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误入官场-第3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张老太太满意,严蕊灵也放下心来。张老太太能接受帮助,可是不会接受施舍。严蕊灵知道,张老太太刚来,肯定会有不太习惯的地方。她跟自己交流,总是怀着歉意和自卑,她就想先去上班,让张老太太能跟吴嫂交流一下,或许两人之间的话更多。
吴嫂是朱代东亲自到劳动力市场请回来的,是位下岗工人,丈夫疾病缠身,还有个女儿在上初中。朱代东也是得知他这样的情况之后,才特意请她回来的。没想到吴嫂不但做事勤快,而且还能炒一手地道的古南菜。得知朱代东是芙蓉县人之后,特意又去学了几道芙蓉县口味的特色菜,就更让朱代东满意了。
吴嫂每天早上从家里出发,买好菜好到市政府机关宿舍,给朱代东与严蕊灵做好中饭之后,再回去给家人做饭。但是今天,严蕊灵拜托吴嫂,能不能陪着张老太太一起吃完饭再走,她中午跟朱代东就不回来吃饭了。
严蕊灵到市委宣传部后,先给朱代东打了电话,通知他中午不要回家吃饭,让张老太太在家里能无拘无束的好好吃了顿。朱代东上午又去了东城区,对于昨天出现险情的地方,他还是不放心。但这次朱代东是带着市水利局、城建局、财政局、民政局的相关人员一起下去的,不要说中午赶不回来吃饭,恐怕就是晚上,也不行。
之后严蕊灵才向韦鲁郎汇报了上午的工作,韦鲁郎对严蕊灵的工作高度评价:“小严,辛苦了,你回家后替我转告代东,现在我欠他顿酒了。”
“韦部长,这话我不会转告,同时还要向你提个意见。”严蕊灵不高兴的说,喝酒伤身,虽然有的时候为了工作没有办法,可是朋友之间就没有必要还喝吧?
“哦,朱代东什么时候成妻管严了?”韦鲁郎笑吟吟的说。
“平常你们在工作中,就经常要喝酒,朋友之间到一起了,怎么还要喝?别看朱代东现在好像能喝一点,但他现在是因为年轻,谁都知道喝酒过多很伤害身体,我就不相信嫂子也准你喝酒?”严蕊灵说道。
“小严,代东在你的心目中只是能喝一点酒?”韦鲁郎诧异的说道。“我告诉你吧,他不是一般的能喝!”
“韦部长,你们男的在一起,怎么就一定得拼酒呢?”严蕊灵不解的问。
“小严,你要这样说的话,我其实很冤枉。我第一次跟朱代东喝酒的时候,我问他的酒量怎么样,他伸出一根手指头,我以为他能喝一斤。我想,他的酒量比我还差一点,不用担心。结果那天晚上我酩酊大醉,怎么回去的都不知道。”韦鲁郎叹道。
“我不相信。”严蕊灵说道,每次朱代东回来,她都注意过,身上有酒味,但跟她爸爸参加应酬回来相比,完全就是两个印象。
“我也不相信啊,后来跟代东熟了之后,他才告诉我。他竖起一根手指头,不是能喝一斤酒,也不是能喝一瓶酒,更不是一箱酒,而是他能一直喝下去!”韦鲁郎笑着说,当时可把他气坏了,可是在朱代东面前,他确实如自己所说,能一直喝下去,直到自己倒下之后。
“哪有这么夸张。”严蕊灵对朱代东的酒量,并没有进行过“深入调查”,对于具体的情况,并不是十分清楚。她以为韦鲁郎只是开个玩笑,朱代东的酒量或许有一点,在政府部门工作,也需要有一定的酒量。但是酒量太好,也不件什么好事,现在严蕊灵很担心朱代东的身体健康。
朱代东在东城区检查工作的时候,再次强调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果我们能提前准备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下次再碰到这样的自然灾害时,就能有条不紊,取得事件的主动权。”
“朱市长,在实践中学习是最有成效的,我们能不能邀请芙蓉县应急委的同志,来指导我们学习?”严锋滕在早上的会议上才提出,要亲自带队去芙蓉县学习他们在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但看到才过了几个小时,朱代东又带着市局的相关责任人下来指导工作,这让他更加清楚,朱代东对于这项工作的重视。
同时严锋滕也注意到了,朱代东对于东城区在处理这次的灾情时,并不是完全满意。东城区应该拿出更加明确的态度,争取在朱代东对东城区的印象变得更糟之前,扭转局面。
“锋滕同志,你的这个建议我看很好,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论证。”朱代东微笑着说,东城区现在处理面临的灾情,完全是被动的,疲于应付,整个区委区政府的领导都被卷了进来。
虽然这样看起来,显得东城区对这次的灾情,是多么的重视,但实际上也变相说明了一点,东城区的办事效率非常低下。现在政府机构由上而下,准备进行大规模的机构改革,特别是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会越来越薄。一些企业,比如煤炭、石油、机械等部委会撤销,下面省市也会相应的跟进。
按道理,现在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越来越少,相应的,为了完成同样的工作,甚至是一年比一年更多的工作任务,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应该提高才对。可是事实证明,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不但没有提高,相反,愈发的低下。这样就势必增加人手,既然政府又要机构改革,就只能增加大量的非正式编制人员。
楚都是省会,而芙蓉县在前两年还是省级贫困县,但是现在,如何应付突发事件,却要芙蓉县来指导省会城市。从感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但是朱代东特别强调,既然有差距就要有勇气承认。只要迎上追上,并且超过芙蓉县,才是唯一正确的做法。
朱代东马上跟曹长宽取得了联系,把东城区的想法跟他做了沟通。对于朱代东的工作,曹长宽当然很支持,但是派人到省城传经送宝,必须请示市里。朱代东也知道这一点,他之所以会先给曹长宽打电话,只是想表示,自己对他的尊重。要不然芙蓉县突然接到沙常市的任务,指不定会在心里想什么呢。
朱代东给沙常市的市长王大可以及市长田野都打了电话,他们都是朱代东曾经的老领导,而且芙蓉县能到省会宣传自己的应急预案,这也是件好事。王大可与田野在原则上都同意了朱代东的请求,但最终结果还需要开会讨论。
当天下午,芙蓉县的副县长李墨轩率领县应急委的几名同志,和县水利局下属的防汛抗旱应急指挥系统的主要工作人员,就到了东城区,跟陈树立取得了联系。这次李墨轩来楚都,不但给东城区带来了芙蓉县详细的各种应急预案,这些预案可以让东城区借鉴,甚至是直接采用。同时还带来了一套班子,可以让东城区经过紧急培训,马上就能在芙蓉县防汛抗旱应急指挥系统工作人员的配合下,迅速进入状态。首先建立东城区防汛抗旱应急指挥系统,并且迅速投入实战,以检验成果。
晚上朱代东参与了东城区设宴招待芙蓉县一行人的宴会,他原来就担任过芙蓉县的县委书记,而李墨轩这次所带来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朱代东原来的下级。在芙蓉县,朱代东就有着神奇县委书记的称号,这些人每一个,朱代东都能叫得出他们的名字,知道他们的工作单位。
晚上的宴会就在东城区政府的招待所里举行,芙蓉县的人员,也都安排在这里住宿,宴会之后,朱代东带着陈树立,去了李墨轩的房间。
“老陈,怪不得上次毕力平不打算让灾民们住进来,这里的条件确实不错。”朱代东还是第一次来到区政府招待所的房间里,他看了看,完全是按照星级标准来装修的。如果招待所的服务水平还能提高些,感觉会更好。
“那是当然的。墨轩,这几天就要辛苦你了。对了,这段时间全省普降暴雨,芙蓉县的防汛抗旱应急指挥系统还能随你一道来楚都?”陈树立问道,下午的时候,他听了芙蓉县的介绍,对于他们的应急预案,他也很认同,有些问题,确实是之前没有仔细考虑到的。
“我们芙蓉县是什么地方啊?就算下再大的暴雨,也不可能有内涝发生。”李墨轩看了朱代东一眼,信心十足的说道。
“哦,我知道了,芙蓉县的地下排水系统,这次应该发挥了重要作用吧?”陈树立马上明白过来,芙蓉县的地下排水系统他还亲自去看过,当初总觉得芙蓉县是吃饱了没事干,有必要把排水管搞得像地下河似的么?现在看来,他不得不服务朱代东的深谋远虑。
(未完待续)
第八百九十五章 亲切
其实不止陈树立,也有其他人对朱代东在芙蓉县当初投入大量资金,兴建地下排水系统,很感兴趣。这段时间以来,古南省普降暴雨,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出现了内涝的情况。特别是沙常市,所有的县市全部出现了大范围的积水,除了芙蓉县之外。
沙常市电视台无意中报道了这个新闻,其他各个县市在因为地下管道排水能力不足,使得路面积水严重。而芙蓉县同样也经受暴雨的袭击,但是不管多大、持续时间多长的暴雨,路面都不会有积水。这一切,当然得归功于芙蓉县的地下排水系统。
沙常市电视台的报道出来之后,芙蓉县地下排水系统从原来的旅游风景,一下子转变为了最实用最有效的排水管道。在电视中,人们看到了芙蓉县同样下着倾盆大雨,可是芙蓉县的街道上,却没有形成积水,因为雨水很快就被送入地下排水系统,一部分被收集到蓄水池,供环卫和园林部门使用,另外一部分被送去做净化处理,进入千家万户。
直到现在,很多人才知道,芙蓉县的自来水,竟然是可以直接饮用的纯净水。甚至有些不放心的群众,直接在水龙头接了水,拿到市里有关部门做了化验,结果显示,芙蓉县的自来水,在某些指标上,还超过了瓶装矿泉水。
除了用作生活和饮用水之外,大部分的水通过宽广的地下通道,被迅速的排了出去。有专家曾经做过研究,以芙蓉县的地下排水系统,哪怕芙蓉县城再大十倍也不会有一点影响。
沙常市电视台的这个新闻,第二天又被古南省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之前的古南新闻联播中播出。作为省台的新闻联播,也很引人关注。至少东城区和楚都市的很多人都看到了,陈树立在李墨轩的房间里打开电视的时候,正好看到古南电视台的晚间新闻在重播下午六点半的新闻联播。
“墨轩,这下你们芙蓉县又要出风头了。”陈树立在旁边笑着说,这样的新闻一旦上了省台的新闻,肯定就会有省里的领导下去视察工作,到时又会再次上新闻和报纸。
像芙蓉县这样的地下排水系统,在古南省属于绝无仅手,他很遗憾,原本雨花县也是准备搞的,但是最终却没有通过决议,让芙蓉县这次大出风头。
“陈区长,你可不能这样说,县里的地下排水系统,可是朱市长一手创建的。”李墨轩说道。
“这倒是,代东,你都离开芙蓉县了,竟然还能吸引别人的眼球,这不简单啊。”陈树立笑吟吟的说道。
“老陈,我可不承认你的观点,我只是真心实意的为芙蓉县的人民做了点实事,怎么到了你嘴里,就成了吸引别人的眼球呢?”朱代东笑了笑,说。
“不好意思。代东,你在芙蓉县做的实事可不止这一件。”陈树立钦佩的说道。
朱代东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十点半了,他刚把车停好,就听到严蕊灵也驾着车子回来了,严蕊灵作为宣传部新闻科的科长,上下班一向很准时。而且她的应酬也很少,平常这个时候都应该上床休息了。
“你怎么这个时候才回来?”朱代东等严蕊灵停好车后,走过去问。
“今天宣传部不是接了东城区十户灾民么?韦部长点了我的将,一直忙到刚才,总算把他们全部安顿好了。”严蕊灵说道。
“张老太太呢?”朱代东突然问道,他突然想起,自己怎么没有听到张老太太的声音,既没有在家里,也没有在严蕊灵的车上。
“应该在家里啊,下午的时候,我跟吴嫂打了电话,让她晚上陪着老太太一直吃了饭再回去。”严蕊灵说道,原本吴嫂一般做好饭后,就会回去照顾家人,但今天为了陪好张老太太,也影响了她的工作。
开门之后,家里一片漆黑,严蕊灵就感觉有些不对,打开灯,在门口的鞋柜上,她看到了一张字条,不算工整,但却有力的繁体字条上写道:“孩子,我感觉到你们是真心留我。居家过日子,各家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人群组合,生人硬插进来,双方都会很不舒服。好在大娘这么多年苦惯了,身子骨和生活能力还强,孤身一人怎么也好克服。非亲非故我没道理给你们添麻烦。多谢啦。”
“怎么会这样?”严蕊灵一下子傻了,她知道,不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张老太太,恐怕是张老太太的矜持,让她不想给自己添麻烦。
“你在这里等着,我去把老太太找回来。”朱代东凝重的说道,他出去找人的效率,比严蕊灵要高出不知道多少倍。而且这件事朱代东不想惊动其他部门,他想凭着自己把张老太太找回来。
朱代东先去了市八中,他开着车子在八中的外面转了一圈,就知道张老太太没有里面。张老太太的声音他已经很熟悉了,既然不在八中,会不会去了前苏联领事馆?当朱代东离前苏联领事馆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就听到张老太太在那里央求工作人员,请求回原房居住。
“大娘,你怎么跑到这里来了呢?前苏联领事馆已经被市里鉴定为危房,而且还是专家鉴定的。何况这样的天色,真要是出了什么事把你砸了,那可怎么办?”朱代东把车停好,跑过来劝道。
“我不管是哪儿鉴定的,我看没事,别看这小楼外墙龇牙咧嘴,破旧不堪,实际上地基和框架结实着呢。那个年代不像现在,干活不糊弄,就像大娘我看着像个危老年人,但身子骨硬朗着呢,也没啥大病,让我回去住吧?”张老太太摇了摇头,坚定的说道。
“大娘,你说破天,他们也是不会让你进去的,还是跟我一起回去吧?而且就算你不住我家,别人也会来的啊。你就算支持我的工作,哪怕就是做做样子,只做几天也行啊”朱代东劝道。
“朱市长,别看你大娘这辈子过得不怎么样,可从来没低眉矮眼地看人家脸色吃饭,我怎么能欠你们这么大的人情。再说,我还要卖瓜子,捡破烂儿,给我那儿媳和孙女每月补贴个百八十元的,住那么干净利落的家,我咋出去呢?”张老太太说道,以她现在的生活水平,靠着低保也能过,可是她还要挤出点钱给儿媳妇和孙女,就得卖点小玩意儿补贴了。
“大娘,你看这样好不好,我儿子现在放在岳母家,可我们总是不放心,要不你给我带儿子,每个月我给你发三百元工资,你看怎么样?”朱代东马上说道,张老太太主要还是想赚点小钱,心里想的还是儿媳和孙女。
“朱市长,你们收留我,供我吃,让我住,只是让我带带小孩子,就让我拿这么多钱,天下没有那个理呀?罢罢,我可以住到你家里,孩子呢也可以给你先带一段时间,如果带不住,我再想办法。就算是能带得住,钱我也只能拿一半。”张老太太说道。
“一定带得住的,我们俩口子平常都要上班,没有时间带小孩。但是老放在岳父家里带也不是个好,总想着他啊。大娘你要是能帮我这个忙,我们一家人都感激你。”朱代东兴高采烈的说道,张老太太不喜欢别人对她起怜悯之心,也不会接受施舍。但是她愿意接受公平交易,如果她还以帮忙别人,心里就更加舒服了。
张老太太听了朱代东的话,果然很高兴。她能为自己还能帮得上朱代东,心里感觉很舒服。谁不想儿子就在身边,自己如果能了朱市长的这个心愿,也算没白住他家一场。
朱代东把张老太太再次接回家的时候,也不过十一点多一点,他找人的效率不是一般的高。在车上,朱代东就刻意的找跟老太太相关的话题,比如说起教育问题,现在的独生子女开始多起来了,教育问题也愈发突显。
朱代东也向张老太太说起,自己原来也是一名教师,而且也当过班主任。这让张老太太一下子找到了跟朱代东之间的归属感,两人越聊越投机。朱代东原来是当秘书的,而且在官场之中混了这么久,想要跟别人聊得愉快,方法实在不少。
而且张老太太的阅历丰富,看问题的眼光也不同一般,朱代东跟他聊天,在有些事情上,还能受到启发。
“与您老聊天,好像跟我原来的小学老师一般,非常的亲切,真希望您不走了。但我知道您老人家心气高贵着呢,恭敬不如从命,我一定解决好您的房子问题,让您老晚年能与儿媳、孙女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朱代东把张老太太的小布包放到房间里,回到客厅之后,对她说道。
“那是我最盼望的,我老太婆不封建,真碰上合适的,给儿媳妇再找一个好女婿回来,好歹算一户人家呀。三个女人顶间房,阴气太重。居家过日子,没个男人不行呀。可是,现在城市里利手利脚的女人那么多,都找不到对象,何况我那儿媳妇还带着个孩子,特别要命的是连个窝儿也没有,哪个好样的敢沾边呀。我那教书的丈夫死得早,我最知道一个女人带个孩子的日子有多难过。那个苦呀,只有自个儿知道。我一个老太婆多说能活几年?这真是我死前唯一一件闭不上眼的事呀。”张老太太叹叹道。
(未完待续)
第八百九十六章 柴禾
张老太太的情况,朱代东已经从居委会里了解过,但是现在从老太太嘴里说出来,还是让人感慨万端。朱代东使劲在自己大腿上拍了一巴掌,对张老太太说道:“大娘,您放心,一定给您解决一套小高层的房子。”
朱代东轻易不许诺别人,因为一旦你开了口,最后却做不到,不但求你帮忙的人会怨恨你,对自己的声誉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但是张老太太的事,他决定一帮到底,晚上在东城区政府招待所的时候,朱代东也跟陈树立提起过,让陈树立尽快去落实这件事。
“如果政策允许,你又不太为难,我还真想让你帮我说句话,别分我上楼房,有一处地房就行,地点儿远近不挑。”张老太太思索了一会,才开口说道,房子的问题,如果没有政府介入,凭她的能力,这辈子恐怕是解决不了。
“您这么大岁数,烧煤劈柴、打水、上厕所都不方便,怎么会要地房那种非标准房呢?您的情况很特殊,就算是真的帮您解决,别人也不会说什么的。”严蕊灵以为老太太是不想让朱代东为难,故意说的反话。
“大娘从内心愿意住高层房子,可是没福享受,住不起呀。住楼当然好,离地几十米,从大玻璃窗往远一看,城市风景养眼,心里还敞亮。但是,心明眼亮那是要钱的呀。电梯费每月得要钱吧?一年下来至少也得上百。还有水费,如果住地房,每月顶多五六元钱就够了,可住楼就得用抽水马桶,冲一次厕所赶上做饭用的水多,一天冲五次马桶,用水量增加五倍止不住,一个月少说得花二三十元,一年下来几百元水费打不住。还有煤气,一个字好几块钱,每月光做饭比水费还要贵几倍。
孩子,哪个人不愿享福,哪个人愿意捡柴烧饭,烟熏火燎的,两眼流泪,哪个人愿意大冬天排队上厕所?不是穷嘛,没法子呀。你说,我一个月那点儿低保,再卖点瓜子,捡点破烂儿,顶多对付个百八十块钱,能住得起楼房吗?”张老太太叹了口气,说道。
一番话说得朱代东两夫妇心里很难受,底层老百姓的生活实在太困难了。“大娘,你放心,我们的日子会一天一天好起来的。”朱代东望着张老太太,坚定的说道。
“孩子,我把老百姓想的都告诉你吧。总的来说说,像大娘我这样的特困户终究还是少数,但就不是特困户,一般住地房有证的顶多二十来平方米,开发改造后住楼最小户型五十平方米,现今‘拆一还一’的政策,扩大面积款也难煞了不少家呀。”张老太太说道,住房改革楚都市也在开始进行了,虽然力度不大,可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旧城改造会越来越频繁。
“我再告诉你个实话,中国老百姓对当官的要求不高,对自己的生活要求也不高。破烂房这么多年都习惯了,住好住坏都不会埋怨政府,只要当官的不要对老百姓太苛刻,不要把老百姓那个破烂窝儿拆了,撵得没处住,老百姓不会把当官的怎么样。现在就怕当官的支持房地产开发公司乱折腾。”张老太太觉得朱代东这个市长很和蔼,他在回来的路上,也跟自己说起,他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以前也当过教师,要不是这样,她岂会跟朱代东说这么多知心话?
张老太太的话,让朱代东低头沉思了许多,一时竟然没有话接上。在他的计划中,楚都市要改变原来的面貌,必然要进行大范围的旧城改造。而旧城改造涉及到的就是拆迁,比如现在的城中村,城市里的一些洼地和棚户区,以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