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相嫡女-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厮听着这声音,怔了好一会儿,这不是表姑娘的声音,难不成刚刚他出去的那一会儿,有人进了书房吗?
  叶连暮扭紧眉头,之前是让他在大门外一等许久,现在都到书房了,还要等,再者,那声音醇厚中带着清脆,有些熟悉,但绝不是安老太爷或是安府老爷的,难不成是安府哪位少爷不成?
  谷竹抱着包袱奔过来,直接推门就要进去,小厮却是把她拦住,“书房重地,谁准许你莽莽撞撞就进去的?!”
  锦云立马道,“让她进来。”
  然后,小厮就放行了,谷竹进去就把门关上了,叶连暮那个憋闷,一肚子火气拼命的忍着。
  锦云在书房内把衣服换了,由着谷竹帮着束好头发,然后坐到老太爷的红木椅上,谷竹守在一旁,谷竹没有换衣裳,但是远远的瞧见了叶连暮,是低头进门的,锦云换好衣裳后,给她脸上点了颗难看的痣,确定万无一失后,锦云才吩咐道,“让他进来。”
  叶连暮这才能进去,进门瞧见熟悉的面容,眉头一蹙,随即眸底卷起一阵怒火,他没忘记自己在逐云轩醒过来,胸前那几个脚印子,还有赵琤转达给他的话,自己寻了他好些天,想不到会在这里见面!
  叶连暮如潭般深邃的眸底是压抑的怒气,近乎咬牙切齿的看着锦云,“见了你就要绕道?!”
  锦云嘴角弧起,手里一把玉扇,清冽的眸底是一抹气死人不偿命的俏皮,“绕道也成,反正我是不介意的,不过我得提醒你一声,安老太爷已经把五十万石的粮食交给我了,借与不借全在我一念之间。”
  叶连暮听锦云这般说,如墨画的眉头皱陇,心里揣测起锦云的身份来,安府放心将五十万石的粮食交给他谈,可见他身份不一般,而之前他又为了苏二姑娘打抱不平,可是安府几位少爷中有他吗?
  不对,他姓苏……好吧,叶大公子纠结上了,最后猜测锦云十有八九是怕他事后报复换姓更名了,不然怎么寻不到他?
  锦云坐在那里,也不请他坐,手撑着下颚,心情真是爽到不行,谈判这事么,她不成,不还是有老太爷么?老太爷既然放心交给她,自然后后招,她尽力而为便是。
  叶连暮抛开这些,今儿他来是谈借粮的事的,他能在书房,还说安老太爷把借粮一事交给他处理,应该不是假的,“你我的恩怨暂且抛一边,不知道安府如何才肯愿意借粮?”
  锦云摇着玉扇,“既然是借,总得把朝廷的条件说与我听听吧,若是不错,安府自当愿意借。”
 

第四十五章 赋税
更新时间2013…12…5 9:00:53  字数:2436

 叶连暮眯起眼睛盯着锦云,几次接触,每回他给人的感觉都不同,第一次的弱,第二次的机智,今天的胸有成竹之气……叶连暮双眸紧锁锦云,锦云挑了嘴角笑,“嗯?”
  “五十万石粮食,朝廷给利息一分。”
  “也就是说,到时候还粮食五十五万石?”
  叶连暮点头,锦云忍不住笑了,慢慢的把扇子扣起来,站起来走到他跟前,“安府作为一介商户,你那一分利息岂会看在眼里,大朔干旱,四处粮食涨价,有些地方甚至长了一倍,安府就算涨一半,你也该知道这五十万石的粮食能挣多少吧?”
  叶连暮听锦云的意思,眉头蹙的更厉害了,“那安府的意思是?”
  “没什么意思,就是让你知道,朝廷提出的借粮条件有多可笑,”锦云毫不留情的数落,好不容易送到她手里来,此时不奚落什么时候奚落,锦云用玉扇抵着叶连暮的心口,正是上回被她踩的地方,“我说你诶,上回自告奋勇替君分忧,你跟你的皇帝怎么弱到这地步了,堂堂大朔王朝竟然没粮食,需要去人家手里借,你不觉得这样的王朝摇摇欲坠吗?”
  叶连暮脸漆黑如墨,一把手呼掉锦云的玉扇,“到底如何你才肯借粮食?”
  锦云转身回头,吧嗒一下把玉扇打了,“从朝廷提出借粮就把安府搁在了刀刃上,大朔多灾,万一三五年内这个灾那个祸,若是仅靠借粮,安府迟早会被朝廷吞掉,若粮食不借,别说三五年后,只怕现在都逃不过去,所以朝廷才会有恃无恐提出一分利是吗?”
  叶连暮瞪着锦云的后脑勺,这还不是右相给出的条件,他能为安府争取什么吗?皇上自然是希望越少的代价越好,这原本就是朝廷。
  锦云把话说的这么白,心里把各种情况都预料到了,倒是让叶连暮捉摸不透了,借也危险,不借也危险,那到底是借还是不借?
  锦云蓦然回头,“放心,五十万石粮食朝廷会拿到的,但是我有几个条件,需要你那皇帝表弟和右相都认同。”
  叶连暮睁着双漆黑如深潭的凤眸看着锦云,“什么条件?”
  锦云慢悠悠道,“大朔建朝时虽然没有经历多少年的战乱,但是前朝天灾人祸不断,早已经把黎民百姓折腾够了,建朝虽然经历了一系列鼓励农耕的政策,似乎没有好转多少,所以我替天下百姓要求,免赋税两年。”
  叶连暮这会儿眉头是又蹙又松,“那朝廷岂不是少了许多税收,大朔百废待兴,处处都需要银子,没了税收,那些将士们要如何养活?”
  锦云一个白眼赏了过去,“麻烦你听清楚点好不,我说的是免百姓的赋税,可不是谁的赋税都免,只要朝廷下一条令,耕田低于二十亩或是多少,两年之内减免赋税,而那些官宦人家,田地肯定不止二十亩,朝廷大可以征税,就算不加税收,也能维持不变,他们本来钱就多,我会好心替他们争福利?民富则国强的道理,想必皇上也知道,若是谁敢偷税漏税,你那皇帝表弟就该拿出气魄来,让他们彻底变成百姓!”
  叶连暮听得眼睛露出赞赏出来,“这一条虽然很难让那些世族同意,不过皇上魄气一些,倒是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锦云哼了下鼻子,“别只顾着世族,那些人本来田地就不少,还四处圈地,朝廷就该想办法制止,我跟你说白了,只有朝廷颁布下免赋税的告示,安府才会给粮食。”
  叶连暮蹙了下眉头,本来一件大好事,从他嘴里说出来总缺了三分味道,好像笃定他会站在世族那边刻薄百姓似地,“然后呢?”
  “再就是内务府免了安府的皇商,我要求朝廷需要的粮食一半以上从安府店铺采购,另外,我要一道免死金牌。”
  前一条可以接受,但是后一条,叶连暮以为自己听错了,“免死金牌?”
  锦云嗯的点头,“这年头没什么比命更重要的了,安老太爷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大朔王朝的未来,甘愿把五十万石粮食送于朝廷赈灾,这是怕重蹈前朝傅氏一族的覆辙,安府安分守己,不会做什么危害朝廷的事,但是难保不会被人惦记上,栽赃嫁祸的事我见的太多,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有道免死金牌也能安心些,这要求不过分吧?”
  白送五十万石粮食,要一道免死金牌,其余两条,那购买粮食一条好说,不算什么,从谁那里买都是买,还有减免赋税那条,对皇帝本人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叶连暮思岑了几秒,点头道,“除了免死金牌,其余的皇上肯定不会有意见,我即刻进宫与皇上商议。”
  锦云又提了一句,“还有减免赋税的事,虽然是好事,难保那些世族大家小气记恨,就算是皇上一个人的好意吧,让天下百姓记着他的恩情就好了,他记得安府的好心好意就足够了。”
  叶连暮诧异的瞅着锦云,这可是让天下百姓感念安府仁厚的大好时候,他竟然说不要就不要了,这是让他私底下避开那些官员跟皇上商议呢,到时候圣旨颁布开来,黎明百姓感念的是皇上,再加上世族不减免赋税,只怕皇上在百姓心里的形象会牢不可破。
  叶连暮笑了,“如此看来,那免死金牌应该不是难事了。”
  锦云呲牙,“借粮可就这一次机会,下回可不会就这样简单了,告诉你那雄心壮志的皇上,一个盛世王朝不是东借西补就能繁荣的,还有问一下,皇上大婚了,没有下雨,他是什么感受?”
  “……,”叶连暮满头黑线,谁敢去问皇帝什么感受?这摆明了就是幸灾乐祸!
  此刻,叶连暮心里倒是有种感觉,若是他出仕,只怕右相也不会是他的对手,就凭那句谁敢有异议,让他变成百姓!
  叶连暮原以为此次谈判会很废心神,没想到这样就解决了,毕竟跟安老太爷和那两位老爷他说话得顾及些,而他与他相识在前,有什么话也说的开,说不开就吼,开始还以为会帮着安府提不少要求,这会儿看来,倒更像是站在百姓和皇上这边,叶连暮迫不及待想回皇宫,找皇上把这事确定下来。
  叶连暮朝锦云告辞,然后出了书房,直奔皇宫。
  锦云赶紧把男装换下来,然后打包好,匆匆离开书房进了内院,去了宁院。
  锦云走到屏风处的时候,就听屋子里老太太数落老太爷,“与朝廷商议借粮一事,你怎么能交给锦云一个女儿家处理,她跟叶大公子议亲,眼看着就要出嫁了,那些礼数怎么也要遵守,你赶紧给我去把锦云换回来……。”
  PS:求推荐~~票票~走过路过的,记得丢张哈。
  

第四十六章 银钱
更新时间2013…12…6 0:01:32  字数:2028

 锦云走到屏风处的时候,就听屋子里老太太数落老太爷,“与朝廷商议借粮一事,你怎么能交给锦云一个女儿家处理,她跟叶大公子议亲,眼看着就要出嫁了,那些礼数怎么也要遵守,你赶紧给我去把锦云换回来……。”
  老太太没说完,徐妈妈就瞧见了锦云,忙笑道,“表姑娘回来了呢。”
  安老太爷呷着茶,一脸笑意,“事情谈的如何了?”
  锦云挠着额头,总觉得老太爷笑的有些高深莫测,“该说的锦云都跟叶大公子说了,接下来就看他的了。”要是办事效率高,下午就该有结果,毕竟是旱灾,晚一天两天,可是要死不少人的。
  安老太爷把茶盏搁下,“外祖父真后悔在你娘过世后没把你接回来,将来出嫁了,可得多回来瞧瞧外祖父。”
  锦云一脸羞红,轻点了下头,安老太爷起身,拍拍锦云的脑袋,然后便出去了。
  安老太爷一走,安若溪就拉着锦云坐到老太太身边,迫不及待的问道,“那五十万石的粮食真的就送给朝廷了,这提议祖父果真同意了?”
  锦云点点头,“与安府偌大基业相比,五十万石粮食算不得什么,就算是买个平安吧,是不是外祖母?
  老太太摸着锦云的脑袋,轻点头道,“你跟你娘一样最懂你外祖父的心,没有什么比一家安好更重要,钱财都是身外之物,没了可以再挣。”
  懂得取舍,这也是安府屹立不倒的原因,只是免赋税这事,老太爷是没那个魄力要求皇上去做,老太太拍着锦云的手,不愧是右相的女儿,倒是聚集了两家之长了,安府的良善,右相的果断决伐。
  锦云就陪着老太太在屋子里说话,安若溪也没问锦云借男装的事,外面丫鬟进来,先是跟徐妈妈禀告了两句,徐妈妈才跟老太太说,“大少爷和二少爷是被李大将军府上的少爷抓进大牢的,大老爷派人传话回来,让您别担心。”
  李大将军,就是半路杀出来抢了右相势在必得的皇后之位的那个大将军,他的儿子,也就是抓安景忱进大牢的是李涉,据说长的俊朗风流,除了继承李大将军的沙场征战之气,才华更是一流。
  老太太听了点点头,“只要忱儿他们没有仗势欺人,应该不会为难他们。”
  锦云注意到老太太说话时眸底还是黯了下,知道她这是宽慰安若溪她们外,也是安慰她自己,毕竟一起入狱的是孙府少爷,因为大夫人的原因,锦云对孙府极其没有好感,不过凡事讲究证据,孙府也没法一手遮天,何况抓人的是李涉,在各党派之争中,李大将军是保持中立的,也许这也是为什么最后会立他女儿为后的原因吧?
  闲聊了几句,安若溪几个就带着锦云逛园子去了,再就是几个姑娘家在绣楼上刺绣,安若溪和安若涟两个兴致上来,邀请锦云一起比赛,以两柱香为限,绣幅作品出来。
  锦云也有兴趣,便也参合进去了,原以为自己绣艺不错了,可是瞧见安若溪和安若涟两个那速度,锦云傻眼了,呐呐声,“你们两个未免也太……。”
  安若溪瞥头瞧了锦云一眼,笑道,“我们两个从学刺绣起,就一直比赛的,所以速度格外的快些。”
  锦云被打击到了,默默的低头把牡丹绣完,一朵牡丹才绣了一半,时间就到了,锦云凑过去瞧瞄了两眼,一大朵牡丹啊,还有叶子,不由得鼓起嘴来,果然要两个人一起绣有动力。
  安若溪拿帕子捂嘴笑,“你也别羡慕妒忌我们这手艺,我们只比绣牡丹,换了别的,不一定有你快。”
  安若涟也笑着点头,“光是牡丹,我就绣了一大箱子了,现在我就是闭着眼睛都能绣了。”
  一大箱子牡丹,锦云听得额头都冒汗,外面丫鬟进来禀告,“该用午饭了。”
  锦云便去洗了手,然后回到宁院陪着老太太用午饭,等用过午饭后,老太太把锦云单独留下,然后给了个红木漆匣子给锦云,拍着锦云的手道,“这是外祖母给你的添妆,好生收着。”
  锦云眨巴双眼,摇头不要,老太太嗔瞪了锦云一眼,“换了旁人只会嫌弃添妆不够多,哪有不要的,这是外祖母给你的,祁国公府和相府的事我也听说了,外祖母怕牵累到你,多有些银钱傍身,外祖母也安心些。”
  锦云听得心里给被蜜堵上了一般,把盒子抱在怀里,老太太搂着锦云,红着眼眶道,“出嫁了回娘家的日子都少,回外祖母这儿就更难了,让外祖母多瞧瞧。”
  锦云摇头道,“不会的,什么时候外祖母想锦云了,锦云一准回来看外祖母,就怕锦云跑的勤了,外祖母嫌锦云烦人。”
  锦云说完,老太太忍不住嗔瞪了锦云一眼,就是常住在安府,她都高兴,哪里会嫌弃她,捏捏锦云的脸,然后道,“今儿时辰也不早了,就早些回府吧,免得被人说闲话。”
  锦云舍不得的在老太太怀里一阵窝着,然后才起身告退,谷竹和张妈妈已经把包袱都收拾好了,张妈妈和谷竹两个真心不知道说什么好,在相府里住着,一年的月钱也比不上安府一次的打赏,两位舅夫人一人赏了二十两银子,让她们好生伺候锦云。
  亲自送锦云到安府大门,安若溪依依不舍的看着锦云,向她道谢,然后笑说下回见面一准是去相府给她送添妆,惹的锦云临走还追着她打。
  闹完了,锦云由着谷竹扶着上马车,然后回相府。
  回到相府,锦云先去给大夫人请安,结果大夫人不在,锦云只得去松院给老夫人,还没进门呢,就听见大夫人道,“上回纳采礼抬了二十四抬,纳征礼抬了八十八抬,请期抬了三十六抬来,全部让锦云带回去也有一百四十八抬了,去年长公主出嫁也才二百四十抬,不好越过她,就给锦云准备一百八十抬吧?”
  喜欢的亲们,跪求支持。
 

第四十七章 请期
更新时间2013…12…7 9:03:57  字数:2189

 老夫人正在啜茶,闻言轻瞥了大夫人一眼,然后把茶盏搁下,问李妈妈,“昨儿让你盘点,安氏留下的陪嫁还有多少?”
  李妈妈福身禀告道,“奴婢清点了,夫人生前留了三间店面,三个庄子,除去用去的绫罗绸缎等一些,算算应该有一百二十抬。”
  老夫人点点头,大夫人有些坐不住了,这些要全部给锦云不成,那锦容出嫁的时候给什么,大夫人正要开口,老夫人扫了她一眼,然后道,“这些都是安氏留给锦云的陪嫁,这些年那些庄子铺子的收成也有近两万的银子,当日锦妤出嫁,安氏作为嫡母,应该送份嫁妆,所以我替她做主给了四千两银子,将来锦惜和蒙儿他们一样,一人给四千,余下的也全部给锦云。”
  大夫人听得满心不愿意,当日老夫人给了锦妤六千两银子,还以为是她一个人的,没想到其中有四千是安氏给的,可嫁妆是安氏的,如何做主全凭安氏,她过问不了,当初安氏过世,她扶正,不是没想过霸占那份嫁妆,没想到安府上门吊唁,直接就求老夫人看在锦云年幼的份上代为打理,锦云年纪小,又是亲家亲自相求,老夫人岂有不应之理,她也只能硬生生的看着那些东西被封起来,这么多年,她一直没忘记呢!
  大夫人看着老夫人,“祁国公府抬来的聘礼再加上安氏留下的,未免也太多了些。”
  老夫人拨动手里的佛珠,神色不变,“嫁妆两排并着走,一百六十抬不算多。”
  两排一百六十抬,那就是三百二十抬了,将来锦容出嫁,府里哪来那么多嫁妆给她,难不成让她比锦云少吗?!
  老夫人瞧大夫人那不甘心的样子,心里叹息,这个儿媳永远想到是她自己和两个女儿,再就是她那娘家了,好歹也为相府想想,安氏的陪嫁不给锦云,难不成还给她两个女儿不成?安府愿意吗?
  虽然锦容他们都是安氏的孩子,可别忘记了,现在相府的嫡母是她,总不能有好事的时候就想着她,掏腰包的事就想着安氏吧?
  四千两银子,锦云出嫁,她可愿意自掏腰包四千给锦云陪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李妈妈手里拿着大红帖子,问老夫人,“昨儿祁国公府抬了请期礼来,老夫人还没选好哪个日子呢,一会儿该送去祁国公府了。”
  老夫人接过帖子,跟她想的一般,下个月十六和二十四,老夫人瞥了大夫人,问道,“你选的哪个日子?”
  大夫人一脸不甘心,“十六日。”
  老夫人把帖子合上,“那便十六日吧。”
  锦云站在屏风处,亲耳听到自己出嫁的日子就这样被定下了,心里说不出的怪异,不应该啊,好歹问问她的意思吧,想起好友结婚,她被拉着去挑床挑柜子,忙的脚不沾地,轮到她的时候,亲手绣一身嫁衣就可以了?
  锦云轻耸了下肩,然后迈步进去,福身请安,然后道,“外祖母让锦云给祖母带了些补身子的药材并让锦云代她给您问好。”
  谷竹和南香跟在后头,手上不单有药材还有些上等绸缎,老夫人听得直笑,“好些年没见过了,她身子还硬朗吧?”
  锦云点点头,“除了手忍不住会颤抖外,还算硬朗。”
  老夫人听得叹息一声,感慨了一声,年纪大了,毛病就多,便说及出嫁的事,“你出嫁的日子定下了,下个月十六,算算时间,也就十八天了,嫁衣得尽早准备妥当,这些日子就不用一早出门请安了,安心在青院备嫁。”
  锦云福身应下,老夫人又问了几句,便让锦云回青院了。
  回到青院,珠云一脸幽怨之色,看见锦云进门,眼泪没差点出来,直嘟嚷着,“你们都走了,就留奴婢一个在青院。”
  南香手里拎了好几个包袱,见珠云那神色,忍不住笑道,“谁让你赢不了我的,下回许是你赢呢,东西多呢,赶紧搭把手。”
  两人是猜拳决定谁去安府的,南香胜了,所以她去,所以没有同情珠云,谁保证下回输的不是她,珠云呲了她一下,然后去帮青竹和谷竹拎东西,南香干瞪眼,直骂小气鬼,锦云摇头暗笑,想刚来青院那会儿,这两个丫鬟哪敢在她跟前嬉笑,如今总算是放开了,青院是越来越活乏了,锦云边走边问,“这两日可有人来青院?”
  珠云摇头,她就盼着有人来呢,这小院虽说不大,可一个人住,她胆怯,“没什么人来,只是昨儿祁国公府送请期来,大夫人院子里的丫鬟来问姑娘葵水是哪天,除此之外没了。”
  说及葵水,锦云脸微微红,请期之所以男方挑了送来给女方选,就是为了避开女儿家不方便的那几天,以便于圆房,锦云大窘,装作若无其事的回卧室,让人准备了沐浴,清去身上的微薄汗水。
  锦云洗浴完,青竹几个已经把从安府带回来的东西收拾妥当了,只余下一个老太太给的木匣子,锦云好奇的打开,一看之下还真的怔住了,里面有一套紫玉的头饰,很精美,比她娘留下的那套羊脂玉头饰有过之而无不及,锦云小心的拿出来瞧着,青竹指着匣子道,“下面还有东西。”
  锦云忙把红布包着的东西拿出来,打开一看眼珠子都瞪圆了,再三确定自己没有瞧错,只是这添妆也太大了吧,五千两银子,还有京都外四百亩良田并一个四进的庄子。
  张妈妈瞅着那些地契,眼眶微红,忍不住笑道,“还是老太太最疼姑娘,有了这些和祁国公府抬来的嫁妆还有夫人生前留下的陪嫁,姑娘一辈子也不愁了。”
  “岂止是不愁,这些足够我吃好几辈子了,”锦云忍不住感慨,小心的用红布原样包好,锦云紧紧的握了下,想着这两日在安府的日子,心里软软的,暖暖的。
  锦云让青竹把匣子拿下去收好,然后问道,“我让你买的药材呢?”
  青竹回道,“已经搁进箱子里收好了。”
  PS:求收藏,求推荐,亲们,有票就撒两张~
  

第四十八章 药丸
更新时间2013…12…8 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