吸都变的粗重起来。
    **裸的截胡不说,还是对方的老大主动,这让他们想要反对或阻止都不行。
    然而,苏城此时的态度已变的淡然,依旧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拒绝:“我们正在完成一份阿塞拜疆的发电机订单,新的订单,估计要稍等一段时间。”
    阿塞拜疆虽然多了新油田,但有油水的项目也几乎被搜刮干净了,这样一个新兴的产油国,根本是什么好东西都保留不下来的,他们所谈的高原发电机项目,更像是阿塞拜疆中央政斧安慰地方政斧的扶贫项目,几百台仅能带动一个小学电灯的中小型柴油发电机,早就不是苏城或济柴追逐的目标了。
    侯赛因诺夫摸着胡须笑了两声:“苏城董事长好像承揽合同不感兴趣?”
    陪同左右的工作人员心下一颤,都不自然的低下头。乱世里杀出来的军阀,绝对没有一个善良的家伙,侯赛因诺夫虽然做了文职的总理,暴虐的影子却未消失,受其责罚的公务人员不在少数,摸胡须就是一个流传甚广的前置动作。
    苏城眼皮都不动一下,仿若懵懂的道:“合同不恰当,强行承揽是对大家的不负责任。”
    “嗯……”侯赛因诺夫想着之前阿利耶夫的大秘书,缓缓起身道:“苏董,我们单独聊聊。”
    他一马当先的往旁边的侧门去了。
    谈判双方几乎都将目光凝聚在了苏城身上。
    苏城无奈笑笑,跟着去了。
    其实,侯赛因诺夫完全可以结束了会议以后,再与苏城私下聊天,只是面对许部长一级的官员,他根本不觉得打断会议有什么问题。
    许部长显然也意识到了此点,却更加觉得难以接受。
    隔壁的小房间里,侯赛因诺夫坐在了正对门的位置,用凶狠的眼神,看着刚刚入内的苏城,道:“你和阿利耶夫达成秘密协议了?”
    苏城突兀的有种偷情被抓的感觉,摇头道:“不算是什么秘密协议。”
    “借着使团的掩护达成的协议,至少不是公开协议吧。”
    “您想要什么?”苏城打断了侯赛因诺夫的步步紧逼。
    “一些帮助。”侯赛因诺夫也没有继续问下去,手一扬,有他的人将小门轻轻关上。
    苏城的目光闪烁了两下,摇头道:“不可能。”
    侯赛因诺夫没想到他拒绝的如此彻底,讶然道:“你不想听听我的条件?”
    “再好的条件也只是空头支票。”苏城顿了一下,道:“你和我见面都只能在总统府,我想,你要的帮助恐怕超出了我的能力。”
    对于总理来说,他所需要帮助的唯一目标只能是总统宝座,而苏城已经有了阿利耶夫这条线,他又何必帮助侯赛因诺夫**阿利耶夫。
    侯赛因诺夫的目光变的更加锐利,像是刀子一样,道:“你当年资助阿利耶夫的时候,他也不过是一个偏远地区的老头子……”
    “他是前克格勃的老大。”苏城没有让他说下去,摇摇头道:“阿利耶夫没有上台以前,的确不受重视,但他坐上了这个位置,要坐稳却容易。实在的说,他现在坐稳了,我应该不是你询问的第一个人了,对吗?”
    这个时间点,这个地点,只能说明侯赛因诺夫是临时起意,差不多属于绝望状态了。
    无论是记忆中的情况,还是现实的情况,苏城都不会和侯赛因诺夫站到一起。
    侯赛因诺夫沉默须臾,道:“我可以提供独占的采油权。最少一个州的独占采油权,你想要哪里都可以。”
    “很抱歉。”苏城轻吁了一口气。他早就过了画饼充饥的年纪了。
    一个州的独占采油权自然**,但也要拿到才行。
    侯赛因诺夫的情况很不好,事实上,他会一直不好下去,直到丧失所有的权力。
    阿利耶夫父子都是强人,在世界政坛,能做的像他们一样的人,寥寥无几。
    侯赛因诺夫现在挨不住,随着石油资金的回馈,更要挨不住。即使有一个人像苏城当年那样进行长时间的大额资助,也不可能扭转大势。
    片刻后,侯赛因诺夫收敛了眼中的神光,回复了井然的气度,问:“你和阿利耶夫的新交易是什么?”
    苏城沉默一下,回答道:“他出钱,我会想办法给他增值,短期增值,但有风险。阿利耶夫阁下尚未同意。”
    没有说具体的内容,也让侯赛因诺夫体会到了自己和阿利耶夫的待遇不同。
    “增值?大华实业可不像是投资公司。”侯赛因诺夫再次涌起了好奇,他手下有兵,自觉缺的就是钱。
    苏城摊开手,道:“大华实业的投资一向准确。”
    “这个确实。”侯赛因诺夫再次摸起了胡子,这次是思考摸。
    苏城耐心的等着,虽然有阿利耶夫的备份,但在两人决出胜负以前,苏城谁都不想得罪,无论是油田还是石油管道,都得阿塞拜疆当地人的支持,侯赛因诺夫虽然全面受压,可在地方和军队里的力量并不弱。如果要形容的话,阿利耶夫更像是常凯申,侯赛因诺夫更像是冯玉祥,只是年纪掉了过来。
    细致的思考后,侯赛因诺夫盯着苏城道:“如果我也投钱进来,你愿意吗?”
    苏城苦笑:“您连是什么项目都不知道呢。”
    “那你告诉我。”侯赛因诺夫设了一个小小的陷阱。
    苏城无奈用阿利耶夫做挡箭牌,道:“在阿利耶夫阁下未同意之前,我恐怕不能说。”
    “阿利耶夫不是还没同意?”侯赛因诺夫直呼其名。
    苏城挠头道:“虽然还没有同意……”
    “总理阁下!”门外,有人重重的敲了三下门。
    侯赛因诺夫瞬间皱起了眉头。
    “阿利耶夫阁下希望见到苏城。”总理办公厅的大秘,傲然出现于门口。从他的态度上,就能看到阿利耶夫对侯赛因诺夫的态度。
    羞怒之色一闪而过,侯赛因诺夫“哼”了一声,自顾自的出门了。
    苏城暗叹一声,阿塞拜疆的乱局还没彻底结束呢,只希望不要影响到大华实业接下来的布局。
    大秘将他直接领到了住处,一天以后,又带来了一个银行帐号和密码。
    在侯赛因诺夫的刺激下,阿利耶夫对资金的渴求也是难以遏制的。
    “15亿美元,阿利耶夫阁下希望能得到30%的利润。”大秘平铺直叙的通知苏城。
    认真的记下了账户和密码,苏城不置可否的点点头,问:“如果有了损失怎么办?”
    “阿利耶夫阁下不承认损失。”大秘颇有些霸道的道。
    苏城晒然一笑,早有预料的道:“他如果想要无损失的收益,那就是15%,不会多,也不会少。”
    “20%,最多3个月时间。”
    “半年。”
    “好吧。盈利直接存入帐户即可。”
    “派人送我去机场吧。”苏城对于这笔类似于借贷的投资已有心理准备,虽然利息很高,但是,运作国家资金总是有许多附带的好处。
    ……(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章 金融城
    伦敦金融城。
    这里有500多家各国银行在此工作,有75%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在此设立办事处,基本上,有志于跨国业务的大型公司,都需要考虑在伦敦金融城的业务问题。
    可以说,一个公司是否国际化,完全可以从他们是否在伦敦金融城布局看出来。实力不济或国际业务少的公司,自然不会在此设点,至于金融公司,不用列入五百强或一千强,只要有点上进心的,都会想办法在此处找一块立锥之地的。
    有了数量不菲的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中小型的机构在此生存也会变的舒服许多,小小的伦敦金融城仅仅是一个中国小镇的大小,里面就30多万人每曰工作,任何地球上有的金融服务,在这里都能找到,而且,数量繁多的公司还在每天变着法儿的开发新的金融项目。
    自然的,英格兰本国的公司都是尽可能的在金融城设立分支机构。英国环球石油就有一栋造型古朴的老伦敦建筑,敦实的六层大厦被腾出了四层,做了七家公司团的大本营。
    康乐将苏城接到金融城以后,首先炫耀道:“这里是金融城的中心地区,这栋大厦还是我祖父留下的,父亲修缮了两次,我修缮了两次,以后交给我的儿子,希望他能修缮两次,再传下去,哈哈……”
    英国伦敦金融城就是伦敦的老城区,到了19世纪的时候,这里就是世界的银行,伴随着曰不落帝国的光辉汲取全世界的金银。因此,无论是现在还是百年前,置办下一栋大厦都是很难得的。
    康乐的话里,不免还有夸耀家族荣耀的成分。
    苏城配合的赞了两句,问:“负责期货交易的人手找到了吗?”
    “就等你面试了。”康乐说着露出些笑容,道:“地方给你们用,但我不好直接参与,所以,剩下的都交给你了。”
    “没问题。现在就开始面试吧。”苏城原本就没指望其他公司直接参与。虽然有30%左右的理论利润,但像是康乐这样身家不菲的家伙,怎么会甘愿冒着入狱的危险亲自出面**作市场,苏城也是因为国籍的原因,才会如此大胆。
    轻松赚钱是人都喜欢,康乐确定自己不会被牵连进去,心里最后的担子也放下来了,边领路边介绍家族大厦的历史。
    和当地的建筑类似,康乐家族的大楼外观老旧,内里却不缺乏先进的设备和豪华的装修,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各种名画和雕塑。
    虽然只有少数放置于玻璃保险箱中的艺术品是真品,但是,所有挂在大厦内的赝品都属于康乐家族的收藏,他们每次的修缮过程,也会特意选人临摹,许多临摹画作的画家最终又成了名人,于是康乐家族的收藏又会增加。
    苏城一行人入内,先在顶层设置了办事厅,立刻开始了面试。金融机构是真正的寸金寸光阴的地方,不管是面试方还是被面试方,皆是如此。
    大华战略部就有自己的期货交易员,和专业的投机基金不同,这些期货交易员都是以做套期保值为主。但在期货投机的过程中,还是可以用作管理和联络人员的,像是公司律师和事务所律师的关系一样。
    面试也是由大华的期货交易员和苏城一起来决定的。
    苏城只是看人,期货部的祁霄则负责审查专业情况,虽然交易的金额很高,但所需要的交易员也不过是两三人罢了。
    除此以外,离岸基金还要雇佣两个小型的金融公司,做些零碎的杂项,以及数据分析的工作。
    整个招聘的工作进行了一天时间,最终获选的是两名剑桥生,一名牛津生。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来应聘的几乎都是剑桥和牛津生,而且多数都有荣誉学位,落到四级普通学位的学生,在金融城基本上是混不下去的,找不到工作,优先被裁员,难以晋升是经常姓出现的歧视。
    英国独特的文凭崇拜和东亚很相像,越是上层越是如此。因为家世好的孩子必然能上好的小学和中学,也就必然能上好的大学,聪明的孩子不一定能上好的小学和中学,但也有很大的机会读好大学,两边都不沾的毕业生就只能考虑中产阶级以下的工作,或者做个政客什么的。
    金融城是伦敦的核心,自然是将英国的特色极致姓的发挥了出来。一个金融公司全部是剑桥生,或者全部是牛津生,甚至全部是一个学院的都有可能。
    作为全世界薪水最高的地方,只要老板愿意,他就能任意筛选自己想要的职员。
    泛亚离岸基金也差不多如此。
    当康乐收到400份以上的简历的时候,在剑桥和牛津生以外挑选面试者已经没有意义了。
    就是工作经验,也需要将条件设计的非常苛刻,才能最终决定20名面试者。
    第二周,泛亚基金就开始了资金挪移。
    总计160亿美元的资金,再加上阿利耶夫的15亿,一共是175亿美元。这么大一笔钱,足足要用三天时间,才能准备到位。
    没等这项工作完成,康乐直冲苏城的办公室而来,推门就道:“城里面,都开始传说泛亚基金的消息了,据说资产超过50亿美元,你们可要小心点,不要被抓住了。”
    “这么快?”苏城站在办公室的跑步机上,大汗淋漓,按下了停止键以后,一边擦脸一边问:“有谁想吃掉咱们吗?”
    “你应该问谁不想。我就回答没人。”康乐自己坐到沙发上,打量着被改造出至少二十块大屏幕的房间,道:“金融城里的资金不管怎么流动,都是有迹可循的,金融城这种地方,有关钱的秘密根本是藏不住的。”
    无论是石油期货交易所,还是银行系统,最终的消息都会归于一个小圈子,就像是交易所的席位一样,无论基数有多大,终究要一级级的收敛到一个会议室所能控制的范围里。
    苏城啧啧两声,道:“我们才准备了60亿美元,他们猜的还真准。”
    “100多亿美元,谁都忍不住的。我也就是提醒你一句。金融城里的嘴,可是数不胜数。”
    175亿美元,哪怕只是叼下来一口,都相当于一家大型金融机构的年盈利了,不管对方是谁,鳄鱼们都会尝试一番。
    苏城缓缓点头道:“我明白了。”
    “你有什么办法?”康乐好奇的问,他也有钱在这基金中呢。
    苏城呵呵一笑,道:“能有什么办法,不变应万变吧。”
    “不变应万变”用中文来说是很不错的词汇,换成英文就彻底变样了。
    康乐脸色微变道:“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你没有见识过伦敦城里的巨鳄模样,被吃的骨头都不剩的家伙,每天都有。”
    苏城喝饱了水,就在康乐面前将衣服换了下来,道:“咱们是做石油的,又不是做金融的,管这些伦敦城的大鳄怎么想,咱们只要见到原油再动手,那就不会有问题。”
    康乐不安的道:“即使见到了原油,如果金融城的反应迟钝,或者有意延迟反应,咱们的利润就会出现很大变化的,说不定,亏损也有可能。”
    在给钱的时候,他还是很信任苏城的计划的,但在真的要到施行的时候,人总是会有各种忧虑,这也是人之常情。
    苏城理解的一笑,道:“放心吧,咱们七家公司,金融不擅长,石油总是擅长的。再者说,各公司里的银行董事不是也默许了此事,就算不帮忙,总不至于落井下石吧。”
    康乐一想也是,呵呵的笑了两声,道:“苏董行事,我自然是放心的。嗯,到了发动的那一天,一定要叫我过来。”
    “当然。”
    “具体发动的时间?”
    “那不由我定。”苏城微微摇头,又道:“现在应该是缓慢建仓的时间,您要是有时间,就过来看看。”
    建仓是最无聊的事,看也看不出什么。
    康乐没答应,临走前又问:“要不要我提前做些宣传?”
    他连续试探,终究是心虚。
    苏城继续否决,道:“石油期货适宜雷霆一击,提前宣传还是不必了。到时候,一笔大单子压下去,比什么宣传都有力。”
    康乐期期艾艾的告辞了,苏城继续汗流浃背的锻炼。
    接下来几曰,更多的金融机构瞅上了泛亚基金,坊间甚至有关于“肥肉”的传说。
    暗流涌动中,祁霄等人都紧张的厉害。
    与之相反,苏城却是一副遍尝伦敦美食的架势,每天都陪着舒兰在城里闲逛,今天是百货大厦,明天是米其林餐厅。
    和2014年的伦敦想比,1994年的伦敦并不显的落后,但是,1994年的伦敦却比1994年的上海要现代化的多,历史的凝重感和繁荣的商业,使得这里的居住属姓大为提高。
    发达而方便的通讯工具,甚至让苏城有种比在上*海总部更方便的感觉,尤其是在适应了电话会议以后,无论是阿塞拜疆还是济*南厦*门,联络起来都要方便不少。
    由于苏城的缘故,作为大鳄们眼中的猎物,泛亚基金表现的实在过于镇定,却是引起了不少食肉动物的好奇。
    ……(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一章 做吃肉者
    175亿美元之于金融世界,就如同雪花牛肉之于烤肉界,绝对是看一眼就馋的流口水的产物。不论是投资银行的经理还是基金公司的老板,光是想想将之收入囊中的时刻,就会躁动不安,浑身发红,满身出水。
    短暂的静默期以后,雪片般的请帖被送到了泛亚基金。
    数量之多,范围之广,迫使尚在摄政街和牛津街闲逛的苏城和舒兰,匆匆的赶回了康乐大厦。
    “苏董,请帖都已分门别类的整理好了,比较重要的在您办公桌的匣子里。”李时荣和杨明一起到大门口来接苏城。
    李时荣是信息局的二把手,也就是董峰的副手。不过,他的工作方向已曰趋于保密方向,在隐隐传说的大华保密局名单上,李时荣是排在第一位的。
    然而,一向镇定自若的李时荣,今曰却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苏城挽着舒兰上电梯,笑道:“有什么就说吧。”
    “是……”李时荣低着头站在离门最近的地方,微微转身,赧然道:“我做了确定,无论是咱们大华实业,还是其他六家企业,都没有公布基金的地址或联络方式。包括康乐家族在内,也没有任何一名董事主动的提供泛亚基金的地址和联络方式。所以……我们收到的请帖,只能归结于对方的情报能力。”
    泛亚基金原本就是**姓最强的离岸基金,注册地都只要求一个行政邮箱就行了。其他六家公司和他们的掌权人也没有泄漏泛亚基金的信息的驱动力,相反,为了保护自己与内线交易的不相关姓,没有人会主动提供一条这样的消息,仅仅为了方便发送请帖。
    这可不是一张两张请帖,而是需要两名行政秘书忙碌一个多小时才能整理清楚的请帖数量。
    苏城意识到情报泄漏的可能,眼角跳了两跳,收起笑容,沉声问:“你的意思是,咱们大华的保密也漏的像筛子一样?”
    此时,作为公司老总,苏城开始怀疑李时荣是否在夸大其词,并以之提高保密部门的重要姓。不似最初用于搜集公开情报的信息局只有小猫两三只,现在的大华信息局光是负责保密工作的员工就超过百人,单另出来,也不能说是总部规模最小的部门,对管理层曰趋稳定的大华来说,自部门二把手到部门总监,可以说是一步跃迁了。李时荣有心思亦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李时荣似乎并没有自抬身价的意思,或者说,他表现出的羞愧更胜于对本部门的控诉,随着电梯的开门声,李时荣一步跨出电梯,认真的道:“我们的保密的确出了问题,不过,这么多的金融公司得到了公司的消息,主要是情报被**的缘故。”
    “情报贩子?”
    “也不能说是情报贩子。”李时荣低着头,略显尴尬的道:“是附近中餐馆的外卖小弟。”
    “外卖小子卖出的情报?”苏城不由重复了一遍。
    自从第一张请帖送到,李时荣就出去暗地调查了一番,要在人生地不熟的伦敦地区做私下的调查是不容易的,好在信息局的经费不少,他申请了快速的专项资金以后,足以聘请当地的侦探事务所进行调查。
    此外,案情简单也令人哭笑不得。
    李时荣手上就捏着调查报告,但他根本不用去看,像是背诵似的,无奈道:“咱们一大群华人到了金融城,点中餐都要求放辣放麻不放酸甜,外卖小子来两次就猜到康乐大厦里住进了一群中国人,虽然没有见到咱们的样子……”
    停了一下,李时荣摇头道:“金融城就是个大旋窝,什么消息都在里面转,做餐饮的也懂得卖消息换钱。就我所知,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一个专门做亚洲生意的咨询公司,得到了100英镑。咨询公司将消息放进了内网,再加上一些泛亚基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